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萨特:荒谬人格-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身。在30年代,现象学还是一场正在发展着的运动,这是一场悬置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判断、直接与事物打交道的哲学运动,因而也是针对西方传统的反叛运动。 它之所以反叛西方哲学传统,是因为传统哲学既不是严格的科学,又不足以描述人的存在的意义,不足以反映人的价值。 现代现象学运动的先驱本来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德国数学家,他叫胡塞尔,

…… 42

    恶心:对世界荒谬的揭示73

    早年曾致力于把心理学分析引进数理逻辑的研究。胡塞尔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小个子,根据传记作家的描述,他留着山羊胡子,戴一副钢框眼镜,雄心勃勃,还有一副要移动数学研究的群山的势头,32岁的时候,他发表了《算数哲学》,标新立异地对数理逻辑的某些重要概念进行了一次心理学分析。 胡塞尔的大作发表之后,遭到了数理逻辑的缔造者弗雷格的严厉批评,弗雷格说他这本书根本上混淆了心理学和逻辑学之间的界限。 这一权威批评无疑宣告了青年胡塞尔全部研究工作的失败,但这一失败丝毫无损于胡塞尔的雄心壮志,他立刻改弦更张,不再对数学作心理分析,而是回过头来努力使哲学成为一门精密科学。 他非常认真地学习了布伦塔诺主讲的哲学课,这使他受益终身。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意向性”

    ,即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就是从他的老师布伦塔诺借鉴过来,并加以改造发展的。要使哲学成为一门精密科学,真正的“知识”与貌似知识的“意见”之间的区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为此,胡塞尔清算了在他的教师布伦塔诺还存在着的心理主义,即把真理理解为一种心理规律的倾向,以便达到真理的绝对性。心理运动中包含了物理的、生物的过程,人的感觉、情绪和欲求等,都可以当作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在这种意义上说,心理的东西的确可以还原为物理的东西。 但是胡塞尔指出,人心理的特点,并不在于它的活动过程,而在于其心理内容。 心理活动是一种自然现象,服从自然规律,而心理内容则是思想领域中的事,服从逻辑规律,两者是有根本区

…… 43

    83萨特:荒谬人格

    别的。 心理世界既不是物理世界的一种特殊形态,也不是数学式的纯逻辑形式,它是有客观对象内容的精神世界,而这个内容又不是物质世界的刺激、反应的结果,而是理性的一种建构,是一种意义世界。胡塞尔揭开了语言的神秘面纱,让人们看到了语言符号的两面性。 他向人们证明:语言符号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它是它的所指,它指示一个具体的事实或对象;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表达,它描述一种思想。“所指”与对象有关,而表达则与意义有关。由此,胡塞尔从新发现了意义的世界。在意义世界里,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现象与本质是同一的,本质就是现象,现象就是本质。那么如何达到这种本质呢?胡塞尔运用的是现象学的“还原”法,既然一切存在者都与纯粹意识相关联,那么清除惯常的意见和想法,回到纯粹意识就是达到真理的绝对性一个可靠方法。 胡塞尔建立了一套现象学的“还原法”

    ,把各种成见、各种假定统统“放进括号”

    ,“存在而不论”

    ,而直接诉诸纯粹意识的直觉。 胡塞尔认定,回到了纯粹意识,也就是回到了事实本身。现象学为萨特客观地理解人生提供了武器,提供了一个把人们从抽象的概念堆里推回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一个有力的扛杆,它让人们重新拥有他们的希望与失望,幸福与痛苦,爱情与憎恨,重新拥有他们的不完满,以及他们为这种而付出各种努力,进行的各种奋斗。1932年,萨特与他过去的同学雷蒙。 阿隆有一次看似平常、但对萨特却十分重要的交谈,那是在巴黎蒙特巴纳斯街

…… 44

    恶心:对世界荒谬的揭示93

    的一个叫拜克。 德。 盖兹咖啡馆里。 阿隆是萨特大学时的老朋友,当时正在柏林的法兰西学院研究胡塞尔的现象学,他回巴黎后,萨特和萨特的女友西蒙。 波伏娃与他在盖兹咖啡馆度过了一个夜晚。 他们要了这家咖啡馆的特产——杏汁鸡尾酒。阿隆指着自己的杯子对萨特解释说:“看,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是一位现象学家,就可以谈谈这杯鸡尾酒,并从中搞出哲学来。”

