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地主-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
  韩瑞笑道:“其实,在我看来,根本用不了十天那么久,三天就足够了。”
  什么,一帮刻工面面相觑,自忖没有得罪韩瑞,为何要成心刁难自己等人,老刻工眉须抖动,气呼呼说道:“三天?有本事,你来。”
  “韩校书……”马浩愁眉苦脸,三天时间完成任务,不是为难人,而是要人命呀,冥思苦想,自己好像没有得罪之处,怎么转眼就翻脸了。
  也不准备捏拿下去,随手从怀里取出一枚印章,在掌心掂量了下,韩瑞笑问道:“老丈,平日刻过印章吧。”
  “那是自然。”老刻工傲然说道:“说不定你的官印,也是我刻的。”要知道刻坊的主要责职,就是刻碑刻印,刻版只是兼职罢了。
  “那就好。”韩瑞微笑道:“即刻如此,老丈应该明白,刻印与雕版,本来就是一个道理,为什么一定要把文章上的字,都全部刻在版上,再印出来呢。”
  隐隐约约,众人脑中有了个模糊的概念,好像找到了窗户,却是没有戳破那层薄膜,见到他们依然不得要领,韩瑞干脆从地上拣了块小木块,说道:“能不能,像印章一样,单独把字刻在这里,然后按照需要,拼凑起来,形成文章,印刷出来之后,再拆开,重复利用,缺什么字,就刻什么字,速度应该更快。”
  “自然,理论上肯定没有问题,实际操作,或许有些技术上的缺陷,比如渗墨,掺水,对接缝隙,污纸等等,不过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够攻克解决的。”韩瑞适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高度赞扬、肯定、信服,随之见到他们没有动静,心里有点儿迷惑不解,小声说道:“你们?应该听得懂我在说些什么吧。”
  “韩校书。”马浩有些傻愣,呆呆问道:“这是什么办法?”
  “木活字。”一不做,二不休,韩瑞继续说道:“木材质量不成,不怎么容易保存,以后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用金属代替,比如铜铁铅之类,不过金属光滑,对于染印的墨汁要求很高……”
  “活字,活字……这么简单的办法,活了大半辈子,雕刻了几十年,怎么没有想到。”老刻工喃喃自语,好像大受打击。
  韩瑞深以为然,晋代时期,就有雕版印刷的存在,但是直到北宋,才有泥活字的出现,然而活字印刷术盛行的时期,却是明清两朝,期间大概有千年之久,不得不让人感慨。
  “老丈,你觉得这个方法是否可行?”韩瑞问道,毕竟理论与实际,总是有那么些许的差别,其中的分寸,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解决。
  “应该可行。”阅历丰富,老刻工很快镇静下来,眼睛多了分敬意,微笑说道:“要不是校书郎提醒,却不知道居然可以这样,儿郎们能够省力许多,你们还不快些过来拜谢。”
  一声令下,一帮刻工连忙上前行礼,热情洋溢,韩瑞有些不好意思,推托片刻,匆匆交待几句,连忙告辞离去,他才消失,老刻工就忍耐不住了。
  “马头,韩校书要印什么书,拿来。”
  卷起了衣袖,老刻工激动兴奋,准备亲自出马。
  “拿着,小心些,别弄坏了,活字排好,记得叫我。”马浩说道,留下登科录,转身向外走去,眼睛掠过一抹奇异神采,毕竟是当过县令的人,在韩瑞面前表现拙作,那不过是掩饰而已,以他的聪明才智,自然可以预见得到,如果这个办法可行,那将是很大的政绩。
  当然,最大的功劳肯定是韩瑞的,问题在于,难道自己就不能从中捞点好处,马浩寻思,认真琢磨起来……
  交办事情,尽管很快就能知道结果,不过有事在身,韩瑞不愿意久留,出去之后,招了辆马车,直接朝安邑坊而去,下午申时下班,算不上假公济私,不久就来到与郑淖约她们约定的地方,韩瑞掀帘,探身而出。
  “郎君,这里。”
  对面树下,流萤摇着嫩白小手娇呼,韩瑞轻跃下车,快步走去,茂密的树荫下,郑淖约恬静的静坐其中,听闻韩瑞到了,回眸微笑,风姿卓然。
