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先生很高兴,能够坐在这张桌子上跟沈家兄妹一起吃饭,可比沈家大宴宾客时的座上宾的意义大不相同。沈六的那一句自己人,虽说的清清淡淡,但其中的分量有多重,鲁先生是能够体会的。
在座的这几个人,楚先生自不必说,他在沈家已经有数十年,在教导沈谦之前就教导过沈家其他的子弟。这辈子,肯定是要终老在沈家了。鲁先生,如今也是沈家门下。沈谨已经向鲁先生行过拜师礼,如今算是鲁先生的弟子。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同样也是鲁先生的学生。
五郎和沈谦是同科考的秀才,现在都在盛京书院,又是同窗。连蔓儿、小七和沈谦是好友,小七和沈谦也有同窗之谊。连蔓儿和沈谨又是手帕交。
连蔓儿家有如今的境况,离不开沈六的扶持。而沈家屡建功勋,连蔓儿家功不可没。而这一切的,是连蔓儿无意中救了沈六。虽然这件事,知道的人屈指可数。
这么看来,还真的都是自己人。也正因为这样,沈谨和连蔓儿才能一起入座而无需避讳。
晚宴并没有准备太多的菜肴,因为早已经说好了,这次晚宴。就是为了尝一尝新的连记烤鸭。
因为烤鸭的吊炉只有连记烤鸭店有,因此这烤鸭是在店里烤好了,飞马送过来的。连记的专门的负责片鸭肉的师父就在旁边伺候,烤鸭一到,片鸭肉的师父便施展绝技,转眼间就片了两大盘子薄如纸片的鸭肉,全都是连皮带肉。
荷叶饼、面酱、小黄瓜、小萝卜、葱段、豌豆苗。在座的众人,除了沈六,大家都吃过连记的烤鸭。也不用小丫头们伺候,沈谨便洗净了手。给沈六卷了第一卷鸭饼。
沈六虽然没有吃过这么新鲜吃法的烤鸭,但是也从鲁先生、沈谨等人处了解了一些,见众人都看着他,就从沈谨手里接了鸭饼卷,慢慢地吃了起来。
连蔓儿微笑看着沈六,她记得,沈六并不爱吃油腻的东西。而这填鸭做的烤鸭,足够香,但却并不油腻。尤其是配上这种吃法的时候。连蔓儿相信。沈六会喜欢。
沈六吃了一卷鸭饼,并没有做任何表示,而是伸出手,示意大家开动。随后,他也不用别人帮忙,又自己卷了一卷鸭饼。
吃完了鸭饼,又吃了些小菜。沈六最后还喝了一碗鸭汤。
因为没有饮酒,晚宴并未持续太长的时间。饭后,大家就都离桌,到旁边喝茶叙谈。
鲁先生和楚先生都赞烤鸭好吃,沈谨和沈谦也有同感。
“…是比上次你送到念园的好吃。这就是你那时候跟我说的,特意饲养的鸭子?”沈谨问连蔓儿。
“是的。”连蔓儿笑着点头,“是用书上的古法,填喂出来的。”
“不错。果然是肥而不腻。”沈谨就道。
“六爷觉得怎样?”连蔓儿就笑着问沈六。
“嗯,还不错。”沈六正在喝茶,听见连蔓儿问他,他慢慢地放下茶杯,微微颔首道。
“只是不错吗?”连蔓儿知道沈六说话一贯是这个风格,不过她还是又问了一句。
“英明神武?”沈六微微侧转身子。眯了眯眼,突然道。
风马牛不相及,这是报复吗?连蔓儿忍住了没笑。
“开一家店应该不成问题。”沈六又道。
这句话似乎说的没头没尾,但是连蔓儿却是喜上眉梢。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下晌连蔓儿说过的话,她自己当然不会不记得。沈六这样说,也就是表示他对连记的烤鸭很满意。
鲁先生知道连蔓儿几个今天是为什么来的,因此适时地站起身,借口观赏一副古画,将楚先生、沈谨和沈谦都引了开去,小七也陪着跟了过去。
厅内这会工夫,就只剩下沈六、五郎和连蔓儿兄妹。
“六爷。”连蔓儿站起身,从袖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契,轻轻地放在沈六的手边。“以后咱们的铺子,还请六爷多关照。”
沈六看了连蔓儿一眼,挑了挑眉,这才将那文契拿起来。文契的内容很简单,沈六一眼扫过去,就看明白了。连蔓儿将连记烤鸭店两成的干股送给了他。
两成的干股,也就是五分之一。沈六什么都不用做,以后就可以每个月从连记烤鸭店的利润中得到五分之一的分红。
“谁教给你的?”沈六用手指轻轻弹了弹那契纸,随后抬起眼睛,看着连蔓儿问道,“是谁跟你们说了什么话?”
