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宫发言人菲茨沃特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制造飞机坠毁这样的大屠杀恐怖活动如果没有政府最高层人士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因此美国政府把矛头直指利比亚最高领导人卡扎菲。随后,美英两国通过意大利驻利比亚大使馆向利比亚递交了起诉书和通缉令。

利比亚对此采取了强硬立场,拒绝交出所谓的嫌疑犯。

1992年3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748号决议,要求利比亚在4月15日前交出嫌疑犯,否则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从15日起中断与利比亚的空中联系,实行武器禁运,直到利比亚交出嫌疑犯为止。但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并不把制裁放在心上。他发表谈话说:“我将对任何实施安理会制裁措施的国家采取报复行动。”

1992年4月15日,制裁正式生效。这一天,所有从利比亚出发的航班都遭到拦截,被迫返航。法国、瑞典、日本、德国等国驱逐了利比亚的外交官。

1995年3月23日,美国悬赏400万美金,捉拿嫌疑犯。

1995年12月,英国下令驱逐利比亚驻伦敦的高级外交官,以报复利比亚驱逐英国外交官的行为。

6年多的制裁给利比亚经济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但利比亚一直坚持在第三国审理疑犯。1998年2月,国际法庭作出裁决,认为有必要听取利比亚的申诉。英美也同意在荷兰审理该案。1998年7月,英国和美国达成一致,涉嫌制造泛美航空公司空难的两名利比亚人可在海牙受审。

1999年4月,利比亚终于交出了两名嫌疑犯。他们在荷兰海牙接受了依照苏格兰法律进行的审判。

欧盟暂时中止对利比亚的制裁,但美国依然坚持对利比亚的制裁。华盛顿拒绝全部取消联合国对的黎波里的制裁,除非利比亚在洛克比一案的审判中与联合国充分合作。

12月21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说,如果两名涉嫌制造1988年“洛克比空难”的利比亚人被证明是清白无辜的,他将谋求道歉和赔偿。卡扎菲还说,世界各地对美国的憎恨以及美国制订的政策是造成恐怖分子把目标对准美国公民的原因。卡扎菲在“洛克比空难”11周年之际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采访时说:“美国非常清楚,由于它自己制订的敌对政策才导致它在世界上处处遭到憎恨。”

2000年5月3日,审判正式开始。审判地点设在距阿姆斯特丹约50公里的前美国军事基地宰斯特军营,3名苏格兰籍法官负责审理此案。2001年1月,三名法官一致裁定迈格拉希犯有谋杀罪,弗希迈则无罪释放。迈格拉希被判处无期徒刑,他将在格拉斯哥一座监狱中服刑。随后迈格拉希提出了上诉。2002年3月,法庭驳回了迈格拉希的上诉并维持原判。

2003年3月,利比亚与美英两国终于达成了政治协议,同意承担空难的民事责任。利比亚同意向每位受害人赔偿1000万美元,赔偿总额达27亿美元。同年8月,利比亚在给联合国的信中表示承担“洛克比空难”的责任;9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解除对利比亚制裁的决议;11月,苏格兰法官判决迈格拉希犯有制造“洛克比空难”的罪行,他最少要在狱中服刑27年后才能申请假释;12月,利比亚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武器计划,并向国际武器核查员开放领土。一场僵持了15年之久的国际纠纷终于有了结果。

2004年3月,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访问利比亚,他是自丘吉尔于二战中访利比亚后,第一个到访利比亚的英国首相。

“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一则报道说,卡扎菲当时非常担心成为美国报复的目标。由于担心美国会再次袭击利比亚,卡扎菲开始“给他知道联系方式的每一个阿拉伯领导人打电话”,呼吁举行一次阿拉伯国家峰会。“卡扎菲担心的是,除了通过讲话,他与美国政府没有任何直接的沟通”。美国使馆的官员被告知:“卡扎菲在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通电话时已经歇斯底里,仿佛只有这位国王的亲自出面干预才会防止美国的行动。”

