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玲珑-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静恍然大悟,道:“他正月跟我进皇宫戴过一回,那上面的针脚普普通通,在皇宫里还被几个皇族宗室的小郎取笑过,问他是谁送的,他就是不说,把荷包收起来,连我也不给看。”
谢玲珑笑道:“细伢子大了有秘密了,小青儿也就不给您看了。不过说起来,小湘儿的做针线活随了我,她画得画那般栩栩如生,绣活就差了些。”
和泉突然间镇重的道:“珑珑,你做的绣活,我看着好。”
谢玲珑道:“只有你觉得好。我自个都看着不好。”
李静打趣道:“和泉,你真是好福气,我都没收到过小玲珑做的绣品。”
谢玲珑脸红道:“姑奶奶,我不是不送给您,而是我那绣活做的实在拿不出手,也只有小泉子品味奇特瞧着好。”
和泉瞧着两人说完了家事,这就把话题转到了国事上头。他知道李静爱听这个,就说了近日各地发生的几件大事,又着重说起北寒之地的情况,道:“突厥人的盛大节日就是”鲁班节“、”那达慕“大会、”祭祖节“,从来不过三月三、清明、端午、仲秋、重阳、腊八节。”
“珑珑向太子、镇北王出了个主意,官府、民间大肆宣扬,让突厥人从今年起跟着过这些节日,渐渐同化他们。”
“今个是清明,太子、明王应会在各大城府设下祭坛,祭奠在战争中逝世的突厥百姓。”
李静连连点头,倒是忽略了和泉又把干爹叫成了镇北王,道:“祭奠突厥百姓,此举极好,即得了民心,还宣扬了清明。咱们平唐是礼仪之邦,应是好好教化突厥人。”
谢玲珑想出这个主意,也是为了推广清明节。如今平唐帝国刚刚统治突厥人,要想把近亿的突厥人平唐化,要从语言、饮食、文化处着手。
清明是节,也是平唐的一种文化,天下那么多个国家,只是平唐有这个节日。
李静问起各国使者到达长安后的动态。
和泉略有些激动,道:“此次跟几年前大大不同,天竺、波斯等国使者都给陛下、皇后带来了贵重礼物。”
李静听着心头一热,自豪感犹生,道:“几年前咱们平唐为全心全意打突厥,不得不给这些国家送重礼,如今颠倒过来。”
和泉接着道:“阿拉伯帝国使者向陛下暗示联姻,该国皇帝只有一位皇后,膝下两位公主。大公主今年十八岁,已经成婚。小公主今年三岁,皇帝的意思是想等小公主再大些,给她在平唐选一个驸马。”
李静笑道:“好!阿拉伯帝国疆土很大,国力犹胜东罗马帝国,国民几乎都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皇帝应是见到咱们助海琳娜兄妹平息了内乱,这就想着万一哪天出现东罗马帝国那般的内乱,还能指着咱们去帮着皇室平暴。”
和泉目光敬佩,赞叹道:“姑奶奶,您真是睿智,我只是说了几句,您就能推想出阿位伯帝国皇帝的目的。”
李静不以为然,道:“阿拉伯帝国皇帝倒是深谋远虑。他的小公主今年不过三岁,等到她成年还有十一年,到时候还不晓得咱们平唐国力如何,所以就不在国书里写上此事,只让使者口头跟陛下提一下,算是提前打个招呼。”
和泉点头,道:“正如您所说那样,使者未在早朝上向陛下禀报,而是饮酒之后与陛下在御花园赏花时三言两语提及此事。”
谢玲珑憧憬道:“十年后,咱们平唐国若是国力更上一层楼,那阿拉伯帝国皇帝必会派使者专程来提联 飯⊙飯●小說論壇姻之事。终有一天,咱们平唐国会受到万国尊敬朝贺!”
