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方胡人的侵掠。

正在接受苦训的越骑卫士兵看到沿路的百姓都将他们当成守护神一样,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顿时在全军形成,虽然这支部队还未经历过战斗的洗礼,但至少明白了他们是在为谁而战。

杜畿带着一部分百姓前往九原,集宁都尉则由孙礼的同乡马台担任。集宁都尉城作为宁州连接幽州的重要枢纽,今后只会扩大规模,而不会因为杜畿的离去变得萧条衰败。

又过了一段时间,天气已经渐渐变暖,洛阳那边终于送来了正式的公文,朝廷几乎完全按照刘和的规划设立了宁州、秦州、陇州和长安市,至于这些新设州市的长官人选,则多少有点出乎刘和的预料。

宁州牧的人选必须按照刘和的意思来,自然非杜畿莫属,而治中和别驾的人选朝廷并不过问,完全交给杜畿自己去挑选。朝廷对于宁州的设立也是非常积极,毕竟若是能在并州北方构筑起一道由汉人掌控的屏障,对于京师的安全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就连皇帝刘协对于此事也都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宁州的多半疆域位于鲜卑人传统控制的区域,如今归于大汉治下,这样的事情足以告慰庙堂。

秦州牧的人选,朝廷选定了朱儁的儿子朱皓,算是彻底不顾及袁绍的感受,赤果果地给袁绍脸上来了一巴掌。朱皓此前是在吴郡担任太守之职,因为有他的存在,江东孙坚始终不好意思对吴郡下手,而袁术在生前也是拿吴郡毫无办法。以朱皓的资历和年龄,出任一州州牧之职,算得上合情合理,但他要接任的却是袁绍占据的关中之地,而他离开吴郡之后,由谁来接任太守也是个问题。

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刘虞这次依然没有让儿子失望,他把朱皓从吴郡调回京师的同时,还同时任命了吴郡太守的人选,便是出身广陵豪族的陈登!广陵郡与吴郡一江之隔,陈家的船队如今在东海上到处都有,比起东海首富糜家和江东孙氏,也是毫不逊色。广陵郡的太守便是陈登的老子陈珪,如今朝廷又将陈登擢升到吴郡太守这个职位上,摆明了就是要让广陵陈家成为横隔在徐州与江东之间的一块防碰垫。朱皓在吴郡时,孙坚父子不好对吴郡下手,陈登接任了朱皓的位置之后,孙坚父子依然不好对吴郡下手,除非他们是想跟广陵陈家彻底撕破脸皮。

陇州牧的人选,朝廷选定了朱儁,还特意连治中和别驾也定了下来,分别是郭汜和王方。朝廷目前无力经营陇西,与其看着陇西数郡被羌人和氐族人祸害,不如彻底交到李傕的手中。李傕得了这道任命,也算是翻开了新的一页,虽然陇州地盘小,也不怎么富足,但好歹也是一块安身立命的基业,只要李傕自己不做死,就算刘和也不好对他直接下手。

凉州牧的人选,朝廷选定了马腾,治中则为韩遂,别驾则是文士成功英。马腾和韩遂既习惯于合起伙来对外部势力进行斗争,同时又会在窝里时不时斗几下,朝廷将凉州丢给这两个野心勃勃的“二五仔”,用心其实十分阴险,就看马腾和韩遂自己能不能琢磨明白。

长安督的人选,朝廷选定了皇甫嵩的长子皇甫坚寿,这是皇帝刘协专门向太傅刘虞争取到的结果。皇甫坚寿虽然还被困在河东,但他是当初护送刘协离开长安的功臣,又是秘密放走刘协的主谋,理应受到褒奖和擢升。皇甫父子两代人都曾守过长安城,让皇甫坚寿出任长安督这个位同州牧的高位,也算是实至名归。

朝廷的这道谕令,被原文刊载到了《大汉时报》上,所以用不了多久,天下所有人都会知晓,其中就包括卧病在床的袁绍和坐困安邑的吕布。

正文 第五一三章 袁氏没落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一年中的好光景。

这天,有快马从潼关直奔长安而来,马上的骑士出自长安车骑将军府,他从洛阳带回了最新的一期《大汉时报》。

车骑将军府中,袁绍的心情还算不错,他刚刚接到颜良从汉中传回的消息,张鲁因为不敌大军征伐,已经放弃了汉中治所南郑,向东逃到了西城。张鲁走时,将府库粮仓全都封好,就像另外一个时空中那样,并没有一把火烧个精光,正好便宜了缺少粮草的颜良。

袁绍在心里盘算着日后就算是并州和关中不保,自己也可以退往汉中,凭借秦岭山脉的阻挡抵御刘和的攻击,若是时局再有别的变化,还可以向东经上庸图谋荆楚之地,或者向南图谋益州之地。这些年下来,袁绍算是彻底看明白了,只要他的地盘还跟刘和挨着,那就难得安生,迟早会被刘和蚕食精光。

袁绍服过汤药之后,靠坐在榻上,询问袁熙和袁尚两个儿子一些治军理政的问题。

袁绍问袁熙:“颜将军和许军师在汉中打败了张鲁,以你之见,接下来该怎么办?”

