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燕国南大门前,有悍赵和富齐,赵国半游牧半农耕,混有少数民族血统,军人勇猛,国内百姓尚武,是一个唯一战力不弱于西秦的强劲诸侯,齐国富裕,能打持久战和消耗战,只要吞兵十万,在黄河沿线驻扎下来,构筑防御,后方粮草、兵甲供给源源不断,耗个十年,都不成问题,冲过赵、齐的夹攻,再正前就是魏国边界,同样是一支强军,燕国军队在这里,就要面对三国的围堵包抄,要发动统一战争,必须把赵和齐搞垮才成。”

辰凌听着玄女的解析,入木三分,层层环扣,分析有理有据,不由心中敬佩,默默听着。

澹台清儿发挥了她的才学,继续纵横捭阖,谈吐大势道:“要破敌,首先要从对手的优劣入手,捣毁优势,攻击劣势,赵国君主赵雍,雄才大略,颇有英风,目光高远,只要他在位一日,就不会让燕军顺利南下,任何举动,都不会逃过他的睿目,因此,燕国十年的富国强民之后,第二个十年中,就要把赵王弄下来,搅乱赵国朝廷的内乱。”

“听闻赵王最喜爱吴娃,十年后,必然牵扯太子与庶子争嫡,到时候稍微挑拨,引发赵国党派之争,推举一位昏庸的赵室子嗣,杀父弑兄,辅助其登基,这样一来,赵国必然势颓,想办法动用离间计,打压名将赵奢、平原君赵胜,这样一来,赵国空有悍卒,却无明主,无战略目光,难有大作为,日后挑唆西秦与赵国战争,便可彼此消耗两国的军力。”

辰凌听到这,倒吸一口凉气,这计策也太狠了,不过,历史上记载,十年后,赵武灵王的确因在废立太子之事上,酿成大祸,自己被饿死在沙丘之乱,太子被杀,吴娃之子登基为赵惠文王,赵国逐渐衰退下去,惊人地相似……

第0612章 一夜难忘

澹台清儿盯着齐国,半晌不语,蛾眉轻蹙,眸光闪烁着一种睿智,只不过这种智谋,是在考虑如何绊倒齐国这个泱泱大国。

半晌之后,玄女继续说道:“齐国乃富国,在讨伐之前,必须要把齐国搞穷,齐国一直没有大变法,旧族势力膨胀,尽管稷下学宫,人才济济,可惜只做学问辩论,贵族并不同意那些人为官,就是因为外来势力会冲击到本土的顽固旧族。”

“可以派一位纵横者或法家人物,如苏秦师兄,在数年后入齐,说服齐王进行变法,名为齐国图强,实则搅动齐国内乱,把贵族折腾起来,使外来士子新贵与旧贵族冲突,消耗内在元气,然后通过一些变革,自缚手脚,再挑起它邻国魏、楚、赵与齐国的矛盾,坐山观虎斗,把齐国的国力耗空。”

“本来齐国就富在表面,对于兵戈军备方面并未像秦、赵、魏一样凶猛,机会成熟,借助联军之手,先挫败齐国主力,然后燕军再大举入齐,再对齐正式作战。”

辰凌闻言一惊,这一番计谋不可谓不毒辣,高瞻远瞩,在历史上,燕昭王励精图治三十年后,抓住齐国吞宋的契机,煽动了赵、魏、韩、楚,组成五国联军,进攻齐国,六方投入近百万大军激战于济西,齐军大败,盟军获得大胜利。

由于齐国没有山险阻隔,无法同时阻挡五国的联军攻击,加上苏秦在齐国数年的破坏,调离了不少齐国的守将,使得政令不通,阻抗时候难以指挥一致,很快就被盟军攻克,主力殆尽,后方守城基本都是乡勇之兵,属于战国服兵役的地方军,平时训练少,非对外作战的正规精锐大军,因此前线大败之后,被乐毅带燕军,一鼓作气攻下七十余城。

后来燕军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昭王死后,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撤掉乐毅,由骑劫掌军攻城,结果仍久攻不下,却中田单的火牛阵,身死军败。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乐毅伐齐之功尽失。

乐毅解职后,燕惠王企图将他召回都城,而乐毅担心被杀,遂投奔了赵国。

这一段历史,与玄女之计隐然有几分相似,越来越让辰凌觉得暗暗吃惊,这样的一位女子,纵横捭阖,对天下形势,一个国家的利弊,尽数了然在心,她要对付哪个国家,总会一针见血,几乎致命之策。

