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乞丐王-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西出关中的必经之路,再加上其北面的黄河渡口乃名震天下的风陵渡,是以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京畿道首险”之称。

时至夏初。

无论是关中亦或中原,都不比雨水充沛的巴蜀之地。在巴蜀此刻依旧是一份春意盎然之像,而在这潼关,早已是热气腾腾。多年战乱,满目疮痍,微分轻吹便能带起几分风沙和黄土。

“娘的,这鬼天气热死人了!”

潼关关隘上,一名全身铠甲,举着旗杆的年轻士卒迫不及待的揭开领口,满腹牢骚的抱怨着。

此刻已是晌午时分,汗水早已淋湿了他的衣襟。即便是这样,他也不得不带着穿盔带甲,站在烈日炎炎之下。

放眼望去,整个关隘上矛戟林立,全是像他这样全副武装的士卒。正襟威立,严守以待的样子,彷佛有大军欲攻击关隘似的!

小士卒抱怨了一声,却并未引起身边老兵的共鸣,心下不禁暗自奇怪。在这潼关内,他最佩服的就是身边这个老王头,不为别的,就因为老王头会讲故事,而且讲的据说都是老王头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老王头经常吹嘘自己打过平定李重进叛乱的扬州之战,也打过荆楚之战,还参加过灭蜀之战。人上了年纪,朝廷本想给他一大笔赏钱,让他安享晚年。可老王头就是舍不得离开军队,于是朝廷将他安排在了潼关上。毕竟此时的大宋统治了关东和中原,地处国内的潼关一时之间也不会有大的战事。

因为老王头平日里总是一副嘻嘻哈哈,老兵油子的样子,所以年轻的小兵对老王头所谓“亲身经历的大战”也不太相信。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喜欢听老王头讲故事,毕竟老王头讲的故事还是非常精彩的。

然而,今个自从那俩豪华的马车进入潼关以后,老王头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样子,变得满脸肃穆,就连平日穿得歪歪斜斜的盔甲都穿戴齐整,还好几次问小兵头盔有没有带歪?熟悉老王头性格的年轻小兵们都很奇怪,他们都感觉到了老王头心中的那股子兴奋劲,彷佛将要迎接某位朝廷高官检阅似的。

“给老子闭嘴,赶紧把衣领系好,丢了老子的人,仔细你的皮!”老王头呵斥身旁的小兵。汗水几乎糊住了老王头的双眼,但他却依旧一动不动,身体站得笔直,目光始终注视着远方离去的马队。

年轻的小兵吓了一跳,他从来没见过老王头发火,心下顿时满肚子委屈。不过,他还是听命的再次系紧衣领,目视离去的马队。直到远处的马队消失在视线中,这才小声嘀咕道:“老王头,马车里的人是谁啊?西边长安城那位眼高过顶,说话都鼻控朝天的崔将军竟然亲自带着一千人马护送他们到此,而且咱们的刘将军还亲自迎接。这回刘将军更是亲自带着人马,护送马车出潼关去洛阳。”

老王头没有说话,直到关隘上的守军在副将的带领下开始撤去列队,这才长吁口气,没好气道:“是谁?呵呵……你没看长安城崔将军那副巴结的脸?你见过崔将军何时以如此献媚的脸孔对人?依我看,若不是守城将军不能擅自离开守地,别说是崔将军,就是我们的刘将军都恨不得一直护送马车去京城!”

“嘶……”小士兵吓得大惊失色,在他的见识里,他们的潼关守将刘将军,长安城的崔将军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人物了,想不到马车里的人竟然比他们两人更厉害。于是,连忙问道:“那他到底是谁啊?”

老王头目露缅怀之色,还一会后,突然激动道:“他就是我跟你们说的大宋朝最年轻的枢密使,当年率军平定荆南和楚地的韩元帅,如今的大宋平西王。”老王头回想当年在淮扬军中效力的时光,激动得几乎浑身在颤抖!

“平西王?”小士兵彻底的傻了眼,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为何那两位将军对马车内的人如此恭敬。

“喂,老王头快给我们讲讲那平西王的事,他可是咱大宋了不得的人物!”闻听老王头的话,周围的几名士卒顿时围了上来。

“听说平西王年纪轻轻,似乎还不到而立之年?”

“啥而立之年,人家还没娶亲呢,似乎才二十三、四的年纪!”

