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修仙)道阻且跻-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正值夏日的原因,池中疏疏朗朗的开着许多白莲。也有小巧细长的锦鲤摆着尾巴,悠哉的在清澈的水中游弋。

约莫是注意到了纪启顺唇边的笑意,苏方笑着开口:“这是凝碧池,是从山脚引来的活水呢。园子里也不止这里一处有池子,你的流霜小斋边上也有一个生烟池呢。”

两个人绕出回廊,又穿过几处精巧的亭廊,走过海棠林。

这才到了叶雪倩说的“东边”。

从生烟池上的小竹桥上走过,便隐隐约约能看到葱郁的绿意中,那几抹飞挑而出的屋檐了。又走了五六十步,这才看清楚那栋两层的小楼。

楼前还有一道低低的矮墙围着,院里树木的枝桠从墙头探出来,绿油油的叶子随风晃动,倒是别样的清雅幽静。矮墙中间立着一道木门,上头悬了块古朴的牌匾,上书“流霜小斋”四个字,便是纪启顺的住处了。

她笑道:“原本听何师兄的口气,我还以为这宗门提供的住处有多不好,现在来也很是不错了。”

苏方有些诧异的看了她一眼,道:“师妹不觉得这里灵气有些稀薄吗?”

纪启顺听了一愣,随即哂然一笑:“若非师姐提醒,我倒还真感觉不出来呢。这几年我都是在俗世游历,乍然回来,倒觉得处处都是灵气浓郁的。”

苏方恍然道:“原来师妹是去俗世了,怪道耽搁了这些年呢。”一边说着,一边眼神中就不由露出了些同情来。

纪启顺见此也有些无奈,但也无法解释什么,只好笑笑说:“原本应该请师姐进去喝杯茶的,但是因为还有些物件要安置起来,还请师姐见谅。”

苏方摆摆手,道:“都是修道之人,这样客气做什么。再者,也不算是什么麻烦。说来也巧,我住的明素楼就在前头,往后师妹得了空尽管来找我。我们姐妹两个,也没必要讲那些礼数。”

纪启顺自然一一应诺。目送苏方离开后,她便取出木牌用其打开了流霜小斋的禁制。

**

进入流霜小斋后,纪启顺第一件做的事情就在其原本的阵法之上,加持了几个她惯用的防御阵法。随后她又将各种物件都一一安置安置妥当,这才去净房中洗了把澡。

换上外门弟子统一的白袍后,她便散着头发躺在凉榻上乘凉。倒也不是她想要偷懒不修炼,而是这一天接收到的信息量实在是有些大,她也需要消化消化。

首先就是徐金风说的小比之事。其实这也是太虚门的惯例了——每隔五年就会针对出窍期的弟子们举行一次试炼。除了小比,其实每隔十年还会有一次大比,但大比主要针对的就是引气期的内门弟子了。

大比的流程据说每次都不一样,所以她并不怎么清楚。然而小比的试炼内容和流程却是既定的,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试炼阵和演武台。

参加小比的弟子会被分成若干组,每组都会进入一个随机生成的攻击阵法。只要在阵法中活下来,并且破解阵法,就算是通过了试炼阵。当然,说是说活下来,但是有师门长辈加持在试炼阵上的阵法,是绝不会出现弟子死亡的事件的。

通过试炼阵后,会被自动挪移到演武台上。最后在演武台上胜出的人就算是这次小比的赢家,当然如果人数过多,可能要在演武台上比上好几场才行。

乍看这个流程似乎是简单得很,其实不然。

且不说试炼阵中种种艰险,就说演武台吧。

有的时候很可能因为试炼阵太过简单,结果一个组里许多人都通过了试炼阵,当这么多人同时被挪移到一个演武台上时,很有可能会产生一团乱斗。这个时候,你不仅仅需要注意你的敌手,还要注意被别人误伤。

虽然演武台也有阵法加持,不会令弟子死亡。但是因为被别人误伤而退出小比,这实在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啊。

纪启顺在凉榻上翻了个身,又想到了徐金风走前说的那句话——“这次的小比和以往的不一样。”稍微思考了一会儿后,她轻轻啧了一声,心说:也罢,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了,我只好好准备我的就是了。

说到准备,她倒还真有些需要准备的。

主要就是法器的问题,毕竟她现在也已经出窍了,不能老是拿着把承影剑混着。至于功法呢,虽然之前新得的《逍遥踏歌诀》是剑诀并不怎么提及修炼事宜,但幸而早些年就开始修炼的《*青莲诀》倒还勘用,所以功法方面她到并不怎么急。

