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渐渐的,辰凌的身体越来越强壮,似乎也长高了几寸,原来有些干瘦细白的肌肉,也丰硕了起来,一块块的筋肉,紧密结实,四肢柔韧而有力量,有了几分武者的气势。

“呼~”

辰凌吐了一口浊气,身体无比舒服,他在修炼力量的同时,以古辰心法调和经脉气血,相辅相成,内外兼修两不耽误,换做其他武者,即使有名师指点,也需要从外功练起,决不能同时修炼,只有修炼几年外家拳脚功夫,筋骨扎实之后,才会练内息,调气脉,存内劲,否则很容易因乱气伤身,辰凌却不存在这方檬题。

“还不错,只要再坚持两个月的苦练,把自己的四肢、腰腹的筋肉,每一寸地方锻炼得有力,犹如铜皮铁骨,力量凝缩成劲,便可以修炼各种拳法剑术的招数了。”

辰凌立身林间,晨霜白露,东方渐白,林间雾气消散,就在他伸展胳膊的时候,忽然沉重的号角在山丘下方的大营响起,紧接着牛皮大鼓相继响起,这是集合整兵,准备作战的鼓号,肯定是秦国又要发动进攻了,魏军开始组织阵型迎战还击。

战场虽残酷,却是磨练人心性、勇武、胆气最佳之处,杀敌男儿行,大快慰平生。

辰凌飞奔在林间,就要赶回营地去一看究竟,如果能重回疆场,杀敌建功,体验一次古代男儿的豪情和热血,那才叫过瘾。

黎明时分,无边无际的河东原野上,一阵阵传来了惊心动魄的战鼓声,不断地增强着,越来越响,像沉雷轰鸣一般,山丘下方的平地,是前方一线大营,这时候魏军正在排列阵型。

从高处望去,一入眼就是红色的海洋,因为魏国崇尚的是红色,所以魏军的服饰和旌旗都是清一色的红色,红衣军团。

战国时期,阴阳家学说甚盛,各大战国的旗帜颜色与服饰主色都是极有讲究,有据而定的,讲究的依据就是该国的天赋德命。

阴阳家认为,任何一个王朝和邦国,都有一种上天赋予的德性,这种德性用五行来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这个国家与王朝的为政特点,必须或必然的与它的德性相符合,它所崇尚的颜色即国色,也必须与它的德性相符合,惟其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在上天佑护下安稳顺畅的运行。

黄帝政权是土德,就崇尚黄色,旗帜服饰皆为土黄。夏王朝是木德,崇尚青色,殷商王朝为金德,其兴起时有白银溢出大山的吉兆,是以崇尚白色。周王朝为火德,先祖得赤乌之符,自然便崇尚红色。当时天下对这种五德循环说无不认可,立政立国之初,便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德性。

魏国从晋国而出,自认承继了晋国正统,而晋国是王族诸侯,当然是周之火德,魏国便承继火德,旗帜服饰皆尚红色。而秦国地处边陲之地,一直没有确定宣示自己的德性,但却是举国尚黑,令列国百般嘲笑,说秦国蛮荒之地不懂王化,秦国却是不理不睬,依旧黑色不改,在战国眼里成了一个乖戾怪诞充满神秘的西部邦国。

号令自北向南,一层层传下去,唱响的声音络绎不绝。

“咚……咚……”,沉闷而又巨大的鼓声,划破长空,四方云动,大营立时嘈杂响成一片,号角声、马蹄声、脚步声、兵甲摩擦声、刀枪撞击声,仿佛颗颗重木,撞击着大地,声势浩大无比。