  微笑上前,拉郑淖约起身,韩瑞低声道:“久等了吧。”
  “没有,才到而已……”郑淖约温柔回应,笑了笑,指着半隐于几株冠盖繁茂,郁郁葱葱树木后面的宅院,轻声道:“就是那里,听说你要来,主人家已经等候多时了。”
  反正是出租,又是商人身份,宅院的主人,才不怕什么名誉受损,亲自招待也十分正常,这样倒是让韩瑞放心很多。
  “既然如此,那就走吧,不能让人等急了。”韩瑞笑道,与郑淖约携手并肩而去。
  走到宅院之前,仔细打量,给韩瑞的印象不错,上前敲门,应声而开,率先出来的却是个年约二十七八岁的青年,身材颇高,蓄留两撇短须,眼睛炯炯有神,见到韩瑞,嘴角泛出和煦的笑容,拱手施礼说道:“韩校书,鄙人罗山,有礼了。”
  “罗兄客气。”韩瑞回礼笑道:“多有打扰了。”
  “久闻韩校书大名,遗憾未能亲见,今日总算如愿以偿了。”罗山轻叹道,神情恭谨,目光带有几分灼热,似乎也是追星一族。
  韩瑞洒然,有些习惯了,微笑道:“如愿以偿之后,是否有种闻名不如见面的感觉。”
  “啊……自然没有。”罗山连忙摇头,定了下神,笑着说道:“应该是见面更胜闻名。”
  第二百九十三章 嫁衣裳
  第二百九十三章 嫁衣裳
  一番寒暄,在罗山热情的礼请下,韩瑞等人进了宅院,转了几圈,典型的京城建筑形制,前后左右对称的四合院宅第,亭台楼阁精致,后院假山当户,花圃优美,环境清幽,可见修建的时候,认真下了功夫,也难怪罗山不愿意出让。(…)
  韩瑞心中满意,旁敲侧击打探罗山的底细,确定他不是谁的托之后,当下拍案决定租房,谈妥了租赁的日期与价钱,立即写了两份租赁契约,签字、盖章,按下手印,派人送去长安衙门备案,再取回来之时,已经是日落时分。
  罗山也是知机,早早吩咐仆役到东市酒家,置办了宴席,人家盛情邀请,韩瑞不好拒绝,陪同宴饮,觥筹交错,浅尝辄止,过了片刻,罗山心情舒畅,也十分遗憾道:“能与韩校书相识,真是我的荣幸,可惜身有要事,今夜就要起程,不得不走,失礼之处,我自罚三杯。”
  说罢连饮三杯,算是赔罪,随之也不等韩瑞有所反应,起身拱手,带着仆役飘逸而去,气度潇洒,颇有几分豪迈侠气。
  韩瑞走去相送,挥手作别,待到车马远去,忽然醒悟过来,连忙快步两步,高声呼喊道:“罗兄,那个租金……”
  隐隐约约,却见罗山挥手,一抹和煦的笑容,绣帘飘逸落下,韩瑞声音立止,自然明白过来,罗山是故意如此,显然不想要什么租金了,宅院白让给韩瑞居住,似乎这个时代的人,上至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身上都有些意气相投,一见如故,不惜金钱的胸襟豪气。
  相对而言,韩瑞觉得自己,真是应该感到惭愧,待人处事,却是多了功利之心,自然没有错误,但是久而久之,容易让人疏远,也难怪到京城那么久,多是点头之交,真正的朋友,却是没有几个。
  “夫君,罗公子却也是个妙人。”郑淖约盈盈走来,微笑道:“颇有陶朱公的风范。”
  唐代商人,没有沦落到明清时期,给人大骂无商不奸的地步,一些豪商巨贾,经常出入王公显贵之家,名声不算恶劣,陶朱公就是范蠡,世人视之为儒商的典范人物,郑淖约这样的评价,更是种难得的赞誉。
  韩瑞笑笑,握住她的纤手,故意问道:“他是妙人,那我是什么。”
  “郎君自然是良人,又是坏人,经常欺负娘子。”流萤笑嘻嘻道。
  雪腻的肌肤多了点红晕,郑淖约娇嗔薄怒,翻了个妩媚的白眼,轻声说道:“夫君,罗公子这样做,却是让我有些为难。”
  “怎么说?”韩瑞惊讶不解。
  “嘻嘻,郎君不知道,娘子打算好了,租下宅院之后,立即请匠人施工,改建成为江南宅院的布局。”流萤抿嘴笑道:“可惜,罗公子却这样,不让人讨厌,自然不好意思为之。”
  “胡乱改建,难道不怕……”稍微想了下,韩瑞恍然大悟,有麻烦更好,大不了赔偿,若是情况理想,干脆直接花钱买下来了,一举两得,多好。
  明白郑淖约的心意,韩瑞笑了,将她柔软滑润的纤手拢在掌心,慢慢说道:“只要有你陪伴,我的心才有着落,安定下来,能让人安心的地方,就是故乡。”
  轻轻一句话,郑淖约沦陷了,顾不上宅院之前,行人如织,直接扑到韩瑞怀中,温暖舒适的感觉,永远那么令人心安……
