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掌家娘子-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二老太太看向沈敬元,“沈四老爷呢?泰兴这边忙完了准备回扬州?”

沈敬元正要说话。

桂妈妈进屋快步走到老太太身边,“老太太,那位侯爷,又回来了。”

   

 第六十八章 帮忙

裴明诏在姚家二房门口下了马,程疗几个也陆续跟上来。

“姚家三房那边怎么了?”裴明诏低声问。

路过姚家三房,他看到有番役和衙役守在门口,除非是上门抓人或查检、查抄,否则不会这样大动干戈。

程疗道:“是巡漕御史在查漕粮,泰兴县从知县到县丞、主簿都已经下了大狱,御史一路查到了泰州府,这边姚家也受了牵连。”

裴明诏京中听说了巡漕御史的事,文官口袋里的事,谁也说不清,尤其是在南直隶这样的地方,随便动一动就牵扯京城,所以京中对这次皇上派下来的御史,谁都不太看好,闹小了就是无声无息白白走一趟,闹大了,顶多牵扯出一两个官员,算是在皇上面前有了交代。

却没想到这个巡漕御史,将泰兴县整个翻了过来。

说话的功夫,姚家下人出来道:“我们老太太请侯爷进去。”

裴明诏伸手将放在马上的布袋抱下来,大步向院子里走去。

下人将堂屋的帘子撩起来,裴明诏手里的布袋才松了松,端端正正地放在椅子里,婉宁这才看出来,那不是布袋,里面裹着的是一个孩子。

*岁大的孩子。

二老太太不禁惊讶,“这是怎么回事?”

那孩子仿佛被吓傻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是我们救下来的孩子,”裴明诏目光谨慎地从屋子里众人眼前掠过,然后落在二老太太身上,“人是找到了,却不说话也不肯喝水、吃东西,从泰州到京城还有很远的路程,我怕他撑不到京城。”当着姚家这么多人,他没有直言是忠义侯世子。

婉宁仔细看那孩子,垂着头。后颈的骨头高高地隆起,头发凌乱,身上的衣服早被揉搓的不成样子,双手握住膝盖。瑟瑟发抖,汗不停地从他额头淌下去。

裴明诏找到忠义侯世子的时候,就心里冰凉,世子虽然没死,但是在躲躲藏藏的日子里,也被折磨的面目全非。

二老太太站起身,让婉宁扶着上前走两步,将地上的孩子看个清楚,“侯爷一身风尘,带着的下属也都是男子。如何能照应了孩子。”

姚家老太太说的有道理,他们这些男人对一个*岁的孩子束手无策。

婉宁道:“可有人跟这孩子在一起?”

裴明诏道:“他的乳娘。”

婉宁迎上裴明诏的目光,裴明诏缓缓摇摇头。

这孩子的乳娘想必已经死了。

婉宁看向二老太太,“二祖母,我们家里有没有细心麻利的妈妈。”找一个和这孩子乳娘相近的人来照应。会让孩子觉得不那么陌生。

桂妈妈忙道:“奴婢去叫两个信得过的,老太太和小姐选一选。”

桂妈妈很快带了三个媳妇子过来,几个人看起来都很亲和,突然被叫来,其中一个显得有些慌张,另一个瞧瞧的东张西望,只有最后面那个梳着圆髻既没有手足无措。也没有过于伶俐。

“就是她吧。”婉宁指了指后面的媳妇子。

那媳妇子忙上前,“奴婢乔贵家的。”

二老太太道:“让厨房送些点心、蒸一碗酥酪过来。”

桂妈妈立即吩咐下去。

婉宁看看乔贵家的,乔贵家的忙端了水上前,“少爷,您喝点水。”

乔贵家的声音绵软,让人觉得很亲和。椅子上的孩子抬起头来,看了两眼乔贵家的。

乔贵家的心里一喜,忙将手里的水送过去,看到水杯,孩子却又低下头缩在那里。

不管用。

这可怎么办?

乔贵家的忙向婉宁求助。

相比较侯爷和随从那种高大的男人。乔贵家的这样温和的女人容易让人亲近,女人的目光也比男人柔和很多,*岁的孩子才离开乳母,应该会很相信和蔼可亲的女子。

可是那孩子方才听到乔贵家的话明明抬起头来,怎么见到水又低下头。

乔贵家的怎么劝说有没用。

二老太太也皱起眉头。

和屋子里的女人相比,裴明诏几个男人更显得无计可施。

裴明诏看向旁边的姚七小姐。

也许他太为难这个女子了。

“平日里乳娘怎么叫这位公子?”

