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春娇-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奶,这屋里可要经常通通风。”林清然说着,一边拉着清霞的手一边四处看了看。以后烧火,捂的这么严实其实不好。
“行了。今儿家里整了些棉花,都在你们二伯母那,去找了,各屋回去做冬衣吧,眼看这天儿也冷了,不知道啥时候就得飘点雪花。”崔氏说完,慢悠悠地起身,打了个呵欠。朝着里屋走去。“出门儿给关严实了。”
“知道了。”跟着崔氏打了招呼,两个小丫头才敢去刘氏跟前要冬日配的食材。外面本就天儿凉,林秋儿听见她俩来了,竟咋地也不肯开门。足足敲了好一会儿,小手小脸都泛红了,才瞧见二堂嫂李氏慢悠悠地把门打开。
“堂嫂,我们找大伯母拿冬日的吃食。”霞儿眨着大眼睛,看着面前沉默又不怎么爱说话的李氏道。
“你俩等着。”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便转头回了屋,又过了一刻钟的功夫,李氏才穿了外衣,迈出家门口,那脚上带着毛毛的鞋子一看就是刘氏给屋里头的人新买的。
“都在后头呢,跟我来吧。”李氏不慌不忙,绕道自家屋后院的小灶房,指了指旮旯处的一个小篓子说着:“娘说了,就那个。你们领了去吧。”
李氏出面自然是好的,清然和霞儿才不想见到那个蛮不讲理的大伯母呢。最好能躲得远远的。
大伯母屋里的灶房,比爷奶那的灶房不知道好上几倍,各种吃食材料一应俱全的。
“堂嫂,今儿冬日就这些么,今年我爹回家了,怎么还是一娄?”霞儿走上前去,小手掀开盖子,瞧了瞧。
林清然眯着眼睛,抿着嘴,这篓子里的土豆,有的都长了牙子,菜也不太新鲜,那萝卜也是坑坑巴巴的,脑海里忽地想起前年的事儿来,不管怎么说今年确实给了满满的一篓子,以前都是小半娄。
“娘就说这个是你们屋里的,别的不清楚。”李氏一副安静又老实的模样,想着她能在刘氏身边安然的生活,估摸着也不是一般人。但转念一想,刘氏对自个儿屋里那几个表面上看倒是挺上心。
“二堂嫂,那我和霞儿就抬走了,你回吧。”清然跟着霞儿一齐将篓子抬了出来,这些东西看着不多倒是挺沉的。
李氏没有说话,锁好了灶房,便自己个儿钻进了屋子,这天阴凉的,倒也不爱在外面呆着。
将篓子交到了爹的手里,两个丫头便牵着手朝着出了林家,朝着杂货店的方向而去,张氏要买那个桑皮纸是为了糊墙用的,这几天,各屋倒是没怎么走动,都忙活着自个儿屋里的事儿。
“哟,两个丫头倒是好久没见了,听说清然还跟着大夫学了徒?”陈家娘子跟着林家老三一屋也算是相熟,又有着生意来往,这才放下手头的活,跟着两个长得愈发水灵的小丫头唠嗑。
“还说呢,大夫根本不受徒弟,然儿只是去打打杂,学学医理。”陈家娘子为人爽快,清然倒是挺喜欢跟着她说话的。
“改日也给我瞧瞧,到了这个冷不冷,热不热的时候就不舒坦。”陈老板娘说着。
“我瞧着老板娘气色挺好的。”清然笑笑。
霞儿一进了杂货店都四处地乱瞧着,眼睛恨不得冒着精光。瞅着啥都觉得新鲜不已。
“我们来买点桑皮纸,没有的话,高粱纸也成。”林清然伸手拉着霞儿将她抱在身边,笑眯眯地看着陈家娘子。
“这不早就给你家备下了。挨家都来买这个,就数你屋里慢,刻意给你留下的。”陈家娘子低着头,从柜台后面取出一小打,交给林清然,然后笑眯眯地伸出手:“五个铜板。”
PS:
谢谢亲们的打赏,感谢都在留言区统一感谢。过两天慕慕要出门,所以不敢多更,要多存稿子,得保证不断更,大概得走十天吧~~,我尽量把后面的都写出来~

第九十四章 取棉花

这么足量的纸,却卖的这么便宜?还是顾念了彼此的交情。
林清然意味深长地瞧了眼陈老板娘道:“给你十个铜板,再给我包两块糕糖,没瞧见然儿身边还有个馋嘴娃么?”
