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村长-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已严重下降,能为杨仁毅演示一遍是非常的不容易。
“看到那边的两根竹竿了吗?”两人走出屋子,胡大爷指着二十米外的两根有碗口粗细的老竹竿说道。
“看到了!”两个竹竿就笔直的竖在那里,上面还架着一根横条,显然是平时用来晾晒东西用的。
“我这次要射的是左边那根,你仔细看好我出刀的手式!”胡大爷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银光闪亮的三寸柳叶飞刀,刀尖倒捏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平稳了一下呼吸之后,右手在身侧划出一道半圆,手中的飞刀顺势激射了出去。
“射中了!”经过体内灵气能量的强化,杨仁毅的眼力早已经大大增强,二十米的距离他看得一清二楚,飞刀已经射穿了竹竿。虽然竹子是空心的,但是坚硬度却比许多木头要高,特别是这种已经干透的老竹子,而且竹子的表面很光滑,如果飞刀射入时不是与接解面保持垂直的话,很容易会被滑到一边去,这可比射木头之类的困难多了。
二十米射穿碗口粗的竹竿,就杀伤力而言已经能够比拟普通的手枪了,而且这还仅仅是第一式,杨仁毅不禁开始期待这《落星九式》的后四式将会是何等的不凡。
……
见识了胡大爷的飞刀绝技之后,杨仁毅连忙扶着他回到了屋里,刚才的那一刀竟然消耗了他老人家不少的体力,毕竟对于一位七旬老人来说施展这门绝技对身体的负荷还是太重了。
“师傅您好些了吗?”杨仁毅倒了一杯热茶让胡大爷喝下之后,他的气息终于平缓了下来。
“哎,真是不服老不行啊!”胡大爷感叹了一句,当年他一口气能射出九把飞刀,射完之后仍然能够脸不红,气不喘,可是现在仅仅一把就已经让他感到全身疲惫。
“师傅,要不您给我讲讲您老人家以前的事情吧!”杨仁毅对于胡大爷的过去倒是非常感兴趣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位奇人竟然甘愿窝在这个小山村里一辈子。
经过胡大爷的讲述,杨仁毅终于对他老人家的过去有了详细的了解。胡大爷的祖、父两代都是山东当地的名医,1928年的时候侵华日军在山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由于胡大爷的祖父在济南当地享有“神医”的盛名,于是被小鬼子征召为几位日本军官看病,胡大爷的祖父对小鬼子那是恨不能喝其血食其肉,哪里肯为这些畜生治病,在他断然拒绝之后被小鬼子无情杀害,当时胡大爷才年仅几岁。祖父被杀害之后,他的父母带着他逃离了济南,而在逃难的路上,胡大爷的父亲救了一位身中数枪,几乎要断气的人,后来才知道这人竟然是山东地界上赫赫有名的一位独行大侠,人送外号“赵一镖”的赵忠华,那次赵忠华之所以受到如此重伤,是因为他想要潜入日本军营暗杀日军军官,凭着他一手出神入化的飞镖之术,成功射杀了一名大佐,可是在撤退的时候被哨兵发现,引来了数百名鬼子的围杀,虽然他一路射杀了几十个鬼子冲出了封锁,可是身上也被射中了几枪,最终晕倒在一条小路旁边,正巧被逃难经过的胡大爷一家给救了。赵忠华伤好之后有感于胡大爷一家的救命之思,甘愿追随左右,在当时那个乱世,有这么一位奇人异士保护,让胡大爷一家省去了不少麻烦。后来一家人逃难到了洪城,胡大父的父亲又干起了老本行,并且凭借精湛的医术很快闯出了名声。赵忠华自从上次受伤之后,虽然救回了一条命,但是却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把胡大爷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看待,后来他惊喜的发现胡大爷的体质竟然非常出色,可以修习他家祖传的《落星九式》这门暗器功夫,于是在征得胡大爷父亲的同意之后开始传受胡大爷《落星九式》,那时候胡大叔白天跟着赵忠华学暗器,晚上跟着父亲学医术,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学有所成。
后来全国解放之后,胡大父的父母和师傅相继出世,但是胡大爷凭着青出于兰的医术在洪城站稳了脚跟,并且娶妻生子,妻贤子孝这一切都非常美好,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特殊时期让他的生活从此落入了地狱,胡大爷被戴上了“反革命分子”、“内奸”、“叛徒”等一系列的帽子,而理由就是他和他父亲曾经医治过国民党的高官,于是等待他的是无休止的批斗和侮辱,在这个过程中妻子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欺辱而上吊自杀了,而他年仅十几岁的儿子在与其他孩子的争辩中双方发生冲突而被人打死,在一瞬间整个家被完全毁灭了,后来胡大爷被下放到天裕村进行劳动改造。特殊时期结束以后,胡大爷得到了平反,但是早已经心灰意冷的他已经不再想理会外面的世界,于是一直避居在这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小山村里。
