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日闲扯-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持人:那说说那高晓松吧!
黑土:那小伙是谁,至今还老大没弄明白。不过既然银儿家作家用了,你想告,你就告卑!叫啥啊!炒作,绝对是炒作。如果他不嚷嚷,我还支持他,维护自己的版权嘛,他那么一叫,怎么说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白云:是啊!那小伙其实没弄明白,咱作家用他的歌是瞧得起他,是说他写的好,是夸他呢!嘿,那小伙给脸不要脸,咋就那么糊涂呢!我坚决呼吁和我一样的作家们不要再引用那小伙的歌词。咱也不听!让他一个人自我陶醉去吧!
主持人:那所有问题都说得差不多了,还有什么话呢?最后一人一句话。
黑土:又剩一句啦?那我就随便说一句,以后扯点老百姓的事儿行不?
主持人木然
白云:我最后一句话是,下回请我们,能否住宾馆,那招待所忒简陋,有失我这作家的身份!
主持人又木然
主持人:好!欢迎观看本期节目,希望大家关注本节目,给本节目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关于要饭事业分析
经过十几年被乞讨的经验,总结几个乞讨者的几招。
一:铁头功
这种形态的乞讨是几百年可能几千年都流行的一种,此招被各路乞讨者学习,流传至今。特点就是跪在地上不停磕头,磕头处的前方一般都有一个破碗或者破被子。小弟曾见过一为大爷从早上开始磕头,中午吃完饭,继续磕头,知道菜市场关门才下班。可见此人功力深厚,耐力超群。我等小辈别说磕一天,磕上九个响头必血如泉涌并直不起腰了。
这招简单易学,不用什么天赋,是人都会,并且效果不错。小弟曾见那大爷那破碗进涨不少人民币,当然,大爷经常把钱放入口袋中,破碗中就剩几个铜板。估摸一天要个两百来块不是问题。一个月工资月六千,并且免税。相当于普通白领的工资。
二:灵波微步
这招有点累人,就是靠灵敏的步伐在人群中穿梭自如,无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不管身上背了多少行李,手里还拄着拐杖假装腿脚不利落,但日行千里。小弟曾同一天,在北蔡中学门口、南新老同盛门口、上南麦当劳门口、六里新亚大包门口四个地方见到同一个大妈拄着拐杖在行走乞讨,要知道这四个地方连起来的距离超过十五公里。最后我只能叹服一句:“缘分啊!”大妈每次见到我都没让他空手,于是给予我:“谢谢啊!”的好评。
这招也非常简单,只要伸着手,往前走就行。优点就是人流大。属于人海战术。靠着人数的优点,考有同情心人的概率来取得赢利。在上海,人流量不少的地方,一个月估计也能要个七八千的。
三:紧箍咒
这招有点邪门,靠的是语言技巧。听着如意志薄弱必掏腰包。乞讨者通常以问路为名先将被讨者拦下。然后问一个离当时所在地距离二十公里以上的一个地方。并表示自己已经从三十里地以外走到此地。以博得第一步同情,特好心的人此时已经开始摸腰包并告知乘什么车过去。当被讨者听完,并告知如何走过去后,被讨者此时会拉出一个小孩,或者一个女人,又或者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孩,也有可能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孩还背着一个小孩,更有甚者是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孩,背着一个小孩,手里还牵着一个。乞讨者会告诉小孩和女人一天没吃东西,希望给一块钱买个包子给孩子吃。此时听完所有话的被讨者意志力绝对薄弱,心甘情愿掏腰包,拿出兜里所有的零钱,绝对超过一块钱,给了他。小弟有一次昏了头,给了所有的零钱后,忘记自己没钱乘车回家,自己走了五里路到家。
这种绝对高语言技术,不靠人海战术。是一种专业性非常强的招数。收入看乞讨者的技术。在出招前先得看目标人物是否面慈心善。所以这种招数主要以赢利的大小来决定收入的。但每次出招后的钱绝对超过一块钱。这比前两招有可能收到毛票的小钱来说,是一种质的飞跃。
四:萧湘夜雨
《笑傲江湖》里衡山派掌门人莫大侠使用的绝技。这种绝技并不是琴音如何美妙。主要是胡琴中带剑。而对于乞讨者来说,就是胡琴所发出的声音要凄惨。并且大多数使用二胡作为乞讨工具的都是瞎子,曾经一度认为瞎子是最适合拉二胡的,因为以前有个电视连续剧叫《瞎子阿丙》。十几年来,经常听路边二胡声,其实他们的琴艺着实烂得可以。曾在河南中路地铁站一拉二胡的大爷用那支离破碎的锯木音拉奏一首《渴望》,相信没有像我小时侯那样经受过几年民乐培训的人,估计绝对听不出那是《渴望》。当然,在蓝村路上那为大爷经历了无数次的演练,将一首《生日快乐歌》拉连贯了(每次去都拉这首歌)。但对于这种乞讨悲凉事业来说,有些不太适合。要不是这是在中国,不然真建议拉日本国歌,那音乐,简直比中国的哀歌更哀歌。
