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之黛玉嫁到-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在听了黛玉的分析之后,第二天贾敏便急匆匆的回了娘家,母女两个关在房里密谈好久,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贾敏出来的时候脸上有着一丝苦笑和如释重负。想来是比较紧要的事吧?

只有大房的人知道,在贾敏离开之后,老太太急匆匆的召集了全家人去商议,或者说是会谈。其实说白了也不是商议,而是直接命令,命令什么呢?命令全府上下不论主子奴才皆不准再与宁国府与贾政一房来往,更不许行事亲密,而是要明着划清界限。当然,惜春小姑娘还是在这边养着,大不了以后再认个女儿就是了。

大家都不知道这般是为什么,原因老太太没说。只知道一定与贾敏今天过府有关。

其实主要是这个原因太过于隐秘了,贾老太太也不敢跟大家说明白了。本来秦可卿的身世只有贾珍夫妻两个,还有老太太、二太太这几人知晓而已,当然现在也要加上一个贾元春。实在是关系重大,知道的人多了不是什么好事。其他人本来都不知道,若是如今说出来了才要引起轩然大波。既然如此,那还是瞒着好了。免得他们知道太多引来祸患。

因此,贾母只是勒令府内的主子奴才一律不许与东府来往,与二房也要划清界限,那一家子迟早要引来大祸,还是早点远着好了。

其实这样说来的话,贾敏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释重负很好理解,但是苦笑又是怎么回事呢?

看贾敏这边。从贾府离开之后,贾敏让车夫转到去北静王府。一路上,贾敏回想着之前在娘家与母亲说话时候的情况,真是满腹愁思。

现在让我们回过来看看刚才的母女谈心。

贾敏本来就是因为心系娘家安危来的,面对的又是自己母亲,也就不用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说了。

“母亲,我听说东府的蓉儿媳妇是营缮司郎中秦业的养女,还是从养生堂抱来的?”

“是这样。敏儿怎么想起来说这个?”贾母着实有些困惑,按说秦可卿的身份贾敏应该早就知道了才是啊,怎么现在忽然问起这个问题,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说起来容儿媳妇有几天没过来请安了,想到刚刚接到消息说是小蓉大奶奶这几日身体微恙,想来是因为这个?

“那母亲可知她的真实身份是废太子私生女,是皇家血脉?”贾敏急切地丢下一枚深水炸弹,炸的贾母是外焦里嫩。

贾母大惊,只觉得左心房那处,一颗心砰砰砰的跳个不停,缓都缓不下来。贾母此时心里惊疑不定,不明白这么隐秘的消息敏儿怎么会知道的?

要知道他们当初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查到了这个事情,然后想要借由秦可卿搭上废太子那条线,好挣个从龙之功。谁想到太子被废,这颗棋子也废了。贾母当初见这颗棋子没用了,也就不再想秦可卿的事情。当然,也没有想着害死了秦可卿好讨好今上。

却万万没想到这个事情会传到外面去。既然贾敏知道了,那必然是从别的地方听到的,那就是还有别人知道了?这可不得了,圣上与废太子可是敌对的,而且废太子已经被囚禁了。他的家眷自然也免不了这一场劳苦。那秦可卿这个废太子血脉岂不成了钦犯?上面若是知道自己家窝藏侵犯,那还能有好了?一定得赶快除了这个祸患才行。

贾敏不知道,自己的母亲这时候已经起了杀心。当然不是对着贾敏这个女儿,而是那个可以算是钦犯的秦可卿。因为不知道,所以她在期待母亲还能有些理智。

可是贾母注定要让贾敏失望的。在脸色变换了几次之后,贾母终于再次开口:“敏儿从哪里听来的这些胡话?可别轻信了别人。废太子的女儿怎么会流落到养生堂呢?而且咱们家的身份地位,聘一些普通官员家的女孩儿还是可以的,可是对上皇家就不够看了。咱们家哪里有那种福气能娶得了皇家的女孩?还是废太子的女儿,若不是坏了事,那以后可是公主呢!又怎么回家到咱们这种门户?”

贾敏听了这些话有些庆幸自己母亲至少还有些自知之明,倒是不像王夫人那般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儿子便是连公主都是配得起的。但是同时却也失望于母亲连自己都不肯吐露实话,可见确实是打着秦可卿的主意的,而且这个事情已经筹谋了很久。

贾敏心里暗叫不好。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元春说的。是她向皇上举报的。母亲还觉得这是胡话吗?”

