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秦书-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月天气,太阳暴热,没有一丝风,空气干燥得能擦出火星来。那天中午引娃送完一趟水,正挑着空担子往回走,半道上忽然有人叫她,听声音是石猴的,她停下脚步四处打量,却看不到人影。引娃觉得奇怪,这会儿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别人都歇晌去了,路上本来就空荡荡的,石猴能藏在哪儿呢?正纳闷着呢,路边的大树上传来笑声,引娃抬头一看,只见石猴拨开树叶,往外探头探脑地朝她嬉笑呢。怪不得找不见,引娃问道,你爬树上干啥呢?
  石猴说,耍呢!然后唰唰唰溜了下来。引娃见他腮帮子鼓鼓的,问他咋了,马蜂蜇了吗?他喉咙呜呜呜的,摊开双手吐出三个杏子一样的鸟蛋来。喜鹊蛋,石猴说。引娃数说他,你又不是娃娃,还耍这个?石猴嘿嘿一笑。引娃说,你把鸟蛋噙在嘴里,不嫌脏?石猴说,不噙在嘴里咋下树?双手要抱树嘛。他说着走出树荫,来到路边,把喜鹊蛋埋在尘土里,然后对引娃说,咱在树下歇歇。
  引娃不解,问石猴,你搞啥名堂呢?石猴说,烤鸟蛋,马上就熟。引娃惊讶地问石猴,这能行吗?石猴说,你刚从官道上下来的,不知道尘土的厉害?引娃当然知道,她不由得佩服石猴,这家伙的脑瓜子就是灵光。
  天气干旱,官道上被人踏出半尺厚的尘土,太阳把它们晒得滚烫,就像在铁锅里爆炒了一样。人走在路上,脚扑哧一下就陷进尘土里,鞋壳脚面一下子都被埋没了,就像把脚塞进了火炭里,烫得人想立即跳起来。可这一脚跳起来另一脚又陷进去了,走路的人真是受罪啊。
  他们正说着话呢,就听见尘土里传来了轻微的咯嘣声,石猴跑过去刨出鸟蛋,蛋壳已经裂口子了。石猴高兴地说,熟了熟了,比锅里煮还快呢。他把鸟蛋剥了皮,递给引娃说,没鸡蛋,委屈你了。引娃推让,石猴说,你甭嫌,鸟蛋说不定比鸡蛋还好哩。引娃说,好吃你吃吧,是你掏来的。石猴说,这是给你吃的,你是病人,我吃就糟蹋了。引娃说,我的病早就好了。石猴说,早就好了咋还吃药?引娃一愣,问道,你咋知道的?她这是女人病,只找过接生婆崔妈,别人都不知道的嘛。引娃小产后下身一直淋漓不尽,崔妈说是伤了产房,要慢慢调理。是不是崔妈告诉他的?石猴跟崔妈熟,给她接生还是石猴找崔妈的。石猴说,我不光知道你吃药,还知道这草药长在啥地方。听了这话引娃就更明白了,怪不得她每次找崔妈,崔妈给她药从来不收钱,还说这东西本身就是草,要钱就生分了,原来这草药是石猴采来的!
  引娃心里一热,她说,好吧,我吃,可一共有三个鸟蛋呢,我吃两个,你吃一个。石猴说,男人不能吃鸟蛋。引娃问,为啥呢?石猴扑哧一笑说,鸟蛋嘛……男人也有鸟蛋,那不是自己吃自己了吗?引娃脸一红,在石猴身上拧了一把说,叫你胡说八道。
  石猴被拧得心花怒放,赶紧说,我嘴臭我嘴臭。引娃说,咋会呢?嘴张开,我看看。石猴不知啥意思,傻乎乎地张开嘴,引娃猛地把一个鸟蛋塞了进去。石猴知道上当了,吐了出来,还要给引娃吃。引娃说,去,去,沾了涎水了,我嫌脏。石猴没办法,把那个鸟蛋幸福地吞下去。
  吃完鸟蛋,石猴对引娃说,你闭上眼睛,我给你耍一个把戏。引娃说,你越来越长本事了,还会耍把戏?石猴说,我的本事多着呢,你以后慢慢就知道了。引娃说,我不信,你就吹牛吧。石猴笑着说,你就闭一次眼睛嘛,我能把牛吹到天上去呢。引娃说,好吧,反正你是吹牛,又不是吹我,我不怕。