“你们没看到马车里下来的那两个小娘子吧?乖乖不得了,简直比天仙还漂亮,老子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小娘子。”

“吹吧,哪有这么美的小娘子。”

“滚犊子,说了你也不信。昨个刘将军见他们的时候,正好轮到我在门外守班,一见到那两个小娘子,我差点没一屁股跌坐到地上!咱守在这潼关,往来长安和洛阳的人不少吧?见过的高门大户小姐,丫鬟也算不少了吧?可还真没一个比得上那马车里的两个小娘!”

……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将对韩旭的兴趣转到了杨月蝉和程淮秀的身上。

老王头刚开始听得还得意洋洋,毕竟他当年可是跟着韩旭混的,说句俗话那就是见过世面的啊!

可随着这帮小兔崽子越说越猥琐,他顿时火冒三丈。冒犯韩旭的女人,那就是冒犯韩旭,这还了得?于是,老王头破口大骂道:“娘的,都给老子闭嘴!平西王的女人也是你们敢瞎议论的,谁在多说一句,老子今个拔了他的皮。”

老王头一发火,周围顿时鸦雀无声。

年轻的小兵们尴尬的笑了笑,一人赶紧打圆场,岔开话题道:“老王头,你以前不是说你是淮扬军的嘛!那你还是赶紧跟我们说说平西王的事。”

说着,他们就在这潼关城楼上席地而坐,一个个笑呵呵的围着老王头,开始听他讲故事。

见他们变得识相,老王头颇为满意。接过一人递过来的水壶,咕咚咕咚的灌了几大口后,一抹嘴巴,又开始了以往经常说的故事。

“你们不知道吧?那两个小娘,其中有一个就是当年的淮扬军水军程统领,她可不得了,可是咱大宋朝第一位女将军……”

“那另一个呢?”

“你他娘的别打岔,另一个老子没见过。说到程统领,还得从平西王说起……”……

第381章马车内的谈话

韩旭当然不知道远处潼关关隘上发生的事,此刻他正端坐在豪华马车内闭目养神。

这马车是成都府知州吕余庆送的。

出得护龙山后,韩旭并未去成都府,而是直接去了剑门关。

剑门关的守将在见到韩旭之后,立马派人八百里加急直奔成都府汇报给吕余庆。在巴蜀之地闷了三年的吕余庆,闻听韩旭竟然活着,而且人就在剑门关,当即欣喜若狂领着人马直奔剑门关。

自从吕余庆被赵匡胤派到成都府,他一边治理巴蜀,一边不断的派出人马搜索剑阁群山,最后甚至扩大到整个巴蜀之地。因为他深知,若是找不到韩旭,完成不了赵匡胤交代的任务,那么他今后就再也回不到汴京城,只能老死巴蜀之地了!

可想而知,当在剑门关见到韩旭的那一刻,吕余庆是激动得泪流满面,简直比见到自己的亲爹还亲。

在吕余庆的口中,韩旭也知道了这三年来朝廷发生的大事。

王全斌为了给他报仇,把蜀地杀得是血流成河。屠城在韩旭看来当然是很不赞同的,可他也不得不为王全斌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感动。在朋友之义和天下大义之间,王全斌选择了前者,为此他的屠城行为,造成朝廷将其贬为崇义节度留后。虽然不久后就被赵匡胤重新任命为节度使,但就个人而言,韩旭深感王全斌乃真正值得深交之辈!不过王全斌在蜀地的所作所为,引起了蜀地百姓的仇恨。原本已经投降的蜀军将领全师雄正是利用百姓的不满而再次反叛,引起蜀地大暴乱。若不是曹彬反应迅速,领兵镇压处理得当,宋军将在蜀地陷入持久的平叛泥潭。令韩旭想象不到的是,在占领蜀地之后,赵匡胤竟然在第二年就以南汉主刘鋹不肯对大宋称臣为借口,命潭州防御使潘美立刻发起对南汉的进攻。刘鋹的荒淫无度是出了名的,不仅**后宫,更是任命宫女参政,女子为官在南汉比比皆是。而这家伙最牛B的是,对太监好得不能再好。南汉可以说是太监的乐园,要想在南汉官场受到重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当然是先得为官,而第二个就是得把自己给阉割了。自此,南汉官场的太监人数超过两万多人。

这样的朝廷,哪里是大宋朝的对手,潘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灭掉南汉。

如今,天下以赵宋为大,南边剩下南唐,吴越和一个小小的清源,但这三家都向大宋称臣了;北面是北汉和契丹。大宋如今的实力,远超南唐和契丹,唯一麻烦的是契丹以塞外骑兵为主,一时半会难以灭掉。