贾母一愣,“这,怎么会?元春他怎么会知……她是在向皇上投诚?对,是投诚。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好主意呢?好在元春聪明,应该可以凭着这次的忠心熬出头了……”

贾敏听着母亲的喃喃自语,越来越绝望,几乎说不出来接下来的话。母亲竟然也是这样想的!这个家还有什么希望?怪不得前世会落得那般一个惨淡收场,竟是自取灭亡了!只怕前世那个秦可卿的死也有母亲的手笔在里面吧?或者,母亲如今已经动了这个念头了?!

贾敏厉声打断贾母的喃喃自语:“母亲!”吓了贾母一跳,好在终于回过神来,然后日常的敏捷头脑又回来了,怀疑的看着贾敏:“既然是元儿向皇上举报的,说明并没有公开,可是你是怎么知道的?”

贾敏心里无限悲哀。自己这个出嫁女还能害了娘家不成?

“母亲忘了?我家老爷在圣上手底下做事,黛儿也很得皇后娘娘喜爱。这事确实没有在朝上公开,但是因为林家与贾府的关系,因为我和黛儿与贾府的关系,才格外开恩让我们知道的。就是想让我提醒你们一声,别做傻事。千万不能搀和进这件事里头,要不然早晚会大祸临头,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黛儿与墨璟天的事情暂时还不能公开,要不然麻烦大了。

贾母半信半疑。但是考虑到贾敏到底是自己女儿,不会害贾府,也就暂且相信。“可是元儿不是向皇上投诚了吗?这应该是有功的吧?元儿以后就能熬出头了,咱们家以后有元儿支撑着,也不会有什么大祸了。”

贾敏心里暗自摇头,母亲还是这样,把家族的兴衰完全寄托到家里的女孩身上。有这心情培养出一个个各有特色的出挑的女孩子,怎么不多用些心思在子孙教养上面。儿孙教育的好方是长久之道啊!

贾敏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母亲可是忘了她的身份了?这个秦可卿可是皇家血脉,若是皇家不知道就罢了,如今既然知道了,就不可能丢在一边不管。母亲可知道,皇家人最是护短啊!既然知道了秦可卿是皇家血脉,即便是政敌的女儿,那也是不容臣下欺侮的,否则便是藐视皇家。

何况如今虽然投诚了,可是秦可卿已然是贾家媳妇了,她就是贾府暗地里向义忠亲王投诚的证据。这般朝三暮四的墙头草行为是当权者最不喜的。何况当今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即便一时因情势不得不给了贾府体面,可是心里有根刺,早晚是要拔出来的。到那时候,贾府又该怎么办?

……

母亲若是愿意听我的,就和东府和二房保持距离吧!总要以贾府的基业为重不是?二房早晚会有大祸,即便没有如今这件事。我不介意直言相告,杀子之仇不共戴天。这个仇我们林家早晚会报。母亲若是不怕被他们连累,尽管继续护着他们吧!”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贾母终于明白了利害关系,答应听贾敏的,无论如何要保住大房。虽然这样就不会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景,到底稳妥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因此,秦可卿,贾母决定不管了,让东府自己去折腾吧!不管是死是病还是好好的,都与荣国府,不,是将军府无关,到时候皇家就是治罪也没自家的事。而元春和二房,也不管了。怪只怪二太太太过心狠手辣,自食恶果。她不能为了那一点点的偏爱,把挣个贾府的基业都赔进去,到了地下都没脸去见列祖列宗。

自此,贾敏此行的目的算是完成了,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是结果还算喜人。贾敏也因为这件事彻底了解了贾母时而精明时而糊涂的头脑,觉得以后对娘家还真不能掉以轻心。

贾敏心里叹着气,晃晃悠悠的到了北静王府。有人去叫了门,不一会儿,王府内就有人前来迎接。

贾敏看着迎面走来的北静太妃,笑着说道:“我今天没下帖子突然来访,宁安姐姐不会怪我失礼吧?”

太妃笑骂道:“跟我还说这个,找打!”说着作势便要去捉着贾敏的手来拍打,被贾敏敏捷躲过。

“听说你是刚从贾府过来的?”提起这个贾敏就愁怨,“唉,快别提了!”

