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姝的东宫生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看了董嬷嬷一眼,吩咐道:“你去将姐儿的屋子收拾收拾。”
    蕙姐儿原先住的屋子,每日都有宫女进去打扫,根本就不用董嬷嬷来做。太后这话,只是告诉郭氏,蕙姐儿依旧住在寿康宫。
    听太后这么说,郭氏心里头才松了一口气,她带着蕙姐儿过来,若是太后让她再领回去,不就是告诉满宫的人,蕙姐儿失了太后的宠爱,那样的话她这个太子妃的脸面还往哪里搁。
    幸好,太后只是借机训斥了她几句,并没有存心要让她难堪。
    “太后若没有什么别的吩咐,那臣妾就先告退了。”郭氏福了福身子,见着太后点头,这才退了下去。
    等到郭氏离开,太后就开口道:“哀家就说,用不了几日,她就带着蕙姐儿来给哀家请安了,你瞧瞧,哀家说的可有错?”
    太后这话中,饱含着对郭氏这个太子妃的不满。
    “太后在宫中多年,自是料事如神,郭氏虽然精明些,却不敌太后十分之一。”董嬷嬷伺候了太后多年,这些玩笑的话,也只有她敢说。
    太后听着,脸上的表情倒也缓和了些,只说道:“以往哀家只觉着她虽然肚量小,却也不是抬不起来的。可如今,却觉着郭氏真心配不上昱儿。”
    太后这话,实在是重了些,董嬷嬷即便心中有想法,也不好说什么。
    这太子妃是皇上亲选的,她一个奴才哪里敢质疑。
    皇上亲选的,不好也只能是好。
    怕只有太后,才敢毫不顾忌的说出这话来。

  ☆、第74章 韩氏

伴随着秋日的到来;殿选终于结束;东宫也少不得要添了新人。
    一大早去了太子妃那里请安;秦姝这才知道;这一次皇上指了两名女子,一个封了淑女;一个竟直接给了选侍的位份。
    太子妃说这话的时候;脸色并不好看;想想也是;那个淑女倒也罢了,另外一个一进来就封了选侍;实在是让人心里头堵得慌。
    可不管如何;旨意是皇上下的,郭氏乐意不乐意,都得装出贤惠欢喜的样子,等着新人进来。
    郭氏将手中的茶盏搁在桌上;沉声道:“往后东宫里人多,和睦二字就格外的重要,谁若是失了分寸,就别怪本宫不念平日里的姐妹情分了。本宫说的,你们可都明白?”
    众人站起身来,福了福身子,齐声应道:“谨遵娘娘吩咐。”
    郭氏扫视了众人一眼,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满意的神色。
    “都坐吧,这些日子姚氏跟着嬷嬷学规矩,怕是很长时间才能出来了。”
    郭氏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微微露出几许遗憾,可在场的人谁看不出来,郭氏心里头哪里会有半分的不忍。
    若真是不忍,就不会如此迫不及待的让嬷嬷教导姚氏规矩。
    毕竟,姚氏的伤虽然好了些,可也只是好些而已,能走动,并不代表能承受得了宫里头嬷嬷的教导。
    要知道,宫中的嬷嬷向来厉害,更别说是郭氏下了死令,说是若是姚氏的规矩再学不好,她头一个饶不过的便是那嬷嬷。
    如此一来,姚氏的日子怕是悲惨的很。
    “如氏,听太医说你害喜害的厉害,如今可好些了?”郭氏转过头,带着几分笑意对坐在那里的如氏说道。
    “已经好多了,多谢娘娘记挂。”如氏站起身来,朝郭氏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
    秦姝坐在那里,心里头也有几分奇怪,要说如氏一连动了两次胎,前些日子又害喜害的厉害,吃什么都吐,这会儿的气色怎么还能这么好?