林清霞嘟着小嘴不干了,小脚一跺,她本就吃胖了不少,瞧着姐姐这样说,加上老板娘在一边笑,小脸就一热一热的。
“人家才不吃。”霞儿别过小脸,眼睛却控制不住地时不时地瞟着陈家娘子包在纸里的糕点。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
林清然漂亮的大眼睛眨了眨,勾起嘴角,伸手接过纸和糕糖,像模像样地揣在自己身上说道:“既然不吃那就我自个儿吃啦。老板娘,我们先回啦,你这给的还真不少。”
“行了,行了,念着好就行。”陈家娘子倚在一旁笑笑,又开口说道:“你娘可真勤快,那鞋子的生意倒是挺红火。”说着瞧了眼林清然:“要是以后你有了啥好点子,可别忘了我呀。”她对着清然挤挤眼睛,咧嘴笑了笑。面前这小丫头年岁不大,就有着赚钱的脑瓜,说话做事儿还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瞧着这将来,指定是错不了的。
“这是自然。”说着,林清然伸手拍了拍一沓桑皮纸:“凭着足量的这个,也不会忘啊。”
闻言,三人皆是一笑。
算是得了糊窗户的纸,两个丫头牵手走着,林清然将手里的糕糖塞给清霞一块。
“仔细拿着,可别吃一肚子风,到时候吵吵着肚子疼。”林清然边说便嘱咐着。
霞儿点点头:“姐,我回家再吃。”
两个女娃自小结伴而行,进了林家院子,便朝着连氏的屋子走去。一边敲门,一边叫着:“二伯母,二伯母?”
听到外面的动静,连氏赶忙跑去开门,还给两个小丫头掀了厚厚的帘子:“快进来,外面凉嗖的,这天儿也不好。”
“可不是呢?叫人觉得难受。”林清然搓了搓手,笑眯眯地看着连氏,跟着二伯母一家子相处起来,要比跟着爷奶和刘氏一屋相处。强上许多,毕竟连氏为人随和,有时候虽然一问三不知。自扫门前雪,面儿上的事儿,却处理的十分明白。待她们两个小的倒是有几分真心。
况且,连氏的儿子林孝杰为人是极好的,清然和清霞都很喜欢这个堂弟。虽然夏儿姐说话没个把门儿的。却十分正义,冬儿那性子,就更加叫人讨厌不起来了。
“可是来拿棉花的。到里屋拿一份吧,调教极品太子妃。都一样的。”连氏笑笑,带着两个小丫头朝着里屋走去,这时候夏儿姐回了婆家没在屋里,孝杰去了学堂。只有冬儿躲在屋子里,不喜欢别人打扰,虽然这样。她瞧见了清然和霞儿,还是出声唤了人。
靠着连氏偏屋的里头,整齐地摆放着三包子棉花,连氏对着清然说着:“都一样的,去拿一个。早早做了冬衣,今年冷的早。冬日更是难捱。”
连氏倒是个会做人的,物件分配上十分公平正义。清然也不推脱,上前拿着靠边儿的袋子,转身看着连氏说着:“二伯母,我俩刚才出去了,回来有些晚,怕爹娘着急,这就先回去了。”
一家子本来该是热热乎乎地闲聊,如今却要么冷眼相对,要么客气的反常了。
连氏点点头:“也好,快去吧,我瞧着你家屋里那门帘才上上,告诉你爹娘,冬日这些个事儿得抓点紧,可别耽搁了。”
“二伯母再见,回去就对爹爹和娘亲说!”霞儿的声音带着甜腻,对着连氏挥了挥手,然后伸脖子瞅着冬儿,对着她抿嘴笑笑,这才扯了姐姐一同离开连氏的屋子。
得了纸,又拿了棉花,冬日的秋菜也都备齐了,过冬也算是有了基本的保障。两个丫头拿着棉花,回了屋子。张氏早就等在门口,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地张望着,道上都没几个人,这俩娃咋还不回?
