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间之黛玉嫁到-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皇上,那最少是个王爷,到时候他们作为王爷的外祖家,那也是很风光的。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元春没了,小皇子也没了,他们什么指望都没了。她不禁有些怨恨这个小皇子,觉得这个孩子来得真不是时候,不但她花了那么多银子修建的省亲别墅没了用处,连元春也被他克了。说不定这个孩子是扫把星转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王夫人在心里几乎恨上了元春肚子里未曾出世的孩子。
可见,王夫人这个人有多自私,即便是与她血脉相连的儿孙,若是挡了她追求富贵的路她也是不念一点情谊的,就像贾兰,明明是她的亲孙子,还是长孙子,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孙子,小儿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不知道多娇贵。然而到了她这,就因为忌讳贾兰是遗腹子,嫌弃李纨克死了她儿子,断了她的指望,便连贾兰这个唯一的孙子都不喜欢。这会儿更是连她期盼已久的小皇子也嫉恨上了,真是不可理喻。
不过王夫人一贯是个喜欢迁怒的,就像前世,明明是贾宝玉自己就喜欢跟漂亮的女孩子顽,偏偏王夫人就是看不惯,把所有的错都怪在女孩子身上。晴雯、金钏儿不都是这样没得?连黛玉也没逃过。
如今,她的富贵之路突然断了,她自然也不会一味的怨天尤人,连自己没机会出世的外孙都怨上了,别人怎么能逃得过?第一个要恨得就是皇后和林家。
在她心里觉得,一定是皇后不满元春有孕,担心元春生了儿子妨碍到她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才下毒手害死了元春,而林家也不干净。林家早就依附了太子和皇后,这次一定是为了维护太子的利益使了妖法害死了元春。
说起来她一直有种感觉,好像本不该是这样的,好像在她的认知里,林家应该死绝了才对。在自己害死林家长子之后,贾敏、林如海相继也都死掉了,只留下林黛玉一个小狐媚子寄养在自己家。最后留下了大笔的财产被自己拿来修建省亲别墅。而自己还是荣国府的当家太太,元春则应该是被封为贤德妃才对。最后荣国府完全落入自己手里,林黛玉那个狐媚子也被自己治死了,而自己妹妹家因为薛蟠打死了人惹上了人命官司,只能靠上自己,为了把宝钗嫁到自己家,连薛家的巨额家财也被自己收入囊中。
然而,如今却一切都不对了。她想,一定是林家使了妖法,害了自己家这么落魄,还害死了元春,要不然怎么能一路顺风顺水的一直升官,连林黛玉那个病秧子也被定为太子妃。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王夫人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道理,于是把因为元春伤逝的满腔的恐慌和不满全部转化为忿恨的怒火,对准了林家,她要报仇。林家不是风光、清贵吗?林黛玉不是得意吗?她便偏要他们名声扫地,看他们还怎么得意风光,看林黛玉那个狐媚子还怎么做高高在上的太子妃。哼,到时候,比说太子妃,只怕连命都保不住了呢!那才是大快人心!
王夫人于是想了一个自认为绝妙无比的计策,笑的阴冷。
林家这边,黛玉把元春生下的那个孩子带回了林家,她此时还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什么来历,只是觉得这个孩子身上有一种让她觉得非常熟悉亲切地气息,她想,一定是自己的亲近之人。因此,她决定把这个孩子当做亲弟弟一般好好养大。
林如海和贾敏看到黛玉抱着一个襁褓回家,想来应该是贾元春腹中的孩子。他们到此时还是不太清楚黛玉为什么会对元春的孩子这般看重。只是听墨璟天说了原委之后,知道这个孩子以后就养在自己家了,也决定接纳这个孩子。毕竟他们相信黛玉做事一定有她的道理。黛玉本就修为比他们高,想来发现了什么也说不定。
