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悍妻-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搁一日,机会便少一分,我们是一时都耽误不起了,还是尽早离开吧,你三哥和母亲应该没事的,倘若真的是被人抓走的,也应该有人来威胁父亲才是,现在一点儿风声都没有,不会有事的。”宁振远是在安慰宁双雪,又何尝不是在安慰自个呢。
    “女儿知道了。”宁双雪轻轻颔首,一边帮自家父亲拿来了盔甲,一边问道:“父亲,那梁芜菁母子呢,可曾抓到了?”她昨儿个本来就要问的,奈何过来时父亲身边的随从说父亲睡下了,她乡镇父亲两三日彻夜未眠了,也就不忍心打扰,现在才敢开口。
    “他们跑掉了。”宁振远也不想瞒着女儿,有些事儿,自己即便再隐瞒,也是藏不住的,还不如早些说出来。
    “跑了。”宁双雪闻言一怔,本想问问缘由,但她见父亲精神不是太好,也不忍心多问了,轻轻点了点头道:“女儿知道了。”
    “双雪放心吧,父亲答应你的事儿自然会做到的。”宁振远何尝不知道女儿在想
    些什么,于是这般安慰着。
    “嗯,时辰不早了,咱们出发吧。”宁双雪扶着宁振远往外走去,等他们到时,陈夙已经坐在马背上了。
    “王爷不坐马车吗?”宁双雪看着陈夙骑着马,眼前一亮,顿时柔声笑道:“妾身知道了,是因为王妃带走了马车,王爷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车驾了,若王爷不嫌弃,和妾身一块坐吧。”
    原本没有抓住梁芜菁母子,她心中还是十分遗憾的,不过现在却觉得好多了,因为陈夙极有可能会和她坐一辆马车的,这样她不就能近距离接触他吗?
    宁双雪自顾自的做着美梦,但陈夙却没有丝毫下马的意思,他淡淡的看了一眼宁双雪后,沉声道:“不必了,我还是骑马吧,这样也能随时和舅舅说话。”
    陈夙说完了后就策马上前和宁振远并排走在了一起。
    “真是讨厌。”宁双雪嘀咕了几句,还是十分老实的进了马车。
    “夙儿真是好手段啊,竟然能够让朱高义等人效忠,替你把王妃和小王爷接走了。”宁振远看着身边的陈夙,笑着说道,语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舅舅谬赞了,侄儿哪里有什么手段,不过是凑巧知道兴义镖局在临安镇开英雄大会,所以才送了银票过去,请朱高义等人押镖,如今芜菁和孩子已然离去,侄儿日后上战场才能更加肆无忌惮的杀敌,无须顾虑太多,舅舅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陈夙笑着说
    道。
    “可不是,事实上,舅舅知道王妃带着小王爷离开后,还派了杨六去追,希望他们能回来,毕竟外头的世界实在是太危险了,但舅舅没有逼迫他们的意思,专门派了五百将士去保护,哪知道你们已经请了兴义镖局的人做护卫,真是手段通天啊。
    ”不过是靠着银钱多,好办事儿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多谢舅舅美意了,竟然派了那么多人去保护芜菁。“陈夙眼中满是诚意,心中却已经十分看不起宁振远了。
    “不必客气,你看,舅舅也没有帮上什么忙,这是双雪昨儿个连夜熬得汤,带上路喝一些吧。”
    “多谢舅舅。”陈夙笑着应了一声,结果了宁振远地上的羊皮水袋,打开后喝了一口,顿时赞叹道:“味道鲜美,极为鲜美,多谢舅舅,多谢双雪。”
    “哈哈,你喜欢就好,多喝些,多喝些。”宁振远见此笑了几声后,便往前走去,准备上自个的马离开了。
    看着自家父亲那十分高兴的样子,宁双雪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她昨儿个根本没有煮什么骨头汤给她家王爷补身子,她一夜都在做着春秋大梦呢。
    那么这个骨头汤……到底是大伙都有的还是陈夙独有的?
