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的中医-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好比是现在,快要高考了,没几天了,结果考生生病住院了,您说这能不急人吗?

  这要搁一般人,早就躲了!为什么?这还用问吗,这个时候那可真是一刻值千金啊,谁愿意耽误这个时间来照顾别人啊,自己的前途全在这一搏上呢!而且,要是传染了自己,那岂不是更亏大发了!
  可是人家许叔微连想都没想,一听说有人患病了,马上就跑去救治。
  得,这位许叔微估计是脑袋里就一根弦,让我们上去劝劝他吧!
  许先生,站住!你先别冲动,你要想想自己,马上就要考试了,此时一刻千金啊!
  许叔微:你是想让我,不去管患者,为了自己的前途备考?

  不能这么说,可此时人们都会这要做的!
  许叔微:那么,我对得起“医生”这两个字吗?
  我靠!你这个人……“医生”这个称号有这么重要吗?!现在医生有收黑钱的,有乱开药的,有见死不救的,人家都发财了,你这样像个傻子似的有什么用?!
  许叔微站住了,瞪大了眼睛:他们会那样吗?
  怎么不会?!好多医生都那样!

  许叔微失望了,沉默片刻,然后重新抬起头,一个字一个字坚定地说: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那样了,我也要自己坚持下去,做一个好医生!
  没法儿说了,你,你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许叔微:为了我心中的——医道!
  许叔微到了彭子静住的客栈,一看,彭子静真惨,大家都躲了,他一个人蜷缩在床上,近乎绝望了。
  看到有人进来,彭子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问:“您是哪位啊?”

  许叔微:“我是和你一起考试的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
  彭子静无力地说:“你还来管我干什么啊,快去备考吧!”
  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
  彭子静:“你快走吧,不要管我了!”
  许叔微:“你的症状如何?!”

  彭子静看着这个奇怪的许叔微,沉默片刻,然后慢慢地说了自己的症状:他现在发烧,头痛,呕吐,最要命的是不断地出汗,身上像刚洗澡了似的。(自汗如洗)
  叙述完了病情,彭子静绝望地问许叔微:“怎么办啊,离考试没有几天了(去试不数日),现在却病成了这样,到底该怎么办啊(而疾势如此,为之奈何)?”
  许叔微:“不要急,我给你诊一下脉吧。”
  诊完了脉,许叔微告诉彭子静:“你是前面服错了药,发散太过,阳气也随着有外泄之机,现在我要给你把汗止住,这样阳气不至于外泄,你的身体就会自己恢复的。”
  于是开了术附汤,然后自己亲自跑到街上,买来了药。

  又在客栈里亲自把药煎了,端到彭子静的床前。
  彭子静哭了:“叔微,一定耽误你备考了。”
  许叔微:“不要管它,先喝药吧,病好了我们一起去赴考!”
  这个方子,这一天服用了三副,汗终于止住了(三投而汗止)。
  第二天,身上的汗就变成了微微的汗,也不发烧了(身凉)。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病彻底好了,。
  这个时候,许叔微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了自己的客栈,但是却没有时间看书,因为考试开始了。
  最后,考试结果出来了,许叔微中了进士。
  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二岁了。
  关于许叔微中进士,我有很多话要说,这主要是关于历代流传的有关许叔微的一个神话,从宋朝开始,一直到今天,许叔微最为人所知的不是他的医道,而是一个不着四六的因果报应的神话传说,这个神话传说流传之广、影响之恶劣是各位所无法想像的,首先,在宋朝的许多笔记中都有这样的记载,比如方勺写的《泊宅编》,然后,最为可恨的是,这个不靠谱的神话居然被明朝的两个老兄编进一本叫做《龙文鞭影》的儿童发蒙读物,这下造成的影响就更加恶劣了,很多小孩子从小就从一个不大高尚的角度来看许叔微了。

  那么,这个神话传说是什么样的呢?到底这个它对许叔微造成了那些恶劣的影响呢?