这招主要靠声音来吸引顾客的光临,这和音响店放音乐是一种目的。而其拉的是什么其实没有顾客会太多在意。只要是二胡,在我眼里,就拉不出快乐的歌,即便是那收《生日快乐歌》也拉得如和尚在唱《金刚经》。此招的优点是那音乐当托,只要人流不错,一月收入进万不成问题。
以上四招皆名门正派所传招式。传统并且富有市场考验的实力。除此之外,进几年来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人民有创新和研究出不少新招式。
比如:
诽谤型
一孕妇挺着个大肚子,跪在路边,说自己丈夫抛弃弃子,留下她孤苦伶仃无法人照顾。希望得到社会的帮助。
知识型
一学生摸样的人,在地上写上一段文字,表示自己出来求学,路上钱用完了,非常饥饿希望得到帮助。
惨虐型
把自己,或者他人的小孩,比如拐来的,捡来的,也有可能花钱投资买来的小孩,弄残废了,然后往大街上一躺,以真实的形式来博得同情心。
艺术性
现在有个人的,也有组合团队,在某个地方唱歌,弹琴之类的。这种形式可以算是一种卖艺。不过传统卖艺和狗屁膏药或者大力丸离不开关系。他们不卖狗皮膏药大力丸,所以算正常乞讨。
以下是一些看不懂的事情。
一在人民广场附近有个瞎大爷并在旁边靠着根木棍拉二胡的,有一次城管来了,他那起木棍和屁股下的凳子一路小跑,嗖地一下不见了。
曾经在杭州火车站遇见一个学生,说是过来读书没了钱回家,家里母亲病了急着赶回家,问我要:“四十块钱。”我以为是十四块钱,见她也一片孝心就给她了。可她拿了钱说:“是四十块钱!”我顿时一头雾水,有这样的要饭的么?就算我我没给齐四十,那也不是我欠她的呀,于是我说:“四十?剩下的问别人要吧!”她还不高兴呢!一句谢谢没说板着脸就走了。
还有一次,一要饭的缠着我,有手有脚,并看上去也特健康,当时我还真没零钱,我说:“不好意思,我没零钱。”他回答我:“没事,我有,我可以找零给你!”
还有很要饭的都是外地的,我在这里并不是看不起外地人,可是我想,最近新闻里也没拨什么灾害之类的,即便是个农民,你在家好好种地,难不成会饿死?而且上海附近省市也没特别穷的地方,穷的要要饭了,哪来钱乘车来上海呀?如果不是周遍城市,一个要饭的懂得投资一百多块钱买火车票到上海来要饭,定有人懂得攒个几万偷渡到美国去要美金了。
中国慢慢出现了几大怪
中国经济高度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于是大脑被钱烧的有些找不到北了。也有一些是看着别人经济高度发展,于是也求高度发展,于是想体验一下被钱烧一下,或者继续被钱烧下去,而不想找北了。
小弟最近看到几点,说出来给大家共扯。扯的不到位请大家补充,如果漏掉什么怪象,也请大家补充。
1、房子买来不是为了住的,是等着卖的。
这几年中国的房价一路狂飙,跟火箭发射似的往上冲。真不知道,这个价格还有没有老百姓能承受。上海的房家基本上都在9000一平米以上。至于9000以下的,那这个地理位置简直不可想象的。如果哪个人在市中心工作的话,那如果他买9000以下的房子,那他每天要坐半小时公交车,然后再坐一小时地铁才能到。
高档房子越来越多,以前还有什么小区,什么新村之类的楼盘。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看到的都是,什么什么城,什么什么苑,还有很多很多华丽的名字。这些都是万元以上。上次看到卢湾区有个楼盘卖5万一平米,房子一般在200平米左右。一套房子一千万。谁住?谁买得起?肯定是有钱人了。造那么多有钱人住的房子,老百姓住哪?再说,有那么多有钱人么?中国好象还没富裕到“众人皆富,唯我独贫”的地方,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红着眼说别人吧。
这现象已经持续好几年了。还是有人往里钻。很多炒房子的人,还在说,房子肯定还会涨。人们大量涌入城市,买房子的趋势是必然的。我真的不太明白那些人说的是什么话。房产很旺,确实很旺。可旺在哪?房子是全卖掉了,有人住么?十套商品房里,有3套住人的已经不错了。其他的都空关在那里,等着买主来买。
有钱人可以这么做,没错。这也是一种投资的手段。可老百姓怎么办?老百姓就得因市政工程搬到郊远地区去么?我本来住现黄浦区,原叫南市区,为了南浦大桥,搬到了浦东。还好,搬的不是很远。现在有很多地方拆迁的,搬到什么南翔,搬到那里,等于搬出上海了。并不是说南翔是外地,我相对于原来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已经适应几十年了,突然间就搬到了郊区,不乘个两个小时,还到不了原住地。老百姓是为了市政建设捐躯了。但那些丁字户们,绝对有他们的理由。
现在老百姓要买套跟原来地理位置差不多的房子,不花个百把万的搞不定。这钱从哪里来?贷款?贷款就是透资。父辈透的是我们辈的资,我们透的是儿子辈的,儿子投孙子辈的。这么透下去,跟泡沫有什么差别。感觉现在银行放资跟国民党当初发金银券一样。花一千万买套房子的感觉,跟拿一捆金银券换个大饼的感觉,好象快差不多了。
我不知道这种势头什么时候才能到头。我并不缺房子,我只是担心那些没房子的人怎么办?
