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乞丐王-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旭和赵芸的关系,赵匡胤当然知道,而且韩旭一定会成为反对最激烈的人。昨晚韩旭连夜入宫,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赵匡胤同样知道,韩旭也不可能将消息透漏出去,一旦事情透漏出去,韩旭就不得不站出来公开表态,将他自己推向风浪尖口的同时,剩下的连一点私下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可若是李从善和韩旭都没有透露出去,那又会是谁呢?

想到此,赵匡胤后背不禁一阵发凉,只见他脸色一变再变,眼中杀意一闪而逝,阴声道:“此事你去和常欢商量下,暗地里去查,不得有半点透漏。”

查案要和大内总管常欢商量?米信微微一愣,瞬间反应了过来,看样子皇上是怀疑宫内有内奸。

一念及此,米信好一阵后怕,宫里的护卫可都是他负责的,皇帝身边出了内奸,这还了得?

……

丐帮这段时日,一直在孙二圣和老秀才等人的安排下忙着将总舵迁离汴京,虽说都是些要饭的乞丐,但家当和人员也并不少。吴师道被韩旭安排过去帮忙已有些日子,多日未出现在平西王府的他,今个却匆匆忙忙赶了过来。

“旭哥儿,你倒是说句话啊!”瞧着一脸平静的韩旭,吴师道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听到京城里流传的消息,他急急忙忙的赶回来,却没想成了皇帝不急太监急。

韩旭把玩着手中的打狗棒,头也不抬道:“我能说什么?”

吴师道急道:“你仔细想想最近可有得罪了什么人?这事,贫道估计十有八九是你对头干的?”

“对头?或许吧!”

韩旭微微一叹道:“这事是谁干的已经不重要,此人是想把我逼得公开表态。”说着,双眼大亮,斩钉截铁道:“事已至此,那本王就满足了他这个愿望。”

闻听此言,吴师道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眼前的这平西王爷要蛮干了。虽然他猜不到韩旭会怎么办,但他坚信这家伙不动则已,一动就是翻天覆地,到时候京城估计又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闹腾。

同样,吴师道也知道自己阻止不了韩旭的想法,于是,想了想,认真的说道:“这事你想好了?”

韩旭点了点头,长吁口气,叹道:“我也不希望那样去做,当下只能指望皇上别同意南唐的请求。”

“有几成把握?”

“一成不到。”

“一成都不到?”吴师道愕然道。

韩旭点点头,正色道:“若是这事没有公开的话,或许那将是五五之数。可一旦公开出来,这事就悬了。”

赵匡胤没有在朝堂上立即同意南唐的求婚,至少说明他还在犹豫,或者说是仔细在斟酌此事的影响。

事实上,无论从那边看,同意南唐的求婚对大宋朝廷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一来可以缓和在大宋咄咄逼人之下,南唐朝廷产生的焦虑情绪,要知道人在焦虑之下很可能做出违背常规,不能用常理推断的举动;二来,赵芸可以成为公开进入南唐的棋子,有利于打探到不一样的南唐朝堂的举动。

或许唯一不利的就是对赵芸本人的幸福,身为大宋公主的她会如过往朝代那些和亲的公主一样,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书房外,传来侍女灵儿的敲门声,李从善携手韩熙载前来。

吴师道见状,退到屏风后暂避。

韩旭和赵芸之间的暧昧关系,仅限于朝廷上的极少数人知道。李从善经过进奏院的打听后,却未得到任何的线索,是以这才安心的带着韩熙载前来面前韩旭。

“两位老哥昨晚住得是否还习惯?”韩旭笑呵呵的放下手中的书籍,恢复往日的嬉笑表情。

“当然,在韩王爷的府邸就如同回到了本王的齐王府,没想到韩王爷的府邸竟颇具江南亭台小阁的风韵,可见韩王爷是废了一番心思的呢!”李从善微笑道。说罢,朝着韩熙载点了点头。

只见韩熙载手捧着精美的木盒,缓缓放在韩旭的书桌上。

“两位老哥,这是?”韩旭故作惊异道。

韩熙载摆了摆手,笑呵呵的说道:“如今,老夫和齐王殿下暂居韩王爷府上,韩王爷难免有所不便。一点小意思,还往韩王爷笑纳,也算是老夫和齐王殿下叨唠了。”