除此之外,最令韩旭哭笑不得的是,赵匡胤以为他战死了,追封他为平西王。封王啊,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可赵匡胤封什么不好,偏偏以他平定西川为名,追封他为“平西王”。这可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的名头。

如今韩旭占据了这“平西王”的封号,不知后世那吴大反贼将来会得到个什么封号。

……

吕余庆很会享受,这豪华马车做得很大,彷佛移动的一间小屋子。

刘三在外把持着马车,车内除韩旭外,还有程淮秀、杨月蝉、吴师道三人。

为了完成李可卿的心愿,韩旭带着那枚装着李可卿头发的香囊去了趟长安城。如今的大唐大明宫早已毁于不断的战火之中,这座比后世故宫大四倍,比老毛子克里姆林宫大十二倍的天下第一宫殿早已烟消云散。

在大明宫的遗址上,残埂断壁,烧成黑炭的圆木比比皆是,彷佛在哭诉着那曾经辉煌了数百年的大唐宫殿。见此,几人是感慨万千。

自从离开长安城后,马车内一直充满着忧伤,直到现在,还未恢复过来。

吴师道心下一直有个疑问,此刻他终于忍不住了,打破沉默道:“旭哥儿,你的腿伤不是已经好了吗?为何对那吕余庆说双腿彻底的废了?”

在和吕余庆的见面之中,韩旭是坐着轮椅的,那把轮椅是他和李可卿两人共同完成的,为此他不惜让刘三背着轮椅离开护龙山。

吕余庆一见之下,以为是韩旭在高崖跌下以致双腿残疾,当即让人将他那俩豪华马车送来,见此韩旭也并未拒绝吕余庆的好意。吕余庆原本想让韩旭坐船由大江返回京城,但韩旭要去长安,当然是坚持要北出汉中,沿着渭水先入长安。走陆路,经过潼关,洛阳,最后去汴京。

吕余庆只得派人护送韩旭去长安,再由长安城的守将护送去潼关。这一路行来,一路换人护送,倒也安排得他们舒舒服服。

韩旭缓缓睁开眼睛,淡淡的看了吴师道一眼,又看了看马车内的那把轮椅,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在吕余庆以为他双腿残疾的时候,他心下微动,鬼使神差的并不否人。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做,于是干脆就继续装着身体不便,两腿已残废的样子。

吴师道想了想,又道:“旭哥儿,此次回京,你有何打算?”

韩旭耸了耸肩膀,哑然一笑道:“如今我双腿残疾,能有何打算?老婆孩子热炕头呗!”

说着,只见杨月蝉和程淮秀脸面顿时变得绯红,看得韩旭为之一呆。

吴师道见韩旭未明白自己的意思,不禁无奈的摇头叹道:“老道想说的是,如今你已是大宋平西王,虽然这是皇帝的追封,但依老道的所见,赵匡胤说出去的话是不可能收回的。阴差阳错间,你成了大宋朝唯一活着的异性王!恐怕此次回京,并非你想想中那么简单。”

韩旭怔了怔,顿时明白了吴师道的意思。

自秦朝取消分封制以来,天下间异性王能有几个有好下场?汉朝刘邦更是杀了好几个!如今韩旭算是大宋朝赵姓以为的第一人,枪打出头鸟,这么简单的道理韩旭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韩旭哑然一笑道:“那你可别忘了,我这追封的异性王,可是没有封地的。没有封地的王,能有什么用?而且皇上应该不是那种容不得人的人吧?”

吴师道继续说道:“你曾经说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老道深以为然。有些事,不是你不去想,不去做就能躲得掉的!”

“那你这神棍说说,我这平西王该如何做?”韩旭双手一摊,若有所意的笑道。

吴师道盯着韩旭半晌,小鼠眼精光一闪,异彩连连。突然之间,他想到韩旭故作双腿已残,难道是韩旭早就想好的以退为进的方法?一想到此,他是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兴奋。如此年轻的平西王,无论武功和是计谋都可算是天下少有的佼佼者。

吴师道一咬牙,起身来到韩旭面前,扑通一声双膝跪了下去。

车内,三人同时一惊,韩旭立马上前扶起吴师道,惊道:“老道,你疯了你,你这是干啥?”

