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齐王说笑了,辰凌如今是魏王御前的都骑卫统领,正负责会盟的秩序安全,等会盟事了,齐王定能看到。”

齐宣王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到时候一定好好见见他,希望这辰凌的才学不要让本王失望,入行辕吧。”

话落,齐王带着一干名士文臣,及五百侍卫军,来到行辕外,带着帝师田骈,以及次子田文,迈入甬道,进得会盟议事大帐。

紧接着,韩、楚、秦、燕四国也相继到了,被魏钰陆陆续续迎接入了行辕,四王分别是楚怀王熊槐、韩襄王韩仓、秦昭王赢稷,以及替身的‘燕昭王姬职’,七雄之主到齐了。

第0410章 各怀鬼胎

七国枭主齐聚,正襟高坐于一堂,行辕大帐内的座位,排成了环状,不分尊卑主次,避开一些矛盾,但是魏王坐在最里面,属于坐北朝南,独居盟主尊位的气势,其余大致按各国疆土所在的位置来排座。

魏国两侧,东北角为燕君之座,西北角则是赵武灵王,正东正西则是齐宣王田辟疆、秦昭王赢稷,东南、西南分别是楚怀王熊槐、韩襄王韩仓,七位成环形围绕巨大的圆桌。

在圆桌上,排放着沙泥堆成的地图缩影,上面有各国的疆域界限,以及其他小国的地图,插着魏红旗、楚黄旗、齐紫旗,赵红蓝旗、燕蓝旗、韩绿旗,小旗飘扬,代表着各自地盘。

七王聚齐一堂,古来很是少见,关乎到天下走势。

这时魏襄王作为东道主,整了一下王冠,开口道:“方今天下,周室衰微,诸侯纷争,弱肉强食,春秋时期的一百多个大小诸侯已经减少到十多个,周围一些小国,实在是由七大战国主宰乾坤。自春秋以来,天下兵连祸结业已三百多年,本王欲与诸位体恤天下苍生,谋划天下和平之道,道在何方?在七大战国会盟定天下。”

魏王头戴一顶前后流苏遮面、镶嵌一颗光芒四射宝珠的天平冠,贵气十足,说起话来,头摇摆动,极具气势,但是六国君王,确切地说,其它五国的国君与一个冒牌的燕王替身,此时都眼睛一齐盯住了魏王,凛凛生威。

这五国君主的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什么谋划天下和平之道,体恤天下苍生,都是扯淡,他们关心的是五个大国,定天下如何定法?利害冲突如何摆平?能否按照会盟前达成的协议,瓜分中原。

魏襄王见吸引了眼球,更加摆谱,说起话来铿锵有力道:“按照事先五国的盟约,今日就要划分一下各自的归属范围,由于这次赵、齐、魏、韩、楚五国同心,合纵大获全胜,这次划分各自力圈,秦、燕不得参与其中,这个没有异议吧?”

这魏王很精明,听从公孙衍的建议,会盟上先把五国牢牢绑在一起,逼着燕国和秦国率先表态,如果不同意,就是群起而攻之。

燕王‘姬职’摇头道:“没有异议,燕国地处偏远,又是刚刚复国,也无力参与其中,只要五国不来干涉燕国内政,凌强欺弱就成了。”

“哈哈——”魏、赵、韩、楚四国的国君闻言,都忍不住大笑,目光看向齐国。

齐宣王干咳一声,避过尴尬,面不红、耳不赤道:“先前燕国因禅让导致内乱,百姓惨遭战乱之苦,燕国无力扭转局势,我齐国被迫出兵,数月前,见燕国有了新储君,已经全部退兵,只要你国再不发生像禅让王位那等荒谬事,诸侯兄弟不会无端发兵援助的,又浪费军粮,又损失将士。”

燕王座位后臣子桌案,坐着的苏秦、淳于臻都脸有怒色,明明在燕国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此时却装得跟没事儿似的,道貌岸然。

秦王赢稷年纪虽最小,但是却有几分胆识,拍桌道:“中原势力范围,你们爱怎么划就怎么划,我们不管,但是河西之地与函谷关,必须要归还西秦!”

赵武灵王冷笑道:“现在西秦可不是你父王那时,强盛之极,经过你那有勇无谋的王兄折腾,秦国军力消耗衰减,国内动荡,跑到这里想要回沦陷之地吗?”

秦王赢稷目光与威武的赵武灵王对峙,丝毫不胆怯,冷言道:“如赵王之意,如今西秦势弱,就要放任尔等侵略夺关,等十年之后,秦国强大,就要放任铁骑横扫六国吗?”

