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爹才活下来了。”
“继祖哥吃不惯家里做的饭,从镇上酒楼订饭菜吃。咱奶这两天就每天留点那菜,等我爹下工回来,还特意偷偷摸摸地把我爹叫过去。让我爹吃那菜,说是她给我爹省下来的……”
“就这么地,说我爹忘了她的恩。”连叶儿说着话,吐出一口闷气,“然后,我爹就又跟咱奶好了,可亲了。还跟我和我娘说,没咱奶,早就没他了。过去的事,也就是家里穷,咱奶就那个脾气,也没真把我和我娘咋样。”
连蔓儿无语。
很多男人,对待自己的母亲和妻女,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标准。他的娘怎样对待她的妻女。只要没给虐死,那就啥事都没有。而反过来,如果他的妻女稍微让他娘不自在了,那就是罪大恶极。
连守礼对周氏有感情啊,过去一直被忽略的他,如今成了周氏唯一关注的。连守礼的心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听连叶儿的叙述,周氏这简单的一巴掌一个甜枣的手段,已经完全收服了连守礼。
“蔓儿姐,你赶紧想个法,让她们走吧。……我娘这两天,又跟过去似的了。”连叶儿就央求连蔓儿。
“咱奶那边,我来想办法。”连蔓儿想了想,就对连叶儿道,“叶儿,这事根子还在三伯和三伯娘身上。你要是想以后不再这样,就得多在他们两个身上下功夫。”
赵氏胆小,因为膝下无子而心虚,看见周氏,就仿佛是老鼠见了猫。而连守礼的心倾向到周氏那边,对待赵氏和连叶儿也从来不会打骂。这样,如果周氏不闹腾,一般就不会有大的冲突,但是温水煮青蛙,这样下去,周氏迟早会一步一步地将连叶儿一家重新捏进手掌心。
因为答应了连叶儿,等第二天,连继祖又跑来,说要回太仓的时候,连蔓儿的口风就活动了些。
“继祖哥,你这么急着回去,我们总拦着你,让你觉得好像我们不近人情似的。……你回去也行,可咱奶身边不能没有你。”连蔓儿就对连继祖道。
“……四叔,你们兴许还不知道。这几天,老太太和我三叔家处的可好了。有我三叔、三婶照看着,比我在身边都强。四叔你们也知道,我也不大会干活。”连继祖就道。
连蔓儿暗笑,周氏对待连守礼一家,不过是经过了太仓的诸多事情,有了危机感,找一条后路,另外还有柿子捡软的捏,找个打骂撒气的沙包的念头。
“继祖哥,你说啥也没用。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连蔓儿就道。
“要么,你陪着咱奶一直在三十里营子住下去,要么,你回去,带着咱奶一起回去。”
“那我回去和老太太商量商量,要是老太太愿意,我就带老太太回去。”连继祖想了想,就道。
经过这几天,看到连蔓儿一家态度坚决,连继祖终于还是选择了对他自己最有利的那条路。

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太仓

“行,继祖哥,那你回去商量吧。”连蔓儿就点了头,让连继祖回去了。
“继祖回去跟你奶商量,他再骗的你奶留下来,那可咋办?”等连继祖走后,张氏就担心地道。周氏很精明,但是对大儿子、大孙子却没什么办法。连继祖看上去很没用,但是要忽悠周氏,他还是很能胜任的。
“娘,你啥也不用担心。不管他们商量出啥结果来,最后,还得按咱们的意思来。”连蔓儿就笑着告诉张氏。
当天晚上,连蔓儿一家吃完了晚饭,正商量了之后几天的安排,连守礼就来了。
是周氏打发他来,找连守信。
“继祖说要回去,娘的意思,也打算跟回去,越快越好。娘让咱哥俩过去,商量商量。”连守礼对连守信道。
连蔓儿坐在炕上,不由得看了连守礼一眼。
这两天,一直听连叶儿在抱怨。对于连守礼和周氏亲近,帮周氏干活,这个连蔓儿没有立场去阻拦。毕竟差了一层,很可能会里外不是人的事,连蔓儿不会去做。只听连叶儿说,连守礼给周氏干活是干活,但是却并不给周氏花钱。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分家以后,连守礼和赵氏手里终于能够拿到钱了,连蔓儿也渐渐地发现,连守礼对于钱,抓的很紧。而赵氏也省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在自己身上一文钱都不肯花。不过该有的人情往来,也就是随礼,这两口子却是一份都不肯少。
连蔓儿一家曾经私底下议论过这个问题。
“还不是因为没儿子,这以后养老,也没个依靠。可不就得攒点儿银钱吗。”张氏是这样说的。
“那咱过去?”连守信就问张氏道。
“老四,咱先走。让她们娘几个慢慢来。”连守礼就站起身,要和连守信先走。