贾敏看着黛玉抱着孩子像是挺累的样子,想来在宫里为了这个孩子的平安降生没少费力气,一定累坏了,赶紧把孩子接过来,此时才发现,孩子是醒着的,但是睁着眼睛,不哭也不闹,反而还对着她咧了咧嘴,这是对她笑了吧?是吧?她觉得这孩子真是个乖巧的。虽然她知道孩子现在即便是睁着眼睛也是看不到人的,得等到一两个月才能看清楚,然而她就是有那种感觉,这孩子挺亲近她。而且,她把孩子抱在怀里才感觉到,这孩子身上确实有一种与她很亲近很熟悉的感觉,是因为血脉相连吗?但是她对元春都没有这样的感觉。
林如海不信,也来抱过去试试,而孩子还是不闹,也对着林如海咧咧嘴,林如海高兴了,对着孩子更生了几分喜欢。若说原本他们是因为黛玉的想法才决定接纳这个孩子的话,如今就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个孩子了。他们都决定,以后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一切待遇用度皆按着林瑾他们兄弟的来。
然而,就在林家全家喜迎新成员的时候,外面却出现了一些很不好的谣言,似乎瞬息之间就传遍了京城。
这谣言传的很不堪,说是准太子妃林姑娘,其实是一个嫌贫爱富、爱慕虚荣、一女许二夫的不堪之人。流言传得多了,就越传越不像样子。有说林姑娘早就与贾家的宝二爷就是前面刚刚殁了的贤嫔娘娘的胞弟指腹为婚,后来林家嫌弃贾家落魄,就拒不承认,然后看上如今的太子,当时的雍王世子,爱慕荣华富贵,就各种装,讨好当时的王妃现在的皇后娘娘,才被定为太子妃。其实林姑娘表现出来的清贵、灵秀都是装出来的。蒙蔽了皇上和皇后,犯了欺君之罪。
更有一种更不堪的说林姑娘是狐狸精,会使妖法,因怕当初指腹为婚的事情闹出来影响她今后在皇家的名声,就对贾府施压,荣国府是惧于林家的权势,才会迫于无奈分家的。然而这样他们还不满足,担心在宫里为贤嫔的贾元春会透露给皇上,这才害死了贾元春。
流言这种东西,就是一传十十传百,特别是地位高、又风头盛的人,一般人接近不了,但是对于这些人却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更是津津乐道。而林黛玉作为准太子妃就属于这一类型。所以这个流言在兴起之后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虽然王夫人没有那个魄力暗中推动,但是这根本就不需要推动。而且传播的时候经过的中间人越多,流言就变得越不堪,传着传着就变了味。王夫人就就是利用这个特点使林黛玉的声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等到林家和皇上太子发觉的时候,这些流言早就传遍了京城每一个角落,已经没办法去挽救阻止,只能尽快的找出散播这些流言的人,尽快澄清。尽管他们都知道这种事情都是越描越黑。
☆、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言蜚语看人心
不管是皇上、太子还是林家都不是坐以待毙之人,明知道有人心存恶意要害黛玉还冷眼看着。而且这些人也都不是善茬,手下的能人辈出,在他们得知这个事情的第一时间就派了心腹之人去查探,最后调查出的结果是,这些都是贾府二房的奴才散播的。至于幕后主使,不用说都知道了。
调查结果出来之后,太子东宫碎了一套茶具,皇帝那里摔了一杯好茶,而林家,什么也没摔,只是从林如海阴鸷冷笑的脸上,我们能知道王夫人是惹了什么样天大的麻烦。
几乎是立刻,林家和宫里的太子突然同时派了人马去荣宁街后街的贾府二房。
这里原本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不过自从贾元春得封为贤嫔之后,二房就开始耀武扬威,紧接其后的是王夫人几乎不曾昭告天下的修建省亲别墅的动静,于是,整个京城没有人不知道,原本在荣国府里做当家太太的风风光光的二太太,被从贾府里赶出来了,然后另立门户。
当贾元春上位了之后,就更没有人不知道了,这荣宁街后街上的太太恨不得向所有人宣布自己是宫里贤嫔娘娘的生母,是皇上的岳母了。
然而今日,这坐落在原本的荣国府如今的将军府后面的贾府小宅子,又一次沸腾了。能惹得林家和太子爷同时出手派人围住府宅的,这家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当然,很多人也很快的把这件事情与之前抹黑准太子妃林姑娘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再一想那谣言中的主角,除了准太子妃林姑娘,还有一个不就是这二房的嫡次子吗?再联想到林家刚进京时候在贾府闹得那一出,很多人觉得,又一出好戏开场了。