  引娃闭上眼睛,就听见窸窸窣窣一阵响,石猴说,睁眼。她睁开眼一看,面前悬着一双黑色胶皮高靿雨鞋。引娃一阵惊喜,问道,哪来的?石猴说,买来的。引娃说,刚才咋没看见?石猴说,我把它们扣在水桶下面的。引娃说,藏起来干吗呀?你穿上吧。石猴说,是给你买的,怕被人看见笑话我,就在半路上等你。
  引娃知道这雨鞋很贵的,她前一阵问过,根本买不起。连忙说,我不穿我不穿,你买了你自己穿吧!石猴把雨鞋放在自己脚上比画了一下,笑着说,把脚指头剁了才能装进去。引娃说,那你退货去。石猴说,人家不退。引娃说,那你就去换,换一个大的。
  石猴把草鞋脱下来,让引娃看他的脚。他说,我这脚上都是死皮,不要说尘土烫了,就是拿火烧都不知道疼,哪像你的脚,那么嫩。引娃笑着说,我的脚还嫩?她穿的是布鞋,本来也打算脱了鞋让石猴看看,可一想到石猴是个男人,又不好意思了,只把脚伸到石猴面前说,你捏捏,看跟石头一样硬不?她没想到石猴没有捏,却冷不防脱了她的鞋,把雨鞋麻利地给她套上了。
  起来走走,石猴说,他把引娃硬拽起来。引娃走了两步,这雨鞋真称脚,大小松紧正合适。石猴高兴地说,你穿上真好看,洋气得很!引娃知道这不光是好看,更是实用,雨鞋夏天防尘土灌进鞋壳烫坏脚,冬天防水洒在脚面冻坏脚,雨天更是保护人双脚不泡在泥水里。
  这东西绝对是好东西,可它的价钱也够吓人的。引娃知道石猴不富裕,甚至比自己还穷,她光杆儿一个,石猴还要养活父母呢。引娃坚决不要,她一尻子坐在地上,要把雨鞋扒下来。石猴说,你这个人咋这么犟呢?人常说男人头女人脚,只能看不能摸,那都是宝贝啊,女人脚不好就没有人要了。引娃边扒边说,没人要就当老姑娘。石猴问,你当真不穿?引娃说,不穿!
  我叫你不穿!石猴忽然捡起引娃的那双布鞋,挑上担子就跑了。他边跑边说,你穿上吧,你不穿就是打我的脸呢。
  引娃没办法,只得穿着雨鞋站起来。当她挑着担子走到官道上时,脚上再也不疼了,那种蹚火炭的感觉一下子消失了。引娃眼睛湿润了。这男人真是一个有心人啊,她的一举一动他都留意着,她吃啥药,她脚有多大,他都了然于心。他帮她从来都是不声不响的,也从来没有对她提出过啥要求。这样细心贴心的男人太少了,她还在等啥呢?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他真心对她好,她就该知足了。
  你等等,我有话跟你说!引娃在后面招呼石猴。我不听,石猴说,你甭想再叫我上当。引娃喊道,我真的有话跟你说,她边喊边追。石猴看见她追,跑得更快了。他边跑边喊,雨鞋我给你了,你甭想还给我!
  引娃追不上,在后面笑了,这世上还有撵着给人当媳妇的!眼看石猴跑远了,她只好作罢。还是晚上下工了再说吧,这么大的事,在半路上说也太随便了。晚上豁出去破费一下,做两个菜,烫一壶酒,两个人郑重其事地坐下来盘算这件事。
  一想到再嫁,引娃百感交集。她已经跟过两个男人了,两个男人都把她闪在半路上,这次会不会又是这样?不会,不会了!这次跟以往不同,第一个男人说不上爱不爱,第二个男人是她爱人家,人家不见得爱她,这个男人是追着爱她的,只要她不弹嫌,他们一定能白头到老的!
  有了这个底气,引娃心里涌上一股幸福的暖流,她对着已经没影的石猴说,瓜娃么,你就等着吧!