辰凌暗自侥幸,幸亏他早来一步,与澹台清儿达成共识,让她偏重燕国一方,倘若为敌,只怕真是一个大麻烦,生死大敌啊。

澹台清儿又道:“借助盟军先下齐国,然后燕国迅速占领齐国,部署好防御工事之后,安抚当地百姓,然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赵动兵,一旦能灭亡战国,打开两侧的通道,往西占据太行之险,往东到渤海之地,尽归燕国,到时候面前就是魏国,与此同时,秦国、楚国、韩国见势不妙,骤然惊醒,必然会联合在一起,向魏增兵阻挡燕军南下,那时候,才是最为关键之时,不过,那是二十年后的事,时局多变,等到统一战争爆发后,清儿会提前往燕国,协商大计,共谋天下。”

辰凌问:“清儿姑娘,打算何时燕国一叙呢?”

“过两年吧,到时候就当游历,不是专门去燕,这样可以减少诸侯对燕的威胁。”澹台清儿说道。

辰凌轻轻一叹,尽管很不舍,但是也没有办法,佳人的身份太过特殊,如果贸然去燕挂职,只怕一下子就引起了诸侯的注意,密切关注燕国的动向,那样一来,不利于燕国展开大业。

“清儿姑娘,燕国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一旦战国出现时局变动,也会派使者入鬼谷宗,请清儿姑娘出谋划策,不知可行否?”辰凌轻叹问道。

澹台清儿点头莞尔道:“可以,既然已决定站到燕国立场,自然会为燕筹谋,不过,两年期间,暂时也会考察燕国,是否与公子所言一致,毕竟计划是一回事,真正投入生产,成规模地使用,改变燕国落后现状,又是另一回事,清儿要看到蒸蒸日上的燕国,心里才有底。”

“放心吧,呵呵,两年之后,必然有所大变化!”辰凌信心满满,接着又把同化匈奴,北逐东胡的计划托出。

澹台清儿沉思一下,说道:“燕国与匈奴结盟,比较明智,以中原文化为利器,同化游牧民族,把草原当初燕国的牧场,草原的部落,他们的文化先天不足,难以像中原人那样,静下心来,钻研学术和文化,无法仿制中原的工艺品,在相互融合过程中,只有文化高的融化掉容文化浅的民族,时间一久,匈奴人半游牧半耕作之后,失去了马背上的优势,对燕国的威胁就会大大降低了。”

“数年之后,与匈奴联合,北逐东胡,把大片辽东北部平原作为粮仓,燕国的国力就会大大提升,比赵、魏、齐、楚等国吞并小国的优势还要多,最为储粮大后方。”

辰凌嘿嘿一笑道:“该当如此,兴燕之策。”

不知不觉,东方渐亮,吐出了鱼肚白,两人相识而笑,眸光相交,脉脉无言,却充满一种知己的味道。

辰凌担心佳人熬夜,不利于身子,可不像他,有真气在身,说道:“竟然聊了一夜,清儿,咱们暂时歇息一下吧,等天亮之后,用过早膳,我们再畅叙。”

澹台清儿肤若凝脂,眸若秋水,琼鼻挺翘,美貌绝伦,如梦似幻,美的让人窒息,宛若那九天玄女降临凡尘,轻点娇首,同意了他的提议:“好吧,公子也回房歇息,这几日,咱们都可以随时谈论古今。”

辰凌站起身来,丰神如玉,英俊伟岸,朝着佳人潇洒一笑,告辞回房。

澹台清儿看着他的背影,离开了视线,心中涌起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对方究竟是谁?这一套治国之策,还有那些水力车床,究竟是谁提出来的,甚至超脱了这个时代的范畴?而且,自己竟留一个陌生男子在房间内度过了一夜,让她难以相信,注定难忘了!

