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间之黛玉嫁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以为是哪家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这才避到了一边。倒是没认出是琏二爷,想不到也是来接老爷太太的,倒是奴才失礼了,这就向琏二爷赔罪了。”
林元丰这番话说得好啊。一方面为自己讨了清白,表示自己没有偷懒,还暗中婉拒了贾府人的帮忙,更暗暗讽刺了贾府人自大嚣张,目中无人,真是一举数得。
贾琏自然也听出了那话中的深意,脸上有些不自然,干咳了两声才回道:“咳,是侄儿的错。侄儿好几年没见过姑妈了,表弟表妹也都没见过,倒是急切了,还请姑父勿怪。既然林家来了人,侄儿就不多打扰了,免得耽误了姑妈表弟们休息。侄儿这便回去向老太太复命了。”
林如海倒是还保持着脸上平易近人的神色,笑的云淡风轻。“琏儿说的是什么话,你也只是心急了一点罢了。你姑妈也常常念叨着你呢!又如何会怪你。去吧,别让老太太等急了。”
眼看着贾琏带着人走远了,林元丰才开口:“老爷……”
“去让人把软轿抬过来,等会你先护送太太和少爷小姐回府,老爷我这就进宫去见圣上。”
“是。”林元丰应声而去。
八个轿夫抬着两顶青伲小轿离开码头往城里走,后面是林家搬运行李的车辆跟着,一行人往莲花街林府行去。
黛玉坐在后面的小轿里,身边还有三岁的弟弟,透过轿帘看到外面繁华的街市,心里是百感交集。
多熟悉的场景!前世她两次坐着小轿,从码头上往荣国府去,只有荣国府的些许仆妇跟着。而这两次皆是失去至亲之后,特别是第二次,自己唯一能依靠的爹爹也没了,自己成了孤儿,想着再见时那些仆从下人的丑恶嘴脸,黛玉心里有些寒凉。
而这次呢,爹爹升官了,自己有父母,还有弟弟,自己是跟着爹爹娘亲还有弟弟一起来到京城,方才却是没见到那些贾府人的态度,可是也隐约听到几句,却是巴结讨好的。想到这里,黛玉对于人性的凉薄更认清了几分。
看了看身旁偎着自己无甚精神的弟弟,黛玉的目光柔和了几分。再次回到京城,她必不会如前世那般任人欺负。
☆、第五十二章 各方筹谋
贾琏辞了林如海就带着贾府一干奴仆打道回府。到了府里,刚回到房里,还没跟王熙凤说两句话,就被老太太的人叫走。小夫妻俩对视了一眼,知道没好事,怎么也要挨骂了,可是也无奈。
王熙凤看着贾琏走出去,想了想,叫来平儿,也施施然往老太太那里去。
贾琏一进门,就见老太太坐在上座,下面大老爷大太太、二老爷二太太都在,心里又提了两份小心,才上前行礼。
“琏儿,不是让你去接你林姑父一家子吗?怎么没见到?”二太太最先开口,语气里有一丝幸灾乐祸。
贾琏听到此话心里生了一丝不满,就是跟在贾琏后面刚走到门外正巧听到的王熙凤也第一次对这个历来亲近的姑妈产生了一分怨怼。
亏得自己那么听她的话,为此还搬出了婆婆的院子,一心跟她亲近,就是二爷也整日听她的话跑腿,如今竟……
其实贾琏夫妻俩都想多了,虽然二太太王夫人对他们也没安什么好心,不过此时的幸灾乐祸却不是对着他们的,而是另有其人。
老太太此时便有些不满了。一方面怨贾琏办事不利,一方面还怪林家人不给面子,更恨王夫人的幸灾乐祸。一双厉眼等瞪了王夫人一眼,看向贾琏。
“琏儿你说,怎么回事?”