------题外话------

我想回学校了。在家里天天干不完的活,我这双敲键盘的纤纤细手都变成爪子了,再在家里呆下去还了得

☆、第九十五章 挑明心意太妃心难安

贾敏一番倒苦水,末了,问道:“我多年不在京城,真是不知娘家竟乱成了这样,母亲也越来越糊涂了。姐姐常在京城,可否跟我说说,这些年,贾府都做了哪些举城皆知的糊涂事?我知道了也好早点收好尾,免得惹出什么祸事。虽然说了不再管,可是说到底是我娘家,我也不能完全袖手旁观。

我也知道,贾府现在是越来越乱了,早晚要出事。我也不指望能保住祖宗基业,只求保住大房,为娘家留点后路。”

北静太妃叹道:“说起来,这些年贾府里确实不太像样子,糊涂事一出接着一出,说句不好听的,都快成了京城里各家的笑柄了。不过算起来也都是二房惹出来的,大房若是真要划清界限,也不会有太大的事情。”

“谈何容易!就我所知的,二房犯得事情,随便拎出来一件都是足以抄家灭族的大罪,想要把大房拉出来,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没这么严重吧?哪里就到了这等地步了?”

“唉,不说了。你家清儿呢?前段日子我家黛儿身体欠安,我又忙着要照看两个小的,倒是没怎么见到她。连她的小定我都没能过来,实在是对不住。”

“说什么呢!你家那情况,咱们又不是不知道。前些日子听说黛儿那孩子病了,咱们都悬了一颗心呢!好在没事了。要不然清儿只怕都忍不住要去你家看看了。”

北静太妃一生只一子一女,倒是凑成了一个好字。女儿水清也有十三岁了。被北静太妃教的清雅大方,受到了一众好评。当然也有北静郡王府一向知情识趣,身为异性王府却不贪权,不与其他几家王府沆瀣一气,与当权者作对。因此,作为北静王府唯一的清宜郡主的水清前些日子被太后看重,指给了娘家侄孙。

说起来,新皇登基了,老皇帝被尊为太上皇,原本的皇后是顺理成章的母后皇太后,又是新皇养母,自是尊贵非凡。不过皇太后娘家安阳侯杨家秉承皇太后的作风,低调却上进。并没有仗着是后族而作威作福,反而在皇太后的约束下,子孙个个出色。如今指给清宜郡主的是安阳侯的嫡长孙,正是上一届的进士,名次还很靠前。剩下的三个孙子,最小的也都考过了乡试的。

杨家以前虽然也是皇后的娘家,却因为皇后低调不张扬,又没有亲生儿子傍身,也不甚得宠,因此一直很低调。全家几代都是文人,以科举入仕,然后也只是做着一些不显眼的差事。这安阳侯的爵位还是如今的皇帝登基之后封赏的。

不过,要说起来清宜郡主这桩婚事,倒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前面说过,清宜郡主教养很好,可以说没见过外男是一个非常守规矩的女孩子。可是万事都有一个巧字。清宜郡主这么一个守规矩的大家闺秀,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偏偏最喜欢穿上男装扮作少年出游。

有北静郡王这个哥哥在,她便常常会让丫鬟照着哥哥的衣服样子做自己的男装。然后一出门没事还好,有事便以北静王自居。偏巧有一次下雨了,去一家茶楼喝茶躲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同样躲雨的书生。

清宜郡主虽然扮作男装,可是自小深刻心底的大家闺秀的规矩不是作假的,自然不肯擅自与陌生男子搭讪,更不可能同坐一桌。偏偏当时雨下的大,来的又突然,茶楼躲雨的人很多,已经没有空余的桌子,清宜郡主又不愿与那些贩夫走卒坐在一起,倒不是嫌弃他们身份低贱,可是做出力活的人免不了身上有浓重的汗味,清宜郡主却是受不了的,于是在诺大的大堂里茫然四顾,很是为难。

那书生去得早,一人坐一张桌子,看到清宜穿着佩戴应是高门子弟,只是年岁不大。就想要与人为善,拼桌。清宜原还犹豫,可是在等了快一盏茶的时间也没见有人离开,更没有空桌的情况下终于勉为其难的与书生同桌。

坐的近了,书生细心的发现,面前的小少年却是有耳洞的!原来是个女扮男装的。想来是哪家的小姐出来散心。书生也终于理解了方才她不愿与自己拼桌时的犹豫,亏得自己还以为是被人嫌弃了。原来倒确实是被人嫌弃了,只是嫌弃的却是自己是个男子。不由觉得好笑,更觉得眼前女扮男装的女子有趣。不过倒是能看得出来这书生也不是书呆子。

