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角落-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业余时间徐志参加了个英语补习班,从ABC学起,现在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了。他正合计着想进大学拿个法学学位,取得律师资格,今后便可以自己挂牌开业了。
李易之也简单讲了讲自己的经历。徐志听后,连连表示佩服。
“不过,老哥,说句扫兴的话,你空有一身本事,在美国可难有用武之地。只要不入美国国籍人家是不会信任你的。”
“是的,我现在也明白了。”
“你打算怎么办?”
“不知道,我总有点不死心,也许再试试运气?但先得找个混饭吃的工作。”
“找个律师事务所去应聘吧,我可以帮你找。”
“可是,律师不是我的专业,我对美国的法律了解不多,我去能做什么呢?”
“这你就不知内情了。国内人总以为,在美国当律师的人个个顶呱呱,能跟老美唇枪舌剑,对簿公堂,那英文得多流利,对美国法律还不得倒背如流。那是想当然,其实可没那么玄。”徐志不慌不忙,索性给李易之来了个启蒙教育,说出一番话来:
“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另当别论,其中不乏成为真正的美国律师的人。半路出家的就不同了,绝大多数只搞移民服务,客户当然是华人。确切地说,是在美国给华人当律师,自成一个小气候,除了移民局基本不跟美国人打交道,不过是中国人做中国人的生意罢了。我们行内叫他们‘移民律师’。这些年移民美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移民律师自然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多数新移民都得让移民律师先宰一刀,放放血。说句难听的,移民律师是靠吸新移民的血发起来的,这话可一点儿不过分。”
李易之有点不解:“申请办移民的人,不符合条件的不说,符合条件的,干嘛还花钱请律师呀?”
“这个问题问得好,”徐志狡黠地眨眨眼,“许多人的条件完全符合美国有关亲属移民、技术移民、投资移民或特殊移民的规定,申请移民也并不复杂,条件和程序都是公开的。花一天时间去图书馆,就自己的条件做一番查询检索,最多再花几十美元,到移民律师那儿咨询一个小时,自己申办移民就绰绰有余了。可惜他们大多数不这么想,更不这么做,总是把移民看得很神秘,好像非请律师办不可。实际上,他们是把绿卡看得太重,绿卡就是一切,生怕出一点纸漏,这才不惜花重金请律师办自己完全可以办的事。”
“我给你讲个实事儿。有一对访问学者,和其他中国人一样,到美国后十分节俭,租最次的公寓住,到旧货店买人家穿过的衣服,吃最便宜的食品,开的是一步一喘的老爷车。直到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而且获得奖学金,才破例到‘K Mart’给孩子买了件新衣服。你知道‘K Mart’是美国低档次的百货连锁店,商品价廉物不美。如此精打细算的两口子,办移民时,律师张口要4500美金,他们眼皮眨都不眨,当场给律师开了支票。你瞧瞧,这不是疾迷心窍了!中国人什么都省,就是给移民律师的钱不敢省,一掷千金不还价,这会儿才看出中国人的豪气呢。”
“你的老板是移民律师吗?”
“他呀,怎么说呢,过去在国民党的法院里当小职员,四九年去了台湾,后被裁员失业,就到了美国,混了个律师。业务上算半路出家,比不上土生土长的美国通华裔律师。但因为来得早,受美国社会影响很深,又是小职员出身,年纪也大,办起案来谨小慎微,并不敢像其他半路出家的律师那样,只要能赚钱,什么野路子的案子都敢接。移民方面的业务他只接符合规定的,因为资历较深,华人中小有名气,信誉不错,所以找上门的客户也不少,生意照样兴隆。其实他接的那些移民案子,叫我看也都是不必请律师自己就能办的。可客户认头,心甘情愿花这笔冤枉钱,倒成全了我们。衣食所系,我们自己是决不会说破的。你花钱买放心,我举手之劳卖你个放心。那钱,事务所也就笑纳了。天予不取,不是也犯忌吗?哈哈哈!”
徐志说得有声有色,得意地笑起来。
“不符合条件的案子,律师也能办成吗?”
