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济,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到达一种极限,内家功夫精深,武者元气流淌全身经脉、脏腑还有细胞内,差一点就可以达到先天秘境,返璞归真,师法自然,武学自通的地步。

而魏军两员小将郑延、张扬,充其量只是二阶武者,只是在沙场上厮杀久了,都有自己一套武艺,和普通小将校尉杀敌对战还行,遇到行家里手,武学高手,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乌获见两名魏军小将来战,冷喝一声:“速速叫辰凌来阵前迎战,就你们两个瘪三小将,不够本将军一斧子砍的!”说着挥臂一扫,板斧带风劈下,朝着郑延就是当头一斧。

郑延大喝一声:“嗨,我挡!”

“当——!”

这一板斧劈头砸下去,只见郑延迎挡的长枪被一下砍断,斧头威势仍强,一下子砍在他的左肩上,斩在肩胛骨上,后者惨叫一声,前胸喷出一道血光,栽落马下。

“郑兄,呔,狗贼,去死!”

张扬吼了一声,但是搭救已晚,怒愤之下,挺起三刃铁叉,:wrshū。朝着乌获的右侧肋骨处就插了下去。

乌获摆斧一磕,就磕开了三刃叉,反手斧身一扫,破风撕裂空气,威力惊人,就把张扬连着兵器扫飞出去,落在了铁骑之间,被乱军混战的马蹄踏死。

“两个不知高低的鼠辈!”

乌获冷哼一声,丝毫没有战胜后的兴奋,而是感到索然无味,朝着远方魏军的中军阵列,丹田鼓气,长啸一声:“辰凌何在?敢否出阵,与秦国将军乌获,大战一场?”

这股啸声远远传开,犹如一道霹雳炸响,纵然在数万人马厮杀中,仍穿金裂石一般,压盖住厮杀声,传了出去,远处观战的公孙衍、平原君、孟尝君等人闻此啸声都心头一惊。

“秦国竟有如此英雄猛将?”众人不由赞叹。

“此人就是乌获,六阶武者境界,在中原诸国各大势力的青年高手中,都是出类拔萃的,魏国可有人能压制住此人,如果任其带军厮杀在关外,恐怕魏军片刻就要士气全无,溃败下来。”赵齐楚韩四国将领都捏了一把汗。

这时齐国孟尝君麾下一位客卿策马出列,英气逼人,报腕说道:“齐国国士幕长风,请缨出战,会一会这秦国第一勇士乌获!”

第十卷 连横合纵

第0217章 阵前单打独斗

慕长风是齐国孟尝君麾下的客卿,与田文互称兄弟,六阶高手,已经算是武学名家,小宗师的级别,世人常将四阶‘元气成罡’、五阶‘百脏共鸣’尊称为武尊初期、武尊巅峰。

而六阶‘刚柔并济’、七阶‘先天秘境’被尊称为小宗师、大宗师;八阶‘洗髓换血’、九阶‘真武冥境’被尊称为武王小成、武王大成。

武者十阶‘天人合一’境界的高手被尊称为武圣,武圣的巅峰就是‘破碎虚空’了,古往今来,破碎者少之又少,比诸子数量还要少,毕竟诸子著书立说之后,身损神消,无法长生天地之间。

而武圣破碎虚空之后,将会得到长生,这就叫武破长生,文以载道。

公孙衍见慕长风抱拳在阵前请战,本来他正为前线秦军无敌猛将而发愁,听到秦国第一将乌获在前线大吼一声,勇冠三军,吼声如雷地穿梭过来,使盟军将士脸色难堪。

“这慕长风据说是中原武学高手榜前十的人物,普天之下,多少豪杰,游侠剑客,他能排进青年榜前十,那也算是登峰造极了。”公孙衍心下合计,捋须点头道:“既然慕大侠如此战意,老夫自然成全,你要带多少人马冲过去。”

“何用点兵带卒?我一个人趁着乱局,冲杀过去,阵前与那乌获大战几百回合,瞧一瞧这有秦国第一勇士的乌获,有何能耐?”慕长风一脸傲然,丝毫不惧千军万马的场面。

“好勇士!好英雄!那我等就在后方为大侠助阵,恭祝慕大侠,大败敌将,马到功成!”公孙衍抱拳一礼,全当是对英雄的敬重。

“诸位将军,在这瞧好吧!”慕长风调转马头,策骑飞奔而出,犹如一道流星划过,风驰电掣。

慕长风背着一柄厚重长剑,外有布包裹着,这两年来鲜有拔剑对敌的时候,因为成名之后,能逼着他拔剑的人太少了,此时策马奔入战场,从黄花马挂钩上取下一柄长兵器,凤翅镏金镗!