连蔓儿怔了一下,才明白沈六的意思。沈六是疑心沈家有人上她家打秋风,暗里递了什么话。
“六爷,没有,没人教我们什么,也没人暗示我们什么。六爷对我们怎么样,我们心里清楚,六爷府里真正得用的人,也都看的明白。有六爷在,谁敢打我们的主意。”连蔓儿忙笑着解释道,“六爷,你别生气。这么做,也是惯例,在商言商。…六爷自然不缺这个,可我们这份心意不能少,是留着给六爷打赏下人。以后少不了麻烦他们,六爷也知道一句话,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你们可不是商。”沈六一字一句地道。
“当然。”连蔓儿又是一怔,不过马上回过神来。刚才那句在商言商,不过是单指着这一件事。如今但凡有些家底的人家,哪一户不是既有田产又有店铺的。像这样的大事,涉及到沈六这样的人,就是别人家,也得主人家亲自出面才成。
沈六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到旁边的书案旁,慢慢地卷起衣袖。
“笔墨纸砚伺候。”沈六一边气定神闲地卷袖子,一边说道。
旁边并没有别人,只有五郎和连蔓儿,沈六那说话的语气,也不像是在支使别人。
五郎和连蔓儿兄妹俩交换了一个眼神,五郎就上前铺开宣纸,连蔓儿研墨。沈六用的是上好的徽墨,随着那墨一点点研开,墨香也浅浅淡淡地弥漫开来。
等连蔓儿研好了墨,沈六已经从笔架上挑了一只狼毫。在桌案前站定,沈六凝神片刻,随即提起笔饱蘸浓墨,一挥而就。
那宣纸上赫然是顺德坊三个大字,丰腻雄浑,神采飞扬。
沈六写完了并没有立刻就放下笔,他扭头看了看连蔓儿。连蔓儿此刻正低头看着沈六的字,她还是第一次见沈六写字。本来以为沈六是一直习武的,又早入仕途,于文上面难免粗疏。可今天看见沈六写的这几个字,连蔓儿知道她想错了。
五郎也好,沈谦也好,沈谨也好,他们的字,比起沈六来,功底上的就有差距。连蔓儿又惊喜,又是赞叹。与沈六走的更近,接触更多,她发现沈六的优点就更多。连蔓儿又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沈六,绝不是只有一张美丽的面孔,他也不是单靠家世才有的现在的成就。
年纪轻轻,就能够有现在的成就,沈六自然得天独厚。可是在天份之外,沈六也必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看着顺德坊这三个大字,连蔓儿心里对沈六更加的敬佩和欣赏了。
灯光映照下,连蔓儿的一张小脸似乎被蒙上了一层融融的金光,这让她的表情显得更加柔和,一双漆黑的眼睛则更加明亮。沈六扭头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美人如玉,而且是灵动的暖玉。
“六爷真是天纵奇才!”连蔓儿忍不住赞了一句,这一次,是真心实意,几乎是脱口而出的。
看到连蔓儿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欣喜和崇拜,沈六心中很是受用。他缓缓地放下笔,收回手的时候,差一点碰到连蔓儿的头。
看着连蔓儿的包包头,沈六的手张了张,似乎有自己的意识一样,摸了过去。
连蔓儿还在看沈六写的字,对此毫无哈觉。倒是沈六,距离连蔓儿的包包头还差那么一点的时候,他终于回过神来。
五郎这个时候,正好抬起头,敬佩地看向沈六。
沈六收回手,放下卷起的衣袖。
“六爷,这是送我们的牌匾?”五郎就问沈六道。
连蔓儿也抬起头来,眼睛亮闪闪地看着沈六。
沈六点了点头。
五郎和连蔓儿都喜出望外。
p一更,稍后有二更,求粉红。

第七百一十四章 顺德坊

沈六会为烤鸭店题牌匾,这是连蔓儿没有想到的。连蔓儿和五郎又交换了一个眼色,沈六这么做的意思,他们都明白。
五郎如今已经考取了秀才的功名,又有鲁先生这位老师和沈府的提携,以后一定会走入仕途。而小七,八九也要走和五郎一样的路。士农工商,连蔓儿家先是农,现在是士,进了士的门槛之后,她们还会一步步地登高。
