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之黛玉嫁到-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到时候她就能把高高在上的太子妃踩在脚下了。她一直坚信。

可是如今这样的结果让她无法接受。她不想就这样认输,她要最后一搏!

彩英眼瞧着皇上皇后看向她的眼神越发的充满寒意,甚至瞧着皇后的样子像是要派人拿下她了。她赶紧膝行几步,离太子近了一点,伸手就想要抓着太子的衣衫,却被太子闪身避过。她眼中一暗,只好深情脉脉的开口。

“太子殿下,奴婢是真的倾慕你的呀!奴婢自从见过太子之后满心满眼都是太子殿下,奴婢早已发誓,此生若能伺候太子,便是死后下十八层地狱奴婢也愿意。太子殿下,只要您允许奴婢在您身边,奴婢愿意当牛做马来伺候太子殿下,而且奴婢定不会吃醋的,太子殿下您尽管把奴婢当做一只小猫小狗,只要能允许奴婢留在您身边。”

然后,所有人的表情都像是被雷劈了一样!这姑娘没问题吧?她是得有多渴望富贵啊?这话怎么听着那么让人觉得恶心呢?再联系一下她那略显丰满的身材,很多人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词——诡异。

皇上却是不耐烦了,看看皇后,“这事你们处理吧!好生料理了,以后别再让这种人接近璟天。也让玉丫头回去歇着吧,这些事情你替她料理了就行了,你不是也等着抱孙子呢!行了,朕和璟天回去接着处理政务。”

皇后应了,于是彩英眼睁睁看着她唯一的希望——太子跟在皇上身后离开了凤仪宫,然后完全绝望了。在绝望中被皇后派人拉了出去,她知道,等待她的除了死就是生不如死。没希望了。

其他妃嫔见事情大白了,皇上也走了,罪魁祸首也被治罪了,没戏看了,他们还留在这里干嘛?等着皇后迁怒盯上他们吗?于是一个个的也都托词宫中有事或者身体不适离开了。最后留下的只有淑妃。

她倒是想走,可也要皇后能同意才行。这个惹出这些事的宫女可是她带来的,还想要借此打入太子内部呢!皇后无论如何也不能就此放过啊!

“不知淑妃对今天的事情有什么看法?本宫记得,不管是太子还是太子妃,都不曾冒犯过你吧?更不曾欺负过璟汶,而今淑妃却送了本宫和太子这样一份大礼,不知淑妃是怎么个意思?是对本宫不满,还是对太子不满?亦或是,太子妃哪里做得不对惹了你淑妃娘娘?只是,有什么事情你明说,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使出这样的手段,淑妃你真是有些过分了。”

淑妃心里恨极,却只能藏在心里。表面上还得做出一副恭敬样子,“皇后娘娘这是什么话?真是冤枉臣妾了。臣妾原本也是看太子妃身子不方便,皇后娘娘又宫务繁忙,许是暂时没想到这一茬,才想要提醒一下皇后娘娘。原本也是看这个宫女长相好、又有才华,看着也是个福气样子,再加上她在臣妾宫里的时候也还算老实,这才相中了她,想着太子兴许会喜欢,毕竟这红袖添香也是一桩美事嘛!

臣妾哪里知道这个彩英居然会如此的胆大包天,竟还敢攀诬太子。那么大的事情都敢胡诌,丝毫不见平日的老实端庄,可见平日里都是装的了,臣妾竟也被她蒙骗了过去,现在想想还真是心里不平。

今日还多亏了皇上和皇后娘娘明察秋毫,就连太子妃也是心灵手巧的,若不然只怕就像臣妾一般被这个心大又无法无天的死丫头蒙蔽了。也幸好这个宫女没进入东宫,若不然臣妾岂不是罪过大了?

今日之事,都怨臣妾太过鲁莽,被奸人蒙蔽,差点便酿成大错,还请皇后娘娘责罚。”

皇后早知道她会如此说,本来也没打算因为这件事重罚她的,只要皇上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好了。于是她轻飘飘的训了几句,让她禁足十天抄几本经书就算了。反正,以后日子还长了。

------题外话------

中间彩英那几句话有木有琼瑶奶奶附身的赶脚?偶突然想起来了,就拿来一用…。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东宫传喜事

惩治了彩英之后,薛家并没有因此累及家人,只是终是没了皇商的营生,只能做一些小生意,而且薛家如今并没有一个能撑得起的人,薛蟠从来就不是个能撑得起家业的,从前薛家的生意都是薛宝钗照看,只是因为姑娘家到底不便抛头露面,再加上薛蟠败坏的厉害,也是每况愈下。