李静抬手庞溺的抚摸着谢玲珑的头发,笑道:“十年后,我肯定能抱上你与和泉的孩子。”
和泉脸皮烧烫,道:“姑奶奶,珑珑年龄还小。”
谢玲珑道:“十年后,姑奶奶就会抱上好几个可爱的曾曾孙子了。”
李静笑着眼睛里有水花。李家有后人,香火得到传承,她盼这一天许久了。
三人去了饭厅,李青、李城恭敬的向和泉夫妻行礼,规矩的坐在下首。
李静用过饭后去午休。谢玲珑问了两小的功课,和泉严厉的考了两小的武功。
当晚,李静就把两个曾孙叫到身前,直接说了最迟明年会让李青继承爵位,等过几年,会让李青与李湘定亲。国公爵位是从一品,而且李家的世袭,李青爵位在身就不算是尚公主。
“哥哥,太好了,你娶了小湘儿,正是应了那句俗话,肥水不流外人田!”李城兴高采烈的恭贺李青,竟是比李青还高兴。
李青脸通红,道:“弟弟,你会遇到的小娘。”
李城拍拍胸脯,豪气的道:“我已立志,此生非给咱们李家娶个千年世家的嫡女当婆娘不可。”
李青目光闪烁,他竟是误会了李城,以为李城喜欢李湘。
李城高声道:“这几年,唐家、吕家、秦家、白家都娶了千年世家的嫡女,咱们李家绝不比他们差。等我大些,学得本事再多些,我会求着两大学士老师,请他们助我在伍家或是范家寻一门好亲事。”
李城看似心思简单,却也有着远见,知道娶个好媳妇,能兴旺三代。
李肃这一脉人丁太少,只余下李青兄弟两人,还都只是十岁。
李城想要跟李青一起兴旺这一脉,他就得娶个好媳妇,不但能生子嗣,还能教养好。
李城没有李青天赋好,却一直很用功努力的学习。他自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才华,两大学士肯帮忙,一定能娶到千年世家的嫡女。
深夜,李静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李城的话在她脑海里反复回响。
千年世家选女婿那是极挑剔,除去家世清白有威望,人品、相貌、才学、都得是出类拔萃才行。唐雨、秦焱、白鑫、白如俊、吕童同均符合以上条件,这才娶到了千年世家的嫡女。
李城的家世、人品没得说,只是容貌、才学差了些,而且现在连乡试都未参加过,还没有功名,这根本就入不了千年世家的眼。
李静睁着一双美目望着闪烁的烛火,久久地长吁一口气,心里有了决定。
次日,李静便开始亲自教李城琴棋书画,还许诺明年让他参加乡试。
李城有了目标,学习的动力更加足。李青见弟弟如此努力,自是不甘落后。兄弟俩生活上互相照顾关心,学习上互相鼓励帮助竞赛,进步很快。
等到李湘回到福乐庄,跟兄弟俩说话时,李青看她的目光里多了些东西,李城竟是私下里叫起她嫂子。
李湘心里有些欢喜,但是遇到了一个难题,便给谢玲珑婉转说了此事。
原来李湘此次到了济州,姥爷秦国公、姥姥毛氏让她在暗中相见几位秦家小郎,想着给她在秦家找个好夫君,日后她嫁到秦家,定是半点气都不会受。
李湘心里喜欢李青,便以年龄还小、不能比李秦早定亲为由拒绝。
如今她与李青的事有点眉目,她想着是不是要跟姥爷、姥姥说一声,莫让两位老人家为她的亲事操心。
谢玲珑笑道:“你跟我说此事,是不好意思写信,想求着我帮你说明吧。”
李湘双手搂着谢玲珑脖颈撒娇道:“小婶娘,不是啊。俺跟姥爷、姥姥直说就是,只是不知如何措词。”
谢玲珑道:“真笨啊,你不会以图说事?秦伯伯、毛姨那是极聪明的人物,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这般李湘用了半天在六张宣纸上画了十二幅画,派灵猫头鹰给毛氏送去。
两日后,李湘收到了毛氏极为霸气的回信,就两个字:甚好!
