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浪-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说,郑成功一战成名。
  借此机会,郑成功将家族的航运事务交给了族弟打理,然后利用三艘速度较快的商船组建了第一支私人护航舰队,为航行在日本与帝国之间的船队护航。当然,接受护航的船只都需要交纳一笔费用。
  八年之内,郑成功的护航“舰队”扩大了数十倍,护航船只近五十艘,并且活跃于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各条航线之上。
  同时,这股民间势力也引起了帝国高层的注意。
  明历二百八十六年(公元1654年)孙承宗召见郑成功,并且正式委派郑成功为帝国“平匪将军”,由其率领五艘战舰,前往扫荡当时在西北印度洋上横行霸道的奥斯曼海盗。
  接受任命之后,郑成功与当年率舰队离开了镇江港。
  同年底,舰队到达阿拉伯海。
  当时,海运几乎取代了陆运,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奥斯曼帝国失去了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无奈之下,奥斯曼帝国开始默许海盗袭击印度洋上的船队,并且与海盗瓜分赃物,以此维持财政开支。
  毫无疑问,大明帝国绝对无法容忍奥斯曼帝国的这一行径。
  只是,国内的政治改革,少数民族叛乱,以及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分散了帝国的精力,使帝国难以派遣规模庞大的舰队前往印度洋对付奥斯曼海盗。
  实际上,用舰队对付海盗并不是良策。
  说白了,海盗就是海上的土匪,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根本不会与舰队抗衡,甚至在得知舰队出现的消息后,会龟缩在港内,根本不会出海。
  郑成功似乎天生就是海战方面的专家。
  到达狮城的时候,他就下令将五艘战舰伪装成商船的样子。
  随后,他率领舰队在印度洋,特别是阿拉伯海最主要的几条航线上往返航行,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等着海盗自己找上门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舰队第三轮巡航时,奥斯曼海盗就盯上了这支“船队”。
  结果可想而知,当乘坐渔船等小型船只的海盗靠上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凶猛的炮弹,以及准确得像是长了眼睛的子弹。
  激战之后,郑成功从俘获的海盗嘴里知道了海盗老巢的位置,然后顺藤摸瓜,杀上了门去。
  当时,海盗的主要聚集地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阿巴斯港,也就是当年郑和船队曾经到达过的胡鲁谟斯。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郑成功并没有考虑炮轰阿巴斯港的结果。
  若不是奥斯曼帝国的国力日渐衰弱,若不是奥斯曼帝国没有像样的海军,若不是奥斯曼帝国惧怕大明帝国强大的国力,恐怕郑成功将成为帝国与奥斯曼战争的点火人。
  或者说,在炮轰阿巴斯港之前,郑成功就断定,奥斯曼帝国不敢借此与帝国开战。
  试探了奥斯曼帝国的底线之后,郑成功开始变本加厉的对付那些盘踞在奥斯曼帝国港口内的海盗。
  两年之内,西北印度洋上的海盗几乎被他消灭得一个不剩了。
  正是如此,大量海盗离开印度洋,转战东地中海,结果造成东地中海海盗为患,对当时刚有点规模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欧洲公国的海上贸易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
  明历二百八十八年(公元1656年),郑成功依照帝国内阁府的命令,率领规模扩大到十五艘的“平匪舰队”前往直布罗陀要塞,协助地中海国家平定猖獗一时的奥斯曼海盗。
  在欧洲的三年,郑成功并没有多少事可干。
  也许是他在印度洋上闯出的名气太大了,在他的舰队进入地中海之前,之前活跃一时的奥斯曼海盗全都不见了踪影。
  结果,三年之中,郑成功将绝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应酬上。
  同时,郑成功也接触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产生的大量新思想,新思维。这其中就包括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
  不过,相对而言,西方哲学对郑成功的影响更大。