本·拉登过去的庇护人、苏丹总统巴希尔也恳求其他阿拉伯领导人证明他没有参与“9·11”事件,并举行一次阿拉伯国家峰会。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试图表示声援美国和对美国友好的其他阿拉伯政权。“苏丹和利比亚领导人在与埃及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通话时显得非常害怕。”苏丹大使给埃及外交部打电话时“声音颤抖”,苏丹总统巴希尔给穆巴拉克的电报“与其说是详细的讨论,不如说是紧急的求助……看来苏丹领导人好像认为自己很有可能成为目标”。

文章说,“卡扎菲可能更加害怕,尽管埃及作出了更加焦虑的反应”。时任埃及外长的艾哈迈德·马希尔于2001年9月17日前往的黎波里,与利比亚领导人举行了会谈。

看来,英美与卡扎菲之间的不信任和仇恨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

因此,关于英国军情六处参与谋杀卡扎菲的阴谋也并非完全不可信。当然英国政府一直不肯承认,英国外交大臣库克的解释是,2003年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首先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后又交出几百名的恐怖分子名单。从2003年3月起,利比亚就开始了与美英长达9个月的秘密谈判。布莱尔首相的利比亚之行,终于让两国关系重归于好。鉴于两国的关系一直朝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当年的谋杀计划根本不成立。

当然这只是库克的解释,事实上,美英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从来就没有真正友好过。除了视卡扎菲为眼中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同样备受西方世界的关注,他就是当年作为利比亚一方的首席谈判代表,肩负重任的利比亚对外安全局局长穆萨·库萨。二十多年以前,穆萨·库萨曾被英国驱逐出境。

卡扎菲平稳执政数十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高官多为其亲戚、亲信。穆萨·库萨就是卡扎菲的一个近亲,一直深受信任。多年来,库萨担任过诸多要职,特别是在搜集西方国家的情报方面。

库萨是利比亚的激进派,与西方对抗多年。20世纪70年代,他担任利比亚驻英国大使期间,对流亡英国的利比亚持不同政见者进行严密监控,甚至公开威胁。库萨的行为巩固了卡扎菲的统治,却引起英政府的不满。1980年,英国指责库萨是“包庇谋杀利比亚两名持不同政见者的凶手”,并将其驱逐出境。

回国后,库萨依然是卡扎菲的红人,他曾是卡扎菲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革命”的主要执行者。1994年,库萨被委以对外安全局局长的重任,成为利比亚情报机构的最高负责人。

长期以来,西方情报界一直视库萨为“恐怖大亨”,指责他是多起“恐怖事件”的幕后策划者:1986年4月,西柏林一家舞厅门前发生爆炸,两名美军士兵丧生。美国指责库萨及其情报机构与这一事件有关。后来美军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时曾考虑将利比亚情报机构列为目标之一。

“洛克比空难”后利比亚一名特工被判有罪,但许多人认为裁决不够公正,他们说,利比亚情报机构的高层领导应被送上法庭,当时库萨正是利比亚情报机构的“二把手”。

1989年9月,法国UTA航空公司一架飞机在尼日尔上空爆炸。法国人怒不可遏,负责调查的官员声称:“库萨应该接受审讯!”

在西方世界眼中,利比亚多年来一直支持恐怖主义,作为卡扎菲的亲信和利比亚情报机构领导人的库萨,绝对脱不了干系。

然而近年来,随着利比亚外交政策的调整,库萨的角色也随之转变。他更多地以“合作者”的姿态出现在西方面前。

就在“9·11”事件发生后不久,库萨与美国助理国务卿威廉·伯恩斯举行密谈,除了向美方提供与“基地”组织联系密切的“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织”的情况外,他还表示,“卡扎菲也曾受到恐怖分子暗杀威胁,因此恐怖主义是利美两国共同的敌人”。

此后,库萨向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军情局提供了恐怖组织在非洲和欧洲的据点情报。2003年初,正当西方国家因“菲律宾人质危机”焦头烂额时,又是库萨出面向美国提供了阿布沙耶夫武装的情报,对解救人质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五十八章 军情六处代表会见卡扎菲之子赛义夫

