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悍妻-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和妹妹快坐下,一家人可别多礼。”梁贵妃连忙说道。
    然而,梁芜菁和大夫人却不愿落人口舌,依旧规规矩矩的请了安,问了礼,这才在梁贵妃示意下落座了。
    “母亲,此次女儿前往云龙寺祈福,本还要写日子才归来的,可妹妹就要出嫁了,母亲又有喜了,这可是咱们梁家的大喜事,皇上垂怜,特意派人告诉了女儿,皇上说了,祈福贵在心诚,只要一心为国祈福,在哪儿祈福,祈福多少日,都不碍事,女儿一心挂念着母亲和妹妹,也不好拂了皇上的好意,就回来了,咱们梁家这次可是双喜临门啊。”梁贵妃笑着说道,语中若有所指。
    “臣女能有幸嫁给永安王,成为王妃,都是贵妃娘娘的恩典,臣女谢娘娘。”梁芜菁站起身来,福了福身,看着梁贵妃,柔声笑道,仿佛真的对梁贵妃感恩戴德似得,眼中溢满了欢喜。
    原本心中还有些忐忑的梁贵妃,见到自个妹妹竟然欣然应下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片刻后才柔声道:“你我是姐妹,本宫自然是
    要护着你的,芜菁……旁人都说永安王是废帝,又是个傻子,其实不然,他如今虽然就像个五岁稚童似得,但身子十分康健,人也格外善良,起码你嫁给他后,不会吃苦,也不会吃亏。”
    “是,臣女明白娘娘的意思,多谢娘娘恩典。”梁芜菁笑着应道。
    梁贵妃闻言又是一怔,她本以为回到梁家之后,等待自己的是父亲母亲的责怪,是妹妹歇斯底里的吵闹,却不想在前院时,父亲待自己却格外恭敬,如今妹妹和自己说话也满是生疏,满是敬畏。

    这一切本来是她想看到的,可现在却觉得心中怅然若失。
    “芜菁说的是,谢娘娘恩典。”大夫人也笑着说道。
    梁贵妃闻言,沉默了片刻才道:“只要母亲和妹妹喜欢就好,母亲有了身孕,这些日子要好好将养才是,时辰也不早了,女儿就先行回宫了。”
    “是,恭送娘娘。”母女二人立即站起身来,将梁贵妃送出了正院。
    看着梁贵妃离去,梁芜菁和大夫人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她可真是谨慎,圣旨都下了,也轮不到咱们反抗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非要回来试探我们。”大夫人看着梁贵妃远去的背影,语中带着冷意道。
    “她若是不谨慎,何以在王府之中立足,从一个侍妾成为侧妃,再到贵妃之尊,执掌凤印呢。”梁芜菁笑着说道,只是笑意中满是心酸。
    姐姐,既然这一切是你想要的,
    那么……希望你得到这些权势富贵后能收手,能给父亲母亲,还有母亲肚子里的弟妹一条生路,否则……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都要毁掉你最看重,最想要的一切。
    打从云龙寺那夜,她的心被姐姐伤透了后,她们姐妹之间的情分已经走到尽头了。
    往后,姐姐若是敢对付她,她也绝不会手软。
    为了活命,旁人可以不折手段,她梁芜菁亦然。
    她虽没有害人之心,但也绝不会坐以待毙,如同傻子一样伸出脖子让人抹。
    都说深宫是个可怕的地方,加之废帝那样的身份太敏感,太尴尬,她这个王妃日后也没有好日子过,可她偏偏要活出个人样来,保护自己要保护的人。
    腊月初六五更时分,梁芜菁便在碧云等人伺候下梳洗起身了。
    今儿个是她成亲的大日子,虽然所嫁并非良人,也不是她心中所愿,然而,事到临头,梁芜菁选择毅然面对,她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因为任何人而退缩,而胆怯。
    凤冠依旧是从前的凤冠,霞帔却另做了,按照王妃大婚时的规格,梁府十余位绣娘做了整整一月才成了。
    大红的颜色,上头用金线绣着龙凤和如意纹,看着贵气逼人。