转眼进入四月中旬,三十几个国家的使者陆续到达长安,国家的数量远超于几年前参加佛教说讲大会。
李自原、唐皇后在麟德殿宴请各国使者,李静、和泉夫妻、何七雪、李烟、李弯弯、李湘、李振、央金、唐厚强夫妻等人出席。
这回平唐帝国在盛宴首次让熊、蟒、狼、豹子等大型灵兽公开展示法术,用以威慑各国使者,达到扬平唐国威的效果。
那些想借着盛宴向李自原提出讨要灵兽的使者,开眼见识之后,畏惧的把话都缩回肚子里。
身着平唐女官服的朴金喜坐在使者席位,独树一帜,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平唐帝国众位皇族宗室的子弟远远瞧着她露于官服白皙的脖颈,心里蠢蠢欲动。
------题外话------
早晨,我给亲们及家人送去中秋节的问候,祝节日愉快,全家幸福!

今天是九月的最后一天,本文在月票榜第6名的名次将不保,后面的文马上就追上来,请新、老读者将月票投给本文,保住咱们的成果,保住第6名!多谢!




、10 帝国显威得金 赐婚公主恨

10;第四卷 一品王妃 10 帝国显威得金 赐婚公主恨
朴金喜故作仰慕遥遥望着李自原。
这几日她被唐皇后召见五次,最后一次甚至留她在宫里用饭。她心想,定是李自原暗示要纳她入后宫,引起唐皇后强烈妒忌,就频频召见。她以为唐皇后想认她做干女儿,以此阻拦李自原达到目的。
既然李自原一直没有机会纳她进入后宫,那她就得制造一个。
于是朴金喜在盛宴有结束的意向时,起身向帝后行礼,用不太流利的平唐语,娇滴滴道:“陛下、皇后,我在长安住的这些天,深深的被平唐的风采迷住。”
李自原岔话道:“李金喜,你身为朕的子民,可曾感到自豪?”
朴金喜点头道:“是的,我深感荣耀。”
高丽国小贫穷,远远比不上平唐帝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她的话在各国使者听来,就是要抛弃祖国,彻底变成平唐人。
李自原笑道:“朕觉得你甚好!来人,赐珠宝一盒、灵缂织衣裙两套、灵月季四盆。”
一切都在朴金喜意料之中,眼睛放光跪下磕头谢恩,等着李自原再开御口,纳她入后宫。
只是李自原没了下文,盛宴至此结束,他深情款款携手唐皇后在众人的注视中离开,留给朴金喜无尽的幻想。
当晚,李自原着便衣进了振郡王府,在书房里单独接见了欧阳红。
李自原俯视跪在身下的妇人,脸上皮肤光滑紧致,脖子上却有了几道横纹,头发双鬓变成灰白色,掩饰不住的老相,想必在高丽国拥有涛天的权势,只是得到这么多,难免劳神废心,在王宫步步惊心。
李自原深深知道后宫的争斗远比朝堂还要黑暗阴险,就冲着李笑那般的愚蠢,欧阳红能助李笑得到如此之多,这个妇人真是不容小看。
无论如何,欧阳红母女祸害的是高丽国,为平唐全力攻打突厥立了功。
他虚扶起欧阳红,叫她坐着说话,道:“你比朕想象的做得好!”
欧阳红哪敢坐,恭敬的站着低头,感激道:“侄媳妇多谢陛下给振郎赐婚、给吉郎赐名。”
李自原道:“振郎是个好的,朕自是要给他找配个好小娘。你此次回国都亲眼目睹,对家里该放心了。”
欧阳红一时激动感慨,道:“侄媳妇很是放心。”
李自原低声道:“此次你回去就好好教你外孙,日后高丽国王逝世,你外孙继位封王,你的身份更为尊贵。”
欧阳红心里一直有疑问,今晚见李自原心情大好,便抬头试探问道:“陛下,侄媳妇的外孙还有机会继位?”
