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胡轸当年答应投效,乃是因为想回归故土,而天子身为王道正宗,虽然势薄,却有名头,以天子名义赦免其罪,诸侯也都不能说什么,算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时过境迁,到了今天,经过袁尚和李儒的这么一闹,天子的王道之名在天下人心中已经是大减。原先唯一的优势换道现今已经不复存在,而如果转论兵力和势力的话,天子打一开始就不曾占有任何的优势。
从方方面面的情况来分析,胡轸若是继续跟着天子一条路走到黑,确实是没有必要的。
心里转了无数个念想之后,胡轸随即请贾诩的使者暂时回去安歇,说有事会尽快联系。
毕竟丢弃天子投袁是一个大事,以胡轸这凉州蛮子的情商和智商,干这么一票事别说他干不好,就是能干好,他自己也给自己下不了这个决心。
因此,他需要找一个主心骨。
这个主心骨,就是当初随他一起被赦同僚徐荣。
以本领和远见来论,徐荣高出胡轸可绝对不是一两个阶段。
于是乎,当夜胡轸便夜访徐荣府。
将贾诩的话跟徐荣一说,徐荣低头沉默,半晌不言。
胡轸耐着性子等了好半天,见徐荣只是低着头再那寻思,屁都不放一个,终于是按捺不住了。
“徐将军,贾诩以昔日同僚的名义派人来劝降我等,成与不成。做与不做,我可是就听你老哥的,你倒是给个准话啊?”
徐荣闻言长叹口气,道:“做倒是也可以。毕竟天子性懦,今日不被袁尚所灭,早晚也得被刘备之流收拾,只是……你我当年都是董公的臂膀,身份不比他人,咱们投靠,袁尚能接纳吗?”
胡轸想了想,道:“袁尚接不接纳咱们不重要,关键是要看咱们是跟着谁走。”
徐荣闻言‘哦?’了一声,道:“胡兄此话乃是何意?”
胡轸道:“徐将军。依照你之见,贾诩此人如何?”
徐荣闻言想了想,道:“当年在董公帐下,这老头就是个不显山不漏水的角色,后来董公兵败。他先从李傕逼宫,又顺张绣割据,再从曹操谋逆,直至今日归袁,说实话,这老头当真是劣迹斑斑,若是要比罪行高地。你我与他相比,犹如溪流比之浩海。”
胡轸一拍手,道:“这就是了,可问题,贾诩老儿号称毒士,罪弥天下。可他至今却一直活的好好的,而且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顺!你说这奇怪不奇怪?”
徐荣摇了摇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人家有脑子呗!”
胡轸道:“在这方面,一千个你我都比不上贾诩。前程之事非你我所能揣度,如若这般,倒不如跟一个明白事有经验的,兴许还能得个善终!且贾诩当年毕竟你我的同僚,就算是交情不深,但都是一块做恶事的!若真有一天袁尚不容我们,他贾诩自己也得掂量掂量他自己的处境,少不得也得替我们思谋一番,却不比在这个地方受天子的鸟气强?”
徐荣闻言一愣,接着低头沉思半晌,笑道:“说是来让我给你出个主意,闹了半天,反倒是你来劝我来了?也罢!咱们都是天下所唾弃之人,忠君爱国的事本就不是你我做的,做了也不得人家念好,反不如为自己的将来谋个出路实际些!”
胡轸答应归顺,且迅速的将消息带给了使者,使者不敢怠慢,又火速将消息带回给了贾诩和邓昶。
听了使者的汇报后,贾诩挥了挥手让使者下去,接着捋了捋胡须,笑道:“万没想到,不但劝服了胡轸,连徐荣一股脑的都投奔过来。却是大大超乎老朽的预料。”
邓昶闻言,忙道:“既然如此,咱们立刻挥舞大军攻杀过去,让这二人从中作为内应,打开城门,一劳永逸!”
贾诩摇了摇头,道:“若是由徐庶督军的话,他们绝成不得事,当务之急,还是得把徐庶从督军的职位上拉下来。”
邓昶闻言道:“怎么做?”
“一是散播谣言,鼓动人心。”
“二呢?”