“好啊,我赵国铁骑就等你西秦戎狄翅膀硬了,河西战场一较高下。”赵武灵王威势十足,双眼炯炯有神,一股君王之气威压过去。

赢稷虽是新君,但毕竟有老秦人血统,倔强果敢,初生牛犊不怕虎,站起身来喝道:“别人怕你赵国,我赳赳老秦,可曾怕过?如果不服,撇开合纵盟军,单国对单国咱们沙场上对阵,看哪个与我秦军阵前厮杀,能跨过老秦人疆土?”

这时魏襄王劝架道:“这是七国会盟,不是在来吵架来了,你那河西之地,还是我魏国当年势弱的时候,被商鞅那个小人,欺骗了公子卬,打败魏军所抢夺,如今物归原主,你有何不服?难道就准你秦国抢我魏国河西领土,就不许我魏国夺回来的道理儿?”

其它楚、韩、齐都是盟国,纷纷附和:“就是,当年是魏国,被秦国夺取,三十年后夺回,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赢稷环顾众君王一番,一一记住他们的嘴脸,冷哼一声,坐回原位,愤愤不平道:“河西之地暂且归魏,但函谷关是我秦国门户,断不能丢失,如果不归还函谷关,那么你们也不用继续划分了,咱们来个鱼死网破,我就不信,数十万秦军在潼关之处,发动逆袭,谁生谁死,也不一定!”

这五国前两次合纵,都在函谷关外失败了,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这次出现了小将辰凌,出得奇兵获胜,把秦军赶回了潼关以西,但是要再进攻,却一直无果,这时苏秦献策,不得把秦国逼上绝路,否则鱼死网破,而且西秦是抵御西戎少数民族部落的门户,如果西秦灭亡了,西域、西戎等许许多多游牧部落,将会重新进入中原,谁也不想与戎狄继续作战。

加上灭亡西秦,其它诸侯分不到想要的土地,只能让魏国和赵国做大,韩、楚、齐便有了消极态度,又逢冬季到来,无法动兵,各国会盟要瓜分中原小国,因此盟军都已经先后退兵了,把精锐调回本国,准备接下来横扫邻邦小国。

这次会盟,谈及大势,不想把西秦逼绝,魏襄王点头道:“函谷关可以归还西秦,但是不是现在,等五国完成大事,函谷关那是便归还西秦。”

“总的有个期限,否则你们十年完不成,难道要我秦国等上十年?”

魏王哈哈大笑道:“三年足矣,诸位以为呢?”

齐、楚诸王都阴阴笑了起来,没有外交干涉,全力攻打自己临边小国,三年还攻不破吗?

赢稷听了期限,沉默下来,不再言语了,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一是要回函谷关,西秦大门,东方六国或许不知此关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秦国来说,这就是命脉关键;二是借机妥协,蒙蔽诸侯,秦国三年内可以休养生息,排兵布阵,等东方五国与周围邻邦征战起来,三年消耗不少军力、物力、人力之后,秦国突然发动逆袭,别说函谷关、河西之地,就是反扑赵、魏、韩、楚,都是极有可能的。

毕竟秦国军队损失不多,元气尚未打伤,只是政局动荡,但是如今新君登基,已经稳定下来,而且新君昭王与武王不同,懂得知人善用,听取文臣武将的意见,懂得外交的作用,不像武王刚愎自用,所以说秦国恢复元气,三年足矣。

大帐坐席间,燕国后席,淳于臻心中感慨:“三年,应该够大王完成中原布局,重振燕国,推行变法了。”

第0411章 划分势力范围

魏襄王见压住了秦、燕两国,脸上觉得大有光彩,似乎以德服人,以威望让两国新王屈服一般,扬眉吐气道:“接下来,五国在划分势力之前,还需有两条约法,否则保不准谁在背后动刀子、使绊子,破坏大势。”

其它四王暗暗点头,这一点也很关键,这边一门心思动武,或者投入了大兵力,突然邻国趁机发动偷袭,不去打小国,反而袭击大国,腹背受敌,便是一个大威胁。

“不知如何定约法哩?”楚怀王用着楚音问道。

魏王继续从容道来:“其一,七国盟誓,这三年间,互不为敌,永不犯界,七国之间不可对任何国家动武、偷袭、滋扰,从中破坏;其二,对其余数个诸侯小邦,划定各自势力圈,圈内小邦由宗主国吞并,他国不得干预;若宗主国三年内无力吞并,则任他国出兵辅助,要割除部分领地做利益。”