  华灯初上,太极殿中,烛光摇曳下,却是李世民勤政的身影,普通百姓,这个时候,恐怕已经用了晚餐,但是贵为帝王之尊的李世民,却还没有传膳,可见想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背后付出的努力,绝对越乎某些人的想象。
  高官重臣,平时还有休假的时候,但是一国之君,却从来没有假期,稍有松懈,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天下之间,皇帝却是最大的存在,况且如同李世民这样强势的皇帝,若非自己的意愿,别人怎么劝诫也不会有丝毫用处。
  皇帝的贤明与昏庸之分,其实就是在于有无自制力的问题,以及对于自身责任的认知,两个要素,李世民自然具备了,所以他就成为天下人交口称誉的明君。
  夜色渐渐黯淡,殿中的烛光更加明亮,御案上的奏折渐少,眼看只剩下最后一本,李世民心情舒畅,随手翻开奏折,顺势吩咐传膳,低头观看,忽然愣了。
  仔细浏览读下,不由得沉吟起来,看了眼上奏之人,没有什么印象,李世民踌躇了下,这本奏折,是通过尚书省呈递上来的,应该不至于有假吧。
  考虑片刻,李世民扬声道:“来人。”
  “陛下有何吩咐。”一个寺人匆匆忙忙而来。
  李世民问道:“今晚,谁在尚书省夜直。”
  “房相。”根本没有考虑,寺人直接回复,能在天子身边服侍,自然伶俐。
  “传召。”
  李世民吩咐,寺人没有废话,行了个礼,却步退下,也不用多久,听到皇帝召见,房玄龄快步行来,经常进出宫中,算是驾轻就熟,见了李世民,恭敬行礼,神情却是从容之极。
  没有废话,李世民问道:“房卿,这本,关于活字刊印的奏折,你看过了没有?”
  “启禀陛下,臣看过了。”房玄龄说道。
  “怎样,是真是假。”李世民问道:“是否验证过了。”
  “却是没有。”房玄龄老实承认,微笑说道:“不过道理相通,应该不成问题。”
  李世民默默点头,笑逐颜开,欣然说道:“若是可行,天下的读书人有福了。”
  “陛下的意思,可是同意马浩的提议?”房玄龄试问道,奏折是什么内容,他自然清楚,而且心中也有赞同之意,不然也不会呈交上来。
  “有益于朝廷,教化百姓,有何不可。”李世民笑着说道:“这个马浩,不过是区区书吏,却有这般见识,也是难得。”
  言下之意,自然是不要埋没了,暗示房玄龄予以提拔,只要是人才,李世民不论出身,一律启用,才会有今日贞观之气象。
  马浩的奏折,却是借活字印术之良机,上书李世民,将经书典籍,印刷数万册,分发各州县学,宣扬朝廷德政,笼络士人之心,自然,后面那层意思,大家心知肚明就行,对面就不必直说了。
  对于统治者来说,善教比善政更重要,因为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对于李世民来说,最推崇的自然是荀子民水君舟的名言,或许没有听过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但是李世民却是这样行事的,所以李世民看重的,不是活字印刷这门技术,而是马浩推行教化的建议,视之为人才。
  犹豫了下,房玄龄诚实说道:“陛下,这个马浩,能力确是有的,就是品德有瑕。”
  “瑕不掩瑜。”说了句,李世民问道:“他的品行有何问题?”
  乱世之时,重才轻德,到了天下太平,当然是以德为先,这个道理,李世民自然清楚,所以才会多问这句。
  “看了奏折之后,臣也觉得马浩颇有才干,就查问了下。”房玄龄说道:“得知此人在半年之前,曾为龙门县令,却因贿赂之罪,按律法革官贬职,成了刻坊书吏。”
  咦,依稀有些记忆,李世民剑眉微皱,他相信,越是聪明能干之人,没有德行,惹出的祸端比平庸之人更加难以收拾,比如杨广、虞世基、宇文化及……所以更加看重臣子的品性,这个马浩,投机取巧,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却给李世民留下恶劣印象。
  这等小人,李世民自然不想启用,犹豫不决,翻开奏折,再次浏览起来,看到其中某处,眼睛有些亮了,微笑道:“房卿,可知道这个活字印术的设想,是谁人提出来的?”