    若说前两次梁芜菁出嫁,还有些忐忑,还有些不安,如今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定定的坐在那儿,让几个丫鬟和宫中派来的嬷嬷给她梳洗打扮。
    按照规矩,她今日出嫁,是要请个十
    全之人为她梳头的,意喻她日后也能十全十美,如同帮她梳头之人一般,也就是图个吉利罢了。
    前两次梁芜菁出嫁一次请的是御史大人的夫人,一次请的是忠义侯夫人,而这次前来帮她梳头的则是先帝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当今皇帝的姑母,儿孙满堂,身子康健,年逾六十的端慧长公主。
    听说,是梁贵妃亲自去公主府请的端慧长公主,长公主也欣然接受了,给足了惠周侯府面子。
    只是长公主年事已高,由她的儿媳妇刘氏伺候着进来给梁芜菁将一头青丝梳理顺溜后,便由大夫人张氏迎到外厅去喝茶了。
    将火红的嫁衣穿上后,梁芜菁套上了外衫,后头拽地的红纱上金线绣着展翅欲飞的凤凰,看着格外华丽耀眼。
    “奴婢是宫中司仪的嬷嬷,这些年也伺候过不少娘娘晋封时的大妆,还有几位王妃出嫁,也是奴婢伺候的,旁的不说,这大红的嫁衣,按祖制,虽然个个王妃的用料和花样都一样,可王妃您的就是格外精致,格外美,您穿上也最好看。”老嬷嬷一边帮梁芜菁整理衣襟,一边笑着说道。
    “多谢嬷嬷夸赞。”梁芜菁笑着颔首。
    “王妃客气了,奴婢说的都是大实话,您瞧瞧,今儿个您一定是这天底下最美的女子。”嬷嬷将她拉到了屋内一面大玻璃镜子前,笑着说道。
    梁芜菁看着镜子的自个,也微微愣了一下。
    这王妃的嫁衣,的
    确比之从前的更为华丽,凤冠上甚至还点缀了更多的珍珠流苏,她拨开了额前的流苏,才看清了自己。
    在府里,梁芜菁虽然也会梳洗打扮,可从不会抹脂擦粉,今儿个如此一打扮,连她看着自个都有些发愣了。
    梁芜菁知道,自己的样貌绝对是万里挑一,整个大周国都难逢敌手,如今看着更是娇艳美丽,少了平日里的一分清雅,多了几分冷艳高贵。


  ☆、第三十九章 大婚2


    她们说话这会功夫,碧云和碧玉打开了屋内最高的柜子,从里头拿出一件火红色的狐裘披风来。
    “小姐……”碧云刚刚喊了一声便愣住了,随即改口道:“王妃,这是夫人特意吩咐奴婢从府库取出来给您的,夫人说,天冷,让小姐穿着御寒。”
    梁芜菁看着这油光水滑,看着通体艳红的狐裘披风,顿时有些发怔,这披风她记得,这是几年前父亲让人给母亲准备的,用的全是上好的火狐皮毛缝制而成,而且要的都是狐狸身上最柔软的,最舒服也最保暖的那一小块皮毛,这一件狐裘披风,实在难得,这样的颜色,这样的质地,恐怕整个大周朝也仅此一件。
    当时母亲觉得太珍贵了,因此舍不得穿,一直收着,不想今日却给了自己。
    老嬷嬷看着这火红色的狐裘披风,两眼放光道:“宫中主子们也只有皇太后和皇后娘娘有整件的狐裘披风,其余主子们只是镶嵌在披风的领子和袖口上,而且用的多是白狐、墨狐的皮毛,大红色的狐裘披风,奴婢也只在梁贵妃娘娘那儿见过,而且也只是领子上有一圈皮毛而已,王妃娘娘这披风可真是价值连城,世间上仅有的孤品啊。”
    梁芜菁自然知道梁贵妃的红狐领子披风从何而来,那是三年前父亲给自己做的,她那是心疼姐姐,这才送入了王府给姐姐。
    原本梁芜菁是不打算穿着这火狐披风的,太过显
    眼了,到时候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可一想起自己对姐姐那么好,姐姐却这般回报自己,梁芜菁就想给她添添堵,而且近日虽未下雪,但积雪未融,天的确很冷,自己若只穿这样一身嫁衣,是有些冷了。
    “给我披上吧。”梁芜菁看着碧云,轻轻颔首。
    老嬷嬷在一旁看着,本想说些什么,但静立片刻后,还是没有多言。
    梁家本就富可敌国,梁家女眷所用之物不比宫中妃嫔差,更何况梁家二小姐如今的身份已是永安王妃了,用这样的披风,也不算不合规矩。
    在后厅了等了好一会,梁芜菁终于听到了鞭炮炸响的声音,噼里啪啦的好不热闹,而且由远及近,眼看着就要到这楠木楼了。
    楠木楼是惠周侯梁义博给自己的宝贝女儿修建的金屋子,梁芜菁之前出嫁皆是从这儿去了,这次也不例外。