“好,就这么定了。”韩王、齐王、楚王、赵王异口同声赞同这个约定,可让五国诸侯,放下戒心。

“就是不知这些小国,该如何分发哩?”楚怀王熊槐体格有些胖,个子不高,满口楚腔,咬字不准,一句问在点子上,看来迫不及待要知道划分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其它诸侯王也都谨慎起来,脑海清醒,作为争雄天下的战国君主,谁都在波涛汹涌中沉浮过几回,一旦涉及根本,他们绝非易与之辈。

魏襄王微微一笑,看着桌上的泥沙堆砌的地图缩影,干咳一声,正了正音道:“眼下小国还有中山国、宋国、卫国、越国、鲁国,让好让咱们五大国吞并,中山属赵,越国属楚,鲁国属齐,卫国属魏,这都没有问题吧?”

大帐中安静得唯闻喘息之声,竟是没有一个人讲话,矜持沉默的表面下,五大战国君主的头脑里都是车轮飞转,权衡利弊得失。

率先大破沉静的是韩国君王韩仓,他刚即位两年,二十六七年纪,冷冷道:“韩国周边,没有小国可吞并,难道要我韩国兴师动众,跨过魏楚,去攻打宋国吗?”

楚怀王嬉笑道:“韩国不是还包围一个周天子吗?洛阳与成周两城,要不韩国也攻下成周,洛阳留给周天子算了。”

韩仓本来对楚有气,听他挤兑,啪的一下,拍在桌子上道:“楚老熊,你不要欺人太甚,这些年没少攻伐夺我韩国城池,如果这次会盟,不给我韩国一些好处,可别说我劲韩的武器,专门卖给你们要对抗的那些诸侯国去。”

韩国虽在七国中比较弱小,但是韩国有著名的铁山,有高超的打铁铸剑,以及打造各种兵器的优势,铁弩、远弩等天下闻名,被称为‘劲韩’,如果专门给小国出售武器,那么四大国攻伐过程中,势必死伤枕藉。

魏襄王呵呵笑道:“这样,剩下一个宋国,这宋国又在赵、齐、楚、魏四国之中,偏偏韩国境内的郑小国,数十年前已被韩国灭亡,如今只有东周两座大城,以及一些小县邑,平时还是要给周天子一座城池供养的,本王有个提议,那就是最后由魏、齐、赵、楚四国联合伐宋,当然韩国也要出兵,宋地平均分给四国,但是赵、魏、楚都要给韩国相邻一些领土和城池,而且函谷关以东,新安、绳池、新野等都是韩国城池,函谷关以西归还秦国,这些城池都坏给韩国,此外成周一些城池,也都归韩国占领,齐国在东边,无法给与领土,那就提供一些粮草、财宝,这样如何?”

四王沉默下来,没有理清得失,他们就不讲话,不置可否,决不会在节骨眼上轻率表态,仔细盘算着其中利弊。

韩王环顾一周,皱眉道:“不知魏、赵、楚能分给韩多少城池和土地?与宋相比如何?”

赵武灵王开口道:“在宋国获得多少,就分给你多少,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城池里,有我们的子民,而宋国内,却是我们敌国的子民,焉能对别置换?”

楚怀王点头道:“是的哇,我们辛苦去攻打宋国,死伤不少耶,消耗物力财力,最后打下了后,还要把自己国的边塞划给你,自然不能等数啦,亦本王看哇,五比一差不多哩!”

言下之意,就是三国在宋国分到无座城池,自己国则给韩国一座城池,如此一算,就是宋国五分之一的疆域不到,因为要刨去齐国占领的部分,用粮仓来换。

韩仓初为国君两年,仔细考虑着是否合适,魏襄王在旁劝说道:“其它四国看似利益很大,但需要触动大军,派兵进攻,出资甚巨,战死精锐之兵无数,而韩国则不需要消耗多少兵马,获得大部分利益,付出少,获得多,相对韩国目前的军伍能力,也比较适合,否则把宋国交给你韩国去攻打,谁消灭谁,都不一定,不要只看着别人利益很大,付出也同样巨大,危险也巨大。”

韩仓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自己韩国军队,总共才三十多万,分别驻守边疆,抵抗秦、魏、楚等诸侯,能自由抽调的军队不超过十万,兴师动众,攻打任何小国,胜算都不高,更何况去攻打仍比较强势的宋国。

“那好,就这样说定了,没有绝对公平的事,但是,到时候赵、魏、齐、楚,可要兑现诺言,一旦事成,边邻地段,可要割让给我韩国一部分。”

楚怀王、齐宣王、赵武灵王与魏襄王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是不言而喻,他们在位都不下于十年,身为国君,头脑转的都不慢。

谁都明白更深的理由是,对战国势力范围的划分和消灭小诸侯权力的确定,仅靠一张羊皮盟约是根本不可能的,谁灭谁?能不能?完全要靠实力。

这是春秋战国四百多年历史铸下的铁则,在这里口头争吵最多出出气,实在没有实际意义,即使现在口头上许给韩国一些好处,到时候具体分多少,韩国还能左右得了吗?