不管怎么样该去多宝阁看看了,她这么想着。

于是,第二天她就起了个大早往清流峰去了。

多宝阁还是一如既往的寂静空旷,只是镇守的弟子又换了一个人。她来多宝阁也有多次了,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嘛。她现在也不用询问镇守的内门弟子了,直接就往她一早想好的方向去了。

既然要换法器,自然要换个好的。法器共七七四十九道禁制,每七层为一重。待到气重天都全部炼制完毕,九层禁制就会并成一道新的禁制,便是灵器禁制的第一层。灵器又有九九八十一道禁制,每九层为一重天。

所以法器被分为上、中、下三种,上品法器可炼制七重天从而升为灵器,而中品法器最多只能炼制到五层禁制,下品法器最多能炼制三重天。

纪启顺自然是想要换一柄上品法器的,因为指向明确。她只是在多宝架上看了三刻钟左右,就挑出了几柄还不错的上品法器——七星拱月剑、逐波翻浪剑、漫随天外剑、霜华流溢剑等等。

最后她挑了把不上不下的漫随天外剑。几柄太好的吧,她没那么多功绩;差些的吧,她又看不上眼。所以就凑合凑合折个中,拿个还成的漫随天外剑算是了事。说是说还成,实际上都是上品法器,自然不会多差的。

去镇守的内门弟子那里交付了功绩,纪启顺捏着弟子手令有些肉痛的出了清流峰,架起遁光就往弄月峰的执事堂去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她往昔积攒起来的功绩,竟然也没剩多少了。她往后还要兑换一些炼制丹药符箓的材料呢,这么算来这么点功绩是完全都不够用啊,所以自然得去接个任务赚点功绩。

而后的日子都很平静,就是每日按部就班的做做任务、修炼功法并熟悉漫随天外剑罢了,偶尔得了空闲就和徐金风或者苏方小聚片刻。

直到有一日她做完任务后,在流霜小斋前看到了一个穿着杏色道袍的身影。大约是察觉到纪启顺的走近,那个身影徐徐转过来露出一张清秀白净的脸庞,微笑道:“纪师姐,好久不见。”

作者有话要说:来更新了_(┐「ε:)_ 今天状态超差啊!居然4000都没写到┭┮﹏┭┮【羞愧中……

对了,不造看灭运的小伙伴有没有注意到,本文对法器、灵器等设定和灭运是不一样的哦~并不是我写错了,而是本文的设定就是这样的哦~以后和灭运的不同会越来越多,我并不会拘泥在乌贼所设定的框架中。毕竟大家现在在看的是道阻,而不是灭运罒ω罒

下章就会开始激动人心的小比啦!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美人出场,敬请期待

☆、第四章 ·寒来暑往

《'修仙'道阻且跻》作者:舟人

面貌清秀的女冠伫立于丛丛雪白的琼花之间,唇边的微笑像是琼花清幽的香气一样美好。时有一阵清风吹过;团团琼花随风摇曳与女冠翻飞的袍脚交缠在一起;像是丹青大家绘出的美好画卷。

然而纪启顺并未因此发出赞叹;反是露出一个有些诧异的笑容,道:“白师妹?”

不错;来人正是曾和纪启顺同院而居的白英。

她压了压衣袍、微微一笑;竟很有些云淡风轻的味道:“师姐好眼力。”

纪启顺心中不由叹息时光的流逝;她只觉得白英腼腆寡言的样子恍惚还是昨天的事情,今日再见竟也有了大人的样子了。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就觉得自己好笑,毕竟也是一起长大的师姐妹,这么一想倒好像她比白英大多少似的。

不管心里如何;面上的微笑还是不温不火的样子:“还得恭喜师妹晋升出窍了。”

白英嘴边的微笑便露出了些腼腆:“那我也该恭喜师姐出窍罢,只希望师姐不怪我晚说才好呢。”

看着白英腼腆的样子,纪启顺方觉面前的女冠和记忆中白英的模样重叠在了一起,嘴边的笑容也比刚才更浓了些:“哪里会在意这些东西呢?师妹要是不嫌弃,不如进屋坐坐,我前几日才炒了新茶呢。”一边说着,一边就挥袖关闭了防御阵。

原本白英就是有话想要对纪启顺说的,但是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借口。此时纪启顺请她进去,她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白英一边看着院中的花花草草,一边有些好奇的问道:“炒茶?”