“那当然,花钱办自己能办的事,那豪气里透着傻气,移民律师办这种不符合规定的移民案,透出的可真是中国人的智慧了!被我老板拒之门外的案子,到了移民律师那儿,竟然一个个起死回生。前两个星期还在我们事务所苦苦哀求,请求帮助的主儿,不定哪天碰见了,他会满面春风地告诉你他绿卡快拿下来了。问他托的谁,他就会掏出一张律师的名片,你看吧,准是个移民律师。中国律师点子多,善于钻法律的空子,符合条件的固然可办,不符合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能办,糊弄老美还不容易,跟玩儿似的。”
“再给你讲件实事儿。有个大款太太,在国内玩腻了,闲呆呆烦了,想到美国闯一闯。她以商务考察的名义到了美国,逾期不归,‘黑’了下来。身无一技之长,又从没受过高等教育,英文一窍不通,在美国又无亲无故。托人找到我,我绞尽脑汁想帮她,可她实在是跟移民法不沾边儿,我们事务所决不可能接她的案子。可受人之托抹不开面子,我只好指点她去找一位移民律师试试。她听从了我的指点,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找上门去。那位先生还真有起死回生的绝招,一听完她的情况和要求,眉头都没皱就教了一招,告诉她可以以家庭教师的名义申办移民,只要有学士以上学位和教学经历就行。有钱能使鬼推磨,她花重金在国内打通关节,前后不到两个月,就拿到了经过公证的假大学学历、假职称和假教学经历的证明,从一个无业的有闲阶层阔太太摇身一变成了有10年教学经历的大学讲师。她凭这些伪造的文件,顺利通过了移民局和劳工部的层层审查,成功移民了。你说绝不绝!”
徐志眉飞色舞,李易之目瞪口呆。居然有这样的事!美国不是法制国家吗,怎么也这么乱。
“咳,法制,法律都是人订的,哪能那么十全十美,总有疏漏之处。死心眼呆板的就被限制住了,心眼儿活脑筋灵的就发达起来了。等问题大了发现法律有漏洞,再去修改完善法律时,那些捷足先登的可能早‘开拓’出新的‘漏洞’,走新的生财之道了。那年,移民局受理‘六四绿卡’申请,预计符合条件的约4万人左右,想不到后来翻了一番还拐了弯儿,这就是那些移民律师的‘杰作’。一公布这事儿,移民律师们就争相在中文报纸上刊登广告,生怕漏掉这千载难逢的赚钱良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则半版套红的大广告,那是民运组织的。称他们亲自参与了‘六四保护法’的制定及实施全过程,了解内部的变通处理原则,更有把握帮助客户申请成功。更重要的是,‘六四’绿卡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他们可以事先从内部得知移民局开始受理申请的时间和地点,保证在公众得到正式通知前,将申请材料寄到,万无一失,等等,话说得甭提多牛气了。这广告一登,非同小可,寄来申请的材料立刻雪片一样的从全美各地飞来,民运组织一夜之间就发了。申请截止日期一过,他们立刻吹灯拔蜡,电话也取消了,人更不知去向。”
“六四”绿卡的事李易之隐约听说过,但民运组织的所为,是今天才听得如此详细。他不由得有些愤慨:
“他们知不知道这么做犯法?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利用参与政府法律和实施的职务之便,把得到的政策信息事先卖给客户,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谁能跟他竞争?这是典型的滥用职权。”
“咳,谁说不是呢!我认识的移民律师因为被他们抢了生意,也都牢骚满腹,说民运组织这帮家伙,自称忧国忧民,自称精英,其实是中国最自私自利的人,还没成气候就开始腐败,行事又独,中国的民主运动要靠这帮人非完蛋不可。架不住现在美国有些人觉得他们还有利用价值,所以对他们的行为每每姑息放纵。这帮人成天靠骂中国、骂共产党过日子,不仅很多华人反感他们,就是外国人也有很多看不起他们。只不过美国这个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没人对他们大惊小怪罢了。”
小徐的一番话,打开了李易之的思路。回到家和杜迎商量,杜迎原本就想让易之搞律师专业,总觉得当特工,做侦探太危险,现在有去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可能,她当然十分赞成。