第66节

  这个神话是这样的(想起来就气,也不知道是哪位编的谣言):说许叔微年轻的时候,考科举没有中,就很发愁,于是就向神祷告,祷告完了以后,晚上睡觉就做梦了,梦见一个天神对他说:“你之所以没有高中,那是因为你的阴德不够,你如果能够从现在开始积攒阴德,以后会考中的。”(不知道天神那天晚上是否对每个考生都这么说)
  这许叔微醒了以后就想,到底要怎么积攒阴德呢?对了,给人看病吧,还不收钱,这样不就有阴德了吗?
  从此许叔微就一生看病都不收钱了(谣言的制造者把免费看病这个事情想容易了),最后,又梦到天神了,天神说:“玉皇大帝知道你的善举了,认为你的阴德已经够了,现在可以中进士了。”(说明玉皇大帝一直在给许叔微计算着呢)
  于是,就传授给了许叔微一句话,这话是这样的:“药有阴助;陈楼间处;堂上呼卢;喝六作五”(各个版本记载的神仙说的话稍有不同,大概如此)。最后中了进士,发现真是唱了第六名,最后进到第五名,名次还是真在姓陈的和姓楼的同学之间,果然是施药获得了阴德啊,等等。

  这句神仙讲的话很出名,在历代文献中多有记载,看来中国人喜欢胡诌的性格一直没改。
  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以低俗之心度君子的例子,他们无法理解许叔微高尚的情操,估计也琢磨了,但没琢磨明白,于是就用这种因果报应的方式来做解释,结果是把许叔微尽一生之力去普济众生的大医精神给降低到为了中一个进士而义诊这样一个低层次上。
  但是,他们难道就没有看到许叔微对待功名的态度吗?许叔微在看到朝中奸佞当道无法施展抱负的时候,立刻就辞职归乡,显然人家是为了报国而去的,如果是为了功名,那么他尽可以去讨好秦桧了。
  而且,许叔微在中了进士归乡后,一直义诊到死,得到功名的愿望达到了,还做这个干什么?
  难道他们就不翻翻许叔微写的书吗?许叔微在自己的书里写得多清楚啊:“予年十一,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予既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这些都是发自肺腑的话语,再看看许叔微的书中对待金钱的态度(我们后面会聊到),怎么能给这样一位大医编造出如此不靠谱的谣言呢?

  这则看似劝善,实则低劣的谣言,把许叔微的一世英名给彻底掩盖了近千年(因为一般老百姓不看医书,只看通俗读物),今天我把这个谜团给大家揭开,希望后世不要辱没了许叔微先生普济众生的至高境界、大医精神。
  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许叔微进入了政府部门,先后做了徽州、杭州教官,最后做了翰林院学士,这就是为什么历代都管许叔微叫“许学士”的原因。
  注意,这里的学士可不是现在我们读了本科就给的一个学位,而是一个类似官职的称呼,宋朝的学士分为好多种,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多谈了,估计许叔微当时做的应该是给皇帝撰写文稿等事务,有的文献记载许叔微官至集贤院学士,我感觉这有些不可能,因为这个职位太高了,而且从元丰五年开始,就废置集贤院了,所以许叔微不可能去任职,此处存疑。
  总之,许叔微在中央政府里干了若干年,这些年,正好是南宋抗金运动蓬勃发展,然后被秦桧之流给镇压下去的岁月。
  在这些年里,南宋政府曾经组织了数次北伐,岳飞、韩世忠等将领曾经大破金军,尤其是岳飞,带领岳家军一路势如破竹,血战金军,最后已经攻下了开封的朱仙镇,完颜宗弼已逃出开封撒丫子开始跑路了,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金牌,宋高宗和秦桧命令岳家军必须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则去临安府朝见皇帝。

