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枭雄-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第二混成旅已经绕过了姑溪河,接下来他们肯定是一路继续北上,届时不但会危险马鞍山浮桥的安全,同时也会威胁到第十四师、第一混成旅的侧翼安全。我们必须把他们给拦下来!”一旁的孙翰臣如此道。
“马鞍山浮桥关系我第四军数万将士的后勤补给安全,是绝不容有失的!那边现在虽然有一个巡警团担负守备任务,但是绝不足以阻挡敌军主力部队的进攻!”林永权很快就是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第十八旅立即东进,拦截第二混成旅,另外第十七旅派一个团回防马鞍山!”
当涂的最大作用其实就是为了掩护马鞍山滩头的安全,如果敌人绕过了当涂,那么第九师继续固守当涂就是多余的了。
随着林永权的命令下达,第九师主力之第十八旅立即向东进军,试图追击拦击第二混成旅的进军步伐。
两天后,第九师的第十八旅在围屏乡一带和敌军第二混成旅一部发生遭遇战,双方各有损伤。
次日,第十七旅之方庆坤的第三十三团汇报,在向山镇一带发生敌军踪迹,并发生了小规模的交火,根据交火时对方的火力以及抓获的俘虏口供来看,方庆坤非常确定来者乃是第二混成旅之第二团。
“围屏方向的是敌军第一团,向山方向的是敌军第二团?那么他们的第三团呢?在那里?”林永权看着地图上双方的军力部署标示,然后在地图的边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众所周知,皖军之中央陆军第二混成旅作为皖军之两大主力师之一,虽然只是挂着混成旅的名头,但实际上该旅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三个步兵团、两个炮兵营以及相关辎重、工程营的庞大部队,总兵力超过万人。尤其是今年年初段祺瑞调任麾下的另外一位核心将领靳云鹏担任该旅旅长后,该旅的实力又是膨胀了一些。
要知道,靳云鹏在中央铨叙处的军衔虽然只是个少‘将,但是后来段祺瑞给他私授陆军中‘将衔,一个中‘将率领的混成旅,这样混成旅就绝对不可能是简单的混成旅,靳云鹏就任该旅旅长后,率部布防于芜湖一带,期间又是持续征兵训练,段祺瑞又是给他补充了少量火炮以及其他的技术兵器。
使得该部的兵力和武器装备虽然还不如第四师这种三旅制的部队那么恐怖,但是总兵力也是达到了一万两千多人,目前辖有三个正式的步兵团,两营又一个连总数四十余门先进的管退式七十五毫米火炮,重机枪近五十挺,另外还配属了其他皖军二线部队很少有的轻机枪以及迫击炮,然后他的辎重和工程部队也比较多,而且还都是装备步‘枪的辅助兵力,很显然靳云鹏和其他军阀将领们一样,也是打算把这些辅助兵力当成正规步兵来用的。
如果是一对一的话,这个第二混成旅其实是具备和第九师一战的能力的。
这样的对手,是值得林永权慎重对待的!
由于第九师比较谨慎,也没有说和之前打两江陆军第七师一样大胆的采取迂回进攻,试图一战奠定胜局,而对面的靳云鹏也是知道自己对上的乃是奉军三大主力师主力,打起来也是小心谨慎。
于是乎在当涂这边,第九师和第二混成旅虽然相互之间打了好几场,但是规模都不大,双方都是试探进攻了后就是收缩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对持僵持的局面。
不过这样对于第九师来说也算是好事,毕竟现在的第九师状态不太好,还处于恢复期间,再加上第九师的任务也并不是说击溃全歼第二混成旅,而是拖住拦下,保障好第四军其他主力部队的后路、侧翼安全就算是成功了。
对面的靳云鹏打的心思也差不多,身为皖军里的少数几位核心将领,他自然也是知道目前皖军的整个战略,那就是拖时间。
拖到皖军持续把其他方向的兵力抽调到当涂、金陵一线来,然后汇集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奉军第四军,在这之前,皖军采取的也是拖延战术,某些时候甚至是主动撤退,以避免前期无所谓的消耗。
皖军要拖,第四军里的第九师也要拖,但是第四军里的第十四师和第一混成旅却是不能拖,他们要迅速撕开皖军在金陵西面的防线,然后直插金陵,以配合长江北岸的第二军第三师等部队发起金陵战役,只要拿下了金陵,那么就整个江南战略就完成了一半。
为什么,因为从军事角度上来说金陵的地位可能还不如镇江、芜湖等地那么重要,但是金陵的重要性不能以简单的军事角度去看待。
金陵除了是一个军事重镇外,更是一个政治城市,在广大的南方中国里具有极大的政治影响力,拿下了金陵可就代表着奉军已经控制了目前中国仅有的两个政治城市。
至于说南方联邦张之洞控制的武昌,实际上只是机缘巧合而已才被作为了南方联邦的临时首都,但是它自身是不具备多大的政治影响力的。
当代中国适合当首都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京师,另外一个是金陵,这和个人意愿无关,而是和当代国情有关。
必须速战速决的第十四师和第一混成旅自从发起进攻的那一天起,就是没有停下过攻势,短短数天内已经是突进了数十公里,这里头固然有皖军主动撤退以保存实力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进军到金陵外围地区。
用夸张的话来说,杨德明已经是闻到秦淮河上的污臭味!
