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龙传说之四御-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枯木花
(。。)

楔子

亿万年前,天地未分,只有混沌一片。无天无地,自然也无一丝一毫的生机。只有一丝灵秀之气在慢慢的孕育成胎。奇怪的是这丝灵气不是凝成一团,而是渐渐凝结成一大四小五团,颜色各异,相互之间游走碰撞,宛若战斗一般。渐渐的,那团稍大的灵气占据上风,而四团稍小的灵气好像是先天不足一般,虽以四敌一,但是依旧处于下风,终于一哄而散,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混沌之中。混沌的世界又安静下来,只有一团洁白无瑕的气团在缓缓旋转,形成一枚天卵,一个清晰的人形在其中沉睡。

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混沌之间传来一声轻响,那位男子破卵而出,挺立于混沌之中。他睁开双目,两道电光扫过混沌世界,似乎是眼前的一切极为不满,他右手一展,无数破碎的卵壳疯狂的向他的手中汇集而去,一柄巨斧的雏形已经形成。紧接着,混沌世界里无数纯净的黑白二气飞速的向着巨斧汇集盘踞。又不知道过了多久,巨斧终于凝炼而成,斧面上由黑白两道真气不停的流转,宛若太极模样,分外的耀眼。

只一斧,罡风乍起,亿万里混沌破开,轻者为天,浊者为地,天地间只有一位大神——盘古傲然而立。大神头顶天,脚踏地,一呼一吸之间便长高一丈,天也随之高,地也随之厚。

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大神也不知身高几万万丈。他刺破手臂,一团团精气裹着他的鲜血,布满天空,化为满天日月星辰;洒满大地,化作座座名山;他呼出的气凝成云,化为雨,汇成江河湖海。天地间渐渐的有了勃勃生机。

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大神盘古渐渐感到疲惫,收了亿万丈法象,正要休息,面前多了四只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正是当年那四团稍小的灵气所化。

没有人能够描述那场大战的惨烈,只知道那一战几乎破碎天地,重归混沌。最终还是大神盘古技高一筹,占据了上风。但是四神兽乃是先天灵气在混沌中孕育而生,与天地同寿,不死不灭。所以大神将青龙、白虎封印了神通,打入轮回;朱雀和玄武则分别封印在万里冰封和漠漠黄沙之下。做完这一切,盘古也使身心俱疲,心力交瘁,张口喷出一口鲜血,撒落神州大地,元神出体,化为三清道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肉身陷入深深的沉睡。巨斧随即化为点点乌光,散落在神州大地。

第一章 花园救驾

中原大陆北有长白山,峰峦入云,终年积雪,人迹罕至,山外便是万里冰川,亘古不化;东是茫茫大海,一望无垠;南面便是十万大山,连绵起伏,山间无数毒虫猛兽,瘴气弥散,山外是万里沼泽,居住着神秘的蛮荒种族;西面则是天下第一峰——昆仑,昆仑之外便是万里黄沙。居中亿万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人们繁衍生息,其乐融融。

中原大陆,大汉帝国雄踞中原,国力昌盛,表面上一幅太平景象,私底下,暗潮汹涌,斗争异常的残酷,百年之间,“汉”旗不坠,而帝皇三易。新一任汉帝刘元虽然名为王室之胄,临难复国,实际上却是出身于草莽,他深识百姓疾苦,在位十几年来,励精图治,恢复民生,深受百姓爱戴,渐渐的,人们从长达数十年的内乱中走出来,告别了血与火,享受着太平盛世。

中原腹地,帝都洛阳乃是天下最繁华的场所,车水马龙,热闹非常。此时正值春暖花开时节,皇宫之内,牡丹盛开,皇宫之内到处是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一个粉雕玉砌般的小女孩,不过豆蔻年华,身穿一身鹅黄色的锦袍在花间跳着、笑着,玩得不亦乐乎,红扑扑的小脸就像是一个熟透了的大苹果,分外可爱,身后跟着几个有些年纪的宫女,跑得气喘吁吁,满面通红。突然,她停在一簇娇艳的花前,仰起红扑扑的小脸,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仔细的盯着眼前的一朵大红的牡丹,满脸的兴奋。就在白嫩的小手颤巍巍的伸向鲜花,即将遇到花茎的时候,花茎突然断落,一朵娇艳无比的牡丹不偏不倚的落到了她的手中,就像是牡丹通灵,生怕坚硬的刺伤了娇嫩的手指。小姑娘没有丝毫的怀疑,一下子兴高采烈起来,好奇和犹豫一扫而空,灿烂的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好像是温柔的春风拂过心田,娇艳的百花在她的面前黯然失色。

