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大军阀-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也是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能与欧美列强抗衡,于是在也赶紧调整了对中国的政策。由原敬代替寺内正义出任首相,由原来的全力支持段祺瑞内阁的武力统一,转而变为与欧美列强合作,共同促进中国的和平。其实就是不想完全放弃对中国的主导权,但是又没有和欧美列强正面对抗的实力,所以也只好共同主导中国,从中发挥影响力。
其实最悲催的是德国。他们给了布尔什维克七百万的援助款,让他们回俄国去发动革命,以期能够推翻俄国沙皇,从而结束与俄国的东线战事,以便能够集中兵力到西线,好在美国人的远征军到来之前打败法国人,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他们的计划成功了,可是也是失败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终于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建立了新的政权。并且同德国签署了非常有利于德国的停战协定,能够让德国在年初的时候将东线的兵力调到西线去发动攻势。
可是他们的五次大规模进攻都没有达到战役目的,即便是他们的前锋部队离巴黎只有二十几公里的距离了,他们也没有能够攻下巴黎。而在国内,由于受到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成功,使德国的布尔什维克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认为德国也能像俄国那样建立起布尔什维克的新政权。
于是德国首先是发生了水兵们的起义,之后起义迅速蔓延到德国全境,其中苏维埃的驻德公使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私下里宣称,现在是时候用苏联的钱来在德国发动一场在俄国同样的起义了。
加之由于战争,德国国内物资匮乏,通胀严重,就连土豆都不能填饱肚子了。于是德国的革命发展迅速,很快就推翻了现政府,并且开始和协约国接洽停战的事情。于是在十一月九日,德国和协约国达成了停战协定,欧洲持续四年的大战终于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关于战后的谈判问题,但是这个谈判和德国没有关系,这是得胜的协约国的利益再分配。
但是这个胜利似乎并不包括中国在内。因为在十月末的时候,协约国各国公使向北京政府发说帖,指责中国没有履行参战国义务。对敌侨太宽大;参战军没有用在对外战场上,而是用于打内战;关税余额还有停付的庚子赔款也都用在内战上;全国土匪横行,破坏交通等等十二条意见。
其他的先不说,说到中国对敌侨宽大,那还是真的,不用说是敌侨了,就是对俘虏也是相当的优待。每个月给士兵的伙食费是二十银元,想想,中国士兵的俸禄才每个月四个大洋而已,给俘虏吃二十块银元的食物,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在北京的俘虏,由东郊民巷的三义泽行包办,一日三餐都是西餐,吃饭的排场和大餐馆里一个样。而在吉林的俘虏,可以随时点餐,不仅有面包、奶油、肉、蛋、咖啡、水果等物,还有日本仿制的德国啤酒供应。
这也许就是后来德国对中国还算不错的原因之一吧,包括刚开战那会儿,徐树铮偷偷给青岛的德军一列军火的事情,有这份儿人情在呢。当然,人家肯定是会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至于人情,只是顺带还上而已。
其实他们提这些意见,也就是不想让中国在战后的和会上得到好处而已。并且中国在欧洲的大战中也确实没有投入什么力量,只不过是输出了一些劳工罢了。要是这样小付出就能得到实惠的话,那他们这些死了那么多人,花了那么多钱参战的国家心理怎么能平衡呢?
而且现在也只有中国这个大国和大市场没有被独占了,以前还有个日本的,可是日本短短二十年时间就和他们一样成为列强了,所以欧美各国自然不会愿意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的。
虽然是如此,但是中国还是还是战胜国的一员,总是会有些不一样的。十一月二日,国会通过了追认对德参战案,也算是在战争结束之前完成了中国参战的法律手续。那会儿老杜要参战的时候,前国民党议员不同意,都南下去参加广州军政府的非常国会去了。所以老杜和德国宣战还没有走完正常的法律程序,现在由国会通过了,才算是合法的。
在十一月九日,得到欧洲停战的消息之后,北京政府下令全国放假三天,来庆祝参战的胜利。
而北京的各个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们也是兴奋异常,他们在天安门举行集会和演讲,连续三天,天天都去演讲和集会。因为他们知道美国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他们觉得中国就要得到国际认可了,就要可以平等的参与国际事务了,是公理战胜了强权。
中国,终于有希望了!