裴明诏道:“在家中行五,叫五爷。”

婉宁走到孩子身边,“五爷。”

耳边自己清脆的声音忽然提醒婉宁,她差点忘了,她现在还算是个成年人,她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姐,她这个年龄还不会让人戒备。

椅子上的孩子果然抬起头来。

乔贵家的十分欣喜,忙将水递给婉宁,婉宁向前送去,那孩子却又闪躲。

她也给受过惊吓的孩子做过心理疏导,只要看到善意的表情孩子不会这样抗拒,激烈的抗拒、吵闹比安静着不说话反而更容易接近。

下人端来点心。

新做出的点心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乔贵家的用筷子夹了一个,就着粉彩的碟子送过来,孩子根本不肯抬头。

多香的点心啊,上面还撒了一层炒熟的芝麻。

大人饿了也会忍不住吞口水。

孩子怎么不想吃呢。

她小时候最喜欢吃点心,喜欢奶香甜甜的味道。

饿的时候她连冷饭都吃得香,怎么会有小孩子连点心和零食都不去看一眼,只是低下头默默地吞咽。

他到底怕什么。

婉宁伸出手来碰触孩子,那孩子却打了个哆嗦。

“五爷,你看……”

孩子抬起头来,屋子里所有人也都看向婉宁,婉宁向乔贵家的转过头然后张开嘴。

乔贵家不禁愣了片刻,然后迟疑着将点心送过去。

婉宁咬了一口,在孩子的注视下一点点将点心吃掉了半块。

婉宁又伸出手在盘子里取了点心,掰开一半送进嘴里咬一口,另一半递给孩子。

孩子瞪着眼睛,肚子里咕噜噜作响。

金黄色的点心一半在他眼前。

另外一半在她手里,她小口小口地吃着。

那只脏兮兮的手终于抬起来。飞快地从婉宁手里抢过点心,然后飞快地塞进嘴里。

香甜的点心进肚之后就让他更加饿起来,他吃了半块就去拿另外一块。

婉宁小心翼翼地退后,乔贵家的忙端水过去伺候。

只要开了头。后面的就容易很多。

裴明诏眼睛里终于露出轻松的神情。

婉宁道:“侯爷想要将孩子带回京,就不能这样走,起码要带上一个妇人在身边伺候。”

现在看来也只有如此。

裴明诏道:“不知道家里的下人,能否跟我走一路。”

二老太太点点头,看向乔贵家的,“你家中的老二可离手了?这趟路虽然远,我亏不了你。”

乔贵家的放下手里的酥酪,忙道:“奴婢一定尽心办事。”

二老太太道:“你到了京里就等着,过些时日我们家人也会上京。”

婉宁道:“侯爷还需要什么?我让人准备些干粮和水,一定要记住。只有乔贵家吃过的东西,五爷才会吃,晚上五爷要睡觉,将他放在靠着墙角的地方,就算回到京里。也要让他慢慢来,不要想着他会立即适应从前安稳的生活。”

五爷戒备心很大,她虽然不知道乳娘带着他都遇到过什么事,可是她能透过那双眼睛,看到些端倪。

也许这段日子乳娘出于小心都会将买来的东西试着吃一口才会给五爷,姚七小姐这么做,是想要五爷知道那些东西不会吃了也不会有事。

婉宁接着道:“五爷现在好些了。离开这里说不定又会发作,可能会出汗、潮热或寒战,甚至大声喊叫,侯爷要让乔贵家去劝解,最好找一辆马车来将五爷送回京城,车里比起马背上要让五爷更安心。”

裴明诏看着婉宁。姚七小姐怎么会懂得这么多,甚至将他在路上会遇到什么情形都想到了。

他这个在军营中摸爬滚打过的人,面对这样一个娴静嘴边随时都带着笑容的小姐,轻易之间他就改变了立场。

本来觉得快马送世子回京最稳妥,现在他觉得最牢靠的法子是找辆马车。

……

不用再去一趟街面买路上用的东西。程疗几个都觉得轻松了许多,转身去旁边一个小轿旁边,“杨先生,侯爷传话出来让您放心,世子爷已经吃了东西,我们现在去找辆马车,侯爷说等世子换身衣服,我们就要走了。”

杨敬很诧异,侯爷带着世子去寺里的时候是因为要在泰兴县里找个郎中给世子看病,他从前见过世子,就过去和世子说话,谁知道世子根本谁也不理。

请来的郎中用了针,世子也不见好转,侯爷忽然想起姚家有位七小姐。

“请禀告一声,看姚家方不方便,我想去瞧瞧世子爷。”杨敬敲了敲轿门,立即有人上前撩开帘子,杨敬从轿子里走出来。

与其在这里一直等着,还不如进去瞧瞧。

下人进去禀告,二老太太看向裴明诏,“侯爷,您说的杨先生,是哪位?”

