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瑶瑶的情况,完全是由于父母的不信任造成的。本来她可以一步步成为一名好学生,但父母的不理解、不信任极大地伤害了瑶瑶的自尊和自信,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在学习上,家长不仅要无条件地相信中等生的智商,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而且还要通过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让孩子明白:他现在是个中等生,并不意味着他将来不能成功。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和意愿,理解孩子的付出,这样孩子才能学得更用心、更出色。
细节11 多和中等生孩子谈谈心里话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有效沟通是理解孩子的桥梁。”父母要理解中等生,就要和中等生进行有效沟通。只有在沟通中,才能了解中等生心里的所思所想,从而及时地帮助其度过成长中的种种心理关口。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中等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并不畅通。
前不久,有人对某地10所小学的中等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当被问及有心里话一般都向谁说时,有35%的学生选择跟好朋友说,28%的学生选择写进日记,27%的学生选择闷在心里,而选择跟父母谈心的只占了10%。
也就是说,在心里有话时,主动选择与父母进行沟通的中等生只占了十分之一。这其中还包括了那些沟通之初就遭到了父母以各种理由严词拒绝的情况。由此可见,沟通上的阻隔已经成为影响中等生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等生与父母之间的心理隔阂成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中等生自身心理上的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父母身上。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中等生在向父母提出建议时,父母的反应常常是接受不了,有的是表面接受,却不改正,这样的表现自然会让孩子大失所望。有时候,孩子对某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时候父母总以蔑视的态度去评判孩子,不把孩子的感受当回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不假思索地否定孩子的选择,对于孩子的解释也很少听得进去,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父母的行为都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一道道的阴影,使得孩子再也不敢、或者说不愿意把自己的心灵世界向父母敞开。
                  第二章 激励中等生,家长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事实上,孩子的建议和想法未必就不正确,只是家长平时表现得太强势了,难以接受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提出一丁点儿的建议。类似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不胜枚举,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就形成了。
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态,父母就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双方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无所不谈,而不应该仅限于讨论学习和分数,孩子也不应该只是听父母的话而没有自己的想法。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营造一种亲和、宽容的交流氛围,让孩子愿意向自己吐露心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要教育孩子,就必须先了解孩子。”只有全方位地了解孩子,才能把握孩子的心灵,进而卓有成效地教育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最直接途径就是和孩子充分自由地交流。
小凯是某市重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活泼好动,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自然很差,作业更是写得乱七八糟。这样的学习状况自然无法取得好的成绩,几次考试一直是中等偏下水平。老师找小凯谈了几次话,想让他端正学习态度,但效果并不理想。
没有办法,老师只好专门到小凯的家里进行家访。原来,小凯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长辈都十分宠他。因此,小凯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很强。而最主要的是,小凯的父母都在外地经商,很少有时间照顾小凯。因此,小凯平时有什么心事就很少有机会跟父母说。再加上父亲对他的教育一贯奉行严厉的“棍棒”教育,小凯就更不愿意跟父母聊心事了。
郁闷之余,小凯就开始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交往,经常跟他们在一起玩,自然就染上了抽烟、喝酒、打架等恶习。
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交流,所以直到老师家访,父母才知道小凯在学校的表现。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呀!我在外边挣钱不都是为了你吗?你居然不务正业。”听了老师的讲述,小凯的父亲一时火冒三丈,又要教训孩子。
平时不注意及时与孩子沟通,等出了问题再想起要教育孩子,这就是现在许多家长的做法。虽然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如果父母能够及早与孩子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结果岂不是要远比这好得多?
方法二:要平等沟通,不要居高临下
父母希望与孩子进行沟通,这是好事。但如果不能放下姿态,与孩子平等地沟通,到头来就会使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位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她和女儿聊天,女儿突然问她:“你知道我怎么对付那些总是取笑我的男孩子吗?”
还没等妈妈想一想,女儿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我掀起裙子就把他们吓跑了!”
听了这话,妈妈当时就一惊:“真的!你怎么能这样?”