袁熙略作思索,小心翼翼地回答:“既然颜将军拿下了汉中这座大粮仓,接下来父亲可以整顿兵马,攻打盘踞在陇西的李傕和郭汜,将汉阳、陇西和武都三郡拿下来。”

“显甫(袁尚字)也是这么看的么?”袁绍将询问的目光转向了小儿子袁尚。

袁尚已经暗中收买了贪财的许攸,所以他实际上比袁绍更早知道汉中方面的消息,许攸在写给他的密信中曾提到了下一步的打算,因此袁尚等于是在作弊。他一脸自信地回答:“依孩儿之间,当务之急是派人前往益州联络刘璋,向刘璋解释我们对益州并无想法,只是因为张鲁在汉中搞的五斗米教已经扰乱了关中的粮食供应,我们出于自卫才出兵惩戒张鲁。”

袁绍对小儿子的这个回答显然比较满意,他微笑着问袁尚:“就算刘璋信了我们的说法,可他要是让我们归还汉中呢?”

“刘璋对张鲁早就开始猜忌,去年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家室。又遣部将庞羲等人攻打张鲁,为张鲁所破。张鲁的部曲多在巴地,刘璋于是任命庞羲为巴郡太守。张鲁气愤不过,便反攻巴郡,与刘璋的关系势同水火。如今我们虽然占了汉中的西部,却也替刘璋消去了心头之火。只要父亲向刘璋晓以利害,让他看清楚就算我们不占汉中,陇西的李傕和荆州的刘表也迟早会动手,那么刘璋就不会因为我们占了汉中而出兵前来攻打我们。”

“那你能说说我们为什么要交好刘璋的理由么?”袁绍鼓励儿子说道。

“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无力对益州刘璋发动战争,孩儿认为我们的生死大敌始终是北方的刘和,而汉中不过是我们预留的一条退路。既然父亲暂时没有攻略益州的打算,那就需要与益州刘璋搞好关系,免得同时与刘和、李傕和刘璋争斗,腹背受敌。”

“哈哈,显甫回答的不错,深的吾意!”袁绍当着二儿子袁熙的面夸奖袁尚,根本不在乎袁熙的感受。

厅内的众僚属见袁绍夸奖袁尚,于是纷纷跟着附和,有人说三公子最近勤于问政,有人说三公子经常出入军中与将士们打成一片……

正当厅内一片欢乐祥和时,忽听得门外有士兵高声喊道:“启禀将军,快马送来了最新一期的时报!”

“哦,刘虞父子又有蛊惑人心的言论出来了?”袁绍面带嘲讽之色,下令说道:“显甫,今日你来读报,我倒要听听洛阳那边最近又搞出了什么动静!”

袁尚起身出屋,从门外的士兵手中接过报纸,然后飞快地浏览了一遍,紧接着他的脸上就变了颜色。袁尚虽然是个绣花枕头,但起码的政治敏锐性还是有的,当他看到朝廷的任命公文中根本不曾提及袁氏时,他便担心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气得吃不下饭。

就在袁尚犹豫的时候,遍听到袁绍在屋内大声问道:“显甫,你在门外干什么呢?怎么拿一下报纸都要耽误这么久!”

袁尚被父亲一声喝问吓得不敢再耽搁,急忙拿着报纸走了进来。

“父亲,孩儿忽感咽喉不适,今日这份报纸还是不读了吧……”袁尚给袁绍使眼色,小声说道。

被冷落了的袁熙,此时正一肚子气,不等袁绍说话,马上站起身来说道:“既然三弟咽喉不适,不如就由我来代劳!”

袁尚见袁熙跳了出来,心中一阵冷笑,马上将手中烫手的报纸交到了袁熙的手中。“那便请二兄替父亲读报吧!”