  “回禀陛下,是秘书监校书郎韩瑞。”房玄龄答道,语气平常,不带丝毫感**彩。
  你问我答,相当于皇帝的应声虫,一直是房玄龄令朝堂御史言官攻讦的地方,而且就是因为此事,李世民经常训斥,所以有段时间,关于房玄龄尸位素餐,能力平庸,不宜为相的奏折,几乎摆满了李世民御案。
  效果也十分显著,房玄龄罢相了,可惜未等某些人弹冠相庆,宫里就传来启复房玄龄的消息,如此再三,循环往复,众人总算明白了,人家君臣在玩游戏呢,大家没事不要参合,省得里外不是人。
  “嗯,校书郎韩瑞。”李世民微笑说道:“才华横溢,能力出众,自任职以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忠职守,奉令筹办曲江宴会,余功未赏,而今又令书吏上书献策,推行教化之道,深得朕心,房卿觉得应该如何嘉奖?”
  老狐狸级别的人物了,房玄龄怎能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既然活字印术是韩瑞提出的,那么献策功劳,归在他的身上,也没有什么不妥,当下考虑了片刻,点头说道:“有功必赏,理所当然,臣觉得可以适当给韩校书加个散官,以示皇恩。”
  “嗯,就加个承务郎吧。”李世民表示赞同,示意房玄龄处理此事,可怜的马浩,费尽了心机,却是给韩瑞作了嫁衣裳,也是悲剧。
  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了
  散官六品以下,算是低级官员,任命只需通过吏部铨选注拟并经过例行的审报手续即可,房玄龄身为尚书省左仆射,统吏户礼三部,这点小事,随手就可以解决了,自然不用李世民亲自下旨。(…)
  一个月不到,就升了一级,这样的速度,蛮让人眼红的,但是也不算离谱,不过毕竟由布衣白身直接任命为秘书监校书郎,已经是种破格录用,短期内又再次提拔,幸好只是散官,不然一些人的反应可不止嫉妒而已,算起来也是李世民体恤臣子的一种表现吧。
  翌日,冒着春日的蒙蒙细雨,坐车来到皇城,撑着一柄做工精巧的油纸伞,在雨中慢行,似乎有几分精神不继,到了秘书监衙署院门之前,韩瑞收伞,淋了点清新湿润的雨雾,感觉冰凉透肤,清爽之极。
  恢复几分精神,韩瑞也不抹拭,快步走进衙署,来得不早也不晚,应卯签到,与同僚们打过招呼,随手整理书案资料之类,抄了几页文卷,寻思着是否要到刻坊看下情况。
  适时,上官仪出现在屋前,招手说道:“韩校书,过来下。”
  一帮同僚望了眼,也没有在意,继续忙碌自己的事情,韩瑞也是如此,微笑走去,以为是上官仪有什么材料需要自己帮忙整理。
  秘书郎,在秘书监之中,属于中层领导,自然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房屋,级别上的差别,待遇上的不同,什么时候都存在的,韩瑞可没有闲功夫考虑,这种等级分明的制度是否合理,听到上官仪传达的消息,顿时有些愣住了。
  “加官承务郎,到吏部备案……”韩瑞有些惊讶,没有料到馅饼那么快就落到自己头上,本来以为,至少要等到活字印术完成,呈献上报之后的事情。
  “没错,恭喜你了。”上官仪表示祝贺,忽然发现韩瑞的表情异常,不由问道:“怎么,升官了也不高兴?”
