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烈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了暗室中。

    一个商号的大掌柜,尤其还是江淮盐商祥顺商号的大掌柜。乱兵入城时,不是想着保全财货、保全性命,却是躲在了密室中焚烧书信,这一点便让人疑窦丛生。

    掌柜尸身身边的火盆中,留有大量的灰烬,还有一些未完全焚毁的纸片,曹无伤跟随朱平安时间久了,知道朱平安心细如发的特点加上这件事情中又牵扯到鞑子,所以便索性将所有东西全部打包回来,供朱平安仔细研究。

    范爷和几具尸体上的物品也全部被搜检出来,但确实没什么线索,只能从路引上判断,他们是从京城来到凤阳的,而据张大狗回忆,这位范爷的口音有着浓重的山西味道。而宁先生虽然说得是官话,但隐隐却有些关外的口音。

    事情既然牵扯到鞑子,朱平安当然不会等闲视之,在仔细勘验了所有的资料之后,虽然始终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来,但祥顺记商号内同鞑子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因为从残余的纸片上可以看出,当年大掌柜烧毁的正是生意来往的账册,只不过留下的线索太少,让人无法一窥全貌。而纸片上透露出的几个词语却让朱平安印象深刻。

    “茂阳伯”、“口外”、“介休”。

    另外便是一些出货入货的记录,货物样目繁杂,但都以数字代替,所以根本无从知道都是些什么货物。

    看来范爷和宁先生要找的,也就是这些东西。很明显,这些书信和账册对他们来说,很是重要。

    屋子里,参与今晚议事的人全部都是朱平安的心腹。王金发和张二狗守在门外,严禁闲杂人等的靠近。屋中也只是岳锦峰、张大狗、曹无伤、洪胖子,另外便加上了阴世纲。

    原本阴世纲是打算回避的,但朱平安却将他留了下来,这也让他一直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同时心中又有些窃喜,这说明,朱平安已经将他纳入到可以信赖的人的范围中了。

    朱平安将纸片摆在书桌上,反复看着其中的细节。

    慢慢的,一条路线图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来。自江淮至凤阳、再到京城,然后再到张家口。这意味着什么?是货物的运输路线?还是祥顺记固定的经商路线?宁先生、范爷还有那个鞑子图顺为什么要处心积虑掩盖这些东西?

    阴世纲同样也在看着这些纸片,听完刚刚张大狗和曹无伤的讲述,他似乎隐隐约约抓住了一些什么,但又不甚明晰,但一看到带有“介休”字样的纸片,他的眼前忽然一亮。

    “咳咳!”阴世纲小心翼翼的想要发言,却被朱平安抢在了前面,“阴先生,介休是不是山西范氏的祖籍?”

    阴世纲一愣,马上便明了朱平安和自己想到一处去了。随即一揖,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大人英明,介休的确是范氏的祖籍,口外便是其基业所在!”

    阴世纲让朱平安会心一笑,他赞许的看看阴世纲,这个人的确是个人才,至少见识和分析能力都属于上选。

    另一方面让朱平安感到兴奋的是,曹无伤的无心之举居然引出了一只庞然大物的蛛丝马迹,这个明末时期最大的汉奸家族,竟然将触角伸到了凤阳,那应该怎么办呢?

    是杀呢?还是,杀呢?



第二十五章 要你何用

    介休范氏,乃是山西晋商的代表。晋商发迹始于明朝建国之初,自明建立以来,国防军事的重点始终在北方。帝国设置九边重镇,部署百万军队。这就需要大量的军事物资。于是,朝廷并以“盐引”为酬谢,鼓励商人将粮食和草料运往北方边镇,这就是所谓的“开中制”。

    山西商人敏锐地捕捉了这个商业机会,他们从河南、山东以及江南地区将粮食运往北部边镇,以换得“盐引”,再折身辗转两淮、河东、四川等地出产食盐的地方,凭“盐引”来购买食盐,最后到全国其他地方出售食盐获利。由此赚取了大量的财富,成为盛极一时的商业帮派——晋商,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介休范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如王氏、靳氏、梁氏等皆以范氏马首是瞻,在其羽翼之下。

    此时的晋商,其影响力虽然远不如满清时,但在九边军镇却已经是根深蒂固。介休范氏如今的家主是范永斗,也正是他,将大明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运出关外,最终将这异族哺育成了一头牙尖爪利的猛兽。

    来自于后世的朱平安自然对这些历史耳熟能详。不过即便是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范氏的势力居然能深入到大明腹心,而且还有正牌的鞑子精锐从旁协助。如此看来,朱平安目前的实力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大明躯体上的毒瘤。

    此时的阴世纲还不了解自己的这位新主子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但作为刚刚加入到这个阵营中的一员,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提醒朱平安。

    “大人,介休范氏富甲天下,在朝中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自嘉靖年间,山西商人便以开设族学名满天下,教授出大批士子充实朝堂,其中亦不乏名臣良将。例如,嘉靖朝时的兵部尚书杨博,便是出自山西。”

    阴世纲偷眼观察下朱平安,发觉他是在认真倾听自己的谏言,不由得来了精神,声音也逐渐大了起来。“此次的事情,学生不知大人作何打算,但如果范氏知道是大人坏了他们的事情。学生恐怕,之后他们将对大人的前程有所不利啊!”