恰在此时,她远远看见花园门口一个头戴金冠,身穿龙袍的中年人在人群的簇拥下缓缓走来,小姑娘高兴地叫了一声,挥舞着手中的鲜花跑了过去。刘元一进入御花园便见到最喜爱小女儿太平正在花间玩耍,红扑扑的笑脸,艳冠群芳,不由得心头大喜,蹲下身,微笑着张开双臂,等着乳燕投林。

就在太平投进父亲怀抱的一刹那,异变突生。太平手中的牡丹花蕊处突然之间喷出一团黑雾,腥臭无比,本就是一个拳头大小,不料,迎风一展,立即大如桌面,浓黑的一团,朝着近在咫尺的刘元裹去。刘元虽是久经沙场,无奈事出突然,应变不及,此时也只有瞠目结舌,惶然失措。黑雾宛若离弓劲箭,转瞬之间已距刘元面前。眼看刘元便要遭遇不测,他的面前突然闪过一道淡淡的青光,宛若实质,令那团黑雾再难有寸进。黑雾一见遇到了对手,竟然发出一声怪叫,就像是地狱厉鬼的凄厉惨号。黑雾凝而未散,再次变成了一个拳头大小,像一个圆球一般在青光上面飞速的旋转,腥臭之气四散,闻者无不头晕目眩,四肢乏力,唯独小公主太平手持鲜花,毫发无伤的懵然而立。转眼间,刘元身边的护卫、宫女已经倒了一片,人人面如锅底,七窍之内渗出丝丝黑血,眼见是还阳乏术了,只剩一人面如白纸,双手拄着一条钢鞭,站在刘元身后,也是摇摇欲倒。而刘元面上的青光也是渐渐暗淡稀薄,几不可见。刘元心头一凉,暗道自己南征北讨数十载,冲锋陷阵数十战,几番险死还生,才打下这万里江山。没想到今日竟然死在南疆异术之下!想到此处,刘元只觉得胸中郁闷难抒,不禁仰天长啸。黑雾看着刘元到了穷途末路,也是兴奋异常,猛地散开,一下子将刘元等三人包在其中,似乎是要一举斩草除根。不料此时,只见太平身上红光暴闪,仿佛整个人一举化成一团熊熊的烈焰,手中的牡丹转瞬之间化为灰烬,只留下一声凄厉的惨号,不似人声。然而太平身上的红光一闪即逝,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那团黑雾一下子好像是失去了依托,在空中一滞;青光乘势反击,一时间青光大胜,将黑雾包裹其中,刚才还是气势汹汹的黑雾此时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趋势,在青光的包围下,越缩越小,最终消散无痕。此时,刘元身边最后一个挺立的护卫脸色煞白,喷出一口鲜血,仰面跌倒,人事不省。偌大的御花园内只有一脸茫然的太平和双眸之间隐隐露出杀意的皇帝。

原古悠悠醒来,只觉得胸腹之间宛若刀绞一般,尤其是丹田之内,如同被无数双有力的大手凶狠地揉搓一般,好像是下一瞬间整个丹田便会被挤得粉碎。勉强的挣开沉重的眼皮,转动眼珠,四面打量,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房间内。他心头一喜,双目微闭,积攒了大半天的力气,这才缓慢的抬起手,从床边的暗格之内取出一枚朱红的丹药,一口吞下,然后舒展四肢,平平的躺在床上,静静地调整呼吸。丹药不愧是天地之宝,药力精强,却是毫无霸道之意。原古只觉得一股热流自口而下,自入丹田,剧烈的疼痛慢慢的缓解,刚才几乎没有知觉的丹田之内渐渐的有了生机暖意,只要药力行开,这条命便算是保住了,不知不觉,他再次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原古悠悠醒来,还未睁眼,便闻到天山雪莲独有的清香,一股清香顺着鼻端直沁入心脾,全身上下透着说不出的舒爽。原古不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睁开双眼。没想到睁眼一看,刘元和一位宫装美妇静静坐在床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原古大吃一惊,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力气,翻身下地,纳头便拜,说道:“微臣,微臣参见皇帝陛下,皇后娘娘。”原古受宠若惊,难免语音颤抖,还有些口吃。

刘元一把将他扶住,轻声说道:“你有伤在身,无需多礼。今日朕还要多谢你的救命之恩。”