镗是长重器械,形似叉而重大,中有利刃枪尖,称为“正锋”,侧分出两股,弯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柄长七尺左右,有凤翅镗、雁翅镗、牛头镗、溜金镗、锯齿镗和流星镗等几种。

慕长风随手摘下的长兵,两边外展象是凤凰翅膀而得名,这种兵器材质是镏金的,所以世人叫它“凤翅镏金镗”,净重逾百斤,使用这等武器,加上内劲功夫,在将场上对战,格外有优势,通常一个照面,普通将领就被一下扫飞了。

人雄如猛虎,马骤似飞龙!

慕长风单骑冲入混乱厮杀的阵前,这时函谷关上滚木、檑石、火油、弓箭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而城外的魏军就像潮退浪涌一般,不停的疯狂冲击着城池,箭矢如雨,铁蹄奔啸,相互收割着敌军的生命。

“杀啊~”厮杀声、呐喊声、惨呼声,震天彻地。

伙伴地尸体被一块破布般被无情地践踏着,不断有人倒下,成为被踩踏着的一具死尸;弓矛盾戈齐施,斧劈箭射,宛如破浪,血污衣甲,亦是不闻不顾。

咚咚咚……

后方阵前和城头上战鼓雷动九,在为将士助威,随着鼓声的激昂,战士的热血被燃烧起来,数万人的气血和战意凝成一股,隐隐约约在这片战场上,化成了一个独立的战争世界,如地狱修罗屠场一般。

慕长风看着周围所有的人都似疯狂了一般,只是不断地挥动武器,忘记了生死,忘记了恐惧,他也感同身受,豪气上涌,长啸一声:“乌获,我来战你!”

这一声吼声,如雷炸响,震得周围的士卒慌忙躲开,急忙注视过来,只见一位壮年男子,身形消瘦,面如紫玉,目若朗星,胯下一匹黄花马,从厮杀中闯入阵前,函谷关下。

乌获正在带兵破坏魏军攻城的武器,围杀在城头下面的武卒,这时被人大吼一声,指名道姓要与他一战,心中微愣,心想难道是辰凌来了?

“来的好,正好擒杀你,好为司马老将军报仇雪恨!为死去的铁鹰剑士清洗耻辱!”

乌获错以为是辰凌杀来,手中青铜大斧在身前一摆,横兵立马,威武不凡,看着一位壮年好汉急冲冲地杀来,全身布满了元气,身体蕴涵的能量似乎并不弱于他,心中一惊,暗忖:“难道辰凌也是一位六阶武者?那可就不大好办了。”

“乌获,吃我一镗!”

慕长风转眼杀到跟前,不说二话,迎面就是一镗扫出,盖顶而下,风声呼啸,似乎撕裂了空气,快如闪电地击落下来。

乌获见来者不善,赶忙提着大斧迎挡,口中不忘喝问道:“你就是前军先锋将辰凌吗?终于出来送死了!”

“当啷——”

一声激响,震慑全场,数十米外,在厮杀声中,都能听到这一声刺耳的响声。

两大高手的重兵器都在不停地鸣颤,嗡嗡嗡响着,各自吃了一惊,旗鼓相当,都知道彼此没有沾到丝毫便宜和上风,是个劲敌!

“我不是辰凌!”慕长风刚说了一句,趁着对方发愣的瞬间,又是一镗刺出,‘夜叉探海’,正前冲着胸膛就是极威猛的一镗!

“你不是辰凌?那阁下是何人?”乌获追问着,手中丝毫不缓,再一次抵挡一招,兵器交击,刺耳声再次响起。

“慕长风,齐国游侠!”

“原来是齐国的将领,想不到东夷之地,武风衰减,奢华糜烂的地方,也有如此壮士!”

“西戎之地,偏僻野蛮,不是也出了阁下这等猛将吗?”

“哈哈,说得好,东夷西戎,从未正式交战国,今日我乌获,就会一会齐国的勇将豪侠!”

二人一边对话,一边激战,战马盘旋,转眼十几个回合打完,谁也没奈何谁,“当当”之声不绝于耳,都暗生佩服,六阶武者,刚柔并济,可柔可刚,柔如蕴藉,刚如铁石,各自展开平生武学,许多杀招、狠招、绝学一一拆解,边打边绕,一路从函谷关下,打到了一侧的山崖下方。

在他们周围,没有士卒敢靠近,那股劲风的呼呼破风咆哮声,压得气流都崩裂,镗气斧气隐隐出体对撞着,余波四射,地上沙石草木都被兵器发出的气流斩断、收割。

半个时辰后,两个人勒马停战,两百多回合,身体元气都有些衰弱,颇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不禁相视而笑,大呼过瘾!