李自原定定望去,低声道:“便是高丽归了平唐,也是需要一个有着高丽皇室血统的人当主官,那个人便是你的外孙。到时,你们祖孙三代可以回长安定居,再也不用飘游在外。”
欧阳红一听,激动的热泪盈眶,繁华的长安离她那么的遥远,曾以为这回是最后一次回来,岂料还会再来,可以与儿孙住在一起,期待无比的问道:“那还要等多久?”
李自原见这妇人内心还有那么一丝丝爱国,微笑道:“不算久不算近,朕都能看到那一天,你好好活着就是。”
欧阳红抹着泪,幽幽道:“侄媳妇不晓得能不能熬到那一天。”
李自原对欧阳红怜悯的心思只是一闪而过。这就是她的宿命,若不是她与李笑对平唐国有用,早在她夫君私通日本大皇子那次,她们一家就该脑袋搬家,李自原把她立的功劳补偿在了李振身上。帝国不欠她的。
李自原离去之后,欧阳红将李振叫到偏厅。
央金坐在灵木摇篮旁边,望着熟睡的儿子李吉,眉头紧蹙。为国事她担忧野心勃勃的李自原会起了吞并吐蕃的心思,为家事她发愁强势的婆婆会逼性格柔弱的夫君同意李吉跟朴安妍定亲。
一个吐蕃奴婢上前来给央金肩膀披上薄衣,一个奴婢给她端上灵茶。
央金喝着灵茶,唇齿生香。她跟江易、谢玲珑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如今吐蕃国都的达官贵人都从她的店铺里买货物。这些灵茶是谢玲珑上次喝李吉百日酒送来的。
欧阳红带着朴安妍住在郡王府,央金怕欧阳红看到吐蕃太子格烈,起了结亲的心思,这就谨慎的一直未派人请格烈到府里玩。
央金饮着灵茶,伸手抚摸李吉露于灵棉衣袖口握紧了像小包子一样可爱的小手,心情跟着好了些,问道:“太子那边可曾送了灵茶?”
奴婢道:“您前个就让管家送去了,还送了灵蜜、灵果。太子很高兴,说等过几天府里客人少了,过来看望吉叔叔。”
央金点点头,又等了半个时辰,李振终于回来,赶忙迎上去,瞧着他脸上不喜不悲,心里忐忑的问道:“娘跟你说了这么久,都说了些什么?”
李振挥手叫奶娘抬走李吉的摇篮,禀退了奴婢,等到门外脚步声渐远,这才从怀里取出一叠钱票,全部交给央金,道:“这是娘给咱们的五万两金票。”
央金脸色苍白,哪里敢接,失声道:“娘给了这么多金票,你就答应了?”
李振以为婆娘看到这么金票欢喜坏了,吻了央金脸颊一下,道:“娘非要给我,说是咱们给她生一个孙子,她就给这么多金票。”
“我今个才知道,娘与姐姐在高丽根本不缺银钱。每月光是后宫那些妃嫔上贡姐姐的银钱就有五、六万两银钱,这还不算首饰、高丽参。”
“娘晓得姐姐的性子,是以去年只给咱们带了三万两银票。今年娘亲自过来,这就带得多些。”
“你带给娘的银钱、首饰,姐姐竟没给娘。我今个给娘说了此事,娘竟是都知道。姐姐身边的宫女是娘的人。”
央金吸了一口气,问道:“娘没有提吉郎的亲事?”