    据西蒙。 波伏娃回忆,萨特当时激动得脸色发白,因为阿隆所说的,正是萨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东西:如实地描述他所看见的、所感触到的东西,并从中找到真理。萨特立刻买来了一本介绍胡塞尔现象学的书,狼吞虎咽地啃起来。这本名叫《胡塞尔现象学的直觉理论》的书让萨特着了迷,他要急不可耐地给在柏林读书的老同学阿隆写信,请他帮忙弄点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详细材料。在阿隆的提议下,萨特决定申请193—1934年度柏林法兰西学院研究生奖学金,以便到德国留学,到胡塞尔的国家去研究胡塞尔。他如愿以偿了。 从此,萨特走上了现象学的道路。 凭着现象学这一锐利的武器,萨特才能对存在进行真正的研究;通过现象学,他就能思考:萦绕于他自己和人们心中的那种虚无感倒是什么了。

…… 45

    完成你自己wanchengniziji

    1942年,37岁的萨特已经自信能够对艰深的哲学问题进行正面突破了。 他已经有了充分的学术训练、丰富的思想储备和必要的生活积累:留学柏林以后,他完成哲学论文《论自我的超越性》,两年后,即1936年,这篇论文在权威的《哲学研究》杂志上发表。 同年,他的第一部专著《想象》出版。 接下的几年里,他的短篇小说《墙》、长篇小说《恶心》、论文《情感理论初探》、论著《想象心理学》先后面世,他在艺术和思想方面的成就已经为世人所公认。 在这期间,他当

…… 46

    完成你自己14

    过中学教师,也当过兵,还一度被德军俘虏过,他切实地体验着变化多端的生活,他要进一步对生活本身作现象学的描述。 这时,他在爱情上的几度波折也使他在感情、气质等方面成熟起来,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真正男人,并在与西蒙。 波伏娃一起探索新的男女关系模式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他要开始对存在与虚无的领域作冒险的挺进了,他要对“人是什么”这斯芬克斯之谜进行现代哲学的解答。

    一、虚无与自由

    人是什么?或者说:人与物有什么区别?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说法而已。 因为要说出人是什么,也就是要说出人与物的区别。 但我们看看传统的回答,“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政治的动物”

    ,“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等等,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把人作为一种物来看待的。在这些对人的定义中,尽管人与其它的物有所区别,但仍然还是一种动物,仍然是物。 人们试图将他们与动物区。。别开来,以找到自己身而为人的意义,但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却恰恰把自己当成一种动物了。受过现象学良好训练的萨特对前人的教训有清醒的认识。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小心地绕过语言的陷阱,力图不落言筌。结果,他到达的是一片空无的境界。于是,萨特认定,空虚才是人的真实存在。换句话说,人就是虚无,而且是一切虚无之源。

…… 47

    24萨特:荒谬人格

    如前所述,萨特把虚无理解为一种否定性,即对存在的否定,对“有的”否定。 如果我们同意他这种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真正的否定性的起源恰恰就是有意识的人。 没有肯定就没有否定,没有存在就没有虚无,虚无并不“存在”

    ,虚无是存在的自我虚无化。 根据这种思路,萨特推论说,“无论如何应该有一种存在(它不可能是‘自在’)

    ,它具有一种性质,能使虚无虚无化、能以其存在承担虚无,并以它的生存不断地支撑着虚无,通过这种存在,虚无来到事。。 。 。 。 。  。 。 。 。 。物中。“

    (《存在与虚无》第53页,三联书店1987年)这种。。带来虚无并承担着、支撑着虚无的存在,既然不可能是“自在”

