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金手指-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祭出了王牌。

“好了,就这样吧!至于招募新兵的钱,由內帑出十万两银子,剩下的钱粮问题,由地方解决!对了,谁人统兵为佳?”崇祯却是下达了决定。

两人听闻,却是欣喜了起来。內帑就是皇上的私房钱,皇上用自己的钱,那就是最好不过的,户部主事只怕也会高兴的。

“西安府参将杨洪乃是当地人,熟悉当地情况,也有一定的人脉。难得的是他本人也精通战阵,可领新军!”李国立刻推荐他一派的人出来。

“不可,杨洪此人不过是凭履历上位,没什么真材实料。倒是天启二年进士,常州宜兴县卢象昇却是难得的文武双全,或可带领新军剿灭流寇!”次辅哪里容得李国继续放肆,直接把东林党培养的卢象昇推了出来。

“卢象昇从未经历过战阵,而且他今年也才二十七岁,太年轻了不中用!”李国立刻反驳。

“杨洪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是年纪大了点,今年二十九了!”次辅立刻针锋相对。

“够了,且让杨洪给我剿灭了贼寇好了!”大概因为这次的**,崇祯有些不相信东林党了。

“遵旨!”见皇上下旨,两人也没必要继续吵下去了,直接领命。

圣旨很快就传了下去,不多时就来到了陕西。

正在家中练武的杨洪,很快就接到了圣旨。已经二十九岁的他,似乎看到了升官发财的希望,欣喜之意跃于脸上。只是随即得到知府的军令,让张福给他当副将之后,却是立刻把脸拉了下来。

他知道,张福是知府的侄子,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主,说是副将,只怕是来混履历的,指望能够借势升官发财。最糟糕的是,所谓县官不如现管,眼看钱粮都得靠地方来支援,杨洪已经预料到,这个张福只怕是不会放过指挥权的。

自己这个主将,到头来只怕是一个摆设了……

第二十二章 黄龙山基地

和所有封建时代一样,渡过了初期的文武并重时期之后,皇朝朝着重文轻武的时期发展。

明朝的文人有着很多的权利,地位也是非常超然的。一个三品参将,遇到一个七品县令,也得卑躬屈膝。

杨洪是参将,能够在二十九岁混到这个地步,也算是非常难得了。这足已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有一个很强大的老爹,或者有一个很强大的岳父。

杨洪的岳父是前任的西安府知府,如今已经致仕,算是人走茶凉。不过茶凉之前把女婿扶正到正三品的参将,也算是挺有手段的。奈何岳父致仕,女婿就没有了靠山,眼看新知府把自己的侄子安插了进来,杨洪却是敢怒不敢言。

带着沮丧的心情回家,堂堂三品参军的家,却是朴实得紧,完全没有别的参将那般奢华。杨洪不是没钱,他也按照惯例享受着上层军官应该有的那部分孝敬,不过这笔钱却全部用在豢养家丁兵上面,自己家却反而没有投入多少钱。

“夫君,回来了?”一个倩影走来,却是前任知府的女儿柳紫馨。

老知府那是中年得女,对这个独女可是捧上了天。柳紫馨更像她的母亲,长得却是水灵水灵的可人儿,难得是身材非常的完美,不胖不瘦却是一等一的婀娜姿态。值得称颂的是,柳紫馨自幼在其母亲的督导下学习《女戒》、《女训》等女子读物,被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却是完全没有大小姐的脾气。

这样的极品,真的要招女婿,完全可以在西安府派到延安府那边。奈何,最后花落杨家,让一众士子跌了一地下巴。不过杨洪也算是一个好男人,柳紫馨在杨家完全就是半个家主,夫妻两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日子过得非常恩爱。

“恩,好歹是回来了。”杨洪温馨一笑。≮更多好书请访问:。。≯

不管外面受到多么大的打击,回到家里,他都是一个好好丈夫,一个不会让妻子担心的丈夫。

“饭菜已经做好了,夫君您是打算先沐浴呢?还是先吃饭呢?”柳紫馨温和一笑。

“不妨先吃你?”杨洪却是一把抱起了柳紫馨。

在一阵呼喊打闹声中,杨洪却是占足了便宜,这才和自己的爱人一起吃了一顿温馨的晚饭。至于军务的那些事情,他索性暂时放在一边,反正自募兵到出征,还有的等呢!

