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一旦暗杀成功,那中华就会形成群龙无首的局面。按照中华的习俗,现在的中华也只有陈瑞军自动接替陈绍的位置,而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很难胜任一个处于战争中的大国,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以前陈绍都待在汉京皇城内,他们要动手也没有办法。可一旦陈绍出来了,还要远洋去婆罗洲。这就给他们带来了很好的机会,特别是对日本来说。刺杀的成功率还是有的,值得拼一把。

“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也不要对任何人说,装成什么事情都没有。”陈绍最后对王杰吩咐道。

第三百九十七章 帝国级航母战斗群

中兴十五年,5月1日。

为了准时抵达婆罗洲,早在半个月之前,陈绍便已经出发。

从天津登上帝国级航母首舰大秦号后,以大秦号为核心的帝国级航母战斗群便立刻出发。

这是大秦号的首次亮相,也是第一次停靠在非军港外。同一个航母战斗群中,还有两艘始皇大帝级航母。由于这是纯粹的航母战斗群,并没有编入战列舰。

航母战斗群离开天津港之后,便直接南下。行程期间,陈绍相继视察了多个沿海城市,也参观了各地的海防设施以及各种军工厂。

一个礼拜后,陈绍便抵达台湾,在台湾呆了几天后,便再次启程,前往南海。

一出台湾,航母战斗群就开始保持高度的警戒。舰载机轮番升空警戒,陆基预警机也持续跟随在航母战斗群左右。这并不是陈绍特地安排的,而是很正常的保护手段。

虽说这里是中华的地盘,但周边很多地方都是日本的占领区。菲律宾的日本陆基飞机还是可以威胁到航母的安全,一旦小日本狗急跳墙,那会直接威胁到陈绍的安危。

尽管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能力很强悍,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小心谨慎完全第一,这才采取了强度较高的防护手段。

航母舰队群并没有立即前往婆罗洲,按照陈绍的计划,他要对每一座南海岛礁上的士兵,逐一进行慰问。这是他一开始便做好的决定,要好好看看这些扎根在南海的士兵。

陈绍此行其中的一站便是美济礁,当他抵达美济礁的时候,远处日本的联合舰队正在菲律宾周边海域紧盯着中华的航母战斗群。

其实中华航母战斗群从中华台湾往南海的一路上,日本的舰队已经一直在远远的跟着。不过,日本人还算克制,一直都在菲律宾沿海地区,并未向中华舰队靠近。

而中华的航母战斗群也在出了台湾之后,便开始保持一级战备执勤。他们不敢大意,陈绍还在舰上,不得不小心。

在登上前往美济礁的小艇前,陈绍用望远镜看了一眼远处海面上露出桅杆的日本军舰,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并不担心现在日本人敢乱来,就是借它几个胆子,日本也不敢。

一个班的陆战队士兵临时当起了陈绍的卫兵,护送他上岛。美济礁的守军也已经准备完毕,正在岛礁堡上唯一的一个小码头等待陈绍。

虽然陈绍不认为日本人敢在这里动手,但航母舰队群司令刘海江可不这样认为。三艘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了近百架,将这片天空保护得严严的。而且甲板上的两架直升机也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一旦出现什么突发情况,便会立即升空,将陈绍接回来。

远处的日本舰队中,山本五十六和南云忠一都站在舰桥上,拿着望远镜看着中华战斗群中的那艘帝国级航母大秦号。

“太壮观了,中华居然把航母建得这么大,排水量最少有六万五千吨,丝毫不比他们的名将级战列舰小。”南云忠一也不知道这一路感慨了多少次,可每当过了一段时间,他都会再感慨一声。

对南云忠一的啐念,山本五十六并没有制止,也没有说什么,他何尝没有这样的感受。

“是啊!单单这样的航母,已经完全把我们的加贺号甩得老远了。你再看看它们的烟囱,在行驶时,根本没有多少浓烟。这样一来,舰载机在起降时,就安全多了。也不容易被发现,单凭这点,帝国远远不如啊!”