    “小姐……王妃……吉时快到了,吉时快到了。花轿已经到了府门口了,侯爷和夫人让奴婢们来看看小姐可妆扮好了?”碧落和碧瑶冲了进来,万分激动的说道。
    宫中来的两个老嬷嬷一左一右将梁芜菁给扶了起来,慢慢下了阁楼,到了楼下厅堂之中。
    金丝楠木制成的厅堂之中,四处摆放的全是价值不菲的珍品,其中有的东西,纵然是出身高贵,见过无数珍奇宝贝的端慧长公主,亦觉着很稀奇。
    大周国国力昌盛,常常有西方南方诸国的使节前
    来拜访,各国也通过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互通往来,大周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远销各国,各国的稀奇玩意也传入了大周国,比如西洋的钟表,如今就是大周国勋贵们十分热衷的宝贝。
    自然……拥有西洋大钟的家族少之又少,寻常的权贵们,能有一块怀表就心满意足了。
    然而,惠周侯梁家生意做的极大,也包括两条丝绸之路,梁家的人算是主力军了。
    约莫四年前,梁义博派了数百人乘坐大船带着货物前往西方诸国,前几日,这些人终于回来了,虽然也折损了一些人,折损了一些货物,但也算满载而归,其中最多的便是西洋钟表。
    如今,这厅堂之中就挂了一个极为奇特的钟表,这钟表的外形就是一座打开门的木头房子,只是这房子和大周朝的宅院有很大区别,只是小小一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屋子里竟然看得见桌椅板凳,上面还有几个木头小人,看着栩栩如生,小人们正围坐在桌子旁,似乎在吃饭。
    端慧长公主已经观察了这木头房子半个多时辰了,这房子每到半点和整点,钟上方的小木门就会自动打开,露出里头的桌椅板凳和小人来,并且出现一个会报时的布谷鸟,发出悦耳的“咕咕”的叫声,实在太奇特了。
    “公主,您看这钟表如何?”梁义博看着长公主,恭声问道。
    “太奇特了,比起皇帝宫中那个
    只有下摆会敲打的钟表,可好上许多,好,实在是好。”端慧长公主笑着说道。
    “若公主不嫌弃,臣就将这钟表送与公主了。”梁义博笑着说道。
    “这可使不得。”端慧长公主虽然身份高贵,但却不是那仗势欺人,夺人所好之人,更何况,这样的东西皇宫之中都没有,她这个过了气的长公主,看似尊贵,实则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从前,先皇还在世时,她是先皇一母同胞的长姐,备受荣宠,先皇驾崩后,她最喜爱的侄儿陈夙继位了,也对她敬爱有加,以皇家大长辈的身份敬奉着,可让她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陈夙竟然御驾亲征被瓦刺俘虏,再回来时已是个痴儿了,如今皇位掌握在陈衡手中,这个侄儿对她就比较冷淡了,她也老了,看透了,想开了。
    “公主能给我们芜菁梳头,是我们梁家上下的福气,这钟是我们梁家的商队才带回来的,算不得什么好宝贝,只是格外新奇而已,您就收下吧。”大夫人上前笑着说道。
    端慧长公主的确很喜欢这钟表,她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儿媳妇,见儿媳妇一脸热切的看着自己,也就没有再拒绝,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就多谢侯爷了。”
    “您客气了,我们家大姑娘是皇上的贵妃,她得称您一声姑奶奶,如今二姑娘也要嫁给永安王了,您也是她的姑奶奶,妾身斗胆托大,咱们和您可是一家人。”大
    夫人笑着说道。
    梁义博也吩咐奴才将一早就准备好的,早已用木头匣子装好的钟表抬了上来,恭声道:“臣这就派人送去您府上。”
    “不急,不急,今儿个可是梁府的大好日子,本宫还未送礼呢,侯爷无须着急。”端慧长公主笑着摆了摆手。
    就在此时,有丫鬟来报:“侯爷,夫人,吉时快到了,小姐已经从楼上下来了。”
    “快请小姐进来,给公主行了礼再走。”梁义博连忙说道。
    “是。”丫鬟闻言立即退了下去,到了厅门口正巧看见自家小姐由两个老嬷嬷扶着进来了。