第四百零九章海军在行动
当第四军持续和皖军进行着激战的时候,其他方向的奉军也没有闲着,安庆、芜湖、金陵等方向的奉军持续发起进攻不去说,单说在扬子江一带的第十师,在三月份已经是发起了多次的小规模渡江扰袭作战。虽然整体战果不大,而且还有过一次被全歼一个连的战败例子,但是他们却是成功的牵制了大量的皖军。
为了防备奉军在至关重要的扬子江流域渡江,段祺瑞哪怕是在皖南前线战况紧张的现在,也是不敢抽调太多的部队离开。
不过对此奉军依旧不满足,在陆军等将领的庞大压力下,并且得到了一百多万圆的军费,发放了欠缺多时的水兵薪饷,又得到了赵东云将会从利用美国方面的善后贷款购买多艘战舰的承诺后,向来消极避战的奉军海军终于也是开始行动了。
他们准备冒险对上海淞沪炮台进行炮击,以削弱这一带地区的皖军炮台力量,如果尽心的顺利那么后续海军就会直接搭载陆军士兵直接登陆。为了这个行动,海军的那群将领们策划了好久,并把手头上的所有主力舰都是一股脑带上了。
三月十一号,上海海口汇集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奉军海军舰队,包括了当代中国海军里最庞大的海圻号巡洋舰,此外还有海容号,海筹号两艘巡洋舰,此外还带上了总数六艘的炮舰。以上战舰力量占据了苏系海军的八成力量。
其余的海琛号巡洋舰、飞鹰号驱逐舰以及数艘炮舰,他们正在执行从渤海到东海连云港之间的海运补给护航任务,无法抽出身来。
苏系海军主力汇集上海外海海口,自然是引起了诸多人的注意,诸多停泊在上海的外国海军也是意识到苏系海军可能要采取什么大规模的行动,所以一个个都是派出了大大小小的船只跟随前往观察。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列强海军虽然只是派出次等的战舰,但是比起苏系海军的军舰来说还是要显得强悍,尤其是德国人更是把途径在上海的一艘装甲巡洋舰给派了出来,那可是一艘吨位上万吨的巨舰啊,光是这一艘战舰就足以碾压苏系海军的这些小杂鱼。
于是乎这上海的长江入海口里就是出现了一副很怪异的场面,后头一大票悬挂着各国国旗的战舰跟在前面的一支奉系小舰队,就如同一个壮年大汉跟在一个小屁孩的后头看小孩子怎么打架一样。
海圻号上,程璧光看着后头跟着的一大票外舰,心里很不是滋味,尼玛这可是中国的海域,而且在过去就是长江内河了,可是自己海军进行一次行动竟然后头有着诸国的军舰光明正大的跟来看戏。
不过程璧光虽然心里头不爽,但是也只能是沉着脸:“不用管他们,我们打我们自己的!”
随着程璧光的舰队小心翼翼的驶入长江,不用多久就是靠近了淞沪炮台!
此时此刻淞沪炮台上,那些皖军的炮兵士兵们也是早早得到了情报,一个个已经是紧张的登上了炮台,并且是提前给岸防炮装填。
程璧光此时身穿着一身洁白的海军军官礼服,用着高倍数的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淞沪炮台!