“继名将级战列舰之后,中华又拿出了一款大型航母,为什么他们的武器都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南云忠一说到这里,一脸的不爽。

航母的作用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被很好的诠释出来。依靠舰载机不但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全歼,还把整个珍珠港划为一片废墟。虽说这里面有诸多因素在内,但一样不可否认舰载机的能力。特别是港口中的战列舰,在舰载机面前快速的被击沉,更是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日本方面一确认航母的作用后,便开始全力建造航母和研制更加强大的舰载机。全世界也掀起了一股航母热,特别是美国,取消了多艘战列舰的订单,全力建造航母。可就在这个时候,在美国不断宣传中华军事威胁的时候,中华再次拿出了一款排水量堪比名将级战列舰的大型航母。

这样的局面,足够让很多人郁闷了。特别是德国,结合大西洋上的大海战,希特勒对陈绍的怨念更是加深的一层。这位德国元首,这次没有打算向中华购买航母了,而是命令德国本土建造自己的航母。

“是啊!中华的军事发展,不管是以前的坦克还是飞机军舰,一直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好像在引领世界军事的发展方向。真是见鬼了,华人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是正确的,都没有弯路。”山本五十六右手紧紧的握在船体的栏杆上,恨声道。

如果陈绍要是听到三本五十六的话,还不知道要怎么想。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没有吃过猪肉,好歹也见过猪跑不是!

山本五十六和南云忠一都很明白,排水量对一艘航母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单单是装载的燃油的弹药量更多,对飞机的维修保障方面也会更全面。这样以来,航母的战斗力也就更强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一旦遇到复杂的海情,排水量大的舰船拥有更加好的稳定性和适航性。这对舰载机在大风天气下的起降,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平稳的甲板,更能适合舰载机起降。这也是排水量大了另一个优势。

以前中华的始皇大帝级航母,看起来除了造型奇特外,并没有其他优势。毕竟现在的加贺号和赤诚号的排水量也有四万多吨,比始皇大帝级航母多出了几千吨。

现在,中华有了更加强大的航母,所以两人才有这么多的感慨,以及内心中挥不去的嫉妒。嫉妒中华的国土面积,嫉妒中华的军事实力,极度中华的战争潜力,嫉妒中华强于日本的方方面面。

一上岛礁,陈绍对上面的每一个守礁士兵进行亲切的问候,一一向他们敬礼握手。美济礁上的守礁士兵并不多,除了那些日常设备维修和海洋勘测人员外,这里只有一个班的士兵。

主要还是地域有限,加上后勤补给困难等方面,根本上不了多少人。

中华并没有在南海建立多少岛礁平台,主要是中华在南海有很多的钻井平台,很多守军都直接住在平台上。不过有些地方,还是需要这些守礁士兵待在岛礁上。

战争一开始,西太平洋上不太平,南沙群岛海域多有不速之客。这绝非夸张,这三年来,单单一个美济礁,就上报空情、海情1万多批。

特别是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被日本占领以来,这里海盗多了不少,这就让守礁士兵的责任更加重大了。毕竟一到捕鱼的季节,很多中华渔民都会到这里捕鱼。而且这里航道繁忙,让时刻都不敢大意。

这些海情、空情并非每次都是虚惊,有时日本的侦察渔船就在礁盘外海域绕圈圈,有时对方的飞机挑衅似的从礁堡上空掠过。日本人对这些小动作一直都很频繁,也做得很积极。

一旦对方有什么过激举动,一瞬间,战斗警报响起,士兵飞速进入战位,各种武器同时瞄准目标,红色信号弹升空发出严重警告。不过,日本人也很识趣,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马上离开。

这些守礁官兵们都很清楚,报效国家不能光有一腔热血,只有练就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才能把一座座礁堡锻造成坚不可摧的钢铁战舰。

陈绍和他们一一敬礼后,从身后的陆战队士兵手中接过一个小锦盒,走到美济礁守军班长李艾国的身前。打开锦盒,将里面那枚金光闪闪的勋章拿出来,亲自佩戴在他的胸前。

再次向一脸错愕中的李艾国敬了个军礼,开口道:“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感谢你对中华无私的奉献,这枚勋章是你应得了,你有资格得到这份荣誉。”