  当时,岳飞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悲愤泣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百姓听说以后,都拦在岳飞的马前,不让岳家军走,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一时间哭声震野。
  回朝后;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虽然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赵、秦最终决定杀害岳飞父子和张宪,韩世忠义愤不已,当面质问秦桧岳飞有何罪名?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
  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将岳飞及其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内被杀害。岳飞被害前,在风波亭中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这一切,身处朝廷之中的许叔微看得一清二楚,他的那颗报国之心,在经历了热血沸腾、澎湃激荡之后,被昏君和奸臣的卑鄙彻底地击碎了。

  有秦桧这种天字号的大奸臣当道,有宋高宗这种自毁长城的昏君在位,岂有忠臣报国之日?!
  在看清了这些人的面目以后,许叔微愤然离职,挂冠而去,从此,仍然回到了民间为老百姓看病去了。
  从哪里来,那就回到哪里去吧。
  一个读书人,在这种昏暗得不见天日的时代里,能做得就只有这些了:为百姓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无愧于心而已。
  我想,许叔微一定是含着眼泪离开临安的,他乘舟远去的时候,最后回首望了一眼这个仍沉浸在歌舞升平中的都市,仰天长叹,一腔报国血,化做百丈冰。

  然后,小舟在暮色中慢慢地远去了。
  从此,许叔微隐居在无锡太湖边的马迹山,盖了几间房子,命名为“梅梁小隐”,继续为百姓看病。
  这个时候,有个人也同时挂冠而去了,他就是许叔微的朋友,为南宋王朝冲锋陷阵,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世忠,他隐居于苏州。
  在“梅梁小隐”里面给老百姓诊病的同时,许叔微此时开始整理自己的著作了,在《伤寒论》的研究方面,他写了《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三本书,其中《伤寒百证歌》我们都了解了,是本以歌谣的形式论述伤寒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伤寒发微论》是他的一个论文集,里面提出了很多他自己学习《伤寒论》时的一些思考,而《伤寒九十论》就是他把自己看病的医案整理了九十个,在每个医案后加上了自己的评价和体会,成为了一个医案集,这是中医历史上较早的完整的医案集,而且全部是关于《伤寒论》的,所以价值较高,学中医的同学绝对有拿来一读的必要。在《伤寒九十论》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叔微诊病的方式;可以看出他对经方应用的熟悉;甚至可以看出他严谨却又潇洒的性格。
  在看《伤寒九十论》的时候(或者是看我前面讲述的许叔微诊病的时候),估计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许叔微每诊一病,都要说“这是《伤寒论》某某汤证”呢?




第67节

  原来,《伤寒论》这本书有一个很特别的体系,它把人体从外到里分成了六个部份,称为六经,它们分别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经就是人体从外到里的六个功能体系,《伤寒论》一书的实质,就是用寒邪来做为假想敌,来探讨人体的这六个功能体系在遇到外邪的时候的反应,这六经与经络的六经和脏腑的六经是有着对应的关系的,同时,这六经与中医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纲辨证体系也是对应的,对于这点,许叔微提出的表里、虚实辨证早就对此进行了说明。
  在治疗方面,张仲景把药方分列到六经中,同时把每个方子的适应证写成了“汤证”,这个“汤证”张仲景写得那是言简意赅,估计这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简直没法儿在怎么修改了,所以后世的人在学习《伤寒论》时,就发现了一个捷径,那就是把《伤寒论》的这些汤证给背下来,而实际上,每个“汤证”就代表着一个类型的病证,如果您用语言来描述这个病证可能要半天,比如“瘀血与邪热相结于下焦的蓄血证”,实际上内行的人只要说一个汤证就可以了:“桃核承气汤证”,这就连疾病的症状表现到该用什么药就都已经带出来了。
  这是一种提纲挈领的表述方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认真地研究一下,日本人把这个学去以后,看到非常好用,甚至产生了“废医存药”的想法,就是把中医理论都不要了,只要有这些汤证就可以了。(当然了,这是一股错误思潮,现在日本人也知道了)
  但是这却说明了汤证理论在临床中有多么的实用。
  在临床中,许叔微对经方是灵活运用的,后世有人称赞他是真正的掌握了经方的灵魂的人,比如清朝饱读医书并自己编著了一本医案集《古今医案按》的俞震说:“自晋迄今,善用其书(指《伤寒论》)者,惟许学士叔微一人而已”。