    如果真是为陈夙一个人准备的,那么陈夙会不会……在此丢了小命?“骨头汤有什么好喝啊,我是越来越讨厌喝这个了,父亲您耍赖,您自个不喜欢喝就给王
    爷和,故意欺负王爷的,王爷别喝了。”宁双雪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去拿陈夙手里的羊皮水袋。


  ☆、第四百五十章 天下局势


    “父亲这不是让你表哥多补补身子嘛,夙儿不喜欢就算了,等双雪改日给你做你好吃的。”宁振远见女儿已经夺过了羊皮水袋,心里有些生气,恼女儿坏了他好事,但是此刻他是一句话都不能多说的。
    “表哥,这骨头汤是昨晚上熬得,虽然如今入了味,但毕竟是昨儿个的东西了,过了夜的吃食再吃可就不好了。”宁双雪看着陈夙笑道。
    “嗯,就由你安排吧。”陈夙轻轻颔首,然后飞身上马,和宁振远一起策马离开了。
    方才父女二人一个劝说他立即喝汤,一个却想方设法让他无法碰那些汤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
    但这一切陈夙都懒得去探究,毕竟如今他还骑在马上,也容不得他做那些不方便的事儿,只需日后更加注意饮食便是了。
    就在众人快马加鞭往京城赶去时,梁芜菁和孩子已由几十号人扮成商队的人,护送着他们南下了。
    南边比之北边,地势平坦许多,特别是和西南比起来,简直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底,让人看着心情就格外好,沿途中,梁芜菁不知道多少次带着面纱遮住脸往外看了。
    “王妃,镖局的兄弟们认得路,再过十天半个月,咱们就能到要到的地儿了。”田三叔在马车一侧笑着说道。
    一来一回,骑了几个月的马儿,田三叔觉得自己这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但是却从未喊累。
    “再过十天半个月……。”梁芜菁
    闻言却沉默了,再过十天半个月,就是九月了,他们打从五月十九离开云南府起,到现在竟然都已经三个月了。
    长途跋涉,没有人不累,特别是这些成日里坐在马儿背上的镖师们,又热又晒,大概皮都掉了不止一层了。
    “太好了,要不到半月就能见到父亲母亲了。”碧玉却十分高兴,她只觉得自己好久没有见过他们了。
    打从主子进宫做王妃后,她们几个见父亲母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后来主子出宫来住,碧玉几个才能日日见到自个的父亲母亲,如今……梁家出了那样大的劫难,身为梁家人,她们担心自个的父母了。
    “是啊,也不知道父亲母亲如今怎么样。”碧云也低声轻喃着。
    “两位姐姐快些知足吧,两位姐姐马上就要一家人团聚了,我和碧落的父亲母亲还在京城呢。”碧瑶撅起嘴说道。
    “你们这些丫头,快别说了,不要吵醒小主子。”林嬷嬷连忙低声喝斥道。
    “是是是。”众人立即应了一声。
    梁芜菁伸出手,从林嬷嬷怀里抱过了儿子永翰。
    永翰是四月十九出生的,今儿个已经是八月十四了,算起来这孩子马上就要四个月大了。
    他们一家三口分开也有两月了。
    四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能够看出五官长相来了,仔细瞧瞧,这孩子像他父亲多过像自己,梁芜菁看着看着他,就忍不住笑了。
    也许,是她十分想念陈夙,才会看着孩
    子也想着他吧。

    算算日子,陈夙和宁振远等人也应该快到京城了,自然……朝廷集结了那么多大军来阻拦他们,按照常理推断,他们现在是到不了京城的,除非一路上没有任何人阻拦,顺风顺水的,如今才会到呢。
    “田三叔,父亲和母亲到底在哪儿等我们?”梁芜菁掀开马车帘子,看着田三,低声问道。
    “王妃,等快到了,侯爷会和咱们联系的,侯爷说了,必要的时候,就有人带着咱们去找他们了。”田三有些无奈的说道。
    因为他都不知道具体的地方在哪儿,那时候他护送侯爷和夫人南下,尚未到目的地,侯爷就收到了姑爷的传信,派了他前往西南,他也不知道侯爷他们的落脚点在哪儿。
    “好,我知道了。”梁芜菁见田三叔不知道,也没有再多问了,父亲做事一向稳妥,现在的梁家被皇帝下圣旨全国抓捕,成了众人眼中的反贼,行事不得不小心谨慎。
    南边的风光和北边有着天壤之别,从小和父亲走南闯北,见了许多大世面的梁芜菁自然不是头一次见到了,不过依旧感叹着,还时不时抱着孩子从小帘子处往外看。
    毕竟是个襁褓中的婴孩,才来到这个世界不久,看什么都是新鲜的,都是有趣的,小家伙的有时候许久都不会眨一下眼睛,特别是路过市集的时候,即便梁芜菁不让他往外看,他都要使劲儿的小榻上翻来翻去,妄