“两位老哥,这说的啥话,当年本王前往南唐之时,还不是多亏两位老哥照顾……”韩旭立马板着脸,佯作生气的说道……可话说到这,他再也说不下去了。

只见韩熙载轻轻的打开盒子,一阵耀眼的白光闪过,令人惊骇的光芒差点晃瞎韩旭的眼睛。四四方方的盒只里,九颗婴儿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围城一个圆形,安安静静的躺在其中。

这九颗珠子甚至比南唐进贡给赵匡胤贡品里的那些夜明珠还大。倘若仅仅是大也就算了,关键是这九颗珠子一眼看过去,大小几乎一模一样。这样的珠子,放在外面每一颗都是奇世珍宝,更何况是九颗一模一样的夜明珠,其价值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可说是无价之宝。

“这……”即便是看过天可汗宝藏的韩旭,也不禁为这九颗珠子赞叹不已,语气都变得断续。

韩熙载笑眯眯的说道:“韩王爷无须客气,这是老哥和齐王殿下的一点心意。”

“那……那……老弟我就……不客气了?”

话虽带着迟疑的口吻,但韩旭的手上的动作可没有一丝的迟疑,在韩熙载话音一落的瞬间,双手毫不犹豫的上前,一把将盒子盖上,放到身后。

做完这一切,韩旭这才注意到两人还站在自己的书桌前,连忙抱歉道:“两位哥哥赶紧坐,坐……来到兄弟我这,你们就当在你们自己的家里一样,随便走,随便看。”

李从善和韩熙载相视一笑,缓缓坐下后,这才打量起韩旭这书房的布置。

一所住宅,古人最重视的就是书房,一个书房的布置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和爱好。韩旭也是入乡随俗,典雅也好,俗也罢,观其书房见其人。

然而,正当两人饶有趣味的打量着那一排排的书架之后,突然间同时色变,满脸不可置信的盯着那南墙上的那副画像。

那副人物画,正是数日前赵匡胤赐给韩旭,并交代他一定要挂在书房内的东西。

见此,韩旭忽然想到那日在崇文院同范质、魏仁甫、王溥三位老宰相的谈话,他们猜测这画上之人乃南唐的将军。如今从李从善和韩熙载那骇然的目光来看,三位老宰相的猜测应该不差。

画上之人一定南唐的武将,而且身居高位,不然李从善和韩熙载不会有如此惊奇,甚至可以说有点害怕的目光。

韩旭整理了下思绪,微哂道:“两位老哥,这画上之人你们认识?”

“当然……”韩熙载脱口而出,但话说到一半却被李从善以眼神制止,当即改口道:“当然,不认识……只是一时看着眼熟,似乎在那里见过,呵呵。”

李从善的小动作并没有瞒过韩旭的眼睛,闻听韩熙载如此说,韩旭笑道:“是嘛?老弟我见这幅画也是眼熟得很,就是想不起来再那里见过。”

李从善面色恢复正常,说道:“不知这幅画韩王爷是从哪里得来的?”

韩旭想也不想,老实说道:“皇上赐给我的,让我挂在书房好好看看。”挂在书房倒是真的,不过“好好看看”这句话,完全是他瞎扯的。

韩熙载还想问什么,却被李从善扯了扯衣袖,只见李从善随即起身道:“韩王爷,时辰也不早了,本王就不打扰了。”

“这么快,再坐会,老弟还有好多话想和两位老哥说说呢。”韩旭奇道。

“呵呵,如今本王和老大人就在韩王爷府上,有的是时间,来日方长嘛。”李从善还是带着韩熙载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韩旭盯着墙上的画像更加疑惑了,于是将屏风后的吴师道叫了出来,指着画像正色道:“老道,找人描下这幅画,派江南分舵的丐帮弟子查一查,这副画上画的是南唐哪位官员?”