不是书呆子的书生便做出一副想要结交的样子打听对面“少年”的身份,称兄道弟的语气让清宜不疑有他,照旧搬出自己哥哥的名字。只是这巧中的不巧却是,书生刚好认识水溶,自然知道面前的人是冒牌货。不过对于她竟然敢冒充北静郡王又多了一丝好奇与兴味。经过一番细致的推敲和观察,终于确定眼前人的身份——北静郡王府的清宜郡主,北静王水溶的妹妹。

茶楼的偶遇和交集并没有在清宜郡主心中留下什么痕迹或者说涟漪,清宜的日子超常过。倒是书生留了心,在了意。回到家之后在母亲或者应该是太后当时的皇后为自己选定的未来妻子候选名单里一眼就相中了清宜郡主。

在当时的皇后确定这桩婚事没有不妥之后就找来了北静太妃前来商议。家世、人品什么的都还好,与未来的太后娘家联姻于北静王府来说也是好事,当然太妃也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就把亲生女儿卖了。真正让她动心的是“凡杨家子孙年满三十五五子方可纳妾”这一条家规。

于是,月老又牵成了一根红线,人间又多了一桩美满婚姻。

可惜的是当时黛玉正因为与警幻一场对决损耗了元气,在绛珠幻境里闭关修炼。因此给错过了。黛玉心中那个怨念啊!清宜郡主可是黛玉这辈子第一个手帕交,可是竟然错过了她的小定礼,真是太遗憾了!

怨念非常遗憾非常的黛玉亲自做了一对玉佩做的法器,上面包含着清心符、避水符、培元符以及聚灵符等好几种符咒,长期佩戴能温养身体,只要玉佩没有损坏,甚至可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这算是黛玉对于清宜夫妻俩的美好愿景。

早上,黛玉得知贾敏去过贾府之后会转道去北静王府,就拜托贾敏把玉佩捎过去。虽然黛玉可以选择自己亲手送到清宜郡主手里,这样还更加的有诚意,或者说这样更加合乎礼数,可是黛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人,清宜郡主如今已经定下了婚事,轻易不可出门,想来如今正忙着绣嫁妆呢!而且东西早点到了清宜手里,也能早点发挥作用。

贾敏拿出那成对的玉佩,言明是黛玉亲自做的,有什么作用倒是不好说,只说是拿去谭拓寺给高僧开过光的。希望清宜郡主能随身佩戴,最好不离身。

北静太妃一听这话,心里对黛玉更喜欢了几分,心中那个想法也就更清晰,也更坚定。想到皇后娘娘,以前的雍王妃对黛玉的喜欢,生怕自己看中的儿媳妇被皇后抢走的北静太妃决定挑明了,免得被皇后抢占了先机。要知道皇后还是雍王妃的时候她尚且没有胜算,如今对方成了后宫之主,母仪天下,以后自己就更抢不过了,还不如早点预定下来。

北静太妃是个直性子,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单刀直入:“敏儿,我的想法你也知道。我是极看重黛儿那丫头的,心里想她做我的儿媳妇,这样以后我就能安心了。

至于说以后的婆媳矛盾,你尽管放心,黛儿若能嫁过来,以后我定会将她当做亲生女儿来疼着,绝不会干涉他们小夫妻俩的生活,你们家不想女婿纳妾我也明白,绝对不会往他们房里塞人,连通房丫头都不会有。就是溶儿我也会看着他不许欺负黛儿,黛儿那纯善的性子也不适合后宅阴私,我也不会拿这些烦她。

敏儿,你知道这个事我惦记了很久了,今日你且给我个准话吧,好让我能安心。如今清儿的事情差不多算是尘埃落定了,只要溶儿的事情也定下来了,我就真正能安心了,以后什么心都不用操了。

本来黛儿还小,也不必这么早就说定了。只是,你也应该看得出来,皇后娘娘对黛儿也有几分喜爱,我就怕到时候皇后娘娘也看中了黛儿,我们家又拿什么去和皇家争?那我看中的儿媳妇不是要不翼而飞?

因此,我想把这事早点说定了,免得有些意外变故。敏儿,你给我个准话吧?”