正在高兴的女儿发现说漏了嘴,像犯了什么错误一样,再也不说话了。
这位妈妈事后好后悔,她本来是想跟女儿真心交流的,但她惊愕的神情所流露出来的一点点生气,使她失去了一次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的机会。
许多时候,孩子的想法十分天真,即使有时他的想法不太妥当,我们也不要马上指出来,应该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第二章 激励中等生,家长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而对于孩子的富有主见的想法,我们更应该表示支持。即使孩子有可能冒犯自己,也应该允许他自由地表达。
记得有一位妈妈,她非常疼爱自己正上初中的儿子,却总是要求儿子不要和自己顶嘴。只要儿子一顶嘴,她立即就会大声呵斥。要是儿子再不服气,她就会破口大骂。实在不行,她就翻出陈年旧账。
“小学时我就提醒你,要好好读书,你就不认真,现在还是这样,上次考试不及格我还没说你呢!照你这样不听话,想考上大学,没门!”这些话,儿子不知听多少遍了,都听得烦透了。
一阵数落过后,儿子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相反却对妈妈更加反感了。
由此可见,父母与孩子交流时的姿态和方式极大地影响着沟通的效果。亲子之间只有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才能让孩子畅所欲言,把真话都说出来。
事实上,与孩子的沟通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如放学的路上或者打完球休息期间,这时候,孩子一说起来往往就滔滔不绝。父母应该多创造一些类似这样的机会,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孩子才会有平等的感觉,沟通才更有效。
方法三:父母有错就要敢于承认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父母有时候难免犯罪,这时候,我们应该主动放下面子,敢于承认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真诚,更有利于亲子之间和谐地沟通。
在这方面,作家刘墉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孩子们的眼里,刘墉不仅是一位严厉的父亲,更是一位亲密无间的朋友。
有一次,儿子刘轩在练习钢琴时,刘墉感觉他弹错了一个音符,就要求刘轩改正,但是刘轩坚持自己没有弹错。
错就错了,为什么还要狡辩?刘墉一想就很生气,就在儿子的头上重重地弹了一下。刘轩当时就委屈得哭了。
事后,刘墉发现是琴谱印错了。他十分内疚,就向刘轩道歉,并且拿出5美元给刘轩,作为精神补偿。
刘轩又把2美元退还给爸爸,笑着说:“你弹得不够痛,应该物有所值吧。”
刘墉对孩子的真诚非常感动。为了更好地和孩子沟通,他学会了滑旱冰、上网聊天,甚至还学会了如何扮酷,比如染头发、穿破牛仔裤等。
作为父母,只有放下一家之长的架子,融入孩子的世界,才能进入孩子的心灵,与孩子时刻息息相通、共同成长。
细节12 快乐才是中等生最大的幸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从小到大,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接触的时间最长,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成长。然而,许多父母的教育似乎只局限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追求上。
最近,有研究者对全国数百个城市的少年儿童生活习惯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5。5%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有时间才可以玩乐、做运动”,有11。3%的家长认为“为了学习,孩子少睡点没关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管制”。
看着这样的调查表,不知我们家长作何感想?不难想象,为了学习,我们的孩子每天背负着怎样的重负,而那些成绩平平的中等生又将为此“牺牲”多少快乐的时光。
有一位长期在父母管制之下的孩子,曾写过一篇短文,名叫《爸爸,我不是学习机器》。
“自从我跨进学校大门的那天起,我课后玩耍的时间几乎就没有了。我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是中等水平,为了赶上学习好的同学,我每天都被您管得很严,晚上10点之前不准睡觉。有时候我实在太累了,但还得咬牙坚持下来。我心里明白您这是为了我好,您是为了能让我考上重点中学才被迫这么做的,我理解您的心情。
                  第二章 激励中等生,家长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今年以来,您对我的学习管得更严了,我每天除了做老师留的作业以外还要做您布置的作业。这样我在家的时间就有做不完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是您还是嫌我不够努力。
上周,我们学校体检,我的体重比上次体检一下轻了6斤,您也看出我身体坚持不住了,就买了一些补品给我吃,想让我尽快恢复体力,好让我有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新一轮的复习。
星期六,我打开电视想看会儿动画片,放松放松,结果被您发现了,您怒气冲冲地将电视关上,然后冲我大声喊道:“都快要期末考试了,还不抓紧复习,又想考个六七十分回来!”