  “自然不是。”韩瑞笑道:“觉得有些突然……”毕竟褚亮等人,只是口头上嘉许而已,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却升官了。
  “曲江宴会办得成功,陛下心中满意,觉得你有能力,可以重用,自然予以嘉奖提拔。”上官仪理所当然道,这点他深有体会,出仕的二三年,只是低层官员,得到李世民赏识之后,又是二三年时间,就成为秘书郎。
  虽说,近二年来,没有了动静,但是上官仪却心满意足,毕竟三十岁不到,来日方长,不必操之过急,步子稳,才走得长远,跑得太快,容易跌倒不说,可能没到顶点,中途就没有了向前走的力气,想到这里,上官仪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下韩瑞。
  但是应该怎样提醒呢,上官仪头痛,有些犹豫不决,在人家欢喜时刻泼冷水,好像有些不厚道,而且容易让人误会,沉吟了下,上官仪说道:“二十一郎,晋升固然可喜,但是……”
  “明白。”韩瑞笑道:“我不会得意忘形的,之所以取得今日的成绩,多得衙署同僚的无私帮助,而且,如果没有虞秘监、颜少监、萧著作郎、上官秘郎的指导,更是不可能圆满完成陛下交办下来的差事,至于我个人,在这件事情之中,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工作,根本不值得一提,怎敢居功自傲……”
  洋洋洒洒,大段大段的感谢致词,却是让上官仪苦笑摇头,打断说道:“行了,你心里清楚就行,升官了,准备什么时候请客?”
  “明日吧。”考虑了下,韩瑞笑道:“恰好,与乔迁之喜一起办,省得你们又来打秋风。”
  “找到宅院了?”上官好奇问道。
  “昨日相中了,已经立了契约。”韩瑞含笑点头,解释说道:“租的,人家不愿意转让,只能先将就一下,以后再作打算。”
  “也行呀。”上官仪爽朗笑道:“这也算是双喜临门,不能便宜你了,准备在哪里设宴,听说西市新开了家酒楼,胡姬侍酒,十分精彩,让人流连忘返……”
  “哇,打秋风也就罢了,居然还想趁机敲诈,真是太过分了。”
  东拉西扯,聊了片刻,韩瑞告辞退去,准备到吏部报到,表面上神态自若,实际上可以从轻快的脚步看得出来,韩瑞的心情也是蛮兴奋的,这也是人之常情,想必只有圣人,才能在升官发财的时候,保持心如止水的情绪。
  不过,连最基本的喜怒哀愁的心态都没有,做人还有什么意思。
  心情愉快,韩瑞来到了吏部衙署,道明了来意,自然有书吏在前面引请,到吏部司衙进行注批,报请门下省审复之后,韩瑞就是名正言顺的八品官员了,也就是说,以后一切待遇,官袍俸禄什么的,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核算。
  办妥了手续,韩瑞准备回去,一个书吏却走来说道:“韩校书,左仆射有请。”
  愣了下,想起尚书省左仆射是谁,韩瑞连忙应声,在一帮书吏官员的注视下,朝房玄龄处理政务的地方走去,由于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的缘故,唐代的尚书省不设令,由左右仆射主持工作,不过唐代以左为尊,左仆射实际上,就相当于尚书令,也就是宰相。
  唐朝出名的宰相很多,前有房杜,后有姚宋,首推的自然是房玄龄,可谓是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总领百司九年,宰相的位置依然那么牢固,不可替代,这样的大人物,韩瑞见了几次,但是彼此之间,没有多少交流,今日找自己,不会是为了闲聊吧。
  韩瑞猜测,疾步缓行,进了间宽敞的房屋,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堆积如山的文案资料,成排叠放,将书架箱柜都挤满了,就在这些堆积如山的文案之中,一张小巧陈旧的方案后面,房玄龄拈了支笔管,认真的批阅着奏折,刷刷点点,速度级快。
  见到房玄龄专心致志的模样,韩瑞犹豫了下,没有开口提醒,而是站在旁边等候,过了片刻,处理了本奏折,房玄龄伸手端起了杯子轻抿,却发现杯中没有水了,抬头就要叫唤,见到了韩瑞,眼睛掠过一抹疑惑,随之反应过来,微笑道:“来了?”
  语气随意,没有刻意的倨傲、冷漠、虚情假意,更加没有因为让韩瑞等候,而表现出道歉之意,只是平常的问候,却流露出真诚的意味。
  韩瑞连忙行礼道:“下官拜见房相。”
  “坐。”房玄龄微微颌首,伸手虚引,待到韩瑞坐下,温和说道:“韩校书,恪守职责,不自居功,难得之极。”
  开口就是称赞之语,恪守职责也就罢了,不自居功是什么意思,韩瑞有点儿莫明其妙,含糊其辞说道:“下官年少愚钝,行事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不得当得房相之赞。”
  房玄龄微微一笑,递了本奏折过去,温和说道:“你递交的推行教化之策,老夫看过之后,觉得有理,便呈上陛下圣览,深得帝心……”
  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