    图站起来。
    “瞧着样儿,要不了多久,咱们小王爷就能走路了呢。”林嬷嬷笑眯眯的说道。
    “能爬就不错了,这孩子打从出生满月后,就被咱们一直抱在怀里,亦或者放在榻上,成日都在马车里度过,也实在是无趣。”梁芜菁还是十分心疼儿子的,这些日子,儿子都不能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每日都在马车里,特别是这两个月,有时候为了安全,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甚至要在荒郊野外宿在马车内,即便有小榻,儿子可以睡个安稳觉,但她依旧觉得很艰难。
    幸好……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过去了,要不了半个月,她就能和父亲母亲汇合了。
    就在梁芜菁无比憧憬即将到来的美好日子时,陈夙和宁振远正浴血奋战,与京畿卫统领肖云率领的平叛大军一日日的交战,虽然宁家军相对于一盘散沙,临时被调集起来的平西大军要好得多,但是却没有人家人多啊,往往是才击破了,又有地方少的将士们赶到了。
    如今他们离京城还有五百里地,说远已经不远了,若是没有大军阻拦,也就几日的功夫就到了。
    “王爷,侯爷,虽然一路上,我们损失了不少人,也从降军里面招了一些人填补死去的人,但如今咱们的大军也只剩下不到十五万人了,肖云今儿个虽然败了,但是各地奉旨进京守卫京畿,守卫皇帝的兵马正源源不断的赶来,京城
    里还有近二十万人马,这样下去,对我们甚为不利啊。”杨六统计了今儿个的损失情况后,到了大帐向陈夙和宁振远汇报道。
    打从他们出川后,就遭遇到了肖云的人马,几乎是一路上打过来的,如今离京城已经不远了,但是宁家军已经拖不下去了,那么多人人马,粮草就是一个大问题,支撑不了多久了。
    陈夙这些日子,只是在大帐内看着宁振远调兵遣将,亦或者到了重要时刻,宁振远根本不会叫自己过来,所以他从未发表过任何意见,无论宁振远怎么安排,他都不会多说一句。
    如今听杨六说了军中的情况,他也明白宁振远要改变策略了。
    “再往京城推进二百里,从小在起就推进,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到两百里不许休息。”宁振远立即吩咐道。
    “可是侯爷,现在天就要黑了,我们的将士才辛苦了一天,甚至还有好些人没有吃饱饭呢。”杨六十分迟疑的说道。
    “传我将令,立即去。”宁振远厉声吼道。
    机不再失,失不再来,今儿个耗掉了肖云手里的兵马,若是再不乘胜追击一些,那么等明日来勤王的兵马到了,又会在这儿混战了,他现在的目的是无限接近京城,其余的什么都可以不管,哪怕到了京城,这些人马不足一半,他也算是胜利了。
    可面对自己手把手带出来的大军,宁振远真是舍不得,看着人马一日日减少,他
    的心里就跟刀割一样疼,只是事到如今,孰轻孰重,他心里还是有个计较的。
    在未来的五日内,宁家军奋力往前推进,终于离京城只有三百里了,而宁家军的人马损失的并不多,因为这几日,奉旨入京的兵马不多,来了都被各个击破了。
    “只有三百里地了,三百里……不算远了,杨六,吩咐我们的暗线,让她立即去找皇后,我就不信这次我拿不下京城。”宁振远一脸豪气的吩咐道。
    “是,侯爷。”杨六颔首,立即去办了。
    叛军离京城只有三百里地的消息传来时,朝野震动,朝中大臣们尽皆入宫求见皇帝,想要出谋划策,而皇帝却没有那个心思,依旧窝在后宫里,窝在皇后于氏的朝乾宫中。
    于氏有孕已经有近七个月了,按照太医的诊断,再过两个多月便要出生了,皇帝很希望这一胎是个儿子,日后继承大统,所以格外上心,日日都在朝乾宫中,一边照顾着怀孕的于氏,一边逗弄着他们的小女儿思佳公主。
    思佳已经一岁多了,有时候还是能喊一声父皇或者母后的,逗得皇帝和于氏尝尝开怀大笑。
    “衡哥哥,听说叛军离京城只有三百里地了,他们几乎势如破竹,没有碰到多大的阻碍就到了京城三百里地外,衡哥哥只怕是要注意一些了,朝臣们想见衡哥哥,衡哥哥便和他们商议商议吧。”帝王和朝臣互相不待见,可不是什么好
    事儿呢吗,于氏有些担忧。
    “好,朕去。”皇帝闻言叹息一声,起身往外走去。于氏见皇帝离开后,正欲让乳母进来抱公主,一个小宫女却走了进来,将一个小荷包递到了素和手里,低声道:“这是给娘娘的。”


  ☆、第四百五十一章 廉州城


    “给娘娘的,是谁给娘娘的?”素和看了小宫女一眼,微微皱眉,心道这才来不久的小宫女办事儿也太不伶俐了,皇后娘娘身边的事儿没有一件是小事,随随便便能呈这些物件上来给娘娘吗?万一出了什么事儿呢?