裴明诏道:“是故去的前詹士府詹士曹變的师傅,教出了两位状元,几位进士。”

沈敬元惊讶地和沈四太太对视,“您说的是杨敬先生?”

二老太太看向沈敬元,“沈四老爷也知道杨敬先生?”

“知道,”沈敬元脸上通红,“前两年跟着沈家的一位世交去拜见杨敬先生,拿了许多的礼物,结果连人都没见到。”

商贾子弟就是这样,递上去帖子,立即就会被退回来。

每次看到昆哥认真的读书,他就在想,好的书院进不去,更难找个好师傅,西席也是托人一请再请,听到的回话都是,昆哥太小,还不用着急。

姚宜州也是一脸的紧张,忙站起身,用手抚平衣袍,“杨敬先生到了泰兴县,我们居然都不知晓。”杨敬先生在扬州闲居过一阵子,南直隶的学子哪有不知道杨敬先生的道理。

“我去迎杨先生。”姚宜州说着向裴明诏行了礼,连忙出门去。

姚宜州出去的功夫,乔贵家的已经将换好衣服的世子爷带出来。

世子爷的脸洗了干净,露出清秀的五官,有些大户人家公子的模样,只是一双眼睛深深地凹进去,里面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好像随时随地都会被吓到。

二老太太不禁叹气,一个好好的孩子竟被折腾成这模样,多亏了有七丫头在,才能哄着孩子吃些饭喝点水。

裴明诏略微惊讶地扬起眉毛,不过是换了衣服擦了脸,世子爷看起来就和之前大不一样。

至少现在从那张脸上能找到从前的轮廓。

姚宜州撩开帘子请杨敬进门。

杨敬踏进屋子第一眼就望见了忠义侯世子,世子爷躲在一个妇人身后,不再蜷缩在地上瑟瑟发抖。

不过一个时辰而已,真的就好转了。

姚家人真的就想到了办法,怪不得侯爷会在这时候来姚家。

二老太太吩咐下人端上茶点,笑着看杨敬,“老身是个村妇,家中突然来了贵人未免招待不周,还请侯爷和杨先生不要见怪。”

杨敬道:“您这是哪里的话,是我们上门叨扰。”

姚宜州站在一旁紧张的说不出话来,长吸了一口气才上前,“学生泰州县姚宜州。”

杨敬点点头,只道:“姚家是大户人家。”并不予评论姚家如何。

杨敬先生年纪比二祖母小不了多少,又有名声在外,却还礼数周到,这才是真正的有识之士,不像祖父明明科举屡屡落榜,却还要装模作样故作风雅。

说着杨敬看向裴明诏,“侯爷准备在泰兴县留一晚?”

裴明诏道:“趁着天还没黑,能赶一段路,出了泰兴不远就有落脚地。”

程疗牵了马车等在门口。

裴明诏也不能久留,站起身告辞,杨敬也跟出去。

……

送走了裴明诏和杨先生,婉宁服侍二老太太进屋歇息。

二老太太松口气,看向婉宁,“也算是救了一条性命,有你的功德。”

婉宁挽起二老太太,“没有孙女的事。”

二老太太握着婉宁的手,缓缓道:“那位永安侯,第一次来还不肯透露太多,第二次就递了帖子,帖子上盖着永安侯府的大印,都是因为你帮了忙,他才对我们这样信任,否则他轻装简行,出京办事,怎么能随意泄露行踪。”

婉宁颌首。

“你回京,我也不放心,你那父亲还有张氏,都不是好相与的人,所以方才我问你舅舅,他们如何打算。”

沈家在京里的生意不好,她早就听舅母说,舅舅在泰州收了粮食就要上京,沈家要将京城的几家店铺都关掉。

她这才下定决心要回到京里。

不止是要帮舅舅,她手里的好生意,只有在京里才能散的更广,不能因为父亲和继母张氏在京,她就怕了。


 第六十九章 符咒

“漕米已经找到了,泰州知府王征如的师爷也一同扣下。”谢严纪高高兴兴将下属的禀告传给崔奕廷。

崔奕廷站起身,“你们连夜审寿远堂,京中的子弟,外面上好看,只要遇到什么事就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如果他提起崔家,你们就说,既然知道是崔家在查就说个清楚,别想着进京找人疏通关系,到时候他就会和朱应年一样。”

