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诡域弥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阴童最后这句话似乎是对方临风说的,因为他说话时刻意用更阴森的眼光看着门口。
方临风没有害怕,但他还是退了出来,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心弦,也不知是陈嗲的晚年孤苦,还是阴童的寂寞童心,总之他第一次彻底完败了!
走出来时,景秧还在和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两个人都心不在焉。
看到方临风失魂落魄的样子,景秧也不知他这是成了还是没成,反正是没有任何动静。三个人都不知自己说了些什么,然后方临风就带着景秧走出来。
“成了吗?”
方临风转过头看着景秧焦急的眼神,一时也不知该怎么说。他突然想起聂小倩来,鬼也许还是可能大概所以或者能多考虑考虑再说吧!
总之一句话,方临风也不知自己在想什么,也就无从知道说什么。
“你不会是自己背着出来了吧!”景秧忽而感觉阴寒,立刻拉开与方临风的安全距离。
正文 (二十六)阴符
景秧和方临风是两种性子,一个正直但有时会有些莽撞,一个情感泛滥但狠起来也有蛮狠的。说白点他们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没把他们逼到生死决择时,是不可能像正义使者那样代表月亮消灭谁,更不可能轻轻松松拍着屁股走人。
方临风回到家中还在想阴童的事,他还是无法让自己透彻的明了,就好像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和高老的交谈中他知道一点,阴阳是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人因阳气而活在阳世,鬼因阴气而只能存在于阴间。人鬼是不能共存的,但总会有些鬼不愿意去到属于他们的世界,这就是闹鬼,而从老祖宗开始,就在想尽办法琢磨着怎么才能收拾这些留恋阳世的鬼。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却还有些人琢磨的方向在转变,为何会闹鬼?鬼是什么样的存在?鬼有没有思想?鬼有没有情绪?
也就是在这个转型期,《聊斋》新鲜出炉,全书述尽上百种鬼怪妖魔,在这些鬼怪之中,读者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鬼比人更具有情感,更知道恩怨分明。但这样的读本毕竟是读本,人是不可能逆转脑海中的正邪、阴阳之分,如是某个时段开始,鬼再次回复邪恶本色,世人对鬼世界的探究也就停止在此观念中。
应该说方临风也是在这种教育过程中成长的,他也一直这样认为。但今天他只听了一段对话,一分钟不到就让他的心思发生改变,甚至信念也处在崩溃的边缘。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告诉他,除魔卫道没有错,阴阳不可相融是真理。可以说他需要是种推动力,推着他举起双手的火刃让阴童魂飞魄散。
“临风,你只要点点头,我就朝你头上开枪!”
方临风正在脑中探讨最严肃的哲学命题,谁知却被景秧一句话吓得一缩脖子。
“我说你别这么冲动好不好,我又怎么会被鬼上身,再说鬼上身你这开枪又能抵什么用。”方临风差点就要学左月翻白眼给景秧看,还好他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会很惨,而且他也做不来。
“你确定没事!不对,你一定被迷了心窍,你站好,别乱动,我开一枪试试就知道了!”景秧对自己的枪很有信心,对方临风说没事很没信心。
方临风难得理他,走近大黑,将大黑抱在怀里,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没有惹鬼回来。
“呵呵,呵呵,你,我这不是紧张过头吗!”景秧有些挂不住脸子,还好没其他人在。
“那你进去后干嘛了!难道说他们不在里面,还是情况已经很糟!”景秧想想又紧张起来,要知现在不管出什么怪事都不算怪事。
“哎,都不是,那个阴童是陈嗲的孙子,我以前听说过,这个小孩出车祸死的。后来小孩的父母因为受不了这个惨事,两人都去外地工作。听说陈嗲这事后就一直病着,两个老人也因为这件事慢慢不爱理人,可能他们心里也有心结。你知道吗!我进去时听到阴童说是回来看爷爷的,而且陈嗲也是知道的,你让我怎么下手,那陈嗲还不会找我拼命啊!”