另外一方面,由朝廷派出去的使者,开始把朝廷的官文地送到了陕西各地。免税和安抚的消息传出,至少七成以上的反贼立刻犹豫了起来。他们很多人之所以造反,就是活不下去了,这才铤而走险,若是有机会,他们当然愿意回去当顺民,如今崇祯就是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有一成比较特殊,那就是头领本身不想回去,毕竟难得享受到了人上人的滋味,哪里能放弃?只是下面的人都想回去,那自己除了回去,还能怎么样?没有小弟的老大,那还是老大吗?

至于剩下的二成,那是铁了心要造反的了,就算朝廷再怎么安抚,他们也不会接受。

除非,他们遭受到了不得不接受安抚的打击。至于朝廷的安抚令,在他们看来这是朝廷怕了他们了!

这批人在当地闹得更凶,甚至王嘉胤已经有了打县城的念头。毕竟谁都知道,村子里面就算有东西可以抢,那也非常有限,真正的财富,都在城里面!之前不抢,那是人手太少,如今不愿意接受安抚的都聚集到了一起,或许可以抢掠一两座县城也说不定呢?

打定主意,王嘉胤甚至派人去了陕南西安府,找救世军专门接洽的人协商购买武器的问题,花费了不少抢来的金银珠宝,在救世军那里买了不少的枪头、朴刀和狼牙棒,强弓自然是少不了,奈何强弩救世军不卖,王嘉胤也是无可奈何。

自己打造自然也不是不行,只是王嘉胤找了不少的匠户问过,像救世军这样品质的武器,他们至少是打造不出来的。就算打造出来,成本也比购买的钱要高得多,那还不如直接买了更划算。

王嘉胤无奈,为了让麾下士卒变得更加强大,只能够花钱买武器,另外让匠户打造一些劣质一些的武器,给那些一般的炮灰部队使用,将就着用便是。

王嘉胤其实也很奇怪,救世军做军火生意,他自然也很欢迎,好歹有一个可以购买武器的地方。只是为什么身为首义军队的救世军,在占了白水并放弃之后,就消失不见了?他们,如今到底在哪里?

接洽的人只是一个下线,根本不知道救赎他们到底在哪里,单线的联络,更是让救世军的所在地不为人知。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管是贼军也好,还是朝廷的锦衣卫番子也罢,经过一层层的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了救世军的秘密基地。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白水县西北,位于西安府和延安府中间的黄龙山脉。

这是一条横穿两府的山脉群,而此刻在这条山脉群之中,救世军就在里面的一处平原里面修建了一座寨子。而他们之所以知道,还是因为这座寨子在近期吸纳了二十万的流民,这些流民里面,就有他们的人。奈何,传出信息第二天,这些耳目也没有了新的消息,显然已经被发现了。

王嘉胤知道这件事之后,大笑救世军没胆量,难得起兵把白水县给占了,却居然跑到黄龙山窝了起来。

官军知道了,也就安心了许多,也不管救世军是否受抚,只要不随便出山祸害士绅贵族,让他们告状就可以了。但其实就算告了状,自己也未必受理。

黄龙山位于两府交接地带,这就意味着只要救世军躲到另外一边,就不归自己管。大明有士卒不跨省作战的规定,故而若在西安府的救世军避入延安府,那么西安府的军队,就没办法去追击,也懒得追击,毕竟那是延安府的事情;同理,延安府的追兵也不会继续针对避入西安府的救世军。

在崇祯年中后期,很多人利用这条规定,把流民和贼寇在这个省份赶到那个省份,目的就是把责任都给推给别人,实际上这些流寇在流动之中不断壮大,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他们。

同一时间,黄龙山寨子之中。

“和北边的贸易进行得怎么样了?我们要的三百头耕牛什么时候到货?”凌河朝着下面的小吏喊到。

此刻他已经从一般的刀笔吏,提升为掌管黄龙寨货物买卖的负责人,地位不算高,但至少比刀笔吏强得多。他的属下有十多个秀才,这些都是他的副手。之前黄龙寨一口气多了二十万流民,所有的物资都非常的匮乏,凌河对物资的购买显得非常的焦急。

