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铎、焦錾微微点头,心中对这魏国大统领的观点很是赞同,觉得此人有些本事,轻视之心淡化了,遵从了他的指令。

晌午时分,程浩、张文远引兵五千前来接收白山城邑,轻点粮仓库、军械库数目等,留下部分存粮后,大部分武器装备、粮草辎重,被送往中军大营,交由主帅统一调配,降军则被分批送往关内。

辰凌见这里战事结束,没必要继续留下了,于是带来骑兵亲卫和刀锋营特种兵,立即赶回昌邑城外,此时昌邑也已被攻破,叛军大将市被在城池岌岌可危,即将告破时,带领一支数百人的精锐突围而去,城池最终落入燕军手里。

一日内攻克两座城邑,破了叛军的犄角阵势,燕军士气大作,秦开下令,在城内稍作休整,轻点人员伤亡,以及辎重粮草、军械装备消耗情况。

辰凌恢复燕王身份,在大军列阵欢迎之下,进入了昌邑城,平定叛乱进入最后相持阶段。

“臣将拜见大王!”

昌邑将帅府内,堂上堂下战将如云,虽然个个一脸疲惫,但都甲胄在身,戎装焕发,满脸兴奋之色,毕恭毕敬地跪拜燕王。

“众将军平身!”

“谢大王——”诸将起身,甲片铿锵作响,动作整齐,透着威武之气。

辰凌微笑道:“昨日一战,众将士披荆斩棘,热血疆场,收复昌县邑、白山县邑两座城池,消灭叛军主力数万人,如今只剩下辽源邑一城,公子平定会做困兽之争,叛军仍有两万众,各将部营,整休一日,抚恤伤员,重新整编之后,乘胜合围辽源,为寡人早日平定叛乱!”

第二十卷 中原混战

第0456章 兵围辽源邑

燕军在昌邑城整修一日之后,燕王身份的辰凌派人在当地张贴皇榜,寻求当地名士、策士,或能治理城邑民政、财务之人,当日就有一些策士进将帅府面见燕王,毛遂自荐。

辰凌选取一些当地的贤者、士子,破格提拔为官,有助于维护当地的稳定,开展各方面工作,征役、充远、战事、抚恤、粮秣、调兵,涉及多个官署部门,主事官不在,政令不行,会延误了许多大事。

如此确定了官吏人选,县令、县尉由朝廷委派,其余县丞、县司空、县司马、帐簿、小吏等,都从当地选拔,吸取地气,政令很快分布下去,一些乡绅、士子等纷纷出来,恢复生产,稳定局面。

不像叛军占据时,只管强行拉民入伍,征收赋税徭役,甚至抢夺乡绅大户、平民百姓的余粮等,使得城邑治安动乱,政令荒废,怨声载道。

辰凌这么做,完全从大局着想,安抚民心,因为他现在是正统君王,不能与太子率领的叛军那样,只在乎夺权成败,不在乎恶劣行径。

因为燕国眼下是他燕王的天下,太子平要夺权,就得破坏,越乱越好,燕国越乱,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对太子平越有利;而受苦百姓虽然会憎恨太子平,但更憎恨他燕王的无能,因为燕王才是守护者,让百姓苦,就是他的错。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在守卒中,有一些士兵是由城内百姓中壮丁被强迫抓入伍的,在攻城一战中,死伤不少,这样以柔化手段为主,能减少那些死难者家属的仇恨,再晓之以理,甚至能把民众怨恨全部转移到太子平身上,更加丑化叛军形象。

一日工夫,整个两座城邑很快恢复了安宁和稳定,如果不久后朝廷再派来新县令,推行变法,也能顺利一些。

翌日,大军继续朝着辽源进发,整合一起,算上禁卫军两万,一共六万人马,从昌邑城出发,继续北上剿叛。

大军分三路,相隔两里有余,铺天盖地,真如泰山压卵一般,浩浩荡荡,一路向北压向辽源邑,旗幡招展,鼓号齐鸣,杀气喧天。

荆燕作为先锋,率军两万步马卒;秦开率领的两万中军,有骑兵五千,绝对的精骑部队,在草原一战,曾大破匈奴呼衍、须卜几个部落,其余步卒一万五,也都是虎贲之士。

燕王坐镇后方,两万禁卫军,五千大内侍卫护驾,辰凌为避开滕虎等人的目光,把从魏国带来的三百骑,派去了先锋营,听从荆燕调遣,他谎称燕王召见他随王驾而行,这才脱身出来,御驾亲上战场。