2003年,利比亚被英美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流氓国家”,备受制裁与孤立,直到同年12月,利比亚正式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后,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才得以缓解。2007年,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戈登·科雷拉出版了一本新书《购买核弹》,讲述了他通过采访了解到的事实真相。

原来在2003年3月中旬,伊拉克战争正如箭在弦上。英国秘密情报局总部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者是一名巴勒斯坦的“中间人”,他要为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向英国政府传递一个信号,愿意将该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放到谈判桌上;同时,卡扎菲之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要求与英国政府会面。

对英国政府而言,从长年对峙的对手处获得“求和”的信号无疑是重大消息。英国政府立即作出反应,由军情六处派出两名官员,在伦敦高级住宅区一家酒店内与卡扎菲之子赛义夫进行初步接触。

赛义夫一直有卡扎菲接班人之说。他事后回忆说,那是他此生第一次与英国情报机关正面接触,“在此前很长时间内,我一直把这些人看做魔鬼、敌人”。即便已经决定坐到他们面前,他仍不确定最终是否会被出卖,更无法确定英美是否正在盘算上演一出利比亚版的“巴格达剧变”。

赛义夫告诉英国人,卡扎菲希望与英美合作打造中东改革新计划。一名英国官员随即追问,利比亚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事怎么办?赛义夫回答说,卡扎菲已经准备处理这一问题。

听到这一答复,两名军情六处官员打电话给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外交顾问戴维·曼宁,征求应对意见。十分钟后,曼宁回电表态,英国政府对利比亚表露的意愿持怀疑态度,但兴趣不浅。言下之意是可以继续谈。军情六处的两名官员随后告诉赛义夫说,他带来的消息的确令人振奋,但还是有必要由他的父亲亲口证实。于是三天后,一架飞机载着两名军情六处的官员飞往利比亚。

如果是倒退十年,要由卡扎菲当面证实的要求简直是天方夜谭。在过去十多年中,卡扎菲在英美等国的眼中一直是支持恐怖主义、蓄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独裁者形象。

1984年,利比亚驻英国大使馆门前发生反对卡扎菲的示威游行。在现场维持秩序的英国女警察伊冯娜·弗莱彻被从使馆内射出的子弹击中身亡。英国怀疑利比亚与枪击事件有关,随即与之断绝外交关系,双方由此开始了十多年的交恶。

其实这种关系的转暖,除了两国政府态度的转变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也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人就是有巴基斯坦“核弹之父”之称的科学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

在争取与美英进行谈判的同时,仍心存疑虑的卡扎菲同时选择了把另一半赌注押在卡迪尔·汗身上。当时利比亚准备全盘购进卡迪尔·汗的核武器制造技术,这样只需照搬而不用再另行研发,不过代价也预计高达1。4亿美元。当英美情报机构把视线锁定在卡迪尔·汗的网络上时,利比亚的计划也逐渐浮出水面。时至2003年前后,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伊拉克。美英当时选择动武的理由正是怀疑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研制计划。

眼看着伊拉克和伊朗等国家先后因此成为目标,卡扎菲政府也开始了新的思考,不知道斥巨资引进的核武器制造技术,究竟是安全保障还是更大风险?用利比亚驻英国大使穆罕默德·祖艾的话说:“我们当时意识到,获得这些武器可能比没有武器面临更大危险。”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曾在英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赛义夫坐到了英国情报人员面前,并促成了两名军情六处官员走进其父位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巨大帐篷。

第一次会面,卡扎菲向来访者传递了简单干脆的信号:没错,利比亚准备放弃核武器制造。对于两名英国情报官员而言,有了这番表态已经够了。当时军情六处的一位官员随即询问:“谁来具体负责谈判?”卡扎菲毫不含糊地回答说:“穆萨·库萨。”

军情六处的那两名情报官很快就见到穆萨·库萨。一见面,英国情报官员就开门见山地表态说,双方合作的前提是利比亚必须把“底”全交出来,因为英国对利比亚核计划的了解也许比利比亚估计的还要多。不过暂时还不是公开手中所掌握情况的时候,以便检验利比亚的“真诚度”。