谢严纪道:“万一他不肯相信。”

“他不会不信,在外面时想着如何攀关系,只要被抓住了把柄,就会想着怎么甩脱罪责,生怕自己做了替罪羊,”崔奕廷声音里带着几分的讥讽,“没有了靠山就怕死,什么都会说出来。”

“寿远堂想攀上崔家,替我们崔家立功,将来靠着这功劳保住他的小命,说到底,人人都盯着我头顶上这个‘崔’字,觉得有我叔父在户部罩着,万事都好说。”

崔奕廷淡淡地道:“既然如此,我们也用用这好处。”

谢严纪站起身来,“都听大人的。”

皂隶将从姚家查出来东西搬过来,崔奕廷眼睛飘过去,将一堆借票放在一旁,拎出来两张符咒。

符咒上的颜色很新,像是才请来的。

“这是什么?”崔奕廷拿起来看。

谢严纪端详了半晌,“好像是道士写的符咒。”

“姚家果然是书香门第,还喜欢弄这些东西,”崔奕廷递给旁边的谢严纪,“巧了,这符咒上面有本官的名字。”

谢严纪也看过来,顿时皱起眉头,“荒唐,居然用这样的法子诅咒朝廷命官,姚广胜自愈正派的读书人。”

至于另一张符咒。

崔奕廷拎起来。眼角轻翘,这该不会是姚家七小姐吧!

名讳写的清清楚楚,姚婉宁。

写着他和姚七小姐两个人名字的符纸贴在一起。

姚七小姐,总是三房的小姐。却落得被人诅咒的地步。

姚家对付自己的亲孙女,也要借力鬼神。

真是愚蠢。

崔奕廷微微一笑,“眼见要过节了,姚老太爷这是要送本官平安保命符吗?”

“这哪里是什么平安保命符……”谢严纪一脸怒气,也就崔奕廷才会笑得这样轻巧。

崔奕廷淡淡道:“正好本官要放告示,就将这张从姚家找到的本官符咒和告示一起贴出去,”将写着姚婉宁的符纸折好,“看来走之前,本官还要见见姚老太爷。”

……

姚家被翻看的一片狼藉,老太太坐在椅子上。姜氏正吩咐下人小心地将东西都收拾起来。

整整一天,就像是噩梦般,她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一天。

“老太太,那个……崔大人去见老太爷了。”

老太太本来沉下的心顿时欢欣起来,这件事可能还有转机。要不然东西已经查走了,为何崔奕廷会去而复返。

“快,让人准备茶点送上去,可不能怠慢了贵客。”

赵妈妈忙吩咐下去。

明明是崔二爷带着人来查检姚家,现在却还要小心翼翼地奉承,这是什么道理。

老太太看向姜氏,“还愣着做什么。快扶着我过去看看。”

这次家里能不能渡过难关,就要看崔大人的了。

千万,千万要放过姚家一马啊。

老太太急匆匆地向堂屋里去。

寿氏抱着瑟瑟发抖的姚婉如,母女两个已经哭成一团。

姚婉如呜呜咽咽,“母亲,”用力晃动着寿氏。“母亲怎么不找人去跟崔大人说说,父亲之前不是说崔、姚两家可能会结亲,如果结了亲,崔家是不是就会放过姚家,父亲也能安然无恙地回来。”

寿氏不知道怎么说。红着眼睛,“你这个傻孩子,崔二爷如果愿意结亲,怎么会对你父亲下手。”

姚婉如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前几日她还在为是选陈季然还是崔奕廷发愁,怎么转眼之间一切都变了。

寿氏嗓子沙哑,“你父亲若是被定了罪,你们可怎么办啊。”

姚婉如抓着寿氏的胳膊,“母亲快给外祖父写封信,快让外祖父帮帮忙。”

为今之计除了向三嫂和娘家求助,没有别的法子。

寿氏整人萎顿下来。

“六太太,不好了,”段妈妈匆匆忙忙跑进门,“六太太,老太太院子里搜出了道士写的符咒,说是咒念崔大人和七小姐的。”

寿氏睁大了眼睛,怎么会有符咒。

……

怎么会有符咒。

姚老太爷看着面前那张符纸。

“本官的那张和告示贴在一起,老太爷想要看,只要去县衙门口就能瞧见,姚七小姐的这张……”崔奕廷刻意停顿了片刻。

七丫头是姚家人,这张纸一定会交到他手中。

姚老太爷抬起头,不知怎么的,看到崔奕廷的目光微深下来,眼睛上挑带着讥诮的笑容,“我让人送去给姚家族长过目。”