辰凌一身黄金甲,尊贵无比,君王甲胄的象征,马横长枪,腰间还配着一柄利剑,五千穿戴着轻便胸甲的大内侍卫,两翼分张成雁翎阵形,护卫在燕王两翼随他推进,甲胄鲜明,十分威武雄壮。

全副戎装的禁卫军,在一面面迎风猎猎的旗帜下,腰佩短刀、斜挂硬弓,左手持绘着上古猛兽的牛皮骑盾,右手一杆血红长缨的漆枪竖指天空,精钢打造的三棱枪刃上,血槽宛然在目,闪着狰狞的幽光,一支王牌军队。

因为辰凌采取了宋太祖的一种做法,就是选拔各军中的一些精锐士卒,整合在禁卫军中,使得护卫王城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给人一种王牌军的感觉,使得驻守边关的武将们,不敢生出臣强君弱、任何越簪不服之心。

前锋抵达了辽源城外五里处,安营扎寨,荆燕派出一万士卒布阵前营,以防城内的叛军趁着他们脚跟未稳,出城偷袭,另派一批探马斥候,赶往前方,绕城勘测地形,对于城外的丛林、山岗、湖泊、河流、山岭都不放过,量测外毕,回来向先锋大将荆燕汇报,好在地图上标清。

这些事刚布置下去,中军就抵达了,五通鼓后,秦开坐镇帅堂,部将左右排开,数十员猛将听从调遣,唯帅令是从。

秦开环顾众将,说道:“诸位将领,大王就在咱们后方五里扎下王营,观望咱们的战绩,眼下叛军死守辽源城,不下两万人,咱们的兵马刨去伤亡,只剩下四万多人,兵法有云,‘十则为之,倍则分之’,两倍的兵力无法做到围城久攻,因此这段时间,咱们困城不攻,撤离附近村庄农户,孤立城池,每日向城内射出劝降书,瓦解军心,等城内军心出现动摇,再伺机发动总攻!”

“遵命——”

秦开微微点头,继续道:“各部严以待阵,以防城内敌军突围,等待燕王旨意!”

众将明白,城内是太子平,按周礼,有传嫡的讲究,但是燕国内乱,朝廷四分五裂,逃难的逃难,被杀的被杀,临时组建的朝廷以易太后一方为主,拥护姬职为王,稳定时局,于私于公都说得过去,此时王位之争,如何处置公子平,他们不清楚王意,如何下手?

秦开道:“你们回去布置吧,本帅到王营内面见君王,垂听王令。”

众将拱手道:“领命——”

秦开等诸将出营后,自己随后出营,携带数百亲兵来到王营内,觐见燕王。

王帐内,燕王正在观察关外的地形,他的野心,可并不只图谋太子平这么简单,此次一是消灭太子平反叛势力,二是利用与太子平接触密切的贵族,趁机剿灭一些老宗族,三是把东北这一块荒无人烟的地带,开拓成燕国的产粮后方。

以后世的见识,他可明白,这东北黑土地,富饶广袤,地广人稀,尤其是在战国时代,更是一片荒芜,除了被东胡一些部落占据几块外,就是箕子朝鲜、高丽棒子,如果能把这些后方不定因素清除,东北之地,可是燕国巨大的粮仓。

如果再有难民入燕,辰凌就考虑把难民迁到这里,开垦荒田,压缩东胡,训练勇猛的关外虎贲之师,以东北人高大粗犷的体格,加上匈奴草原上的战马,日夜训练,打造一支精良的骑兵,南下平定中原,并不是妄想。

“启禀大王,秦开将军帐外求见。”

辰凌抬头道:“召见!”

一名侍卫出营引入大将军秦开,叩拜燕王后,他把当前部署如数汇报出来。

辰凌沉思片刻,点头道:“明日寡人亲自到阵前劝王兄归降,如若不从,大军再攻城,有些顽固派,如果活着出城会对当前燕国局势造成破坏者,务必歼灭于城内,绝不能放走,以致后患无穷!”

第0457章 君王之路

秦开听了燕王的话意后,心中一动,已经明白过来了,恭敬道:“大王放心,臣将不会放过辽源城任何一位顽固旧臣,对我大燕造成任何影响!”

辰凌知道他明白自己的话意,也不多赘述了,指着偌大的军事地图,微笑道:“眼下中原五国,磨刀霍霍,正准备向卫、中山、宋、鲁、越动武,尽管秦与燕国没有机会参与,其实燕秦两国地处偏远,秦有巴蜀、义渠,燕有偌大的东北后方,根本无须讨伐那些小国,秦将军,可愿为寡人驻守边疆,横扫东胡,平定箕子朝鲜,把燕国之北土地尽数划入燕国疆域?”

