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百里笑了笑对钱四海说:"司令这人十分神奇,要不是我跟着他这几年,我也是你口中的军阀之一吧。"钱四海并没有接话,而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时候,一个医生打扮的人跑过来说:"三位长官,我们的药品不多了。"蒋百里开口问:"还能坚持多久?"
"最多半个小时,血浆现在已经不多了,还是不少的战士和俘虏献血,才坚持到现在。"医生说得很急。
"不要紧,药马上就来了,估计还要十分钟,空军就会空投一批药品。"蒋百里看了下手表说。
"嗯,那我先去忙了。"医生说完转身就走进手术室,那里还有一个正在手术的病人。
钱四海这时候开口说:"按照空军的速度,也差不多到了。"说完抬头望向南边的天空,这时几个黑点在他的眼里慢慢的浮现。钱四海拉了下陈绍宽和蒋百里说:"两位,空军来了。"蒋百里也抬头看了看,对身边的通信员说:"马上叫战士们整理出一块空地,准备接收药品。""是。"
这时候,另外一个通信员跑过来说:"报告,空军来电,询问机场准备得怎么样?第一批医生和药品已经到达空军基地,可以随时起飞。"钱四海接过通信员的话说:"马上询问陆战队一团,跑道搞得怎么样?""是。"
没过多久,通信员又来报告:"报告,陆战队一团传来消息,他们已经在一家木材厂清理了一条400米的跑道,半个小时内还可以再清理出一两百米的长度。而且那里的地面结实平坦,能够瞒足降落的需求,并且离这里不远。""半个小时,五六百米,够了,给空军发报,可以起飞,把降落的地点也给空军发过去。"蒋百里点了点头对通信员说。
"是。"
三个人又在这里看了一下,便回到广西号巡洋舰上。陈济棠这时候已经被带上广西号,特地给他准备了一个房间。现在他的神志清醒了很多,不再浑浑噩噩,同时也知道自己的处境。现在的他已经是别人的阶下囚了,看着房间的结构,不难发现,他现在正在船上,而且还是条大船。
陈济棠从床上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转了几圈,发现床边还有个往上推的装置,他走过好奇的推了一下,不需要太用力就推动了,与此同时,本来还平放的床铺,整个往上翻,直接贴在房间的墙壁上。往下一拉,床铺又翻了下来,而且在床铺的边上还可以伸出一个挡板,防止人在睡觉时,因为船的摆动而掉在地上。
房间里还有一个工作台,边上有一个小门,打开一看是个小型的盥洗室,里面牙刷牙膏之类的洗漱物品都摆得整整齐齐。房间上面还有一个通风管,因为四周是密封的,搞了个通风管也能让里面的空气更好一点。
就在陈济棠好奇的到处瞧瞧看看的时候,蒋百里推开门走了进来。陈济棠看到蒋百里,愣了一下说:"百里兄,没有想到,你竟然真的成了陈绍的手下,我很好奇,以你的身份,不算委屈吗?"蒋百里笑了下说:"伯南,这很奇怪吗?事到如今,你还认为陈绍和普通的军阀一样吗?""我承认桂系的军队很强悍,但还没有强到让我折服的地步。""不,你错了,我说的不是军队,而是装备,难道你忘了你是怎么来到这的。""舰队,舰炮。“这时候,陈济棠才反映过来。
“不错,和我出去逛逛。”
“嗯,我也想出去看看。”
随后,蒋百里带着他直接走上甲板,两人都没有说话。到了舰首的时候,蒋百里指了指海上的其余军舰说:“你看这些军舰的实力怎么样?”
“难以置信,这些军舰陈绍在哪个国家买的?”陈济棠很吃惊的问,从昨天开始知道陈绍有军舰后,陈济棠一直想知道这些军舰是打哪来的。
“买的?现在各国都在舔着伤口,你以为他们还有精力生产这么多的新军舰卖给我们。”蒋百里的话有些不屑的意味。
"那这些军舰是打哪来的?"