崔奕廷挥挥手,立即有番役上来将符纸毕恭毕敬地接过去。

姚老太爷瞪大了眼睛,胸口如同被压了一块石头,让他喘不过气来,明明张开了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崔奕廷站在那里,眉宇间有丝凉意,明明没有板着脸,却让人觉得惊骇,“从姚家搜出了借票、每年卖粮的账目,我们要一一核查……”

崔奕廷不给他留半点的情面。

不但抄出了东西,讥讽他的好不容易得来的名声,现在还将符纸贴在外面让泰兴县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将婉宁这张送去族里。

日后他在泰兴县怎么见人。

姚老太爷忍不住瑟瑟发抖。

崔奕廷略驻足片刻看着姚老太爷,他记忆里姚老太爷养了四个儿子,三个做了官,姚家从此兴旺,现在姚宜春进了大牢,姚老太爷名声一落千丈,姚家将来能走到哪一步。

崔奕廷在姚老太爷眼前转过身去,大步离开了姚家。

出了姚家门,崔奕廷翻身上马。陈宝递来马鞭,“二爷,多带几个人一起去泰州……”

泰州知府王征如,大敌当前只会抱头鼠窜。没有什么可怕的。

崔奕廷略低下头,姿态从容,“你去告诉姚七小姐,从泰州府回来,我们就要启程回京,我们的船可不等人……”

……

“老太爷。”

老太太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姚老太爷抬起头,眼睛里满是血丝,紧紧地咬着牙齿,平日里的儒雅去的干干净净。

“快,快将药拿来。”

姚家顿时又乱成一团。有人捏嘴有人拿药。

“老太爷可别吓我。”老太太声音颤抖。

蒋氏用手掐住老太爷的人中,老太爷半晌才缓过气,转过头看了看蒋氏,脸色仿佛有所好转,再看到老太太却鼻翼扇动伸出手指。

“在你院子里搜出了符咒。”

符咒?

老太太愣在那里。怎么会在她院子里搜到。

“老太爷这话从何而来,我可没见过什么符咒。”老太太皱起眉头看向身边的赵妈妈。

赵妈妈也是一无所知,“奴婢也不知晓,什么符咒,怎么会在老太太院子里。”

“番役搜出来的,你还狡辩,”老太爷口沫横飞。胡子翘起来,一脸的凶狠,额头上的青筋爆出,“有你这样的母亲……才生下那样的儿子,我姚家有今日都是因为你。”

老太太被老太爷的模样吓了一跳,几乎忘记了反驳。

“我怎么娶了你这样愚蠢的妇人。生了那个败家的儿子。”

老太爷的声音震耳欲聋。

老太太眼前发黑,差点站立不住,“这些日子家里没来那些三姑六婆,哪里来的符纸,老太爷也不问仔细。就怪在妾身身上……”

老太爷冷笑一声,“用不着我说,符纸已经贴在府衙门口,你让人去瞧瞧,兴许就记起来了。”

有没有让人写符咒她心里清楚,怎么会在她院子里搜出这些东西,是谁放在那里的,老太太将屋子里的人看了一遍。

一无所知的蒋氏,懦弱胆小的姜氏,躲在屋子里的寿氏。

到底是谁。

“老太爷……”老太太上前走两步。

老太爷忽然大叫起来,“出去……离我远远的,出去……”

老太太愣在那里。

老太爷接着大吼,“我让你出去……”

当着屋子里的晚辈就这样喝斥她,她怎么也是儿孙满堂的人,却不给她留半点的颜面,所有人都在看着她。

年轻时辱骂她也就罢了,如今她可是一条腿迈进棺材的人,难道老太爷还想着这时候休了她。

老太太只觉得眼前的人影越来越模糊,耳边传来赵妈妈惊呼的声音。

……

姚宜州看过符纸递给二老太太。

二老太太气得发抖,“他们这样黑的心肠,连亲孙女也要诅咒。”

“这是从哪里搜出来的?”

婉宁想将符咒看清楚,二老太太却折起来,“这些不好的东西,你不要看。”

姚宜州道:“听说是从老太太的院子里。”

二老太太皱起眉头,“多大年纪的人了,竟然还做这种事,已经被朝廷查出来,看他们怎么狡辩。”

从祖母院子里找到的……这件事有些蹊跷,若说这是婉如做的她还相信,祖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