  明历二百九十一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返回帝国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三权分立”派。
  当时,帝国国内大部分资本家也正在倡导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比起那些实力强大的资本家,年仅三十六岁的郑成功根本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比起其他资本家而言,郑成功有两个巨大的优势。
  一是他家喻户晓的名声。
  帮助琉球国王扫平倭寇,对付奥斯曼海盗,混迹于欧洲列国上层,这些都成为了传奇般的故事,更成为了帝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二是系统,严密的哲学思想。
  这也是郑成功在欧洲生活三年的最大收获。相对而言,当时欧洲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研究方面比大明帝国更加先进,也更有开创性。
  凭借这两点优势,郑成功迅速成为了“三权分立”学派的主要推手。
  英雄创造历史,历史也创造了英雄。
  就在郑成功回国的第二年,即明历二百九十二年(公元1660年),首辅孙承宗病逝,孙可望出任内阁首辅。
  相对而言,孙可望并不是炙手可热的政治家。
  比起当时内阁在任的数十名大臣,来自外地的孙可望缺乏足够的基础,更缺少支持。毫无疑问,他不可能像孙承宗那样,将内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甚至可以说,为了保住首辅大权,他得依靠外界的支持。
  “三权分立”派的资本家正是孙可望的天然盟友。
  另外,通过三权分立,还能适当削弱内阁的权力,减轻孙可望的压力。这也正好符合了孙可望的短期要求。
  很快,双方达成了协议。
  同年,孙可望确认设立最高法院,负责统管全国司法工作。该决议在帝国议政院以微弱多数的优势得到通过。
  郑成功也因此成为了帝国历史上首任大法官。
  当时,最高法院只有一名最高大法官,而不是后来的九名。
  作为冒险家,郑成功是优秀的,作为军事家,郑成功的良好的,作为思想家,郑成功是合格的,可是作为法官,他却并不合格。
  仅仅两年之后,郑成功就被刺杀。
  虽然事后最高法院宣布,刺杀郑成功的是一名遭到错判的囚犯的弟弟。但是更多的人坚信,郑成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不说别的,当时有很多人更有资格成为帝国首任大法官,为什么他们不上?
  另外,孙可望与“三权分立”派只是利益上的合作,而且历史终将证明,具有军阀背景的孙可望是一个极富野心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冒险家。
  毫无疑问,那些老谋深算的政客都看了出来,首任大法官绝对是个烫手的山芋。
  也就在郑成功被刺杀的第二年,议政院以郑成功之死调查不明为由,三次提出了弹劾孙可望的议案,弹劾案最终移交最高法院。
  就在最高法院启动弹劾孙可望的法律程序的第二天,孙可望秘密下令,调遣驻扎在福建的军队进京,准备解散议政院,废除最高法院。
  幸好,当时掌握帝国军事大权的袁崇焕(时任帝国武备大臣),以及秦良玉(时任帝国京师驻备军统帅)及时的发现了孙可望的政变意图,并且立即采取行动,一方面出动禁军羁押了孙可望,另外一方面派遣军队拦住了北上的福建驻备军。
  从这个层面上讲,郑成功的死并不是毫无意义。
  孙可望离任之后,年已八十的袁崇焕出任帝国内阁首辅。
  虽然袁崇焕在位仅一年,但是在这一年中,袁崇焕重组内阁,并且改组最高法院,将最高大法官的数额从一名扩大到了三名。另外,袁崇焕还明确了最高法院的职责,包括在弹劾内阁首辅中发挥的作用。
  到明历三百零一年(公元1669年),陈永华出任帝国首辅的时候,“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已经在帝国完善巩固,并且发挥出了明显的作用。
  序 不一样的历史 第九章 … 进军日本
  平静的海湾内,数十艘庞大的战舰分成三列,在海面上组成了三条长龙。
  当首的旗舰上,一名中年将领整透过单筒望远镜眺望着远处的海滩。
  当时,望远镜还是极为希罕的东西,只有高级将领才能配备。当然,在更多的时候,望远镜仅仅只是将官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中年将领转过了身来,面色肃穆的朝副官点了点头。
  他就是袁承宗,帝国前首辅袁崇焕的长孙,现任帝国东洋舰队司令官。
  片刻之后,隆隆的炮击声打破了海湾的平静。随着担任炮击主力的战列舰编队靠近海岸线,之前一直在战列舰后方的运输船队冲了上来。
  不到一个时辰,数千名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兵冲上了海滩。
  “将军,还要继续炮击吗?”