秦开问言心中震撼,想不到燕王有如此雄心壮志,要对付东胡,还要攻击箕子朝鲜国,开拓燕国疆域,这样一来,自己用武空间就大大增加了。

“臣愿意辅佐大王,开拓疆域,镇守一方!”

辰凌满意道:“东胡历来为我燕国祸乱,虎视眈眈,虽修筑有古长城,但仍不能阻挡东胡的扩张,眼下东胡内乱,咱们与匈奴兰族部结盟,寡人想你厉马秣兵,训练一支野战军,以骑兵为主,寡人设养马司,在草原和燕山一带,建立数个牧马场,为你提供骑兵,数年后能痛击东胡,使其不敢南下放马,再滋扰我燕国边境。”

秦开想了想,肃然起身,拱手道:“大王,要对付东胡数十万骑兵,没有十万正规铁骑劲旅,是做不到的,这需要至少十万匹战马,而且养马需要从小马驹、到壮马一个过程,可以一边着手购买匈奴、西域上好马驹苗,一边与匈奴联盟购入成年好马,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建成自己的马场,另外这项工程需要大量的养马卒夫,臣在东胡待了八年,对草原人养马尚算熟悉,其中学问甚多,必须要深入草原学习养马术,才能真的训练出好战马——”

“培养出一支十万人的铁骑,建立几所大型马场,养出成马,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储备?”辰凌也知道不是一撮而就的,故而问道。

秦开皱眉道:“至少需要五年,还是在国无战事,国库富裕,粮草与军械充足的情况下,孜孜不倦,始终坚持,各部政门配合下,才能训练处一支十万铁骑的精兵,还有成熟的养马场,如果打造精锐之师,还要经过实战磨练,这样一算,时间远远不止五年了。”

辰凌心中一叹,想要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没有民心的向背,没有长期的准备,没有经年累月的经营积累,没有稳固的根基,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没有儒士文人的投效,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一支十万的大军,每年粮草和军饷开销非常浩大,那还是步卒军,如果是骑兵呢?可昂贵程度,可就不是翻两三倍的问题了,纵观中国历史骑兵史,秦国铁骑最强大时候,也不过二十万数,号称百万铁骑,其实大多都是步兵,混在一起统称步马卒,如今战国,各国骑兵有限,目前赵国最多,也只有三五万众,已经倾国之力了。

不是所有马都能做战马,而且一匹战马每日草料量不低,十万匹战马,消耗丝毫不亚于十万士兵的消耗,再加上每一匹战马都十分昂贵,佩戴的马鞍、挂钩、铁皮、箍套等,比一个士卒全身铠甲兵器还要贵重。

综合下来,养起一支十万铁骑兵,不亚于重新组建四五十万众的步兵了,难怪汉唐盛世、宋明时期,国家富裕,但全国的骑兵大军,都少之又少,基本都是散骑与步兵混合编制,战马只用于冲锋时用,一般时候只作将领的乘骑而已。

辰凌轻轻一叹,点头赞同道:“秦将军说的很有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燕国要雄起,急不得,寡人不是要称雄一时,昙花一现,而是要打下万世基业,夯实基础,很重要,你放心领兵,替寡人放手去做,后勤国力方面,朝廷会想办法满足要求。”

秦开心中激动,如果燕王真的能提供十万战马,并设几处养马场,发展铁骑兵,赶走东胡北迁,也不是没有可能,看来燕王雄心伟略,当真想大干一番伟业。

辰凌道:“眼下国内正在推行变法,休养生息,轻徭役,免赋税,三年缓和期,经不起战事,因此这三年来,务必打牢军队基础,建立一系列军队官吏管理办法,以及练兵之法,招募新军,训练骑术等……”

秦开心领神会,满脸兴奋地应承下来,接着又商量一番明日困城事宜后,秦开把他担心太子平派人去勾结东胡部落,求援军南下解围,让辰凌一阵疑虑,看来这次围城,也不能耽误太久。

半个时辰后,秦开说完胸中所想,得到燕王口谕后,有了定心丸,这才告退。

辰凌看着地图,神色微凝,一统六国,现在谈还为时过早,至少要把燕国先变得富强起来,打造铁骑精兵,有充裕的国力,整治官吏之风,现在他身为燕王,才只是开始,官场的尔虞我诈,贪污腐败,党羽竞争,相互打压等,在燕复国之初,还不明显,能不能治理好国家,他也是走一步实践一步,充满希冀和挑战。