袁熙也不客气,拿起报纸便大声朗读起来。

“大汉时报,第三十四期。头版头条的内容是:《中央关于在西北地区新设三州一市的决定》……”

随着袁熙不停地往下朗读,袁绍脸上的颜色越来越难看,等到袁熙念到“此三州一市之官员选派已通过了大朝议,皇帝与太傅盖玺用印,今通过时报宣示于众,望相互转告”时,袁绍忽然仰头大呼一声:“刘伯安,安敢如此欺吾!”

袁绍喊完这句,身体猛然颤抖起来,然后口中喷出殷红的血水,双眼紧闭,歪歪斜斜地倒在了榻上。

“父亲!”

“主公!”

“将军!”

顿时,厅内乱作一团。

袁熙双手紧紧攥着这份惹祸的报纸,呆呆地看着面前忙乱的众人,脑海中一片空白。

当日夜里,袁绍从昏迷中转醒过来,他自知时日不多,于是派人将留在长安的重要部属全都喊来,当着大家的面宣布了自己死后由小儿子袁尚继承事业。

袁绍交待完后事,再次陷入到昏迷之中。到了后半夜,袁绍回光返照,单独召见了小儿子袁尚,反复叮嘱了一番,最后口中高呼着“郯城刘氏,害我袁家!”,然后痛苦地死去。

据说,袁绍咽气之后,两只眼睛仍然瞪着,似乎心中有着说不完的怨恨和不甘。

按照袁绍的叮嘱,袁尚秘密下令将二兄袁熙关进地牢之中,然后带着长安附近的兵马撤往汉中。袁绍担心自己死后若是葬在关中,他的对头们打过来之后会毁坏他的坟冢,要求袁尚撤往汉中时带着他的遗骸,等到了汉中之后,在秦岭之中寻找一处风光秀丽的宝穴下葬。

本来袁绍还交待袁尚在离开长安之前将关在牢中的田丰秘密处死,但袁尚听了身边人的建议,没有干这件蠢事。正是因为袁尚临走之前放了田丰一马,数年之后等他无路可逃的时候,田丰替他说了一句话,最终救下了他的性命。

对于袁绍的死讯,袁尚可以瞒得过远在晋阳的袁谭和高干,也可以瞒得住陇西的李傕和郭汜,但却无法瞒过田畴手下那帮经过专业训练的军情司密探。袁绍前一天夜里才断气,第二日消息便传往了潼关,第四日的时候就走水路送达洛阳,第七日的时候刘和便已经得知准确的消息。

“唉,袁绍这一辈子也真够憋屈的,前半生锦衣玉食,前呼后拥,风光无限,后半生却是屡战屡败,处处不顺,如今只因一份报纸便要了卿卿性命。”刘和有些感慨地说道。

“公子,袁绍患病已有数年,如今突然受了重大的打击,就此离世也非偶然。袁绍一死,他的几个儿子必然内斗不休,公子不妨冷眼旁观一段时间,等到各方闹得不可开交之后,再出来收拾局面。”田畴建议说道。

刘和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便问田畴:“田丰还活着吗?”

“军情司安排了探员潜入了长安的大牢之中,若是田丰有意外,当有情报送来。如今既然没有消息,说明田畴还未曾遇害。”

“立即派得力之人前往长安,营救田丰!”刘和果断下令。

“世仁,要不要派细作前往晋阳放出袁绍的死讯?”贾诩建议说道。

“文和先生的意思是故意打草惊蛇,催促袁谭和高干从并州滚蛋么?”

贾诩点头,接着说道:“不仅要把袁绍的死讯透露给晋阳方向,最好让河东的吕奉先和皇甫坚寿也知道。”

刘和明白了贾诩的用意,点头说道:“此策可行,我现在正为如何答复河东而头痛,让虓虎在此时动上一动,也是一件好事。”

半月之后,袁尚已经通过褒斜谷道进入了汉中,而得到老爹死讯的袁谭立即做出反应,他与高干和麹义经过一番密谋,做出了向洛阳朝廷服软的决定。袁谭派人前往洛阳面见皇帝和大臣,表示愿意将关中交出来,条件则是朝廷收回早先任命司马防为并州牧的命令,改任袁谭为并州牧。

正当洛阳这边还在琢磨和犹豫的时候,河东吕布忽然跳了出来,他带领着这两年在河东壮大起来的兵马和一直不曾被释放的一干老臣直奔防守空虚的长安而来,原本被孤立的皇甫坚寿也不甘心,紧随在吕布身后跟到了长安。