  “当然,打到小日本服软为止!”袁承宗冷冷一笑,“炮击继续向后延伸,但是不要轰击皇宫,老子今天晚上还要到皇宫里睡觉呢,哈哈……”
  隆隆的炮击声中,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兵排成整齐的战线,开始向不远处的东京推进。
  毫无疑问,在明军舰队强大的炮火打击之下,脆弱的日本军队根本不堪一击,更无法抵挡明军陆战队的凶猛进攻。
  黄昏前,地面上的战斗基本上结束了。
  在数十名卫兵的陪同下,袁承宗来到了已经被陆战队占领的东京城,并且按照他的预期进入了日本天皇皇宫,即以往的江户城。
  次日,日本天皇的代表在《开关通商条约》上签字,第一次明日战争结束。
  导致这场战争的因素很多,可是归根结底,仍然是大明帝国资本家对高额利润,以及海外市场的欲望起到了主导作用。
  在大明帝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逐步走向了资本主义,欧洲各国受到大明帝国影响,也逐步转型的时候,日本却处在水深火热的内战之中。
  在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之前,对大明帝国来说,日本根本不是问题。
  当时,日本的内战对帝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说别的,帝国商人贩卖到日本的货物就要比贩卖到欧洲的货物贵上好几倍,特别是火铳、火炮等先进火器,更是达到了与黄金等价的地步。
  比如,当时一支火铳在帝国的价格也就二两白银,在日本却价值十两黄金!
  另外,日本缺乏白银,一两黄金只能兑换三两白银。可是在大明帝国,一两黄金则能兑换十两白银。利用这一点,帝国商人在出售货物的时候以白银计价,购买货物的时候则以黄金计价。结果,一进一出,从日本“掠夺”了大量黄金。
  当然,向日本贩卖粮食,药材也是极为赚钱的买卖。
  不说别人,郑成功的郑氏家族就通过帝国与日本间的贸易捞到了第一桶金,并且成为了帝国最庞大的海商家族。
  可是,日本内战终有结束的一天。
  随着德川家族崛起,加上持续了上百年的战乱使日本社会濒临崩溃,人心思稳。到张居正出任帝国首辅的时候,日本内战基本上结束。
  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之后,德川家族一方面振兴国内生产,一方面寻找发展机遇。
  当时,大明帝国正是日本学习的楷模与榜样。
  问题是,德川家族无法在一夜之间解决战乱对日本造成的严重危害。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大量“失业”的武士,军人离开日本,在琉球王国,以及大明帝国东南海域集结,劫掠过往船只,甚至登陆袭击沿海村镇,掠夺财物。
  这就是被大明百姓恨之入骨的“倭寇”。
  面对倭患,张居正一面遣使前往日本,强烈要求日本幕府加强对国内民众的约束,严惩四处劫掠的倭寇。另外一方面,则委派戚继光等将领到东南沿海组建抗倭军,并且调集舰队,打击倭寇老巢。
  当时,德川幕府的政权还不稳固,根本不敢与大明帝国对抗。
  同样的,在戚继光等将领的努力下,东南沿海的倭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可是,局势很快发生了变化。
  随着帝国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国内政治改革,特别是满人叛乱爆发之后,日本对待帝国的态度发生了幡然转变。
  当时,德川幕府不但暗中支持海上劫掠行动,还染指朝鲜半岛事务。
  若不是帝国需要集中力量对付满人叛乱,恐怕早就拿日本开刀了。另外,郑成功在十八岁时消灭的,正是一支得到了德川幕府支持的倭寇势力。
  到明历三百零三年(公元1671年)时,帝国东南沿海再次出现倭患。
  时任帝国内阁首辅的陈永华并没有急于出兵镇压,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希望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倭患。
  问题是,外交手段能够起到作用吗?