    ,那就只可能是“自为”的存在,即人的存在。在萨特看来,世界一切存在可以划分为两在领域,就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就是人的有意识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即一般所谓的客观实在,但萨特宁可把它叫做“自在”的,而不愿叫做“客观”的,因为传统形而上学的主、客观划分已经让人走进了死胡同。作为一个现象学家,萨特认为自在和自为从来就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存在,共处一个统一的结构中。 一般所谓的客观实在,在萨特看来不过是存在物所显示的那个东西,是一系列显示存在物的现象。它是自然浑成的,对自己是不透明的,没有任何东西作为它的原因和目的,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意图要实现,所以萨特叫它为“自在”。它只是事实上的偶然存在,而没有其必然性和创造性。在意识对它进行干预之前,它既不是这,也不是那,只是一个混沌,一堆偶然的堆积,没有任何本质,也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它就是引起洛根丁恶心'奇+书+网'

…… 48

    完成你自己34

    的那种存在,这种存在自在着,它是其所是,不能自我否定,也不否定任何东西,它不能带来虚无。带来虚无的只能是人的意识,只有人的意识是自为的存在。人的身体由于其物质性,也是一个自在的存在,因此,人必须存在于世界之中;但由于人有了意识,所以他是自为的存在。 意识作为自为的存在,虽然以人的身体这种自在的存在为依凭,但它却不受自在的决定。 萨特称它是存在中的一个“窍”

    ,因为绝对的意识是没有实在性的,它是存在的缺乏,。。 。 。 。是一个“虚无”。换句话说,它本来什么也不是,而只是有待于成为什么。 但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有其意向性活动,把自己外化为物。我们在前面说过,萨特的重要现象学观念之一,就是: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 这意味着意识总是与它所不是的东西相联系的,意识到一个东西就是使这个东西具有意义,同时也使意识自己具有意义,意识作为自为的存在是意义的赋予者,又是意义的被赋予者。 但是,当意识意识到一个对象时,就同时意识到它自己不是它所意识那个对象。我意识到桌子,我没有变成桌子,而是是意识到桌子不是我。 这样,意识通过对象而表明自己不是那个对象,没有实在性,而只是虚无。意识这种把自己外化于物,同时又把外物内化于自身的意向性活动,就是人的实在。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带来的各种希望、意图,才有了否定,因而也才有了虚无,所以萨特把意识的过程叫做“虚无化”的过程。 自在的事物本来是一片无意义的混沌,当人的意识投射到某个事物上与之相遇时,它才显出一定的意义。由

…… 49

    4萨特:荒谬人格

    于意识本来是虚无,所以当人从自在中显出某物时,就是把它意识化、虚无化了。 而且,显出一个事物同时也就是无视于其它的事物,这又是对其它事物的一次虚无化。通过如此这般的推论,萨特认定:“人是使虚无来到世界上的存在。”接着,萨特进一步论证:为了使虚无通过人而来到存在中,人就首先应该是自由的。 萨特说:“存在只能产生存在,如果人也属于这个生产过程,他只有超出存在才能超出这个过程。 如果他应该能考问这个过程,就是说,使他本身置于存在之外,并同时削弱存在之存在结构。 然而‘人的。。 。 。实在’不能——哪怕是暂时地——消除置于他面前的存在团块。 人的实在所能改变的,是他与这个存在的关系。 对人的。。实在来说,把一个特殊的存在物置于圈外,也就是把他自己置于相对于这个存在物的圈外。 在这种情况下,他逃离了这存在物,他处于不可触及的地位,存在物不可能作用于他,他已经退而超乎虚无之外。 人的实在分泌出一种使自己独立出。。 。 。来的虚无,对于这种可能性,笛卡尔继斯多葛派之后,把它称作自由。”

    (《存在与虚无》第55页,三联书店1987年)。。萨特在这里力图给他所钟爱并毕生为之奋斗的“自由”

    作一个严密的哲学论证,但出于文学家的习惯和爱好感性的天性,萨特又忍不住给了自由一个形象化的解释,说自由是人的实在“分泌”

    出来的一种使自己独立的虚无。这样一来,反而让我们感到有点不好理解了。 这种哲学论证与文学语言错杂使用的习惯,曾经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萨特自己也承认他这种习惯有损于他的思想的表达。其实,萨特在这里的意思,简单来讲,为了使人的意识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发挥其意