听到胡大爷讲述的过去,杨仁毅不禁感到一阵唏嘘。
“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以后就由徒儿来孝敬您老人家!”杨仁毅恭恭敬敬的跪在胡大爷的面前,向着老人家连叩了三个响头,当他起身的时候发现老人的眼角闪过一丝泪光。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二章 修路开工
更新时间2011…5…19 19:53:28  字数:2404

 接下来的几天,杨仁毅每天一大早就赶到胡大爷的家学习《落星九式》的暗器手法,至于小册子上的内容,一共只有两千多字,以他的超强记忆力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把它倒背如流了。晨练结束后杨仁毅还拉着杨彪等人把胡大爷的屋院里里外外的翻新了一遍,对于杨仁毅能够学到传说中胡大爷的飞刀绝技,杨彪等人很是羡慕,不过无奈的是他们的身体条件都不达标,无法承受修习《落星九式》时身体产生的超高负荷。
不过在杨仁毅心里却是有另外一个想法,既然自己的灵气能量能够强化身体素质,那么只要自己为杨彪等人各准备一个灌注了灵气能量的玉佩让他们贴身佩戴就可以了,虽然效果比不上自己修炼《自然诀》这么显著,但是积少成多,相信只要坚持个三四年的时间肯定能让他们的身体条件得以上一个大台阶,达到修习《落星九式》的标准。这几个兄弟将来都会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在社会上闯荡难免会遇到危险的时刻,有这么一套绝技防身可以让他放心不少,杨仁毅已经在考虑下次出门的时候多弄几枚高品质的玉佩回来。
……
九月十五日,对于天裕村人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遗忘的日子,因为他们期盼已久的修路工程在这一天正式开始了,县公路局下属工程队在负责人苏兴的带领下,已经早早的赶到了古城镇,随队而来的还有五台大型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和工程运输车,有了这些工程机械的帮助,施工的进度可以大大加快。
天裕村方面自然也不甘落后,全村齐动员之下,除了一些年迈的的老人留在村里照看孩子之外,几乎全村男女老少都早早的带着锄头铁铲走了二十多公里山路赶到古城镇的开工工地,在动工之前他们还进行一个小小的仪式。
早上十点半,在老村长带着几位村老祭拜了上天和先祖祈求保佑顺利之后,杨仁毅等几个年青人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大量鞭炮。
“噼砰……噼砰……”密集而响亮的鞭炮声顿时传遍了这个并不大的小镇。
……
“小刘,过来一下!”在古城镇镇政府的两层小楼上,一位三十多岁的干部正从窗户往外张望,远处传来的鞭炮声已经持续了近十分钟,这让他有些好奇。
“镇长,您有什么吩咐?”一个二十岁头的小伙子马上跑了过来,恭敬的问道。
“那边是什么情况,怎么鞭炮放了这么久?”蒋国华是今年年初才从县农业局副局长的位置上调任古城镇镇长的,三十岁出头的他仍然有着年青人的锐气,想要在镇长这个位置上干出一份成绩来,可是到任这半年,当他彻底了解了古城镇的底子之后,他不禁有种无从下手的困惑,全镇有近百分之五十的地区属于山地,人均耕地面积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镇竟然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又没有什么矿产资源,民众基本上还停留在原始的小农经济上,全年的税收只有可怜的四十多万元,除去必要的行政开支,这点钱连工职人员的工资都不够,没钱、没技术、没资源,这么一个“三无”穷镇要如何的才能发展起来,蒋国华苦苦思索却一直没能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镇长,估计那是天裕村的村民在搞开工仪式呢,听说他们自己筹集了一笔钱,请县公路局的工程队帮着修筑一条从镇上通到村里的公路,早上我上班的时候看到县公路局的工程车辆已经来了。”小刘小声的回答道,在整个镇政府里,他可是有名的包打听。