  通过与倭寇勾结,德川幕府得到了巨大的好处。现在要德川幕府放弃好处,听从大明帝国的调遣,可能吗?
  外交交涉未果之后,陈永华只能选择另外一种极端手段。
  明历三百零五年(公元1673年),帝国议政院以高票通过了《海患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就是:授权帝国内阁调动帝国的一切军事力量,以一切必要的手段平息,最终一劳永逸的解除帝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也就是说,帝国议政院将所有权力交给了内阁首辅。
  这一方式,也成为了帝国今后进入战争状态的标准模式。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之后,帝国内阁只具有行政权,而没有立法与司法权。在陈永华上任之前,帝国议政院通过了第三次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帝国的交战权由议政院掌握,内阁首辅只有在得到议政院的支持之后,才能行使宣战权。
  也就是说,帝国内阁首辅要想调动军队执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必须获得议政院的支持。
  从议政院以高票数通过授权首辅对倭寇,以及在暗中支持倭寇的日本采取军事行动来看,当时帝国东南沿海的倭患确实相当严重,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帝国的安定与和平,更对帝国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实际上,情况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严重。
  以帝国的实力,即便日本倾国而为,也难以对帝国构成威胁。
  导致绝大部分议员支持发动战争的原因只有一个:海外市场!
  到陈永华出任帝国首相的时候,帝国的商人已经完成了对欧洲的侵略性扩张,帝国出产的商品充斥着欧洲的大小城市。
  当时,帝国最强大的五十个商业家族成立了联盟,联手打压欧洲本土资本家。
  方法很简单:超低价倾销。
  通过倾销的方式,首先压垮欧洲的本土资本家,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再通过垄断获得高额利润,从而掠夺欧洲的财富。
  加上帝国在直布罗陀设立要塞,并且永久性的保留了一支舰队。
  欧洲国家根本无力与帝国抗衡,更难以与帝国竞争。
  可是,资本家的胃口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
  完成了对欧洲市场的占领之后,帝国资本家开始寻求新的海外市场。
  当时,不管是初具规模的美洲市场,还是正在开发的新大陆(大洋洲)市场,乃至以出产原料为主的非洲,都难以满足帝国资本家的庞大胃口。
  真正能够填饱帝国资本家肚皮的只有处于闭关锁国中的奥斯曼帝国。
  问题是,一时之间,大明帝国还无力攻打奥斯曼帝国,而且也没有任何攻打奥斯曼帝国的计划。
  如此一来,帝国资本家的目光回到了帝国周边地区。
  南洋早已成了帝国的后院,且人口稀少,分布广阔,难以成为一个拥有巨大吸引力的市场。
  南亚地区的开发还在进行之中,且氏族力量强大,如无充分准备,难以一举占领。
  朝鲜半岛更是穷山恶水,而且朝鲜王室也没有什么好压榨的。
  最终,剩下的就只有给帝国惹来不少麻烦的日本。
  当时,日本内战已经结束了数十年,通过对外掠夺,日本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最重要的是,日本的人口并不少,而且是岛国,缺乏足够的防御纵深,非常适合帝国海军作战。而帝国海军又是帝国对外扩张,为帝国资本家开辟海外市场的急先锋。
  随着帝国东南沿海倭患加剧,那些由资本家控制的议员自然顺水推舟的支持陈永华发动对日战争了!
  另外,德川幕府的很多行为也确实是在自寻死路。
  内战结束后,德川幕府一方面讨好大明帝国,一方面向大明帝国学习。当时,最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就是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
  到陈永华执政时,日本通过走私,盗取等等方式,已经建立起了最基本的纺织业,以及好几家钢铁厂。
  为了保护民族资本,德川幕府选择了一条让大明帝国资本家极为不爽的道路。
  闭关锁国!