第0008章 沙场对阵

营前辕门外的大军,早已蓄势待发,方才三道鼓声传过,魏军早已集结完毕,放眼望去,红衣长袖,铠甲生辉,长戈锋利,杀气涌动。

八万精兵,个个盔甲铮亮,面色肃穆,刀枪剑戟,寒光烁烁。前排乃是弓箭手方阵,有一万五千人,左手边是战车甲士方阵,青铜战车上面有驭手、长兵手、弓箭手三人,车后面跟着徒步甲士,大约有三万人,每乘车都有二十名战士在后跟随,右手边的骑营,战马入行,骑士入列,手中的长矛长戈闪着幽幽寒光,令人望而生畏。

辰凌本想加入战列,但被外围的侍卫拦截住,伤病员在医疗期间,是不能够参战的,即使养伤好了,也需要军方派人来检查过目,重新录用,暂时他还没有收到通知,因此还不能够上战场。

“真可惜,这么大的场面,我竟然无法参加,如果到了沙场上,凭我现在的身手,至少也能斩杀几十个敌人,一跃就能提升爵位了。”辰凌暗叫可惜。

辰凌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从表面上看去,他就是比以前长得结实了一些,但是他自己知道,筋肉,骨骼的紧密程度都大了许多,体重足足增加了二十多斤,臂力也有了飞跃。

就在他寻思的时候,看到从一批将领从大营走到了军阵之前,为首的一人身材魁梧,浑身铠甲,身披战袍,正是魏国大将军董祉岐,不足四十岁的壮汉,洛腮胡,国字脸,一副英气逼人。

“将士们!”董祉岐虎目四顾,低沉着开口,声音雄浑在三军之间回荡,听得异常清晰:“秦国屡次东进,已经打到了河东之地,秦军再进犯三百里就是我们的安邑城,我们要誓死守卫领土,将该死的秦国人赶回黄河以西!”

“捍卫国土!捍卫国土——”

“全军出发,抵抗秦军!”董祉岐骤然下令,大军开动,势气浩大。

八万精锐魏军向前推进两里,就看见了秦军的阵型,清一色的黑色军团,前排是盾牌手、弓箭手,两侧一边是战车队伍,一边是黑甲精骑,而中央则是统帅的中军。

秦军的先锋大将为那文博,秦国西北边陲土住民生长,在秦国列将之中,颇有威名,但因久攻魏国河东不下,迟迟未能接近安邑,吞食大魏疆土,所以在秦国朝廷内各方势力对他颇有微词,秦武王派来秦国上将军甘茂统领全军,立即对魏国施压用兵。

甘茂四十余岁,并没有策骑出阵,而是乘坐一驾三马轺车,挺立于六尺青铜车盖下,左手旁就是秦国青年将领那文博,身长八尺,体型略显削瘦,脸庞棱角分明,浓眉星目,七分英朗三分儒雅,右手侧是一位策士智囊秦学文,纵横家士子,出游列国后入秦委以重任,再往两侧便是几十位裨将,裨将之下为千夫长,安插在每个军阵前充当指挥使。

秦国民风彪悍,这些将士体型也非常强壮勇武,盔甲分明,寒光朔动,秦兵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则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浑身甲衣都是一袭黑色,充满了神秘和野蛮。

两军对垒,兵甲万千,剑戟寒光一凛,赛如冷月斜穿暗室,密密排匝的虎狼之兵,都充满仇视着目光看着对方,恨不得砍掉对方甲士的首级立功、复仇,秦魏交恶五十年,形势一度逆转,魏国由强转衰,秦国由弱变强,两国之间大小战斗不下百余起,而今日这一战,已经不知是第几场了,没有终止尽头。

战争是男人的主旋律,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甘茂望着魏国大军,嘴角微微一笑道:“魏国精兵尽出,后方防守必然薄弱,只要咱们的黑甲鹰卫深入魏国大军的后方,火烧粮草,到时候前线魏军溃败,我军便能长驱直入,杀至安邑,吞掉魏国河东之地,把魏国人赶到太行山以北,黄河以南。”

“甘将军英明,用兵如神!”