不过,长居京城的人都知道,这贾府二房的太太一向都是不着调的,就凭她之前那么多黑历史,这次的谣言指不定就是她故意的抹黑。而且贾府二房的嫡次子,不就是前些年名声大噪的出声衔了一块玉的假宝玉吗?据说是个很不规矩的,十来岁了还养在内宅,不思读书上进,这样的人,即便林家真的结了娃娃亲,在知道了这个准女婿是个纨绔子弟之后,只怕也会不满意的。这两年林姑娘在京城已经打出了名声,在几次赏花宴之后,谁不知道林姑娘是个名符其实的才女,若是真的配了贾家那个顽石,还真的是可惜了。
不过,觊觎太子妃之位的人家不在少数,很多人都等着看林姑娘的下场了。清白名声都被毁了,哪里还有资格去做太子妃甚至是以后母仪天下的皇后?最好皇上一气之下给废了,这样别人就有机会了。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即在所有人意料之中,又出乎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皇上亲自下旨把贾府一干人等关入天牢,包括流言的始作俑者王夫人和执行散播流言这个任务的奴才们。然后,皇上并没有任何斥责或者惩戒林家的意思,甚至帝后二人都赏下了不少的贡品到林家,说是抚慰林姑娘所受到的伤害。
紧接其后的,是将军府针对此流言作出的澄清的说法,由于涉及到近几天轰轰烈烈的太子妃流言之事,很快传遍了京城,当然,这其中有木有皇帝、太子和林家的推波助澜,外人一概不知。将军府是这样说的。
当初林家嫡长女出生的时候,老太太确实是有联姻的想法的,却是想要借着亲戚情分让林家同意把嫡长女许给二房嫡次子宝玉,主要也是想着府里的一切是大房的,而二房以后要分出去就会势弱,若是有一直清贵又简在帝心的林家扶持,必然会好很多。
然而,当初这个意见刚一提出,不但林家直接回绝,理由是林夫人闺阁之时就曾与二嫂素有嫌隙,又熟知二嫂小心眼爱记仇的性子,担心宝贝女儿嫁过来会受到婆婆的磋磨。对此,很多人都在心底认同。想来是有这回事的。林姑娘当时可是林家唯一的孩子,自然是百般娇宠的,自然是不放心嫁给一个与自家有嫌隙的,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将军府给出的说法中,当时不同意的不只是林家,连这位二太太也是强烈反对的。人家给出的理由是,宝玉衔玉而诞,定是个有大造化的,将来就是公主也是娶得的,为什么要这么早定下来林家?指不定以后有了更好的。何况林家长女生而体弱,怎么能许给宝玉,这不是害了宝玉?
这样狂妄的话语几乎让所有人笑掉大牙。要知道林如海当时可是任着江南道盐课御史呢!那可是简在帝心的三品大员,三品大员的嫡长女许给他一个六品官的嫡次子,还是一个连功名、爵位全都没有的嫡次子,还辱没了他吗?人说嫁女嫁高,人家这可是明晃晃的低嫁了,他竟然还看不上?真是笑话。何况皇上皇后都看中了林姑娘定为太子妃了,可见人家连国母都做得,还配不上她儿子?难不成她儿子比太子还金贵?这就上升到国法上了。贾家二房这样说的话就是藐视君上了。
闲话不说,总之,将军府给出的说法是,这个联姻之事最终因为双方都不同意,就破灭了。后来,林家越发高贵,更高攀不上,于是就再没提过。
这件事情给所有人增加了不少谈资。虽然将军府说的那王夫人反对和林家联姻的理由很让人觉得可笑,然而联想一下她平日的为人表现什么的,就觉得也不是那么不可信了,毕竟她本来就是这样狂妄看不清自己的人不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若是按着这个说法的话,那之前的诋毁林姑娘的流言那真的就是诋毁抹黑了。而林姑娘怎么说也是皇家定下来的了,就算是因为这件事废除了,但是这件事还是冒犯了皇家的权威。所以,贾家二房这次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
没几天,顺天府公布了贾家二太太贾王氏的罪名,还真是罪大恶极。罪名如下:
一、藏匿犯官家产。所谓犯官便是当时被林如海整治下去的甄家,曾经藏了一部分家产在二房,托二太太保管。只是被二太太给挪用了。
二、主谋残害人命。这涉及到两个人,一个就是林家嫡长子,被她设计致死,另一个就是宁国府蓉大奶奶秦可卿。除此之外,还多次对林家母子、母女几个下毒手,就是准太子妃的先天体弱也是因此。