第0613章 功夫难入髓

翌日,云层凝重,过了辰时,就飘起了雪花,遮天漫地,一片琼花匝地。

眼看已经是冬月底了,就要进入最冷的腊月,雪也多了起来。

辰凌睡了三个时辰,起身后梳洗一番,有鬼谷宗的女弟子给他端来早膳,用过之后,推门,雪花飘洒,晶莹洁白,像轻盈的玉蝴蝶在翩翩起舞,随风而飞。

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轻轻地飘扬;然后越下越大,一阵紧似一阵,很快,地上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辰凌跨门走进雪地,用脚一踩,咯吱咯吱的轻响,他仰天一望,喃喃道:“不知燕国的冬景如何,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入燕地,有没有安置妥当?可千万别处什么差错。”

这时有一起侍女剑客走过来道:“公子,圣姑请你正午时分,到庄院后身的山腰梅亭相聚,共用午膳。”

辰凌含笑点头,谢过侍女的传话,离着正午还有一个时辰,他索性回房打坐,静修敛气,由于练武需要沉迷进去,数月来,他由于军务在身,忙碌带兵,因此没有专心习武练剑,明显感觉到了步法和功力生疏许多。

练武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是没有道理。

“这次回到燕国,如果遇到了墨妃暄,一定要询问一下关于八阶武者,‘洗髓换血’的境界,如何练法?”辰凌心中微动,因为前一世,他最巅峰状态,也不过刚踏入先天秘境,就执行任务牺牲了,对于先天秘境往后的修炼,没有任何经验。

记得辰凌在他那个年代,古武世家,说白了,就是精通传统武术的家族,始终没有断了习武的传承,像这样的家族非常稀少,中华武术到了近代,受到洋炮的威胁,已经走向了末路,加上法治社会,提出和谐民主,不允许实战私斗,因此受到法律打击,真正的武术几乎断绝了。

不过并不等同绝迹,自清末时期,出现了太极宗师杨露禅,开启近代国术的先河,然后清末民初,出现了第一高手孙禄堂,正是大兴国术,那个时期,中华大地遭遇殖民掠夺,到处是西欧列强和日本侵华,当时孙中山、孙传芳等爱国人士,高举强国强种,举办国术官,武功在近代演化成了国术。

至于武术、武艺都成了体操表演,而国术继承了武功杀敌的本领,是古武世家真正的传承。

清末民国时期,孙禄堂成为一代宗师,集太极、形意、八卦各门拳法于大成,艺成后游历天下,无有敌手,在世名家皆为叹服,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五名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有‘天下第一手’之称。

孙禄堂先生把近代国术推向高峰,著书立说,著述《太极拳学》《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论拳术内外家之别》等等,真正一代武林宗师高手,他曾提及武功国术分为三重境界、三种练法、三步功夫。

三重境界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三种练法是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是易骨、易筋、易髓,再往上,还有更高的层次,但是古今少有人炼成,无法求证。

孙禄堂分别把三种步骤修炼至绝巅,炼神返虚、化劲、易髓,曾把每一层练法与经验著书流传,辰凌当年每次翻阅,都对老先生的功力叹为观止,先天秘境,按照孙宗师的划分,处在第二步的绝巅,距离第三重、第三步还差那么一点,没有登堂入室。

换句话说,先天秘境就处在炼气化神的最高层次,暗劲巅峰,易筋大成。

辰凌如果要再进一步,步入易髓,练出化劲,非常困难,没有名师手把手在旁指点,很难通过武学秘籍一撮而就,需要高手在旁边抖劲,把先天内劲炼入骨髓内,而不是只在经脉内运转。

骨髓有造血的功能,练到那个地步,才算真正的洗髓换血,一次大蜕变,能更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即便被人砍伤刺中,先天秘境高手通过点穴封脉止血,但如果继续战斗,不停歇下来,很快就会影响战力,而八阶高手,炼到了洗髓处,就能自动止血,然后通过骨髓及时快速造血,使伤口迅速愈合复原,不会影响多少战力。

辰凌常看到中华国术史上记载,武功国术练到了易筋和暗劲大成,成为先天秘境强者,算是一代武林高手了,真正要以武通神,达到神乎其神,脱胎换骨,不可思议的地步,非要易髓以上不可。

辰凌从未练到过那种境界,曾以为只是谣传和乱写,因为二十一世纪,他从未见到过那样的高手,但回到了古代,没有火器,要成为强者,必须习武变强,因此武功和剑术被古人高度重视,很多人沉迷其中,武学成就也就比后世要大得多。

“怎么样才能把功夫炼入骨髓呢?延年益寿,否则光这先天秘境,把内劲练到了全身各处,喷如针发,滋润内脏,但仍不能长寿多少,加上我一直戎马生涯,受伤颇多,又兼职燕王身份,日后日理万机,筹划灭六国之事,后宫妃子再多,只怕像秦孝公当年一般,耗尽心神,一旦功成,立即病倒,活不到花甲之年。”