穆萨·库萨当然知道,英国的这些“了解”主要是来自于英美情报机构对卡迪尔·汗秘密网络的调查,所以他并没有急于表态,只是应付而已,主要是谈了利比亚政府的诚意。

军情六处的情报官从利比亚返回英国后,立即向英国首相府以及外交部门汇报了初次接触的成果。首相府的意见是,对方所言可信但不可尽信,应该谨慎进行下一步的谈判。

2003年4月,一名曾见过卡扎菲的英国高级情报官员赶到华盛顿,与之同行的还有时任军情六处的负责人理查德·迪尔洛夫。到美国后,他们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一同去了白宫,拜会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布什对此事的回复是,美国赞成继续与利比亚接触——但由英国牵头。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谈判中,在英方和美方看来,利比亚一直在刺探对手究竟掌握多少情况,不肯和盘托出,只承认一些并非至关重要的核计划内容。一直到了当年的9月,谈判仍无实质进展,利比亚也开始担心,并要求对方派出“更有分量”的非情报机构官员。于是一名已经退休的英国重要人物受命出山,带着布莱尔一封亲笔信和英美情报人员一起会见卡扎菲。布莱尔在信中保证,只要利比亚足够“配合”,就能重新回归国际社会。

在会见时,那名要员直接问卡扎菲:利比亚是否准备彻底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以及全部相关内容?

卡扎菲的回答是肯定的。

尽管如此,利比亚仍拒绝英美彻查其核设施,担心事情败露可能招致国际社会谴责,因此谈判陷入僵局。

就在关键时刻,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人员在调查卡迪尔·汗时获悉,利比亚核计划所需的重要原料部分已经被发往利比亚。当他们赶到码头时,运送关键证据的货船已经起航。经过近乎疯狂的紧急寻找,这艘货船最终在通过苏伊士运河时被锁定。英美情报机构必须尽快作出决定:查还是不查?

如果通过搜查掌握关键证据,不但可以迫使一向维护卡迪尔·汗的巴基斯坦政府澄清立场,还可以在对利比亚的谈判中掌握主动权。不过,如果搜查行动不慎曝光,是否会重伤利比亚颜面,导致本就微妙的谈判崩溃?英美情报机构最终决定,采取秘密搜查。为此,英方特意争取到德国和意大利情报机构的支持,但严格遵照布什和布莱尔的要求,闭口不谈与利比亚的秘密谈判。

德国情报人员在德国汉堡找到了这艘货船的所属者,并通过他们向货船船长发去指令——改变路线,而且“什么都别问”。文人小说下载

2003年10月4日凌晨,这艘货船驶入意大利南部塔兰托湾。等候在岸边的调查人员有两个小时搜查时间,他们需要从船上两百个集装箱中找到被怀疑装有“证据”的五个集装箱,并检查其中内容。

军情六处的情报人员在这次秘密检查中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在没收了相关的货物后,就立即放行,允许货船继续向既定目的地进发。

在拿到证据的数小时后,英国军情六处一名高级官员立即同穆萨·库萨取得了联系,要求紧急会面。一见面,这位情报官员就质问穆萨·库萨说:“为什么在承诺取消核计划的同时还在继续购置核原料?”

不出所料,利比亚人果然大为震惊。

此次敲山震虎立即有了效果。两个星期后,军情六处和中情局的情报官员获准进入利比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的心脏地带。事实上,直至进入核查环节前,知情者的圈子仍被控制在相当小的范围内。一些参与谈判的英方人士称,这是他们参与过的最为秘密的外交行动。美国一方也不例外,就连时任副国务卿、现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的约翰·博尔顿起初也不知情。

2003年10月19日,中情局一架飞机在约定的时间飞往利比亚。飞机上除了参与谈判的英美情报人员之外,还有核武器、导弹及生化武器专家。抵达利比亚后,核查小组立即被介绍给利比亚的那些负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的官员。当时利比亚的那些官员显得相当紧张,他们在导弹、生化武器方面比较配合,但仍拒绝承认利比亚存在核弹研制计划。经过十天的工作,核查小组离开利比亚,几乎无功而返。不过,英美政府高层似乎并没有太过失望。现任英国国务卿、时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康多莉扎·赖斯当时说,如果换成她,也不会在第一次核查时就亮出所有内幕。