凭着华大法医系的硕士学位和徐志的热情帮助,李易之很快在一家移民事务所谋到了职位—;—;做当家律师的助理。
移民事务所果如徐志所言,接待的尽是各种各样来头的中国移民。那份助理的工作对李易之来说是不难应付的,工资待遇不菲,每月有稳定的收入,接到有油水的案子还有额外的分红。但李易之并不快活,一是因为他所热爱并下工夫学来的刑侦专业丝毫用不上,二是以他的为人,很难心安理得地接受那种从新移民身上巧取豪夺的从业方式。上班不到半个月,他就对新工作产生了一种压制不住的厌恶感,要不是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早就辞职了。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一)星条旗下
一辆深红色的本田轿车沿着州际高速公路向南奔驰。这条公路是美国东部贯穿南北的大干线,从最北部的缅因州直抵最南部的佛罗里达,全立交全封闭,中间没有一个红绿灯。平时,这条公路十分繁忙,数不清的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如同百川人海,浩浩荡荡排满高速公路的五条车道,像一条不停向前游走的长龙。这天是周末,忙碌了一周的人们还在酣睡,李易之一家三口却起了个大早,坐上这辆新买的本田车,他们要去州中心监狱参加新警员培训结业典礼。
为了摆脱令人厌烦的移民事务所,李易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寻找和他专业对口的工作上了,几乎踏破了华盛顿所有有关机构人事部门的门槛。也许他的执著感动了上帝,终于有人告诉他,州中心监狱正在招募新警员,应考人只要持绿卡就行,不要求一定具备美国公民身份。李易之立刻递上了申请表,果然被录用了,接着是两个月的新警员培训。为了鼓舞士气,监狱方面还邀请新警员的家人一同参加结业典礼。
“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嘛!”李易之看过结业典礼的请柬,向杜迎调侃着。
“什么军功章,不过是要你们给美国政府卖命。”
对李易之的选择,杜迎虽然没有力阻,但并不赞成。她总觉得在监狱当警察,和犯人打交道太危险,她深深地为丈夫担忧。但她深知李易之的梦想,找来找去,只有这个工作和他的梦想沾边儿,看到丈夫的兴奋劲儿,她不忍心一味反对,只好听天由命地随他去了。
李易之头戴大沿帽,身穿深蓝色警服,武装带束得紧紧的,显得格外精神。杜迎坐在李易之旁边,时不时向丈夫投去关爱的目光。李易之觉察到了,他左手扶着方向盘,伸出右手握住杜迎的手,两人都没有说话。想到终于如愿以偿,李易之沉浸在一种满足而又幸福的感觉里。他想,为了杜迎,为了津津,就算不能在警察这行里做出番事业,也要安身立命站稳脚跟,要给她们创造一个安稳富足的生活环境,来弥补她们这些年跟着自己遭的罪。
“开慢点儿,易之。都70迈了,当心警察!”杜迎提醒丈夫。
“放心吧,警察逮不着我。警车爱躲在哪儿我知道,在警察局我是专干这个的。别忘了,我可干得不错,局长还嘉奖了我。”
“那他们也没雇你呀!”杜迎有意挪揄。
“那是因为我没有入美国国籍,如果我是美籍,他们早雇我了。不过我这不还是当了警察吗!看来美国的法律还是有不严谨的地方。”
“爸爸,我问你,”津津在后座上插话,“你还记得我上次问你美国宪法的问题吗?”
“当然记得。”
“要是总统死了,谁接着当总统?”
“副总统啊!肯尼迪总统被刺,就是副总统约翰逊继任。”
“要是正副总统一块儿死了呢?”
“那就该众议院议长继任。”李易之没有被女儿问倒,对答如流。
“正副总统都必须是在美国出生的公民对不对?”
“对呀,闺女想什么呢?”
“可是议长就没有规定必须是在美国出生的,归化的移民也可以。这样一来,不就有可能出一个不在美国出生的总统了!我们老师说这是美国法律的一个空。”
“津津,不应该说‘空’,要说‘漏洞’。”杜迎纠正女儿的中文用词。
“是的,是有空,有漏洞,不然爸爸就找不到这个和专业沾边儿的工作了。”
李易之瞥了一眼金黄色的臂章,心里庆幸美国的法律给自己留了一个“空”。
“Daddy,I see the razor wire.That must be a priso!”(爸爸,我看到铁丝网了,那一定是监狱!)