在三十里营子和锦阳县城有一两家连记还没什么,到了府城,就不宜再挂连记的招牌。她们是店铺的东家这一点没有错,却不宜挂在牌匾上。
这是沈六为连家考虑的很周到、深远。
其实关于这件事,连蔓儿也想过。她认为,挂连记的招牌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统一一个连记,更方便推广。她的期许,并不仅仅限于锦阳县、也不限于辽东府。她的期许更加广阔。
但是,既然沈六做主为烤鸭店另外取了名字,连蔓儿也乐得接受。防微杜渐,沈六这些年浸yin于官场,他的视野比她深远广阔,连蔓儿尊重他的谨慎。
得到沈六亲笔题的牌匾,这是意外之喜,不过这并不能让连蔓儿忘记,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六爷,最近府里有没有什么大宴席?”连蔓儿等着字迹干透了,就和五郎一起小心地将宣纸卷起来,准备一会拿走,一边又笑着向沈六问道。
“大宴席?你又有什么点子?”沈六从桌案边走开,径直出了门,站在朱红栏杆边,凭栏远眺。
五郎和连蔓儿自然也都跟着沈六出来。
凤凰楼地势极高,站在这里,不仅沈府一览无余,就是整个沈城,也都尽收眼底。沈城城墙上的城门楼和角楼自不必说了,就是这凤凰楼,显然也具有军事用途。
看看近处沈府内的通明灯火,再看看沈城内的万家灯火,一时间天高地阔。有风徐徐吹来,就有一个小丫头轻手轻脚地走近,手里拿了一件大氅。
沈六扭头瞧见,又飞快地看了连蔓儿一眼。他拒绝了小丫头为他披上大氅的意图,而是伸手想要将大氅拿起来。不过,他又改变了心意,放下大氅,从楼边离开,又走进了屋里。
如今的天气,入夜之后已经颇有些寒意。小喜和小庆那里也带了五郎、连蔓儿和小七的衣裳包,不过两个丫头都不在眼前。沈六重新走回屋里,倒也免了连蔓儿和五郎挨冻。
“若是府里有大宴席,正好就用烤鸭宴。”连蔓儿就笑道。
让沈六先尝一尝连记的烤鸭,为的就是先得到他的认可。而让沈府用烤鸭宴,大宴宾客,这才是连蔓儿的最终目的。
毕竟,如果现在出去说沈六很喜欢吃烤鸭,相信烤鸭店开张后,也会有人慕名而去。但这样做,别人也就是听说。而如果来沈家赴宴,真的吃过烤鸭之后,那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能够来沈府赴宴的,自然是城中的权贵。这批人正是烤鸭店的目标客户群。而一旦有了这些人的追捧,烤鸭店才能够客似云来。
“没有。”大马金刀地往椅子上一坐,干脆利落地道。
这自然不是真正的拒绝,如果真要拒绝,沈六肯定不会这样说,也不会用这样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连蔓儿瞧着沈六就有些牙痒。
牙痒归牙痒,借连蔓儿几个胆子,她也不敢将打沈六出气这种想法付诸于行动。不仅不能打,还得哄。
“本来没有,可只要六爷说有,那自然就有了。”连蔓儿再次放出星星眼,“六爷,你老英明神武、气概不凡、就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吧。”
星星眼的连蔓儿,此刻心里同时有一个小人,正横眉立目,指着沈六训斥。五分之一的干股难道你想白拿吗,拿人钱财给人消灾。你也是股东了,理所当然得为店铺做事。光拿钱不干活的美事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而且,你也不会做那么没品的事情,对不对?
“我很老吗?”沈六抬起手,摸摸下巴上的胡茬,似乎有些不满地问。
连蔓儿噎了一下,这才叫鸡蛋里挑骨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吧。你老,那分明是敬称,跟年纪没有直接的关系。
难道马屁拍的还不够,沈六这是暗示她,要她夸她年轻英俊?
连蔓儿囧了。虽然沈六很衬得上年轻英俊这四个字,但要让她真当着沈六的面,将这四个字说出口,连蔓儿觉得很为难。她没有立场这么夸。她的年纪和性别,让她没这个立场。如果她真的这么夸了,难道沈六不会认为她是轻薄他?