 

第569章 防范
 第569章 防范
 
陕西也是放假了三天,但是却没有出现什么游行和演讲的事情。
因为陕西没有人参加赴欧劳工,陕西自从民国五年之后就是各种各样的战乱,驱逐卢建章的,驱逐陈林藩的,直到这个时候才算是稳定下来。
在战乱的时候,报纸也顾不上说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的事情,所以陕西的民众都不知道威尔逊的十四点宣言,也不知道欧洲大战的结束对他们有什么影响。于是工人们学生们还有政府的公职人员,都是愉快的在享受着三天的假期。
就是赵仁杰,也是安之若素的享受着自己的假期。毕竟这个时空跟原来的时空很不一样呢,也许中国真的能在战后的和会上得到些好处也说不定呢。
不过即便是休假,赵仁杰也是有大半的时间在都督府里呆着。
“长官,”王全福汇报道:“张宝麟来电,说张作霖、陈光远、孟恩远、赵倜、倪嗣冲、张怀芝、卢永祥这些人都已经陆续到北京,不过曹仲珊还没有到,所以这次的督军团会议要推迟几天。他问您是不是也去北京一趟。”
还没有等赵仁杰发问,王全福立刻改口道:“不对,不是问让您去北京,而是让陈林藩去北京。他说毕竟现在省内基本平静下来了,也该去北京走动走动了。”
赵仁杰这才点点头,他还以为是张宝麟已经知道了他代替了陈林藩来行使陕督的权力呢。之后说道:“告诉他,陈林藩就不去了。就说之前的平叛战事中,部队损失巨大,正在休整和招兵呢,不宜离开陕西。”
王全福点点头,继续道:“他还问,为什么安康会出现大量咱们的军队?”
在第一批完成训练的新兵分配下去之后,赵仁杰就让这三个补足数额的营东西对进,一举将陈林藩和张宝麟的老家安康和周围各县给拿下来了。别看在安康驻扎的部队装备好,军纪也算不错,但是却都是些没有见过阵仗的。
而且赵仁杰的部队是以接防的名义来的,有陈都督签发的命令,他们这些子弟兵自然没有什么疑问,直接就将防地交出,之后他们则是按照命令开拔去了西安。他们到了西安之后,自然是能转化的就转化,冥顽不灵的,就先关起来再说。
赵仁杰皱眉道:“还是告诉他,部队伤亡太大,要用家乡的部队来重整军备!”之后又吩咐道:“让北京的人好好注意一下他,不要让他给咱们添麻烦。”
“咱们是不是趁这个机会把陈林藩病重的消息给北京递上去?”王全福建议道:“您直接做这个督军,那事情也就简单了。”
赵仁杰想了一下,觉得这样做似乎也不错呀,至少不用再用别人的名义发号施令了。可是很快就又否定了这个想法,说道:“还是不要多此一举了,虽然现在老杜不是国务总理了,但是还是参战督办,手里还有国会呢。要是知道陈林藩不能处理陕西事务之后,还不知道要派来谁代替他呢。至于大徐,虽然是北洋的元老,但是手里一个兵也没有,我看他这个大总统,怕是比之前的马玉漳做的还要不是滋味。”
王全福点点头,之后道:“后天化工厂就能完工了,您看是不是有时间去参加一下落成典礼?”
赵仁杰想了一下这几天的安排,除了答应了要陪漪红去一次荐福寺(里面有小雁塔)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安排了。于是点头道:“可以,你安排好时间就行了。”
说的是化工厂,其实就是火炸药厂,里面有无烟发射药厂,炸药厂,制酸厂,制碱厂等等厂房,凡事和火药炸药有关的工厂都建在里面。这么大的厂子能在三个月完成厂房和设备的安装调试,不得不归功于赵仁杰的大投入。
他先是定一个每天的工程量,完成这个工程量并检查合格之后,多出来的工程量就会有奖励。工人们为了能够每天多挣一些工钱,把工程干的飞快,质量还有保证。
赵仁杰突然想到了他的‘药品’工厂,于是问道:“林寅魁他们三个北京来的化工专家怎么样了?他们没有提出什么条件或是要求吧?”