"你难道不会想到这些军舰是我们自己造的?""这怎么可能!"陈济棠有些不敢相信。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难道是真的。”
“我有必要骗你吗。”对于陈济棠的话,蒋百里给予了有利回答。
是啊!现在自己都成了人家的阶下囚了,还有什么必要拿这些来欺骗自己。想到这里陈济棠还是有些难以置信,没有想到在中国,已经有如此实力了,自己亲眼所见的十几艘战舰,最大的排水量都达到了万吨以上,而且还同时拥有六艘。想想清朝的北洋水师,最大的军舰也不过是几千吨,现在自己脚下站的就有万吨的排水量,这艘战舰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了。回想昨天晚上轰鸣的炮声,现在陈济棠还感到一声声炮声,爆炸声回荡在耳边,如此的清晰。这就是桂系的力量吗?这种力量国内有谁能挡。
就在陈济棠愣神的时候,天上传来奇怪的轰鸣声,他忍不住抬头一看,顿时口中惊呼:“飞机,而且这么大。”
“百里兄,这些飞机是?”陈济棠转头看着蒋百里问。
“这些是运输机,这次到这里来是运来了医生和药品。”蒋百里很详细的向他解释道。
“怎么大的飞机,我是第一看到,以前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是啊!这是一款全新的运输机,专门用来运送物品的。”
“你刚刚说医生药品,难道贵军伤亡很大吗?”
“不,我们没有什么伤亡,到时你的部下伤亡很大,这些东西都是给你们准备的。”蒋百里看着陈济棠缓缓的说。
“这,这…”陈济棠想说什么,但是一直没有说出来。
“这是陈绍一直交代我们的,都是中国人,能救则救。”蒋百里的话说得很严肃。
蒋百里的话让陈济棠感到深深的震动,特别是那四个字“能救则救”,让他感到惭愧万分。想到受伤的部下,陈济棠对蒋百里说:“我能去看看他们吗?”
“可以,看看是应该的。”
“百里兄,谢谢。”谢谢两字,陈济棠说得很诚恳,也是这时他真实的心里写照。
“不,你该谢的不是我,而是陈绍,他刚刚给我来电报,得知你醒后,叫我别限制你知道自由。”
陈济棠听完后,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随后,蒋百里叫人安排了一艘登陆艇,他跟着陈济棠一起往医疗所走去。
到了之后,看到一大群伤兵,陈济棠走过去一个个的对他们说声对不起,并且对所有的医生护士边鞠躬边说谢谢。不少的伤兵看到陈济棠来慰问他们,也都很感动,有些还躺着向他敬了个军礼,虽然他们现在都是俘虏的身份,但是不妨碍他们对长官的尊敬。
随后他看到,更多的帐篷搭了起来,卡车一车车的往这里运送药品和医生,越来越多的伤兵开始接受治疗。他转过身,一脸认真的对蒋百里说:“给我个电台,我叫他们都放下武器,接受贵军的改编,我这些士兵都是好样的,希望你们能善待他们。”
蒋百里没有回答,而是很郑重的点了点头,这是他对陈济棠的承诺。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五十四章 发展两广
对陈济棠的举动,陈绍也给了他明确的答复,只要符合人民军的招兵标准,就会全力接收他的部下,待遇和人民军一样,并且也会尽量安排伤残士兵的日后生活。
中午在NN城的政府办公楼的会议室内,以孔文鸿为首的许多官员正在那里翘首以盼。不多时,在王杰的陪同下,陈绍一身正装的走了进来。陈绍坐在主位上,点了下头,直接说:“现在开会。”
“我简单地说几句。在为期两天的战斗里。人民军的战争机器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将我们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两广地区。我相信,这将是一场为我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胜利。整个两广战役期间,各部表现优秀。军队方面,军官们士兵们经受住了实战指挥的考验,士兵们也接受了战火的洗礼。龙腾集团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研发生产的各种武器在战斗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再次强调,胜不骄败不馁,这场两广战役的胜利,不是某个人,某个小群体的胜利,而是一个大集体的胜利。不论是人民军各级官兵还是龙腾集团同事,以及军校教职员工等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体的奖惩细则,将随后宣布。