贾琏不敢迟疑,老老实实回答。
“回老太太,非是孙儿办事不利,而是林家姑父确实不方便。姑父说了,他多年未曾回京,此番却要先进宫拜见圣上,而姑妈和表弟表妹一路劳顿,若是如此来见了老太太不免失礼,又让老太太担忧,林府里早打发了管家进京收拾,如今已打理好了,随时可入住。因此,姑父说待姑妈表妹们先回林府安顿好了,再举家一起前来拜见老太太。”
贾琏是个会说话的,一番话说下来,倒是抚平了贾母心中的一点不满。又让王夫人没办法挑刺。
“既然如此,也罢了。你姑父说的也有理,你姑父深受圣宠,多年不曾进京了,如今甫一入京,自然该先去见圣上。你这跑了一趟,也累了,回去歇着吧。”
打发了贾琏,贾母看着屋子里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心里有点犯了难。
贾敏早就有话,说是以后只认大房这一门亲戚,往后留了京自然要常来往的。可是如今还没分家,二房还是在府里住着,日后总是免不了要见面的,这两家有仇怨,王夫人又是个不甘寂寞的性子,这以后如何能相处得好?虽说自己还在,贾敏自然多留在自己院子,可是……
唉,总是不好办。再者宝玉如今还在自己院子里住着,与黛玉的亲事没法说了,两个孩子如今都大了,林家又一向是最重规矩的,那自然是不能让两个人在一起混玩了。
想到这些贾母就为难。
贾母不是不知道有一个最简单地解决办法,只是,就这样分家,让二房搬出去,她私心里并不愿意。想来想去,贾母决定让宝玉搬出自己的院子,住到外院去。
对于这个事情,贾宝玉当然是不愿意的。他自来就不喜欢跟那些须眉浊物打交道,就喜欢跟姐姐妹妹们一起玩笑。而住在贾母院子里是最方便见到姐妹们的,而且还不会被父亲逼着读书,真是再好不过了。如今让他搬到外院去,日日与那些须眉浊物为伴,还不能见到姐姐妹妹们,更有可能日日被父亲逼着读书,这简直就是他的噩梦!他又怎么能够乐意?
可是这次他的撒娇耍赖都没用了,贾母铁了心不搭理他的哭诉,求助无门的他只好泪眼凝噎的跟着那些小厮去了安排给自己的院子。
贾政对此是喜闻乐见的,他早就觉得母亲和太太对宝玉溺爱太过,可是又无法反抗母亲的权威,只好不说什么,可不代表他就没意见了!如今看到宝玉总算不再像个女儿一般养在内宅了,他也是老怀甚慰。王夫人对此却又恨得撕了几条帕子,心里对贾母和贾敏这一对母女更是怨恨了几分。
而这些林家自然是不知的。
贾敏带着黛玉和林瑾先行回莲花街老宅。贾敏腹中胎儿如今已有快六个月了,舟车劳顿这么久,也是累得很,回了老宅,看看黛玉和林瑾都还好就自行去休息了。
而黛玉虽然不累,可也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再者眼看着身边的林瑾也没什么精神,贾敏如今身体不便,自然需要她来照料。拉着林瑾跟着嬷嬷走到自己的院子,先看着林瑾在自己房中休息。
而此时的京都,也因为林家进京而炸开了锅。
不是因为林如海接下来的职位,户部侍郎在京都这个达官贵人云集的地界真的不算什么,虽说到底是个二品大员了,可是京城里一品二品的官员不是没有,还有宗室的亲王郡王等等,在这个大环境下,林如海这个二品官就不是很显眼了。
然而林如海搞出的动静大啊!先是在江南盐课御史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十来年,并不像别的官员那样待不了六年,要不被同僚挤下去,要不因为同流合污被圣上罢免,只有他,一直坚守了十来年,光是这份本事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更了不得的是,他将江南官场重新洗牌,还把甄家给搞下去了。想到去年那次轰轰烈烈的抄家入狱事件,一个一个在江南经营日久的官员落马,更有甄家这个皇帝对其多有照拂的江南土皇帝也落了马,这份胆量、这份功绩就让人侧目。也让京城的各世家无法轻视。
自从上午林家的船甫一靠岸,这个消息就像是长了飞毛腿一般飞快的传遍京城。更有之后林海拒绝贾府的邀请之事也被传得尽人皆知。
很多人仿佛突然想到了,林家刚进京不好结交,可是林家还有贾府这一门姻亲呢!贾府可没林家这么滴水不漏,那满身都是筛子,想要拉上关系还不是简单得很!林家没有别的姻亲,在京城里孤立无援的,也就只能跟贾府打好关系,那么从贾府入手不是会容易得多?很多人已经在心里暗暗打算找个什么借口好同贾府打好关系了。
当然什么事都有两面性,有人看到好的一面,自然就有人看到另一面。
贾府前来码头迎接并邀请林家借住自家的事情,诚然暴露了贾府这一门林家在京都仅有的姻亲,可也隐隐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贾府虽然家大业大,但是自来以武传家,而且京城的人都知道,贾府的人不太讲规矩。
林家却完全相反。
林家世代以书香传家,上一代的林太傅还有这一代的林探花都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这样的家族最是讲究规矩,自然与贾府不是一路。从林如海拒绝邀请这一点就足可看出这一点。
更有那消息灵通的隐隐窥出几分行迹,知晓林家与如今正当家的贾家二房有些龌龊,可能不会有多少来往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讯息。于是对自己往后与林贾两家的关系相处心中也隐隐有数。
林家进京的第一天就这样在各方的筹划中落下了帷幕。
------题外话------
今天连着考了两场试,同学之间感情又增进了几分。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一人负责一个模块,用手机上网查找答案,最后把答案汇合,紧张而又刺激啊!不过耽误了更新,亲们见谅哈!