纪启顺面有得色的一笑,道:“师妹恐怕不知道,炒茶是近些年在俗世兴起的一种烹茶方式。炒过之后可以直接冲泡,且入口清爽。我喝着觉得尚可,虽没有以前的那种习惯,但也别有风味。所以便学了学,虽然手法不如炒茶人的老练,但到底火候控制的不错。”

白英闻言不由一愣:“师姐难不成是去俗世游历的么?”

纪启顺引着她进了会客的堂屋,又去取了茶盏、茶叶等物,这才在榻上坐下,道:“是啊,送我进宗门的长辈早先就耳提面令、叫我及笄前得回家一趟。那时候我看迟迟无法突破到大周天便干脆领了红尘令去俗世了,不曾想一去就是四年。”

白英语带羡慕的道:“师姐是去见家人了吗?”

纪启顺微微一笑,将茶盏递给她:“是啊,去见我娘了。”

“不知道我娘这会儿在哪呢,”她感慨的叹了口气,垂头饮了口茶,而后沉默了一会儿忽道,“好喝。”

纪启顺忍不住笑了一声:“你喜欢就好,我开始都喝不惯,后来才越发觉得喜欢起来了。一会儿我装一盒给你,你且带回去慢慢喝,没了再来找我。”

白英放下茶盏,很是不好意思的道:“这怎么行呢,难道总是麻烦师姐?若是师姐不嫌弃,我倒想学学炒茶了。”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睛显得亮亮的,又诚恳又期待的样子。

“师妹若是想学我自然倾囊相授,何必这样客气?”纪启顺笑眯眯的说道,初见的时候她就挺喜欢这个小姑娘的,现在越觉喜欢了起来。好喝就说好喝,想学就说想学,白英是个老实人。

纪启顺就喜欢老实人,和他们打交道不累,也有趣多了。

白英又喝了口茶,叹着气道:“我倒是挺羡慕师姐能去俗世游历的,至少能见见家人,早知道我也去换红尘令了。”

纪启顺就安慰她:“以后也是可以下山游历的啊,到时候再去多宝阁兑换就是了。”

白英将茶盏轻轻搁在案上,笑笑道:“师姐也不用安慰我,其实我心里也是明白的,俗世毕竟灵气稀薄,我往后如果没有旁的事情或许不会回去,也就是心里多少有些遗憾。”

话至此处稍微一顿,她稍微吸了口气才继续道:“其实我此行也是有事要告诉师姐的,不想刚刚闲话许多,浪费师姐这么些时间。”

纪启顺也料到她大约是有什么事要说,不然就白英这样的性子哪里会没事来找她?瞬息间多个念头转过,她也不多废话,只是颔首示意她接着说。

白英轻轻皱起眉,道:“按说背后道人长短,非我所愿。但是才回来就听说了小比在即的消息,这才不得已当一回小人。小比中,还请师姐多小心……苏方师姐。”

纪启顺有些诧异的扬了扬眉,问道:“此话何解?”

白英摇摇头,只道苏方早已不是以前的苏方了,除此以外再不肯多说一句话。

纪启顺知道刚刚那句“小心苏方”已经是白英的极限了,便也不好多加追问,只好点着头表示会注意的,然后便转开了话题。

白英见她似乎并不在意,便不由有些上火。但又不愿意说苏方的不好,便只好由着纪启顺引开话题。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这几年中的经历。白英知道纪启顺的坎坷后,又是感慨她这些年来的丰富经历,一边又忍不住担忧在俗世的家人。纪启顺看出她的担忧,也不知道怎么劝解才好,只能引着她说这几年来她的经历。

幸而白英也配合,不然纪启顺也没辙了。到底是混军营混久了,别的还看不出来什么。光这个爽脆利落、不会安慰人的性子,就和那些军人们很有些相似了。

听完了白英这几年的经历,纪启顺也为她高兴。白英进阶养气是一个院子里头、几个姑娘们中最晚的一个,不过似乎也正因为她锻体时打得基础牢固,她养气的时候修炼起来可谓顺畅无比,就连进阶出窍的时候都没遇到过什么波折。

纪启顺还问她呢:“不知道师妹参不参加半年后的小比?”