“娘,看!二伯母给了一大包棉花。”瞧见了闺女,张氏的心里算是安生了,带着两个丫头进了屋,叫她们一字坐在小板凳上,转身到了两杯热乎乎的水递了过去。
“穿这么点,在外面跑了这么久,可不是要冻坏了。”张氏伸手揽着自己的发丝,揉搓着两个女娃冰凉的小手:“也怪我,早些个准备这些便好了。”
“着啥急?有爹在,咱们一家四口肯定能热乎地过冬的。”霞儿笑呵呵地说着:“再说也没冷到哪去,就是风大了点。”
“小胖墩不冷,可是姐姐那么瘦弱,咋能受得了。”张氏嗔笑地瞧了眼霞儿,无奈地摇摇头,这两个开心果,就是娘的宝。
“爹呢?”清然开口询问,带着几分好奇。抱着杯子,觉得暖和了不少。
“出去弄柴火了,偏说家里这些不够,说多存上些,冬日不必用的那么省,还叫我今儿就生火,屋里凉。”张氏低声说着,永河却不知,他们娘三个以往这个时候,都要冻上好一阵子,实在是冷了才敢烧炕填些柴火,不管是吃的用的,都可怜了些。就这事儿张氏不知道偷偷抹了多少眼泪,心里觉着对着两个娃有愧。
林清然反手握着张氏的手,起身坐在炕沿:“娘,你心里莫要担心,咱家的情况咋地也是越过越好的,然儿就不信了,咱四个,还能一直过这样的日子。你养好了身子,放宽了心,好日子都在后头。”
这个大女儿最细心贴心,张氏点点头,拍了拍她的小手:“我何尝不知道,娘这些年,也没啥求的,只希望你俩好,你爹好。”
霞儿也起身,脱了鞋子,小手捂着脚丫,扬起胖嘟嘟带着双下颌的小脸:“娘,霞儿也会认字儿了,都是姐教的,姐现在看病也可厉害了,这个冬日好好歇着,来年开春前,把身子养的棒棒的。”
听了孩子的话,张氏笑着起身:“炕上的旧衣服可别动,娘去给你俩打水,烫烫脚丫,然后上炕呆着去。”
张氏已经把冬鞋给两个小的备好,将地上那两双花鞋收好,那出去刷干净。“这两双是娘得空给你们纳的,一会儿续上棉花,一冬都暖和。”
两人洗了脚丫,坐在炕上美滋滋地笑着,然后拿出桑皮纸,递给娘亲看。“等爹回来,咱们糊窗户。”
“成,糨糊都做好了,等再凉凉的。”张氏收了脏衣袜,又开始忙活上了。

第九十五章 冬衣

老三回来,这冬天…心里总算有个谱,踏实了不少。张氏收拾妥当,便盘腿坐在炕上,给两个女娃盖着被子,又伸手去比量打好的衣样。
林清然垂眸看着,好奇地出口询问道:“娘,这是要给我和霞儿做冬衣?”
张氏点点头,散了一炕的布片,看上去虽然乱,她却能摆弄的明明白白。
“这些都是锦缎的。”霞儿凑上前去,眨着大眼睛,伸手摸了摸。林清然自然知道炕上的布料是极好的。应该是那时候年婶子送的锦缎。娘用的仔细,基本上没动过。也舍不得。
“霞儿和姐也要穿锦缎的袄子了,也当回城里的大小姐。”林清霞天真无邪,一点高兴的事儿都会表露在面儿上,经过了这么多事儿,那纯真贪玩的性子一点没变。
“娘想了,留着这些干啥,那旧的冬衣,都打了好多补丁,缝缝补补的,穿了好些日子,娘瞧着你俩长得也快,正巧着今年又给了棉花,给你俩做新的。保准儿穿在身上暖和和的。一冬日都不会冷。”张氏盘腿坐着,缝合着料子。手下极其麻利。
那炕上的布料,仔细看去有一件儿稍大些的已经有了冬衣的模样。霞儿指了指,小声说着:“娘,那个是给姐的么?”