“修路?他们能够筹集到这么多钱?”蒋国华听了小刘的话不禁吓了一跳,修路可不是一件小事,可是他这个堂堂的镇长竟然事先没有听到半点风声,况且他对天裕村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个小小的山村如何能够拿出修路的巨款,这不能不引起他的关注。
“我听说这笔工程款大约有三十万左右,主要是由村里的几个年青人一起筹集到的,为首的那个人叫杨仁毅。”小刘不愧“包打听”之名,连其中的一些细节都知道。
“杨仁毅?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蒋国华皱了皱眉。
“杨仁毅就是前段时间在《吉宁日报》上报导过的那个今年的全省高考状元,他本身就是天裕村人。”小刘在旁边小声的提醒道。
“啊,我想起来了,原来就是他!”蒋国华想起的不是杨仁毅高考状元的身份,而是前段时间他接到过宁山县常务副县长刘长安的一个电话,在电话里刘县长曾经略带的提过一个名叫杨仁毅的年青人,并且暗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帮助,只不过当时他没有把那个杨仁毅与高考状元联系起来,还以为是刘县长的某位亲友呢。
“没想到这个年青人竟然跟县里的领导还有这么一层关系,看来以后要多多关注他才行。”蒋国华暗自决定道。据他所知,这位刘县长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曾经是现任吉宁市市长齐秦的专职秘书,齐市长可是根正苗红的红二代,而且能力又突出,四十岁出头就已经是正厅级干部,将来只要不犯重大的错误,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是板上钉钉的事,刘县长有着这么一座大靠山,虽然现在只是常务副县长,但是在宁山县他的权势丝毫不亚于县长刑山,而且刑山的年纪很快就要到站了,刘长安是接任下一届县长的热门人选。
其实蒋国华万万不会想到,刘长安之所以会跟他提起过杨仁毅这个名字,全都是齐秦市长随手打来的一个电话,不过他本人也清楚杨仁毅与齐市长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老领导对这个年轻人有些欣赏罢了,所以刘县长并不在意,随意的向下面交待了一句。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高考状元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可是对于这些掌握实权的政府官员来说,高考状元只不过是一个好听的头衔,根本就不值得他们去关注,所以刘长安打过那个电话之后,很快就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不曾想却引起了蒋国华误会,在杨仁毅的身上打上了重点关注的标记。
……
接下来的日子,全村的重心都集中到了修路这一件事情上,六十多位年青力壮的小伙子全程配合工程队的施工,并且跟工程队一起吃住在工地上,省得家里、工地来回跑。而村里的其他劳动力则由一名工程队派出的工程师指挥,从村子这头开始往镇上的方向修,这样一来就可以两头同时开工,缩短工期。
经过几天的磨合之后,工程队与村民的合作渐入佳境,而且有老村长和工程队负责人苏兴全程紧盯着,在随后的日子里就没有杨仁毅什么事了,而他本人也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消耗在大量的体力劳动之中,于是带着杨彪等几位兄弟和一大群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去施行他的下一步计划去了。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三章 竹鼠养殖
更新时间2011…5…23 22:47:45  字数:2296

 “三哥,我们真的要去抓那些毛茸茸脏兮兮的鬼东西?”这天晚上,杨仁毅带着十几个兄弟打着电筒一起向竹海进发,而且每个人的手里还提拎着两个用细铁条焊接而成的铁笼子,一路走来杨彪已经是第五次问起同样的问题了。
“怎么了彪子,你不会是怕了吧!”谢飞在一旁嬉笑道。
“切,谁怕了!只不过我们这么一大群人,三更半夜的跑到这里来抓老鼠不是太奇怪了吗?”杨彪嘴硬的反驳道。别看他长得一副人高马大的样子,但是对于那些毛茸茸的小东西却从小就留有心理阴影,小时候被村里几个年纪较大的孩子捉弄,把一只小老鼠塞到他的裤子里,把他吓个半死,至此以后每当他看到老鼠的时候,反应之大丝毫不弱于那些城市里的女孩子。
“是竹鼠,不是老鼠!”旁边的董铁纠正道。
“那不还是一样,它们不是堂兄弟就是表兄弟!”杨彪的话顿时让一行人都笑喷了。
“这怎么能是一样呢!老鼠那可是四害之一,而竹鼠却是一种非常具有经济价值的养殖品种,咱们天裕村脱贫致富的希望可就在这些小东西的身上了。”竹鼠养殖是杨仁毅这段时间以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为天裕村找到的一条致富之路。