王全福摇摇头,回报道:“这三个北京来的专家成天就和美国来的技师们在一起,跟着忙前忙后的。这次化工厂的建成,也是有他们的一份儿功劳的。”
赵仁杰点点头,道:“那你就把他们叫来,我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没有,现在可是挖人的大好机会。”
“好的,”王全福答应着,之后又说道:“刘存厚那里问樊羽祥是不是归咱们指挥的?要是归咱们指挥的话,那就请长官命令他继续西进,不要停在云阳县,至少也要将重庆拿下来,让刘湘有足够的兵力来配合他攻击成都。要是不是归咱们指挥的话,他就要直接同樊羽祥联络了。”
赵仁杰皱眉道:“让他自己联络好了!人心不足!樊羽祥要是能信得过,连太阳都能从西边出来了!还有,刘湘就对重庆没有想法?要是樊羽祥来了,刘湘怕是要先集中部队去攻重庆了,还会和他配合打成都?!”
“就照您说的这些发,还是~”王全福问道。要是直接发过去的话,那就是不同意刘存厚再次攻击成都了。要是只发让刘存厚自己去联络樊羽祥的话,那就是对刘存厚的行动没有什么看法。所以还是问清楚的好,否则就要出大问题了。
赵仁杰直接道:“原文都给他发过去!他倒是想的好,见着一个援军就高兴的找不到北了。樊羽祥跟咱们可是不一样,人家就是冲着地盘儿来的!要是让他给拿下了重庆和成都,咱们陕西怕是也要没有好日子过了!”
王全福点头道:“对!他的十六混成旅在陕西呆过,兵士要求也高,怕是战力不俗。要是真的对咱们陕西有想法的话,那还真是要用相当的兵力来防御了。”
“所以才要给刘存厚提个醒儿!”赵仁杰深以为然的说道:“让他不要太相信樊羽祥了,毕竟他是中央给的川督,他说的话也是对中央有些影响力的。否则的话,要是让樊羽祥得了势,咱们可是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了,只能防着身边的饿狼了。”
 

第570章 新督军团会议
 第570章 新督军团会议
 
北京。
刚完了庆祝欧战停战的欢庆,就迎来了新的督军团会议。
这次的督军团的会议室徐世昌组织的,他想要实现和平,之后还想要裁兵,还想要和这些军头们商量一下军政分离的事情。徐世昌为了不让自己的本家徐树铮给自己添乱,于是在督军团会议之前就加小徐为上将,派小徐去日本观操去了。等小徐走了之后,徐世昌才算是放下心来。不是他太小心,而是这个徐小扇子实在是太阴毒,总能找到办法来挑起或是解决事端,而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在是令人害怕。
虽然大徐是北洋的元老勋臣,但是他要想在任上有所作为的话,还是要这些地方上的军头们点头才可以。他已经得了美国人的承诺,会对中国进行和平贷款,用于解决裁兵时候的经费问题。
可是这些个督军也不是每个人都是有实力的。比如说张怀芝,虽然他还有山东督军的名头,但是山东的事务都是由张树元把持着呢。现在干脆就想要把张怀芝彻底撵走了,于是张怀芝一到北京就被山东的各团体向北京政府控诉,要求撤换张怀芝。所以这次张怀芝来北京,就是想要谋一个陆军总长的缺。
而皖系的前锋干将倪嗣冲的位置也不牢靠了,皖南镇守使马联甲也是想要再进一步。没有办法,自从尤世勋想要做皇帝开始,一切的制度律法都成了空文,只有手中的实力才是一切。所以倪嗣冲也是想要在中央谋一个农商总长。
不过跟张作霖这个东三省巡阅使比起来,这两个的分量可就有些轻了。之前张作霖不管是和小徐闹矛盾,还是就任东三省巡阅使之后,都是一贯的主战派。所以徐世昌学这当年尤世勋用过的老办法,也给了张作霖一个金表和大礼服,终于换来了张作霖口头上的对徐大总统的服从。
不过徐世昌也是知道,张作霖是靠不住的。当年张作霖还只是一个师长的时候,就敢和尤世勋说一套做一套,现在贵为东三省巡阅使了,自然也是会有更大的诉求,是不会被这一点儿小东西给收买了的。
等之后又把王占元还有阎锡山也给叫道了北京,并且再三的请因为得到副总统的曹锟来。曹锟实在是却不过大徐的情面,于是只好不情不愿的来到了北京,此时这次规模最大的督军团会议才算是开了起来。
这次会议还请了杜琪睿来参加,虽然老杜已经不是国务总理了,但是其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而且是参战督办,有独立的军事和外交权力,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不可不咨询的对象。
会议首先请杜琪睿发言,老杜先是谦虚了一下,说他已经不是总理了,不方便参与国家大计。但是立刻又提出和平可以,但是不能对等的议和,毕竟北京是有中央的名分的。还有就是不能讨论国会的问题,这也是中央的权力,不能任由别人来指手画脚。
要是按这两个条件来办,国内的和平立刻就会变得渺茫,毕竟这是南北双方谈判的焦点。但是这正是杜琪睿的目的,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都不允许他反对和平,所以他也只能在和谈的条件上设置障碍了。等他的参战军还有徐树铮的边防军编练完成之后,他就有三师五旅的全日械虎贲了,到那个时候,他才不会再看别人的脸色呢,直接将反对中央的全部剿灭!