  可是石猴没有等到那一刻,事情的发展也出乎引娃的意料。
  引娃穿上雨鞋后干劲儿更大了,那天下午她一连跑了三个来回,就在第四趟送水的路上她被人喊住了。引娃抬头一看,只见路边的墙根前围了几个人,其中一个跟她打招呼,大姐,给一口水喝。引娃停了脚步,把担子放在地上,那人就来到跟前,引娃把插在水桶箍子缝隙中的麦秆拔出来,递给那人。那人把麦秆扎进水里吸了一口,还给引娃,赞叹说,水真甜。这送水的有个规矩,路上遇见讨水喝的一般都会施舍,不过不能多喝,顶多是润润嗓子。为了不让讨水的多喝,送水的都会拿一根麦秆当吸管,把它别在桶箍上。那人喝完了抹了嘴要走,引娃顺口问了一句,你们围在那里干啥呢?那人说,看布告。引娃好奇,就问道,啥布告?枪毙人的?那人说,不是,招工的。招啥工呢?引娃问。那人说招女工。
  哦,引娃起了兴趣,她把担子挑到跟前,也去看那张布告。引娃连认带猜,搞清楚了布告的内容,上面说秦川纺织厂招收纺织女工,年龄在十六到三十岁之间。从落款的时间上看这布告已经贴了一段时间了,只是引娃每次路过这里都挑着担子急匆匆的,从没有注意过,今天要不是有人讨水喝,她还会错过的。
  引娃的年龄正合适,她不由得动了心。送水的活儿不可能长期干下去,这倒不是她受不了苦,是井水越来越浅了,要是旱灾再闹下去,水井非见底不可,再淘也没用,到时候她干啥去?不如提前做打算,能找到合适的事就转行。
  按照布告上的地址,引娃找到了招工的地方。这是东大街的一家民宅,院子里摆着一张桌子,已经有人在那里排队等候登记了,她随在后面。轮到引娃时登记的人问她名字,她回答了,那人一怔,定眼观察了她一下,疑惑地问引娃,你咋叫这名字?引娃问,咋了?他说,你没有瘿瓜呀!瘿瓜就是大脖子病,咽喉下面挂一个肉袋子,这人把她的名字听错了。引娃说,不是瘿瓜是引娃。那人说,瘿娃还是瘿瓜嘛,把猫叫咪咪么。引娃说,我这个引不是那个瘿。那人问,你是哪个瘿?引娃说,就是引娃的引。那人笑着说,你这不是推磨子嘛,引娃的引又是哪个引?引娃见跟他扯不清,就把那人的钢笔拽过来,自己在登记表上写下名字。那人吃惊地看着她,然后站起来朝身后的房子大叫道,周经理,快来,这里有一个识字的女人!
  随着叫声,屋里走出一个人来。引娃一见这个人,眼睛当下就直了。立功哥!引娃惊喜地叫了一声。那人愣了一下,问道,你是?我是引娃呀,立功哥!引娃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推开桌子就扑到那人跟前了。
  这人正是周立功。他仔细辨认了一下,也惊讶地问道,你还在西安?
  引娃急忙捉住周立功的手,使劲儿摇晃着,二哥,立功哥,你到底回来了!引娃的眼泪唰一下就流出来了。
  那个登记的人愣住了,他问,周经理,她是……
  周立功高兴地说,她是我堂妹,就让她当领班吧。
  那人说,真不容易找啊,报名的两百多人了,就这一个有文化的。
  引娃没听见那人夸奖的话。她心里藏着千言万语要对她立功哥说呢,可千言万语憋在喉咙,一下子竟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痴呆呆望着周立功。周立功怕引娃做出傻事,赶紧拽着她说,引娃,咱们屋里去。
  进了屋,引娃还没有从愣怔中醒过来。她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梦,这辈子竟然还能再见到她立功哥!周立功给引娃倒了一杯开水,杯子是搪瓷的,周立功要把它放在桌子上,可引娃却直接用手去接,灼热的杯子烫了她一下,她这才清醒过来。引娃看着站在自己跟前的梦中人,急切地问道,立功哥,这半年你到底是咋过来的?
  周立功没有引娃那么激动,他平静地述说了自己的经历。
  去年年底周立功离开西安,辗转到了上海。赵丹娜和赵子昂热情地接待了他,让他安心在这里休养,说上海是中国最繁华也最讲法制的地方,西北军阀的手伸不到这里来。周立功是闲不住的人,休息了几天缓过劲儿后,就让赵丹娜陪着在上海到处参观。这里的繁华叫他目瞪口呆。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做梦都想不到别人的生活会是这样的。从小父亲就让他背诵《桃花源记》,毕业后他之所以要返回故乡从事乡村改造,就是想重建桃花源啊,可陶渊明的桃花源哪能跟十里洋场相比呢!