“旭哥儿……不,平西王殿下。”吴师道跪地不起,狠声道:“这里没有外人,老道有些话不吐不快。如今殿下不仅贵为平西王,而且秦帮主将丐帮交给殿下,身边又有杨姑娘这样的高手,程姑娘这样统帅水军的好手。只要殿下振臂一呼,丐帮数十万帮众,淮扬军数万士卒,立马可成就殿下一方诸侯的基业。如今赵宋确有一统天下之势,可毕竟还未一统天下。大江以南还有南唐,燕辽之地还有契丹,殿下只要向赵匡胤要回西川封地,就可以西川为基础,待中原有变,即可率军入主中原,成就一代王朝霸业。”

此言一出,韩旭惊得大张着嘴巴,一屁股跌坐回车内软榻,怔怔的说不出话来。没错,秦雨山留在了护龙山,将丐帮帮主之位传给了他,丐帮确实是一股势力。至于淮扬军,虽然已经过去三年,但他也有信心这支军队心是向着他的。

可他实在是没想过真的向赵匡胤去要封地,没想过去和赵匡胤争天下啊!

程淮秀同样是震惊不已,不过,在震惊过后就立即恢复正常,两眼迷恋的看着韩旭,一切以韩旭为主的意思。

倒是杨月蝉,在听到吴师道的话之后,双眼异彩连连,似乎颇为兴奋的样子。

吴师道兴奋的又道:“对了,还有淮南的盐帮,若是殿下不能取得西川封地,那就回淮南,经营淮南,可南下渡江攻南唐,亦可渡过淮水北上中原!”

……

马车飞快的行驶在天下间最为宽敞的长安至洛阳的官道上,而车内却寂静无声。

长久的沉默后,韩旭突然呵呵一笑,道:“到哪了?”

面对如此答非所问的回答,吴师道楞了半天,这才起身钻出马车。不一会,进来回道:“快到洛阳了!殿下……”

“不用叫我殿下,我听着不习惯,都是自己人,老道你还是叫我旭哥儿为好!”韩旭摆了摆手,微微一笑道:“马车不必进洛阳,我们直接绕过洛阳,回汴京!另外,老道你和刘将军说一下,送到这里即可。”“还叫旭哥儿?这就是韩旭的答案吗?”吴师道心底微微一叹。但他可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想法,看着韩旭那年轻充满朝气的脸,心下暗道:“或许等韩旭回到京城,就该知道自己所说的一切都会成为现实,到时候想必他是躲也躲不掉的!”

第八卷汴京风云

第382章平西王回京

数十日后,马车抵达大宋都城汴京。

此时的汴京,比之三年前又有了更大的变化。御街两侧商铺林立,流动的小贩不停吆喝叫卖,来来往往的行人让马车不得不放慢速度。

“让让,让让!”把车的刘三不断的呼喝着,换来的效果却不太明显,马车的速度始终被络绎不绝的行人所压制。

街道上大多是京城的百姓,可谓是见惯了大世面的。像这样无名无姓的豪华马车,汴京城多的是,一般都是商贾富豪的座驾!而那些真正带上姓氏或标记的豪华马车,才是皇家贵族、朝廷大员的座驾。自古欲进官场之人趋之若鹜,概因地位决定金钱,金钱不一定决定地位。

既已抵达京城,韩旭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微挑车帘,欣赏起这繁忙的古都之景。

此时,一阵铿锵有力的锣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只见在一个人流众多的路口拐角,数十名穿着褴褛的乞丐正敲锣打鼓的吆喝着,在他们的身后还高高竖立起一面大旗,上书“丐帮”二字。这两字写得是龙飞凤舞,风流不羁,貌似应该出自名家之手。

韩旭微感错愕,难道丐帮的弟子也卖艺?干起了耍猴的把戏。于是,让马车朝那边驶去,在靠近拐角处停下。这一停下,才发现周围已经聚集起很多人,从他们的穿着来看大多是些提剑跨刀的江湖人士。

一张书桌,桌后一人尖嘴猴腮,长相十分的猥琐,此刻正提笔蘸墨,笑眯眯的望着围观的人群。楞一看之下,韩旭吓了一跳,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他称为极品人才的扬州地痞孙二圣。

只听孙二圣笑呵呵的朝着人群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江湖朋友,在下丐帮京城分舵舵主孙二圣。如今我丐帮虽不说名扬四海,但也算是小有名气,想必各位江湖朋友都有听过吧?”

“听过,听过,丐帮义薄云天,锄强扶弱,哪里算是小有名气?实在是大大的有名呐。”

“就是,如今谁听到丐帮不竖起大拇指!”

“秦帮主武功盖世,实乃吾辈之楷模也!”