魏襄王站起身来,朗声道“既然韩国没有了异议,那么咱们就最后确定一下,小国的疆域,以及本国要消灭的邦邻,开春后动武,互不干涉,三年为期,如果有国别有用心,从中捣乱,违反盟约,到时候群起而攻之!”

第0412章 七雄定盟约

盟约制定完了,表面达成了协议,实则各怀鬼胎,都有自己的大算盘、小九九,赵国半包围了中山国、齐国内围着鲁国、楚国掩盖住越国,魏国与小卫接触最密切。

因此这四小国,归属这四雄,乃是板上钉钉,战略要地,不允许国内还有其他证券存在,而其他大国也不会兴师动众,去人家国内征讨那个小国,唯有宋国相对棘手,因为与四大战国接壤,而且宋国曾在春秋时候,是五霸之一,国力强盛,到了战国,衰微下去,但仍有抵抗能力,任何一家,都不敢说一面倒地横扫宋国。

让韩国去打,大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估计都打不过人家宋国,因此由赵、魏、齐、楚四雄联手,从四面同时发动攻击,宋国灭亡也是不难。

这些都是苏秦当时提出的建议,被四国君王采纳了,皆大欢喜,唯有韩国觉得有些吃亏,但是谁让你周边没有小国邻邦,国力又不如人家四雄强大,这样稳赚一些小头,比起消耗国力要合算一些。

韩仓也接受了盟约条例,五雄出奇地顺利答应下来,秦、燕只是陪衬,于是七雄会盟就拟定成功了。

接下来,三年中原内战,就要拉开序幕,能不能吞掉小国,就看自己的能力了。

而且众君王都心知肚明,即使吞掉小国,也要使自己国力消耗不大,保持常备军的数量,否则三年后,群雄没有小国做缓冲,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可别刚吞了小国,元气大伤,被他国有机可乘。

魏襄王畅快淋漓,大笑道:“既然盟约签订,诸位国君难得聚首一次,咱们就在彭泽的园林内,午后狩猎,晚上是国宴,有红颜榜两大名姬受邀演出,一个是百花女苏沐、一个是玲珑女莘蝉儿,不放一看,另外各国都有勇士,安排了校武场,进行比赛,能胜出者,魏国会有大奖励,小聚三日后,各国便可离开了。”

赵武灵王微笑道:“逢泽之地,风景宜人,比俺们赵国苦寒之地温暖不少,游玩两日山水,再回去了。”

齐宣王也笑道:“听说魏女高挑,魏王行辕藏有不少,可别吝啬,每个国君至少也分几个尝尝鲜,换换味儿……”

楚怀王嘿嘿笑着:“就是哇,魏女身条好耶,可要跟我们挑几个好的哩!”

“哈哈——”

身为君王,久居王室,嫔妃成群,哪个不色?即使英名之主,如赵武灵王,也有绝美的吴娃每夜侍寝,笙歌不断,帝王之术,品格都好不到哪去,否则也当不了君王!

……

辰凌作为都骑卫统领,带着部将正在巡视行辕四周的地形和校武会场等,虽然没有去听七雄会晤,但是结果他能猜得到,苏秦的外交手段,一定会促成,而辰凌要尽量避开嫌疑。

逢泽水域纵横,舟船画舫,青山绿草,映成山水美色。

辰凌策骑眺望湖水青山,如诗如画,心中一片旷达,过了几日,各国君王回到本国,就要开始为征战准备了,到那时,他或许也要再次出征,如何更换身份,回到燕国主持大局呢?

“辰都统?”

辰凌转身瞧去,后面奔上来几匹枣红马,上面骑着身穿戎装的女子,英姿飒爽,有些面熟,正是女儿军团的庞莹、西门紫诸女。

他调转马首,微笑道:“是几位姑娘来寻在下吗?”

“自然是我们,难道还是谁派来的不成?”庞莹语气仍有些清冷,但是没有像上几次那么傲慢了。

西门紫冲他微微一笑道:“辰都统,我还要感谢你,去年御前比剑,年初大破敌军归来,前几日有赛诗会折冠,每次我都押你为黑马,结果大赚盈盆,哈哈,但凡你被赌注,我都押的你哦……”

辰凌脸色不善,心下诅咒:你才是黑马呢,你家都是黑马!

