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战场更近的一个高山上,十几个人正在摆弄三架奇怪的仪器,其中一个带着鸭舌帽的中年人还在一边喊着什么。这支队伍是龙腾集团电影公司的摄影队,专门来到这里提取战争画面的。这样的画面实在是太震撼了,绝对不是特地去制作或者模仿能达到的。

半个小时的炮击过后,围在山下的坦克部队近两百辆坦克开始往山上冲去,还好这个山头不是太陡,中型坦克勉强可以爬上去。就在部队进攻到半山腰的时候,日军阵地上有了零星的反击,但是很快就淹没在强大的进攻步伐下。

虽然经过了半个小时猛烈的炮击,其中还不乏强大的舰炮,但是还有不少的日军活了下来。不过很多都是伤员,对于伤员并没有怜悋之心的第二方面军根本没有停留。整个战场上都是日军的尖叫声和哀嚎声,受伤的日军因为疼痛在地上翻滚,加上坦克强大的进攻锋芒,心智不坚的日军开始投降。随后越来越多的日军加入了投降的行列。此时他们已经丧失了抵抗之心,强大的炮火把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狠狠的揉虐了一番。

对于主动投降的日军,人民军的士兵也很乐意接受他们。只是那些在地上翻滚的伤兵,并没有这样的待遇。在人民军的帮助下,很快便彻底的摆脱了痛苦,他们这辈子再也不会感到疼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后

看到战斗已经结束,那些还在远处观看的国内外记者纷纷跑到战场上。

直面真实的战场比在远处敢看更能显示出战争的残酷,此时的第二方面军战士正在打扫战场。那些记者忍着眼前血腥的场面,一个劲的拍着照片。对此第二方面军的战士并没有阻止他们,一些想要采访人民军的记者并没有如意,对那些记者的举动,战士们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着实让那些记者无奈。

就在第二方面军和战列舰分舰队歼灭上海派遣军的时候,远在济南的第四方面军在龙云的指挥下,成功的拿下了青岛。这个原本被德国强占,后又被日本抢来的城市,又一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六师团的覆灭,青岛已经没有多少的守军。就算第六师团复活,此时也无法守住青岛。本来还向从旅顺派兵的过来青岛的日本方面,得到青岛沦陷和上海派遣军被全歼后,打消了这个想法。

现在的日本大本营已经完全陷入了愁云中,中华战场的接连失利,让田中义一内阁饱受指责,现在在中华地区的部队已成孤军,国内又无兵可派,现在他们最担心的是该怎么去面对陈绍接下来有可能发起的攻势。

本来田中义一还建议在朝鲜了两个师团进攻东北。他这个提议刚说出来,就本裕仁批得体无完肤。整个朝鲜就两个师团的主力部队,要是失败了,那日本连朝鲜都保不住,更别说其他的东西。

上海派遣军的失败,此时日本方面已经无牌可打。以前的一系列举措都没有挽回颓势,日本大本营商量了整整一个下午,也没有拿出一个妥善的决解方法。开会期间,就连门外的守卫都能听到里面裕仁的咆哮声。

陈绍并没有扩大战果的意思,最少没有马上进攻虹口。现在的西南政府还没有完全拿下南京的地盘,既然已经暂时打败日本,而且日本也没有力量再来中华。此时正式消化地盘的大好时机,而且现在也不是和日本全面开战的时候,他日本没有准备好,陈绍也没有准备好。不过要是制造点东西恶心恶心日本,陈绍对此还是很乐意的。

第二方面军在消灭了上海派遣军之后,派出一个师的部队包围了整个虹口地区,并且把上海所有的日本人都赶入虹口。那些原来在上海的各种日本商号也被一一查封,除了在虹口里面的日本商家幸免于难外,上海除租界外的第他地区的日本商人的财产都被人民军收缴。

对于租界内的日本商家,陈绍并没有去动他们,免得引起世界各国的反弹。虽说现在他们都很眼馋陈绍的各种武器,但是为防狗急跳墙,陈绍也不敢做得太过,现在还不到和他们翻脸的时机。