景秧没想到事情原来如此复杂,他想来想去,总是无法抓住事情的关键点。就在两人同时感到头痛的时候,景秧的电话响了,是局里法医物证科打来的电话,早晨紧急送过来的物证大部分已经有结果,而最让他们吃惊的是,他们在大圆桌的玻璃转盘背面发现问题,景秧让他们把照片传到自己的警用信箱。
在方临风家里的电脑上,景秧先将自己的U盾插在电脑上,在确认网络安全的环境下他打开邮箱,就看到技侦人员传来的断码照片。在那个玻璃转盘的背面,又有一个由无数指纹组成的图案,这次他们用的是带荧光的金属银粉,拍出的照片不像当时老赵处理的,照片里这些指纹就像上千只夜光毛虫,爬满玻璃。
两人再次看到这些图案,想法却有所不同。方临风感觉到自己肯定见过,但是脑子里就是想不起,至少有一点他知道图案是有意义的,而不像有些专家说的是无意义随意涂抹。
“你问过更多人没,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看懂吗?”方临风有些不相信,要知道中国没别的特产,就能产人。
“问过了,现在有一组专家正在和密码专家沟通,也许会有收获。对了你说你看到过,难道就一点也想不起来在哪看的吗?”
方临风不断排除脑中不相关的信息,终于在与照片对比中想到一个地方,他只是眼角瞟到而已,这也是为什么他总也想不起来。如果不是和照片对照,估计他还是会想不起来。
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拿起电话,按下重拨键。
电话嘟过几声后,朱老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
“朱老,可把您找到了,高老怎么这么快去闭关了!”
“嗯,你这是找我还是找老高啊!”
“哦,对不起,我太心急了!这次是找您,真的,不骗人,真的,您先别挂,听我说个事,我这里有张照片,等会就发彩信给您,什么!您不会看彩信!这可怎么办,您那个地方,就是我住过的房间门上不是有个图案吗?那个图案是什么能告诉我吗?什么,没图案,不是您听我说,就是在我住的房间门上方,不是有块一尺大小的那个啥吗……不是,不是那个啥,嗨,我都不知要怎么说了,这样我先发过来,您看周围有没有人能看彩信的行不行。”方临风急得快要磕头了,然后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着结果。
要说这些老头子可能平时太无聊了,不是有句老话说:老小老小嘛!他们这是越活童心越重了,别看他们岁数七老八十的,其实现在的电子产品样样都精通。刚刚他只是闲来无事逗逗临风而已,他怎么可能不会看彩信,有时他与道家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间交流就是用彩信互发图片之类的。
只是他也没想到方临风发过来的图片会让他差点跳起来,只用了一分钟不到,他就忘了自己编的故事,回拨电话过去。
“临风,你这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
“这是个命案现场的,您认识对不对!”
“我也不能全部认出来,但这个是阴符,而且是阵法中用到的阴符!这可不得了,你还有其它照片吗?最好快点将其它照片也一并发给我!”
“阴符!阴符是什么?我这里暂时还没有其它照片,晚点我再想办法,应该还有两个地方的。”
“嗯,最好将现在已发现的照片都发给我,要更清晰点的,我这里有个电脑,你把照片的像素提高点,我怕放大了看不清!”
“好的,我这边想想办法。”方临风挂上电话,才想到似乎朱老头把他给耍了。
景秧一听那个朱老知道照片中的图案是什么,兴奋得什么样的。他赶忙让物证科将昨天拍的景宏大厦照片也传过来,要知道他们的警用设备都很先进,拍出来的照片少说也有十几兆,只是这样一来,照片上的传输又成了问题。
“朱老,高清的照片是有,但文件太大了,您看有没有别的办法传过去!”方临风心里也没谱,他知道那个道观是没有网线的,因为凌楚真人不喜欢。
“这样吧,你加我Q号,发到我的邮箱里就行了。记住一定要高清的照片,我要能看清每个细节。”
方临风差点没晕倒,谁说道士都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向道的人。这不都成了与时俱进,还有Q号了!