三、包揽诉讼。就是前世里王熙凤的罪名。这次王熙凤受到林家提醒没有犯事,就被王夫人收揽了。
四、放高利贷。这个不说,都知道。
五、恶意造谣污蔑破坏准太子妃的名声,此为以下犯上,更是欺君之罪。
此为五大罪,还有种种不足说的小事,构成了贾王氏的罪无可恕。
顺天府给出的判决是——斩立决。而贾府其他收押的罪犯,贾政,治家无方,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贾宝玉,因没有什么直接的罪行,只是贬为庶民,贾环与贾宝玉一样为庶民,而贾府里的赵姨娘,本是丫头出身,与其他奴才一道发卖。参与散播流言的奴才与贾王氏一般,也是斩立决。
这事一出,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太子妃绯闻事件就这样尘埃落定了。本来将军府澄清之后,有些人还有些看戏的心思,然而王氏的罪名一出,直接什么都不用说了。没见贾王氏的罪名里有一条便是谋害了林家嫡长子还多次对林家的孩子下毒手吗?这样的仇恨简直是不共戴天,林家得是有多脑残才会和贾府联姻啊!何况林家人可从来不是脑残。即便是原先真的联姻了,这婚事妥妥的作废。
因此,这是没啥说的了,林家从头至尾都是受害者。大众都是同情弱者的,见到林家原来被这样欺负,还能忍着没对二房下手报复,那简直就是圣人也做不到啊!偏偏贾府上赶着找死,那就怪不得人家了不是?大家因此对林家是既佩服又同情。至于说林姑娘的准太子妃的位置会不会被废了?那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所以有些人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该放下了。
于是这事就这样风平浪静了。林家恢复了平静,众人也都像是没发生过这事一样,通通选择性的忘记了当日他们传流言的时候是如何的兴致勃勃又幸灾乐祸。然而林家是不会忘了的。原本有几家给黛玉下了帖子,请黛玉去做客,然而流言的事情一出,就没了声音。只有少许的两家还是保持着原先的态度,那就是凌茜茜和萧竹笙这两家,确实是真心相交。等流言的事情过去了,很多人家又争先恐后的竞相下帖子给她,然而谁是真心谁是假意黛玉已然铭记于心。
倒是宫里,就是在流言最盛的时候,皇后娘娘和皇上太子一直态度如初,甚至行事间更多几分安慰和激励,让黛玉心暖暖的。也让黛玉更加真心的孝顺帝后二人。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宴会惊现异世女
没有了王夫人那个恶心人的,黛玉的日子过的甚是轻松。两年的日子一晃而过。
黛玉已经十四岁了,还有几个月就及笄了。皇上刚刚下旨已经确定了黛玉和太子墨璟天的婚期,就在黛玉及笄礼之后,三月二十,太子大婚。
在这两年间,迎春早就出嫁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再也不见以往在贾府时候隐形人一般的二姑娘的样子了,当然也不会再重复上辈子嫁给中山狼的悲剧。
探春也经由贾敏牵线,说定了亲事,对方是个庶子,却也是独子,自小也是养在嫡母膝下的,是那家里稳妥的继承人。虽然家里官职不高,不算显赫,然而那公子却是个好学的,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
还有湘云,依然如前世一般定给了卫家。黛玉也曾了解过这个卫家,湘云的未婚夫婿是这家的嫡长子,文治武功都还不错,也不像贾琏、贾珍这些纨绔子弟。卫家老太太,就是卫若兰的奶奶是当今皇上的亲姑姑,虽然与太上皇不是一母同胞,然而关系还不错。总的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可见史家的两个侯爷和侯爷夫人待她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说之后卫若兰出事,让湘云新妇守寡,这却不是别人的错。黛玉已经决定在湘云成婚的时候送她一对玉佩,也会告诉她玉佩会保平安,至于怎么处置就是她自己的事情了。毕竟黛玉还是知道的,湘云在二房落难了之后,曾经很是积极的到处求助,希望帮他们一把,至少把宝玉救出来。黛玉觉得,湘云对宝玉应该是最真心的吧,然而,他俩要想顺利的结为一对几乎是不可能的。黛玉就怕湘云把那玉佩送给了宝玉,那样的话她也无能为力了。