    梁芜菁只是带着凤冠,凤冠前头的流苏虽然隐隐约约遮住了脸,但她尚能看见四周的人。
    “长公主,父亲,母亲……”梁芜菁莲步轻移,到了众人面前,屈膝行了礼。
    “好孩子,快起来。”长公主率先站起身来将梁芜菁扶了起来,透过流苏,她瞧见了梁芜菁美艳绝伦的小脸,微微愣了愣才叹了口气道:“委屈你了,孩子。”
    梁芜菁没有料到端慧长公主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微微一怔后笑道:“不委屈,能够嫁给永安王是芜菁的福气。”
    “若是在从前,夙儿和你倒是绝配,可如今,只能委屈孩子你多多照顾他了,夙儿很善良,但却是个苦命的孩子,都怪老天爷不公啊……”
    “母亲……”端慧长公主尚未说完,她身边的儿媳妇刘氏就忍不住打断了她。
    如今大周朝
    的皇帝可是陈衡,刘氏深怕自己的婆婆说错了话,给家里引来祸事。
    端慧长公主闻言,意识到自己失言了,眼中闪过一丝尴尬,轻咳了一声后,命人递上了一个小木匣子,放到了梁芜菁手中,笑道:“这还是本宫从前未出嫁时,本宫的父皇赐下的,本宫这些年谁也没有舍得给,如今你要嫁给夙儿了,就给你们吧。”
    “是,多谢公主。”梁芜菁并未打开,笑着接了过来,递给了身边的碧云。
    “好孩子,夙儿以后就交给你了,他如今不过是个痴儿,什么也不懂,你做什么,他都碍不着你,本宫也不求你们能成为真正的夫妻,只求你莫要向从前那些王妃一般欺负他,羞辱他就成,本宫多谢了。”长公主轻轻拍了拍梁芜菁的肩膀,在她耳边以只有两人听得到的声音说道。
    “请公主放心,芜菁会好好照顾王爷的。”梁芜菁闻言点了点头,她又不是那狠毒之人,即便不想嫁给废帝,也不会拿他出气。
    “公主、王妃,时辰到了。”就在此时,宫中派来的老嬷嬷上前请了个安后,笑着禀道。
    眼看女儿就要上花轿出嫁了,一旁的大夫人双眼涨得通红,若不是梁义博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慰她,她指不定就要掉下泪来。
    “父亲……母亲……”梁芜菁也是拼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在两个老嬷嬷的搀扶下跪了下来。
    “女儿不孝,不能承欢膝下,
    女儿出嫁后,望父亲母亲保重身子,长命百岁,女儿拜别父亲母亲。”梁芜菁一面说着,一面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大夫人猛的捂住了嘴,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


  ☆、第四十章 大婚3


    “快起来。”梁义博也涨红了眼,心痛难耐,将女儿扶了起来。
    而大夫人则是猛的拽住了女儿,不肯松手。
    “梁夫人,你如今是有身子的人了,可万万不能伤心,女儿出嫁,是好日子,是喜事。”端慧长公主轻轻拍了拍大夫人的手,柔声说道。
    大夫人闻言更是泣不成声,旁人的女儿出嫁,的确是喜事,可她的女儿要嫁的却是个傻子,还要去那样的地方受苦,她无论如何也难以释怀,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一丝喜意。
    “芜菁,去吧。”梁义博怕自家夫人因为伤心难过而一时冲动,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于是轻轻对女儿说道。
    “是。”梁芜菁应了一声,在两个嬷嬷的搀扶下往外走去。
    “芜菁……芜菁……”大夫人眼看女儿走了,立即就要追上去,却被梁义博拽住了。
    “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大夫人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嚎啕大哭起来。
    梁芜菁听到母亲的哭声,心中愈发觉得难过,泪水汹涌而出,若可以,她真希望一辈子都留在父亲母亲身边,永远不要出嫁。
    可这不过是她的奢望罢了!