李从善欲言又止的样子,显然画上之人来头非同小可。……

第402章私奔

黄昏时分,又到了纳凉的时候,街道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宋朝鼓励经商,道路两旁的小商小贩可以趁着天色渐晚的时辰,再出来赚点家用。他们不用担心被开封府的巡街衙役们驱赶,反而这些巡街衙役会努力的维持秩序,缉拿欺行霸市、小偷小摸之徒。

忽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此起彼伏的沿街叫卖。

只见一匹高头骏马飞快的在街道上奔驰,马上一劲装女子,头带帷帽,看不清其面容。可从那矫健而美妙的身姿来看,那层薄纱下定然是副倾城容颜。

街道上顿时乱了起来,行人纷纷避让。

虽然马速极快,可马上女子凭借着娴熟的控马技能在街道上左右穿梭,愣是没伤着一人,转眼间就从一队巡街衙役面前冲过。

“头儿,追不追?”一名衙役面色呆滞,口中喃喃说道,显然他们被这女子纵马闹市的行为给震惊了。

领头一名三十多岁的汉子,正是这队衙役的小头目。闻听这话,这才反应过来,一脑瓜子拍在年轻衙役的后脑勺上,大骂道:“追,给老子追……娘的,胆敢在老子的地头上纵马狂奔,这小娘皮是不想活了,等逮进开封府牢里,老子要让她知道啥叫厉害!”

巡街衙役撒开双腿朝着骑马女子追去。

若是在城外,没人会傻到凭两只脚去追一片健马,而在京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川流不息,马上女子似乎并不愿伤及无辜,是以马速虽快,但远远没达到奔跑冲刺的马速。

“快,快,快……”

“军爷,好样的……”

路边的百姓,见着这幅官追“贼”的场面,纷纷拍手给衙役们鼓劲。

不知是不是平日里追拿小偷小摸多了,开封府的衙役练就了一身长跑的本领,硬生生的凭着双腿追了数条街道。虽然还未追上马上的女子,可也为让马尾巴从视线里消失。

转过拐角,年轻的衙役一把拉住带头的老大,奔跑的惯性差点让两人摔了个狗吃屎。

带头衙役顿时火冒三丈,“呸”的一声朝着地面吐了口口水,骂道:“娘的,你小子找死啊?”

然而,年轻的衙役连连摆手,一手指着前面不远处,气喘吁吁的说道:“头儿……你……看……”

衙役们同时朝着前方看去,只见不远处那匹白色骏马停了下来,悠闲的在一株老槐树下吃草,而马上的女子却已消失不见。

“人呢?”

带头衙役大吼道:“走,过去看看。”

见到女子弃马,他是大喜过望。要知道,他之所以能身为带头巡街,可全凭这双腿,开封府衙役里面可就他跑的最快,人送外号“飞毛腿”。

然而,带头衙役刚走两步,却又被身后的年轻衙役给拽住了:“头儿,你仔细看看那是什么地方?”

“平西王府”四个金色大字,在夕阳的余晖下映出刺眼的光芒。

这女子即便不是平西王府的人,也定然和平西王府有这莫大的关系。平西王韩旭是什么人?岂是他们这帮小喽喽能打扰的?

晦气,真他娘的晦气。

本以为能再力新功,却没想碰到个硬茬子。

在周围百姓幸灾乐祸的表情的中,带头衙役一肚子火气的带队离去。

……

“韩旭,韩旭……你给我出来。”

听到前院传来怒气冲冲的娇斥,韩旭摇头苦笑不已,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

劲装女子入得大厅,二话不说,“砰”的一声,将一副包裹丢在桌上,随即掀掉头上的帷帽,露出赵芸那张怒气冲冲的俏脸。

“哎哟,谁忍咱们芸儿生气了?”韩旭笑呵呵去牵赵芸的小手,却被赵芸气鼓鼓的甩开,旋即面色一正,拍着胸口说道:“芸儿你尽管说,万事有我做主,谁惹你生气,我就去砍了他脑袋。”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赵芸更忍不住了,双眼立马蒙上一层雾气,抽泣道:“就是你,还有父皇,你去砍脑袋啊!”

砍赵匡胤的脑袋?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韩旭尴尬无比,赶紧让程淮秀将屋门关上,这话要传出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啊!

这几日,南唐求亲之事已经传遍京城,终于传到了赵芸的耳朵里。为此,她去见赵匡胤,却没想到一向疼爱他的父皇竟然不见她,而且将她禁足在宫内。

直到这时,赵芸终于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的,而且赵匡胤似乎有了将她下嫁给南唐齐王的打算。于是,她让身边的侍女绿儿扮成她的模样,而她却换上绿儿的衣服,偷偷出了皇宫。

“父皇瞒着我,你也瞒着我,骗子,你们都是骗子。”赵芸哭得是梨花带雨,伤心至极。

望着眼前情深意重的赵芸,韩旭无言以对。

见状,程淮秀将赵芸扶到一旁坐下,安慰道:“公主,旭哥儿不是不想去见你,他几次入皇宫求见皇上,都被米统领拦住了,而且皇上也不让他入后宫见你。”