如此近距离见到陈绍,并且还和他进行亲切的握手,这让李艾国已经十分满足了。谁曾想,堂堂的帝国皇帝陛下,千万将士心中的信仰对象,居然亲自给自己带上了一枚代表勇士荣誉的勋章。这一切都让李艾国仿佛身处于梦境,一时间让这位中华老兵有些热泪盈眶,久久无法言语。

五年前,李艾国老家的母亲病危,身在海南的李艾国接到电话赶紧请假回家。他仅在家陪伴了母亲10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

他二话没说,跪别了母亲就返回了部队。返回部队的第二天,李艾国就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

而此时,前往南沙的舰艇刚刚驶离码头。那天夜里,李艾国面朝北方,长跪在甲板上失声痛哭。

在南沙工作期间,李艾国的姥姥、叔叔、母亲等6位亲人先后离世,李艾国都没能回家尽孝。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想亲人。”李艾国曾经说过。

可是,美济礁远离大陆一千多公里,守礁一次至少三个月,以前是半年甚至是一年。补给船3个月才去一次,等跟着船回来,很多事都已经来不及了。

由于常年守礁,南沙高温高湿高盐的特殊环境让李艾国患上了多种慢性病,尤其是关节炎发作时,上厕所、下楼梯都需要人搀扶。有人劝他,别再守礁了,李艾国却说,“只要我穿一天军装,就会像钢钉一样,牢牢地铆在南沙。”

来到美济礁的时候,陈绍查看了士兵的记录,发现了这位让他都十分感动的士兵。身为所有中华将士的最高领袖,他很明白,必须为这些士兵做点什么。

在动身前往美济礁的时候,便带上了一枚勇士勋章。并且亲自在勋章后面写上李艾国的名字,这份荣誉是属于他的。

而原本陈绍还打算看一下就离开的决定也临时做出了改变,他要和这些士兵好好聊一聊,看看他们还有什么需要。也要详细看看,岛礁上还缺少什么。快速给他们补上。

在岛礁堡上唯一的一个空地上,陈绍和所有的守礁人员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刚开始气氛并不活跃,他们和陈绍在一起还很拘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慢慢的发生改变,都开始变得很健谈起来。

不过,说着说着,就难免要说到生活在大陆上的亲人,此时气氛也继续变得沉重起来,思乡的情感慢慢的支配着他们。

“我儿子已经读初中了,很遗憾,我一次学校家长会都没有去参加过。和媳妇结婚了十几年,实际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两年,感觉很对不住家人。不过,既然选择了当兵的这条路,我到现在也不曾后悔过。”由于部队任务的需要,李艾国一直和妻子过着“牛郎和织女”的生活,虽说遗憾很多,但他从未后悔当兵的决定。

“是帝国对不起你们,让你们远离家人,来这里风吹日晒的,还落下不少病根。我感到很惭愧!”陈绍并非做作,而是他的肺腑之言。虽然他给士兵的待遇很好,对军队家属也很照顾,但这种心情,还是挥之不去。

特别是一想到汉京城外的烈士陵墓,他的心情都十分沉重。不过,他也很清楚,没有这些人做出的牺牲,百姓们何来的幸福生活。

如果到了该他上战场的那一天,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武器。

陈绍的一句惭愧,让这些士兵都十分感动,千言万语也都没有比这句话更好的了。它代表了陈绍对他们的关心和愧疚之情,有了这个表态,一切都已经值了。

和守礁的士兵一起吃完午餐,陈绍便再次启程,这次的目的地就是婆罗洲了。

英美德日已经在婆罗洲上准备多时了,一张大网在前面等待着陈绍。

第三百九十八章 感受民族的力量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周边海域和大半个太平洋和澳大利亚,都笼罩在了日本人的太阳旗阴影之下。

而在太阳旗下,唯一的例外便是南海和婆罗洲。日本绕过了中华的所有地盘,直扑已经陷入战火或者开始没落的其他区域。

婆罗洲也成为这里最为祥和的地方,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中华的领地,是目前日本人不敢去招惹的对象。