沈六应该不会认为她轻薄他,但他会认为她对他有想法,肯定的。
连蔓儿噎了一下,还来不及再说什么话,外面就传来脚步声,是鲁先生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与楚先生、沈谨、沈谦和小七一起回来了。
大家又谈笑了两句,看着时辰不早,连蔓儿只得起身告辞。
沈六并未作挽留,依旧是沈府派车,将连蔓儿等人送回了松树胡同。
送走了连蔓儿等人,沈六就打发了沈谨和沈谦各自回去休息,自己也走回书房来。沈六坐在桌案前,将那张干股的契约拿出来又看了一遍,嘴角慢慢地露出一丝笑意。他站起身走到墙边,将一副卷轴卷了起来。接着,就听得咔哒一声,墙上露出一个暗格。
沈六从暗格中取出一只木匣,打开来,然后,将那纸契约小心地放了进去。
一家店铺两成的干股,也许在别家是笔丰厚的财产,但在于沈六,这却算不上说明。这么小心存放的缘故,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就算是,先寄放在我这里吧。”沈六关了暗格,自言自语地道。
重新走到桌案前坐下,沈六随手拿起一个书卷做夜读状。只不过,如果有人走近了看,就会发现,沈六的眼睛根本就没看那书卷上的字,他的心思,自然也没在书卷上面。
一直以来励精图治的沈六爷,难得的走神了。
另一边,连蔓儿已经回到了府城的家里。因为要办烤鸭宴的事,最终并没有得到沈六的认可,连蔓儿颇有些怏怏。如果对方不是沈六,而是另外别的什么人,她甚至会怀疑,这是对方嫌干股给的少了,想再多要一些。
但对方是沈六,连蔓儿就没有往这方面想。
连蔓儿将沈六这样做的原因归结为是因为沈六的为人,虽然身上有那么多的优点,但那些优点都不能遮掩沈六的恶趣味、天生就不是好人。临睡前,连蔓儿还在不停的腹诽。
第二天,吃过早饭,连蔓儿和五郎商量着,正要将沈六写的字拿去做牌匾,外面就报说,沈府的钟管事来了。
沈府的人,和连家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军中的张千户,就是这位钟管事。
将钟管事请进屋来,略作寒暄,钟管事就开门见山。
“…后天府里要开宴席,请的人很多,六爷打发我过来跟四老爷、五爷商议。”
沈府开宴席,却找连守信和五郎来商量,这分明是同意了她的那个烤鸭宴的要求。连蔓儿并不认为这是沈六一夜之间改变了主意,他肯定早就决定了,昨天却不说,还故意让她误解,结果,今天一大早,就送来了惊喜。
欢喜之余,连蔓儿还是忍不住磨了磨牙。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都忙碌了起来。而事情,进行的也相当的顺利。沈六即将进京为皇帝贺寿,沈谨即将入宫,而且毫无意义,将会是正宫的人选。临行前,沈府大宴宾客,城中权贵尽数到了。沈家在外地的人,能回来的也都回来了。这次的宴席,自然热闹非凡。而顺德坊的烤鸭,也在一夜之间风靡了全程。
顺德坊是在大宴之后的第三天开张的,在一片鞭炮声中,红绸飘落,露出门楣上沈六所题的牌匾。而店内的烤鸭席面,则是早就被预定光了。不仅是开张这一天的席面都被定下,就是之后接连几天的,也都被预定了。
顺德坊的吊炉烤鸭,全部需要预定。会有人按照预定的单子,专门从三十里营子往府城运送填鸭。夜间送到的鸭子,立刻宰杀,然后当天烤制,当天出售。只有提前预定,才能吃到最新鲜、最美味的烤鸭。
顺德坊开张了几天,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坐在店铺后面的账房内,听着陈掌柜和账房先生汇报账目,眼睛看着旁边满满的钱箱,再一次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一家顺德坊每天的收益,竟然是她们在县城几家店铺的收益的总和还要翻上几番。
“府城真是个好地方啊。”只有爷几个的时候,连守信不由得感慨道。
“那当然。”连蔓儿笑道。辽东府内自然首推府城。然而,在整个大明朝的疆界内,还有比府城更繁华,更好的淘金之地。
顺德坊,是名副其实的,刚刚起步。

第七百一十五章 礼

连蔓儿对顺德坊烤鸭店有很高的期许,但是她并没有急于求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事都得一步一步的来。
顺德坊有沈家的干股,这件事自然不会对外宣扬。但是,通过那一次沈家的宴席,明眼人都知道,顺德坊后面站着的是沈家。至于顺德坊的牌匾是沈六亲笔题写这件事,知道的人却并不多。就起缘故,是沈六极少给人写字。而日常公务、或者书信往来,沈六也极少用颜,而是多王。