“听闻天子想要在洛阳开仓济民,安抚民心,我们就在这上面做点文章。”
“…………”
“…………”
长安这面,在邓昶的默许和贾诩的设计下,所有的精干细作与哨探几乎全部出动,他们往洛阳市井散播谣言,大肆宣扬此番打退关中军,是徐庶的功绩,并把徐庶的能力吹破了天。
事件任何事情,再一再二不能再三,袁军细作大肆宣扬,市井流言以讹传讹,洛阳保卫战的功劳在不知不觉间在百姓心中全都落在了徐庶的头上。
开仓放粮,庆祝击退关中军的当日,刘协率领文武百官,正装待发来到洛阳宫门前。
因为放粮,洛阳宫殿前此刻人山人海,洛阳站在洛阳宫楼门上,看着下方争抢踊跃的百姓,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洛阳若无朕,焉能有百姓这般安居繁华?”
刘协身后,一众百官文武齐齐赞叹称是。
刘协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四下瞅了一圈,却没有发现徐庶的影子,随即奇道:“元直呢?怎么没有看见他?”
刘协身后,伏完笑着解释道:“启禀陛下,右将军徐庶此刻正在城楼下发放稻米……陛下你看,他就在那里!”
顺着伏完的手指方向看去,刘协却是看到在洛阳城下,徐庶正和普通的军士一起,为前来领粮食的百姓分谷称米。
刘协撇了撇嘴,道:“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怎么这种事情也要亲自做?一点没有重臣的该有威仪之姿。”
一旁的杨修道:“徐公并非出身官家,又曾遭颠沛之苦,现如今虽然是朝中重臣,却无架子,依旧以百姓自居,如此屈身爱民,正可彰显陛下恩德,徐公此举,非常不凡。”
刘协哼了一声,没有说话,只是在城头上看着下方忙活不停的徐庶。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百姓群中,有许多扮成领米民众的袁军探子,他们三五成群,在领了稻米之后,突然跪倒在地,高声呼喊。
“多谢徐大人发粮,多谢徐大人救济,多谢徐大人打退袁军,保我等安康!”
“徐大人,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多谢徐大人,徐大人是我们的天啊!”
“…………”
零零碎碎的喊声在各个不同的地方响起,若是一个两个人喊,声势并不算大,但由于袁军密探都是三五成群,混杂在人群中,他们的呼喊带动了身边那些真正的百姓,这些百姓连日来在市井中总是听到徐庶的贤名,又受流言影响,都觉得是徐庶帮他们击退了来犯之敌。
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
呼喝起高调这种东西是会传染的,而且随波逐流顺大流一向是百姓们的习惯,一个袁军密探呼喊,可以带动身边的两三个百姓,两三个百姓的呼喊,可以带动七八个百姓,七八个百姓呼喊,就可以带动一大片人跟着一起呼喊。
不消多时,只见洛阳宫门前的广场上,几乎多有的百姓都开始一同高声大呼。
“青天徐大人!”
“再生父母徐大人!”
“恩人徐公!”
“…………”
第六百一十六章 对阵魏延(一)
天子开仓济粮,可是百姓却为徐庶高声呐喊,仔细看看,仿佛就是完全没有天子的事,这一下子刘协可是受不了了。
刘协之所以取消宵禁,开仓放粮,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加强自己的民心,巩固自己的势利,如今可倒是好,自己所有的筹谋,一切的努力,仿佛都是为了徐庶做嫁衣一样,好处一样没捞着,还眼睁睁的看着徐庶的声威日渐欲盛。
听着下方百姓们空前的呼喊,刘协实在是受不了了,他将袖子狠狠地一甩,转过头去,自顾自的向着皇宫的方向走去,文武大臣们想要跟上,却被他用手一挡,活生生的给阻挡了回去。
毕竟一会的开仓放粮还有善后工作,需要这些大臣,让他们跟着自己的屁股没有任何的意义,这一点浅显的道理,刘协还是比较明白的。
领着几个宦官,肚子气哼哼的走向宫殿,正逢着司值禁卫左军的将领徐荣在宫殿外伺候,一见刘协,徐荣急忙禀礼,以军礼参见天子。
天子兴意阑珊的摆了摆手,示意徐荣免礼,其脸上露出了怆然无奈的神色。
徐荣看在眼中,计较在心,不着痕迹的微微一笑,道:“陛下今日此举,实在是甚得民心,下臣在这宫墙之内,都能听到宫墙外百姓为笔下的呐喊感激之声,陛下德比尧舜,行比高祖,青史之上,必是一代明君。”
刘协闻言微咧一下嘴,暗道这哪是为朕的欢呼声啊,全都是给那徐庶的。
可这话,刘协却也说不出口,只是随意的点了点头,以做敷衍。
徐荣仿若不觉,状似随意的道:“我大汉开国至今,以天子至尊领兵而征伐天下的帝君者,唯有高祖与光武也。如今陛下有此盛隆之望,又逢纷乱之世,下臣有预感,陛下定会成为继高祖光武二帝之后。第三位独掌兵权,行伐天下的汉家天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徐荣几句随口之言,却仿佛点亮了刘协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的新潮在不知不觉澎湃了起来。
汉家天子……
征伐天下……
独自掌军……
是啊,朕之所以沦落到现在,还干不出大事来,就是因为朕从小打大,无论忠奸。所有的兵权都掌握在臣子的手里!