朱老的Q是手机挂的,方临风将照片发过去,同时与他在网上联系。
朱老也将一份资料发了过来,是份手抄本的影印件,还做成了PDF格式,看起来很方便。里面有不少地方都写着注解,基本能让他们两人看懂。
原来阴符最早出现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相传是姜子牙发明的一种传递军情的信物。在后来实战中,这种阴符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加入的信息自然更多。只是阴符在发展到秦朝时期时,阴符又含有另一种概念,那就是奇门遁甲的泛称。这一时期有个重要人物将阴符一词写入著作《本经阴符七术》,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名人王诩,当然还要注明他的别名才会让大多数人知道,他就是鬼谷子。也正是他这本著作,使得在后世的传播中,阴符渐渐脱离当初的含义,从而被世人所误解。
阴符的发源地就是始于战争,其实后世还有很多道家及谋略家对这种含义深刻的阴符还是很有感情的,只是一切都掩盖在普通的表面之下。
阴符在道家内传的经卷中,属道家至高的秘术,只有在炼制最高深的符箓时才会用到。阴符在古老传承中已大多散落在民间,目前能识别的阴符只有一百多个,而阴符开创之初是有五百七十一个,各包含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的内容。
“这不就是密码文吗!”景秧看完影印件的介绍,恍然大悟道。
“嗯,看来是这样,只是不知朱老能不能认出这些图片里的文字。”
“不对啊!临风,我记得大厦的那个窗子上的阴符少说也有几百个,但这上面不是说能识别的阴符只有一百多个吗?”
方临风只在晚上大概看了一下,那个大落地窗上布满图案,现在想起来,只是觉得那些指纹特别让人心里发毛,其它的内容他还真没留意。
正文 (二十七)人盅
要说现在的科技水平还真是进步,就在他们两人讨论的时候,物证科的又把景宏大厦拍的照片发过来,这些照片已经处理过,用于显影的金属粉末在特殊光泽下呈淡淡的绿色。
他们赶忙先将照片发过去,然后才出于好奇的看起来,朱老曾发过几张阴符的照片,比对中他们发现确实与这阴符一样,看来这真是阴符。只是不知朱老能不能解读出阴符的含义,他们也不好催,只是和朱老约好下次详谈的时间。
时间这时也到下午三点,风琳在睡了几个小时后,总算是醒来。看她精神百倍的样子,方临风也有些苦笑,要知道她这可真是会睡的主,外面都快要逆天了,她还一脸迷糊。特别是看到景秧也在,还很吃惊的问自己睡了几天。
方临风家里也没有预备多少吃的,三人决定还是出去吃,谁知刚走下楼,局里就打电话来,原来是尸检报告出来,让他去开会。
这次的会议是与公安部连线的视频会议,许春生特意还叮嘱景秧注意事项,听说主持会议的领导是许老师的同学。
会议的重点还是在尸检上,这几天都有专人在进行尸体解剖,尤其是早晨景秧说过并案后,张政标还让人对三起案件死者做过横向比对,结果确实让人吃惊。
会议室中现在是全黑的,只有一张张幻灯片在放映。照片不是普遍人看到的带马赛克处理过那种,而是与死者死亡有关的脏器及解剖照,还好能参与会议的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自然不会有谁说什么,只是苦了一旁的速记员。
“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张照片是道教人士孙文生,他是第一个受害者,死亡原因为失血致死。尸体解剖后我们发现死者有别于同类死亡的特征,后对死者进行脑部开颅检查,在死者中脑部网状神经处,我们发现异常大片坏死处。我们知道中脑网状神经主要负责人体的注意及睡眠,也就是说死者死亡前应该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然后我们又对三起案件中死亡者都进行了相同的尸检,所有人的中脑网状神经都有受损情况,唯一不同的是第二起命案中死者王全武,他的中脑网状神经没有受损,所以他应该是与凶手曾见过面。”
“等一下,你说王全武与凶手见过面,是不是说其他受害人都是在没有看到凶手的情况下毙命的?”说话的是主持合议的领导,表情很严肃。
“是,受损部位有出血点,而且广泛分布于大脑中,而所有死者都因失血过量而死,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死者大脑受损早于死亡。”