最后,我简单提一下今后的工作重心,也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第一、人民军的军事力量将会进一步扩大,提高官兵素质,练更多的部队,装备更多更先进的武器弹药等。第二、考虑到公司加军队的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形势,我决定于五月一号正式组建两广地区自治政府,我任区长。第三,我知道现在很多地方都缺干部,而且现在地盘也一下子扩大了很多,在这里我宣布一件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你们对原来的两省官员要进行严格审查,对那些有劣迹的官员要严加惩处,对那些真正的父母官要给他们一个更大的发挥平台。并且在三个省市里开展收拢人才工作,对那些有才学愿意来政府工作的人才要仔细筛选,我们的政府公职人员绝对不能出现害群之马。
说到各地区发展,我再强调五点:。一是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就是最大的民生,促进就业是实现民生保障最有效的方式。改善民生又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注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工作,夯实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基础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增创广东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新优势。二是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尽力解决当前必须解决和能够解决的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又要正确认识国情和省情,本着对历史、对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负责的态度,不能用运动式的方式解决民生问题,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可持续承受能力,做到办实事符合民意,做好事不超越省情和民力。三是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的关系。既要分清轻重缓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一个时期内重点解决几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又要统筹兼顾,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统一起来,协调好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建设中涉及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权责关系,协调好建设实践中的人与物的关系,有序推进各项民生工作。四是民生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要把解决民生的精神需求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丰富内容、创新形式,让群众充分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追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注重构建主流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五是政府决策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做好民生工作既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民意,真正坚持从民所愿,从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中找到实施民生工程的着力点,积极探索在改善民生的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的方式,真正把民生工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说简单一点就是,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重点发展什么。”