“三伯,你先走一步吧,让我爹等会,我们这还有点事。”连蔓儿就忙道。
“啊。”连守礼啊了一声,他是个老实人,听连蔓儿这么说,虽有些不大情愿。却真的就先出门走了。
“蔓儿,还有啥事?”连守信就问连蔓儿。
“爹,你等我们还有我娘咱一起走啊。”连蔓儿看了看窗外,又加了一句。“天都快黑了。”
这只是借口,连蔓儿就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连守礼和连守信接近。连守礼已经朝周氏靠过去了,谁知道他会不会向连守信传达周氏的“慈爱”那?她们一家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防备着点总没错。
外面的天还大亮着,但是连蔓儿这么说,连守信也就没说什么,就当是小闺女撒娇了。
连蔓儿几个也不着急。慢慢地穿鞋下地,收拾了收拾,一家人才往老宅来。
“……咋还没来?还都端上架子了?你跟他们说明白没,是我让他们过来。……就让你办这点事,你都办不利落……”
走进连家老宅,就听见周氏的斥责声从上房传出来,显然是在数落连守礼。
“我爹才下工。累了一天,我说给你去捎信儿,你还不答应,你非让我爹去给你捎信儿。我爹饭都没吃完,立马就去了。我爹信儿捎到了,还不得容我四叔、四婶点工夫。人家一天天也不是啥事都没有的人。”是连叶儿在和周氏拌嘴。
“你个小丫崽子,你也跟我巴巴地了,你……”
连蔓儿走到院子当间。就故意咳嗽了两声。
上房屋里,周氏立刻就消了声。
“看,这人不是来了。”连兰儿的声音道,“娘啊,你就是性子急。”
“我年轻的时候我就急寸,看不上他们这拖拖拉拉的劲儿。”周氏的声音道。语气缓和了下来。
急寸,是三十里营子这里的乡村土语,意思大概是性子急,办事利落,不拖拉。
“继祖,快去接你四叔、四婶。”连兰儿极到了去,在屋里提醒连继祖道。
连兰儿陪着周氏坐在炕头上,见连蔓儿一家人进了屋,就笑着招呼她们上炕坐。不过,一家人还是找了凳子,在地下坐了。
“四叔,四婶。”连继祖往炕沿上坐了,就对连守信和张氏开口道,“我刚才跟老太太商量了……”
“我回去,我自己个在这干啥,我放心不下秀儿。”周氏似乎生怕连继祖说别的,立刻接口道。
这两天在三十里营子待的她心急如焚,心里的那道弯儿,也终于转了过来。当时是想着拿捏一把,说要回三十里营子,没想到,人家就等她的这一句话。回来的一路上,她差点没后悔死。但是却没有办法。
遇到事了,她这才发现,太仓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妇,哪一个和她也不亲近,哪一个也不是她能指使的动的。至于孙子和孙子媳妇们,遇到事,就都往后躲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在她这一边。以往连老爷子总是她的依靠,但是这次这件事,连老爷子也和她翻了脸。
她真的成了孤老婆子了。
好在,三十里营子这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家里虽然和她结了仇,但是好脸儿,一个家里三口人虽然她不待见,但是却有短处抓在她手里,也没结啥仇,最好拿捏。
将这两个儿子拿捏住,有这两个儿子支撑她,她就有底气,回太仓,将那个**撵走。
结果却并不如她所愿,但是好在,这两个儿子并没有不搭理她。连守信将连继祖给扣了下来,这很合她的心意,可以说是让她喜出望外,因为这是她自己绝办不到的事情。
但她还是对连守信冷着脸,不为别的,就为了不能让连守信翘尾巴,让连守信继续更加努力地取悦她。
她问连守信能不能给她做主,就是要让连守信陪着她回太仓,连守信出面,赶走那个贱女人。
可惜。很快她就知道,连守信当不起家来,现在四房当家的是那几个孩子,尤其是连蔓儿和五郎。
连蔓儿把话跟她说的很清楚。她知道,连蔓儿不同于连守信和张氏,她根本就拿捏不了连蔓儿。同时,即便她不想承认,在心里。她是信服连蔓儿的。连蔓儿说让她回太仓,那就一定能让她回去。
她不仅不敢惹恼连蔓儿,如果不是实在低不下身段,她甚至想讨好连蔓儿。要是连蔓儿肯帮忙。她就不用再费劲巴力地想咋样才能撵走太仓的那个**。
周氏说完了她要回太仓,就给连兰儿使了个眼色。
“老四啊,”连兰儿就笑着对连守信开口。连兰儿有这样一种本领,不管上一次说的多么的僵,下一次见面,她都能跟啥事都没发生一样,照样和颜悦色,笑的春风拂面。只不过这笑容背后,往往还是陷阱。“娘这次回来。是跟咱爹闹了别扭,咱做儿女的不能不管。你看看,是不是你去一趟,好好劝劝咱爹?总不能让咱娘就和继祖这么回去是不?”