“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炮击!”随着程璧光的命令下达,吨位最大的旗舰海圻号上的八寸舰炮开始了炮击。
只是距离较远,这首轮炮击距离预定的目标偏差较大!
随着距离的靠近,后方那些比较小的六寸舰炮也是持续朝着淞沪炮台开火!
于此同时,淞沪炮台上也是腾起了团团烟雾,那些是岸防炮发射引起的炮口焰,随着对面皖军用岸防炮进行还击,程璧光的这支小舰队附近也是开始激起团团高高的水柱。
随着双方开始了猛烈的炮击,跟在后头观战的各国海军军官们也是饶有兴致的各自望远镜观战,只是看了半天后,一个英国少校就是忍不住嘀咕:“这炮术也太差了吧,这都打了半个小时,双方竟然都没有取得一发的命中弹!”
在英国海军军官等列强海军的观战武官看来,这一场苏系海军和皖军岸防部队之间的炮战根本就是小孩子玩过家家嘛,你们炮术渣也就算了,偏偏还距离那么远开炮,这要是能打中才见鬼了。
隆隆的炮声,漫天的硝烟中,这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场战斗,充其量是一场价格昂贵的烟火表演!
外军还聚军官的鄙视是程璧光不在意的,因为对他来说,来炮击淞沪炮台只是一个政治任务而已,他的最大任务并不是打掉淞沪炮台,而是在战斗过程中保证己方战舰的安全,所以他才选择了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进行炮击,这样对方的岸防炮就无法有效威胁到他的舰队了,至于自己的炮弹会命中多少,说实话程璧光并不关心。
苏系海军之所以出战炮击淞沪炮台,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开战多时的苏系海军毫无作为,这让诸多奉系陆军将领相当不满,再者这老是消极避战的话,想要从赵东云手里拿到海军军费也就更困难了。
所以,苏系海军的这一次行动不在于结果如何,而在乎海军要告诉陆军的将领,我们也是亲自上去打了的,至于说为什么打不过?那是因为我们缺乏军舰啊,你要是给我们买上几艘战列舰,我分分钟拿下淞沪炮台给你们这些陆军土鳖看。
苏系海军和苏系奉军是两码事,前者是一个相当的利益集团,它们只是依附在苏系生存而已。而后者的陆军,则是赵东云手下的嫡系力量,他争霸统一中国的基础所在。
这种情况是强势如赵东云也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他可没有指望过海军会和自己一条心,拼死掩护陆军渡江之类的。自从前清时代‘开始,中国的海军力量就是相当,中央政权就从来没有整整掌控过中国的海军部队,以前的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等某种程度上都是地方督抚控制的地方性海军,虽然新政改革时期清廷尝试过统一海军,以求彻底掌控海军,但是还没有完成就已经迎来了袁世凯被刺身亡,北洋四大军阀起兵后,这统一海军就更无从谈起了。
现在的赵东云也没说奢求短时间内就彻底掌控海军,他只需要海军对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怎么说呢这些海军的墙头草别转头段祺瑞或者南方联邦,那么对于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苏系海军对淞沪炮台的炮击自然也就成为了虎头蛇尾,程璧光浩浩荡荡率领了十余艘战舰的舰队对淞沪炮台炮击了大约三个小时后,连人家的炮台皮都没擦破,自己的军舰也没有受半点伤,甚至水都没被浇多少就是宣告返航了。
消息传到京师,让统帅部的军械部总长赵东平大发雷霆:“这些王八羔子,老子刚给他们批了上百万的经费呢,而且还给他们购置了价值数十万的弹药和燃煤,他们就给我看这个?”
程璧光的舰队为这一次的行动花费可不小,燃煤和打出去的炮弹可不是个小数目,但是结果呢,淞沪炮台依旧完好无损,这让向来对海军不满的奉军陆军将领对海军更加不满了。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赵东云倒是不怎么在乎,因为他之前就没指望过海军能够打出什么成绩来,他需要的只是海军的一个政治态度。
只要海军肯出去打,那么就代表了海军至少还是向着自己的,而自己也不用担心海军会突然叛变,然后跑去投诚段祺瑞了。
所以尽管陆军将领对海军的这一次虎头蛇尾的性当极为不满,但是赵东云还是给远方率领舰队的程璧光发去了电报,赞扬了海军的勇武精神,称海军的这一次行动有力的打击了敌军的士气!