“如秦始皇、赵匡胤、李世民、杨坚等皇帝,完成不少大业,大多五十多岁而终,自古皇帝的平均年龄为三十岁,长寿者太少了,可不要功业刚成,自己就垮下来,撒手人寰,来不及稳定统一后的天下,善始不善终,那就太可惜了。”

辰凌可不想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三十年后,刚统一天下,自己就耗尽了心血,油尽灯枯,离开人世,把重任放在自己的子嗣上,他们没有那么穿越的经历,两千年的学识,没有亲身战场的经验,在一干重臣的保持下,难保不会成为辰二世,使帝国瞬间崩塌。

“如果能把墨子剑术、庄子剑术、鬼谷剑术融和为一炉,说不定能有大进步!”辰凌心中暗暗想到。

第0614章 梅亭赏雪

辰凌吐纳敛气一个时辰后,站起身来,精神抖擞,出了房门,在鬼谷女弟子的指路下,沿着蜿蜒石路,来了山麓半腰的一座古亭处。

这里石亭依山傍水,石亭前是一片梅林,鲜红色的梅花绽放,寒梅不畏风雪,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孤芳自赏、纯洁无瑕,像一只骄傲的天鹅屹于冰雪间。

梅亭内,一位女子的倩影,亭亭玉立,披着一袭白裘,正欣赏着雪景和梅林。

佳人秀项颀长,两道香肩斜斜削下,鸦黑的秀发只用一条细细地缟素带子束着,飘逸动人。

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远处山峰重重叠叠的,盖上一层皑皑白雪像大海卷起的滔天白浪。

辰凌走进,看着澹台清儿绝世丰姿,似乎与大自然结合,天地之间,似乎只有她一个人,钟天地之灵慧,让万物都黯然失色。

他倒吸一口气,从未见过如此飘逸空灵的女子,尽管对方没有修炼什么剑术和武功,但是全身上下生机勃勃,秀外慧中,如神玉自然而成型一般瑰美。

这时微风吹起她白裘的衣角,长长的秀发随风轻舞,恍如出尘的仙子般,清丽脱俗。

辰凌放入走入了一副最美的水墨画卷中,分不清哪里是真,哪里是幻?

真真幻幻,飘雪的世界,唯有古亭、玄女,剩下四周一片寂白,仿佛一个虚幻的空间,在自己的意象中。

澹台清儿听到脚步声,转过娇首,眸光脉脉投来,与辰凌眼神相对,充满一种相知互赏、相敬如宾的味道。

辰凌看着她那天仙般绝丽的容颜,就仿佛云集了天下所有女子的绝妙之处,美不胜收,一阵晃神。

“公子,请入梅亭一叙,今日煮酒赏雪如何?”

“好雅致啊!”辰凌微笑地走入梅亭,身子迈入亭内,顿时觉得暖和了不少,不由‘咦’了一声。

澹台清儿看着他的表情,椰笑道:“这梅亭有三层苕草,每层草下涂抹一层油毡,如此一层复迭一层,共三层叠加,最后一层油毡下搭有青瓦,不过瓦片也是特制,都是空心的,因此盖在亭子顶上不怕跑热气。”

“另外,亭子的石料地板和边上围着的石凳,还有几根铜铸的柱子,其实亭子和柱子下都点着火龙,就像农舍百姓家的火炕一样,引水在下面流动,就会带来热气,水本身就是冬暖夏凉的东西,离水越近越暖和,这里只要点燃一个小鼎炉,就感觉不到寒冷了。”

辰凌点头,果然发现石桌上放着一个青铜小火炉,比平时熏味儿用的檀香炉大不多,在桌上,还有长方木盘,里面有热水泡着一只酒壶,还有几样小菜。

“原来如此,想不到鬼谷宗还精通建筑学。”

“这些都是小道尔,公子,请坐!”澹台清儿伸手一指,为他点了座位。

辰凌含笑落座,果然石凳上有些温暖,并不凉屁股。

澹台清儿婀娜入座,与他面对面隔案对首,问道:“公子凌晨可睡的好?”

“睡得很香甜,这一年来,从未这么踏实过。”辰凌笑的很有深意。

“看来这一年来,公子倒是没少操劳神伤,所以才有此感慨啊。”澹台清儿淡淡含笑,并不点破,也不询问,说的模棱两可,言辞高深莫测。

辰凌听出对方有几分好奇他身份之意,不过他卖着关子,偏偏不直说,其实很享受与玄女这样没有身份的差距,相互谈吐,可以避开很多规矩和忌惮,如果公布自己是燕王身份,估计就会坏了今日的雅兴,试问世上有几位女子能心平气和地与一国之君,无所拘束煮酒赏雪呢?