    “姐姐就不必操心了,如氏那里,有妹妹照看着,出不了什么岔子。”坐在那里的王才人突然开口道。
    自打上回被郭氏禁足后,王才人和和郭氏就撕破了脸皮。
    王才人不将郭氏这个太子妃放在眼中,从不称郭氏一声太子妃或者是娘娘,只肯叫一声姐姐。
    “你既然有这心思,就用心些,别像上回一样那么莽撞,差点儿害了殿下的子嗣。”郭氏听了王才人的话,只拿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才徐徐道。
    这话一出,王才人的嘴角的笑意立时就僵在了那里,却只说道:“娘娘说的是,姐姐生养过,自然比妾身更懂得这些。”
    王才人这话,分明是在讽刺郭氏年龄大,虽然生养过却只生了个女儿。
    不得不说,自打和郭氏闹翻脸后,王才人的口才就格外的好,不知道是不是胆子大了的缘故,还是说人家一直都是这样会说话,只是之前碍着郭氏太子妃的身份,很多话不好说出来。
    秦姝坐在那里,看着郭氏的脸色一点点阴沉下去,只觉着郭氏这个太子妃也是很可怜的。
    虽然贵为太子妃,可在宫里头却是无依无靠的,最亲近的怕就是身边的孙嬷嬷了。
    和郭氏相比,王才人就幸运多了,既有楚昱泽的恩宠,背后又有皇后娘娘撑腰,真是想不得意都不可能。
    更别说,因着上回的事情,郭氏已经将王才人得罪狠了。
    见着郭氏沉下脸来,殿内的气氛立时就有些凝重起来。
    郭氏看了王才人一眼,刚想说话,就见着王才人从坐上站起身来,微微屈了屈膝,道:“妾身身子有些不舒坦,姐姐若没有什么别的吩咐,那妾身就先告退了。”
    郭氏看了她半晌,才嗯了一声。
    秦姝见着王才人离开,心里带着一些不解,王才人即便不将郭氏这个太子妃放在眼中,也不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郭氏这样的难堪。
    秦姝不晓得她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转念一想,却也觉着没什么,反正都已经得罪狠了,谁又在乎再得罪一些呢?
    王才人和郭氏这个太子妃,这辈子注定是不死不休。
    见着王才人离开,郭氏才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桌上,随着她的动作,茶盏中的水立时就溅了出来。
    秦姝她们坐在椅子上,也不好说什么,郭氏都开口让王才人离开了,那王才人就不算坏了规矩。
    更别说,她们神仙打架,她们作为底下的小鬼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
    好半天,郭氏在开口道:“说了这会儿子话,本宫也有些乏了,都回去吧。”
    听着郭氏的话,秦姝,如氏,还有葛氏才站起身来,福了福身子,告退了。
    只过了两日,就有太监领着两位新人进了东宫。
    秦姝一早就派人打听过了,那个一进宫就被封为选侍的,是镇国大将军的次女,姓韩,闺名叫做雅兰,虽然是庶出,却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可以说,是个全身上下都透着才气的女子,在京城里,算得上有些名气。
    而另外一个姓曹的淑女,闺名叫做沁雪,出身比起韩氏来就不值一提了,只是一个从六品小官的女儿。
    这会儿,两人已经在东宫住下了,只等着郭氏那边发话,才好去给太子妃请安。
    “主子,奴婢远远的瞧了一眼,那曹氏倒也罢了,那韩氏的相貌比起王才人来也不逊色。”银杏说着,脸上忍不住带了一抹担忧。
    这韩氏也不知道有什么福气,不过是一个将军府的庶出女儿,一进宫就能封了选侍。
    这会儿就和自家主子平起平坐,那往后她若是得宠了,再给殿下生个儿子,主子可不就被她压了下去?
    韩氏长得这般好看,又是琴棋书画样样都拿得出手,殿下怎么可能将她冷落了。
    她也只能祈求老天,让韩氏没有孩子,要不然,就是和常氏一样,即便有了孩子,也落不到好下场。
    这样的想法虽然有些狠毒,可在这宫里头,可不就是拼谁得宠多一些,谁能替殿下生个孩子。
    银杏在宫中这些年,虽然偶尔也会动一些恻隐之心,可总的来说,见惯了生死利益,早就麻木的没有感觉了。
    听出银杏语气中的担忧,秦姝拿着茶盏的手微微顿了顿,才问道:“这韩氏,真有你说的那么好相貌?”