面对赵芸询问的询问的目光,韩旭微微点了点头,叹道:“此事到了这地步,看样子皇上已经下了决定。芸儿……难……难为你了。”

闻听此话,赵芸再也忍不住了,起身扑到韩旭怀中,痛哭道:“不要,我不要嫁给什么南唐齐王!旭哥儿,你和我一起去求父皇,父皇一定会答应我们的。”

“没用的,皇上现在连见都不会见我。”

赵匡胤不见韩旭,或许他还在犹豫这事,可他现在连赵芸都不见,显然已经是下了决定。在江山和女儿面前,身为大宋皇帝的赵匡胤终究还是选择了前者。作为皇帝,这是一个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选择;作为父亲,这是一个错得不能再错的决定。

程淮秀和赵芸在扬州之时就已经认识,两人情同姐妹,此刻见赵芸哭得伤心,忍不住的说道:“旭哥儿,你快想想办法,咱们不能让公主嫁给李从善呐。”

“对,你快想想办法。”赵芸双眼一亮,连忙抬起头说道:“你一定有办法的,父皇和赵叔叔都说你鬼点子最多。”

韩旭掏出手绢,轻轻拭去赵芸脸上的泪水,莞尔一笑道:“芸儿不是已经想到办法了吗?”

此言一出,在场的诸女全都楞住了,唯有赵芸忽然间变得面红耳赤,眼光不自禁的看向桌面。

韩旭伸手打开赵芸进门时放在桌上的精美包裹,只见里面包裹里珠宝首饰一堆,随即笑道:“没想到,我们家芸儿私房钱还不少嘛!”

说着,在赵芸扭捏的目光下,又欲去掀里面的另外一个小包裹。

说时迟那时快,赵芸迅速的将那个小包裹抢了过去,紧紧的捧在怀中,满脸绯红直没耳根。

韩旭不用猜也知道,那包裹里装的定然是赵芸的换洗衣物,而且还是贴身的那种。

到了这个时候,诸女即便是再笨,也猜到了包裹里的东西。一个个顿时掩口轻笑,饶有趣味的看着已经羞得下巴贴到胸口的赵芸。

半晌后,赵芸终于忍不住这尴尬的场面,抬起头,鼓足勇气道:“不错,我就是要和旭哥儿私奔,你们若是害怕,竟可向我父皇告密。”

要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许是个善意的谎言,其中饱含着无数善男信女的无奈选择和等待。而“私奔”,这是个千百年来痴情男女冲破世俗和家族的禁锢的终极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却是天下有情人主动追求幸福的极致。

这词在赵芸的口中说出,若传出去,足以震撼大宋天下。一个堂堂的大宋公主,说出这样的话,怎不另人动容。

四目相对,情意连绵,大厅内的其他人知趣的退开。

赵芸的情深,让韩旭产生自惭形秽的感觉,推着轮椅上前,将赵芸紧紧的拥入怀中,喃喃道:“芸儿,你放心,我知道你舍不得你父皇,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带你走……可若真到了那时刻,你也放心,我会义无反顾的带你走,只希望到那时你能放下皇宫的一切。”

赵芸在韩旭的怀中不住的点头,哽咽道:“旭哥儿,我相信你。”

……

“芸儿,你真的想和我私奔?”

“当然,不然我带这些东西出来干嘛。”

“可是你带的嫁妆也太少了点啊!”

“嫌少?都这时候了,你还说这种话?”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从善这小子长得眉清目秀的,家势又好,在南唐不知又多少女子挤破脑袋想往他齐王府里钻呐。”

“哼,她们是她们,我是我,我就看上你这无赖鬼了。”

“……”

一番你侬我侬后,赵芸终于破涕为笑,眉头尽为君展。

“旭哥儿,你说你到底有什么办法让父皇放弃打算!”

“很简单,李从善就在我的府邸,等会夜深人静,我去神不知鬼不觉的送他归西。”韩旭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狠声道。

这个办法还真是一劳永逸,可李从善若是在韩旭的府邸出了事,这哪里是神不知鬼不觉,简直是路人皆知啊!

赵芸吓了一跳,双眼眨巴眨巴的盯着韩旭看了良久,这才反应过来又被他给骗了,随即娇嗔道:“尽瞎说,这样一来你就成了大宋和南唐的仇人,走到哪都会被通缉。”

说到这,赵芸认真的看着韩旭,又道:“你到底有没有办法呀?”