虹口里面的华人都纷纷跑出租界,本来日本方面还不想放行,但是此时在人民军的手里也有大量的日本侨民,双方直接在租界的交界处设下检查站,严查出入的国民。以防对方的特工混在其中。

不过还有许多的华人还在待在虹口租界里面,死活不出来,对于这些人,陈绍给予的命令就是,不出来以后当成日本人论处。这些人不是不出来,而是不敢出来,他们都知道西南军对那些丧尽天良的人十分的严厉。这些年他们仗着小日本的势,没少欺压同胞,这时候出去碰到了人民军,那不等于是羊入虎口吗!至少待在里面还安全一点,最少现在的西南军还不敢进攻虹口,能保一时安宁。

此时不单单是在上海,向南京和青岛等地方,也大量的日本侨民和商会,陈绍并没有放过他们。两国处于战争状态,陈绍有理由冻结收缴敌国商家的财产。对那些日本侨民,全部都集中看管起来,保证饿不死就可以了。青岛日本经营了不少的时间,里面有大量的日本商会,本来那些人还向寻求外国帮助,但是无奈,此时根本没有人搭理他们。一些人还打算多付出点利益,还没有等他们开口,人民军的枪口已经顶在他们的脑袋上。

本来日本方面还向以牙还牙,报复陈绍对日本商会的举动。等他们打算在日本也收缴华人财产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下手的目标。除了一些丧尽天良的汉奸外,此时的日本连个华裔工人都没有。对此他们才知道,感情人家是早有准备。

在关东地震之后,陈绍接完第一批华人后。在这几年内,经过间谍的宣传,无数的在日华人纷纷登上前往西南的客船,几年的努力,现在的日本基本上看不到华裔工人,更别说那些商会了。在西南陈绍给了他们无数的发展机会,绝对比在日本发展不知道要好多少。

中国自古就不缺汉奸走狗,这点是无法改变的。华人千千万,什么样的都有。对此,陈绍也没有太纠结,反正到时候,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虽说现在的汉奸数量并后后世侵华战争时的那么多,但是被间谍记录在案的人并不少。那些人有些是完全无可救药,有些还算好点。对此陈绍特命间谍把他们的所作所为分成三六九等,等以后全部抓住时,再一一审判。

陈绍对于国内的发展也不想停下来。除了一个军的部队配合战列舰分舰队封锁日本海域外,第二方面军的一个军和薛岳的一个军又转道南京,配合陈绍派来的官员稳定社会秩序。他现在也没有时间去理会英美等国,最少现在他真的没有时间去理会他们。南京地区所实行的政策和西南的政策一样,为了防止氏族的反弹,陈绍实行起来,毫不留情。虽说压力不小,但是对陈绍来说,没有什么压力比老百姓吃饭的压力更大。要是能配合,那陈绍也能给出一个公道的价格,要是不能配合,那只能采取强制手段。有各种不良事迹的地主氏族,那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不少得到风声的氏族纷纷跑到租界避难,对此陈绍并没有其他动作,这也让那些呆在租界的氏族松了一口气。那些来不及跑的,也只能自认倒霉。

对于枪杆子出政策这点,陈绍是运用得淋漓尽致。

不过陈绍也没有一棍子敲死,现在的的政策能让那些没有劣迹的地主氏族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对那些主动出来搞事业的,陈绍也给予的极大的支持,要技术给技术,要贷款给贷款,该扶持的扶持。一时间,无数的个体企业如春笋般的冒出来,整个江浙地区,无数的工厂同时开工,街上贴满各种招工启事。显示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和以前的那种死气沉沉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街上的行人和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区别。以前都是面无表情的百姓路人,麻木的眼神,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极度失望。现在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灵动的延伸,流露出对现在生活充满了希望。

短短的一个月,整个江南地区和赣闽地区都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百姓的生活节奏也快了起来,本来还算冷清的街道,现在都开始繁华起来,虽然比不上西南地区,但是和以前相比,有了极大的改善。