  这种评价够高了。
  您该问了,难道许叔微一生只使用《伤寒论》中的经方来治病吗?这样是否太局限了?
  其实,许叔微除了使用经方之外,还广泛地使用自己创的方子,还有别的医生创的方子,只要是对治病有好处的,他都要学习。
  比如许叔微的表兄患了一种病,叫“头风”,患了二十来年了,这是一种头痛病,三国时候的曹操那么大一个英雄,也被这种病折磨得要死,最后甚至因此把华佗给杀了,可见这病能把人折腾成什么样,甭说那会儿,就是现在它也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还解决得不是很好。
  许叔微的表兄这头风发作起来什么样呢?那是“头痛如破,数日不食”,看来的确是够痛苦的了。

  显然这个病许叔微也没有办法,尝试了好多方子都无效(百方不能疗),谁都不是神仙,都有学不到的地方,不过就这么看着患者受罪,许叔微的心里那可真叫一个不好受。
  就在这个时候,来了另外一个医生,叫田滋,这位医生来了一看,说:“我母亲以前就患过这个病,后来得到一种药,服用后就好了。”
  嘿!有这等事?大家都兴奋了起来,于是许叔微就说了:“那您就卖给我们一些这个药吧。”
  这位田滋医生就卖给了他们十丸药,可没告诉许叔微这个药的方子,也就是说,这是个秘方,然后告诉许叔微的表兄,每天服用一丸,连吃十天。
  十天以后,田滋医生又来了,就问这位表兄:“最近犯病没有啊?”

  表兄挠挠头,咦?还真没犯!
  田滋医生又问了:“你以前都是吃什么东西犯病啊?”(头痛平日食何物即发)
  表兄回答:“只要一喝酒,一吃鱼,准犯!”
  于是田滋医生告诉这位表兄:“来现在多买些酒和鱼,今天就随便吃,敞开了吃,我在这里观察一下。“
  这位表兄吓得差点跌倒,脸都白了,这不是让我送命吗?还敞开了吃,我只要吃一点都会犯的!

  结果大家都说,那就试试吧,看看这个药的效果如何啊。(反正不是自己疼)
  最后,这位表兄二十年来第一次过了嘴瘾,吃了一天的鱼,喝了一天的酒。
  大家都傻了,瞪着眼看着这位,等着他头痛。
  结果人家还真就没有犯病,而且,从此这个病就好了(竟不发,自此遂瘥)。
  各位来猜一下此时许叔微的心情吧,应该能够想像得到,他是无比的好奇啊——这是一个医生的本能,到底这个方子是什么成份呢?为什么如此有效呢?我要是能够学来该多好啊!(不光是许叔微,估计地球人都这么想)

  可是,这是人家田滋医生的秘方,人家还靠这个賺钱生活呢,当然不会轻易告诉你的。
  要说这秘方那可是不得了啊,这几乎成了中医的特色了,扁鹊的师父长桑君在传授给扁鹊学问的时候就说过:“ ”。可见其源远流长,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一些人,他们医术不是很高,有的几乎什么都不懂,可是就是有个秘方,不知打哪儿来的,有的是祖上传下来的,有的估计是路上捡的,有的是死囚在即将被砍头的一刻突然良心发现贡献的,总之这个秘方必定出处神秘,但是治疗某种疾病效果就是好,结果人家就卖这个秘方,就发了财了。所以自古就有“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的说法。
  但是秘方显然也存在着问题,虽然疗效好,但是流传不广,因为一般都只是传给自己的后代,因此看病的范围一般不超过方圆五十里,全国的人民是没法儿享受到的,更甭提全世界了,而且,如果这家的香火不旺,子嗣断了,又比如该人后代的兴趣在娱乐圈,搞文艺当演员去了,这个秘方就算倒霉,最终的命运可能是成为了压箱底的废纸,直到腐烂。
  您一定很着急,天啊,这便如何是好?
  我也不知道,没办法,我们把这个重大课题搁许叔微头上吧,让他去好好思考!