后来她进了宫里,一摊子事就只能落在薛姨妈身上,可惜她还不如薛宝钗有主意,再加上薛宝钗在宫里那就是个烧钱的事情,于是更加一天不如一天,不过好歹有一个皇商的名头吓唬吓唬宵小之辈,如今却是雪上加霜。薛家的铺子有不少已经陆陆续续关闭,薛姨妈也已经知道薛宝钗在宫里犯了错永远也出不来了,薛姨妈伤心欲绝的哭了一场后,便越发觉得在京城不好混,索性带着薛蟠回了金陵老家。

而宫里经过彩英这一件事之后,想要攀上太子的宫女们心里皆是打了一个寒蝉,只好把心思深藏起来,等闲不敢往太子身边凑。

而淑妃的下场大家也都有眼睛看到了,暂时也不敢再想往太子身边放钉子的事情,因为事实证明,这钉子一个放不好可能会反过来扎了自己。

于是东宫里很是少见的平静了一阵子。而黛玉也在这段日子里安心养胎。除了固定的命妇拜见皇后的日子,贾敏也很少再进宫了。这是黛玉的意思。

到了过年的时候,黛玉的肚子已经七个多月了,圆滚滚的,就像是怀中揣了一个球,不过黛玉休养的好,也没经过妊吐环节,脸色看起来倒是很好。周身也多了一些母性的光芒。

皇后这个年过得分外开心,儿子大婚了,这以后成家立业,也是能做大事的人了,儿媳妇肚子里还带着她的嫡长孙,过不了多久就要来跟她见面了,这让她怎能不高兴?

过了年,二月底的时候黛玉的肚子就到了到了日子该生了,可是却一直没动静。按说太医预测的产期或有误差,但是顶多有几天的不准确,所以虽然已进了三月,黛玉还没生,但是宫里帝后加上墨璟天也不以为意,只是时刻准备着,毕竟生孩子这事可说不准。

然而黛玉的肚子这一天拖过一天的,一直到了三月中旬还不见动静。这就事大了。皇上皇后都紧张了,每天都派了太医过来给太子妃诊脉,生怕有什么不妥。可是太医诊脉的结果都说太子妃母子均安。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迹象。

没什么不好为什么就是不出来呢!皇帝和皇后恨不能抓着太医的领子一阵摇晃加咆哮。要知道这个孩子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那就是墨璟天的嫡长子、继承人,甚至可以算是皇帝的继承人,嫡长孙啊!不仅仅是太子有了继承人位子更稳了,就是对于皇上这也是第一个孙辈啊!

就在帝后快要等不及的打算让太医开催产药的时候,三月十七日晚间,黛玉发动了。经过了两个多时辰的挣扎,在十八日子时的钟声敲响的时候,黛玉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生下来竟有六斤二两重。

闻讯而来的帝后二人没等多久就听到了喜讯,然后嬷嬷把黄色襁褓包好的皇长孙抱出来的时候,帝后二人争着抱他。眼看着那襁褓里的小人儿紧闭着双眼,殷红的小嘴微张吐着泡泡的样子简直萌翻了一圈人。

次日早晨,当太上皇得知太子妃在凌晨产下一子的时候,顿时呆愣了。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巧合?这孩子竟与他的父皇生辰在同一日!莫不是他父皇的转世?

太上皇再也不复之前对太子妃和她那个肚子浑不在意的样子了,反而对这个刚刚出生的嫡曾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若不是因为孩子刚刚出生,他都想让人把孩子抱过来给他看看了。

太上皇不是没有曾孙子,他的儿子不少,孙子更不少。当今皇上是他四子,墨璟天年岁倒是不小,只是刚刚大婚,他的几个堂兄弟在他这个年纪都已经有了几个孩子了。然而与先皇生辰在同一天的却还没见有一个,倒是这个,不仅生辰相同,甚至连时辰都没差多少。如何不让他注意?

要知道太上皇与先皇感情可是很好的。他是先皇所有儿子中身份最尊贵的一个,虽然不是嫡子,但是中宫无子,贵妃之子也差不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母妃受宠,而先皇早年上过战场,身上有旧伤,然后命也不长,此时太上皇的兄弟们有些还没有长成,反正没有今上所经历过的惨烈的夺嫡争斗,与先皇之间的感情也没有消耗掉,等先皇自认为时日无多了就下诏封了他做太子,等先皇驾崩之后顺利继承了皇位。

因此,一旦让他觉得黛玉刚生的小曾孙与先皇有关系,怎么还会不放在心上?