李振眼睛瞪圆,疑惑道:“没有。”
央金激动道:“娘未提吉郎的亲事。”
李振解释道:“吉郎这么小,娘又远在高丽,此次来得如此匆忙,顾不上操持他的亲事。央金,你在长安这几年,认识了不少贵妇人,吉郎的亲事,我瞧着等他长大些,应由你来操持。”
“好。娘在高丽帮着姐姐已是很累,咱们府里的人和事就未再让娘累心。”央金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在她心里,李吉的亲事可比起五万两金票重要太多。
李振笑道:“嗯。娘子,这是娘的心意,你收好。娘说这些年你把家里弄得很好,她参加了几个宴会,众贵妇都夸赞你。她以你为荣,让我好好待你。”
央金想着听到了那些关于欧阳红心狠手辣的流言,这个婆婆对外人是心思极恶,不过对儿女却是极好。欧阳红比李笑对她要强上太多倍。
央金伸手拿过金票,眉开眼笑道:“你可曾谢过娘?”
李振点头道:“自是谢了。”见她把金票收起来,上前从背后搂着她柔软芳香的身子,双手抚上她的浑圆丰满的胸,暧昧的磁声道:“央金,咱们给吉郎添个弟弟、妹妹。”
两人尽兴**一番之后,李振揽着央金,轻声道:“娘说再过些年,她会回长安养老。”
央金已是极困了,听得此话惊得哪里还睡得着,忧虑的问道:“陛下可是要攻打高丽国?”
李振低声道:“陛下雄韬伟略,岂是咱们能揣测的。你可是担心陛下要攻打吐蕃?”
央金难过的点点头。她是平唐人的婆娘,帝后待她不薄,但她始终是吐蕃人,喝雪山的水长大,怎能不心系吐蕃。可惜她此生用牦牛头骨请牦牛神的次数使光,不然早就请牦牛神指示。
李振搂紧央金,不知怎么措词安慰她,道:“我平素在太学跟同仁谈论,众人都说吐蕃比北寒之地还冷。那次我去参加酒宴,听泉王跟几个军队官员谈天,泉王认为吐蕃高山居多,连个草原都没有,根本不适合人居住。”
央金听着目光闪烁,扪心自问,她这个从吐蕃来的公主在平唐住着,都不愿意回吐蕃,更何况土生土长的平唐人。
正如李振所说,吐蕃的寒冷犹在前突厥国之上,人口却比突厥少得多,人的寿命也更加的短。吐蕃的环境特别的恶劣,从长远来讲,想要如同长安这般昌盛,那绝对不可能。
李振突然激动道:“陛下吞并突厥国,也是因为突厥国几百年来侵略平唐,突厥铁骑杀了平唐无数百姓。”
央金强调道:“我们雪山的勇士从未杀害过平唐的百姓。吐蕃历代的国王都不是好战者。”
李振道:“我晓得,陛下也晓得。你侄儿吐蕃国王又是这般识趣的岁贡,还将太子送到长安。”见央金沉默的流泪,知道她心里为吐蕃国力的弱小悲伤,这种滋味他曾经也有过,停顿一下,镇重的道:“是以我认为陛下不会派兵攻打吐蕃,至少二十年里不会。”
央金长吁一口气,二十年不长也不短,那时李自原老了,李秦该继位了,新皇继位时局总是不稳定,应该不会打仗,吐蕃又能平稳几年。她心里感叹身份尴尬,若她是平唐人,平唐这般的强大,将会是何等的自豪和荣耀。
次日,欧阳红在五十名高丽侍卫的护送下离开长安。那位善于谋略的高丽大宫女尹承珍与一百名侍卫留下来守护两位公主。
四月底的一天上午,天气炎热起来,驿馆里纤美的垂柳传来蝉孜孜不倦的鸣叫声。
朴金喜在驿馆里坐立不安,如今只余下高丽与日本国使者,其余国家的使者全都走了。
高丽国与日本国是死敌,只是随着突厥国被平唐帝国吞并,两国都意识到了危机。日本国的老皇帝听大臣们的提议,已经开始准备摒弃仇恨,想要联合高丽国共同对抗平唐帝国。