如果朕能够自己带兵,如果朕能够自己领兵杀伐,这一切一切的根本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虽然天子亲自带兵有涉险之嫌,但朕的天下如今虎狼四起。根本没有可以相信并托福重任的贤臣,既然如此,与其寄托希望于他人,倒不如将权利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朕,得要回兵权,朕!得带兵!
每一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刘协也不例外。一想到自己身披战袍,金戈铁马,率领大汉铁骑,将袁尚刘备孙权之流打的哭爹喊娘,抱着自己的大腿哭泣抹鼻子,刘协的心中就涌起一种莫名其妙的爽意!
曹操能带兵。刘备能带兵,袁尚能带兵,连那徐庶带兵都能打出一场漂亮的洛阳保卫战,朕为什么不能把兵权拿回来,自己领兵平定天下?难道将权力赋予臣子。自己在德阳殿批阅奏章上早朝才是皇帝才该过的日子?
谁说的!?
朕要兵权,朕带兵打仗,必须的!
刘协那边受到了徐庶的刺激,再加上徐荣几句轻描淡写话的影响,萌发出了当个天子为帅掌兵的想法,而汉中这边,袁尚此时围困张飞,刘备派遣大将魏延为主将,霍峻、孟达、费观等为偏将,领川兵一万,赶往广石固山救援张飞。
魏延来到广石,并没有着急进兵,而是将兵马屯扎在十里之外,并派人前往固山打探消息,看看袁尚此番率兵前来至汉中,麾下都领着谁。
蜀军的探子打探完毕,随即将消息带回给魏延,说是袁尚此番前来汉中,麾下有司马懿、甘宁、徐晃等人。
魏延听后不由得一震,吸气道:“真没想到,袁尚此来,竟然把那两个也领来了。”
“谁啊?”孟达一愣,见魏延面带凝重,忍不住问道。
魏延叹气道:“还能有谁,自然是那锦帆贼甘宁和司马懿,这两个人当年在长江上将孙刘两家戏耍,又大败两家水军,击败黄忠,可谓是风云人物,特别是那司马懿,此人计谋厉害的很,自打袁尚继承大位之后,势利发展的如此迅速和此人不无关系,一个袁尚已经不好对付了,如今又多出个司马懿,唉,看来我们这次要无功而返了。”
一听魏延这话,孟达和费观俩人都不太乐意了。
但见孟达哼了一声,道:“袁尚我都没放在眼里,一个小小的司马懿自然更不在话下!魏将军何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明日我便领一军出战固山,打败袁尚,救张将军下山!”
魏延长声一叹,道:“袁尚诡计多端,司马懿智谋高深,想取胜他们,谈何容易……让我好好斟酌斟酌吧。”
………………………
……………………
听说刘备派遣大将魏延领兵来解固山之危,甘宁急急忙忙来帅帐找袁尚,一掀帐帘子,见袁尚,司马懿,徐晃,马岱等人都在,直接道:“主公,听下面的探子说,刘备派遣魏延领兵来救张飞那厮,他们刚到广石,立足未稳,老子愿意今夜领兵前去偷袭,定可重创这支蜀军。”
袁尚想了一想,微微一笑,转头看司马懿道:“仲达对此有何高见?”
司马懿沉吟道:“魏延此人,听说是刘备帐下上将,勇武过人,且懂兵法,兵马未稳而谨防劫营,这个道理他想必清楚,定会有所准备,如果冒然出击,未必会有奇效。”
“有道理。”袁尚连连点头,道:“特别是听说魏延此番前来汉中,先被庞德擒拿,又被赵云所伤,此番第三次出征,又是独领一军,必然会谨慎小心再小心,而且我们围困张飞,其兵马虽然势疲,但我们若是分兵去偷袭魏延,万一被张飞寻了空子脱逃,就得不偿失了。”
甘宁听后很是惋惜,道:“主公定下围点打援之计,若是不打,那还围着有个屁意思?”