于是,在皇长孙的洗三礼上,太上皇很出人意料的出现了,还赏下了不薄的赏赐给这个刚出生三天的小孩。

黛玉在内室里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切,自从知道了儿子和先皇的生辰是同一天之后,她就预感今后这个孩子肯定不会平凡了。只盼不要养成个骄纵的性子才好。毕竟有宫里这么多人宠爱着,太上皇且不说,只皇上皇后就要把这个孩子宠上了天。

话说黛玉生产之后就觉得,自己的修为似有松动,等晚上夜深人静了之后回到幻境一查探,果然,之前她就是筑基后期的了,如今则是直接进入金丹期了。

要说金丹期修为有什么进展呢?最显著的就是她可以炼制飞剑了,只要炼制了飞剑,日行万里根本不是一句空话。而且她体内的所有灵力已经结成了丹,以后只会更加浑厚。甚至她可以直接把幻境连入自己的识海,若有万一她的灵力不够用了,可以直接吸收幻境里的灵气,是那里面的灵气源源不断的汇入体内,而不用再避人耳目的非得跑到幻境里了。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好处就是,她可以看到一些凡人的命数了!这其中包括下凡历劫但是没有修为的仙君们。然后,她明显地发现,墨璟天身上原本有的金龙之气正在慢慢减弱或者说流失,而流失的方向正是她那刚出生没几天的儿子。其他的人她因为还在月子中出不去不能亲眼看到还不知道,毕竟她虽然借着修行和幻境的好处身体早就恢复了,但是还是要随大流的。

等到满月宴这一天,黛玉终于坐满了一个月的月子,可以出来了。于是她看到了,来参加她儿子满月宴的太上皇身上的龙气竟然也在缓慢的渡向她儿子!她发现,她儿子身上的龙气已经初具形态正在渐渐往凝实发展。莫非,她儿子还是个帝王命吗?

早先墨璟天可是说过的,他们两个都是修行之人,并不能做皇帝皇后什么的,以后定然会离开的,但是在此之前还要安排好母后的事情,毕竟母后如今只有他这一个儿子,若是他们以后走了,母后就孤苦无依了。父皇在的时候还好说,一旦父皇驾崩,他的其他兄弟上位,母后这个母后皇太后届时处境定然不会很好,反正怎么也比不上亲子做皇帝的。因此,他们原先的打算是好好给母后调养一番,最好让母后再生一个?然后他便可以全心扶持亲弟弟。

然而皇后毕竟年纪大了,经过她这么多年的调养还是没见有什么好消息,或许是命中如此?毕竟这孩子的事可不是他们有仙法就能成的。不过如今看来,她这个刚出生才满一个月的儿子很有可能会得到那个位置,但是很显然儿子他爹是不会当皇帝的,那么皇上是直接把皇位传给了大孙子?这可是他们没有想过的事情,虽然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事情。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可以接受。因为这样的话等到他们离开的时候,太子的儿子比太子的亲弟弟更能名正言顺的接收太子的所有势力。而亲孙子上位,对于权力*不是很重的皇后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黛玉可以肯定的是,皇后以后一定会对她儿子极尽宠爱的,祖孙感情应该不会差了,以后肯定可以诚心奉养祖母。再加上皇后权利心并不重,那么就至少不会发生汉武帝和窦太后的矛盾。

思绪跑远了的黛玉回过神来就听到,太上皇竟然已经给她儿子取好了名字,叫做墨云昊。这让兴高采烈的挑了几个月的好字准备给皇长孙取名的皇上黯然了。他的皇长孙啊,他的嫡长孙啊,他这个做祖父的连个给孙子取名的资格都没有,真伤心!

注意到自家皇帝公公黯然的神色,瞬间想通其中深意的黛玉扭头看了看身旁一起跪下谢恩的夫君墨璟天,想看看他有没有不能给嫡长子取名的失落,谁知他这个夫君倒是面色不变,全然没有一点失落或者怅惘的样子。

时刻关注着身边爱妻的墨璟天一瞬间就明白了黛玉的想法,在起身的时候借着扶黛玉起来的机会贴在黛玉耳边道:“便是皇祖父不赐名,父皇也定然不会漏了的,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儿子的名字不会是让我取,那还失落什么?”