还有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昨天晚上编编通知叶子本文1月28日上架,敬请期待吧!叶子要准备存稿了…
☆、第五十三章 郎月阁谈心乐事
林如海从宫中回来已经是晚膳时分,贾敏和林瑾经过一下午的休息也恢复了一些精神。
晚上一家四口在一起用膳。林家以前的厨娘也跟随一起进京,倒没出现饭菜不合胃口的事情。用完膳,林如海扶着贾敏,黛玉牵着林瑾,几人一起逛花园消食,在花园中的郎月阁坐下。
黛玉自动自发的掐了一个指诀,隔绝了外界偷听的可能,然后开始聊天。这是在扬州时养成的习惯。那时候听父亲说自家里有皇帝派来的暗卫,虽然林家没有做什么有害国家的事情,不过关于黛玉的有些事情还是不宜让别人知道的,因此,自从黛玉进入筑基期之后每次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都会设个结界。
林如海今日进宫一趟,自然要先说说宫里的形势。
林如海今日进宫不仅仅是见了皇帝那么简单。江南巡盐御史这个职位是个不可忽视的所在,各位有心思的皇子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林如海今天到了大明宫,包括太子在内的众位皇子都已在殿内候着了。
前世没有这一遭,林如海又是多年在江南为官,对京中的形势却是不太清楚的。也是因此他并没有投诚哪位皇子,这样的做法,好,却也不好。好的是不怕押错了宝,哪个皇子上位都没有危险。但是却成不了帝王心腹。
就像前世,新帝上位,若不是他刚好病重殉职,说不得就要为帝王心腹让位了,新帝是不会让他这个不是心腹的人位居权臣的。可是那也造成了,自己殉职之后,皇帝并没有对自己留下的孤女有一丝一毫的照顾。
林如海不由想到,得亏黛玉前世是在贾府大厦将倾之前就香消玉殒了,若不然,等待贾府覆灭之时,黛玉要如何自处?当然,也不是说这样就不计较王夫人对黛玉的种种欺侮和逼迫了,仇是要报的,欠的债都是要还的。他要思考的是这次自己要怎样做才能对林家最好,对孩子们最好,特别是黛玉。
林如海早就从贾敏和黛玉的话中分析出,如今的太子大概就是日后要坏事的义忠亲王了。
有了这个先知,林如海对太子就比较关注,这就发现,现在老皇帝对着太子还是很宠信的,对于这唯一的一个元后嫡子,老皇帝给予了最大的优容。可以想象,若是太子没有造反那回事,这储君之位大概还是挺稳的。
可是经过林如海的仔细观察,却发现太子眼眶微红,眼中有血丝,眼神散乱,眉宇之间隐隐有黑气环绕,却是发狂的前兆。只是目前看起来仍是丰神俊朗、英姿勃勃,却还看不出狂乱的痕迹。
还有大皇子,这个也是在那场宫变中落马的。不过林如海对这个大皇子一向不看好。有勇无谋,在心智谋略方面比起太子差远了。林如海注意到这位眼中偶尔会闪过一丝得意,不是偶尔,是经常,光看这点,他就不行。不会隐藏情绪,什么事都写在脸上,早晚都是炮灰。
“太子看起来不太正常,大概……快了。”
黛玉听了心中一凛,回想前世,自己是在明年春季接到家中噩耗,然后启程回扬州,而那时虽然新帝还未即位,但是形势已然明朗。
而前世父亲是在九月初三殁的,当时新君已立,她还记得当初自己带着重孝再回贾府,那时正是新君即位,大封后宫。贾府上下正在喜气洋洋的庆祝元春封妃,热火朝天的筹备建造大观园。
想到这里黛玉心里就是一黯。自己两次带着重孝进入贾府,本是不合礼仪的,只是碍于情势,逼不得已。可是贾府却……
黛玉知晓自己与贾府本就不是一家,人家没必要陪着自己穿孝。可是父亲就罢了,到底是外姓,自己也不强求。可是母亲却是贾府嫡亲的女儿,按着规矩,宝玉他们这一辈的应该服九个月的孝的,然而,想到自己初进贾府时,一个个皆是满头珠翠、彩绣辉煌的样子,别说服孝了,连素服都是没有的。特别是宝玉和凤姐姐,俱是打扮的喜气洋洋的,哪有一丝哀戚?