“慕将军,今日能与你一战,真是过瘾,哈哈,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是你出战,怎么不见魏军的前军先锋将辰凌的人影?”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今日并未出战!”

“并未出战?他不是魏国的先锋将吗,如此大规模作战,他竟然会不出现?”乌获心中纳闷,一时也想不出个为何来?

“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战了?”慕长风问道。

乌获摇头道:“你我厮杀二百多个回合,盘马交手,足足打了接近大半个时辰,再战下去,恐怕仍分不出个胜负来,慕将军,你背后背的皮囊是什么可是宝剑?”

“正是!”

“不如,我们马下交战,比试剑术吧!”

慕长风冷淡笑道:“也好,我的青虹剑,好久未出鞘了,今日就与你斗一斗剑法,决个胜负!”

第0218章 环首刀出炉

乌获与慕长风翻身下马,纷纷拔出各自宝剑,剑锋一指,遥遥对峙,一股侠客的气势油然而生。

彼此都是刚柔并济的境界,刚才马上一番交手,难分高下,这一刻,落马徒步再战,近身搏杀,比拼剑术,同样凶险。

“出招吧!”慕长风紧握青虹重剑,看着几步远处的乌获,冷声喝道。

乌获被誉为秦国第一战将,斧法剑术、拳脚武艺、弓箭射骑均是上乘,这时冷冷看着慕长风,低吼一声,全身元气密布在体表,运转强劲的内功,仗剑就冲了过去。

只见他手一动,剑芒立即迫体而出,除了剑快外,剑势力道更是凌厉无匹,奥妙精奇。

“好!”慕长风赞叹一声,仗剑在身前挽起一道剑花,迎了上去。

“铮铮铮——”

彼此剑锋激烈撞击,剑术大开大合,有刚有柔,炉火纯青,都自成一宗派,却殊途同归,离不开剑之道、剑之理,虽然没有达到先天秘境,但是自身的罡气都强横到了一个极限。

“青虹剑,剑匹芒,一剑断分流,二剑裂山岗!”慕长风剑气一出,顿时展开了拿手剑术,剑随身走,辗转腾挪,咻咻咻剑锋破空之下,他身体的元气剧烈翻腾,配合着剑术进攻。

乌获曾在西秦跟随一位神秘老者习练过本领,拳脚武艺,斧法剑术、弓箭骑射都十分精通,一套上乘的剑法展开,刚猛无俦,迅捷刚硬,硬实在对方精妙高高剑术之下,完全接了下来。

“当当!”

两者血气方刚,面对杀伐的战场,一出手都不留情面,完全致对方于死地的打法,气势攀升到了顶点,在原地留下一道残影,排山倒海的杀招,无与伦比的强大爆发力,将附近的林木都震的不断崩碎。

二人越打越快,如闪电一般在移动,在刺目的光芒中留下一道道残影,最后已经看不清谁是谁了,身影快速移动,剑光飞闪,厮杀正烈,剑芒璀璨,四处纵横,附近林木狂乱摇颤,落叶纷飞。

各种精妙的杀式剑招,每一瞬间都会打出数次、十次,超越了世人的视觉反应!

此时函谷关处,攻城战已经打了两个时辰,魏军一共发动了两波强攻,死伤无数,双方投入兵力,魏军达到了八万,秦军达到四万,城墙攻坚战,城下厮杀战,血战到底。

交锋处数不清的兵器在相互砍杀搏击,无情地穿衣破甲、撕裂骨肉,即使身穿铠甲,但在众多的武器相加之下,如砍瓜切菜一般,每道寒光落下,便是鲜血飞溅,一具具尸体倒在血泊之中。

从辰时作战,一直到了打到了下午,血气冲天,尸骨成堆,函谷雄关仍纹丝不动,几波冲上去的魏卒,也被围杀在城头,死于乱军之下,最后公孙衍终于下了撤兵的命令。

红色军团守兵撤退,黑色军团在后面追击,最终在弓箭手、骑兵的阻挠下,秦军也停止追杀,守兵回关。

第一日的函谷关战斗算是告一段落,秦魏浴血奋战,展现两国的雄风和武风,让其它诸侯国心中钦佩,作为三家分晋同源的赵国、韩国都感到不小的压力,明日就是赵军了,刚健勇武的赵国将士,必然会与秦国来一场激烈交锋。

双方各自停战后,回去清点人数,召开会议商讨今日作战下来的得失与收获。

一战下来,秦国死伤接近三万,而魏军伤亡达到五万多,比例悬殊,这就是拥有雄关天险的地利优势。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战争没有绝对的胜利,只要达到最初的目标,有所损失也值得!