张氏瞥了眼清霞道:“这衣服可不是论岁数穿的,哪能谁大给谁?”说着拍了拍霞儿圆滚滚的肚子,继续道:“你说这大的是给谁的?”
听了娘亲的话,清然噗地笑出声,瞧着霞儿红扑扑的小脸蛋快要滴出水来,心情就愈发的好了,这小妹…就是整个家里的开心果。
“那…娘和爹的冬衣呢?”林清然缩在被子里,这时候的天儿是最讨厌的。生火还有些不值得,可是不生火,屋子里却阴冷的。叫人啥也不愿意干,偏巧这样呆着更难受。
张氏的手停滞了下:“你们爹的衣裳是前两年做的,还能穿呢,娘的…也没事儿,旧的也一样。”
这些锦缎拼拼凑凑,能赶出两件儿来,已经不容易。哪里还有多余的料子留着给张氏自己做冬衣。
林清然心里明白,侧身瞧了眼霞儿。脚丫和身子暖和过来的两个女娃开始有些不安分了。
“娘,我和小妹去看看爹忙活完没,你在炕上做冬衣。一会儿俺俩跟着爹爹糊窗户去。”
坐在炕上,外头的风呼呼吹着,凉飕飕的,还不如活动活动。张氏给清然和霞儿准备了冬鞋,两个女娃便一齐都穿在脚上。
“去吧。一会儿进屋,娘给你俩的鞋里再絮点棉花。”张氏一手压着线,另一只手绕上三圈,轻轻一拉,便打了个结,在衣服上密密地纳着。还时不时揪上些袋子里的棉花,铺平了压扁了,平整地填进去。
穿着暖和的冬鞋。披着外衫,就朝着屋外走去,清然瞧了霞儿一眼,抿着嘴,叹了口气:“瞧瞧娘亲。整日就琢磨着咋省钱,这冬日这么难熬。我瞧着娘那冬衣也不行了。破破烂烂的。”
“可不是”霞儿嘟着小嘴:“娘这心思虽好,却不知咱们也一门儿心地心疼她。”
“去跟爹说说去,瞧着娘的性子一点都不在意自己,身子本就没养好,内里虚的很。”林清然带着几分担忧地说着,快出外屋,迎面儿吹的风冷飕飕,两人均是一哆嗦,朝着自家屋里的小灶房而去。
抬眼瞧着林永河正啪啪地砍柴,劈柴。边上放的三篓子柴火整齐的摆放在小灶房的边角,地上还散着一堆刚刚劈好的柴火。不得不说,家里有个男人干啥事情都方面不少。爹这么一会儿就劈了这么多的柴火,今年冬日至少屋里头不会再挨冻了。清然怕冷,寻思着要是在现代这个时候早就给了暖气。
“去,给爹把门口那一娄抬进来。”天儿虽凉,可是林永河劈柴劈的有些热,脱了外罩,继续拿着斧子,精准地朝着木头砍去。
任何一个农活看似简单,想要做好却是不容易的。林清然和霞儿都没注意到灶房门口的那一娄柴火,量还挺足,应该是爷奶屋里分的,往年可没这么多,许是爹回了,奶刻意嘱咐多分些过来。
清然和霞儿半蹲着身子,伸出小手,勾住篓子边缘,嘴里念叨着:“一,二,三,起!”然后踉踉跄跄地将这一娄放在边角处。
“今年这柴火比往年要多上一倍呢。”霞儿高兴地拍着手,扯着姐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瞧瞧,一高兴就啥也不顾,这几日教你的书本子,可是白读了?女儿家家的也不稳重点。”清然牵着小妹的手,一起看着林永河劈柴。
“干啥来了?你们娘呢?”林永河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着手里的功夫。
“娘给我和姐做冬衣呢!”霞儿扯嗓子说着:“爹爹,咱家的柴火够了,咋还砍?”