    宫里头美人多,连宫女十之□□都长得不错,能让银杏这般防着的,怕是这韩氏真有那种让人一见倾心的好相貌。
    听着秦姝的话,银杏重重点了点头:“等主子往后见了,就知道奴婢为何这么说了。”
    秦姝听了,倒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她倒有些好奇,想尽早见一见这位京城才女。
    韩氏和曹氏在东宫住了三日,才等来了太子妃身边的孙嬷嬷,说是让两人一块儿去拜见。
    听了孙嬷嬷的话,韩氏和曹氏很快就收拾妥当,赶到了正院。
    因着是去拜见太子妃,曹氏显然是有些紧张的,双手握在一起,身子都在微微颤抖着。
    而韩氏,却是瞧不出一丁点儿的紧张来,身上有种从容冷静的气度,倒让跟在身旁的孙嬷嬷高看了一眼。
    听说这韩氏只是将军府庶出的女儿,却也教养的这般好,也不知费了多少功夫。
    孙嬷嬷在前头领着路,很快就到了正院。
    “两位主子先在这里等会儿,老奴去通报娘娘一声。”孙嬷嬷看着二人,恭敬地道。
    韩氏点了点头,冲着孙嬷嬷露出了几分笑意,而曹氏,却是因为紧张,待韩氏说了这话之后,才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孙嬷嬷却已经福了福身子,掀起帘子走了进去。
    过了一会儿,就有宫女出来,说是太子妃请两位主子进去。
    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进去,一眼就见着坐在软榻上,身着一袭镶金边湖绿色菊纹宫装的太子妃郭氏。
    “婢妾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两人缓步上前,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
    郭氏听了,微微笑了笑,却不叫起,只带着几分审视看着站在面前的二人。
    她的视线在曹氏身上匆匆扫过,见着曹氏不自禁握紧了双手,就将视线移到了韩氏的身上。
    这一看,不免让她这个太子妃都惊艳了一把。
    虽然韩氏只穿着一件极为普通的牡丹花纹衣裳,头上也只插着一支羊脂玉簪子,站在那里却是让人移不开眼。
    她的年纪本就小,今年只有十六岁,乌发如漆,白皙的肌肤透着几分红润的光泽,一双眸子宛如水一般清澈,更让人无法忽略的,便是她通身的书香气,郭氏早就听说这韩氏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心里却并不以为然,京城中的女子,徒有虚名的多得是。
    难不成,还真能比得过后宫的那些个女人?
    可如今只见着她这通身的气质,郭氏便知道这韩氏腹中的学问怕是真的。
    郭氏看着站在那里的韩氏,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儿,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也不知道将军府是怎么教养女儿的。
    郭氏收回视线,才笑着开口:“起来吧。”
    “谢娘娘。”蹲了好一会儿,韩氏和曹氏的腿早就有些麻了,这会儿听着郭氏叫起,心里头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却也看得明白,这太子妃怕是个厉害的。
    两人起来后,孙嬷嬷这才拿了一个蒲团,放在离郭氏不远处的地方。
    又有宫女端着托盘,托盘里放着一盏茶。
    依着宫中的规矩,新进宫的主子要给太子妃见礼,太子妃喝了这杯茶,才算是承认了二人的身份。
    韩氏比曹氏位份高,自然是在前头拜见,只见她缓步上前,从宫女的手中接过茶盏,恭恭敬敬跪了下来:“婢妾给娘娘请安。”
    郭氏也不为难她,只接过茶来,轻轻抿了一口,将茶盏交给站在那里的孙嬷嬷,又将手腕上的一只玉镯褪了下来,赏给了韩氏。
    “既然进了宫,往后就好生伺候殿下,殿下向来喜欢有才气的女子,想来也会看重你的。”郭氏这话,便是给了韩氏极大的体面。
    听着郭氏的话,韩氏莞尔一笑,恭敬地道:“谢娘娘赏赐。”
    韩氏起身后,曹氏又见了礼,只是她的身份低,郭氏只赏赐了她一根金簪,就让她起来了。
    这番鲜明的对比,让曹氏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儿,只碍着她身份低微,不能如何,心里却是对韩氏羡慕得很。
    她虽然只是个从六品小官的女儿,却是嫡女,而韩氏,再怎么也只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女,怎么就配成为殿下的选侍?
    这一进东宫,她住的地方那么小,只有两个人伺候,而韩氏,却住了那么大一间房子,听说,是原先常选侍住过的。
    常选侍也是个有福气的,虽然因为难产而死,却到底为殿下生了个儿子,如今安哥儿还养在太子妃的名下。
    可见是她住过的地方风水好,要不然东宫这么多女人,怎么偏叫她生下了殿下的长子。

  ☆、第75章 吃醋

韩氏从屋里头出来;就朝曹氏点了点头;回了自己屋里。
    虽然两人之前采选的时候住在同一处;可如今韩氏的地位可不是曹氏这一个淑女能比的。
    曹氏见着韩氏离开;心中暗怒,只觉着韩氏仗着自己身份高;是故意在给她难堪。
    她二人一同进宫;又被指给太子殿下;不管怎么说;,这些日子的情分不是假的;韩氏怎么能连话都不说一句;就走出去了。
    曹氏心里委屈,她满心欢喜进了东宫,却没想到,太子妃是个厉害的;昔日的“姐妹”也端着身份,不再和她亲近了。
    曹氏从未想过,之前在院子里韩氏和她同住一个屋檐下,两人或多或少都要说几句。
    纵是这样,也不过是面上的交情,哪里就能称得上姐妹之情呢?