毛二蛋手里拽着父亲给的五分钱,不看这小小的五分钱,这是他第一次身怀“巨款”。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毛二蛋和其他小孩子一样,每天都要帮家里干大量的活,而且还都吃不饱。穷苦的生活,毫无营养可言的三餐,让处在发育期的他,看起来和六七岁的个头差不多。每天帮助家里干完农活,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和一群小孩子一起围在饭馆门口,闻着里面传来的香味。

现在这样的情况有所改观了,大善人来了。什么是大善人,毛二蛋虽然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但是也有他自己的看法,谁能让他和他的家人吃饱饭,那谁就是大善人。很简单的要求,但据他父亲说,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善人,最少以前没有。现在善人来了,自己家分了土地,以后也不用给地主交租了,自己也不用去给地主喂养牲口。

万恶的胡汉四在善人来的那天就被抓了,以前那些天天欺负自己的家丁也一起被带走,听说胡汉四两天后要带到镇上去批斗。在批斗的那天,毛二蛋也跟着别人去围观。胡汉四跪在地上,一个年轻人拿着纸张,把胡汉四以前所有的罪状都一一念出来。毛二蛋听了半响,抓起地上的石头,直接砸在胡汉四的身上,围观的群众也加入到的砸石头的行列。

毛二蛋看着一身鲜血被拉走的胡汉四,毛二蛋开心得大笑了起来。

拿着父亲给的五分钱,毛二蛋来到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前,拿出五分钱,买了一个冰糖葫芦,小贩找给他四分。这五分钱是毛二蛋的父亲特地给毛二蛋的,叫他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对冰糖葫芦垂涎已久的毛二蛋,拿到钱,就直奔镇上的冰糖葫芦小贩。

现在家里开始有钱起来了,这钱是自己的父亲去工厂上班赚来的,本来要带下个月才有发薪水,但听说,为了不让工人挨饿,大善人提前预支了所有工人的薪水。而且父亲不但领到了薪水,还拿回来了不少吃的东西,听父亲说,这些东西都是大善人发的,不要钱。

舔着手里的冰糖葫芦,毛二蛋第一次品尝到幸福是什么味道。

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售(上)

一个月的忙碌,陈绍的时间开始慢慢的充裕起来。

此时的广州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东西也在潜移默化。

今天各国大使全部聚集在广州的政府办公大楼,那些驻华大使对于这个城市的改变一直都看在眼里。可以说就是在他们的眼里悄悄的改变。习惯了西方快节奏的生活,对于这座越来越繁华的都市,让他们都有种家乡的味道。他们不是没有惊奇这个城市的变化,但是也没有太多人在意这点,越来越舒适的生化,麻痹了他们的神经。

此时他们都开始回想起这几年的变化,有种说不出来的奇特感。现在的他们都感到,广州这些的年的变化,并非偶然。只是自己都没有去在意这些,以前这些变化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经过了中日之战后,他也都回过味来,这是什么正常,这里是落后的中华,不是先进的西方国度,这样的变化出现在这个地方,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从陈绍拿下广州以后,以前的街道被拆掉扩大,路边也种植起景观树。每个街道也变得十分的整洁,街边的房子也都开始重建翻新,越来越多的商铺开始营业,路上的卡车和汽车也多了起来,自行车更是人手一辆。现在的广州比起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毫不逊色,而且变化的不只是广州,不论是哪个大城市,陈绍都是一视同仁,一起发展。只是有些东西是别人看不到的,陈绍用这种变化向世人述说中华式的奇迹。

在各国大使所在的会客厅外,一身正装的维仁推开房门。

各国大使看到是维仁都纷纷起来打招呼,近一个月来,他们都是由维仁招待的,彼此都很熟悉。

维仁也很有礼貌的一一回应着。跟了陈绍几年,对陈绍的所作所为,他和宗离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回想当年的茶楼偶遇,让两人都感到一阵庆幸。要不是那场偶遇,或许他们还不会下定决心留下。或许现在正和那些南京的旧官员一样,接受调查。