袁谭用来作为交换条件的筹码忽然没了,朝廷自然不会再去考虑授予他并州牧的事情,而随着杜畿在并州北方大造声势地建设新州集宁,勒在袁谭和高干脖子上的绳索越来越紧。

正文 第五一四章 郭贾合谋

如果没有刘和的默许甚至是怂恿,吕布是没有胆气只带八千兵马就重返长安的,而尾随其后的皇甫坚寿就更可怜了,麾下能用之兵如今加在一起也就是两千出头。

吕布在河东时,眼见着周围又是立州,又是设市的,心里就再也忍耐不住,他派人前往邺城询问刘和何时正式迎娶吕蓉娘过门,实际上则是在提醒刘和是不是该考虑如何妥善安置自己这个能打仗的岳丈了。

虽说吕布现在是一头没牙的老虎,可毕竟人家又是送女儿,又是送猛将的,刘和也不好做出吃干抹净,说翻脸就翻脸的事情来。

刘和看的明白,吕布是想开口问自己要并州,可刘和却不能给。在刘和的战略规划之中,并州是必须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宁州新设,一切百废待兴,如果没有并州作为依托,仅靠幽州的支援,路途遥远不说,还会引起倒吸的现象,把并州这边的人口全都吸引到北面去,造成并州今后的发展困难。

重新划定了区域的并州,虽然失去了北方五州和上郡,但却可以得到河东和河内作为补偿,而河东产盐,河内产粮,所以总体算下来并不吃亏。一旦刘和完全控制了并州,今后从京城前往幽州便有了东西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而洛阳的北面因为有了并州的拱卫,从安全角度而言,也更加的牢固稳妥。

刘和心目中早就有了并州牧的人选,既不是滞留在洛阳的司马防,也不是呆在河东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岳父。

司马家的人个顶个的有本事、有能力,但刘和一想到那个叫“死蚂蚁”的家伙,心里就有些担忧,所以刘和今后都不会让司马家的人独领一军或者独守一州,而是把他们作为文官幕僚来使用。

吕布带兵打仗还算不差,但若是靠他手下这些武夫治理州郡,那简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并州今后的内政将完全效仿幽州模式,所以新任州牧必须是从幽州培养成长起来的,而且还是那种绝对忠于刘和的人。

刘和不能把并州分给吕布,但也不能没有任何表示,郭嘉于是建议让吕布和皇甫坚寿一起去长安,让这一对分不清敌友的家伙去稳定长安混乱的局面,等到刘和解决完并州和秦州的事情之后,再去谋划关中。

刘和问郭嘉:“若是吕布去了长安,会不会引来李傕和袁谭的进攻?”

郭嘉回答说:“李傕刚刚得了朝廷的封赏,怎么也要顾及我们的态度,就算他对长安还有想法,也要征得我们的同意,才敢有所动作。吕布和皇甫坚寿退出河东之后,可让子龙率军立即控制河东,袁谭在子义和子龙两员虎将的牵制下,既不敢向北进犯宁州,也不敢南下攻略关中,他要么困守晋阳,要么向西逃进马腾和韩遂的地盘,或者派人前来向你请降。”

刘和仔细琢磨一番,觉得袁谭如今能选择的退路还真的没有多少,现在可不像另外一个时空中袁绍死后的局面,袁家兄弟没有机会向北逃亡,因为所有向北的道路早就被刘和给堵死了,而向南逃亡也只有汉中可去,如今老三袁尚已经捷足先登,所以老大袁谭要么去跟马腾和韩遂混日子,要么就派人来邺城请降。

当然了,也说不准袁谭王八之气突然爆发,带着兵马逆袭河东或者壶关,但刘和半点也不担心这种可能。驻守壶关的是大将太史慈,驻守天井关的是猛将文丑,驻守河东的则是常胜将军赵云,就算袁谭手下还有麹义这员虎将可用,但他的对手没有一个比他弱。袁谭要是敢于发动逆袭,那就是找死的行为,刘和现在正愁没有开战的借口。

“以奉孝之见,袁谭最终是选择向西投靠马腾,还是向东请降于吾?”