白英想也不想就回答:“也还不确定,毕竟才晋升,总要到时候看了再说。”

纪启顺想想也是,而后两个人也没聊几句,白英就站起来告辞了。纪启顺自然依诺给她装了一匣子新茶,闹得小姑娘又是好一番道谢。

送走了白英,纪启顺一边对着茶盏掐了个去垢术,一边推开蒲团直接把自己摊在了座榻上。虽然刚才在白英面前表现的漫不经心,但是她对白英的那几句话其实还是挺在意的。

徐金风说苏方的不好也就罢了,毕竟她们二人确实是有了龃龉。徐金风又是不拘小节的性子,和纪启顺这样的好友说道说道也是正常。但是白英这么个老实又少语的性子,怎么就会特特跑来和她说小心苏方呢?

纪启顺回宗门的时间虽然不久,但也快一个月了。一个月中虽然她和苏方都有事情做,但毕竟住处离得近,常常小聚闲话也是有的。

虽说看得出来苏方的性子和以前多少有些不一样了,但是要说对纪启顺心怀不轨却也是没有的,至少纪启顺本人是看不出来。说来纪启顺对自己的眼光也很有些自信的,到底是统领过三军的人物了,看人的眼力必须有啊。

不过她也是相信白英的人品的,便想着以后看到苏方还是要上些心。也不是说就怀疑她了,而是她总觉得苏方可能还没解开心结。

多少得劝劝吧,不说让徐、苏二人和好,至少要让苏方知道徐金风当时的心思,毕竟以前也不是没有情分的——纪启顺这样想着。

打定了注意后,纪启顺又在座榻上躺了一会儿,便爬起来整整衣衫去楼上静室了。

**

静室在流霜小斋二楼一个小角上,并不很大。但因为窗户面南,所以光线总是很好地。纪启顺一进静室,就将几扇窗户都支了起来。夏日热烈的阳光寻到了缺口,便“哗”的一下猛然涌进来,铺了满室的婆娑树影。

纪启顺看也不看角落的蒲团,稍微一拂袖便席地盘腿而坐。因为加持了阵法的原因,即便她打开窗户,屋内依旧是宜人的凉爽,丝毫没有夏天的燥热。连随着树影晃动的一地碎金,似乎都泛着清幽的凉意。

她轻轻阖上眼,不多时便进入了空明的状态。

纪启顺十分顺畅的就在心中观想出了一朵庚金剑气缠绕而成的青莲,青莲带着锋锐的气息慢慢绽放,而后便不断的分化出青莲,直到分出第九朵这才停了下来。

这九朵青莲便飘飘荡荡的围绕在纪启顺的魂体旁,似乎是按照某种玄奥的路线不断地从魂体中掠过。每每青莲从魂体中掠过,那雾似的魂体便似乎更加凝固了一些、清晰了一些。

此乃《*青莲诀》中的庚金九莲阵图,可从出窍期一直观想到金丹。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壮大、稳固魂体,将是纪启顺到引气前主要的观想之法。

大约观想了四五个时辰,纪启顺估摸着差不多就是极限了,便将神念的转动慢慢停下。不多久,九朵青莲便缓缓停下化作丝丝缕缕的庚金气息袅袅散去。虽然有少许没入魂体中,但因有淬炼魂体的作用,所以纪启顺也毫不在意。

她徐徐退出观想,稍微歇了一会,便站起身来下了楼,往院中走去。只见她轻轻挥袖,漫随天外剑便化作一道锋锐内敛的剑光在她身周盘旋。

略有薄茧的指尖浮起一点清光,她骈指成剑身周的地面上画出一个光圈,这是她练剑的方式。在她看来不论是练剑还是别的,最重要的还是精准。不然就算剑势再浩大,劈不中目标也只是枉然而已。

况且漫随天外剑也只是她才换回来没多久的,这时候还不赶紧练练精准,难不成还要等到上了演武台,连对手都伤不到才觉得难堪吗?从这时候到小比也不过半年光景,她也不求自己练出个什么一二三来,只求如臂使指罢了。

练了两个时辰,她看着圈外的十几道剑痕忍不住叹了口气,心道:还是不行啊。随即便拂袖挥出一道清气将其磨平了。

不过也无妨,毕竟修炼之事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徐徐图之。若是此刻急急躁躁的留下了漏洞,往后少不得用十倍百倍的时间来弥补。再者,不过一个小比而已。她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将漫随天外剑扔进了乾坤袋,往净房去了。