    “奴婢也不知道。”小宫女摇头。
    素和闻言真想把人赶出去,可是以主子的耳力,应该也听到了,所以也没有隐瞒,立即侧身看着皇后,柔声道:“启禀娘娘,这小宫女拿了个荷包过来,说是有人呈给娘娘的,她却不知是谁。”
    “启禀皇后娘娘,是宫内一个小太监塞给奴婢的,说呈给您,奴婢没有看清楚他的样子。”小宫女有些战战兢兢的说道。
    于氏闻言笑了,这小宫女有些不老实,没看清楚样子,她还敢把东西拿上来,要么太笨,要么就是故意的。
    “素和,拿过来吧。”于氏倒是丝毫不担心,如今宫内能够对她造成威胁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打从梁絮儿被送入冷宫后,没有一个嫔妃再敢和她一争高下了,甚至连顶嘴的都没有。
    “是。”素和没有料到自家主子竟然愿意看这荷包,立即从小宫女手里接了过来,因怕里面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会伤到主子,她自个将荷包给打开了,拿出了。
    “主子,看样子是一封信。”素和从里面拿出了折好的纸来,本想打开,于氏却招招手道:“不必了,我自个看吧。”
    她倒是
    想知道,又是谁在耍这些小心思,使这些小伎俩。
    “是。”素和颔首,将信呈给了于氏。
    于氏打开后才看了开头,脸色就大变了,当看完这一页纸后,整个人的面色都有些苍白,她颤声道:“素和,你立即拿火盆来。”
    “是。”素和点头,立即吩咐外面的小太监去准备了。
    现在才是八月下旬,京里的天气还算凉爽,并不冷,所以屋内是没有火盆的,但皇后一声令下,不一会功夫,小太监就抬着火盆进来了。
    “你们都下去吧。”于氏挥挥手,示意众人下去,包括屋内的素和,都出去了。
    等四周空空如野,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她又打开了信读了一次,才咬咬牙丢尽了火盆里烧毁了。
    于氏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收到父亲宁振远送来的信儿,要说他也真是大胆,竟然敢在宫内送信,万一被旁人发现了这封信,于氏无法想象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
    皇帝是非常宠爱她,信任她,凡事以她为先,为她着想,但是……这封信的内容却句句诛心啊,皇帝看了肯定会误会自己,肯定会伤心难过,到那时候……自己的地位和荣宠都难以保住了。
    宫内多得是想看到她倒霉的嫔妃,这封信要是落到旁人手里,她于氏真的没有未来了。
    宁振远到底在心里面写了什么,让皇后如此忌惮,如此愤怒?
    原来,他在信中让皇后和他里应外合,毒害皇帝,夺下皇
    宫。
    于氏记得,三年多前,陈夙御驾亲征那一次,她也收到过父亲的信,信上的内容也十分可怕,只是那时候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将信烧了,后来才知道这其中有些东西太过可怕了,但……陈夙已经丢了皇位,她喜欢的人成了皇帝,她后来没有再多想,再计较,可是这次不一样,这次父亲要对付的是陈衡,她心爱的男人。
    她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陈衡和当年的陈夙一个下场呢?
    强行将心中的愤怒和震惊压了下去,于氏飞快的在脑子里思索着,思索着如何完美的解决这件事儿。
    她知道,以父亲的固执,如果没有收到自己的回信,肯定还会再次派人铤而走险送信的。
    事实上,于氏都不知道父亲是如何识破自己的,是如何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宁双雪,是他的女儿?