甘茂嘴角溢出一丝畅快的笑意,这一战若胜的漂亮,就能在君王面前大大巩固地位,他虽被封为上将军,但兵权有限,而且他在列国之中颇有名气,自诩武能破敌,文能治国,不局限于战场,他更在意的是相国之位。

一国有左右相国,一个执民政、一个执兵权,如今秦国人才济济,光是文武全才的就有秦国智囊樗里疾、穰侯魏冉,都是精通兵法,善于执政、出将入相的大人物,他要后来居上,超越以上二人,必须要在这一仗中胜的漂亮。

董祉岐坐骑望着前方的秦军,眉头微微一皱,秦军的脚蹬铁弩和黑甲精骑最为精锐,脚蹬铁弩是远程弩,射程达两百五十步,大约两箭半地,一百步为轻弓的一箭之地,这种弩需要三人用脚撑起弩臂,发射后弩箭的威力极大。

而黑甲精骑则是清一色的铁骑,战马和骑士均用当时上好的精铁马具与盔甲兵器装备起来的集团骑兵,马蹄装有铁掌,使战马能够在任何粗糙的地面奔驰而不惧荆棘尖刺;马头装有铁片与皮革相连的面具,使步兵弓箭对战马的威慑大大减弱;马具也用重量轻硬度高韧性好的精熟铁,代替了又重又厚又软又脆的铜质马具;马上骑士的兵器也从长大的矛戈演变为轻型铁剑,精铁铸造,长短一般在三尺左右,锋锐轻捷,便于联合大规模冲锋格杀。

“若用轻骑兵上阵,肯定会被秦军的一万黑甲精骑摧毁,只能先用战车冲破对方的阵势,然后配合步骑甲士冲击,才有胜算。”

董祉岐心中微动,默默下了决定,挥动手令喝道:“孙峰、刘宇听令,率领三百乘战车,冲锋在前,郑延、张扬带领两万步骑尾随在战车之后,待战车与秦军交锋后,趁机杀出!”

第0009章 血的战场

“将军令,战车出阵,弓箭掩护!”魏军一名传令官策骑飞奔在军列之间,挥动令旗,高声长喝。

“吼!吼!吼!”魏军阵型开始挪动,嗓间闷吼,士气撼山动岳,血气方刚,浑厚杀意。

战车轱辘开始碾动地面,发出吱呀声一片,紧接着战车后面的步骑军手持长兵准备冲锋,这个时候辰凌站在远处发现,魏军的军队装备是如何的厚重精良,全是精铁兵甲战器。

在战国初时,铁器以逐渐推广使用,当时天下的冶金中心均在韩魏,魏国由以兵器制作业发达而称雄与当世,魏军以逐步采用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史称魏军甲兵犀利。

魏国选练武卒,均为重装步兵,披重铠、持戈配剑、背弓弩、跨矢囊。可以说是装备精良武装到了牙齿,可见如果没有强大冶金工业及兵器制作业的支持,以如此装备武装到单兵是难以想象的。

大凡得地利者,必有山川之险固,兼得物产之富饶,魏地处中原无山川之险,却得地力之饶以充军国之资,魏之强大不能说未得地利也。

魏国较早的进行了军事变革,建立了以精锐武卒为核心的常备军。

魏军内部等级森然、分工明确,且数量庞大,虽然经过马陵之战,被齐国田忌、孙斌大败魏军,一下子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地位,但如今魏襄王在位期间,魏仍有武卒(重装步兵)二十万;奋击(轻锐步兵)二十万;苍头(裹头巾的待选新兵)二十万;厮徒(军工、勤务兵、辎重兵)二十万,车六百乘、骑一万五千匹,军事实力仍很雄厚。

魏军精选武卒成为各代定制,魏武卒披重甲,持戈配剑,操十二石之弩(注:古代一石大约三十公斤),负矢囊内装弩箭五十枝,携三日口粮,半天能走一百里,乃大魏精锐之兵。

而辰凌夺身的前世人,属于被临时强行征募的轻锐步兵,不属于魏军的主力和精锐。

董祉岐挥起手中长剑,战车以及重甲步骑瞬间如潮水一般涌出,牛皮大鼓响彻天际,三百辆战车,一千名车甲士,三千重甲铁骑,丝毫不弱于秦军黑甲精骑的骑兵团,整个原野上车马沸腾,尘土飞扬,杀声喧天。

甘茂手中握剑斜指苍穹,顿时秦军将士开始用兵器有节奏地敲打盾牌,长柄用一端戳地,同时低喝起来:“破风!破风!破风!”