古往今来,在中国历史三百多个皇帝,能称得上雄才伟略的,屈指可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若加上刘邦、成吉思汗、朱元璋、朱棣、康熙几人,也就十来个能让后人钦佩,但是昏君就太多了,碌碌无为的平庸皇帝,也得占一大半。

辰凌纵然多出两千年见识和文化,但是对君王之位,能否做得出色,成为明君,一代雄主,这都不好说。〖TXT小说下载:。。〗

夜色降临,辽源城头灯火通明,守军戒备森严,时刻警惕着燕军夜袭。

在城外两里处,营帐连绵,把辽源城围住,营地前栅栏倒刺、陷马坑、困马索、箭塔等,同样防御严密,以防城内守军突围。

燕太子姬平一身金盔亮甲,站在城头,遥望城外军营,细白的脸颊,浮现出一抹严霜冷酷,眉峰一挑,手拍墙头,怒道:“我那好王弟,竟然御驾亲征,与本殿下兵戎相见,前日一连拿下两城邑,现在只剩下辽源城,嘿嘿,真想致我于死地了。”

站在太子姬平身边,有一位中年剑客,一身长褂玄衣,背着一把长剑,头髻挽起,系有纶巾,剑不出鞘,但整个人却似乎蕴含了锋利的剑气,他毫不在意道:“殿下莫气馁,既然那燕王御驾亲征,到了前线疆场,那就由不得他了,城外有五百剑手候命,今晚我潜出城外,明夜入营行刺,一旦姬职身亡,殿下顺理成章就能收复燕军,继承王位了。”

第0458章 燕王问话

太子姬平听到身边这位乾罡门的一位长老说话了,脸色露出喜色,转身对着这位大长老道:“萧长老,按照周礼,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本殿下为先王定下的太子,燕国内乱,齐军败退,复辟之后,本就应该是我姬平做君王,姬职抢夺了本殿下的王位,决不能饶过,萧长老,姬职若死在军中,燕国王位,必然是本殿囊中之物了。”

萧长乾心想:最是无情帝王之家,为了王位,同父异母的胞弟,相互要置对方死地,不过这些他不在意,王权虽大,但是圣地超脱俗世,修习剑客之道,即使面对君王,利益使然,也要拔剑而起,这样乾罡门就能通过姬平来接触燕国社稷神器,左右战国大势了。

萧长老点头道:“放心吧,他能来,就别回去了,城外就是他葬身之所。”

“有劳长老了。”

萧长乾微微点头,转身离开,走下了城头,出去布置了,月色下,身影孤寂,如同一把利剑古朴沧桑,充满锐气。

※※※

翌日清晨,辽源城外,燕军排兵布阵,数万人马,旌旗飘展。

中军秦开从草原上带来的重甲骑兵,他们跨骑的马匹高大雄峻,足足五千人,端坐在雄健无比的高头大马上,甲胄鲜明,鞍环整齐,鞍侧之前挂一面黑色生漆牛皮骑盾,绘着猛兽图案,右手红缨长漆枪竖指天空,那枪杆儿都有鸡卵粗细,枪尖一尺有半,血槽宛然,映日光寒。

大军前沿是弓箭方阵,足有六千弓箭手,弩机手,还有数十钢铁弩车,对准着城头,杀气腾腾。

今日辰凌亲自前来阵前要与城内姬平交涉,三万禁卫军也带来了,俱披铠甲、威武雄壮,红缨枪、佩刀、箭壶、弓袋、骑盾、长枪、马槊……各色武器一应俱全,甲胄鲜明,军威十分雄壮。

以秦开带兵的眼力,只是轻描地扫上一眼,从这支队伍在神色、肢体、面部的细微变化,从他们行进前彼此协同呼应是否流畅,对他们的战斗力就能估摸个八九不离十,对这支队伍,他是很欣赏的。

秦开在王驾前,双手一拱道:“大王,禁卫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如果囊括进来,围城的人数就能达到七万,号称十万大军不足为过。”

辰凌哈哈一笑,说道:“这三万精骑,是百里挑一的京营禁卫精锐,大多都是从各路军中选拔出来的,一直训练不辍,不过也有很多新军,没有参加过几场大战,他们还需要在这里多加锤炼才能成大器呀!”

秦开点头道:“大王说的极是,没有实战磨练,难以成为百战之师!”