两个小的俯身捡着劈好的柴火,一人拿了一个篓子就往里面装着,地上才劈好的那一堆儿一会儿功夫就被捡了个干净,林永河手里的活也接近了尾声,这么多的木头,一天的光景便都被爹爹劈好了。
看了看墙角,一共是六篓子柴火,往日爹爹不在,她们过冬,勉强才不到三篓。霞儿欢喜的不行,抱着林永河的胳膊撒娇:“爹爹,爹爹,你这次回来可不能再走了!以后都不行走!”
男人擦了擦额头的汗,咧嘴憨厚地笑着:“不走了,就好好地守着咱家。”走了这么多年,也该好好地补偿补偿张氏和这两个丫头。
林清然扬起小脸,对着林永河开口道:“爹,这些柴火够过冬了吧?”
“六篓子,勉勉强强。然儿一会儿跟着你妹去生火,把屋里的炕烧上,我瞧着天凉,你娘身子本来就不好,早些烧着吧。”林永河拍了拍说,收拾着碎渣子。一股脑倒进了灶炉里。
“爹,然儿瞧着娘的冬衣都破的不成样了,娘还打算将就着穿,我和霞儿商量着,寻思问问你,不行给娘亲也换件冬衣吧。”林清然说着,拿钱的事儿还要爹爹开口。
林永河微微蹙眉,又舒缓开来道:“爹身上有铜板子,待会儿去杂货店,给你娘换身好的,在把那鞋子帽子都换了。悄悄的,别出声。”
两个娃听了捣蒜一般地点头,忙完了砍柴,三人又捡了土豆,放在干燥的地儿晾凉,带牙子的也被林永河挑了出来,那些个蔫吧的菜叶,也被挑出。一边收拾着,一边皱眉,心里对刘氏的不满更是多上了几分。
林清然探头瞧着家里的酸菜,已经出了水,开始有酸味儿了。跟着爹爹将秋菜放在地窖,又抬了酸菜缸进去。才算是基本妥当。
清然抱着一碗糨糊跟着爹爹先封了灶房的窗子,这才回到屋里,将棉花细细地塞好,再将桑皮纸抹上糨糊,牢牢地粘住窗子。
“瞧忙活的,快坐下歇歇。”张氏坐在炕上,觉得屋里暖洋洋的,伸手摸着,炕里居然带着淡淡的温热。
“这么早就烧了,也不知道柴火够不?”
“放心,现在灶房有六篓子,明儿我再去整些,凑够了十篓子,还能挨冻不成?”林永河脱了衣服,拿起一边儿的海碗咕嘟咕嘟地喝着水,又极为爽快地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娘咱家屋里真暖和”窗子糊的密实,一点风也透不进来,门口又定了厚厚的门帘子,炕也始终燃着柴火熏着,暖和起来的屋子也不用在整日躲在被子不爱起身了。
林永河笑笑:“看看,把咱家闺女美得。”
张氏垂眸笑了笑,掩去了眼底的愁容。“灶房还有我淘的糯米,专门给你酿米酒用的。”
“瞧瞧,娘平日舍不得花钱,倒是舍得给爹花。”霞儿口无遮拦地说着,美滋滋地腻在爹爹怀里。
林清然悠哉地坐在一边,感受着暖洋洋的屋子,也不答话。
张氏抿嘴说着:“你个小蹄子,像娘舍不得给你俩花似的。”
“咋还扯上我,我可啥也没说。”清然抿嘴笑,对着霞儿眨眨眼睛。
这几日,下了霜,清然和霞儿跟着林永河去地里瞧了瞧,除了那些留下养地的粮食和瓜果,原本郁郁葱葱的田地,被割得光秃秃一片。看上去带着几分荒凉之感。
不用去爷奶屋里,大冷天儿的也很少能碰见刘氏,倒是乐得清闲。每日清然得空便往大夫的医馆跑着,跟着香穗聊聊天,随意地看看书,陪着大夫出诊瞧病。短短时日,已经小有成效了。找不到白大夫的时候,乡亲们也会来敲林家老三的门儿,叫着清然去瞧瞧病,这一来二往的,也会留下几个铜板子,她忽地成了白大夫的小接班儿,不过可惜…收徒弟这件事儿上大夫是怎么也不肯松口的。