“老回回已经发货,三百头耕牛大概会在两天内来到我们黄龙寨。不过三百头耕牛太显眼了,是不是派人出去护送一下?”属下的秀才据实回答到。

“那自然是免不了的,就算那些贼寇不惦记,官府只怕也不会放过……我会向少爷禀报的。”凌河点了点头。

对于救赎带领大家来这里开荒种田,凌河心里还是非常支持的。救世军实际上真正的精锐不过是早期起兵时候的千余人,剩下哪怕扩招了三千人,但大部分都是新兵,没什么战斗力。流寇才会以人数取胜,救赎是干大事的,所以他要发展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

只要一年,凌河可以保证黄龙寨的三千战卒绝对是精锐之师,更重要的是有黄龙寨这个后勤基地,所有的物资都可以得到补充,而不需要担心抢来的物资花完了,又该去哪里抢劫。那些流寇,麾下的士卒和裹挟的百姓越多,对粮食的需求也就越大,陕北终究是满足不了他们的。不,说不得到时候就算全天下,也未必能够满足他们的胃口。

完全没有根据地意识,只懂得破坏而不懂得创造,这就是流寇之所以为流寇的原因。

救世军不是流寇,从他们如今的行为就能够说明了一切。而且为首的救赎也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粗人,他给士卒们上课的时候,说的关于国家的那些内容,连他这个读书人都不由得动容。说真的,凌河一度怀疑过自己的三观。

在黄龙寨,读书是免费的,适龄儿童不管男女都要来念书,成年人甚至士卒,在晚上还可以上夜校。如此重视教育的反贼,让凌河感到害怕,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课程没有多少儒家经典,更没有多少四书五经的内容,更多是格物、算学之类的奇技yin巧。看样子,治国平天下,还是得靠他们这些大明的学子们才行啊!

不管此刻凌河有怎么样的心情,他手头的工作都是忙得停不下来,急急忙忙向救赎少爷汇报派人护送耕牛的问题,又开始对闯王高迎祥订的五百狼牙棒的事情进行出货。

不过这样的日子,凌河觉得过得还是蛮充实的。

第二十三章 1628年半事记

救世军在黄龙山的消息,却是传了出去,一时间有反王不明所以然者,有耻笑者,有冷眼旁观者。

但谁也阻止不了,黄龙山和白水县,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发展。白水县的百姓,至1628年元月前,足足开出了五万亩的田地,哪怕是贫瘠一些的,也按照县令的吩咐给开垦了出来。只是他们也很是不明白,这样贫瘠的耕地,平时用来种粮食,只怕都要歉收,如今眼看今年只怕还是会很旱,岂非会变成颗粒无收?

唯一好的地方是,以以工代赈的方法,白水县县令马玉,征调了这三十万留在白水县的百姓,把道路拓宽,清除河道的淤泥,修建一座有一座的水坝,同时还打通了一座有一座的水井。好歹,就算今年的天气还是会旱一些,这白水县应该是不怎么会缺水了。

百姓不少分到了一些特别的作物,是专门种在那些贫瘠的土地上的。按照县令的意思,那是试种一年,若是收获不错,那么肥力不错的天地,也会陆续种上这些可菜可粮的作物。

百姓没有见过这三种作物,但出于对县令的感恩,出于对县令威严的畏惧,他们乖乖的种了这些作物。

同一时间,在百姓私下,也开始流传马玉早就投靠救世军,白水县的一切实际上已经是救世军掌管的传闻。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人相信这个传闻,毕竟以前他们从没有见过哪个县令,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再加上不多时传来之前离开的二十万人,已经加入了黄龙寨,在救世军治下生活,这个传闻也就被所有人认可。

传播这些传闻的,自然是救世军的人,自己做出来的事情,自然不能够被马玉那厮给占了去,否则岂非得不偿失?再则,也是警告那些反贼,这里是救世军罩着的,没事不要随便靠近。

事实上,这个传闻传出之后,倒是有不少反贼绕开了白水县去劫掠,不管出自什么想法,至少没有对白水县下手。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就到了崇祯元年五月。

这个时候朝廷有了新的变动,那就是李国致仕了。迫于东林党的压力,还有陕北反贼的作乱,他不得不以退为进打算让崇祯挽留自己。谁知道崇祯不懂这一套,只知道李国之前的提议,没有让陕西彻底平定,故而答应了他的致仕。