韩旭四下看了看,附耳小声说了一番。

“这……”赵芸面色瞬间红得欲滴出水来,不依道:“这……不行吧?”……

第403章摊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紫宸殿,早朝。

赵匡胤眼神扫过殿内众人,在韩旭的身上微一停留,随后朗声道:“南唐使者李从善前几日呈上南唐国主李煜的书信。”说到这,赵匡胤略一停顿,又道:“朕知道很多人都在猜测其中的内容,今个……朕就开诚布公,众卿可畅所欲言。”说着,朝着枢密直学士兼参知政事薛居正点了点头。

薛居正出列,拱手道:“书信内容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如今南唐国内缺盐少铁,南唐国主李煜请求朝廷放宽对南唐的盐铁供应,对此不知各位同僚有何想法?”

话音一落,朝堂上鸦雀无声。

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却没有一个站出来说话。

虽然这是赵匡胤第一次公开南唐李煜的书信内容,但他们听到之后却没有一丝的惊异之色,显然在这之前,他们多多少少已经收到了所谓的小道消息。果真不亏是朝堂上的人,消息就是灵通。

见此,赵匡胤心里堵得慌,暗暗下决心要让米信好好的查一查宫里的内奸。不过,表面上,他依旧表现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目光保持着威严,静静的等候文武们的发言。

可惜,让他想不到的是,等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人敢出头说话,全部在眼观鼻,鼻观心。

你们不说?那朕也不发话,看你们能撑到什么时候。

赵匡胤这个皇帝和朝堂上的大臣们杠上了,比起了耐心。

良久后,赵普终于站了出来。皇帝可以等,其他人可以等,但身为百官之首的赵普在这个时候却不能随大溜下去。

只听赵普缓缓说道:“启禀皇上,微臣认为南唐乃我朝藩属国,且南唐国主无论是李景还是李煜,自我大宋立朝以来,一直是恭敬有佳。每每我朝兴事,必定派人前来朝贺,历年的进贡也按时按需,从未拖欠。

如今,南唐国内行铁质大钱,确实是缺盐少铁。而我朝自占据淮南十四州后,盐铁供应充足。微臣认为,可适当放宽对南唐的盐铁限制,一来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二来也可以安抚南唐,稳住如今南唐的局势。”

赵普刚刚说话,殿内的气氛瞬间热闹了起来。

有了宰相带头,低下的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户部侍郎率先站了出来表示附议,如今盐铁转运使还未正式实施,户部依旧把持着朝廷收入的大头。放宽盐铁限制,首先受益的就是户部。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南唐的进贡如今也是大宋朝一笔巨大的额外收入,既然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稳定的收入,文官集团自然是喜闻乐见,纷纷表示支持,维持南唐的安稳,就能更好的维持大宋朝的修生养息。

“赵普这家伙收了李从善啥好处?”韩旭暗自琢磨着,拿赵普和他自己比了起来,身为宰相的赵普拿到的好处应该不比他这位闲散的王爷少。

自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大宋朝的官员似乎都喜欢上了银子,一个个急着往自己脸上抹黑以为自污。面对能捞到手的好处,绝大多数人都顺手牵羊了。以石守信为首的那些开国武将是这样,王全斌纵容兵将抢四川也有这样的意思,同样赵普也不例外。似乎只有把自己弄得贪婪一点,才能让赵匡胤放心。

这帮家伙估计收了李从善多少好处啊,一个个都跳出来为南唐说话。

当然,他在鄙视别人的同时,却偏偏漏过了他自己。一个只收好处而不办事的人,才更加应该让人鄙视。

他不知道的是,如今的他已成为满朝文武的榜样,那就是“皇帝的事情要做,该捞的铜板也一个不能少。”

有人赞成,自然就有人反对。

潘美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南唐的缺盐少铁,民心不稳,正是我朝难得的机会……”

潘美没有明说,但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趁着南唐经济危机,出兵南下。

不得不说,潘美的话说得不错,可如今朝堂上的声音主要是维持现状,让朝堂能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是以,以潘美为首的武将们在一番挣扎后,很快就被文官集团的声音可埋没了。论起辩论,他们更不是那些耍嘴皮子的文官对手。

直到这时,殿中未发言的,只剩下了赵光义和韩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