…… 50

    完成你自己54

    识化、虚无化的功能,人就必须超乎存在的必然王国之外,自由地处理他与存在的关系;尽管人的身体要服从物质规律,是不自由的,但人的意识就其本性讲,必然是自由的,所以,人的自由是人的实在本身所决定的。 这就意味着,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要你是一个人,你就注定是自由的。 你可以使用或放弃你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都是你的自由选择,就是你采取不选择的态度,你的不选择也仍然是你的一种选择,所以它是你的自由的表现。人本身是一个虚无,除了自由,你与我都没有既定不变的“本质”

    ,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是你的自由;你要获得什么样的本质,那要看你怎样进行你的自由选择。面对贫穷,你可以选择偷窃而成为小偷;你可以选择锲而不舍的奋斗而成为穷且益坚的志士;面对挫折与错误,你可以灰心丧气而成为逃兵,也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教训而再接再厉。 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客观条件都不能决定你是什么人,你始终是一个虚无,你必须不断地通过你的自由选择,来完成你的实在,来获得你的本质,成为你所要成为的人。人存在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本质,这种过程,就是从虚无到实有的自由选择过程。很多人都意识到人生的虚无,但意识到虚无只是一个起点,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面对这虚无。 伟大的思想往往都是出于怎样面对虚无的解答,而不是仅仅指出虚无。萨特的解答是:通过自由的选择去从虚无中建立你的存在,以你的行动去获取你的本质!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马上就会看到,萨特不仅以他的思考,而且以他的全部情感,以他的整

…… 51

    64萨特:荒谬人格

    个人生,作出了他自己的这一解答。

    二、存在主义爱情

    如果说爱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的话,那么萨特的爱情,则无疑是一个存在主义的壮举。抽象地讲,萨特与西蒙。 波伏娃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相亲相敬,白头偕老,似乎完全符合中国人恋爱婚姻的理想标准,但实际上他们的性爱观念却有着最大胆的法国式浪漫和最理智的哲学式探索:他们终身相伴而又终身未婚,就是说,他们从未像通常的作法那样结婚登记、举行婚礼、组成家庭,同时,他们在感情、性爱上的自由开放程度,他们对新的家庭形式——“三人家庭”的尝试,即使是在西方,也有点惊世骇俗的味道。但他们的爱情无疑是很成功的。 他们周围的人是这么评价,他们自己到晚年时更是为此而意满自得。西蒙。 波伏娃说:

    “在我的一生中,有一件事勿庸置疑是成功的,那就是我与萨特的关系。30多年来,我们只有一次在夜间怏怏不乐地去睡觉。”

    (见A。 马德森《心心相印》,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下同)

    萨特说:

…… 52

    完成你自己74

    “我认为她是漂亮的。 我始终认为她是漂亮的,尽管当我初次遇到她时她戴着一顶难看的小帽子。 我决计要结识她,就因为她漂亮,她曾经有、并且至今仍有那深深地吸引人的面容。惊人的是,西蒙。 波伏娃竟有男子的智力和女性的敏感。简言之,我在她身上发现了我可能需要的一切。我俩从未真正争吵过,除了为一些无聊的事。”

    西蒙。 波伏娃说:

    “我们始终如此殷勉地批评、纠正或认可对方的想法,以致我们几乎可以说是在共同思索。 我们共同留下许许多多的回忆;我们以同样的工具尝试掌握世界,在同样的框架内排练这些尝试,以同样的检验标准指导这些尝试。往往是我们中的一个写了句子的开头,而由另一个把它写完;如果有人问我们一个问题,提问者知道,我们会作出同一回答。一个字眼、一种感觉、一点预兆的刺激,就会使我们俩沿着同一条思想轨迹行进,并且,我们会得出对第三者来说完全是莫名其妙的一个结论、一段回忆、一点联想。”

    平心而论,萨特并不英俊。 三岁的时候,他得了白内障,后来的他就每况愈下,到七岁左右,萨特的右眼已处于半盲状态,再加上他虚弱不堪的瘦小身体,你就是说他是个丑陋的孩子,也许都不算太过分。 常言道,“爱人都是人家的好,孩子都是自家的好”