  也就是说,德川幕府向输入日本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此降低大明帝国工业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然后利用征收的高额关税补贴民族企业,降低民族企业产品的成本,提高民族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另外,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学习能力。
  在保护民族企业的同时,德川幕府还向出口到大明帝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日本产品提供高额补贴,从而变相的降低了日本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价格,提高了日本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当时,在琉球王国,朝鲜王国,以及南洋地区,日本纺织品拥有最强的竞争力。
  忍无可忍!
  在此情况下,大明帝国的资本家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结果可想而知,以日本的国力,根本不可能是大明帝国的对手。
  不说别的,帝国东洋舰队出现在东京湾,就为德川幕府敲响了丧钟。
  战争以一面倒的形式开始,并且以一面倒的形势结束。
  明历三百零七年(公元1675年),帝国海军陆战队杀入江户城,生擒日本天皇。次日,日本天皇代表与袁承宗签署早已拟定好的《开关通商条约》。
  至此,日本全景向帝国商人开放,并且由帝国委派的总督制订日本海关关税,其二十年之内的海关收入全部作为日本对帝国的战争赔款。
  该条约是历史上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不平等条约。
  日本不但丧失了国内市场,还丧失了最基本的国权。更重要的是,日本被迫承认帝国总督在日本的最高权威。
  半年之后,德川幕府瓦解。
  到明历三百一十三年(公元1681年)的时候,日本已经成为了帝国在海外最大的独立市场。
  当然,日本与大明帝国的恩怨并未就此结束。
  序 不一样的历史 第十章 … 巴黎和约
  秋日的巴黎失去了往昔的热闹,显得冷冷清清的。
  西南,凡尔赛宫。
  自从公元1689年正式建成以来,这里一直都是法兰西的王宫。只是现在,因为一份将对未来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和约将在此签署,所以凡尔赛宫将以重大历史转折点发生地的方式载入人类史册。
  和约的签署仪式相当简短,也相当平静。
  当两个国家的代表,以及提供会场的法兰西王国代表在文件上分别签字,并且盖上了各自国家的印章后,和约就正式生效了。
  整个过程中,没有过多的交谈,没有过多的排场。
  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简单,那么祥和,根本不会让人想到,这是一份用数十万条生命,用长达八年的战争换来的和平条约。
  同样的,也没有人会想到,通过这份条约,一个在一百多年之后将对大明帝国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强大国家就此诞生了。只不过,此时这个国家并不强大,也没有对大明帝国构成威胁,甚至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她就是“美利坚合众国”。
  所有的一切,还得从“大陆西北战争”结束之后,大明帝国与大不列颠、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代表的欧洲国家签署的《共同开发条约》说起。
  《共同开发条约》不但确定了开发美洲大陆的方式方法,还明确了既定势力范围。
  按照条约规定,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为欧洲国家的海外领地,洛矶山脉以西为大明帝国的海外领地,而为于这两条山脉之间的广袤地区为双方的共同开发地区,任何新发现都遵照“谁发现,谁获取”的原则进行分配。
  这份条约从原则上确保了大明帝国与欧洲国家在美洲大陆上“和平相处”。
  问题是,该条约并没有明确欧洲各国在美洲大陆上的利益分配。说白了,签署条约的时候,欧洲各国都将大明帝国当作对手,且一致对付大明帝国。条约签署之后,大明帝国基本上放弃了对北美洲大陆东部地区的领土要求。
  也就是说,欧洲国家再也没有团结合作的基础了。
  实际也正是如此,随着大明帝国将重点转向中美洲,并且逐步向南扩张,欧洲各国在北美洲东部地区,也就是现美国东海岸地区的利益争夺日显尖锐。
  最初,占据统治地位的是西班牙,以及尼德兰。
  当时,西班牙主要控制着南部气候温暖地区的种植园,而尼德兰则在中部地区建立了数个殖民地,包括现纽约(当时叫新阿姆斯特丹,纽约的英文意思为“新约克”,而约克是英格兰北部重镇)。
  大不列颠王国只控制着北部的几个据点,而法兰西王国也只有现加拿大魁北克地区。
  尼德兰爆发革命之后,在陈渊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