婆罗洲一个叫远华市的新兴港口城市,繁华的港口,婆罗洲的经济中心,一个崛起中的贸易重地。

华人与婆罗洲的接触较早。大约在公元414年(晋安帝隆安十四年),中华僧侣法显由印度求得佛法,回归中国途中经过南洋,曾有一提及耶婆提,也就是现在的婆罗洲。中华和婆罗洲最早的通航纪录是出现在《梁书》里,公元520年(梁武帝普通元年),在中华古籍中,当时被称为渤泥、婆利、或婆罗,后来演变成婆罗乃,也就是现在通用的文莱一名。

目前婆罗洲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九百万,这里面有近半的华人,还有本属于当地的马来人,不过现在的马来人已经变成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马来族。也有少量的印尼人,不过都是从事佣人农场工人,每天混个温饱。

陈绍宽容马来人,因为他们对华人没有劣迹,虽说个别受到印尼人的影响,但都在一次次的清晰中被剔除。现在的马来人的年轻一代都学习华语,陈绍也没有禁止他们本来的语言。

只不过华语是中华的官方语言,他们以后发展找工作都必须用到,加上越来越富足的生活,这些马来人也很快接受了现在的生活,并且能够很自觉的去维护。

马来人这几百年来,都一直过着被殖民的生活,如今有了稳定的生活,来之不易。对他们来说,华人都很勤劳也很友善。以前兰芳共和国的时候,他们也就很支持华人。现在有了更加强大的中华,让他们免受奴役,比什么都重要。

君不见,那些被日本统治下的民族是什么样的生活,比起那些在日本屠刀下的人,他们生活的地方就是天堂。

和东南亚缅甸等多个民族一样,虽说他们很多都是伊斯兰教和佛教教徒,但马来人也积极参军。守护自己现在美好的生活,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的观念,和信仰无关。

从小就和丛林打交道的他们,合格的士兵也都被编入丛林作战部队,不合格的也都加入到武警治安部队,文化高一点的也可以加入警察部门。

一入军营,陈绍都会一视同仁。只要是华人有的权利,他们也都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爹,你看,又有一艘挂着黄金龙旗的军舰。”远华市外的海面上,一艘客轮正在缓缓靠近港口。船上一个不过六七岁的孩子指着远处的威风凛凛的军舰,兴奋的叫道。

虽然还没有上小学,思想还未成熟,但热血之心已经发芽,光凭那面黄金龙旗,他就知道对面开来的是中华军舰。

“那是我们的海军。”

小孩子的父亲一身水手服饰,看着远处行使中的远华号巡洋舰,内心充满了骄傲。一万两千吨的排水量,飘扬的黄金龙旗,任何一个中华民族子民看了都会有这种情感。

“爸爸,我以后长大要和海军叔叔一样,当一个保卫国家的英雄。”小孩子挥舞着拳头,稚嫩的话语中透露出了无限的瞎想。

“那你以后要好好读书,不要像爸爸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水手。”小孩子的父亲摸了摸他的头发,开口道。

“嗯!我一定会的。”小孩子迫不及待保证到,人虽小,但志气不小。

就在父子两个谈话的时候,客轮的广播中传出了一则消息,一则让所有人激动的声音。

“各位乘客请注意,通知大家一个好消息,接到远华市政府的通知,十分钟后,中华帝国中兴皇帝的护航舰队会抵达远华港口。通知中还说明,所有船只都无需避让。本船船长临时做出决定,停船等候中兴陛下的到来。届时,大家可以在船警和船员们的组织下,前往甲板上观看。不过,还请大家不要相互拥挤,保持好纪律。”

广播了连续播报了五遍,声音在各个船舱中回荡,所有的乘客也都听得十分清楚。

当他们刚刚听到这则消息时,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很多人都反应过来,半个月前陈绍就说过,要来婆罗洲。细算一下,到今天刚好是半个月。这次他们都相信了,船舱中的每个乘客都是一脸的激动。

十分钟后,在乘警和船员的组织下,一部分乘客站在甲板上,而另外一部分乘客则挤在船舱的船窗前。原本繁忙的港口在驻婆罗洲海军舰队的维护下,自觉的让出一条航道。所有船只都整齐的停在航道了两边。