“袁谭其人略有小智,他知道我们并未将他那点兵马放在眼中,若是降于我们,用不了多久他带过来的兵马就会被我们消化掉,而这显然是他无法接受的。麹义年青时便在凉州一带作战,对于那里的地形极为熟悉,而马腾和韩遂的兵力也就与袁谭旗鼓相当,如果袁谭吃得了苦,应该会带着兵马向西而去。”

想到袁谭手底下还有几个能用的武将,还有三四万可用的兵马,刘和有些惋惜地说道:“唉,其实我这个人很厚道的,只要是愿意放下武器,我都会给人一条活路,可为何他们就舍不得手中的兵权呢?若是袁谭手下的几万兵马能为我所用,其中一半便是建设并州的好劳力,另外一半丢给子义和徐晃操练半年,也是一批可用之兵。”

“世仁,我听说淳于琼和逢纪一直被软禁在邺城,不如现在放他们去晋阳。”贾诩出言提醒。

自从贾诩摆脱李傕投靠了刘和之后,这两年表现的十分低调,平时从不多言,还把两个儿子全都送到蓟城以表明自己的忠心。虽然贾诩从不与郭嘉抢风头,但几次替刘和出谋划策都能起到查余补缺的作用,而他提醒刘和尽早防备北方爆发鼠疫的建议更是让刘和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刘和现在已经能完全放心地采纳贾诩提供的计策和建议,因为他记得贾诩投靠曹操之后,从来没有表现出不忠的行为。刘和觉得自己的前途比曹操还要光明,所以他不认为贾诩还有什么理由去另选他主。

“文和先生,你的意思是让逢纪和淳于琼前往晋阳给袁谭捣乱?”刘和有些疑惑地问道。

贾诩笑着解释说道:“逢纪平时与袁尚走的近,为袁谭不喜,若是将他送到晋阳,很有可能被袁谭拿来杀人立威,而袁谭一旦杀人,郭图和辛评等人就会兔死狐悲,难免生出异心。淳于琼原为麹义的上司,现在麹义手中握着两万兵马,淳于琼一旦回了晋阳,不仅麹义要担心他会夺权,握着另外一半兵马的高干也会防备警惕。若是将这两人送往晋阳,虽然无法替世仁留下袁谭的全部兵马,但至少能留下一半。”

“卧槽,到底是毒士啊。真是把人心琢磨到骨子里面去了。郭嘉擅长的是宏观布局,老贾精研的是权谋人心,有这两人辅助于我,天下还有谁可抵挡?”刘和在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好,一切便依照两位军师的谋划执行,子泰这就安排下去,明日派人护送逢纪和淳于琼前往晋阳!”

晋阳城内,袁谭刚刚接到吕布重返长安的消息,气得脸色铁青。“麹将军,某命你立即率军南下攻打吕布,将这不知羞耻之人解决掉!”

已经年近五十的麹义早就过了冲动的年纪,他没有马上去接袁谭这道命令,而是一脸淡然地提醒说道:“从晋阳前往长安有一千多里,大军出动仅是准备粮草便需要半个月,等赶到长安时又需一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谁敢保证就没有援军赶至长安?”

袁谭被麹义这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气得不轻,他强压住心头怒火,客气地对麹义说道:“若是不拿下长安,我们就没有筹码跟洛阳谈判,不知麹将军有何高见?”

麹义摇头,面无表情地说道:“高见谈不上,属下以为晋阳不是久居之地,若是等到刘世仁的布局完成,到时候我们只能坐困晋阳,想走都走不脱。”

“走?我们现在还能往哪里走!”高干有些激动地说道,“刘世仁将幽燕军和骁骑卫部署在并州北部,将振武营部署在壶关和天井关,将申息军部署在河东,我们将部队合在一起防守晋阳尚有活命之机,一旦离开了晋阳城的防护,不管出兵攻打哪一个方向,刘世仁必然命令其余两个方向的部队前来围攻晋阳!”

“高将军,你刚才提到了我们的北面、东面和南面,却唯独没有提到西边。晋阳的西边是西河郡和上郡,目前还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为何不可以向西转移呢?”

“哼,就算迁移到上郡治所肤施,也不过是多支撑几日而已。麹将军似乎忘记了肤施不过是座郡城,若论防御能力,远不及州城晋阳!”高干驳斥麹义,并不给这员老将留什么面子。

麹义也难得跟高干计较,接着说道:“肤施确实不如晋阳坚固,但肤施向西还有退路可走,过了奢延泽向西便是富平,那里如今并无势力存在,可以安身。”

“哼,我们若是去了富平,马腾和韩遂岂能善罢甘休!”

“马腾和韩遂麾下兵马与我们旗鼓相当,就算他出兵来犯,我们也不惧怕!何况马腾与韩遂因为凉州牧的事情,如今面和心不合,只要派人离间马腾与韩遂,不等他们出兵来攻,只怕自己就会先打起来。”

郭图见高干与麹义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急忙出语劝说道:“两位将军且慢争执,某倒是觉得麹将军的想法出人意料,说不定能为我们找到一条出路。”

“难道公则先生也觉得我们向西会有活路?”袁谭问道。

“若是能让马腾和韩遂打起来,我们便有机会通过武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