新的内阁首辅由原本的次辅来宗道接任,这位来自东林党的首辅,上位后第一时间建议让训练了招募并训练了大半年的陕西新军,对陕西的流寇进行清剿。崇祯也等不及了,索性同意了这个建议。

消息传到了西安府,杨洪不得不告别自己的美娇娘,带着五千募集并训练了大半年的士卒,在张福的配合下开始出征。张福此刻暂时还是非常的乖巧,一切以他为主,故而杨洪也放心了不少。

杨洪开始针对西安府的流寇进行清剿,而白水县西方的澄城县,如今也换了主事者。

张弘斌麾下也有了五千士卒,哪怕有两千还在训练之中。

有了士卒自然需要带出去拉练一番,于是果断带着三千人马,奔袭澄城,以回回炮轰开城门,大军突袭而入。前后不过三天的时间,澄城就落入了救世军的手中。知县刘平秘密投降,而张弘斌针对澄城县的士绅们,又收了一次税,这是补足去年的税收。

和白水县不同,澄城这边居然有人死活不肯交税,却是澄城最大的马氏一家。和马玉没什么关系,只是同姓而已。

马氏和张氏一样,祖上都有举人,不同的是马氏如今的当家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败家子,目光短浅不知所谓。眼看救世军要在他的钱袋子里面拿银子,那是死活不肯。

那好,就死掉好了!第二天,马氏的当家及其妻儿全部被杀,家人被遣散,家财全部充公。

救世军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告诉所有之前小看了他们的人,他们的微笑只会留给朋友,凶狠却会留给敌人!

自此,再无任何士绅胆敢不交税赋。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任何人,尤其是士绅家的子弟前来投靠。

明面上,澄城依然是被攻破了之后,在知县刘平的带领下,又夺了回来。实际上谁都知道,刘平和马玉一样,已经投靠了救世军,成为明面上的棋子。

“干杯!”黄龙寨中,此刻正在举行一场隆重的庆功宴。

这一次攻破澄城县,张弘斌亲自带队,战术全部由他来制定,故而占了首功;王二第一个冲入县城占领县衙,占据二功;李定国占领粮仓府库,刘若錡占据四门并占三等功。这一次庆功宴,不仅仅是要把缴获的一成下发,同时也是为这次的功臣庆贺一番。

只是唯一不尽兴的是,张弘斌颁布了禁酒令,主要是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不过那些高级将领,主要是王二这样级别的,每个月都会得到一瓶张弘斌送出的白酒,那味道可比一般的白酒要香的多了。以至于,不怎么喝的惯白酒的凌河,也迷上了这个味道。

这次庆功宴不能喝酒,的确是一大遗憾,不过等到的回报却是实在的。

好不容易茶足饭饱,正打算解散的时候,下面的士卒传来消息,反贼大红狼带着三万本部,从外地朝着澄城县杀来。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没有收到澄城被救世军攻下的消息,若是收到了还攻打,这就是无视救世军的存在,若是不知道的话,张弘斌不介意看来大家都是反贼的份上,让他绕道而过。

但是,这一切基础,就是建立在自己有着绝对的实力,能够让他不得不妥协上面。

也不废话,张弘斌第一时间启动了战令,士卒紧急集合,开始朝着澄城方向开拔。在路上,士卒们知道了大红狼杀来的这件事,对于区区三千人如何对付三万人,多少担心了起来。

之前打澄城,主要依靠的是回回炮,以及王二等人的勇敢,一般士卒哪怕操练了大半年,在攻城战之中也牺牲了二十多个。如今面对的是三万人,这些新兵还真没多少胆气。

在很多人的心中,或许都在疑问:救世军能够战胜大红狼吗?

第二十四章 三千对三万

畏惧也好,无畏也罢,三千大军开拔那是必然的事情。

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赏银刚刚发了下去,这就意味着这些士卒亲眼看到自己的家人领到了属于他们的赏银。依靠这笔赏银,家人可以过得比以前好上许多。自己烂命一条,在这个人价都跌到一两银子一个青壮的时期,他们的身价至少是那些卖身为奴的家伙的十数倍!