“对了,辰统领,今晚有七国校武,各国都派出剑术高手,你会不会出场呀?”西门紫满眼小星星问道。

辰凌摇头道:“不会,七雄会聚,能者无数,高手如云,我伤势为痊愈,这几日又屡遭行刺,心神不宁,无法登场了。”

“什么,你遭遇行刺?什么人这么大胆,你身为王城都骑卫统领,手握精锐骑兵,还有人赶来刺杀你呀?”诸女惊呆。

“不要小看天下英雄,很多胆大妄为者,游侠剑客,出于某种目的,要行刺于我,都有可能,诸位小姐也都多当心些,最近王城龙蛇混杂,不要单独出城,更不要夜间出行。”辰凌好心叮嘱道。

西门紫呵呵一笑道:“嗯,多谢忠告,从此我们女儿团与你们都骑卫营算是同盟了,可别小看我们女儿家,这里面很多大家闺秀呢,要不要我给你介绍几个认识?”

辰凌失笑道:“跟她们又不熟,不若把你自己介绍给我吧。”

“咯咯——”诸女哄笑,西门紫小脸晕红,闹个大花脸。

“够胆你就来儿……”西门紫扮个鬼脸,吐了吐舌头,直接无视了。

庞莹年纪在二九,正是韶华光景,盯着辰凌,虽然仍有一些高不可攀的气质,但是已经不再那么敌对了,这次西门紫拉着诸女过来寻辰凌聊天,她也没有阻止,趁机过来见一见他。

少女哪个不怀春?尤其魏国出现这么一个奇男才俊,若说她完全不上心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辰凌不像其他公子哥儿那样,对她惊若天人,对她恭维迷拜,反而冷淡如常人,让庞大小姐如何不恼?

“辰统领,给我们讲一讲河西破秦之役吧,京城传了好多版本,都不知道哪个是真的了?”

“就是呀,辰统领,我很想听那晚‘夜夺风陵渡,火烧栎阳城’的事迹。”

诸少女跳下马来,围拢着辰凌,要听他讲英雄事迹。

辰凌转身看着身后一些副职、部将双眼直勾勾看着诸女,让他不禁失笑,正好拉拢这些高官贵族的千金小姐,以后在大梁就更好混些,于是下了马,众人聚在了一起。

辰凌没有架子,有声有色地讲下来,如何带兵杀敌,如何巧夺渡口,跨越黄河,抢滩登陆,奔袭栎阳,火烧连营,伏击秦王等等,这些事迹讲下来,听得少女们两眼冒金星,惊呼掩口,崇拜不已。

连庞莹、西门紫眼眸深处,都掩饰不住那股情热与激动,神情变得暧昧起来。

就在这时,沉重的长角一连串的吹动,会盟结束,百官朝毕,要纠集队伍了。

第0413章 狩猎大典

辰凌等人策马回到行辕,这时六国的君王都已经相继离开行辕大帐,回到自己的行辕营地歇息。

魏王最后走出大帐,百官朝贺,众甲士跪地朝拜。

“众卿平生——”魏襄王爽朗一笑,谈成了会盟之事,隐隐成了盟主,驾驭六国之君,乃魏国从未有过的大事,他做到了。

“大王万岁万万岁。”百官与将士们大声唱颂。

魏襄王气势浑然道:“下午狩猎,百官尾随,可在此庆祝三日,不必奏国事了,三日后本王有大事与众卿商议。”

文武百官心中一动,猜到会盟顺利,似乎很快就要动兵了。

魏襄王横扫一周,高声喝道:“辰统领何在?”

辰凌手握剑柄,阔步上前,拱手一拜道:“辰凌自此,听大王令!”

“今日七国君王齐聚逢泽湖畔同欢,为了提防有其他诸侯小国刺客到此闹事,务必勤加巡视,加强戒备,将都骑卫营人马全部调出,四周加强巡视,确保本王及众大臣,和六国君臣安全。”

“臣领旨!”

魏襄王继续道:“禁卫营统领何在?”

六大卫营的统领并排上前,六人甲叶锵锵,跪拜施礼:“末将在。”

“两营为一组,轮番换岗执勤,其余王城与城外郭营盘都要加强戒备,以防有敌对势力,前来偷袭滋事。”

“臣等领命!”

魏襄王发布好号令,挥了挥手道:“都暂且散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