“我已经在这陪了咱娘好几天了,也不能把家里那爷三个扔下就不管了。娘这回去,就继祖一个,他也照应不过来。老四你跟着去。一个大男人,也不方处,看蔓儿还是谁,也跟着去一趟。”
“老四,不是大姐给你铺排。你现在不差这几个钱,就再多雇上一辆马车,老四媳妇、你们多去几个人,也给咱娘撑撑腰不是?让人一看。这大车百辆地去了,也给咱娘长脸。真就能让咱娘让外人给欺负了?你做儿子的脸上也不好看不是?”
周氏自己闹着回来,就这么跟连继祖回去,她觉得没面子,这是让连守信去给她撑面子,顺便帮她解决平嫂的问题。
还真是敢提要求。连蔓儿心想。只不过,一直拿捏、踩在脚底下的人,现在突然你让他站起来,替你冲锋陷阵,这可能吗?这不是变戏法。
而且,周氏也太任性了,这是四百里地的距离,就能来回这么折腾,这要离的近一点,两边都能让她给折腾散架了。这个脾气,不能惯着她。
“大姑,太仓现在都有谁?”连蔓儿抬起头,问连兰儿。
“嗯?”连兰儿心里打了个突儿,没敢直接回答连蔓儿的话。
“太仓有我爷,有我做县丞的大伯,有我跟着县丞当差的二伯,要说给我奶撑腰,长脸,怎么着也轮不到我爹。我爹真要按大姑你这么铺排,他就不是去给我奶长脸、撑腰去了,他是去跟我爷、我大伯和二伯对着干去了。” 连蔓儿就道。
“这是不孝不悌,破坏一家和睦,大姑你这主意出的不太合适。”五郎就道。
连兰儿要几面讨好,不讨好的事,她都撺掇别人去做,可惜连蔓儿不会上她这个当。
“这一家人,哪讲究那么多,我可没想那么远。这不都是为了咱娘,也是为了你们哥几个的面子。我一个出了门子的闺女,再咋地也碍不着我啥。”连兰儿就道,脸上讪讪地。
周氏听说连守信、连蔓儿都不陪她去太仓,也落下了脸。
连蔓儿想了想,就走过去,在炕沿上坐了。
“大姑,你这烧过炕了?这炕也不热啊,别再把我奶给冰着。”连蔓儿用手摸了摸炕,就道。
连兰儿就去看连守礼。
“兰儿啊,你去,再烧一个柴禾。”周氏突然就道。

第四百六十八章 拜牌楼

连兰儿的脸色变了变,迟疑了一下,才答应着下炕出去了。
连蔓儿又看了看连继祖。
“继祖,外边天快黑了,你跟着你大姑去,帮把手。”周氏就又对连继祖道。
连继祖嘴上应着,身子却没动。
“继祖哥,你没听见咱奶的话呀。”连蔓儿就对连继祖道。
连继祖四下看了看,心里虽不情愿,也只好跟着连兰儿出去了。
“奶啊,你要回太仓,多带人也没用。我们跟去,帮不上忙,还得把事情给闹的更僵。”将连兰儿和连继祖都支出去了,连蔓儿这才对周氏开口道。
周氏没说话,半信半疑地打量着连蔓儿。
连蔓儿笑了笑。
周氏那么配合她,将连兰儿和连继祖支走,这就表明,周氏心里也明白,谁靠得住,谁靠不住。既然周氏明白这一点,那么经过这几天的冷静、琢磨,太仓那边的事,估计她也已经琢磨出个究竟来了。
“奶,你说说,你回太仓,你想要个啥结果?”连蔓儿问周氏。
“我还能想要个啥结果。”周氏就指着连守礼和连守信道,“就你们,都多大年纪了,还想多个小妈儿?”