原古二次拜倒,说道:“臣职责所在,万死不辞。”

刘元再次双手相搀,笑道:“爱卿请起。”此时,皇后娘娘微微一笑,端起身边的一碗热粥,递给原古。柔声道:“刚才我已命太医为你诊过脉,并无大碍,只是用力过度,气血虚亏,宫中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有几粒雪莲子还算是能够增进体力,你趁热喝了吧。”

原古双手捧过精致的白瓷盖碗,双手微微颤抖,热泪在滚滚而下,一颗一颗的滴落在碗内。刘元看在眼中,心头窃喜,与皇后相视一笑。

原古三口两口吃完热粥,只觉得一股暖流直入肺腑,散入奇经八脉,虽然不比玉虚赐下的灵丹,但也是人间难求的至宝,尤其是心头的暖融融的,是刚才无法相比的。这份尊荣就是他的父亲——为国立下无数战功的原立大将军都没有享受过!

挥手命众人退下,刘元压低了声音问道:“你可是修仙之人?”

原古身子一颤,答道:“是,微臣自幼在昆仑山玉虚门下学道,无奈二十余年,修道未果,这才下山,蒙父荫,在宫内当值。”

刘元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恍然道:“原来如此。没想到天下还真有神仙修士。”说着,又仔细的打量了原古一番,再次压低了声音,问道:“今日之事,依你所见,是何人所为?”

此言一出,原古明显的感到身边皇后娘娘的身体一颤,呼吸急促了起来。显然,原古的言语事关皇后心头肉的生死大事。

原古心中一动,低声答道:“依臣之间,此番行刺之人应是南疆巫族。此人将心神融入花中,利用太平公主年幼无知,借机接近陛下,伺机行刺。”

刘元点了点头,低声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一见到那朵牡丹便心神不宁,那妖人现在何处?”说话间,脸上突露狰狞的神色,仿佛一下子变了一个人,吓得身边的皇后花容失色。

原古毫不迟疑,恭恭敬敬的答道:“那道红光便是妖人发力过度,受反噬而死所致。今日一战,实在是侥幸。”说到此处,回想起今日之战,原古心头涌上颇多疑问,一时间如同一团乱麻,纠缠不清。脸上却是显出劫后余生的庆幸神色。

“如此说来,太平也是受人利用?”皇后接口问道。其实答案早已经是不用多说,看看皇后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原古心中暗笑。原来是刘元一直怀疑太平是受皇后的唆使,今日才特地带皇后前来试探。看来皇帝是对今日惟有我们三人生还耿耿于怀,尤其是对太平公主手中的牡丹化为灰烬,而白嫩的小手却毫发无损产生了怀疑,才有此问。看来皇后以及太子、太平公主等人的生死都在原古的一念之间。

真是伴君如伴虎!在至高的权力面前,天伦又算得了什么!亲情不过如此的苍白!

原古恭敬的答道:“太平公主天真烂漫,而巫人诡计多端,公主殿下想必是受人利用尚且不知。”

刘元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只留下三人的呼吸声。

过了很久,刘元才再次开口说道:“你在玉虚宫学道,朕是知道的。朕也知你家世代忠良,为我大汉天下鞠躬尽瘁。”

原古三次跪倒,说道:“臣愿为陛下分忧,万死不辞。”

刘元哈哈一笑,道:“你先将养身体,过几日,朕还有一件要事要你去办。”说罢,一甩袍袖,带着皇后离开了这间小屋,只留下跪在地上的原古。

坤宁宫内,皇后怯生生的问道:“陛下真的要治太平的罪?”

刘元沉声说道:“今日行刺之事必定与太平无关,但是你可记得?当日我们远征长白山,你日夜伴在朕的身边,但是却离奇受孕,回京之后,便产下太平。当日我就断定太平必非凡胎,如今,更加的蹊跷诡异,再把她留在身边不知道是福是祸。”

皇后听得此言,紧紧的握住刘元的手臂,泪珠滚滚而下,如同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明珠滑过光洁无瑕的玉璧。

美人的眼泪能够打动帝王的心吗?