贾敏心里暗叹,若不是知道黛玉的事情已然命中注定,她还真想就此答应了太妃。她们给出的条件真的太诱人了!不说别的,北静王府虽然是异性王府,可是一直以来置身事外,不参与什么争端,虽然不会权倾朝野,但是也不会有什么曲折风浪,可以说平和安宁。这正是她想要给黛玉找的夫婿。再加上太妃承诺的不会纳妾,没有通房丫头,哪个疼爱女儿的岳母不想要这样的女婿?何况水溶人品才华各样都是拔尖的,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无奈天意弄人。黛玉的未来早已经注定,水溶再好,也不是她的如意郎君。因此,只能辜负太妃的好意了。

☆、第九十六章 回家看戏

不知道贾敏跟北静太妃说了什么,总之,一番恳谈之后,北静太妃再不提要聘了黛玉做儿媳的话。倒是拉着贾敏一起帮她参详京城里的好女孩,好娶了来做北静王妃。

“你家黛儿那么好,可有什么玩的好的手帕交,有没有那人品才貌俱佳的,你也给我推荐两个,让我好了了这一桩心事。”

贾敏苦笑道,“这却是难为我了。你也知道,我们家多年生活在江南,这才回了京城连一年还不到呢,偏这一年来事情颇多,致使我也没怎么出去赴宴,就是黛儿也甚少参加什么花会,唯一一个可算是闺蜜的又人品才貌俱佳的就只有你家清儿了,你让我上哪去给你推荐什么好女孩?”

太妃却不依,“我不管,谁让你不把黛儿许给我家的?我早看重了黛儿做儿媳,偏偏不能娶过来。你便欠我一个好儿媳,定要补上这一个缺才算完。何况,我也没说非得是京城里的,或者说非得是你的故交家里的,若果真是这般,你的手帕交我也都认识,早就自己去盘算了,哪里还要你来帮我?

不拘是京城的还是江南的,抑或是你的亲戚家的,只要有那人品才貌上佳,能守好管好这诺达一个府邸,最好还能与溶儿琴瑟相合的。若果真成了,我也在心里记你这一番恩情。”

贾敏见她实在诚心,也是心急,也认真思量起来。不过就像贾敏说的,她来京城才没多久,还没来得及赴宴访友,当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

至于江南的,就更没有了。且不说高官世族皆在京城,江南那地方俱是官职低微,只怕不适合北静王妃这个位置。

再者,当初林如海在江南担任巡盐御史,可算是江南那地除了总督之外最高长官了,按理说应该是得了底下官员的恭敬礼遇才是。偏偏当初在江南的时候,那地方乌烟瘴气,许多官员都是各皇子的爪牙,就算不是,也是贪污成风。

而林如海干嘛来的?就是来帮皇帝肃清江南官场的。

因此,当初的林如海,一来与他们这些结党的不是一路人,二来林如海不贪公款。即便也有不少灰色收入,却都是底下盐商们的孝敬,而对于经手的数以百万计的白花花的银子却是一文钱都不曾贪过。因此,大家根本不是一路人。平时的来往就少了很多。

这突然让她推荐什么好女孩,倒真是难为她了,因为她根本不熟悉啊!

倒是亲戚家的,贾敏心中一动。不管是在自己梦里,还是黛玉的前世,大观园里都是有着很多形形色色、品貌上佳却身世凄凉的好女孩的,更可悲的是,这些女孩身世凄凉且不说,大多都是丧父丧母的,不然如何会寄人篱下住在亲戚家?偏偏也都是有命无运的,一个个的都是境遇悲惨。

好在如今,黛玉自有自己家护着,迎春那丫头也在她的干预下改了运,摆脱了嫁给那“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的厄运。倒是探春,本就是个“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又是要强上进的,人品才貌也都是极出挑的,又正好还未曾说亲,倒是合适的。只是怕王府忌讳她的身份。不管怎么认在了大房名下,有了嫡女的名分,可是她的出身却是改不掉的,北静王府对于贾府也是了结甚深的,就怕太妃不愿意。

至于其他的,惜春还小,差得远,湘云,却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主要是她对湘云无感,这个女孩不管再怎么用大大咧咧、天真烂漫做借口,都不能以此为武器去伤害别人。哪怕她在前世里,在抄检大观园之后,与黛玉感情升温,惺惺相惜。可是贾敏忘不了她之前站在薛家姑娘那边攻击黛玉,更忘不了她后来与黛玉好的原因——终于在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