这些天日本五皇子武田清卫与使者曾秘密的约见大宫女尹承珍,向她表明天皇想要联盟的意思,试探高丽国的态度。
尹承珍禀报了朴金喜,已将此事写成信件送往高丽国呈给国王。
“圣旨到,女官李金喜出来接旨!”尖细的太监声音在院子里响起。
朴金喜浮躁不安的心沉了下来,赶紧换上女官朝服,由大宫女虚扶着出去跪下接旨。
来宣旨的是位中年无须公公,另有太监十二名抬着披红挂彩的礼物,百名威严彪悍的御林军将大院里外站满,驿馆的官员跪在一旁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诰曰,今有三品女官李金喜,品貌兼优,聪慧娴淑,特赐于日本国五皇子武田清卫为皇子正妃。”
朴金喜略懂平唐语,这道圣旨前头八个字听不懂,但后面的话句句都听得明白,李自原竟是将她指婚给日本国的武田清卫。
她是高丽国的公主,高丽国王要她嫁的是平唐帝国的人,李自原凭什么给她指婚,还把她指给该死百回的日本人。
可是她身上穿着女官的朝服,还曾在麟德殿的盛宴,当着各国使者的面,自豪的自称是平唐人、效忠李自原。
她已是气得七窍生烟,浑身发抖,瞪圆眼睛刀子般剐着中年公公,恨不得冲上去撕了这厮手里明黄刺眼的圣旨。
中年公公收起圣旨,阴阳怪气的道:“李女官,陛下不但给你赐了门好亲,还给你赐了许多珠宝做嫁妆,你还不谢恩?”
尹承珍惊愕之中,环视一个个目光狠厉的御林军,赶紧扶起站不起来的朴安妍,急中生智道:“公主谢过陛下好意,只是这样就有违了国王的命令,国王是要公主嫁给平唐帝国的俊杰呢。”
中年太监轻哼一声,自袖口里取出一封土黄色的信,道:“这是高丽国王写给陛下的回信,同意将李女官嫁至日本,并给我们帝国送来黄金三百万两。”
朴金喜自是认得那土黄色的信封,那是高丽国王向帝国皇帝写信时专用品。以前国王给李自原写信是用的明黄色信封,如今平唐强大成帝国,他自是要改用土黄色信封。
她竟未料到李自原如此阴毒狠辣,连她一个弱小的外国公主也不放过。她嫁到日本国去,那平唐帝国就不用出女子嫁过去。
她更未料到,国王竟同意给平唐帝国进贡三百万两黄金。
两名高丽宫女上前来搀扶着泪流满面的朴金喜,尹承珍则是牙齿咬着嘴唇用指尖颤抖的双手接过圣旨和信。
“咱家这就回宫复命。”中年太监话毕,带着宫人匆匆走了。
那些御林军却是都留了下来,不言而喻,是防止朴金喜逃出长安或是自尽。
德熏殿的密卫总部密卫队长的书房。李自原、和泉面对面坐着,竟是难得悠闲的下着棋。不远的桌上放着大宫女尹承珍写给高丽国王那封要与日本国联盟密信的复版。
李自原手指夹着灵石精制成的黑色闪紫点的棋子,啪的一声碎响,落在棋盘上面,得意洋洋道:“臭小子,我这一步下去,你想不输都难!”
和泉道:“陛下,恕臣这回又不能如您所愿。”右手夹起白玉制的棋子,一落定全局又赢了。
李自原虎目圆瞪,盯着满是棋子的棋盘,手指着和泉落子的那个角落,叫道:“你还真是狡诈,竟在我眼皮子底下布局!”
和泉笑道:“陛下,兵不厌诈。您此次设局将高丽公主光明正大的送到日本国,臣心里着实佩服。”
“臭小子何时学会拍马屁?!”李自原眼珠一转,哈哈大笑两声,输棋的郁闷一扫而空,道:“我就是要日本国乱的打起来,才能寻找借口在合适的时候出兵。”
和泉心里明了。李自原让他往日本国加派百名密卫,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