原古躺在床上,尽情的舒展着四肢,心思却又飞回到了御花园。那团明亮的火焰一闪即逝,也许在常人眼中并不是如何的出奇,但在他眼中却是那样有震撼力!那纯净的火焰,威力丝毫不弱于道家真人的三昧真火。如何能出现在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手中。

难道她真是天火体质?还是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惊天的阴谋。原古苦思良久,不得其解,就在此时,耳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深夜,竟然会有访客!而且是一位大大出人意料的访客!出现在原古房间的竟然是皇后本人。

原古大吃一惊,一跃下床,紧张的望向门外,此事可大可小,稍有不慎,便是抄家灭门的大罪。皇后此番荆钗尽去,露出一张素面,面色平静,大大方方的坐在曾经做过的地方,低声说道:“今日多谢原将军维护,我们母子感激不尽。”说罢,竟然起身福了一福。

听得此言,原古才恍然大悟,好一条一石二鸟的毒计。就在毫厘之间,不但除掉了刘元,而且授人以柄,还能够顺便除去皇后母子。如此一来,刚刚结束了风雨飘摇的大汉帝国一下子便会出现权力真空,转瞬之间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原古不用想也知道那将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原古以头触地,奏道:“娘娘言重了,拼死护主是微臣的本分。”

皇后微微一笑,低声说道:“原将军果然聪慧过人。你今日立有大功,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原古微微一愣,随即喜道:“多谢娘娘恩典!启禀娘娘,微臣斗胆要一处别院,黄金百两,美女两名,御酒十坛。”说罢,再次以头触地,静候皇后是下。没想到很久以后,只传来一声幽幽的叹息和渐行渐远的脚步声。

第二天,一名侍女领原古出了皇宫,走进了离皇宫不远的一处小小院落。院落虽小,陈设也无金碧辉煌,显得古朴而寻常,刚一进门,两名绝色佳人便迎了出来。两人眉目俊秀,体态婀娜,尤其是举手回眸之间,媚态百生,令得热血男儿,神魂颠倒。原古大喜过望,顾不得身边还有大内的侍女,抢步上前,一手一个,揽住二人的纤腰,脚不沾地般的冲进房内。原本冷清的房间内一下子燕叱莺啼,春意浓浓,只留下门外一个娇俏的身影,一脸鄙夷,冷哼了一声,消失在门外。

皇宫之内,皇后陪着刘元站在高台处,眼看着原古出了宫门,消失在红墙之外。皇后低声说道:“陛下,没想到他竟然是如此的酒色之徒!亏得陛下几番试探,空有忠心,恐怕不堪大用。”

刘元摇摇头,轻轻一笑,说道:“此人乃是大将军原立独子,多年前便已经被封为百户侯,但是,入宫一年有余,一向无过人之处,更加没有丝毫的纰漏,与你我见过多次,而我们只知道他是原立的长子,其余一无所知,若非有前日之事,你我都将忘却此人。这足以见得其人城府之深,非一般人可比。如今更是效法昔日大将军王翦,足见此子必非池中之物。”

皇后道:“如此说来,今日之事只是障眼法?难道是他另有所图?”说到此处,皇后不免紧张起来。

刘元哈哈笑道:“你多虑了。我与原立乃是生死之交,几番生死相托,足见真性情。如今难得原古心思缜密,武艺不凡,将来倒是不失为栋梁。他这障眼法为了谁,你想想你我死后大权何落?”

原来如此!

第二章 拜师昆仑

温柔乡中,缠绵了十余日,原古终于等来了新的任务——护送太平公主昆仑拜师学艺。原来皇帝陛下并没有真地放下心,一直如同骨鲠在喉。就是这一句话,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就要跋涉千山万水,寻求虚无缥缈的修仙之路。什么情,什么爱,不过是过眼浮云,刘元心中早就被皇权帝业塞得满满的,哪里还装得下一点点舐犊之情?

何苦生于帝王家!

原古和御前统领郭峰带领着三千兵马护送着太平公主直奔昆仑。小公主天真烂漫,除了刚出洛阳的一两日终日以泪洗面,而后渐渐的喜欢上了浩浩荡荡的远游,而原古和郭峰又是百般的哄逗,几天下来,已经将离家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一路上便扯着原古问东问西,打听着仙人的种种。路上闲着无事,更为了打消小公主离家思乡之苦,原古便开始讲起昆仑的大致种种,一路上倒也是其乐融融。

“昆仑乃是三清道尊之一的元始天尊的道观。在昆仑之巅,云雾缭绕之间,一座道观金碧辉煌,千道瑞气环绕,万缕霞光四射,那才是神仙胜地。”听到此处,太平公主双目放光,满脸期待,看样子向往以极。一双小手不停的摇晃着原古的手臂,催促他接着讲下去。