爸爸,您知道吗?那一刻我的心里多么痛恨考试,我都不想上这学了。我是人,不是机器,请多给我一些休息的时间吧。我真的快要受不了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童年应该充满着欢乐与笑声。但为了学习成绩能赶上优等生,太多的中等生不得不长年地奔走于各种辅导班之间。他们已不再是个孩子,而成为一种学习的“机器”。他们不再有童年的欢乐,不再有星星和月亮,不再有蓝天和白云——取而代之的是读不完的书山和做不完的题海。从早到晚,他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的作业做完了没有?”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等生也不例外。而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轻松自在中健康成长。如果仅仅因为学习中等就让孩子失去了快乐,那就本末倒置了。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把快乐放在培养孩子的第一位
就算孩子是个中等生,不管在我们看来他学习怎样,将来是否成功,总之只要能够快乐地度过美好的学习时光,就是在健康中成长。这种健康除了身体健康,更有心灵的健康。而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必然会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小亮的家长是怎么做的。
每天早上,妈妈送小亮到学校门口,总不忘对小亮说:“开开心心地过一天噢!”放学接他时,问的第一句话总是“今天过得开心吗?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说来听听,让妈妈也分享一下。”然后,第二句话才是“作业完成了吗?”
这学期,小亮的语文、数学课程学得比较轻松。别的家长们一窝蜂地送孩子到校外培训机构学英语,小亮的妈妈却没有盲从。根据她对小亮的了解,他已经尽力了,平常玩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不能再给他加压力了。
不过,小亮的妈妈并非对他放下不管。小亮在预习英语时,听读、跟读,很多单词经常不会,影响了流利地认读。几次反复折腾下来,小亮有些气馁。
于是平时有空时,她总是帮助小亮练习发音,然后分步骤练习课文里的单词和句型。除此之外,她还时常给小亮放一些英文歌曲,在娱乐的同时,既学习了单词,又增强了语感,一举三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亮的英语成绩也追了上来。
方法二:顺应孩子的天性,淡然面对成绩
在中小学阶段,孩子的天性,就是快乐地玩耍。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该玩耍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玩个痛快,不必把能否考高分看得太重。有了这样的心态,不去拔苗助长,“苗”反而会更健康茁壮地成长。事实上,如果我们教育、引导得法,快乐与成功并不会成为一对矛盾。只要我们注重孩子的快乐,注重将学习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让孩子真正热爱学习,那么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也许会更有成效。
                  第二章 激励中等生,家长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小海的班里总共有50个学生,而每次考试,小海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有一天,爸爸看到一则9岁“天才”孩子考上大学的报道,深有感触地问小海:“儿子,你怎么就不是天才呢?”
“因为你不是天才的爸爸。”小海调皮地说。
父亲一怔,无言以对。期中考试后,爸爸接到了小海班主任的电话,得知儿子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老师说,有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想告诉你,班级主题会上有一个问答:“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
除小海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小海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你这个儿子,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老师感叹道。
放下电话,爸爸扭头对小海说:“听,乖儿子,你都成英雄了。”
经过这件事情,小海学习生活上更加开心了。爸爸发现了儿子的变化,趁机帮助他合理安排学习玩耍的时间。没有多久,小海的学习成绩竟然上来了!
淡然面对成绩,并非不在乎成绩。顺应孩子的天性,未必就不能搞好学习。作为家长,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在的环境。如果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岂不更好?
方法三:改变孩子对成绩的焦虑,还他健康快乐的生活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孩子自然而然会在心理上对成绩产生莫名的焦虑。如果不能为孩子消除这种焦虑,那么他就会在心理上背上巨大的包袱,时刻不能放松下来。面对心情焦虑的中等生,家长应该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耐心地开导他们,帮助他们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考试、面对成绩。
小学六年时间里,小超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为此,他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然而,进入某重点初中后,第一次考试他在班里的排名一下就落到了10名之后。他努力学习,希望能够再续小学时的“辉煌”。谁知一连几次考试下来,他的名次一直是中等水平。最近一次考试,他竟滑到了班里第25名!