而清宜郡主,早就成亲了,如今也有了一个女儿,肚子里又揣了一个,想来也是幸福的吧。
如今,黛玉看着昔日的姐妹们都有了比较好的归宿,就觉得自己没有白白的重生这一回。
这两年间,林家也在京城一步步站稳了脚跟,如今只要黛玉自己不做一些名声有污的事情,林家不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基本上太子妃的位置算是稳如泰山。
倒是黛玉在有一次的赏花宴会上认识的一个姑娘引起了她的注意。
事情是这样的。
那次黛玉是去凌茜茜家里赴宴。她和凌茜茜、萧竹笙还有其他几位世家名媛几次相处后,感情越来越好,终于发展成手帕交。凌茜茜是个活泼的,一年也要办几次赏花宴会,或者约了黛玉去春游踏青什么的,每次黛玉都是缺不了席的。
而日久见人心这句话也不是说说的,经过了流言事件,黛玉的准太子妃的位置还是稳如泰山,于是大家也隐隐的有些认命了。既然拉不下马,那就交好吧。总比结仇的好。
因此,黛玉每次不管去谁家参加什么宴会几乎都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存在。而且,所有的闺秀经过几次宴会之后基本上也都认识黛玉了。
然而,那次在凌茜茜家里,她遇到了一个女孩,似乎不知道她的样子。黛玉注意到,一个女孩一直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再者,以她的感应,她发现这个女孩身上的气息不是很和谐,与这个环境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就悄悄放开神识,想要看看这个女孩要做什么。
只见这个女孩因为留意到黛玉一直被众人簇拥着,却好像不知道黛玉是谁,悄悄问了身旁别的女孩,却得到身旁女孩以一副看怪物的眼光看着她,随即解释“你竟然不知道她?那是皇上钦定的准太子妃,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林大人的千金,林瑶。”
那女孩听了一愣,林大人?她记得这里好像有个贾府的,只不过不是记忆中的荣国府、宁国府,现在只有原来的荣国府改成了将军府,宁国府好像……没听说。
随即眼神一闪,紧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可是我听凌姑娘叫她玉姐姐?”
先前回答她的女孩几乎都要鄙视她了“你真是孤陋寡闻。林姑娘小名黛玉,她与凌姑娘一直亲密,自然是叫小名了。”
那女孩惊了,张开的嘴表明她有多惊吓。“你说她是林黛玉?那她外祖家是?”
另一个女孩有些不耐烦了,“是贾府啦,原来叫做荣国府的。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准太子妃这两年可是在京城里闹得沸沸扬扬,你居然丝毫不知。你真的是京城里长大的吗?”
那女孩有些讪讪的,“额,我之前不小心磕到了脑袋,原先的记忆都有些模糊。”
……
黛玉的探听到此为止,因为那个目光异样的女孩向她走过来了。
只见那女孩走到她跟前五尺的地方停下,眼睛带笑的看向她,然后状似爽朗的开口:“你就是林黛玉姑娘吗?你好,我是秦玥。我早就听过你的名字,神交已久。今天终于见到你了,我很高兴。我能和你做朋友吗?”
这话一出口,黛玉就皱了眉。哪有这样打招呼的?还有什么叫林黛玉姑娘?哪有这样连名带姓又加个姑娘这样称呼人的?不过良好的教养还是让她端出笑脸,“秦姑娘好。我是林黛玉。秦姑娘爽朗大方,我也很喜欢你这样的性子。不知秦姑娘家里是?”
黛玉觉得,这个秦姑娘应该不是京城人吧?要不就是刚回京的。要不然要认识她早就来了,哪里会等到现在,而且看刚刚她的样子确实是不认识自己的样子,但是好像知道自己的名字。黛玉决定还是先问清楚这姑娘是哪家的,若是刚刚回京的,不认识自己倒是情有可原,至于她身上的那股不和谐的气息还是要好好查探一番的。
然而秦玥的回答让她再次皱了眉,“我是都察院右都御使秦青云的女儿,今年十三岁了,不知林姑娘芳龄?”
黛玉简直都在心里叹息了,这个女孩是怎么回事?皇上都昭告天下了,等自己及笄之后就大婚,婚期还定在明年的三月二十,傻子都知道自己十四岁吧?还有她身上那股异样不和谐的气息越来越浓重了,这个女孩似乎,有些不寻常?
不过即便是心里百转千回,黛玉面上仍是不动声色,“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