津津头一次看见监狱,不免有几分惊奇和激动,刚才说中文出了毛病,这回干脆改了英文,免得又露怯。如今的津津可不是那个听不懂英文课的可怜的小姑娘了,她现在对英文比对中文更熟悉,要不是杜迎坚持在家说汉语,津津恐怕会把母语忘光的。
李易之把车拐下高速公路,朝监狱方向驶去,路很窄,一起一伏的,路旁是齐腰深的杂草和茂密的灌木丛,偶尔有房屋掠过,与喧闹的大都市相比,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中心监狱坐落在华盛顿远郊,由于监狱在此,这一带人烟稀少,商业萧条。这所监狱始建于1902年,那时中国还是清王朝,可谓历史悠久了。即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来一趟也有长途跋涉的感觉。试想世纪之初,这阴山背后的牢狱是多么的与世隔绝!
结业典礼在训练基地大厅举行,一簇簇鲜花,五彩缤纷的气球和彩带,把大厅装饰得五颜六色。
主席台正中是贵宾席,右侧一只旗杆上挂着美国国旗。大厅前10排座位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是各监狱来的代表,左侧留给新警员。10排以后的座位是到会家属的。
大厅最后面,排了一大溜桌子,上面放满了食品和饮料,那是为典礼后庆祝用的,没有大鱼大肉,也没有酒,只是一些冷盘、沙拉、水果和面包甜点,饮料是可乐、果汁和矿泉水。
典礼的司仪是新警员中最年轻最漂亮的姑娘安娜,她的父母是来自南美洲的移民,她从小在美国长大,已是地道的美国姑娘。安娜长着一双明亮的眸子,笔挺的鼻梁,白皙的皮肤,瀑布般的头发技在肩上,警服穿在她体态婀娜的身上,别有一番动人之处。安娜不仅长得出众,学习成绩也很骄人,八周的培训中有八次考试,安娜七次都是第一。她大学刚毕业,拿了社会学学士学位,因为立志从事罪犯改造工作,就申请来到了中心监狱。对这位漂亮的女同学李易之颇为钦佩,他自己只是武器常识一门课拿了100分,其余几门都屈居安娜之次。
“1992年第一期新警员培训结业典礼开始!”安娜大声宣布。
乐队奏起雄壮的军乐,三十多个新警员踏着军乐的节拍,精神抖擞地列队步入会场。个个挺胸昂首,目光坚定,深蓝色警服,雪白的手套,乌黑锃亮的皮鞋,简直可以和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媲美。
新警员们都有些兴奋,他们知道,能参加今天的结业典礼非常不容易,是自己过五关斩六将得来的。到达这一步并不是万事大吉了,新警员有一年的试用期,得格外小心,否则随时有被解雇的可能。李易之感慨更深,为找到这个与自己专业沾边儿的正式工作,他几乎被扒了一层皮。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站稳脚,扎下根。
杜迎看到丈夫随队步入大厅,连忙站起来,对准易之,连连按动快门。她今天尽心尽职地担任摄影师的任务。她知道这一天对易之来说有多么重要,怎么能不留下纪念呢!津津和其他美国孩子一样,一边鼓掌一边大声叫着,雀跃着。她觉得爸爸今天比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酷。
“咔,咔咔,咔,咔咔”,传来有节奏的皮鞋声。人们一齐扭过头去,原来是荣誉卫兵组成的仪仗队踏着军乐走进大厅来。
走在最前面的男卫兵手持美国国旗,两名女卫兵左右护旗,最后三名男卫兵排成一路纵队,手持步枪,组成威武而又简单的仪仗。他们和着音乐节拍,迈一步原地踏两步,稳健地列队行进,速度很慢,仿佛有意供人充分欣赏他们的雄姿和聆听那清脆有力的踏步节奏。这种荣誉卫兵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遇有庆典或各种礼仪场合,主办单位总少不了请他们来助兴。中心监狱请他们到会,可见对新警员的结业典礼十分重视。
“威廉·;史密斯!”
“Yes sir!”(是,长官!)
训练基地的福特中尉大声点着新警员的名字,开始向他们颁发佩带。新警员个个精神十足地应声而出。
福特中尉把银光闪亮的帽徽、胸徽递到李易之手上。那是两枚盾牌形徽章,上端是一只象征美国的展翅欲飞的白头鹰,那也是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权力的象征。李易之神态庄严地双手接过徽章,心中涌起一阵自豪感。
新警员举起右手,面对美国国旗宣誓忠于职守。然后他们唱起《星条旗永不落》:
啊,在晨曦初现时,你可看见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骄傲?