“那我大伯和二伯想不想?我大伯娘、……我二伯娘想不想?”连蔓儿立刻接道。
周氏的眼珠子转了转,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奶,这事你回太仓以后,再慢慢想。”连蔓儿就道,“奶,你要是依着我的主意,回太仓后,第一,就不能和我爷再闹。”
周氏就张嘴。想要说话。
“就是要闹,也得等把外人给撵走了,自家人爱咋闹咋闹,不能让别人捡了便宜不是。”连蔓儿马上就道。
“人要撵走,哪那么容易!”周氏就道,连蔓儿的话很合她的心意,她只是担心,回去之后。难以将平嫂撵走。
“奶,这撵人啊,容易,就是你一句话的事。”连蔓儿就道。“她要是还在厨房干活,那就给她工钱,立刻让她走。要是她不在厨房干活了,那她不就更归你老管了,你让她走,也是一句话的事。”
“奶,你老在太仓那可是老太太了,这事根本用不着上火,真就是你一句话的事。”
“我一句话?!老爷子能愿意?”周氏哼了一声道。
“奶。我们给我爷写信了。你这回去,不跟我爷闹,你给他留脸,这个事,我爷肯定愿意。”说到最后,连蔓儿又加了一句,“就是。怕多少得让我大伯破点财。”
给周氏出主意,其实连蔓儿心里颇为纠结。依着她的本意,她根本就不愿意管。这么糟心的事,爱怎样怎样吧,周氏听连蔓儿说给连老爷子写了信,回去只要她给连老爷子脸,连老爷子就不会要平嫂,顿时心里就是一松。同时也有了底气。
有了底气之后,这脑子就转的快了。
“还得给她钱?美的她?她就是为了钱吧?”周氏又是气愤,又是不屑地道。
平嫂有没有真跟连老爷子怎么样?连蔓儿不知道。平嫂愿意成为连老爷子的妾吗?连蔓儿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连蔓儿肯定,如果平嫂真的跟了连老爷子,那绝不是因为爱情。
只要平嫂不是为了爱情奋不顾身。那还真没什么不好打发的,毕竟连老爷子也不是什么赤金大佬官,不客气点说,他连镀金的都不是。
“或许也不用给钱。”连蔓儿见周氏是舍不得钱,就又道,“奶,只要你和我爷和好了,你就冲我大伯一发话,我大伯就能有法子把事情办好,我大伯那个县丞,也不是白当的不是。”
连蔓儿这是告诉周氏,要团结住连老爷子,在那县丞衙,他们老两口子说话才有权威。这次,如果不是周氏和连老爷子闹翻了,周氏怎么会灰溜溜地被人打包送回来。而和周氏闹翻了的连老爷子,估计现在在太仓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被老妻闹的在儿孙们面前没了体面,又年纪老大添了平嫂这个话儿把,连老爷子在众儿孙们面前,说话只怕是没那么硬气了。
话儿把,是三十里营子的乡村土语,大概意思就是被人讲究、非议的短处。
连老爷子爱面子,比周氏更精明,所以连蔓儿才这么有把握地告诉周氏,只要她回去不再和连老爷子闹,平嫂之类都是浮云。
“对,回去就让你大伯把她撵走,远远地打发了。”周氏想了想,就点头道。
“对了,奶,”连蔓儿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就问周氏,“平常你和我爷那屋里,都是谁去伺候的?”
“我们用啥人伺候,也就是端个饭端个水的,都是你大伯娘和你大嫂带着人。”周氏就道。
“嗯,我看我爷是自己勤快惯了,不大爱让人伺候。”连蔓儿说着话,就又问周氏道,“我大伯娘,晚上还在那屋给你老守夜那?”