依旧在海圻号上,率领舰队准备返航的程璧光接到了这封电报后,脸庞也是忍不住的发烫,兴许是心里头觉自己打成这样真的不好对赵东云交代,于是乎当夜他又是率领舰队再一次杀入长江入海口,并在次日黎明时分冒险靠近了一段距离,对淞沪炮台再一次发起了炮击。
这一次炮击的时间较短,从开炮到撤离不过一个小时左右,但是和昨天对比,却是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战果,多枚八寸的炮弹以及众多六寸炮弹准确的落在淞沪炮台上,造成了皖军炮台士兵上百人的伤亡,虽然海圻号自身也被淞沪炮台反击命中了一发炮弹,不过受损不大,只有几名士兵受伤可以。
撤离后,程璧光就是率领舰队正式返航了。
相对于海军那边的消极备战,苏系的陆军部队却是打的猛烈无比。
自从三月初以来,在江北一线多个方向的奉军部队都是相继对皖军发动了猛烈攻势,其中又以第四军的渡江进攻为甚。
赵东云要统一中国,依靠的还是陆军,海军不过是点缀而已。
三月十五号,第十四师、第一混成旅历尽多日苦战,伤亡千余人后,终于是突破了第四师补充旅和其余近万皖军省军部队的防线,进而攻占了金陵西南部外围的一系列地区,把战线推进到了凤凰山到田家山一线地区,距离金陵南岸城区已经算得上近在迟尺了。
面对第四军的快速推进,而第二混成旅又是被奉军第九师阻挡在当涂一线,迟迟无法突入到马鞍山一带,段祺瑞再一次表现出了惊人的果断。
为了守住金陵,尤其是长江南岸的金陵城区,他是主动放弃了已经坚守多月的长江北岸的金陵城区。
第四百一十章第三师渡江
金陵作为一个长江沿岸城市,是分为长江北岸和南岸地区的,不过南岸的城区才是金陵的主要部分,北岸部分的重要性则是要弱许多。
之前段祺瑞持续坚守北岸城区,主要还是为了在北岸地区钉下一个钉子,作为桥头堡的存在,一方面是吸引、牵制奉军的主力部队,另外一方面也是打着以后反攻北伐的时候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出发阵地。
但是现在人家奉军的第四军已经到了金陵外围,如果再投入大量兵力在北岸地区的话,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于是乎,段祺瑞果断是把位于北岸的第四师以及两江第四一师撤了出来。
和奉军想要度过长江困难无比不同,段祺瑞在战前就是长江两岸搜刮了大量的船只,再加上他们的炮兵部队都是部署在南岸,不用搬运沉重的火炮过江,只需要把战斗兵员运输过江那么就能够顺利完成撤退了,所以哪怕是没有浮桥,也可以轻松的把北岸的战斗兵员顺利撤过来。
当然了这个过程里,免不了要牺牲一部分的断后部队,被牺牲调的断后部队自然不可能是第四师第六旅这个主力,而是两江第一师这支省军部队。
说起来两江第一师也是挺倒霉的,自从和奉军交战以来,一直都是担任断后部队,在江北的时候愣是因为担任断后部队而被打残,重建后的现在,又是再一次被牺牲,其第二旅因为断后而被奉军第三师全歼。
两江第一师,最开始组建的时候乃是段祺瑞南下江苏后收编的大量南方联邦的降军,江北一战后,其两个旅都是被彻底打残,江北战役后残部退往金陵。为了恢复两江第一师的编制,段祺瑞抽调同样受创不小的江北混成旅编入两江第一师,该为两江第一师第一旅,此外又是通过招募新兵以及江西陆军第一混成旅为基础新建了第二旅。
如此才恢复了两江第一师的编制,去年江北战役失败后,段祺瑞大力整顿军制,几乎是撤销了所有杂牌部队的番号,什么江西陆军,浙江陆军之类的全部被撤销,统一整编为两江陆军。所以同时重建的也不止第一师,两江第二师也是同一时间被重建,两江第二师先后接受了浙江第一混成旅、浙江第二混成旅的残部,再加上招募的新兵为基础重建,之前驻扎在溧水,皖军渡江后北上增援金陵,目前和第四师补充旅一起作战。
虽然从北岸的撤退过程中损失了一整个旅兵力,但是对此段祺瑞并不在乎,在他心中,这些两江省军本来就是消耗性的炮灰部队,关键时刻就是用来牺牲的,只要第四师的主力不失,那么他就还有继续和奉军打下去的底气。
段祺瑞主动撤出了金陵北岸,也就是相当于主动把金陵北岸地区让给了奉军,这也就让奉军拔掉了苏北地区皖军的最后一个钉子,下一步奉军就能够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攻克金陵上头来了。
“现在第十四师已经进军到金陵外围地区,已经具备了在金陵西面地区接应第三师过江的能力了!”京师居仁堂,石阳林很快就是向赵东云提议了最新一轮的作战计划。
那就是和第三师也接过江来,然后发动对金陵的全面攻势。
“直接在金陵西面渡江,难度是否会太大了?”赵东云对此心中还是有着顾虑的:“我记得金陵那边可是有着皖军的好几艘炮舰啊,渡江的时候如果遭到敌军炮舰的炮击,如何保证渡江部队的安全?”