  周立功不知道上海为什么这样富。同样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他的家乡为什么那么穷?震惊之后周立功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周立功不是贪图物质享受的人,他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他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于是就跟赵丹娜探讨,赵丹娜也说不清楚,他只得向赵子昂请教。赵子昂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带他去参观自己的工厂。
  赵子昂的东方实业总公司在上海有三家缫丝厂和两家纺织厂,周立功参观了这样现代化的企业,亲身见证了工业生产的神奇。周立功虽然全身的用品都是洋货,可他从来没有见识过咔叽布和丝光袜是怎样造出来的。他的老家当然没有机器,他在西安和北京上学时也没有见过机器,那两个地方虽说都是大城市,可却是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古都,真是古得没有一点儿现代气息。他现在看到的机器生产简直跟变戏法一样,厂房的这头吞下蚕茧和棉花,那头就吐出丝线和布匹,这过程太不可思议了!
  更让周立功惊讶的是赵子昂告诉他的一组数字,这是原料价格和产品价格的对比,这其中的利润有十几倍之多啊!这哪是缫丝和织布,简直就是直接印钞票。看到周立功诧异的神情,赵子昂告诉他上海就是这么富起来的。
  周立功明白了。他早就知道无工不富的说法,不过以前他所理解的“工”就是手工业作坊,他爹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们都支持三弟去开烧坊。现在看起来太可笑了,那种作坊怎能跟大机器生产相比呢?如果手工业都无法跟现代工业相比,那农业就更不能提了!周立功想起去年家里种的棉花卖不上价钱的事,心里就不是滋味。棉花是经济作物尚且如此,其他的庄稼就更不在话下了。在他家乡,农民犁地的犁具是秦始皇传下来的,碾场的碌碡是周文王传下来的,耕作方式几千年就没变化过,这样的营生还有什么前途?它只能一天比一天衰败下去。比起蓬勃兴起的现代工业,农业的没落不可挽回。
  上海的繁华和工业的神奇彻底颠覆了周立功的信念,他对自己以前的执着感到好笑。搞什么乡村改造,那样的烂摊子是他能改造得了的吗?真是太不切合实际了。他觉得自己就像那本西班牙小说《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中的堂·吉诃德骑士,一本正经地跟风车大战,这不滑稽吗?想到这里他忽然觉得必须感谢陕西军阀,如果不是他们迫害他,他根本就没打算来上海,不来上海,他大概永远都沉浸在乡村改造的迷梦里,那不是把自己的一生无谓地糟蹋了吗?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看到周立功开悟了,赵子昂给这位准女婿讲述了自己实业报国的理想,周立功听了后对这位准岳父感佩得五体投地。他以前只知道女朋友的父亲是一位大富商,还以为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暴发户而已,现在才真正体察到了他的胸襟。赵子昂对周立功一直是看重的,一个大学生一毕业就毅然返乡投身乡村改造事业,不管这事情有没有前途,这年轻人无疑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后来周立功在西安毅然投书《申报》揭露陕西军阀纵容烟祸的丑行,更让他见识了这个年轻人的果敢和胆略。赵子昂只有一个宝贝女儿,他必须给自己的事业找一个接班人,他相中了这个青年人。他不在乎他的出身,也不在乎他以前的兴趣,他只在乎他的品德和为人。他知道有他这么一个大家业在,没有哪个小伙子会不动心的,什么兴趣志愿都是可以扭转的。他只是等待着合适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赵子昂问周立功对工业感兴趣不,周立功立即回答,感兴趣!赵子昂问他愿不愿意留在他身边,帮他料理工厂。周立功喜出望外,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他满口答应。赵子昂说,其实也不是要你完全抛弃你的乡村改造计划,只不过在我看来乡村的发展必须借助工业带动。你看咱们的工厂每天需要多少原料,这些蚕茧和棉花都是来自乡村的,只有这些农产品作为工业原料时才可以大量养殖种植,也才可以卖出好价钱,农民才能得到实惠。周立功连连称是,他觉得这老人不光是一个企业家,更是一个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比他想得周到和深远多了。
  从那时候起赵子昂就把周立功带在身边,让他熟悉生产和管理的每个环节。周立功天资聪慧,再加上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了赵子昂的得力助手。赵子昂一直有一个计划,想在西北开设纺织厂,这个计划由于战争的缘故一直没有实现。现在北伐战争结束了,全国军令政令已经统一,禁烟势在必行,棉花肯定会成为最有价值的经济作物,在西安开设工厂的条件已经成熟。他觉得这件事情交给周立功去办最合适,那里是他的老家,他人熟地熟。另外这也是对他的锻炼和考察,可以检验他独立处事的能力。
  就这样,周立功在今年四月份回到西安了。
  太好了!引娃说,我跟你干。
  周立功说,现在还是筹备,开工还要等一段时间。
  那我跟你一起筹备,引娃说。
  周立功一笑说,你能干啥呢?