“三天两头地装病,让她给我守夜,她那是折腾我。”周氏就道,语气中非常的不满。
看来周氏折腾古氏,古氏也没让周氏太过好受。
“奶,我说句劝你老的话,你老别不爱听。”连蔓儿就道。
“啥话?”周氏问。
“奶,你老应该对我大伯娘好点。”连蔓儿就道,“我大伯娘人家现在是县丞的太太,我花儿姐是宋家的少奶奶。我大伯娘也是有脸面的人了。……就那次我和我娘我们去太仓,就看我大伯娘也不打人、也不骂人,脸上带着笑,那县城衙里里外外的人,都挺怕我大伯娘的。”
“她又舍得花钱给东西啥的,我大伯娘说话,那听的人可不少那,帮她的人也不少。……对了,那个平嫂,我看谁都使唤不动她,就我大伯娘能使唤动她。”
“要不,奶你这回回去,跟我大伯娘说说,我大伯娘就能把这事帮你老办的妥妥当当的。”最后,连蔓儿笑着道。
周氏沉默了半晌。
“我明天一早上,我就回太仓。”周氏道,若不是大晚上的不好上路,周氏现在就想走。
“明天啊?”连蔓儿故作为难,“奶,你是不是再多住几天。……我爷那边还没回信。”
“就明天,我再多住两天,那边还不定成啥样了。”周氏就道。
“我爷没回信,这我们身上得担责任,过后,不好说。”连蔓儿不松口。
“我明天要走!”周氏也坚持道。
“奶,你来了几天,还没上我们那去看看那。”连蔓儿就道。
“看啥,不看了,明天一早我就走。”周氏现在一门心思,恨不得立刻长出翅膀来,飞回太仓。
“奶,要不,明天一早,我们在牌楼前等你老。”连蔓儿留下这样一句话,一家人就向周氏告辞,离开了老宅。
“明天就让她们走吗?”回到家,张氏就问连蔓儿。
“没看我奶,一刻都待不住了。想走,就让她们走呗。”连蔓儿道,只不过走之前,周氏得到牌楼前来磕头就是了。
这是她连蔓儿对周氏的好意。
“蔓儿啊,你刚才跟你奶说的那话,你是疑心,那平嫂的事,是你大伯娘搞的鬼?”张氏又小声问连蔓儿。
“啊?”连蔓儿重新用眼睛打量了打量张氏,“娘,你咋会这么想那?”
如果张氏都能这么想,那么周氏自然就更会这么想了,连蔓儿眨眨眼。
“你大伯娘可不是善茬子,这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奶给你大伯弄了个小老婆,又成天折腾她,你大伯娘能干受着?你大伯娘那个人,面上、嘴上啥都好,下手可黑了。”张氏就道。
“我就说他爷这么大岁数不能办这样的事,这肯定是她下的套。”连守信不知道怎么听见了她娘儿两个说话,凑过来道。
“家宅不宁,这不擎等着败吗。”连守信就叹气道。
一家里面,难免有个磕磕绊绊。相互拌嘴、吵架,过去就拉倒,谁也不会真的犯坏。这种小打小闹,几乎每户人家都免不了。
然而,古氏和周氏之间这种,可就是恶斗了。恶斗的结果,自然没有善了。
一户人家里面,最怕的就是这种。
家无宁日。
怪谁那,连蔓儿懒得去想。
“爹,看你道理懂的挺多的。咱家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多不容易,现在咱家多好了,你可别给咱家也惹点儿‘家宅不宁’啥的。”连蔓儿就对连守信道。
连蔓儿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说服教育连守信的机会的。
“你这孩子,这哪能那,我肯定不能。我都跟你娘发誓了。”连守信就道。他还有点不好意思,以为连蔓儿说的是小老婆的事。
“家宅不宁,我奶也有责任。”连蔓儿就道。
“以后,不管到啥地步,也不可能让你奶来管咱家的事。这个我分的清。”连守信就道,“爹,那你可得记住你今天的话。”连蔓儿就道。
“这肯定的,爹不傻。”连守信就笑道,他现在每天过的乐呵呵的,妻儿和睦,他疯了才会让周氏来搅合。“这个家,就你跟你娘当家,”
第二天,天刚亮,周氏就让连兰儿和连继祖扶着,穿的立立正正地到了牌楼前。

第四百六十九章 初春

周氏刚回三十里营子的那一天,连蔓儿就说了让她来跪拜牌楼,不过她一直没来。现在要走了,她来了,看来是想明白了。
张氏就拿了个毡垫,放在牌楼前,然后扭身走到旁边站了。
周氏走上前来,在毡垫前站住。她的心里很震撼。
从前在三十里营子的时候,她很少出门,连蔓儿家开了铺子,买了地、盖房子,这些她只是知道,却一次都没看过。只有在上次一家人去太仓,从官道上路过,匆匆地看了一眼。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这座御赐的牌楼,连蔓儿家的新宅也还没有建成。
周氏曾经去过庙里,对这一片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的一片荒地上。所以,被连继祖和连兰儿扶着一路走过来,看见这一大片地如今被整治的齐齐楚楚,俨然大户的气派,心里早就翻腾开了。
而等看到了御赐的牌楼,她心里就什么想法也没有,只剩下敬畏了。
周氏跪在毡垫上,向着牌楼虔诚地磕起头来。
刚才在路上,她还想着要摆一摆婆婆、长辈的谱,拿一拿张氏,现在她只怕头磕的不规矩,冒犯了御赐牌楼的神威。
连兰儿和连继祖也不敢站着,就跟在周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