2、教育不在为教育,为了赚钱。
前几年,有公文控制乱收费的。现在好象势头有所好转。其实都是在打擦边球。现在是没乱收费。就算收费,也是自愿的。学校想着法的收费,并且要学生家长自愿讨。比如什么班什么班的。各个家长都想要自己孩子多学点,比别的孩子要更多。自然就自愿了。甚至连幼儿园里还有什么英语加强班。我真想不通,三四岁的小孩子,连普通话还没说遛呢,学外国话,有效么?这不是花冤枉钱么?
不只是开这个班那个班。自从允许学校可以扩招,收赞助费以后,那就更是势利所趣。这种赞助费跟打出租车一样。有个起步费。我朋友就读的学校就是,如果不是本校生,进去就得花个万八千的。如果是报考本学校的,差一分,起步价是八千,少一分加两百。用钱来补足分数。国家有公文规定,学校收的赞助费不得用于第三产业。我就纳闷了,没见学校有什么发展,那每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费用,去哪了?
现在国家允许学校扩招,包括那些高校。国家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能享受教育的权力。结果,那些学校狮子大开口。这一口就把老百姓给吃了。穷人自然也就没机会去扩招了。只能靠努力认真读书。而那些纨绔子弟不读书,到时候爹妈花钱就行了。
大学里真学到了什么?那些大学生过的日子只有他们知道。有几个觉得自己学的东西有用的?有几个大学生成绩非常好的?他们就是去混个毕业证书罢了。而那个毕业证书在我眼里,给狗一根骨头,狗都知道怎么去混。教育是在教育人么?不就是骗学生的钱么?也就是花钱去换个证书。这个证书跟外面大街上贴着“办证”办出来的证有多少本质的区别呢?办个大学文凭的证200块就够了。但要大大学里混四年,得花掉5万来块才够。5万块花的值不值呢?学校就以他能发放有权威的证明横敛不义之财。教育人的地方居然是最为虚伪的地方。实在让人唾弃。
现在外面还有可以办到真的文凭的人。一般都是学校里的高干。他们可以帮助一群人办到真的证。只要肯花钱。从第一个学期的科目成绩,学号,甚至毕业论文都可以帮你做一套出来。而且独此一份。所有都是真的,可以查寻得到。所花的费用是那个大学相应科目读到该学位的总费用的一半到六成左右。办成的周期不过就是一个月而已。
这是多么腐败的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如何能正常的学习,发展,将来如何能够人人平等竞争呢?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实在是义愤填膺,不得不说,中国教育实在是太过腐败了。
3、宠物地位提高,从“养”改为“贡”
我不明白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已经富裕到可以花几千甚至几万买一条狗。当然,藏牧区,青海牧羊的花个万把买条藏獒看羊看牛那是无可厚非的。至于城市里,商品房大铁门锁的挺牢的,至于花那么多钱买狗看门么?当然,城市里养狗已经不是为了看门。狗不再栓在门口。而是住在狗窝里,睡的比席梦思还舒服的狗床上。至于么?
养狗成了养宠族攀比的条件。别人牵一条几万的狗在遛,你牵一条八千的狗都觉得丢人。这些狗吃的比一般老百姓还好。好狗配好粮。万把的狗一个月吃狗粮就得七八百,甚至上千,这还是主食。他们的主人还要给狗买零食,买玩具,买衣服。还要给狗美容。一个月开销,一两千。至于么?
一百斤大米多少钱?一百斤大米够一家三口吃多少天?绝对比狗吃得少。他们在这么“贡”狗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中国普遍不富裕呢?还有多少失学儿童,有多少人连口饭都吃不饱,还有那么多穷人得了病没钱医治躺家里等死的。他们怎么能对一条狗那么好,而对同胞却视而不见呢?有人说,养狗亲人。那它主人怎么就没他的狗亲人呢?
大熊猫快绝种了,大家保护起来。杀只大熊猫,活该枪毙。那狗是为了什么呢?在城市里找只狗要比找只蛤蟆简单多了。可现在狗的身价都快超过人了。为什么?狗创造了什么了?我想不通。把养狗的钱,捐给那些失学儿童,他们将多么感激你?说不定哪天,家里只剩条狗,没人送终,或许以前被捐助过的孩子会进一份孝道呢!狗究竟能干什么?就因为摇几下尾巴,就值几万?现在一个人在路上被车压死,才赔多少钱?真的有些无法理解,无法理解。
狗就是一条狗,再聪明,再漂亮,也还是条狗。你为了自然平衡,你把它喂饱了,养的健康就行了。至于大把大把花人民币么?人民币这么花跟烧纸钱有什么区别?好好想想,在人类还吃不饱的情况下,至于让狗走上奢侈之路么?
脑中还有几点,想完了接着扯,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补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