“脚蹬弩阻挡魏军,樊子槐、詹雄听令,率领一万黑甲精骑冲击战车阵,屠刚、陈栋率领三万轻甲在后,张冬、公良瓒率三千轻骑待大战后,可从左翼穿插入阵,袭乱魏军阵脚,待后方鹰卫偷袭军营粮草得手后,全线出击。”

“喏——”

“弩箭手,准备……射!”

喝令一出,令旗挥动,一万弩箭手射出强弩,无数的大弩,猛烈地倾泻了出来,铺天盖地全部都是密集的箭雨,弥漫了天际。

刚刚冲出阵列不远的魏军车阵,顿时被弩箭覆盖,哗啦啦射在车辕和车盖、车厢上面,车上一些驭手、甲士纷纷中箭摔落,但是并没有阻挡魏军进攻的威势,魏军阵前的弓箭手也纷纷。

这时黑甲精骑在弩箭的掩护下,也冲出了阵列,狂奔在沙场上,驰得飞快,直到快要交锋之前,魏军密密的箭雨也如飞蝗一般扑来,一时人喊马嘶,缺乏良好防护的骑兵犹如脚下中了绊马索一般,顿时仆倒一片。

下一刻,秦军的黑甲精骑与魏国的战车营交锋,箭急射、马疾驰,红黑军团两相争锋,紧接着轰隆隆一阵撞击巨响,战车与战马正面冲撞,就好比大潮中两股巨浪汇合的刹那,疾驰、刹那的凝止,然后便是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杀杀杀!”

战场上秦魏双方的将士彻底交锋,不时有人被斩杀、挑落、刺死,血肉战场,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挥灭这生命,大道无情,战场更是如此,对方的性命就是自己杀敌的荣耀。

鲜血飞溅,残肢乱飞,首级滚动,无头的尸体喷着血柱,刚刚还在舍生忘死的屠杀着别人的,可能现在已是马蹄下的一堆肉泥。

这是一场硬仗,最终胜负只取决于双方兵力的强弱、士气地高低。

辰凌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场面的厮杀,完全是冷兵器的交战、火拼,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好像最不值钱的草芥一般,被收割了。

就在他站立山坡高处观望的时候,隐隐感觉后面不远处有脚步声和甲片摩擦的声音,不用于魏军甲士巡查的声音,他心中起疑,转身望去,就看见一条黑线从山坡的小径凸现出来,这条黑线由人影组成,全是黑色的战甲武士,连披风都是黑的。

“秦兵!不好,秦兵要偷袭。”辰凌顿时反应过来。

他在伤兵营一带,而粮草辎重营就在伤兵营的前方,整个山坡由下到上依次是前营、中军营、粮草营、偏角伤兵营,如果有敌兵来袭,率先经过伤兵营,这些受伤的士卒就充当了弃卒和肉盾。

辰凌转身之际,秦军黑甲鹰卫的一名斥候也发现了他,举起弩机朝着他射出冷箭。

“嗖——”

辰凌暗呼一声:“不好!”

幸亏他这两个月来不断训练,敏捷力大大提升,他凭着敏捷的身手,顺势翻身躲开了冷箭,身子跃入草丛之内,连翻滚带腾跃,蹿入山林,狂奔起来,同时大喊着:“秦军来袭,所有守卫,准备迎战了——”

“被魏兵守卫发现了。”

“咦,这个守卫身手好快!”