  引娃想了想说,我能做饭。
  周立功说,我们都在外面吃馆子的。
  引娃说,馆子没有我做的香,我做的好吃还省钱。
  周立功现在不缺钱,不过他确实爱吃老家的饭。这半年在上海让淮扬菜腻着了,特别想吃西府的臊子面和鹿糕馍,于是就答应下来了。
  引娃高兴得像娃娃一样跳了起来。她反正是要赖在这里了,她立功哥如果不答应她当伙夫,她还会找别的借口的。
  要留在她立功哥身边,引娃这才想到还有一件麻烦事:把石猴咋办?说实话,在见到她立功哥的一刹那间,这个男人立即把她的心灵占满了,石猴早被挤得没影了。这几乎不需要思索,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石猴咋能跟她立功哥相提并论呢?一个是华山,叫她仰望,一个是料姜石,她可以踩在脚下。尽管引娃对她立功哥也不问问她别后的情况略微有一些失落,毕竟她可能怀了他的娃娃呀。可她不计较,男人嘛,总是心眼粗,只要他还愿意留下她,她就心满意足了。
  可她如何对石猴开口呢?引娃作难了。虽然她没有对石猴承诺过什么,可她知道石猴对她是有期待的。她已经欠人家那么多了,这一走石猴肯定伤透了心,她咋有脸对人家说这种绝情的话?
  那天引娃回家天快黑了。她到水头那里辞了工,退了押金,然后到街上找到一家还没有打烊的百货商店,买了一双男式高靿雨鞋。男式的雨鞋比女式的大,价格也贵,这家的要价更贵,老板知道现在别的店都关门了,顾客没办法货比货了。引娃明知道他们宰人,一咬牙还是买了。回来后引娃把雨鞋拿包袱皮裹了,提了出去,来到石猴的门外。她在那里转悠了几个来回,却没有勇气进去,最后她来到崔妈那里。引娃给崔妈说她明天早晨就回老家了,她男人来找她,这包袱里的东西是她借石猴的,请崔妈代她还了。崔妈问她咋不自己还,她推说石猴不在家,找不到他。崔妈说那他可能去河滩上挖药去了,说着拿出一个纸包交给引娃,叮嘱她继续吃,说这是石猴挖了十几天积攒的,吃完了你自己在老家采吧。
  引娃眼睛一酸,赶紧告辞了崔妈。
  那天晚上引娃连夜离开了。她走出门时月亮很亮,井台上散落的积水像银箔一样闪着碎光,引娃蹲在一处积水坑边,手上蘸了水擦了擦她脚上的雨鞋,让它们也闪出亮亮的光来。她会把这双雨鞋珍藏着,作为自己的念想。念想自己一段难忘的岁月,也念想一个在危难中帮助过自己的好男人。
  引娃对着石猴的屋门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个大躬,转身离开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周立功带着襄理四处勘察厂址,租赁厂房,解决配电配水。引娃每天给他们做好吃的,看到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她也很高兴。那一段时间周立功很兴奋,每到饭桌上他就谈他的远大理想:从一个厂做起,然后在陕西其他城市开设分厂,然后发展到整个西北地区,然后成立西北纺织托拉斯,最后整合全国的纺织企业,成立中国纺织托拉斯!
  周立功谈得入迷,引娃也听得入迷。她把她立功哥佩服成菩萨了,甚至比菩萨还要神!她早就看出她立功哥是干大事的,现在果然干了大事。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晴天霹雳把所有人都震翻了。周立功把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只等上海把机器运来安装,秦川纺织厂就可以顺利开工了,可他们没有等来机器,却等到了赵子昂的一封信。信上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爆发了,中国企业一片倒闭风潮,总公司在上海的工厂自顾不暇,目前无力拓展业务,一切在外地开办分厂的计划暂时中止。
  周立功目瞪口呆。他立即跑到电话局给上海打电话,希望赵子昂能保留西安分厂。赵子昂已经被上海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他说现在根本无能为力。周立功再三请求,赵子昂最后说要是周立功能自己找到资金,他可以考虑继续这个计划。
  这当然不能让周立功满意,可目前情况下它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了。周立功不敢过分强求,略一思索,满口答应了。
  周立功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爹卖粮换钱。他知道家里积攒了不少粮食,饥馑年月里粮食能卖大价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