想想现在的自己已经算是身居高位,因为了解了许多陈绍的力量。对陈绍在拥有啸傲中华的力量后,还能克制自己,一心发展民生。维仁自问,设身处地,自己绝对做不到陈绍现在的地步。他不能保证,手里的力量会不会让自己迷失,导致做出一些无可挽回的事。

自从陈绍打算公开自己的力量时,也算准了各国的举动,一早就嘱咐维仁,负责对外这一块。

对此决定,维仁也很乐意,没有什么比看着原来趾高气昂的外国人,现如今一副求人的样子还爽。现在的维仁就很满意自己的工作,所有的驻华大使都对自己客客气气的,一些国家则是低眉掐眼,一副讨好自己的样子。这些都是一些小国家,就连日本都远远比不上,他们的目地或许不是为了武器装备而来,不过对于陈绍的强势动作,他们都想知道陈绍的想法,或者是底线在哪里,也好早做应对。

英美法等国就显得平静多了,德国是最淡定的。他们此行的目地有两个,一个是关于武器问题,另一个是想看看陈绍对各国的态度。

“诸位大使先生,今天我来是为了传递我们的领袖陈绍向各国发出的友善声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的民族不想战争,也不惧怕战争。几百年来,我们的民族都没有主动去侵略过任何一个国家,这是有目共睹的。对于此次的中日之战,纯属是日方欺人太甚,我方无奈反击。虽然我方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但是我方并为对日方展开报复,也没有展开新的进攻。这些都可以充分说明我国的政策,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的军队建设也只是为了维护我们国民的安全,维护我国的和平统一。任何阻挡我们国家民族统一的势力,我们都将给予严厉的反击。接下来我国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民生建设,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主。我们的领袖陈绍说过,欢迎各国来华投资,我们有许多可以共同发展的项目。

今天我来的第二个目地就是大家所关系的武器问题,对于诸位的要求,我可以代表我们的领袖陈绍给予答复。”

维仁的话,让各国大使的心思都活泛起来。对于宣扬和平这点,让一些如葡萄牙之类的小国本来忐忑的心情都平复了下来。至于武器装备对他们来说,对方要卖,也不会介意买点回去。

对于大国来说,第一点他们并没有在意,此时各国都放弃在华制造事端,这点对他们来说一点也没有关系。只有一个发展好的中华,才符合各国的利益,到时候还可以带动国内的经济发展。

“维仁先生,我们想确认一点,那些飞机和军舰都是贵国自己建造的吗?”美国驻华大使最先开口问道。

“关于最近出现的各种武器装备,我们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维仁一脸自豪,对于美国大使的提问,他也理解,被怀疑也是无可厚非,中华积弱太久了,也落后太多了。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贵国对这些武器有没有打算出售?”美国大使又开口问道。

其实说各国不担心中华崛起那是假的,但是现在看起来羽翼已丰,各国还处在经济的低迷期。俗话说得好,打仗打的就是钱,没钱打什么仗!

“战斗机机方面我们只打算出售战鹰1型,之前你们看过的运输机我们也可以出售。由于工艺和材料的要求,出售的价格会很昂贵!希望大家能有接受的准备。”

此时陈绍也希望各国能大量的购买战鹰1型战机,现在自己已经有战鹰2型了,对战鹰1型的出售完全不成问题。大鹏级运输机的外贸版已经生产了不少,各种性能都远低于真正的大鹏级运输机,但是对于各国来说,已经是一款十分先进的运输机了。陈绍大算大卖武器,不管是飞机还是战列舰,对方要买多少,就可以马上建造多少。现在要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正需要大笔资金,这也是陈绍秀肌肉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世界没有比卖军火更能赚钱的生意了,而且还是红警生产的武器,各种成本大比例的降低,就单单一架战鹰1型,卖一架就可以赚到出售金额90%的利润。

“不知道贵国打算要出售什么样的价格?”