石阳林则是道:“根据我们情报处的消息,这两天,停泊在金陵的多艘皖军炮舰已经沿江南下增援上海了,目前该地只有两艘或三艘炮舰而已,到时候只需要我军的野战炮火掩护足够,敌军的炮舰就算有胆量来阻拦,但是我军的炮兵也有信心把他们拦截下来!”
赵东云想了想后没有说话,表示了默认。
在金陵方向,奉军的炮兵力量并不弱,第一重炮营就部署在金陵方向,此外还有第三师、第十四师、第四混成旅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这些火炮也许对于皮厚肉粗的大吨位战舰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些只有几百吨的浅水炮舰威力还是可以的。
那些炮舰普遍装备的都是一百毫米或者一百二十毫米的舰炮,还有部分三英寸级别的舰炮,虽然说舰炮在射程和射速上都好由于同时代的陆军野战炮,但是奉军的野战炮数量却是够多了。
金陵一线,奉军能够汇集起来大约一百多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火炮,其中还有十六门一百毫米野战加农炮,而对面的皖军的炮舰要是来阻拦的话,撑死了也就十几二十门火炮而已,一对一干不过你,我十打一难道干不过你。
至于说皖军的其他野战炮,基本都是部署在金陵东面,不可能冒险部署到靠近前线的金陵西面地区的,要是冒险靠前部署的话,奉军就不先渡江了,第十四师和第一混成旅都会直接向前进攻,先把这些炮兵阵地给摧毁了再说。
通盘考虑了片刻后,赵东云还是在这个作战计划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看到赵东云签下了名字,石阳林也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赵东云很少批驳作战处提出的各种作战计划,但是有时候也是会批驳的,而一旦被批驳后,就代表了作战处的工作失误,这对于石阳林来说是很不利的。
作战处地位特殊,石阳林也相应的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位卑权重的可是被诸多奉军将领们盯着呢,尤其是那些窥视作战处处长一职的少‘将们,巴不得石阳林出现失误,然后好自己去接替这个前程远大的职位。
赵东云批准了第三师的渡江计划后,作战处就是发下了相关的作战指令!
金陵北岸的徐邦杰接到了作战命令后,虽然对此心中抱有些许的担忧,但是也没敢说直接违背作战处的命令。
统帅部作战处的命令,就是奉军的最高命令,发出来的每一个命令可以说都是代表了赵东云的直接命令。
不过既然要渡江,他就得和身在南岸的孟恩远进行联络沟通,毕竟第三师的渡江还是需要第十四师大力接应的。
十月十六号,距离第四军正式渡江八天后,第十四师在金陵西面的长江段开始接应第三师渡江。
和在和州、当涂一线渡江困难重重不同,由于第三师的渡江并不携带炮兵等必须把要浮桥才能承载的重武器装备,反正那些火炮部署在北岸一样能够炮击金陵,所以第三师的轻装渡江则是主要依靠船只运输,而过江后所需的弹药供应,也有第四军临时供应。
至于浮桥的搭建工作,恐怕是要等拿下金陵以后了。
当察觉到了对面的奉军第三师要渡江后,段祺瑞当即就是命令部队对金陵西面的奉军部队发起了反攻,同时还让驻防在金陵的三艘浅水炮舰前往炮击拦截。
对于皖军的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