    ,在母亲眼里,萨特还是一个天使般漂亮和可爱的孩子,她每天都以极大的兴趣为小萨特打扮。可是,不知为什么,她总是把小萨特打扮得像个女孩,而且让他留

…… 53

    84萨特:荒谬人格

    着姑娘一样的美丽长发。 萨特长了一头漂亮的卷发,只要他这头漂亮的卷发飘动在耳际,她就有办法只看到儿子的美丽,而无视其令她揪心的缺陷。但是,随着萨特一天天长大,他的长发让外祖父再也不可忍受了,他绝对不容许别人把他的外孙弄成一个女里女气的人,为此,他和萨特的母亲发生了冲突。 也许她更喜欢萨特是个女孩,也许她觉得自己的乖儿子应当具有天使一样可男可女的性别,应该有女性的温柔,总之,她坚决不让别人夺去儿子美丽的长发。一天,外祖父拉住萨特的手,说要带他去散散步。 爷孙俩刚刚来到街上,外祖父就把萨特拖进了一家理发店,他说:“我们来让你妈妈吃一惊。”

    萨特小时候很喜欢让别人吃惊。这是他们家的一大情趣。 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一个戏剧性的事件,总让人惊喜不已,接着便是拥抱和亲吻。然而当萨特容光焕发地回到家里的时候,他却只听到了尖叫声,没有拥抱,也没有亲吻。 母亲把自己关在她的房间里哭泣。 小萨特被母亲的悲伤弄得莫名其妙,母亲当然不会向他解释其中的真正原因,其他人也不会。直到12岁的时候,他才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使他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真正的打击来自与萨特同辈的孩子们。在萨特眼中,这些孩子都是健壮、敏捷而美丽的。 在他们面前,矮小的萨特感到自惭形秽,他的聪明,他的知识,在这些活生生的英雄面前会显得一钱不值。 他渴望与他们一起玩耍,即使在他们的游戏中扮演一个默不作声的小角色也好,他太想当一个躺在单架上的伤员或一个牺牲了的士兵了。 但他们却看也不屑

…… 54

    完成你自己94

    看他一眼。萨特的母亲根本想不到身材矮小也会成为问题。她自己是一个身材颀长的女人,娘家的人也个个牛高马大,萨特的矮小应归咎于他的父亲,萨特家的人都具有矮小的遗传特征。 当年她嫁给了一个矮小的海军军官,她没有感到矮一点有什么不好,她甚至还喜欢儿子能够长得小巧玲珑一些,不仅“便于携带”

    ,而且也延长了婴儿期,使她的母爱能有更长时间的满足。 为了向萨特证明矮小的确不算什么缺点,她牵着萨特从一棵树下走到另一棵树下,从一群孩子中走到另一群孩子中,不停地恳求加入,不断地遭到拒绝。 黄昏的时候,萨特回到家里,回到他的幻想可以纵横驰骋的书阁里,他才真正感到了安全与自信。 在幻想的故事中,他一口气杀死了一百个恶仆,为他白天的屈辱雪耻。萨特遇见西蒙。 波伏娃是在1929年的复活节之后,那时他24岁,风华正茂,正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准备毕业考试——这是他上一年做毕业论文过于标新立异的代价。西蒙。 波伏娃比萨特小三岁,其家境介于贵族与上层资产阶级之间。她父亲是个律师,可是却有损家风地喜欢演戏。母亲是外省的一个银行家的女儿,虽然生得端庄美丽,但童年女修道学校的生活给她留下了明显的烙印,与生气勃勃、智力超群、喜欢离经叛道的父亲相对照,母亲总是有点郁郁寡欢,行为守旧。 西蒙。 波伏娃继承了她母亲的姿色和她父亲的智力与性格。 然而,如果依中国人的审美眼光来看,西蒙。波伏娃也许算不上美丽动人。 从照片上你就可以看出,她身体高大,面部线条刚毅有余而柔媚不足,似乎是过于男性化了。 但只要你注意到她那双敏感多思、有着女性特有的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