黛玉一想也是,不管她这一胎是儿子还是女儿,在备受嫡亲祖父和祖母关注的情况下,他们两个做人父母的压根就没有发言权的,自然不必失落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无题

有了墨云昊这个小家伙,墨璟天和黛玉夫妻俩在太上皇那里明显更能说得上话了。具体表现在,以前黛玉和墨璟天去太上皇那里例行的请安,一般都是能免则免,如今则不然,太上皇每次都要问几句小皇孙如何如何,埋怨他们不把皇孙抱过来给他看。如果哪天黛玉把墨云昊也带过去的话,太上皇看她的脸色就更好,抱着小家伙就不撒手了。

同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在皇后的凤仪宫。不过皇后一向对黛玉都不错,在有了这个小皇孙之后更是喜欢黛玉了,从来没有提过什么让墨璟天纳侧妃之类的话。皇上也是如此。不过皇上到底不能像皇后这样常常见到皇长孙的,毕竟孩子还是母亲带得多,黛玉就常常会带着孩子去给皇后请安,于是皇后每次见到皇孙就会抱着逗一会儿,但是皇上却没有这个机会了,只能是在请安的时候过去还能有机会看到,或者干脆派人去把小皇孙接到大明宫玩一会儿再送回东宫。

不得不说的是,自从这个小皇孙落地,东宫里更需要加强防备了。黛玉已经在恢复了之后立刻对东宫进行了一次大清洗,这一次清洗除了皇帝皇后还有太上皇的人手,其他人的钉子全部都被清了出去,在这其中,有淑妃的人、静嫔的人,还有贵太妃的人。

有淑妃的人不奇怪,甚至有贵太妃的人也不奇怪,但是静嫔,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静嫔是一个人如其名的人,从潜邸的时候,她就一直是一个人安居一隅,进了宫之后,也从来没给皇后找过什么麻烦,不像是淑妃等人,野心早已浮于表面。她是一个安静得近乎不存在的人,若不是她给皇上生了一个公主,还是大公主,如今虽然只有七岁,却是皇上存活下来的第一个女儿,皇上也因此对她有几分另眼相看的话,或许后宫众人早已忘了她的存在。这其中就包括黛玉。

黛玉进宫有一年了,对静嫔却还是没有什么印象。要知道黛玉可是在今上未曾登基之前就去过几次雍王府的,对当今皇上的后院也早就认了个脸熟,但是对这个静嫔却一直没什么印象,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手段。而原本黛玉都没注意到的问题,如今也开始关注了。

皇上的后宫不算繁盛,算上皇后如今能当得一宫主位的,也不过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这其中就包括了静嫔。要说她的位份不算高,六嫔之一,若是在太上皇的后宫里真是不够瞧的,但是如今的后宫里,地位在她之上的只有皇后,还有生了一子一女的淑妃和只生了一个儿子的齐妃,剩下的就是和她同级的通嫔、定嫔,剩下的就只是贵人了。因此,说起来静嫔地位不算低,但是黛玉却至今对她没什么印象,这不得不说不是个正常现象。

之前黛玉没有引起注意,忽视了这么久。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黛玉自然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她不得不对这个静嫔提起警惕。只因静嫔若只是默默无闻就罢了,黛玉也不会与她一个无宠无子又不找自己麻烦的人计较什么。可是自从黛玉在东宫里清洗出了静嫔的人之后,她不得不对静嫔提起警惕了。只因静嫔放的这个钉子在东宫里正是伺候小家伙墨云昊的。

这个丫头叫桃儿,名字没什么说的,但是她那一手刺绣的功夫确实少有人能及。就是黛玉身边学刺绣学得最好的两个雪鹰和雪鹭都及不上。也正是因为此,黛玉让人查了这个人历史还算清白之后,就决定把她放在墨云昊房里做一个针线上人,毕竟小孩子长得快,一天一个样子,可能刚做的衣服等到要穿的时候就不能穿了。但是墨云昊作为宫里地位最高的几位共同的宠儿,也不可能像寻常人家那样拾别人穿过的旧衣,那就需要有手头快的人不停地赶做衣服了,而桃儿也就因此入了黛玉的眼睛,才想把她安排在墨云昊身边。万万没想到,她竟是静嫔的人。

黛玉有些想不通,静嫔到底有什么目的?她只有一个女儿,以后会嫁出去,说到底与东宫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东宫好不好,都与她没什么冲突,而且她也无宠,看起来也不是图谋以后的,毕竟她存心淡化自己在后宫的存在感,就连皇上对她也没有什么另眼相看的,家世更是没有什么能说的,怎么说都应该与东宫井水不犯河水才是。