司马懿想了想,道:“其实倒也是不难,魏延此番前来,也必然不会着急攻打我们,我们不妨乘着这点时间,分出一支兵马,假装是魏延的救援军,乘夜来攻我们自己的大寨,张飞在山上瞧见,必然率兵下山夹攻,届时我们再山下设伏,再次创张飞一阵,如此我们过后如何折腾,张飞都不敢轻易再主动出击了。”
听了司马懿说完,袁尚不由得笑了,心中佩服司马懿诡计多端,点头赞道:“仲达的这个计谋好,假扮魏延援军,引张飞下山设伏,打灭他的士气,让他不敢蹦跶!然后我就可以其中全力,对付魏延!”
白天一日无话,到了夜晚,援军的一支兵马扮作蜀军,由西向东,直攻援军大寨,并在其寨中四处防火,假做声势,做出引诱敌军状。
固山之上,张飞见山下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心下一喜,暗自筹谋定然是大哥刘备派兵前来接应,急忙点齐军马,乘机下山,欲同山下兵马,里应外合,攻破袁尚。
率领三军冲杀下山,张飞直接杀入正挡在固山下的袁军主寨!
可一进去,张飞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适才还是喊杀声震天的袁军营寨,乍然之间万籁寂静,仿若悄无一人,就连适才在山上看到的火光,不知为何也被熄灭,周围的空气异常凝重,压的人无法呼吸。
难道是大哥的援军在自己接应前,就把袁军帅帐攻下来了?
但微微一想,张飞就觉得不太对劲,整个营寨太静了,静的实在可怕,适才还是火光四起,杀声一片,此刻却连个蛐蛐的叫声都没有,这不奇怪吗?
略微一想,张飞暗道不好!中了袁贼乍扮援军之计了!
刚想传令三军转回山上,却见大寨之中,突然间火光四起,接着便见寨外,四面八方许多手持火把的袁军军士从暗处蜂拥而出,前呼后拥的向着张飞一众杀来。
张飞怒吼一声:“袁尚狗贼如此狡诈!当真是后娘养的!”随即指挥兵马向着后方撤去。
率领兵马埋伏的两员战将是甘宁和马岱,马岱也就罢了,甘宁则是又摆出了平日里的疯劲,纵马迎面扑入敌军阵中,虎头刀上下翻飞,擦着的死,碰着的伤,滚烫的鲜血和脑浆子喷的甘宁身上倒出都是。
甘宁身后,马岱看着甘宁杀的性起,连眼珠子都泛红光,心道自己也不能干瞅着他立功,也是纵马挺枪,跟在甘宁身后拼杀。
眼看着自家兵马受了埋伏,被打的支离破碎,遭受重创,张飞是又气又急又心疼,可是偏偏又力可施,只得尽自己最大努力,领着可以脱困的兵马回转山上,并使出看见本领,把前来阻挡的袁军击散……
第六百一十七章 对阵魏延(二)
袁尚依照司马懿的计策,派出一队兵马佯装成魏延的救援部队,攻打己方守护在固山下的营寨,然后将剩下的兵马分为数队,在山下埋伏,杀了张飞一个出其不意。
张飞遭到袁尚的埋伏,仓皇之下无奈而走,又往固山上撤了回去。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依照袁尚和司马懿的分析,此番设计下,张飞必然不敢轻易再次出击,哪怕就是见了魏延的袁军,为防袁尚二次用诈,他也得琢磨琢磨了。
如此一来,下一步就是全力对抗魏延的袁军。
于是,连日来,袁尚和手下的一众将领便开始商量如何对付魏延。
自打魏延率兵前来之后,就一直将兵马屯扎在十里外下寨,与袁军驻扎在固山下的营盘遥遥对持,双方各怀鬼胎,谁也不曾打响第一阵。
针对这种情况,司马懿分析道:“魏延虽然是刘备的上将,但自打到了汉中之后,却是屡屡折却锐气,换成我是魏延,为了今后的名声和刘备的信任程度,也不敢轻易冒进了,特别还是对上主公这样的人物,魏延必然更加不敢轻易出阵,他转守为攻,也在情理之中。”
甘宁在一旁道:“若是如此,他还来在这解什么张飞之围,如此行军却是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司马懿笑着道:“现在咱们两军对垒,比的就是谁先沉不住气,双方都是放下香饵,只等着对方上钩。想必魏延也必定如此,他在十里外下寨,不远不近,正可设下伏兵。”
甘宁闻言惋惜,道:“既然如此,那依照你的意思就是不打了?咱们两方在这干耗着?看谁他娘的拖的过谁?”