“不管了,被发现也没什么,以咱们五百黑甲鹰卫,潜入敌营枭首也没问题,何况是火烧粮草,大家准备好火油瓶,一口杀气冲入魏军粮草营地,大开杀戒,一定要完成上将军的军命。”

“杀上去,撕破魏军防线……”

这些鹰卫完全目中无人,当头的一名首领抽出长剑,身先士卒冲杀上前。

魏军守卫听到辰凌的呼喊,立即提高警惕,发现了秦军后吹动了号角,后方驻守的士卒开始纠集,阻挡秦军的偷袭。

辰凌奔回后营,从一处闲置的兵器架上取下一柄铁剑,满脸狠劲,吐了一口吐沫,发狠道:“敢来偷袭,有辰爷在此,今个儿让你们有来无回!”

第0010章 热血反击

辰凌提起一柄精铁长剑,大约有三十斤重,乃是重甲精锐步卒的兵器,伤兵营内受伤的大多是在前线厮杀多次,凶险万分的精锐重兵,他们的兵器也被放置在营盘内的兵器架上,他随手抄起一柄长剑,却是十分的精良。

这时伤病营盘内一些守卫开始聚拢过来,有的手持长戈,有的手持短弩,靠近栅栏处组织反击,抵抗秦军的袭兵。

“秦兵袭营了,注意防备——”

“弓箭手!快放箭——”

营盘一位魏军守卫中的千夫长巢盖提着宝剑,大喝着,指挥反击战。

而秦兵一个个如狼似虎,用盾牌挡箭,用兵器挥舞磕箭,向营盘进攻,鹰卫虽然只有五百人,但攻击力也十分强悍,个个身手矫健,动作迅猛,开始接触辕门,与魏军守卫厮杀起来。

辰凌仗剑杀出,如今他体能翻倍,看似消瘦,实则筋骨和皮肉都充满了力量,臂力比一般的精锐武士还要略强,再加上他的剑术高明、身法独特、战斗经验丰富,迅速脱颖而出,只见他身如脱兔,一下子跃入了交锋之处。

“唰唰唰!”长剑一挥,剑光扑朔,他的身影与剑身巧妙结合,剑法细腻,三剑击出,顿时有三个秦军鹰卫被他犀利的剑锋刮伤到。

“啊——”

“小子找死!”几名秦兵大声喝骂。

辰凌还没有正式归队,连盔甲都不齐全,一身红色武士服,外面的铠甲尚未佩戴,没有甲片防护,身上轻松,动作更加迅速,出手如风,剑光在他身前似乎裹成一道剑幕,只见他仗剑游走,转眼之间就有三五个秦国鹰卫被刺倒在地。

周围的守卫甲士见到辰凌如此威猛,大声喝彩,士气高涨,逐渐向他靠拢,以他为核心,向秦军反扑。

此时后营山丘上是一片混战,尽管这片激烈的战斗,比前线上万马奔腾、冲锋陷阵的厮杀惨烈场面还有不如,但是对于初次登上古代战场的辰凌来说,已经算是平生第一次了,他在前世执行任务中也杀过人,但都是暗杀和枪杀,这种一出手就是冷兵器混战厮杀的场面,心中同样无比震撼。

战争残酷,而且是血淋淋的,人像发疯的野兽一样,舞着枪戈剑矛,红眼睛拼命的呼喝厮杀,那种凛冽那种血腥,那种残酷场面,若非置身中,很难想象,根本不像电视中演的那么轻巧简单直白。

所幸辰凌前世为特工时期曾经过严格的训练,心性如磐石,冷静果断,当鲜血蓬散飞溅在他的脸上和衣襟上时,他没有恶心地呕吐,也没有心慈手软,因为身置其中,如果不还击,很可能下一秒就被砍倒在地。