起初杨仁毅首先考虑的是在村里发展香菇种植业,毕竟前世他已经在这方面累积了足够的经验,而且现如今国内香菇种植才刚刚起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可是当他再仔细斟酌了一番之后,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香菇种植需要的投入成本比较大,专业种植技术复杂,而这两方面都是天裕村的软肋所在。虽然这次贩卖石耳让大家都赚了一笔钱,可是想要让他们全部拿出来投入到一个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产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种植香菇的技术要求比较复杂,整个种植过程讲究的是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可是目前整个天裕村百分之七十的人是文盲或半文盲,想让他们充分理解掌握这门种植技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2008年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一辈基本上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读过高中和中专的人也不少,有了这些文化基础再加上有他这位大博士的耐心指导,实践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能够很快上手了,可是现在还做不到这点。相比之下竹鼠养殖更适合天裕村的现状,它投入少,见效快,技术要求低,市场前景同样广阔。
不过竹鼠养殖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种苗,在九十年代初,国内的竹鼠养殖还有没有起步,根本就没地方引进种苗,不得已之下杨仁毅只好组织人手捕捉野生竹鼠进行人工驯化和繁殖。竹鼠在我国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天裕山的竹海里也有它们的存在,而且还是将来养殖最广泛的一个品种——中华竹鼠。
“三哥,你说我们把这些东西养出来真会有人要吗?”杨彪有这样的担忧并不奇怪,毕竟竹鼠养殖大家连听都没听说过,而且这么“恶心”的东西真的有人愿意吃吗?在当地可没有吃竹鼠的习惯。
“怎么会没人要?这竹鼠全身都是宝,竹鼠肉是上好的食材,肉质细腻,味极鲜美,有补中益气、解毒化痰的功效;竹鼠皮毛细软光滑,易于鞣制,是上等的制裘原料;竹鼠的肝胆等内脏也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就连看似最不起眼的竹鼠须也是制作高档毛笔的原料,每公斤可以卖到上万元,这么一个宝贝就摆在眼前,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杨仁毅可是非常清楚在2005年以后,竹鼠养殖在国内发展得异常火爆,可是产量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竹鼠的价格也一路走高,每公斤高达百元以上,比同期的鸡、鸭、猪的价格高出十倍不止。2006年他曾经到广州出差,当地的老同学请他出去吃宵夜,当时就点了一只两斤多重的烤竹鼠,花了近三百块,由些可见这竹鼠养殖的利润有么丰厚。而且如今其他人还没有开始进行竹鼠的人工养殖,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抢占先机,甚至打造出一个竹鼠的知名品牌。
到了地头之后,一行十八人分成了九个小组进入竹海,在竹鼠可能出没的地方或者鼠洞周围是放置诱捕笼。竹鼠非常喜欢吃胡萝卜和地瓜这类带有甜味的食物,把这些诱饵到到铁笼之中,另外用一条细线与笼口闸门的一个小机关相连,只要诱饵一被触动,闸门就会自动关闭,最后再把捕捉到的竹鼠转移到专门的隔离笼里。
当天夜里,在浩瀚的竹海中不时能听到惊喜的呼叫声传来,显然是某人有了收获,按照杨仁毅事先的约定每抓到一只成年竹鼠,可以得到两块钱的奖励,这对于十几岁的半大小子来说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
“杨哥,全部都清点好了,这次一共捉到了八十三只,其中能够留下来做种鼠的青壮年竹鼠有四十八只,其余的三十五只都是年老体弱的货色,我们要怎么处理它们?”这一夜的收获还真是不少,董铁把合格的种鼠分离出来之后向杨仁毅询问道。