有了这个本事,清然也时常去爷奶屋里,像模像样地给二老把脉,还参杂些西药进去。因此,病患好的也快,清然懂医的事儿,便在村儿里传开了。她一边忙着就诊琢磨,一边教着霞儿的功课。日子安逸又快活…头次觉着,冬日是四季最好的季节,少了各种磕磕绊绊,碰面儿的机会都少了。

第九十六章 养身子

家里农闲,除了去瞧瞧爷奶,基本上都在各屋里躲着,也不出门。各屋里要是得了什么好的吃食,也要想着给二老送去,忙活了一年就属这时候清闲。
然儿和霞儿时不时地跟着爹爹去地里瞧瞧,查看下自家的田地,穿着张氏给做的厚厚的冬衣,上面的稀罕锦缎料子,倒是惹得村头的男男女女时不时地回头瞧着她们。加上清然出落的愈发水灵,亲事也耽搁下来,这村里邻里的,有些年轻的小伙儿还是整日地惦记着。
说也怪,自从推了小地主的亲,魏家居然一直风平浪静的,刘氏更没有再提起这茬,左不过出门在院子里碰见,不是好眼神儿地瞧着清然和霞儿,眼珠子盯着她们身上拼接的锦缎冬衣带着几分**裸的不高兴。
什么东西!整日装穷给谁看,都穿上大户人家才有的缎子料了。“瞧啥呢?快进来,外头冷。”林永山在屋里叫着,刘氏这倚着门,大敞四开的风灌进屋子凉飕飕地难受。
“吵吵啥?”刘氏蹙眉,咣当合上门,骂了句不要脸的小妖精,这才转身进了屋。
“这脾气愈发厉害了。”林永山盘腿坐在炕上,拿着他的烟袋子咂巴地抽着,眯着眼睛,一副享受的模样。也不跟媳妇计较。
刘氏坐在炕上,狠狠地推了老大一把,气呼呼地说着:“你看看!你看看人家老三,一回来满屋子都快要穿金戴银了,你再瞧瞧咱屋!”
林永山蹙眉,将烟袋子放在一边:“你这是干啥,大冬天的自个儿屋过自个儿屋的,人家老三好容易回来,心疼闺女媳妇有啥不对?又碍着你啥事儿了!咱家吃穿用的不也挺好!”
自家媳妇真是愈发的胡闹了。好好的日子非要找出点啥事儿来,林永山朝着炕里挪了挪,不再理会胡搅蛮缠的刘氏。
“如今老三一家是越过越好了,那些个穷酸命儿的也整日在我面前碍眼,我瞧着心烦咋了?!”刘氏坐在炕沿,对老三一家子自然是恨得牙痒痒,那个张氏平日蔫声蔫语的一副纯良的模样,暗地里就会博同情,指使着两个闺女和老三,处处跟着她对着干。
分得的秋菜因为不好了。还话里话外地跟着爹娘说去,如今也愈发的敢了,以前怎么连个屁都不敢吱声。她今年还多给了些呢。
“老三屋里那日子。才好点…不是正常的?你咋就非见不得人家好?”林永山叹气,媳妇这脾气惯的,愈发的厉害。
刘氏腾地站起富态的身子,指着林永山大骂:“我还反了你了,好吃好喝地伺候你。平白帮着外人说话!老三屋里那几个,偷着在屋里吃香喝辣,穿的妖里妖道儿的!整日觉得我亏待他们屋,咋没想着有啥好玩意也孝敬孝敬他们大嫂!也不看看那袄子,像是啥也吃不上的人穿的?我呸!整日惦记从爹娘那多整些好处,还天天哭穷。”
被刘氏搅得烦了。林永山不吭声地坐起身子,慢悠悠次蹭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