三十斤的兵器挥动起来,重量可不轻,臂力不足厮杀一会儿,肯定会脱力,辰凌渐感手臂酸麻,但是千百名勇士在他身边挥舞着刀剑,抛洒着敌人的鲜血和头颅。让初次踏上战场的他热血沸腾,血液迅速流转,也不知从何处激发了力量,七星步法,古辰剑诀,剑锋犀利,依稀又恢复当年仗剑少年的潇洒模样。

“杀杀杀!”杀声一片,无数的将士倒在血泊之中,但没有人来得及去搭手援救,因为敌人的戈锋还没有停止,无情残酷地挥舞着。

这些秦军鹰卫都是精锐,不同于一般的战士,除了甲胄和兵器精良之外,训练格外有素,虽然五百人,但步步紧逼冲杀,竟然已冲入了营盘后身,压制了守军,企图冲过去火烧后方粮草辎重的营盘。

一般的战士没有太多的格斗经验,在沙场上都是乱砍乱杀,容易杀敌也很容易被杀,经过格斗训练的,会注意敌人的弱点,出击果断,没有多余花哨的招数,一击必杀,而精锐中的武士,盯住敌人致命点后,还能冷静分析周边的环境,杀敌的同时尽量避开冷袭。

辰凌由于战斗经验丰富,十分机谨敏锐,第一次投入战场中,出手、挡击、反杀一气呵成,顷刻的功夫,都有十来人伤在他的剑下,或死或伤,顿时引起其它鹰卫的注意。

“臭小子,你找死!”五名壮汉精锐撇开其它守卫,持剑同时朝着他扑来。

辰凌一时不能敌三,边战边退,在身前挽起剑花,抵挡住三道剑锋的刺杀,全身力量虽然有枯竭,但勇气和杀气无限上涌,给了他一股血气方刚之勇,完全不惧这群秦兵的围杀。

“当当当——”

辰凌仗剑游走,身法腾挪避闪,配合着精妙的剑术,以及蕴涵科学玄理的打法,手脚肘膝不时地发挥作用,一脚踹在了一名彪悍的秦兵裤裆,疼的那人缩倒在地,大声嚎叫着。

另外四人剑锋又至,辰凌挥剑挡开两剑,侧身躲开一剑,另一手挥拳捣出,正打在一个秦兵的面门,鼻血开花,跟着反手一剑,穿入侧面那人的胸膛,果断拔出再次后退引敌,这时追杀他的五人,死一人,伤两人,还剩下两人追击他。

与此同时,其它秦兵已经冲入了后营,整个营帐之间,开始了追逐战,围剿战,混乱一片。

“不好,再拖延下去,等秦兵接近了粮仓,一把火烧了粮草,前面大军必然会溃败,电视里都是这样演的!”虽然辰凌首次参与古代战场,但稍微一动脑子,也能想到火烧连营,销毁粮草,对于前线的大军造成多大的影响,军心一散,必然大败不可。

辰凌顾不及再耽搁,猛然发狠,脚踏七星,天罡北斗步法,同时腰腹间吸气,一股暖暖的气流支配着他的气劲和力道,这时他想到了'亢龙有悔,过犹不及',势不可用尽,出剑不能全部用尽力道,每一剑都凝神用心,保留三分余力,出剑快收剑快,剑势连绵不绝。

那两名秦兵被他抢了先机,一连几剑刺出,端是精妙无比,招招致命,角度刁钻,那粗犷的秦兵在军营里哪里见过这等江湖招数,几招之间,二人相继中剑毙命。

辰凌一个健步蹿出,绕到了伤病营核心,对着里面的伤员大吼道:“秦军偷袭进来,要火烧咱们的军粮,是爷们的,还有动弹的,都跟我出来战斗,阻挡住这几百袭营的秦兵,我们就是大胜利。”

营帐内的伤员目光望向帐篷门口,都愣住了,想不到平时这位淡薄瘦弱的少年,在这个时候有如此的勇气!

第0011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