为了加快核查步伐,军情六处和中情局负责谈判的高官邀请穆萨·库萨于当年11月秘密访问英国,穆萨·库萨如期而至。在此次会晤中,英美谈判代表出示了关于利比亚发展核武器的有力证据,包括一名利比亚参与核计划的官员与卡迪尔·汗谈话内容的录音。面对证据,利比亚人同意再进行一次核查。

2003年12月1日,英美核查小组重返利比亚。这一次,利比亚一方态度明显转变,终于带着核查人员深入利比亚境内,让他们见到了多处秘密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利比亚官员还出示了从卡迪尔·汗处购置的大量原材料,但至于是否销毁仍未最后松口。

12月11日是核查小组此行的最后一天。下午3时左右,利比亚官员终于承认他们核计划的最终目标为制造核武器。第二天一早,在核查小组登机前,利比亚官员最终交出了一捆资料,其中包括六七个信封,信封中是利比亚从卡迪尔·汗处购得核武器研制方案的最有力证据。

在此后四天内,英美谈判代表进行紧急磋商,讨论与利比亚谈判的最终定案。就在这时,全球各大媒体都在争相报道一则惊天新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于12月13日在其家乡提克里特被美军抓获,这不能不让利比亚的谈判代表为之一震。

尽管有了萨达姆的前车之鉴,但是在接下来的12月26日的谈判却还是无果而终,彼此仍然严重缺乏信任感。原本预计一小时就可完成的谈判,却从上午11时一直谈到了傍晚6时。利比亚一方由谁来宣布?英美随后如何表态?几乎每个环节、每个字眼都争执不下。一名与会者事后形容说:“这是一场‘如果不是所有事情都达成一致就什么都达不成一致’的谈判。”

无奈之下,谈判代表只好建议布莱尔和卡扎菲进行电话会谈。12月18日两国元首进行了首次通话,才得出最终定案——利比亚于19日21时通过国家电视台正式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的消息。

可是到了既定的时间,利比亚国家电视台仍在按照原计划播放一场足球比赛。英国官员火速致电英国驻利比亚大使,要求查证。

直到当晚21时30分,足球比赛结束后,利比亚对外联络与国际合作秘书(即外交部长)沙勒加姆才出现在电视画面中,宣布“弃核”的消息。随后卡扎菲也通过利比亚通讯社发表声明证实,利比亚正式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接受国际社会武器核查。不到半个小时后,布莱尔赶在英国晚间新闻节目结束之前,向卡扎菲通电话对他的决定表示欢迎。

几天后,一名信使从利比亚赶到伦敦,给英国首相布莱尔,还有那些当时参与谈判的军情六处官员捎来了利比亚的特产——椰枣,还有卡扎菲本人对顺利解决这一事件表示满意的口信。

2004年2月,有巴基斯坦“核弹之父”之称的阿卜杜勒·卡迪尔·汗发表了一纸声明,公开承认向伊朗和利比亚等国非法转让核机密。这则消息再次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不过,英国军情六处的情报官员从会见卡扎菲之子赛义夫开始,到利比亚最后正式宣布放弃核计划为止,所做的一切努力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赞许。

第十七卷 秘密窃听,牵动王室万缕千丝

第五十九章 窃听器装到首相官邸

秘密窃听应该是世界各国所有情报机关常用的手段之一,英国情报机构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英国情报机构居然敢在首相官邸安装窃听装置,监听多位内阁成员;而窃听的结果不仅与国家机密有关,而且还能听出英国王室的私情与丑闻,这实在是让平民百姓眼界大开。

2010年4月18日,英国《每日邮报》公开报道了军情五处(即英国安全局)当年曾经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安装电子窃听装置的往事,被秘密监听的对象至少有5任首相及其内阁成员。

已经解密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