洗了把澡后,纪启顺随手掐了一个指诀,湿漉漉的头发就干了。但她也懒得绾道髻,随便一束就算了事,又随便套了件家常的衣服就又往静室去了。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只是夏季天黑的晚,所以这会儿隐约还能见着光。她将窗户关起来,抬手往宗门统一发放的夜明珠中扔了道法诀,它便亮起了柔和的光芒。虽只是手指关节这样小小的一颗,但也足以将这不大的静室照得通明了。

她就在这样柔和明朗的光线下盘坐下来,慢慢地阖上眼。

但是这次她却并未观想庚金九莲阵图,而是艰难的观想起了一个一笔一划中似乎都蕴含了云雾真意的发杂道种文字。只是这个道种文字实在太过复杂,区区几个笔画就失败了多次,何况整整一个字。

此乃她的天赋小神通——“云雾仙衣”的道种文字。当初她晋升后,魂体中便铭刻了五个天赋小神通。其中太清断金刃一开始就是三阶,而且她观想断金刃第四阶的道种文字之时,仅仅用了一月有余就观想出来了,第五阶则是用了三个月的时光。

而后她便又转而去修炼同为两阶的玄霄精水令和九转金光遁,此两者升至三阶各自花了一个月左右,三阶到四阶合起来一共花了快四个月。虽说到底没有断金刃那样的顺利,但看青莲诀上的说法,不光不能算慢、还算是比较快的。

剩下的时间她便尽数花在了两个一阶的小神通上,藏息匿气诀还算好,从一阶到三阶花了半年多的时光。但是云雾仙衣可真是够呛了,一阶到二阶她就花了三月有余。云雾仙衣二阶后,她便一边修炼断金刃,一边继续修炼仙衣。

结果一直到现在会了宗门,都没能将云雾仙衣突破三阶。不过这么一来,纪启顺心里也有数了。从这几个天赋小神通看来,她恐怕最擅长的便是金、水这两种类型的法术了。

云雾仙衣这类法术,大约是她比较不擅长的罢。也不必看青莲诀了,就说她回宗门前就已经开始观想第三阶的道种文字了,加上呆在宗门的一个月时间,她可是足足观想了四个月还没将云雾仙衣升到三阶啊!显而易见,她对云雾之类的法术实在是不太擅长。

不过或许是今天她的状态不错,又或者是四个月的观想终于起了效果,当她观想到丑时初的时候,竟然将整个道种文字都一气儿观想了出来。

她痴痴的望着那个以上古云纹勾画而成的道种文字,简直有些想要大笑出声了,但是只是一瞬她便压下了心中的狂喜。因为只是观想出道种文字还不算完。

就在最后一笔被观想出来的时候,只见魂体核心处的五团铭文中,忽有一团有所共鸣似的浮现出来。这团飘逸如云的铭文一经浮出,那繁复的道种文字似乎被什么压迫着似得,几乎马上就要散去,纪启顺即便是在观想中都忍不住皱了皱眉。

虽说艰难,但是一想到之前观想许久方才成功,她便憋足了一股劲的不令那道种文字散去。就在她觉得真的快撑不下去的时候,铭文终于浮到了道种文字跟前。此两者皆化作濛濛的光团,不多久便化作一体。

待到纪启顺定了定神再看时,只见魂体上那个云雾般的铭文比原先多了许多笔画出来,显得更加玄奥、飘逸。她心中一动,便见层层叠叠的飘渺云雾骤然将她裹住,恍若一件云雾所制的袍服。

纪启顺长吁一口气,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云雾仙衣终于也三阶了。

虽然云雾仙衣的突破让她觉得松了口气,但是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修行事宜也是要一步步向前的。所以她之后的日子里并没有放松自己,而是按照步调一板一眼的往下修炼着。

**

寒来暑往,四时交替。

当秋天悄悄过去、冬天的寒风从北方吹来时,纪启顺正坐在她那间小小的静室里观想。也就是一片树叶落下的时间,她忽的睁开眼手上轻轻一弹,便有一道清光从窗外飞入她手中。

清光散去后露出了一张玉色的符箓,她指尖一弹符箓,它便忽的燃起了一簇小小的火焰。与此同时,符箓中传出一道沉稳的男声——“请有意参与小比的出窍弟子三日内前往执事堂领取手令。”

话毕,符箓恰好被燃尽,却是执事堂经常使用的传音符了。

纪启顺站起身,透过窗户看着初冬时节铅灰的天空微微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有个问题憋了很久了,一直想问大家,但是一直忘记……

我其实看修真文不是很多,但是我发现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