小超的情绪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一回到家就钻进房间里学习。对于以前的一些爱好,如踢足球、下象棋,他再也没了兴趣。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学习。
爸爸非常担心,对他说:“考试好不好没关系,只要尽心了就可以了。”然而小超却听不进去。
终于有一天,小超不见了。小超的爸爸妈妈联系了所有的亲人,还是没有小超的下落。最后,在警方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小超。
爸爸并没有责怪小超,而是平静地把他接回了家。爸爸妈妈亲切地安慰他说:“小超,对于我们来说,你的健康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成绩算不了什么。我们宁可你是一个快乐的中等生,也不要你是个不快乐的孩子。”
在父母的悉心开导下,小超逐渐从忧郁中走了出来,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不管孩子是中等生还是优等生,家长都要随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周末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娱乐一下,或者到郊外去游玩。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固然重要,但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让生活过得快乐无比,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章 精神鼓励:为中等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细节13 有远大目标才会有伟大人生
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的确,任何一种成功开始时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
中等生之所以成为“中等生”,与其没有一个远大而明确的目标不无关系。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导向,许多中等生在学习上缺乏一种来自内心的强大激励,自然也就谈不上挖掘自身潜力。他们总是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不是自己主动向前奔跑,而是靠父母、老师督促着往前走,因此长期处于一种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状态。
因此,作为父母,激励中等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首先帮助孩子“立志”,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
许多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跟他谈论理想之类的话题为时尚早。其实不然,人的志向从儿童阶段就开始萌发了,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仔细留意罢了。
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一个警察”或者“我也要当一个飞行员,每天都能飞翔在蓝天之上”之类的话。这些就是孩子最初的理想雏形。当然,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孩子一时的心血来潮,但不可否认,孩子已经有了某一方面的意愿。如果这种意愿在未来成长的岁月中越来越强,那么最终就会成为其终生奋斗的目标。
事实上,历史上有许多伟人从很早就树立了自己的理想。
在少年时代,周恩来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这一理想促使他在学业上孜孜不倦、锐意进取。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周恩来的成绩一直十分优异。从很大程度上说,这都源于他心中有远大的理想。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于中等生来说,一个远大的目标可以让他看清自己的使命,有助于挖掘其自身的潜力,对促进其全面的成长十分有利。
而在帮助中等生立志的过程中,有一点必须提醒家长注意——千万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过于功利化的目标。
比如:有的家长从眼前利益出发,把能赚大钱作为孩子的奋斗目标和有本领的标准;还有的父母甚至向孩子直接灌输“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主张孩子学习不好就出来经商。
对于金钱、学业、商业这些东西孰轻孰重,不好细加评议。但这里要说的是,孩子的心灵还很单纯,没有清晰的辨别力。如果我们过早地给孩子的心灵打上这些思想烙印,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为孩子的长远打算,我们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说一些影响孩子思想的话。
而最重要的是,在帮助中等生立志的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孩子脚踏实地付出自己的努力。因为理想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实现理想,我们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迈进,才能把目标变成现实。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让中等生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近期目标
我们为中等生树立的目标一定要远大,但对于孩子来说,实现远大的目标毕竟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为孩子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近期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否则的话,目标太大太虚,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更无从下手。
而近在眼前的目标往往更能激发孩子的热情,也更容易操作。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先把中等生的近期目标定在成为优等生上。然后,我们再帮他把这个目标分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最终让孩子清楚地看到每月、每周的目标,甚至具体到每天该做什么。这样的话,孩子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可以心中有数,从而有条不紊地向着一个个清晰的目标迈进。
                  第三章 精神鼓励:为中等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帮助中等生制订一些阅读计划、写作计划等。如在读书方面为他设立一个目标,在一个月内利用周末阅读3本课外书。如此一来,孩子就真正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做起事来自然就动力十足了。
方法二:树立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意愿和基础
家长在帮助孩子树立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也就是说要遵从孩子的意愿和基础,切不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家长不妨让孩子来做主,由其自主制订学习的目标。如果一个孩子充分地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那么他首先愿意去做某件事,其次他应该已经具备了做成这件事的部分实力。不要轻易怀疑孩子的判断能力,此时此刻,我们只需顺其自然,把他的目标更加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