想到此,黛玉眼中再次闪过一丝黯然,很快隐去。不过虽然隐地极快,还是被一直关注着黛玉的林如海捕捉到了。林如海初时还有些疑惑,随即明了。按着黛玉和贾敏说的,自己前世殁了之后,黛玉带着重孝再回贾府,那时正是贾府上下热火朝天的筹建大观园、庆祝元春封妃之时,整个贾府喜气洋洋的,根本不会有人照顾到黛玉再失至亲,突然变成孤儿的心情。想来方才玉儿又想到此了,因此才心生黯然。
林如海自然舍不得黛玉再为前世的事情难过,于是及时转移她的注意。
“玉儿,你母亲身体不便,这家里就交给你了。这段时间定要守好门户,可不能出什么岔子。待会儿为父便吩咐管家一声,让他也加几分小心。”
黛玉自然了解父亲的意思,顺着他的意思转移话题,免得他为自己担心。
“爹爹放心,咱们家的下人经过几次清洗,大都是比较稳重可靠的。我再传话下去,让大家守好本分,没事不要乱跑乱说话,吩咐守门的注意着点,也就是了。”
“嗯,玉儿的本事,爹爹还是相信的。玉儿也不必特别紧张,保持平常心即可。
瑾儿也别乱跑,平日闲暇多练练字,或者去你姐姐那,如今虽说不比扬州,可是现在是非常时期,凡事还是要多加小心。玉儿你平日看着他点,没事的话就让他呆在你那好了。”
林瑾不乐意了,梗着脖子不服道:“父亲也太小看我了,儿子哪有那么没用。姐姐要处理家务已经够累了,儿子不用劳烦姐姐,儿子保证会乖乖地,不出去惹祸,不让父亲母亲和姐姐烦心。”
一直没开口的贾敏终于说话了,“老爷放心吧,玉儿和瑾儿都不是爱惹祸的,定不会给家里添乱的。倒是妾身,不但不能替老爷分忧,还劳累玉儿照顾我受累,倒是……”
林如海伸手握住贾敏的柔夷,安慰道:“敏儿说的什么傻话,你辛辛苦苦怀着孩子,为咱们林家添子添福,这就是最大的功劳。玉儿也长大了,这些都是要学的,早学完学有什么要紧?况且玉儿只怕甘之如饴呢,期盼着你能给她再添个弟弟妹妹。玉儿,你说是不是?”
“爹爹说的是。母亲且别急,您只要好好养好身子,到时候多给玉儿添几个弟弟妹妹,到时候一堆弟弟妹妹围着玉儿叫姐姐,玉儿开心都来不及呢!再累都是愿意的。再者,家里这些事都是有旧历可循的,又有林嬷嬷还有林叔辅佐,根本没有什么劳累的。”
☆、第五十四章 往事如风
林家几人除了林瑾小盆友都是修行之人,不像常人那般容易劳累,便是往日一直在别人眼中是体弱、弱柳扶风的代名词的黛玉和贾敏也都很快就休整好了。特别是贾敏,虽然有孕在身,在旁人看来那就跟易碎的瓷娃娃一般,可是事实上她有真气护身,腹中胎儿即使经过舟车劳顿也安稳极了。黛玉就更不必说。
只一个林瑾,算是正常人,可他年纪小,正是活泼好动之时,精力很充沛,而且在船上无所事事的他也没少用睡觉来打发时间,因此,在外人看来应该很是疲惫的需要休整几天再去拜访亲友的林家人,在进京的第二天就往贾府送了帖子。
贾府是林家最近的姻亲,又有长辈在,当然要排在前面。其实林家在京城里也不是没有别的姻亲故旧,可是一方面没有贾府关系近,怎么说都是女主人的娘家呢!在贾敏当家的现在,当然要排在前面。再者就是,其他的姻亲故旧什么的,由于林家多年不在京城,走动渐少,有些人家都基本上不怎么来往了。
你说雍王府?虽然林家与雍王府却是来往的很频繁,就连老皇帝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那是私底下的,明面上却不能来往过密了。要不然,太子就第一个容不下。因此,哪怕黛玉心里跟墨璟天再熟稔,那也只能私底下来往。
至于说林家的姻亲故旧,却是很多都断了来往了。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林如海的外家。林如海的生母、林家老太太姓顾,也是出自一个赫赫扬扬的书香家族。只是自从顾家的老太爷,也就是林如海的外祖去世了之后,就隐隐有些没落了。