大徐也是无奈,他现在就是杜琪睿手里的儿皇帝,自主权不多。于是只是没口子的赞扬杜琪睿力主对德宣战的功绩,让民国终于赢得了一次对外的战争的胜利,一扫中国逢战必败的不光彩历史,终于替中国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地位。只是在最后提了一句,说国家的和平是国内和国际上共同所希望的。
代总理钱能训则是说,现在武力统一的政策在执行的时候有难度,所以应该采用和平统一的政策。
“和谈我们不反对,但是不能由梁士诒来主持和谈!”此时曹锟突然开口说道。
他现在也知道自己当不成副总统就是梁士诒和周自齐那些旧交通系的家伙们在使坏,而梁士诒又是徐世昌的幕友,所以对大徐也是十分不待见。
钱能训看了看徐世昌,见徐大总统没有什么表示,于是就说道:“谈判的人选咱们再慢慢商量嘛,也不用急在这一时。”
曹锟达到了阻击梁士诒的目的,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你光说和平统一,不会是咱们剃头担子一头热吧?!”倪嗣冲依然是冲锋在前,阴阳怪气的说道:“我可是听说了,云南唐蓂赓可是不同意和谈的,咱们还能和谈吗?!”
此时徐世昌不得不亲自说道:“大家不用担忧,和平是五国共同希望的,南方自然是会同意和谈的。就是唐蓂赓再强项,也是要给法国人和日本人面子的。”
这下倪嗣冲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年头,甭管你在国内多牛,但是一旦涉及到洋人了,那就只有委曲求全的份儿了。也是被打怕了,自从英法联军的两次入侵,再到八国联军,中国是打一场败一场,次次都是割地赔款。
所以现在的中国军政人员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要和洋人开战,不打的话损失还能少点儿,要是打了的话,不但要割地赔款,一个大汉奸的帽子这一辈子算是摘不掉了。
徐世昌见在坐的督军们都是低头不说话了,于是也就见好就收,道:“南方对于和谈是有诚意的,剩下的就是咱们这边了,诸位还有什么意见吗?”
其他的人见曹锟还有倪嗣冲都没有什么意见了,于是也就没有再反对的了。最主要的是这次督军团会议没有让小徐知道,否则的话绝对不可能这么轻松就能得到个督军和代表的同意。
徐世昌对自己的英明决定很满意,他微笑着说道:“那就到这里吧,咱们去吃饭。”
其实饭局上和私下里才是各方谈判的场所,至于正式的会议,那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将私下里已经商量好的东西形成决议而已。所以今天的会议也就结束了,等明天的会议再开的时候,就能有正式的结果了。
 

第571章 四川停战
 第571章 四川停战
 
果然,第二天,会议就有了结果。
第一条就是同意和平统一的政策,但是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南方不能提出苛刻的条件。至于什么是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北方的军人说了算了。
接着就是参战督办的问题,人家欧洲的大战都结束了,再顶着一个参战的名头也不合适,就将参战督办改名为边防督办。
第三条就是预筹各省善后。第四条是收束军队,先从调查军队实数开始。第五条是各省照章报解中央的税收。
这后面的三条基本就是说说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尤其是核查军队和报解税收,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哪个督军不是吃着空饷的?哪个督军不是截留税收的?谁会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向外掏?