因为前期的准备做的漂亮,顺德坊开张之后就顺风顺水。连蔓儿一家人将管理的权力都下放给了陈掌柜,对顺德坊的日常事务都并不插手。
虽然如此,一家人也并不清闲。
五郎要去盛京学院读书、参加考较,有时候还要跟着鲁先生去沈府帮着办差事。小七或是跟着鲁先生、或是跟着楚先生念书。连守信则带着手下的管事,打算再盘下一两家店铺来。
除了顺德坊,她们还打算在府城开一家店铺,专门卖她们田庄上的出产,主要是葡萄酒以及荷塘的出产。除此之外,再有别的合适的铺面她们也打算买下来,除了自家开买卖之外,还可以租出去赚取租金。
与别人相比,连蔓儿算不上最忙的,但是她也没有闲着。松树胡同这宅子里的事务,如今都是她在打理。每天早上起来,她一般会花上两三刻钟的工夫,将宅子里一天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吃过早饭,有时候她会去沈家,陪一陪沈谨。若有空闲,她也会让连守信、五郎或者小七陪着,游览游览府城。
不过,更多的时间,她都在为沈谨准备礼物。
沈谨这次进京。实际上就是出嫁。小姑娘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大事。虽因为条件限制,沈家没有操办。但是作为好友,连蔓儿还是费了些心思,为沈谨准备添妆。
沈家既富且贵,什么金银珠宝送过去,也不过尔尔。要送自然最好是自己花了心思、独一无二,有钱也买不到的好物件。自打知道沈谨要进京,连蔓儿就开始想这件事了。后来五郎从南面回来。带回来合浦鸭。她在计划着制作吊炉烤鸭的时候,同时也想到了要怎样利用那些鸭绒。
连蔓儿打算,就送沈谨鸭绒。当然,她不会直接装一袋子鸭绒送给沈谨。要送。自然是送羽绒制品。连蔓儿跟一家人商量了,最后决定送沈谨羽绒被。
羽绒被蓬松、轻软又保暖,绝对是闺中好物。
而如何制作羽绒被,连蔓儿下了很大的工夫。
首先是挑选最上等的鸭绒。连蔓儿选的是合浦鸭腰背部那些呈半球状的羽毛,还有身躯、尾翼等处的那些轴根短、管细软而羽丝多的羽绒。这些都是一只鸭子身上最轻软、保暖的羽绒。选好了羽绒,接下来就是清洗。除了用皂角水进行彻底的清洗,连蔓儿还请王幼恒帮忙,配了加香的类似澡豆的专门清洗剂。经过几次反复的清洗之后,再将鸭绒晒干。
之后要进行的。也是鸭绒处理中至为关键的一步,也就是杀菌消毒。这个年代,没有连蔓儿前世那些现成的化学杀菌消毒剂,连蔓儿只好采用比较原始的高温蒸汽,来对鸭绒进行消毒。
三次高温蒸汽消毒,最后一次的时候依旧添加加香料。使得处理之后的鸭绒带上淡淡的香气。
经过这些处理之后的鸭绒,装入细布袋中。进行最后的晒干或者烘干。这样,一批鸭绒就处理好了。这样处理好的鸭绒,就可以作为被褥、衣物或者枕头等的填充物。只要在之后保证经常晾晒、并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用这样的鸭绒制成的被褥或者衣物等,可以使用很久。
有了处理好的鸭绒,再接下来,则是寻找合适的布料。为了寻找合适的布料,连蔓儿几乎将所有细密的织物都买了一个便。最后,她选了纹理最为细密、质地最为轻软的嘉兴素软缎作为包裹羽绒的里料。
有了合适的里料,被面的选择就丰富了许多,大明朝各地盛产丝绸绢缎,其中上好的无不纹理细密。
当今皇帝的万寿在十月中旬,但辽东府与京城路途遥远。因此,九月底,沈谨就要启程。眼见着沈谨进京的日子临近,连蔓儿的礼物也终于准备好了。
这期间,连守信又回了三十里营子一趟,将今年酿制好的最上等的葡萄酒运了许多到府城来。其中一部分,是沈家早就预定下的。今年因为要进京贺寿,沈家预定的葡萄酒在往年的份例上,又加了三成。而除了供给沈家的,其余的葡萄酒则放在连蔓儿家刚盘下的铺子里销售。
除了葡萄酒,连守信还运来了大量的其它土产,其中包括荷塘里出产的莲子、莲藕、菱角米。
这天,一家人早早地递了帖子,就往沈府中来。
连守信押送几辆车的葡萄酒进了沈府,由钟管事查收,之后就被请去帮忙。鲁先生也被请去,与沈六的幕僚商议事情。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则再次被带到了凤凰楼。
依旧是二楼的那个房间,这一次,沈六、沈谨和沈谦都在。
这次进京,除了沈六除了护送沈谨,还要带上沈谦。这也是人之常情,沈府里面,这兄妹三人最是亲近。如今沈谨要进宫,这兄弟两个当然都要随同护送。
进了屋,见礼毕,连蔓儿就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