……

围观的人群纷纷附和。

听到这,孙二圣连忙搁下手中之笔,满脸谦虚的抱拳拱手,又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也就不多说了,说多了倒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今个咱丐帮在这摆下阵势,不为别的,凡想加入我丐帮之人,即刻报名即可!”

韩旭这回总算是明白了,原来孙二圣这小子是在这招兵买马呐。

丐帮公开招聘乞丐,这倒是新鲜事,倒不知是否会有人当场加入呢?

“兄弟,你这丐帮好倒是好,可惜都是些乞丐啊,不说穿得破破烂烂,一日三餐能否吃饱都有问题啊!”一名江湖人士,指着周围的几名衣裳褴褛的丐帮弟子,呵呵笑道。

“就是啊,丐帮丐帮乞丐之帮,好好的百姓不做,谁会去当乞丐啊。”

闻听此话,孙二圣拍了拍胸口,嘿嘿一笑道:“非也,非也。你们瞧我,在下也是丐帮弟子,穿得不是和你们一样吗?谁说入了丐帮就一定得穿得破破烂烂?说句话不怕你们不信,我们丐帮扬州分舵,十个弟兄有五个是穿成我这样的,至于那些穿得破破烂烂的,不是咱丐帮没钱,而是他们就喜欢丐帮本色。”

说着,孙二圣又拉过身边一名人高马大的丐帮弟子,一把扯开他的衣服,露出浑身的嘎达肉。攥起拳头,又朝着那人凸起的胸大肌上“啪啪”的打了两拳,笑道:“都看见没?一身腱子肉啊!什么是丐帮本色?咱丐帮可不是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江湖败类,咱这是‘金玉其内败絮其外’。浩然正气自存于胸,外表破烂不要紧,但我们又一颗赤城之心。难道你们都是些只看外表,不看人品的人?”

“不是,当然不是……”

“啪”孙二圣一怕桌子,大赞道:“这就对了嘛,看人可不能光看表面。另外,你们说说他这一身腱子肉是吃不饱的吗?这怎么可能嘛!不说别的,只要加入丐帮的,一日三餐管饱,隔三差五小酒小肉。若没有,你尽管拿锤子朝我脑袋上招呼!”

“有这好事?那我要加入。”

“我也要加入。”

“还有我,还有我。”

“……”

“嘿嘿,这就对啦!都排队啊,想报名的都排好队,咱丐帮讲的就是个规矩。”面对踊跃报名的人群,孙二圣笑得合不拢嘴,美滋滋的坐下,提笔开写:“叫什么名字?”

“俺叫陈二狗。”一名身材高大,长得孔武有力的汉子拍着胸口说道。

一见此人,孙二圣双眼异彩连连,急切道:“会武功?”

陈二狗憨憨的说道:“会点庄稼把式!”

“会武功好啊,我们丐帮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后面领个牌子去,从今后你就是丐帮的人了!”孙二圣下笔如飞,记下陈二狗后又大呼道:“下一个。”

“我叫洪七。”弱弱的声音响起,一名瘦了吧唧的半大小子结结巴巴的说道。

闻听此言,韩旭一屁股跌坐到地上。

杨月蝉和程淮秀赶紧将其扶起,疑惑道:“没事吧,旭哥儿。”韩旭赶紧摆了摆手:“没事,没事。”洪七?洪七公?尼玛忒坑爹了吧,“洪七”这两个字对丐帮来说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啊!不过,韩旭掐着指头算了算,估计也就是同名同姓!要知道那牛B轰天的“北丐”可是南宋人物,时间上差了一大截呢!

洪七小脸涨得通红,弱弱道:“我……我不会武功!”

“不会武功?”孙二圣微微一愣,随即却嘿嘿笑道:“不会武功没问题啊,咱丐帮就是能将不会武功的人练成大侠。大侠知道不?”

“知道,知道!”洪七一脸兴奋之色,小手紧紧的握成拳头,道:“大哥放心,我一定会成为秦帮主那样的大侠的!”

……

“下一个。”

“晚生柳彦卿。”

“哟,识字?”

“读过几年私塾。”

“识字好啊,咱丐帮缺的就是有文化的人,赶紧后面领牌子去。”

“下一个。”

“在下不识字。”

“不识字没问题,你见过几个乞丐识字的。行了,赶紧后面领牌子去……下一个。”

……

就这样,不一会的功夫,孙二圣就招了一大批丐帮新弟子。

杨月蝉和程淮秀看着韩旭,掩口娇笑不已,那意思很明显,什么样的人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