袁尚寻思了一下,道:“也不是没有办法。魏延初到广石,对路径不甚熟悉,所以采取了防守布伏的方式,我看可以这样。我们此番去打魏延,分兵两路,一路在敌前正面厮杀,一路择小路绕到敌军背后,如果魏延营寨中真的设下伏兵,前路马上撤退,后路冲杀,这样可以阻止伏兵的追击,如果没有伏兵,那就前后两路强攻。打他个一败涂地!”
司马懿寻思了一下,道:“这个办法倒是可行。进可攻,退可守,兵分两路,呈夹攻之势。”
计划定下来的当夜。袁尚就开始排兵分将,他命令甘宁和马岱为前路进攻军,领兵五千,遇敌速退,不管遇到多少人的埋伏都不可恋战。后路军马由他亲自率领,徐晃为副手。固山的营寨由司马懿总督镇守。
当夜子时,袁军的两路兵马就开始悄悄行动了。由甘宁和马岱率领的五千兵马当先出营。直奔着魏延的营寨抢先而去,一路上众人尽皆无话,但兵马却都是杀气冲天,周围的空气异常凝重,让人望之胆寒。
甘宁和马岱的兵马走的是正路,比袁尚自然要快许多。等快到魏延的营寨时,马岱随即跟甘宁说道:“甘将军,咱们是不是先等一等,末将估计主公要绕路到魏延的后方,估计还得用些时间。”
甘宁摆了摆手。道:“等什么?给魏延时间揣测出我们的用意吗?废话少说,直接上!”
甘宁亲自领兵,直接向着魏延的大寨而走,一声呼喝,便即率领兵马杀入其外营!
果不其然,甘宁的兵马一入魏延营盘,便见四面喊杀声四起,数不清的蜀军从四面八方向着甘宁一众围涌过来。
甘宁等众心中早就知道魏延营盘内十有设下埋伏,见状也不惊慌,高举虎头刀,大喝一声:“弟兄们!给我杀!”
说罢,便见甘宁当先纵马而上,奔着迎面一骑就是一劈,这一刀势大力沉,威势极猛,咔嚓一声就把这一骑兵一分为二!
甘宁将刀一挥,把尸体甩开,领人向着魏延的里寨就杀了进去,马岱见状,心中实在无奈,来时候主公千叮咛万嘱咐,如果遇到埋伏的兵马,当速速撤退,可这位爷一动起手来,就两眼通红,把主公的话全都抛到爪洼国去了,无奈之下,只得跟着甘宁,谨防其出事。
…………
…………
甘宁和马岱在魏延的正寨前鏖战,那边像袁尚领着另外一支兵马也赶到了敌寨后方,刚要下令突袭,却突听一阵号角声响起……
却见敌方后寨,一名将领领着一支彪军,奔着袁尚冲杀出来,当头一员川将,三率长须相貌堂堂,双目如鹰一般锐利,气质高傲不逊,一看便是名门出身。
见了袁尚,来将大呼一声:“袁贼!本将军孟达在此恭候你多时了,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这人就是蜀中上将孟达。
袁尚心下一动,暗道魏延果然有些本事,前寨后寨都安排了兵马,看来是早就算到了自己会绕路攻他后营的一招,想到这里,袁尚毫不犹豫,也不理会杀气冲天的孟达,下令道:“撤!”
军令如山,别看袁尚被人不着调,但袁军的军纪一向森严,主帅命令一下,兵马随即转身。
孟达一见着急了,如此好的机会,若是让袁尚就这样逃掉,那岂不是失却了大好良机?焉能轻易放过?于是将刀一挥,道:“随我上!击杀袁尚!谁捉拿了袁贼,主公定可封其为汉中之主!”
下面的兵马听了孟达的声音,一个个二话不说,发了疯似的向前紧追不舍,有趣的是,由于道路多崎岖,川兵埋伏在后寨的基本都是步兵,而袁军为了绕到川军的后寨,带马不便,也基本尽是步军,除了为首的将官是骑马外,剩下的都是撒丫子干尥。
一群人在前面跑,一大堆人在后面追,还都是采取马拉松的形式,这追逐赛看着就有意思了,不像是两军交战,倒像是古惑仔追街砍人。两方前前后后,来来回回,跟扯大锯似的,川军这会跑的快点,追上来砍两下,袁军那会跑精神头足点,回过身补两刀,浩浩荡荡的,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