可是这个桃儿却是在黛玉嫁过来之后才来到东宫的,莫非,是与林家有关?可是在黛玉印象里,林家与静嫔的娘家并没有什么交集。若是贾敏能进宫还好,偏偏如今贾敏怀相也不太好,也快到了要分娩的时候了,这一时半会儿的还真进不了宫,黛玉又不是能随便出去的。太子妃就是这点不好,不自由。别的皇子妃在皇子到了年纪就在宫外开衙建府了,虽说不能常常回娘家,到底自由得多。她就不行了,出一趟宫可不容易。想到这事也不能瞒着墨璟天,就在墨璟天回来的时候说了。

墨璟天听了沉默了半晌,也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就决定去问皇后。反正他们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夫妻两个人是没有得罪过静嫔的,那么唯二的解释就是,要么是皇后或者林家以前得罪过静嫔或者静嫔家里,要么就是,静嫔并不是真的像表面上那般与世无争,只是野心都被她隐藏得很好,若不是黛玉为了墨云昊小家伙的安全突然清洗东宫,至今还发现不了。

不管是哪个原因,他们都没必要瞒着皇后,因为不管到什么时候,他们都是一条线上的。

夫妻俩一起去了一趟凤仪宫,回来就明白了所有的前因后果。

原来这个静嫔是皇上身边伺候的贴身丫鬟,后来就成了通房丫头,然后在皇后嫁给皇上的时候,已经有了身孕,还是在皇上与皇后大婚之前有的,当时皇上大婚在即,皇上又是个最看重规矩的,自然不会容忍有庶长子的存在,这在大户人家基本上都不会允许的,特别是在大婚前夕发生这种事,这是*裸的打正妻的脸。皇上不想看到这个庶长子的存在,但是也不至于亲自下手的地步,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他也是不忍心的。但是他也不会安排人去保护她的。于是在之后,静嫔就着了道了,流了一个胎儿,据说有可能是个男胎,毕竟月份还小,还没长成也不确定。这是是谁做的,皇后也不清楚,只是隐隐猜测应该是如今的太后当时的皇后派人做的,毕竟当时皇上是养在皇太后膝下的。

但是自从这个事情之后,即便皇后没有对静嫔下过手,但是静嫔已经把这仇恨算在皇后身上了。只是后来静嫔运气好又生下一个女儿,只不过难产,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才慢慢的隐与众人之后,一点一点的淡化自己的存在。也因此,黛玉他们才忽视了她。

当然自此之后,黛玉就会对静嫔提起几分警惕了。

这是后话,且不再说。

只说黛玉生了墨云昊一个多月之后,林家传来了喜讯,贾敏又为林家生下一女,母女平安。

黛玉也总算放下了心,想来贾敏年纪也大了,而且对着修为的升高,应该也不会再有孕了。

日子在黛玉没注意的时候匆匆流过。

墨云昊满周岁抓周礼的时候,抓到了皇帝特意放上去的一枚皇帝私印,皇帝乐的了不得,太上皇也对这个曾孙更加看重,从此之后,墨云昊就经常的夜不归宿,不是今天宿在了宁安宫里,就是明天留宿了大明宫,要不就是被皇后留下了。

墨云昊两岁的时候,皇帝见他聪颖,正要亲自给他启蒙,这差事就被亲爹抢了。此后墨云昊就三不五时的在宁安宫里小住,有时候连黛玉都会有几天见不到儿子。

墨云昊四岁的时候,太上皇驾鹤西归了,于是皇帝总算有机会亲自接手孙子的教养问题了。而墨璟天夫妻俩依旧没什么发言权。不过他们乐得轻松,这些年有事没事请个假出去逛着玩。反正皇帝是个勤政的,事事亲力亲为,他这个太子也就是在皇帝出行的时候有监国的重任,然而皇帝不是个爱出去玩的,那就把机会让给他们好了。

墨云昊八岁的时候,由于被两代皇帝亲自培养,又加上自身的先天优势,已经成长为一个颇有些气势的小少年了,对自己那一对不务正业老想着出去玩的父王母妃很是看不过眼,但是他对自家娘亲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也只好由着她了。反而每次在爹娘要出去之前,都会拉着亲爹一阵嘱咐,嘱咐这个嘱咐那个,总之就是不放心,怕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