“怎么处理?当然是宰了吃掉啊!”杨仁毅理所应当的说道。
“啊!我们也要吃啊?”身边的几个小家伙不禁惊叫起来,对于许多人来说要把鼠肉放进嘴里是非常需要勇气的。
“瞧你们这点出息,这可是上好的野味,如果是在广东,这么一只竹鼠如果制做成菜肴,至少得卖好几十块钱,你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吃这方面杨仁毅最佩服的就是广东人,他们什么都敢吃,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只要是能入菜的通通都会被端上餐桌,蛇鼠猫狗之类的都是小儿科,蚯蚓、龙虱、蝎子、面包虫等等这些“怪食”才是真正考验人的神经,当初杨仁毅在朋友的撺掇之下硬着头皮吃了一只油炸龙虱,结果弄得一连三天都没有食欲。
连下来的一个星期,杨仁毅他们每个晚上都能捕捉到数量不等的竹鼠,其中能够用于作种的青壮年竹鼠已经累积到了两百多只,而每次淘汰下来的竹鼠被大家分吃掉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都非常抗拒吃这种“恶心”的食物,只是在杨仁毅的强压之下硬着头皮咬了一口,可是万万没想到这竹鼠肉的鲜美大大超乎他们的意料,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炖,或是煎炸烧烤都非常的美味。而吃不完的竹鼠都被他们带回了家里,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竹鼠这种美味。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四章 会面镇长
更新时间2011…5…27 23:36:20  字数:2351

 “三哥,地点我都已经查探过了,面积大小符合你要求的一共有两处地方,一个是镇粮所的一个空置仓库,另一个是原农机厂的旧厂房。”杨彪那天晚上跟着杨仁毅一起捕捉竹鼠之后就浑身不自在,第二天说什么也不肯再去了,无奈之下杨仁毅只有把他打发到镇上去寻找一个适合养殖竹鼠的场地。
“镇粮所的那个仓库我知道,地盘倒是足够大了,只可惜它太靠近320省道,早晚汽车的噪音太大,竹鼠喜欢安静的环境,我们先到农机厂那边去看看。”杨仁毅思索了片刻之后决定道。
“农机厂已经关闭好几年了,那厂房一直没人理会,破损得非常厉害,如果我们真的要租用那里的话,需要彻底整修过才行。”在杨彪的引领下,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原镇农机厂的厂区所在地,这里确实已经荒废了很久,道路两边的杂草长得足有半人高,厂房外的大铁门已经不翼而飞,连外面的围墙也不知道被什么人给拆毁了一段。
“这个地方很合适!”杨仁毅把整个厂区里里外外看了一遍之后点头认可道,整个厂区的总面积大约有三千多平方米,外面由一道两米多高的围墙围着,厂区的中心是一座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厂房,虽然已经多年没有修葺过,但是七八十年代可没有后世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主体建筑依然非常坚固,只要把门窗和房顶翻新之后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而且厂房的高度要比普通居民住宅高出近一倍,将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他还可以将厂房隔出上下两层,充分的利用空间。厂房的后面还有一排平房,这里是以前的厂里的办公室,把它们重新整修好之后可以作为宿舍和仓库使用,杨仁毅真是越看越满意。
“不过要租借这里还有些麻烦,因为农机厂前几年就已经倒闭了,所以根本就找不到这里的负责人,恐怕我们得直接跟镇政府打交道才行。”杨彪有些忐忑的说道,毕竟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刚刚走出中学校门的小毛头,从来都没有跟政府部门打过交道。
“这倒是,不过以后我们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机会肯定少不了,打理好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厂房荒废了这么多年,我们把它给租借下来对镇政府也有好处,不仅每年都能拿到一笔租金,而且将来我们的养殖厂产生了效益,上缴的税金肯定不会少,等我们成了整个古城镇的纳税大户之后,恐怕就要轮到他们来巴结你了。”其实前世杨仁毅在这方面的经验也不少,深知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