“嗯,是什么情况下人的脑中会受损。”
“一般来说大脑组织是很脆弱的,但有坚硬的颅骨包裹,除非颅骨受到撞击,不然是很难让大脑损伤致死。可我们没有在颅骨上找到任何伤口,也没有可疑出血点。对尸体作毒素检查中,也有找到相应脏器受损标本。目前我们还无法作出医学上的判断,只能说死者是在昏睡或无意识中死于失血过多。”
领导显然不满意这位医学权威所做的报告,但他没有表现得很明显。
“这个案件的突破口应该归功于景秧景队长,如果不是他发现三起案件中的关联性,我们也不会查找受害人相似处。当初对尸体解剖过程中,着重于死亡原因的查找,最初也只是在孙文生的中脑部位发现疑问,后来才对另外两起案件重点排查。”
“景秧来了没有,好的,你来说说为什么会发觉三起案件是同一人所为。”
景秧没想到领导会点名让他发言,一时也没准备,愣了愣才反应过来。他飞快的在脑中组织着要说的,方临风是不是该说出来,还有直觉,他不知道这位大领导会不会信直觉。
“各位领导下午好,三起案件中凶手留下的物证非常少,而且作案手段也不相同,就目前而言,指纹比对也没有任何进展。但是让我联想到是连环杀人案的是,第三起命案现场为闹市区,又是在凌晨时分,门口有门卫值守。但没有任何人听到凶杀现场传出的声响,这是合理的。这让我想起第二起命案,案发地有七名保安人员,但他们一样被杀。凶手一定是借助了某种药品之类,让受害人早一步就晕迷或失去意识。听第三起命案的医护人员说,受害人在他们赶到时还有温热,刚刚的尸检报告也说了,他是三起命案中死状最惨的,可他还是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来。这让我想起第二起命案,有一个受害人的尸体不在现场,而是在楼下宾馆中发现,可宾馆里的服务人员却不知情。”
景秧这是第一次骗领导,而且还是系统里最大的头,他也不知自己怎么会有胆量的。
“嗯,我明白了,你这是直觉。我们每一个办案人员都应有敏锐的直觉,我们应该要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勇气……”
后面领导还说了些什么,景秧是听一半扔一半,唯一让他安慰的是三起案件并案调查。明天还有会有更精英来协助,而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这位领导竟然让景秧任专案组副组长,张政标为组长。邢鲲鹏厅长因身体原因退出专案组,景秧真没想到他竟然会如此滑头,看来能坐到厅长的位置,还真不是一般人物啊!
会后他拉着做尸检的医学专家,向他讨教受害人中脑网状神经受损的各种可能性。这位专家一时也说不清楚,就让他一起去联系国内知名脑科专家。通过网上联系,这位专家看了受害人受损的神经照片,很长时间没有说话。
“1982年的时候,陕西曾发生过一起连环杀人案。凶手残忍的程度比这起案件中的凶手更为凶残,每个受害人都有被肢解,装在陶罐里,然后还埋在地下,只露出一个头来。当时我们的技术条件有限,只能推断死者都死于失血过多,当年我就是一名实习生,出于职业的好奇,我有对其中三名死者做开颅检查。其实说实话吧,这是有失职业准则的行为,但当时进行医学研究的条件实在有限,而我正有个医学课题要攻克,所以才会冒险开颅。当就是这次开颅手术,让我知道了他们真正的死因,也就是和你们的照片中一样,都死于无意识状态。你要问我什么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损伤,不知你听说过伽玛刀手术没有,1982年的时候我也在想死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90年代我开始接触到伽玛刀手术,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那些死者怎么那么像被剂量没掌控好射线照射过!”这位专家事先已经说过不对内容负责,所以他在说的时候看似很随意。
“那案子后来破了吗?”景秧其实还有很多问题,但他还是先问了最重要的。
“案子破了,凶手是个老头,听说他的祖父母都是白莲教的分支天理教的成员,他自小就随父母一起学习邪法,这个老头天生奇丑,六十多了还没有结婚,他说这么做是为了修炼个什么法门,那些人是他养的人盅,如果再过多少天这些人就能复活了听他的话。当然这事谁会信啊!”
景秧听完,也不由得心寒,这个老头简直就是恶魔。
“那他有没有说是怎么杀人的?”