在黎明的最后一道曙光中欢呼,
是谁的旗帜在激战中始终高扬!
烈火熊熊,炮声隆隆……
李易之和大家一起唱着,眼前星条旗上红色条带变宽了,渐渐充满视野,那上面是黄色的星,是五颗星,是镰刀斧头,是“八一”字样……他仿佛回到了少先队的队旗前,共青团的团旗前,五星红旗前,八一军旗前,中国共产党党旗前。在红旗下,每一次的宣誓都让他激情奔涌,热血沸腾。可这一次呢,他回到现实,发现面对蓝白红三色的美国国旗,虽有自豪感,却缺少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他知道,以自己的品格和敬业精神,一定会不辱誓言地忠于职守,但能不能像对那些鲜红的旗一样,不计得失地工作甚至献身?环顾大厅里不同肤色的人们,李易之感到一阵茫然。
下一项议程是为新警员训练中的佼佼者颁发荣誉证书。文状元是指八次考试总分第一名的人,武状元是指实弹射击第一名的人。文状元的桂冠当然非安娜莫属,安娜从校长手里接过证书,脸上激动地泛起红晕。大厅中响起热烈的掌声,安娜向校长敬礼,又转身向大厅中的众人敬礼。她的目光扫过李易之时,向他友好地眨了眨眼,像是说:“该你了,伙计!”
“最佳射手李易之。”校长骄傲地宣布,“手枪成绩598环,是训练基地历届最佳射手中的最高纪录!”
人们的目光聚集到李易之身上,没想到这届新警员中惟一的亚洲人竟有如此惊人的枪法。
大厅内爆发出如雷的掌声和喝彩声。
598环,离满分600环只差两环!除此之外,在14型小口径步枪、AR15型自动步枪和散弹枪的实弹射击中,李易之均遥遥领先。整整一周的射击训练,无论试射、预射还是正式考核,李易之都稳稳当当,一丝不苟地把子弹一颗接一颗射进靶心。只要李易之一抬手,手中的枪和靶心之间就像建起了一条无形通道,子弹一颗颗鱼贯而入,几乎毫无偏离地射进了靶心。新警员中有十来个是刚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的,他们看到这神奇的枪法,佩服得五体投地,个个向这位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特等射手翘起大拇指,惊为天人。
结业典礼40分钟就结束了,人们向大厅后面的食品拥去,冷餐会开始了。
安娜朝李易之走过来,递给他一个纸盘子,同时举起右手。李易之会意,也举起右手,在空中和安娜击了一下掌,表示彼此的祝贺。
“李,真感谢你射击考核时的临阵指导,要不然,我会不及格的。没想到你三言两语一点拨,我就提高了100多环。”
“那是你聪明,学得快。”李易之半开玩笑地说。
安娜凑近李易之,放低声音说:“李,我还以为你是单身呢,没想到你女儿都快跟我一样高了,还有这么漂亮的太太。”
“谢谢!”李易之连忙感谢她的夸奖。
“不要谢,我是有点儿遗憾!”安娜故意拖着一种轻浮的长腔说道,看到李易之飞红了脸,她哈哈笑着走开了。
杜迎和津津走过来,李易之带她们到食品桌前取食品。
安娜又一阵风似地带着一个瘦瘦的老头向李易之走来:“李,这是咱们的监狱长黑(Black)先生。”
李易之打量着这位上司,心中暗忖:这人不仅长得黑,还显得有几分老奸巨猾。Black,还真有点货真价实,从里到外都透着黑。
“长得还真像。”黑先生握住李易之伸出的手,向安娜笑道。
“黑先生说我像谁?”
李易之不明白黑先生的话,只好问安娜。安娜也笑了,说:“你难道忘了,咱们到监狱实习时,犯人们见了你就喊Bruce Lee,Bruce Lee(李小龙的英文名字)。从那天起,这就成了犯人送你的绰号,连监狱长都知道了。”
李小龙的形象在美国深入人心,“No one can bea Bruce be!”(李小龙天下无敌)美国人都这么说。大约李小龙的武打片看得太多,美国人以为中国人个个会功夫,犯人们见李易之是中国人,不仅姓李,长得也有几分像李小龙,便送了他这个雅号。他们不知道,这个大号李易之还真当之无愧!这是后话。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二)对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