北方的方向,终于驶来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最先闯入人们视野的是海平线附近密密麻麻的钢铁天线,犹如桅杆一般的舰岛,而与此同时,二十多架飞机从天空一飞而过,带着隆隆的呼啸声,从的头顶越过,对外形成了巨大的警戒圈。

舰队抵达了目的地,各舰之间已经靠拢完毕,保持好距离。好像是阅兵似的,排成整齐的方队,朝着华远市港口前进。

不管是货轮上的船运工人,还是客轮上的乘客,以及那些渔船。当舰队终于展现在他们眼前时,包括港口上的人群,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万岁!万岁……”

当整个庞大的舰队露出真容时,是何其的惊人。达到七万吨的帝国级航母大秦号,将近四万吨的始皇大帝级航母,汉武帝号、始皇号。四艘排水量在一万两千吨的省市级防空巡洋舰,八艘四千吨的反潜驱逐舰,两艘大型两栖登陆舰,两艘大型综合补给舰。

这是一支可以让任何人位置颤动的力量,不说别的,就是当中那两艘达到四万吨的两栖登陆舰,在战时所能展现出来的力量,都能让世人感到震撼。不过,除了知根知底的人之外,所有人都只会当成一款舰身比较高的航母而已。

当年印尼大屠杀的时候,中华的大舰抵达印尼,将无数的华人解救出来。当年的事情,很多华人还历历在目。很多人都还记得,舰队中的那两艘始皇大帝级航母。因为当初就是始皇大帝级航母战斗群抵达印尼雅加达,解救了他们。这是一辈子的记忆,烙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此时,一款比始皇大帝级的航母出现所有人的眼前,这对他们这些常年和大海打交道的人来说,无比的自豪。

他们不懂军事,但天天跑船的人都知道,大舰意味着什么。

战争开始,经常出海的人,不少都过日本的舰队。当他们看到日本庞大的舰队,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尽管已经听过了不少中华大舰的消息,也知道自己的祖国也有强大的舰队。但听说只是听说,消息也只是消息。就是他们都在电视上看过中华的名将级战列舰,可都没有实际看到来得更有震撼性。

特别是舰队群从眼前经过的震撼性,那飘扬的神龙图案,绝非三言两语能够形容的。

大秦号舰桥上,陈绍听着四周彻响的欢呼声,心中闪过无限的自豪。

阻止了立刻下舰的安排,他要好好感受下这里的气氛,感受一下民族的力量。

十分钟后,才开始登岸,在驻军的护送下,前往华远市市中心,这一次视察的行程很长。

在华远市,陈绍见到了一个崛起的城市,感觉很类似于后世电视画面中的香港。繁华的海洋贸易,蓬勃发展的制造和加工工业,免税的购物与旅游业,开明的特区政策,都产生了巨大的价值。至少在吸引全球华人方面,远超任何一个城市。

街道宽阔,整个城市规划布局很到位,充分考虑到了数十年的需求。

在矗立着陈绍铜塑雕像的华远市人民广场:中华广场,陈绍进行了一次简短却特殊的演讲,他的听众是数十万的群众和许多驻军代表。

“中华,它的意义是相对于整个华人种族来讲的。正如宪法规定的一般,在场的龙的传人们,不论是今天,还是明天,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何等身份地位,你都将自动拥有中华帝国公民的身份,这是种族的烙印……

战争,或许离我们同样很近,但是,整个帝国将是你们最坚实的护盾。帝国永远站在你们身后,几百万中华子弟兵,都会是所有人的保护神。……”

与此同时,一些依靠各种手段潜伏在婆罗洲的黑暗势力,开始执行他们的谋划已久的计划。

中华方面,一支幽灵小队也已经整装待发。

婆罗洲,由于陈绍的到来,风云涌动。

第三百九十九章 中华的反制

什么是特种兵?他们有多少秘密?

有人说特种部队就是最精锐的战士组成的队伍,也有人说特种部队是魔鬼的化身,他们无论到哪里都会有战争。而且无论是正义还是邪恶,他们都会忠心的执行!

有人崇拜他们,也有人讨厌他们,有人尊敬也有人诅咒。然而,无论是崇拜还是诅咒,许多人还是喜欢把他们称为“死神的镰刀”。

憎恶他们的人说:特种部队是魔鬼的化身,有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