……

就在函谷关外五国盟军和秦军厮杀如火如荼,两败俱伤的时候,辰凌却在燕国辽东地带的步云山,一边监军,一边督促少府顾彦章派人修筑军械库和冶铁坊。

按照辰凌的最初设计,整个冶铁坊,依山而建,半城半山,后面山上依次而下都是一间间宽大的冶炼、铸造、铸剑、造甲的工间,并在山体内挖洞穴,修建山体基地。

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很多军民参与,于是辰凌下令,调来一支刚招募凑集的一万新军过来修建,然后从难民中挑选一些壮年,按日支付工钱和食物,这样既能满足劳动力需求,又能让这些难民中的壮丁,有所营生赚钱之处,养家糊口。

数日后,白家的第一批工匠、铸剑师到来,开始投入冶铁坊的山城内。

另一方面,在辽东千山分支山脉中果然被斥候找到了铁矿,准备先小规模开采,用来试生产。

这次白家还调用了燕国地带的白氏商会力量,向燕国提供物资,粮食和寒冬衣服等,解决大部分难民入冬挨冻挨饿的问题,当然购买这些物资的钱币,辰凌利用魏国辰府的数万金储备,帮着支付过了,还有一部分,靠着辰凌与白若溪的关系,暂时赊欠,但是辰凌绝口未提,自己就是燕国储君,使得白若溪还以为,辰凌与燕国正在做大买卖。

没有办法,辰凌与燕国储君的身份,相差太大,太过敏感,为了实现日后的大业,在时机未成熟的时候,他会谨慎保密,除了几位燕国重臣、亲信侍卫和易太后外,天下无人再知,即使心爱的女人,暂时也不能相告,毕竟牵扯的利害关系太大了,辰凌不能把复国大业和江山宏图,押在女人手里。

淳于臻派人在当地几座县城招集百余名能工巧匠,开始向白家的工匠师、铸剑师学习铸剑的工艺,按照储君吩咐,最后把这批匠师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打造兵器,一组负责打造战甲,一组负责打造各类器具,互不干涉影响。

由于时间紧迫,尚未完工的冶铁坊就开始部分投入使用,先熔炼了废旧的兵器和生铁,准备打造了两千把战刀,利用白家铸剑师高超的手艺,加大火温,并投入一些玄铁锡铬矿质,打造刀体狭长有一米,刀身弯曲,刃部延长,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又吸收了现代日本刀的长处,非常适用实战格斗,劈砍杀伤的威力增大。

“储君,第一炉的‘刀器’出炉了。”一位铸剑大师恭敬抵过一柄新打造的刀。

辰凌接过第一批刚出炉的环首刀,有模有样,劈砍一番,大开大合,斩断了几把佩剑后,刀口仍然锋利,微微点头,虽然工艺还不成熟,品质也不够高,但是比铁剑韧性要强出不少,每一个尖刀特种兵都拿着一柄这样兵器,偷袭辽东城的齐军,应该不成问题了。

第0219章 奋发图强

这几日辰凌发愤图强,重振旗鼓,无论从内政、兵马、律法、钱粮储备方面都迅速展开,燕国朝政从一个荒芜、残败中走出,正生机勃发地滋长着。

辰凌结合现代知识,提出涡轮鼓风机和火炉剑鼎的改革新要求,加高炉温,把生铁中的碳元素进一步剔除,向炼精铁、炼钢方向发展,虽然短期内还不能实现,但相信,按照这个冶铁方法提高,总有一天,炼钢能大幅度实现了。

这日苏秦来到御书殿求见储君,引到殿内,主臣之间,畅谈起来。

“储君,臣这几日设立了相国府机构,设长史、司马各一职,从事郎中二人、军谘祭酒二人,典签四人,录事二人,仓、政、库、田等四参事各二人,开始试运行,打算盘查户籍,登入官册,在耕种、仓库、民政方面都着手推动变革。”

燕储君辰凌点头道:“很好,现在百废待兴,首先咱们要稳下来,使百姓归附,寻找时机,对齐军出手,然后逐渐光复山河!”