这边一有了结果,北京政府就直接给前方的部队下了罢战退兵的命令,这次可是以国务院和陆军部的正式公文下发的了。代总理钱能训还给南方发电报,劝南方的军队也同时撤军。
云南的唐继尧到底没有挥师入四川。熊克武他们一听唐继尧的条件降低了,就知道这个事情还有的谈,于是就开始讨价还价。等唐继尧没有耐心了,想要直接带着部队北上四川的时候,英、法、美、意、日五国对广州军政府的劝告和平的说贴就转到了他的手里了。
这下他就有些犹豫了,毕竟他的云南可是靠着法属印度支那的,那里是法国人的地盘儿,法国人的意志还是要考虑的。还有日本人,蔡松坡当年举旗护国讨伐尤世勋的时候,滇军就是全套的日械了,从军装到枪械,一水儿的日本货,比现在还没有成军的参战军都不差的。
不过这还不能影响到唐继尧的决定,这只不过是个说明而已。等唐继尧准备好出征事宜了,五国的大使的正式照会就给广州军政府送来了,这下唐继尧不敢动了。
而樊羽祥在撤到了云阳县之后,才总算是找到了渡河的船只。不过这个船还不是大船,而是小船,只是在江上跑单帮的而已。用了两天时间,才将蒋鸿遇的部队从南岸运到了北岸。
之后樊羽祥就开始拜访云阳的袍哥,看能不能将这个事情给摆平了,即便是不能再进攻了,也要能守得住打下来的这几个县呀。可是他却是碰了壁,云阳是个小地方,这里的袍哥会都是万县的分枝,毛大爷一句话,这里的船帮也是要遵令而行的,要不然樊羽祥也不会遇到麻烦了。
于是樊羽祥就开始让人去联系那个毛大爷,可是毛舵把子还没有联系好,北京的停战撤军命令也就跟着来了。这次可不是大总统的命令了,而是国务院和陆军部的命令,这下樊羽祥有些犯难了。
进攻是不再想了,可是这几个县的地盘儿却是麻烦的很。现在真的是鸡肋了,直接放弃掉确实是可惜,毕竟也是一小片地盘儿呢。可是拿着吧,又不能和湘西的地盘儿连成一片,辎重这些都是要绕道湖北江运过来,实在是不方便。
“长官,滇军派人来了,说要和咱们谈判。”一个副官进来回报道,把樊羽祥从纠结中带了出来。
樊羽祥有些迷糊,但是依然是威严的说道:“大声些!我短了你的饭了?!”
副官立刻又大声的喊道:“报告长官,滇军派人来了,要和咱们谈判!”
“谈判?”樊羽祥瞬间就高兴起来了,他大笑道:“哈哈哈,这是瞌睡送枕头啊!让他进来吧!”
“是!”副官敬一个礼,转身就去带人。
但是樊羽祥立刻就又叫住了副官,命令道:“不用去了!先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你告诉他,我很忙,没时间见他,让他先等等。”
“长官,”副官问道:“这个好吃好喝是~”
也不怪副官会这么问,樊羽祥对钱卡的可是很紧,部队别说是吃空饷的了,就是饭食,他也是时不时的就会去和士兵吃一样饭菜,让军官们也不敢克扣。可是菜金本来就给的不多,就是不克扣,也只能是杂面饼子和稀菜汤而已。一年就只有八月十五还有过年的时候能见着点儿荤腥儿,这个好吃好喝可是不好掌握了。
樊羽祥皱眉道:“给他从酒楼里订菜!四菜一汤!”
“是!卑职明白!”副官终于得到了明确的指令,也就快速的答应下来了。
而在成都外围的刘存厚,在得到了赵仁杰的提醒之后,也是不敢相信樊羽祥了,于是就在原地组织防御,打算先看看和谈的结果再说。
就这样,全国唯一还有战斗的四川,也没有了枪声,全国的和平统一谈判也就有了开始的基础。
不过南北之间的和谈可是不容易开的,就一个谈判地点就是好一通折腾。北方要在北京谈,南方要在上海谈。接着是谈判代表,北方要让王揖唐来做总代表,南方死活不同意,非要让梁士诒来谈。总之双方各执一词,纠缠不休,和会就先耽搁下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