  这位田滋医生后来和许叔微成为好朋友,两人相处了若干年,田滋医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叔微真是一个好医生啊,如此境界之人,实在是平生未见。
  后来,田滋要到其它地方去了,一天,他把许叔微请来告别。
  那是个夏天的午后,阳光很足,浩渺的太湖水反射着层层光影,湖边柳树的枝条拂过水面。
  许叔微有些伤感,因为朋友的远去,自己的年龄大了,不知道何日再能相见。
  在即将登舟的时候,田滋突然站住,大家都停下来,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只见他很郑重地把一个信封交给了许叔微。
  许叔微很奇怪:“田兄,这是什么?”
  田滋望着许叔微,诚恳地说:“叔微,很抱歉,一直没有把治疗头风的方子告诉你,快要离别了,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有机会了,这是方子,以此做为纪念吧!”
  许叔微突然感到心中一震,此方价值千金啊!
  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秘方交给自己,说明在田滋的心中,许叔微是个真正的朋友了。

  但是,许叔微的心,又岂是在只考虑自己呢?
  他突然问了一个令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的问题:“田兄,这是你的秘方,现在交给我了,以我们两个人之力,能够使天下几个人受益?相信不会有几个,我想日后将此方公布给天下人,你,不会恨我吧?”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没人想到许叔微会有如此一问。
  田滋望着许叔微,慢慢地说:“叔微,方子交给了你,就是你的了,任君如何处置,我岂能有异议?!”




第68节

  然后,登舟远去。

  许叔微感激地望着朋友的孤帆远去,心中暖暖的,因为他知道,在自己的感染下,田滋的心,也已经到达了更高的境界。
  后来,许叔微把这个方子写进了自己的《普济本事方》的头痛头晕方中,公诸天下后世,这个方子叫“硫黄圆”,希望研究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
  从这以后,许叔微开始着意思考这个秘方的问题。
  其实拥有秘方,将配方保密不告诉别人,这种行为也无可厚非,因为大家都要生活,靠这个秘方,自己拥有这个知识产权,賺自己的钱,养家糊口也不算过份(现在的世界各大药厂也都在靠这种知识产权生存)。
  可是,如果这个方子真的很有效果,那么只让方圆几十里的人受益就太可惜了。

  (顺便说一句,实际上,药物批号制度是一个可以让患者和知识产权人都受益的方式。在现在,可能搞一个成药没有个七八百万是批下不来的,所以很多秘方还都沉睡着呢。)
  许叔微当然也没法儿思考出药物审批制度,他所能做的,就是用诚心来感化这些秘方的拥有者,直到他们的境界提高了,将秘方交给许叔微,然后许叔微再公布给天下人。
  要感化一个人是不容易的,有时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有时可能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只要你心中的信念在,最终,你一定会以一颗无私之心,感化对方的。
  比如,徽州有个医生叫张横,他以前曾经在推勘院工作,和这位张横一起天天值班的有个医生姓王,两个人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就非常的熟悉,成了好朋友,于是这位王医生就告诉张横了,说我有一个秘方,叫通经圆,治疗妇女月经不通,腹痛,腹中结块效果非常好,最后,就把这个方子口授给了张横(口传此方)。
  后来张横在临床中使用这个方子,效果果然非凡,于是这个张横就把它做为秘方使用,至于配方,谁都不告诉(甚秘之)。

  后来许叔微在徽州工作的时候,就和这位张横医生交朋友,逐渐感化他(我分析,像许叔微这样的人想感化谁都会成功的,因为这位境界太高了,他做的那些无私的事情搁谁都会心软的),最后,张横老弟终于受不了,就把这个方子交给了许叔微。
  许叔微拿来方子后,一看方子组方还很合理,又在临床中使用了一下,效果非常好(以治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