苏秦道:“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只要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薄俺,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如今只差一个契机,只要能挫败齐军锐气,臣便出使齐国,说服齐王退军燕境。”

辰凌想到正在打造的两千把环首刀,心里有谱,说道:“这是秋末冬出,气温骤冷,燕国很快就要下雪了,入冬第一个雪夜,寡人就打算派兵火烧辽东城内的粮草,同时在城外设下伏兵,齐军一出城逃往,立即截杀。”

苏秦点头道:“甚好,储君心有定计,臣就放心了。”

辰凌又道:“寡人听闻,苏卿族内,还有两位堂弟,名为苏代、苏厉,都是饱读诗书、才华出众之辈,似乎都在齐国,眼下燕国正值用人之际,寡人也打算广纳贤士入燕,另外建立国子监、太学等学府,广开民智,到时候需要许多各方面的名士入燕授业解惑,出任仕途,到时候,希望苏卿能为寡人多招募一些名士。”

苏秦一听,就明白了,拱手道:“储君放心,等臣出使齐国,定当暗中会见这两位堂弟,务必邀来此地为大燕效命!”

辰凌微笑道:“那是最好,另外,寡人打算在齐军退去后,修建旧都蓟城,扩大规模,我有一张大致城建规划图,苏卿可拿回去研究完善,等明年打退齐军,就开始着手修建,另外在燕国东北部沈水之北要塞位置,修建一座大城,形成燕国北部的重工经济区,日后与番邦鲜卑、乌桓、东胡、箕子朝鲜经济往来,有重大好处,这件事也交给相国府来承办。”

“储君,只是国库空虚,同时修建两座大城,恐怕……”

“这个不用担心,等齐军一退,寡人就会开启燕国秘藏宝库,用来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储存封闭的钱库对于综合国力没有任何提升,只有把这些财富用在需要的地方,活用起来,复苏燕国经济,使国富民强,这才是关键。”辰凌审时度势说道。

苏秦频频点头,赞同这个观点,如果燕国有秘藏存在,战后迅速补给国库,用来各方面的需求,只要运用得当,迅速恢复生产和农商经营,几年之后,必能逐渐繁荣起来。

这时侍卫在殿外通报,老臣淳于臻求见储君。

苏秦起身告退,同时淳于臻进殿见君,由于现在的淳于臻,是辰凌的心腹,许多机密和内幕,他都清楚,辰凌见淳于臻进来,商谈的事都是绝密,吩咐殿外侍卫,在此期间,暂时不接见任何大臣。

“臣淳于臻,拜见储君。”

“爱卿平身,今日进御书殿,都有哪些密报要奏?”

“回储君,有三件事要禀奏,一是关于五国盟军在函谷关外,与秦军厮杀了五日,双方损失都非常惨重,函谷关岌岌可危,但盟军也伤亡巨大,幸亏公孙衍分批进攻,把伤亡平摊,而且粮草不济充足,暂时还没有萌生退意,但是寒冬即将到来,如果半月内还攻克不了雄关,恐怕盟军不战自退!”淳于臻禀告最新前线战报。

辰凌微微皱眉,盟军若失败,秦国就无法伤元气,那样秦国休养几年,闭关不出,就能恢复过来,到时候我燕国还未强大,秦国就要出关了,面对强秦对手,统一更加艰难。

“不行,一定要在此次削弱秦国的力量,重创秦国,让他滞后十年、二十年,等它恢复过来,已经远不是燕国的对手,这样就能赢取时间和机会。”辰凌心中合计着,暗下狠心。

虽然说秦王是他名义上的亲舅舅,秦国是他的姥姥家,但是在这大争之世,这种裙带关系和亲情,在国家利益面前,薄如宣纸,翻脸比翻书还快,联姻只是政治的需求,一种结盟缔约的手段,没有实质意义。

“荆楠那边有什么纰漏没有?”

“暂时还未出现,公孙衍已经三次派人去请他出战了,荆楠仍借口突破五阶武者,身体虚弱拖延着,不过公孙衍是真着急了,还亲自去河东大营探望过他一次,担心瞒不住多久。”淳于臻有些担忧道。

辰凌轻叹一口气,眼下形势复杂多变,燕国这里正需要他,至少要等破了齐国军队,他才能顺利动身赶回河东战场,又担心河东失利,五国撤军,那么如意算盘就要破碎了。

“给荆楠传去消息,让他号令滕虎、沈铮等人加紧训练,另外秘密准备好横渡黄河的船艘,备好战马,回去后,我要抢夺风陵渡,奔袭栎阳!”

“奔袭栎阳?那可是秦国的陪都,前线吃紧的时候,历代秦王都在栎阳指挥全局,作为都城督战,里面有河西一带军队所需军械和粮草等,防守严密,难以得手,储君孤军深入,可是兵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