再说,若是战死了,自己的家人还可以得到一笔抚恤,自己的儿女还能够得到照顾,自己的父母可以有人为他们养老送终,自己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不管是为了报答恩情也好,还是对敌人充满了鄙视也好,救世军的战意是空前的,士气是高涨的。

在这样的士气下,大军的前进速度提高了许多,那些反贼一天走四十里只怕都是极限了,救世军一天却是可以走八十里的路程。这还是没有彻底训练好,否则一百里的日行军速度也不过是寻常的事情。

这段时间与陕北的贸易,通过老回回那一群反贼,张弘斌可弄到了三十多匹战马。老回回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给的战马的确算得上是战马,但却并不是比较好的那种。最糟糕的是都是公马,完全没有繁衍的可能性,而且每到春天,必然会有个把月的发情期,暴躁难以驯服,想要温顺就必须要阉了它们。

还好,如今已经渡过了那个时期,战马好歹是容易操控的。只是张弘斌也好,王二也罢,又或者其他救世军将领,以前都没有骑马的经验。故而如今说是配了战马,也不过是一个骑马的部将,到了地方开战了,该下马还是会下马战斗,若到时候还死赖在马上,战斗力下降五成,说不定一个不好就要横尸沙场了。

张弘斌的确是勒令将领加快骑马的训练,奈何一来他也缺乏会骑马的人才,二来马匹太少也组建不了骑兵。剩下的二十多匹战马,最后还是分给了斥候营,让他们散开搜集情报。

一路上,斥候已经是第三次回来汇报,终于是在七十里外发现了敌人的踪迹,此刻他们也在朝着这个方向杀来。

斥候已经初步和大红狼接触过了,已经确认的事情是:大红狼知道澄城是救世军的地盘,但是他不信邪,自认为自己人比救世军多,而且救世军一直不敢光明正大宣布澄城和白水是自己的领地,故而他以为救世军的人都是一群孬种。

柿子要挑软的捏,既然澄城和白水已经被攻破了一次,尤其澄城的城墙还没有完全修复,大红狼就打算在救世军的虎口之中夺食。说穿了,是他一路烧杀掳掠,自己起事地盘里面,已经是赤地千里,已经找不到可以吃的粮食和钱财了。不到别的地方就食,他这三万人根本维持不下去。

“还真当我们救世军好欺负了不成?让我看看,他们这三万人到底是不是长着三头六臂!”王二磨刀霍霍。

“我说王二,你的尖刀营可是唯有在突击的时候才会用到,最开始哪里会有你的份?”李定国大笑。

“你一个娃娃要冲锋陷阵,那才是笑话!”王二立刻反驳。

“人小又如何?我照样提得动枪,杀得了人!”李定国示威性的举了举手中的长枪。

李定国的确是一个奇葩,虚岁九岁已经能够拿得动二十斤的长枪,而且对马术的熟悉比王二还要快,成为救世军第一个骑将,哪怕真实战斗力还有待提高,但好歹可以借助马力发动冲锋,综合战斗力不比王二差多少。难得的是他识字,学问也是孩童之中最高的一个,却是真正文武双全的胚子。

“好好,我说不过你,待会你可要悠着点,对方有三万人呢!”王二也不好和一个娃娃计较,只是叮嘱了他一句。

“这个我自然晓得……”李定国郑重的点了点头,三万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你们是不是都怕了?”张弘斌突然问了句。

“不怕!”王二带头喊道。

但是他的带头,并不能减少士卒们心中的恐惧,实际上很多人反而是第一时间低下了脑袋。

只因为对方军队的样子,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上,密密麻麻的一大批,而且前面的汉子也充满了爆发力,应该是杀过人见过血的。这样的三万人,自己真的是对手吗?就算杀了他们二万五,剩下的五千是否也可以吃下疲惫的自己?

“你们怕什么,身为一伙流寇,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队伍里面不仅仅有着青壮,还有许多的老弱妇孺。他们不断裹挟更多的人口,似乎不那么做,队伍的声势就会若掉。你们想想看,几万大军十几万大军这样传出去,只怕看见了别人第一时间就是逃跑,哪里还敢和他战斗?”张弘斌指了指前面的大红狼军队,对周围的人喊到。

不等大家说些什么,继续喊到:“他的手段,无非是把青壮都给放在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