“清儿姑娘睡得如何?”

“很好,人生寂寞如雪,难得着不同色迹,未尝不是一次畅快淋漓,无忧之眠……”澹台清儿轻轻叹了一口气,吐气如兰,如麝香般幽香,不过,辰凌却感觉一夜过去,清儿似乎有些细微的变化。

这种变化,虽然不是由少女转型妇人那样明显,但在她身上,多出一丝女子柔情的意味,这在昨日第一次相见的时候,绝对没有这样的神情。

玄女似乎有些女子怀春的情态了,尽管不明显,甚至连她自己还未察觉到,但是,对于辰凌这花丛老手而言,那眉梢眼角一丝的小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神。

毕竟他接触的红颜足有八九位了,尽管没有统统拿下,但至少推到了白若溪,还与墨妃暄、洛语嫣、甄岩儿、师姐庄若水保持一种暧昧关系,因此对于女人的变化和情思,他倒是不陌生。

“公子对中原新题诗可有钻研?”澹台清儿忽然开口问了一句。

辰凌心中暗笑,那还是自己推行的呢!当初在大梁城还曾折冠赛诗会,赢得才女芳心。

他点头一笑道:“钻研谈不上,只是还算喜爱。”

澹台清儿点点娇首,明眸皓齿,珠唇腴润,盯着那一片梅林雪景,素手提起酒壶,为他斟酌了一杯,淡笑道:“如此美景,公子不若应景作一首诗来,清儿亲自为你酌酒犒劳如何?”

辰凌呵呵一笑道:“良辰美景,多谢清儿斟酒,那我就作两句凑景吧,如果做得不好,可不要笑话在下。”

“当然不笑话,才学探讨,岂敢欺笑?”

辰凌顿了顿,寻思一下,目光清澈,盯着梅林雪景,半晌开口道:“梅雪争春未肯降,墨客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澹台清儿紧盯着他,听闻诗句后,眸光闪烁,神态欣喜,如空谷幽兰,有一种宁静的美,与周围秀丽的自然景物天人合一,仿佛她是这天地灵秀的一部分。

“好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富有哲思,任何事物都有优劣的一面,不可尽善尽美,遭天妒忌,必生横祸……”澹台清儿一下子就捕捉到了诗文的关键,并运用自身玄学知识来解释一番。

辰凌端起爵杯,一饮而尽,然后笑着说:“清儿姑娘学究天人,对诗词歌赋必然也精通擅长,不如也赋一首,让在下聆听欣赏如何?”

澹台清儿脸颊竟出奇地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感叹道:“公子这一首诗词做出,只怕压盖了世间所有赏雪写梅的诗句,我要做来,自叹弗如,罢了,权当助兴了。”

她望着飞舞的雪花,还有不畏苦寒的梅花,脸颊呈现出一股刚毅和神美的赞叹,片刻赋诗道:“天际雪纷飞,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群山披白素,万灵入梦楼。山亭万籁寂,独叹梅花瘦……”

第0615章 窥仙子

澹台清儿作完了一首五言诗,赞雪咏梅,尽管与唐宋时期的五言格律时有些出入,但是也颇有几分韵味。

战国时代,流行的开始诗经和楚辞,只是这一年来,由于辰凌不经意地咏出唐律诗,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洛才女,洛语嫣因此总结新诗体的格律和要求,向国人推广,并在大梁办了一场赛诗会,使得这种七言、五言的新体诗,超脱了诗经四言多句的格式,逐渐推广流行起来。

以澹台清儿的超脱,在鬼谷宗内也读到了一本大梁赛诗会的诗集,记载了不少赛诗才子的作品,对于折冠者的才华,倾佩不已,只是辰凌不知道而已。

事实上,自从那场大梁赛诗会上,辰凌折冠后,才学顿时盖压战国才子,许多诸侯国内的士子、大家闺秀、贵族公子、王室公主们,都会‘辰凌’之名非常熟悉了,结合他之前大破秦军,和校场上力挫先天高手,使他的名声日渐鼎沸,成为一位名人。

辰凌微笑道:“清儿所作,颇有太虚玄学之意境,听了后,心旷神怡,令在下佩服,正如清儿本人,天仙化人,气质雍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