    “王妃,夫人若是要见您,可以递了请安帖子入宫,王妃娘娘召见便是了,王妃并不是内宫嫔妃,并不在宫规限制之中,依奴婢看,每月您和夫人见上一次,也不是难事。”老嬷嬷见梁芜菁实在伤心,知道女儿家出嫁时大多如此,于是如此安慰
    道。
    “王妃,今儿个是您大喜的日子,您脸上的妆容花了可不吉利,王妃以后想念夫人,便如嬷嬷所说,请夫人入宫相聚便是了。”碧云知道自家主子心中难过,她何尝不是暗中掉泪,一来她和主子一样不愿意离开梁家,二来主子所嫁并非良人,她心疼主子,所以才忍不住掉泪,可今儿个是主子出嫁的大日子,主子又是要入宫和永安王拜堂的,到时宫中主子和满朝文武大臣都会观礼,她可不想主子到时候落人话柄。
    梁芜菁闻言,轻轻颔首,深吸了几口气后,才止住了眼泪,上了花轿。
    今儿个是永安王和惠周侯府二小姐梁芜菁大婚的日子。
    皇宫之中处处张灯结彩,大红的地毯从皇宫正门就铺到了坤和宫外,说句大不敬的话,这样的布置,只有皇帝初次娶皇后大婚时才有。
    一众文武大臣早已侯在了坤和宫外,陪伴在帝后身边,静等吉时到来。
    坤和宫,在前朝乃是皇后的寝宫,大周朝开国时,因帝后感情甚笃,坤和宫离皇帝的寝宫昌乾宫又远了些,所以便用了离皇帝最近的朝宁宫作为皇后寝宫,但坤和宫却是后宫之中最华丽,也最大的宫殿,所以,帝后大婚便要在此行礼,平日里宫中宴请,也常常在坤和宫之中。
    皇后齐氏虽然常年病着,身子不好,但今日也身着凤袍,陪着太后盛装出席了,在她们二人身边,一众嫔妃规规矩
    矩的站立着。
    今儿个的她们,都悉心打扮过了,特别是那些久未承宠、难见皇帝一面的嫔妃,更是卯足了劲儿,把平日里最好的行头都用上了,只盼着乘此机会让皇帝看上。
    “贵妃姐姐,皇上真是心疼永安王,他一个王爷娶妻,竟然用了帝后大婚的坤和宫,这在咱们大周朝还是头一遭呢,您的妹妹可有福气了,瞧瞧永安王,英武俊逸,和二小姐真是绝配。”茵嫔见皇帝正在不远处与朝中大臣们说话,顿时没有刚才那般谨慎了,随即轻轻挽着梁贵妃的胳膊,娇声说道,但语中那丝讽刺的意味,却不言而喻。
    梁贵妃今儿个本来就觉得心情格外沉重,但却不得不来此应付一番,本就十分勉强了,如今听着茵嫔这番怎么听都无比刺耳的话,闻言原本一脸肃然的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笑容:“承蒙皇上厚爱,这是永安王的福气,也是惠周侯府的福气,茵嫔若觉得羡慕,也可以将你娘家的妹妹嫁给永安王,虽然做不成嫡妻了,做个侧妃也是不错的,到时候虽然不能用这坤和宫做大婚之用,本宫倒是可以带你向皇上求个恩典,将久未派上用场的闲云宫赐给你妹妹,如何?”
    茵嫔闻言,原本满是笑容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几分讪然,也不敢再挽着梁贵妃的手臂了,她不着痕迹的收回了手,柔声道:“娘娘说笑了,安家不过是小门小户,臣妾娘
    家妹妹能够嫁到官宦人家,已是她前世修来的福气了,哪能高攀永安王。”
    闲云宫乃是冷宫,梁贵妃语中威胁的意思不言而喻,茵嫔虽然仗着生了个公主,皇帝对她又不错,所以从不知什么叫安守本分,行事一向高调,可……每当她遇到梁贵妃时,却次次吃瘪,有苦也得往肚子里咽,谁让人家是贵妃,不仅地位比她高了一大截,还有个皇子傍身,而且最受皇帝宠爱呢。
    如果说,在茵嫔心中,梁贵妃唯一不及自己的,那便是,自己是嫡出,梁贵妃是庶出。
    可有时,嫡庶也是不能定尊卑的。
    她的父亲不过是县衙里的主簿,真正的九品芝麻官,她算是最末流的官家女儿了,入宫也只能做奴婢,是不能像秀女一样选秀的,而梁贵妃呢,虽然是庶出,可人家确是侯府的小姐,论出身自己和她差的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可即便如此,如今不也慢慢近了吗?为何这般怕她?茵嫔不禁在心中问自己,可任凭自己如何在心中给自己鼓气,也不敢再回一句嘴了,甚至还有些后悔自己刚刚说出那番话来,不仅没有挤兑到梁贵妃,还引来一身骚。
    “不能高攀还不是高攀了,茵妹妹不就是个先例吗?按照规矩,你当初入宫也该是为奴为婢的,却被指到了王府,给咱们皇上做了侍妾,皇上继位后,你的身份不也水涨船高了吗?”一向看不惯茵嫔的良妃
    撇撇嘴后,如此说道。
    茵嫔闻言心中愤怒不已,自己的确是运气好,所以才有今日,可自家小妹若真的嫁给了永安王,还有将来吗?就永安王那个傻样,谁嫁给他还能水涨船高?可她偏偏不能把这些话说出来,又不愿在良妃面前服软,只得冷哼一声,不再说话了。
    太后则是一直冷眼旁观,任凭她们折腾,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又或者根本不将这些口舌之争放在眼中。
    “母后……此次用坤和宫作为永安王大婚的喜殿的确有些不合规矩,须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