原古接着讲道:“我们此去并非是玉虚宫,而是前往玉虚观。这玉虚观又分为南、北两观,分别供男女弟子居住,两座道观相距不远,分别坐落于昆仑山的两座侧峰——乾天峰和坤玉峰。如今的南、北昆仑观的观主便是紫慧真人和紫云真人。”接着,原故又讲起当年在昆仑山学艺的种种趣事,只可惜,他的口才实在不算是好,曾经逗得一众兄弟笑疼了肚子的趣事从他的口中讲出,绝大部分时候,小公主都是一脸浅笑得看着他。

郭峰也是久经战场的大将,进退有据,一路上也是风平浪静,只不过路途遥远,这一行,足足走了两个月。这一天终于到了昆仑脚下。远远望去,昆仑主峰上面祥云朵朵,瑞气无限,在云雾环绕之间,偶尔有一两丝金光射下,这就是元始天尊的道场所在——玉虚宫。主峰之下,一南一北,两座山峰如何护卫一般,紧贴着主峰。山巅之上,在朵朵祥云之间露出一角红墙金瓦,富贵堂皇。

下了车后,原古首先搀扶小公主下车,之后连走几步,面对着南昆仑乾天峰拜倒,口中念念有词,拜了三拜。而后站起身来,引领着太平公主直奔北昆仑坤玉峰而去。刚到了山脚下,便见到两个昆仑弟子站在山脚下迎接我们。

见到昆仑弟子,郭峰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一直紧张的神情立即缓解下来,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他从怀中掏出一道圣旨和一封家书递给原古,重重的拍了拍原古的肩膀,转身而去。在这短短的两个月内,两人没有什么深交,但早就有了惺惺之意,可谓神交。

圣旨内容无他,只是命原古贴身保护太平公主!五年以后,等到了太平公主年满一十六岁,便可回京,届时官拜左将军,五城兵马使。听完圣旨,原古简直哭笑不得。如此的一个空头承诺,就将他牢牢的钉在昆仑五年。

而作为被昆仑八百女弟子中唯一的男性,对别人而言也许是求之不得,而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一种灾难——不说太平公主虽然是天真烂漫,但毕竟是皇室之胄,不免有几分娇气和任性;数百名女弟子性情各异,而原古又是不善言辞,周旋其间自然是难免尴尬。

然而皇命难违,原古又能如何呢?

随着两名年轻的昆仑弟子,原古陪着太平公主一路上山,路虽不远,但是对于原古而言,简直就是漫长而痛苦的折磨。山间不时有年轻的女子对他们指指点点,竟然还有人认出了他,不知道谁叫了一声“百年筑基”,惹得周围年轻弟子笑成一片。前面的两名女弟子听后也是面含揶揄的微笑,其中一个偷偷的瞟了原古一眼,双颊微红,低头疾走了几步,消失不见。只有小公主一头雾水,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左看看右看看,一脸的新奇和疑惑,但是看着原古微微有几分尴尬的面孔,没有再问。短短两个月,她已经知道眼前这个男人虽然是性格极其的随和,永远都是笑眯眯的,但是他不想说的,任凭你有通天手段,也是一个字都问不出来。

如此一条大道,对于原古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好不容易,在不断的笑声之中,一行人终于到了北昆仑玉虚观外。紫云真人身着一身道袍,神态端庄,满面慈祥,脸上隐隐有神光流转。在她身后,还有十余位同辈的真人,并肩而立,个个仙风道骨,飘逸绝伦。

引路弟子见到紫云真人,连忙紧走几步,拜倒:“参见掌门师祖。参见列位师叔祖。”原古见到紫云真人,心中一惊,连忙带着太平公主跪倒行礼。紫云真人微微一笑,轻轻挥手,众人只觉得一股和风拂面,身体一轻,不知不觉已经站起。

大殿之内,紫云真人正襟高坐,望着跪在眼前的太平和原古,和声说道:“太平,在殿外,你我君臣有别,而进入这玉虚殿,行了拜师大礼,便是我门下弟子,以后便无君臣之宜,只有师徒之礼。”

太平公主乖巧的答道:“弟子拜见师尊,愿听师尊吩咐。”

紫云真人微微一笑,道:“为师便收你为关门弟子,赐道号太平。”

太平心头一动,没想到今后还是叫太平。脸色一暗,口中应道:“多谢师尊。”

一番对答令得旁边的原古羡慕不已。要知道紫云真人已经多年不收徒,没想到竟然破例收了太平。说起来,也是太平的福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