说起来让人唏嘘,也是族中子弟不争气,一个个的只知道靠着祖宗吃老本,这在顾家老太爷在的时候有他这个老尚书在还能撑得起架子,可是老太爷一走,就呈现出了青黄不接的情况。好在顾家这几位老爷也有知道时事的,明白这京中没了老太爷这座靠山,光靠他们几个是寸步难行,虽然有林家这一门姻亲,可是谁也不能依靠姻亲来支撑门户啊,就当机立断决定带着家小回老家。这一次,林老太太嫡亲的哥哥弟弟都一起离了京城。只剩下了一直依附顾老太爷生存的顾家二房,还有林老太太的庶兄一房留在京里。说起来与林老太太并不亲近。
不过到底顾忌着都是一家子亲戚的,往日林家老太太在的时候,因着林家还算不错,也三五不时的会接济他们一二,可是有人就是蹬鼻子上脸,看着林家对他们还不错,就起了别的心思。特别是在林如海考中了探花之后,看着是一条大鱼,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拢在自己手里了。
那时老太太还在,顾家就有人跟林老太太提出要将顾家女儿嫁给林如海,好亲上加亲。可是自己娘家是什么样子林老太太能不知道?
林老太太嫡亲的哥哥弟弟都已经回了老家。提出这话的是顾家当时的二太太,林老太太的堂嫂。顾家这一房是没有嫡女的,只有一个庶女,年纪倒是能跟林如海对的上,可是这身份,却差的太多。若是个嫡女,身份地位不提,只论着表哥表妹的情分,说不得她念着娘家的情分也就答应了,毕竟她也不想看着娘家没落下去,能拉一把的话她也是想拉一把的。
可是这庶女,就差的太多了。林老太太是熟知她这个堂嫂的性子的,说尖酸刻薄都是好听的了,这个庶女是姨娘生的,平日没少被她打压,那小家子气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做姨娘小妾的料,却是没什么大家闺秀的教养的,以后又如何撑得起一个家?她就是再想拉扯娘家,也不能让自家儿子牺牲,若是真的去了这么个媳妇进来,她已经可以预见到林家以后的家宅不宁了。
因此,林老太太一听她提起这个,连考虑都不用就断然拒绝了。可是这件事却被那顾家二太太说成是嫌贫爱富,看不起顾家。林老太太也烦了,懒得再搭理她,于是就渐渐少了往来。到后来林如海到江南为官,更是直接断了往来。至于林如海嫡亲的舅舅们,回了老家也不过是个有点家底的乡绅罢了,又不愿低头攀附着林家,因此平日也不甚来往。
因此,说起来林家也就剩贾府这一门关系近能走动的姻亲了。也因此,前世林如海到最后只能把黛玉托给贾府了。毕竟,黛玉怎么说也是贾府嫡亲的表小姐,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府虽然有些没落了,但是护住黛玉不让人欺侮还是可以的,林如海这才放心的把黛玉托付给了贾府,只是谁也没想到王夫人会那么心胸狭窄心狠手辣,而贾府也没落到那个地步了。说起来这却是林如海失算了。
不过如今林如海和贾敏都还活着,还有了一个儿子,并且即将再有一双孩子,前世的一切绝对不会再发生。因此,哪怕林家四口除了林瑾都对贾府有那么些怨念,这贾府这门姻亲却还是得走动的。
说到底黛玉前世落到那个地步是有各方面的原因在的。王夫人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罪魁祸首,可是别人也不是说就完全清白了,说白了,王夫人那点心机手段在林家人眼里是不够看的。只不过往日他们都低估了这个女人的心狠程度了。
但是同时也不能否认的是,老太太对黛玉确实是有几分真心的,也曾真心护着黛玉,至少在她在的时候黛玉是安好的。黛玉被逼死却是在她去世之后了,若是她在,是绝对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