“没有,他被抓时正好被什么人破了法,我也不知道详情。只记得当时说这个老头待在牢里没出三天就死了,还好事发前他都交待命案是他做的,不然还真成了无头案。”
结束与这名脑科专家的对话后,景秧也觉得思绪反而更乱,什么伽玛刀啊!射线啊!人盅啊!都积在脑子里,不停的打转!
‘不行,查案卷,也许这个案子就是突破口!’虽说是82年发生的案子,但如果死过几人以上一定会有记录,他一想到就决定去办。
正文 (二十八)灵犀本纪
下午送风琳去上班回家的路上,方临风接到快递的电话,是高老发过来的邮包。回到家拆开一看,是本明朝时期的手写本,里面还配着图,都是出自同一个人,留的名字为路潜云。写书的时间为洪武八年,书名为《灵犀本纪》。
方临风没想到高老说的好东西会是本书,他从书名看很可能与他的身份有关。虽说这本书怎么看也是有些年岁,但是很明显的这本书保存非常好,边角的磨损很少,一看就知道很少被翻阅。书中字迹清秀,绘画也很有神韵,只是白话的文本还是让方临风有些费解。
书中首页就写了凌楚真人说过的话:天有玄机藏天下,地有灵犀藏世间。第二页有手绘的画,是个站在云中的人,脚下踩着两只鬼怪。
全书从天地初开写起,多是神怪类的传说,很多都是方临风知道,还有很多山村野志之类的,也多与妖魔鬼怪有关。重点在第十页开始,也许是第一个被确定为灵犀官的人,东晋时期建康人,时年正逢战乱,各处饥民遍野,鬼魅横行。东晋元熙三年,时年三十的吴淳平遇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当时他正与一家老小为逃离战乱而迁往乡下,在一个山村之中过夜时,他们惊动了隐藏在些的百年怨魂,这些怨魂也是死于战乱的一家人,因死得及其惨烈,所以也是怨念很深的,二更时分吴淳平家人中就已有两个弟妹横死,但当时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逃脱,只能聚在一起吓得不知所措。也就在子时怨魂齐出要夺他全家性命时,这位吴淳平突然有如神助般双手燃出火焰,将这一家子怨魂烧得一干二净。后来在吴淳平躲在乡下避难时,不断参透,终于研究出灵犀三法,此后在他五十七岁时创立广灵教。也就是在这时,灵犀官终于以天授灵官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发展至元朝末年,灵犀三法已经增至十一法,书中将其归整为:三昧真炎、夜视阴阳、乾坤颠倒、护体金轮、神行无影、渡魂聚散、洞天窥地神魂归元、养阴蓄灵、天罡不灭、雾战穷奇。
书中对每一法的解释都是玄之又玄的,方临风只是明了自己目前已知的能力,但对其中九法却不得而解,看来只能日后与高老共同探讨。
这本书的后面有位自称野鹤的清代人添加了一些内容,他总结明朝之后的灵犀官,明朝时期灵犀官曾有过几年的不世出,后到天启年间才又出现。广灵教传至清朝时期就已经没落,而灵犀十一法也再也没有增加,反而是大多都只能通晓三法或七法。
方临风看完全书,感觉到世间万物真是隐藏了太多的秘密,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完全明白的。就拿这灵犀十一法来说,他难掌握的可能就只其中二三法,但要说怎么运用却不得其法。书中对这方面的描述很少,十一法的具体运用著书之人也是语蔫不详,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本书的好处就是,他至少知道了灵犀官的能力有多大,以前都是听高老说,现在看到书本介绍,他能有直观的认识。也许有一天他也能顿悟更多的能力,而不用像现在一样还需要别人的帮助。方临风其实是个简单的人,但命运就像是俄罗斯轮盘赌,也许那天就会撞上你最不想的结局。他越是想简单,可老天越是让他担负更多的责任。
从昨天救景秧时起,他开始低下头认命,不是认输,而是认同一样东西。那就是他可以让身旁的朋友、亲人开心的活在世上,而他要做的只是变强。
合上书本时已经是下午五点过七分,今天的天气有些异常,此时屋子里需要开启灯光才行。方临风感觉有点饿,走进厨房时正好看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