    但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弄清楚这个,是如何打发了父亲。
    于氏想了又想,最终也没有很好的法子,她也想拒绝了父亲,但是父亲不是一个会轻易认输的人,她怕父亲还会留后手。
    实在是没有法子,她只能派人去正殿那边等候皇帝,等皇帝和朝臣们商议好了事儿后,就请他过来。
    皇帝此刻的确在昌乾宫正殿召见重臣,正忙着商议叛军的事儿。
    “皇上,叛军已经在三百里之外了,这在我大周朝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儿,这是咱们朝廷的耻辱啊,依臣之见,应当立即派兵镇
    压,和各地进京护驾的兵马一道夹击宁家军,让他们全军覆没。”一位老大人恭声说道。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皇上这次切莫饶了宁家军,不仅要一网打尽,日后也要防止一方将军们做大,威胁朝廷。”
    “皇上,下旨迎战吧……。”
    “请皇上下旨迎战。”一众朝臣立即附和道。
    “不急,不是还有三百里吗?京城的兵马加起来可比宁家军多了好些,各地还有兵马到来,宁家军讨不到好,十几二十万大军每日的吃穿就够吓人的了,朕要活活拖垮他们,从今日起,只需要围困便是了,朕要让宁家军们一个个的投降,一个个的发誓效忠朕,朕要让日后的人再也不敢造反。”皇帝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计较,自己的打算,不是朝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就能改变主意的。
    “可是皇上,万一宁家军成绩反扑,威胁到了京城,该如何是好?为了保险起见,臣恳求皇上发兵。”
    朝臣们却不同皇帝的说法,一个个都觉得危险得很,都打到家门口来了,他们的一家老小都在京城,所有的荣华富贵都在这儿呢,可是容不得半点儿损失的,一点点小玩笑都开不得,面对皇帝的固执,众人无奈之余又觉得十分别憋屈难受。
    “朕意已决,静观其变。”皇帝冷声说道,随即挥挥手,示意众人可以退下了。
    事实上,他也想速战速决,把宁家军一举拿下,将宁
    振远等宁家人困在京中,为了宁双冰,他不会杀宁家人,但是这辈子都不会给他们自由了。
    不过……想归想,做归做,皇帝可不是傻子,他私底下也派人查了许多,总觉得这件事背后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才打算放长线钓大鱼的,面对朝臣们的请愿,他只能驳回去,只能暂时做一个让他们都十分不满的“固执君王”了。
    皇帝从昌乾宫出来后,便被人请到了于氏这儿。
    于氏正为了宁振远的事儿发愁,脸上都有一丝细汗冒出了,加之她捂着肚子,皇帝进去时还以为她动了胎气,当真吓到了。
    “这是怎么了?”皇帝坐在她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道:“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不是,我很好,衡哥哥那边处理的如何了?”于氏摇摇头后,柔声问道。
    “还不是那个样,所有人都让朕立即出兵,朕拒绝了,他们估计这会十分不满吧,朕早就知道会不欢而散,所以还不如不去。”皇帝笑道。
    “都是我不好,劝衡哥哥去,没想到却让衡哥哥受委屈了。”于氏颇为自责的说道。
    “不关你的事儿,朕早就知道会如此,所以心里面平静得很,他们都不明白朕的心思,以免打草惊蛇,朕也什么都没有讲,朕这次一定要把隐藏着后头的人揪出来。”皇帝说到此冷笑了一声,他的江山要稳固,自然容不得那些乱臣贼子,他这次便要一网打尽。
    “对了衡
    哥哥,今儿个我收到了我父亲的来信,信里面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开口闭口都是女儿,他……已经知道我是宁双冰了。”皇后看着皇帝,有些无奈的说道。
    “知道了?”皇帝闻言有些吃惊道:“咱们将这消息封锁的这般严密,他竟然还能知道,可见你父亲的本事远超你我的想象,他知道你的身份也好,冰儿,你便休书一封,让他投靠朕吧,到时候朕不追究他反叛之事,反而会昭告天下,说他在帮朕平叛,自然……你要让他供出幕后的主使者来,朕倒要看看,是谁在算计大周朝的江山,算计朕的皇位。
    “恐怕父亲不愿意说啊。”于氏却觉得此事很棘手。
    “无论如何,试一试吧。”皇帝柔声说道。
    于氏闻言,沉默了好一会才点了点头,亲自去写信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