陈绍说完,喝了口茶,温润了下嗓子。这时候孔文鸿站起来说:“省长,GD省虽然富庶,但是氏族林立,有写工作不好开展。”
“我在这里重申一点,我们的第一服务对象是人民,不是氏族。说句不客气的,枪杆子出政策,到时候他们就会明白的,为了劳苦大众我不怕得罪人,你们呢?”陈绍说得很郑重。
“我们明白了。”
“很好,我们在GX省的一些决策也要相继在新的两省落实下去,学校建设和孤儿院都要跟上。”
“是。”
开完会,陈绍向身边王杰问:“接下来我还有哪些安排?”
“司令,半个小时后龙腾集团还有一个发展会议需要你的参加。”
“那现在我们就过去。”
NN市的中心地段,一个四层的双子小楼已经建设完毕,这里之前就是龙腾集团的办事处,人民军拿下NN市,这里就开始扩建,在加班加点中,终于在三天前完工,而且以后也会再继续扩建。此时的四层里的一个大型的会议室里面汇集了龙腾集团各个子公司的高层,陈绍在王杰的带领下走了进来,陈绍一一和他们打了招呼,等所有人都落座以后,陈绍首先听取了各大字公司的发展报告。等所有公司都报完之后,陈绍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说:“现在我们的人民军已经拿下GD省和HN岛,大家再幸苦一点,我们要同时开发三个省市,统筹工作一定要做好,事情越多越不能急躁,同时各公司开始新一轮的招工工作也要做好。这次我决定在两广之间建立全面的交通网络,不但要全部铺上水泥路,各个城市之间的主干道也要加宽,最少达到双行车道。组建新的公司,铁路公司,负责两省之间建起完整的铁路交通,随后进一步的扩大的到全国,这是铁路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
还有以后的伤兵安置工作也要做好,对于一些不方便行走的残疾人事,尽可能的安排一些管理仓库或者看大门之类的工作,待遇和普工人一样,而且你们要做好其他工作人员的思想,不要出现嘲笑看不起之类的情绪,这点要特别注意。
同时在GD省拥有许多的个体企业,对于那些恶意竞争我们要坚决打击,一些困难的企业我们也要尽可能的提供帮助,想创业却找不到门路的,我们也可以扶持一下。对于那些缺少资金而又想办实业的,我们也可以借款给他们,或者直接入股。”
“是。”
就在陈绍等人开会的时候,第一军前进速度很快,到了晚上已经攻占了所有的大城市,后面的预备役,也开始扫荡起各个乡镇的武装力量。这个时期的乡镇都布满的民间武装组织,像保安团和民团之类组织在GD省,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作为民国时期最富裕的省份,整个省内拥有的几十万的民间组织,他们多则一两千人,少则几百人,而且大部分枪械齐全,要是整合起来,力量不是小觑。不过在面对预备役兵团的强大火力的威慑下,各地区的收复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HN岛第二军的速度比第一军快了很多,有陈济棠在,都是直接过去缴械,收编筛选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展开,抽大烟的不要,有劣迹的不要,年龄太高或太低的也不要,独生子不要,两兄弟遣回一个,父子中遣父留子。对与人民军的如此筛选,陈济棠也无话可说,这是人家一贯的招兵标准,自己也只能默默接受。不过第二军开始公布人民军预备役待遇与军规,这时候那些被收录的士兵是欢呼鼓舞,那些因为各种不良习惯被筛掉的士兵,则是捶胸顿足,一副后悔不已的样子。这个待遇实在是让他们眼红,别说死亡、伤残的大笔抚血金,就是每月待遇都让他们心动不已,军规严点不要紧,只要能按时发饷就行。
一个被筛选合格的士兵看到待遇嘀咕了一声:“也不知道能不能按时发饷?”
这时,一个人民军的班长听到后,大声的说:“我们从来没有被拖过军饷,有时候还会提前发放。而且逢年过节还有礼品,我去年过年的时候,就领了不少的大米和面粉。我们训练时,每天每人都有半斤的猪肉,馒头大米管饱。”
那个士兵听完后忍不住问道:“真的吗?那生活不是比地主家还好。”
“等你挨过训练的时候不趴下,再来说这句话。”
“再苦再累只要能吃饱饭拿饷钱,我都不怕,叫我天天拼命都可以。”那个士兵说得很认真,也很坚定。
第五十五章 扩大会议
1921年,5月1日
“桂系军阀司令一怒为红颜,发兵攻打GD省与HN岛,经过四天的战斗,桂系已经全部拿下两个省份,粤军从此除名。同时桂系宣布组建两广自治政府,两广自治政府第一领袖和中华人民军最高司令陈绍,对两广内的所有穷苦大众做出一个承诺: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工作,人人有田地。以下是对这次两广战斗详细报导,……”中华日报。