“不错,今日围城,正好磨练一番,传令,开始与城内叛军对话吧——”

“遵命——”秦开与诸将一起拱手接令,然后派出旗牌官,与城头喊话。

过不多时,姬平在一批武将簇拥下,走到城头上,与下方的燕王对话交涉。

姬平看到城下大军威武气势,整齐雄壮,心中就气不打一处来,本来应该他做君王,无奈燕国内乱,他被赶出了燕国本土,无缘夺嫡之争,如今大势将去,怒喝道:“二弟,你我同父,共为燕王之子,论资排辈,本殿下为太子,乃父王指定的嫡长储君,当日燕王被奸相子之胁迫,被逼禅让,现在祸乱被平定,阻抗出齐军,理应按照父王之意,由本殿下登基为燕王,你姬职如何能擅夺王位?”

辰凌冷笑道:“王兄与奸相子之攻伐,祸乱百姓,致使齐军践踏燕国山河,百姓民不聊生,百里浮尸,枯骨遍野,幸亏上天有好生之德,寡人回到燕国,承担起复国大业,赶走暴虐的齐军,革新国内的废政,一片生机盎然,此乃上天之赐,江山社稷,实不敢让之。”

姬平怒极笑道:“虚伪!这江山本就是本殿下的,自然要夺回来,何况你在国内进行一些狗屁不通的变法,杀害不少老宗族,还废除了勋戚爵位,触动国之根本,是对祖制的祸乱,违背祖礼,将会把燕国引上邪路,罪不可恕,这王位绝对不能让你继承。”

辰凌冷冷道:“道不同,不相为谋,王兄执迷不悟,引叛军谋乱,滋扰边疆,如此谋反大罪,即使你为皇室宗卿,也不能如此造次,来人,攻城——”

秦开一拱手,满身威严之气,拿起令旗一挥舞,喝令道:“三军听令,四面合围,全力攻城!”

铮铮铮!

弓弦猛烈振动,箭矢骤雨密集,投石机、弩机、冲车、云梯等再一次朝着城池凶猛进攻,阳刚血气顿时迸发,如决堤的洪水从四面八方一起卷向巍峨的城池。

这种攻城战,骑兵已经失去优势和作用,不过秦开久在东胡草原,对于草原骑兵有很大的重视,即便此刻不用于攻城,却抽出数百骑在阵势的两翼处,绕圈而跑,不停地原地旋转,不一会沙尘就卷起一股烟尘,直上云霄,马蹄声震天动地,威势大增,气势雄浑壮大,给大军徒增不少士气。

眼前原本是一座雄伟的城池,城外旌旗如云,战鼓如雷,城池四面,都有无数战士在厮杀着攻城,箭矢来往如乌云密布,近百架抛石机抛掷的巨大石块如流星雨轰击着大地……

万千士卒呐喊厮杀,荆燕作为先锋大将军,指挥大军,正在狂攻,千百名勇士在他身前挥舞着刀剑,抛洒着敌人的鲜血和头颅。

辰凌坐在王驾辇车上,远远观望,城如孤岛,万千军卒,犹如一群群蝼蚁,曾经,在河东战场,他还不知道自己身份时,也是这些蝼蚁中的一员,如今,他已裹上黄袍王服,成为一方诸侯君王。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不管他情不情愿,这帝王路充满荆棘和血腥,双手必须间接染上那些鲜血,只因他是君王!

俯瞰着眼前摇摇欲坠地辽源邑,城池就像是滔天巨浪中地一叶孤舟,随时会遭到覆顶之灾,却总是重新出现在浪尖上。

此时城上姬平面露震惊之色,满脸的紧张,不断呵斥着诸将,带兵阻挡城下燕军的围攻,由于城内只有两万多守军,因此每座城门及这一片的城墙上,总共也只有五千多战士,每战死一个,就少了一个,撑到最后,将卒阵亡殆尽,就是城池失陷之时。

第0459章 以退为进

“轰轰——”投石机疯狂猛攻,反复砸在城池一处,结果轰塌一块城墙,守卒立即堵上去,数个时辰后,巨石轰坏了南城的大门半扇,荆燕亲自挥舞长戟领兵冲锋。

“杀啊!”

刚出现了豁口,燕军蜂拥冲过去,以排山倒海的冲势,与守卫军在南城门口厮杀血战起来。

守卒们这一刻也都豁出去来,一旦城破,他们也必死无疑,因此困兽之斗,誓死反抗,一时间双方大好男儿,热血将士,在城门口,血拼对撞,一小会儿,尸体就堆起了小山丘。

城中守军占据地利,不需要多少兵马,就能把这个缺口封锁的严严实实,以荆燕之骁勇,连番发起冲锋竟也不能寸进,反丢下许多尸体。

滚木、檑石、火油、弓箭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没过一分钟,燕军都倒下不少英勇战士,看得辰凌眉头大皱,已经攻城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