    曹氏这样,分明是高看了自己,也低估了韩氏的傲气。
    韩氏虽然只是将军府的庶女,可也是自小在主母的身边长大,那通身的气度,可不是谁都能学来的。
    她哪里,会将一个小小从六品官员的女儿放在眼中?
    曹氏心中暗恨,却没有办法,只能匆匆忙忙跟了出去。
    殊不知,这一幕早被院子里的宫女禀告给了太子妃郭氏。
    郭氏听了,眼中闪过一抹不屑:“本宫就知道,那曹氏小家子气,成不了什么气候。”
    “娘娘说的是,方才过来的时候,老奴就瞧了出来,老奴只是不明白,娘娘为何对那韩氏这般客气。”还赏赐了她一只镯子,那羊脂玉镯,娘娘已经戴了好长时间了。
    孙嬷嬷心里不明白,按说韩氏长得这般狐媚,娘娘心里头哪能高兴。
    听着孙嬷嬷的话,郭氏一哼:“她一个庶女,哪里配得上本宫与她客气,本宫只不过瞧着她是个有造化的,从旁指点她而已。”郭氏说着,视线落在站在那里的孙嬷嬷身上,若有所思道:“嬷嬷可明白本宫的意思?”
    孙嬷嬷伺候了郭氏多年,一听这番话,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娘娘的意思,是想让韩氏为娘娘所用?”孙嬷嬷试探着开口问道。
    听着孙嬷嬷的话,郭氏点了点头,嘴角勾出一抹笑意:“凭韩氏的相貌,迟早都会得宠的,她一得宠,得罪的可就是王才人和秦氏。秦氏倒也罢了,王才人背后可有皇后撑腰,到那个时候,韩氏是何境地可想而知。而本宫,就是要让她成为本宫的人。”
    “姚氏是个不中用的,本宫身边可不能没有个可靠的。”
    孙嬷嬷听了,了然的点了点头,面上却闪过一抹担忧:“娘娘难道不怕她日后。。。。。。”
    孙嬷嬷的话没说完,可意思却是明白的。
    有郭氏的帮衬,再有韩氏这样的相貌,韩氏想不得宠都难。可若是韩氏心大了,成了第二个常氏,那就不好了。
    当年常氏可是仗着自己的恩宠让自家娘娘失了脸面,可别因着娘娘心善,最后却养出白眼狼来。
    到时候,可就不好收拾了。
    郭氏拿起茶盏看了站在那里的孙嬷嬷一眼,徐徐道:“韩氏若是个聪明的,就会来投靠本宫。她读了那么多的书,岂会是白读的。”
    听郭氏这么说,孙嬷嬷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心里隐隐觉着不知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只好暂时咽了下去。
    “娘娘,老奴派人打听过了,昨个儿康平公主已经带着如月郡主回了南边儿了。”
    自家娘娘惦记着寿康宫的事情,她这个当奴才的自然要时时刻刻注意着。
    只是没想到,康平公主会带着如月郡主离开,要知道,太后对如月郡主的宠爱可是实打实的,比起对蕙姐儿好出不知道多少,倘若如月郡主呆在太后身边,让太后亲自教养着,日后怕是个更有造化的。
    孙嬷嬷是个聪明人,琢磨了一夜,就想出了缘由。大概,是因为康平公主并不是太后的亲生女儿,而是抱养的以故宁太嫔的孩子。
    不是亲生,再怎么得宠总也会有些忌讳。
    大概是康平公主不放心,将如月郡主留在寿康宫。
    听了孙嬷嬷的话,郭氏的脸上才露出一抹笑意,这康平公主,只不过是太后的养女,却在京城里呆了这么长时间,太后待那如月郡主,也是格外的好。
    尤其想着那日在寿康宫如月郡主活泼欢快的样子,再看看她的蕙姐儿,相比之下,她心里头岂能不嫉妒。
    她的蕙姐儿,本也该是这样活泼的性子,却被太后养的安静老实,处处都守着规矩。
    可见,太后对蕙姐儿的宠爱,比起如月郡主来,根本就不值一提。
    她这个当母亲的心里也难受,可又能如何,只能盼着那如月郡主早点儿离开皇宫,回了南边儿,这辈子就再也别回来了。
    哪怕是等到殿下登基后再回来,那时候她就是皇后,而蕙姐儿就是正宫嫡出的公主。
    哪一点比不得如月郡主的尊贵?