“卖报,卖报,桂粤大战,桂系军阀陈绍为红颜大动干戈,出兵攻打粤系”
“卖报卖报”桂系屡战连日,粤系二人两败俱伤,桂系军阀陈绍一举拿下两省…”
“国内再添变数,桂系陈绍兵强马壮,麾下士兵以一当百,大败粤系”
广州,上海,北京”中国各大城市,大清早,讨生活的人们刚刚走上街头就被报童此起彼伏的卖报声所吸引。有的人是关心国事,心怀天下。有的人则不然。不少麻木的国人,每日里攒不下几个钱,却总喜欢花点小钱买份报纸哪里的军阀又开打了。在特殊的年代里,听到死人的消息也觉得是种消遣。自我安慰之下,觉得自己还活着,也是好日子了。
当这些精英人士和富裕人士、教师、职工们打开报纸的时候,却赫然发现一张占据了头版头条相当位置的黑白照片,照片是以硝烟未散的一座城市为背景,一支精锐的部队正排着整齐的进城。从照片上来看,这支部队军姿严整,装备精良,尤其是那一挺挺被抬着进城的重机枪,更是抓了无数人的眼球。
照片下面是这样写的:21年4月29日。两广战役的胜利者陈绍的部队正在进城。
《申报》关于这场战事的报道,开头是这样的:本报讯,在南北局势危急,北方军阀对峙的情况下,桂系军阀陈绍因为粤系陈炯明的霸道无理,不但纵容儿子调戏桂系陈绍未婚妻,还派人围堵陈绍。并与海南陈济棠两人合作,欲共同对抗桂系。陈绍返回GX省后,遂发兵攻打GD省与HN岛,经过数日苦战后,活捉粤系两大巨头,陈济棠投降桂系,并帮桂系拿下HN岛,此役桂系以最终取得了两省的实际控制权而结束。笔者亲见,陈绍的部下纪律严密,训练有素,都是一些虎贲之士”
还有一份报纸,《广州日报》,它对于这场广西混战的报道却是这样的:以陈绍为首的地方军阀,不顾大义,不顾统一之大局,为了一个女人妄起刀兵,……”
总的意思都差不多:中国又出一强势军阀陈绍放下手里的报纸摘要,这些都是中情部送来的剪辑好的全国几家重量级时报刊登的最新报道。上面都是些关于两广之战的报道,除了中肯的报道外,基本都是一边倒的坏。
《申报》的报道最为中肯,这份发自GZ城的新闻稿忠实地记载了记者当时所感受到的震撼。他里面有一句话预示性的话,让陈绍也不禁侧目:桂军之精锐,当属全国第一。
可惜,光凭照片里的几挺重机枪,显然没有人会相信记者那虚无缥缈的现场感受。在这个信息落后,通信严重不发达的时候,一场简单的军队入城仪式带来的震撼,很难通过一份孤零零的报纸传递给国人。
他们已经习惯了军阀们的吹嘘,而最后事实总是证明,那些被军阀们吹的上天入地的军队,都是些破烂队伍。打仗不经打,祸害百姓反而很拿手。
不过对于陈绍的动作,周围几个省的军阀也都是保持自保,云贵等周边地区的军阀对于身边这位新南方王,也都是尽量不得罪,生怕落个和粤系一样悲剧收场。本来陈绍还担心有人来打秋风,不过看来是他想太多了。
陈绍方下报纸,叫来王杰问:“早上除了军事扩大会议,还有其他安排吗?”
“区长,中午有个新的汽车品牌要开始投产,您之前交代要亲自去看看。”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军事会议时间到了和我说下。”
“是。”
等王杰出去后,陈绍靠在椅子上,脑海中禁不住想到:现在GD省是自己的,那明年那些人还会出现吗?那个组织也会出现吗?会不会去别的地方。而且黄埔军校也建不起来的,就算建了那也是别的军校了。而且在GD省也没有发现光头那些人,想来现在应该在别的地方发展自己的力量。
自己的蝴蝶效应还是太强大了,现在的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了。不过现在自己也不怕了,一力降十慧,自己的力量强大了,其余的都是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上午,两广战役总结大会以及人民军扩大会议在基地的会议室里召开。
此次会议十分重要,不单是师级以上的军官需要参加,就连团级正副职干部都要参加。
陈绍一身戎装,衣服上还是没有军衔,而且所有的师级以上军官都暂时没有军衔,开始实行军衔制的时候,陈绍就向他们承诺,没有军衔,那就等于最少是个少将。以后到了合适的机会,会给他们一次风风光光的授衔大会。
“人民军在经过长达七年的正规化军事练,通过剿匪成长起来以后,在广西作战中终于发挥出了应有的威力,让矫枉之辈们见识到了小地方的大军队。
这次胜利是巨大的,而且也是影响深远的,并且,它证明了人民军存在的价值。
我们花这么多钱养着部队是为什么?不过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兵强马壮了,才能占领更多的地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