“战鹰1要购买,最少要一次性购买一百架,每架售价:58000美元。运输机最少要一次性购买三十架,每架售价:30W美元。最后一点,我们的所出售的任何武器装备都必须黄金交易。”陈绍对于各国的伎俩都很熟悉,想要买点回去自己研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陈绍有卖的能力,那就说明根本不怕对方的研究或者模仿。战车工厂生产的东西很多都是组合体,发动机根本无法拆开,就是强行切开也没有用,和一般的发动机内置结构一样。可以想象要是每个国家咬牙狠心买回去一批飞机,发现无法研究,那各国的首脑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而且这个价格都是陈绍特地提高起来,爱买不买,物以稀为贵。不过陈绍也忒狠了,一架战鹰1卖出了P51的价格,一架外贸型的大鹏卖出了B29的价格。

听到维仁的话,大厅里一下子就讨论了起来。这也太贵了,好嘛!本来还向买点回去研究一下,现在人家狮子大开口。买战斗机最少要买一百架,那就是要花580W美元,运输机三十架就要900W美元,还要黄金交易。这个价格让不少的国家都打消了购买的想法。英美法等国并没有打算放弃,但也不想任凭他人宰割。

“维仁先生,这个价格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能不能便宜点。”美国大使的这句话问出了所有的人的心声,本来还向放弃的小国,心思又开始活泛起来。

“大使先生,一款武器装备的研究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点大家都了解,何况是在我国这种工业极其落后的国家。研究成本更是无限的上涨,为了研究这些东西,我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我想大家都明白,这些东西对我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奇迹,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本来我们的领袖陈绍是没有打算出售这些武器,但是本着世界是一家的心里,也只能无奈的出售这些东西。”维仁忍住心里的笑意,装成一副十分真诚的样子说道。

还别说,这个效果还不错。各国大使听完以后,也都深信不已。一个工业如此落后的国家,能发明这样的高科技装备,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成本贵点也很正常。别说中华了,就是美国研究出一款新的高科技产品,也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而且现在人家发明的东西还领先西方国家那么多,贵点就贵点呗!

此时心里想笑的不单单是维仁,德国大使也想笑,这个世界也只有德国方面知道陈绍的实力。不过这些都是作为最高机密来保存的,根本不为人知。此时更不可能去拆维仁的台,他巴不得陈绍狠狠宰他们一顿。至于德国方面军购,双方价格早就谈好了,德国大使来这里也不过是做做样子。或者说是托,更合适。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军售(中)

不过各国并未就此妥协。

“维仁先生,既然价格无法更改,那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购买那么多的飞机。这对我们过来来说是一个没有必要的负担。要是能减少一定的数量,我想我国会很乐意和贵方交易的。”美国大使又开口说道。现在的美国根本没有去重视军事,主要是在加紧捞钱,一下子要拿出一千多万美元来购买军事装备,这个在国会很难通过。而且现在的美国也没有敌人,对于武器装备并不像其他国家一样着急。

“大使先生,这点是前提,我爱莫能助。”维仁摇摇头,一副不可能的样子。

葡萄牙等一些小国又开始失望了,一成不变的价格,让他们想买也没有办法。

“维仁先生,我国很乐意和贵方交易,我现在代表德国向贵国购买一批飞机,条件和贵方说的一样,而且为了不破坏协议,我们只要运输机。”德国大使看到气氛有些冷场,开口说道。他今天所扮演的身份就是托,一个帮助陈绍卖装备的托。现在的德国不能拥有空军,德方也不想触及英法的底线,只能搞些运输机。

“很好,谢谢德国大使的捧场,随后我们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你商谈具体情况!”维仁很高兴的说道。有了第一个开口,还怕没有第二个吗?

“我们法国也购买一批,两种机型都要。”此时法国大使看到德国要买,他无法淡定了。两国仇怨已久,法国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坚持要制裁德国,让本来的仇怨,更是加深了一步。现在德国正在复苏中,要是首先掌握了先进飞机的技术,那对法国来说,绝对是一种极大的威胁。而且对方没有购买战斗机,自己也无法说什么。

“我们英国也买一批,同样两种机型都要。”英国也不示弱,第三个答应。

美国大使这下子犯难了,看到已经有三个国家都答应要购买飞机,此时他心里正在权衡利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