    郭氏心里想着,眼中含笑,好半天才说道:“走的好,本宫倒盼着康平公主一辈子都别回来了。”
    孙嬷嬷笑了笑,只说道:“娘娘哪里的话,等到殿下登基,娘娘封后的那一刻,这康平公主纵是回了京城,还不得巴结着娘娘。”
    这些年,太后的身子愈发的不好了,怕是等不到殿下登基了。
    没有太后撑腰,康平公主又算得上什么尊贵?倘若真的尊贵,就不会嫁到南边儿,好些年都不能回京了。
    听了孙嬷嬷的话,郭氏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深了起来,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如氏的胎怎么办,你可想好了?”郭氏喝了一口茶,突然开口问道。
    孙嬷嬷眼中带着一抹算计:“老奴本想着让个宫女来做,可如今娘娘既然想要抬举韩氏,倒不如将此事交给韩氏,看看这韩氏是不是真能为娘娘所用。”
    孙嬷嬷也是在听到郭氏说那些话的时候,才猛然想到这个点子。
    若是韩氏真来投靠自家娘娘,总要做些什么才好,总不能白白的庇佑了她。
    听着孙嬷嬷的话,郭氏思忖了片刻,才点了点头:“好,不过此事也不能耽搁的太久,这韩氏若真是个有骨气的,不想着投靠本宫,这主意可就没什么用了。”
    孙嬷嬷点了点头:“老奴知道,如氏的肚子才六个多月,都说七活八不活,娘娘就再等上一个月。”
    郭氏吩咐道:“这些日子多盯着秦氏那里,本宫瞧着,殿下对她也着实宠爱了些。到底是本宫看错了眼,那秦氏竟也是个妖媚惑主的东西。”
    孙嬷嬷面色一肃,忙应了下来。
    这边,秦姝正陪着楚昱泽用膳,突然就打了个喷嚏,不禁揉揉鼻子嘟囔一声:“看来,是有人在说婢妾的坏话。”
    听着她的话,楚昱泽笑了笑,并不以为然,这种话,怎么能当真。
    若真是如此,他天天被人念叨着,不得时时刻刻打喷嚏。
    “天凉了,将孤方才穿的那件披风拿过来。”楚昱泽朝站在那里的银杏吩咐了一句。
    银杏听着这话,顿时就愣在了那里,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那披风可是殿下的衣裳,怎么可以穿在自家主子身上。
    “还不快去!”见着她站着不动,楚昱泽脸色一沉,呵斥了一声。
    银杏吓的脸色一白,忙走了过去。
    “银杏胆子小,殿下这么一吓,怕是晚上都要睡不着了。”见着银杏慌慌张张的走到软榻前,秦姝忍不住瞪了楚昱泽一眼,开口道。
    楚昱泽说:“孤倒不知,孤有这么可怕?”
    秦姝见着他眼中带着几分坏笑,急忙讨好的说道:“怎么会,殿下最好了,是银杏那丫头胆子太小。”
    楚昱泽看了她一眼,不紧不慢道:“也不知道,当日是谁见了孤,站都站不稳的。”
    听着楚昱泽的话,秦姝不禁有些脸红,刚进宫的时候,她确实是很怕他。谁让他成日都摆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谁见了能不害怕?
    见着银杏拿着披风走了过来,秦姝连忙道:“殿下就不要取笑婢妾了。”
    她那样,分明是怕在银杏这个贴身宫女的面前失了脸面。
    楚昱泽被她逗的哈哈大笑,却是没有再说什么,只让银杏伺候着秦姝披上了披风。
    这一穿上,倒真觉出几分暖意。
    “多谢殿下。”秦姝看着楚昱泽,感激道。
    秦姝最大的优点,就是该说好听话的时候绝对不会藏着掖着,也不会觉着不好意思就不说了。
    她一早就发现了,对付楚昱泽这样的男人,一定要让他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倘若他今天送了她披风,她却连谢都不谢上一句,怕是往后他都不会送她什么好东西了。
    这世上的人,哪里有不爱听好话的,更何况,她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从不作假。
    这一点,楚昱泽一定也看了出来。
    听着秦姝的话,楚昱泽眼中的笑意愈发的浓了起来,只说道:“你喜欢,就披着,孤那里还有好多。”
    秦姝听着他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