    阴世纲的分析让朱平安很是满意。作为一名举人,能了解并分析出目前的形势,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不过,由于身处知识层面的不同,阴世纲还是有他的局限性所在。另外一点,便是,他还没有了解到朱平安内心的真实想法。

    “阴先生所言甚是。本官原本也没打算和范氏过不去,今晚的事情是赶巧了。不过,既然范氏和鞑子扯上了关系,那说不得,本官就要干一干这虎口拔牙的勾当了!”

    和颜悦色的朱平安忽然间变得脸色狰狞起来,阴世纲心头一颤,恍惚间似乎了解到一点朱平安内心的想法,“看来这位小爷对鞑子着实没有什么好感,怎么一提到鞑子,整张脸都变形了!”

    “大人,那个鞑子已经被曹爷生擒,挑断了脚筋和手筋,要不要审一审?”张大狗瓮声瓮气的问道。

    “审个屁!”朱平安一拍椅子扶手,“这种鞑子,哪个手上没沾过汉人的血,把人带回田庄,交给岳锦峰。只要别弄死,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留着他一条命,之后交给巡抚路大人!”

    ……

    宁先生一路跌跌撞撞的跑了有小半个时辰,看看方向,这才深一脚浅一脚的跑向皇城玄武门之外的一所小庄院。

    凤阳城正在重建之中,四周的城墙尚未完工,原先的富户被流贼剿杀干净。各大坊市也就多了很多的无主之地,各个衙门倒是抢得先机,占据了原本的风水宝地。就拿玄武门外来说,便有不少衙门将治所挪到了这里。边上,便是官员们的私产宅院。

    宁先生蹑手蹑脚的来到一所青砖绿瓦的宅院后门,轻轻敲击了几下,院门随即悄无声息的打开。

    宁先生进门后,开门的家丁,探身向外看了看,自言自语的摇摇头,“出去五个,怎么只回来一个?”

    宁先生在一名早就等候在门里的家人的带领下,穿过两个院落,来到个僻静的小院,正房中还亮着灯火,显然主人并没有休息。

    家人没有通报,而是直接将宁先生让进了正房,端上茶水,随即退出小院,将院门关好,侍立在门外。

    屋中的主任是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古铜脸庞,三缕长须,身着居家的棉布长袍。直到家人关上院门的声音传来,便一改之前风轻云淡的表情,换上一副急匆匆的脸色,扔到手中的书本,几步走到宁先生的面前。

    “出了什么事?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了?”

    宁先生惊魂未定,一口气喝光了眼前的茶水,觉得不解渴,又站起身将主人的茶杯抢过来,杯到茶干。

    “别提了!遇见来路不明的人了,老范、图顺和两个步甲全部折进去了。图顺还被人抓了活口!”

    “什么!”主人的声音当即高了八度,“怎么不灭口!图顺可是鞑子!”

    宁先生当即沉下脸来。“鞑子?这个词,你廖千户用合适吗?别忘了,你是在帮我们做事情,也就是在帮关外大清做事!”

    廖千户气急败坏,“如果不是京城贺公公的命令在,本官如何会帮你们做事情。勾结关外,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你明白就好!”宁先生冷冷的回答道:“更可况,你还是凤阳锦衣卫所的千户大人,那就更是罪加一等!”

    廖千户一时语塞,颓然的坐到宁先生身边的椅子上,额头的冷汗涔涔而下。

    “当务之急,是你要帮我把差使做好,以后廖大人升官发财那是你的事情,跟我宁通有何干系。但如今,哼哼,如果廖大人要拿我宁某人的人头来换取荣华富贵,那么,说不定等待大人的,便是灭门之祸!”

    宁通的一番话,使得廖千户便像是被抽去精神气一般,整个人瘫软在椅子上,心中已经将那位贺公公和眼前宁通的祖宗八辈骂了一个遍。

    宁通简明扼要的将刚刚的事情复述了一遍,着重说明来的人并没有穿着任何表明身份的衣服,只能看出其中的一个高瘦少年,样貌俊秀,但武功高的出奇,身手阴柔诡异,绝对不是军将们那种大开大合的路数。

    廖千户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已然是将心一横,做好了一条道走到黑的打算。

    对于宁通说起的人物,廖千户仔细回忆了一下,还真是想到一找各这样的人。

    “说起来,倒是有这么一个人,但好像是某位武将的家奴而已!”

    “是谁?”宁通顿时来了精神。

    廖千户调整了一下情绪,话音逐渐变得沉稳起来,“宁先生可曾听闻数天之前,凤阳守军击溃流贼一阵风的事情?“

    宁通点点头,“明军何时有这种战力,应该又是杀良冒功的举动吧?”

    廖千户老脸一红,“这次真不是,是实打实的战功。而且全靠了这个人,才有如此大胜。廖某不才,这次也是沾了他的光,还得了一些封赏!”

    “此人是谁?”

    “已升任高墙卫指挥同知的朱平安!此人率百余劲卒,夜袭流贼大营,导致流贼营啸,继而和城中守军前后夹击,才有如此大胜!”

    廖千户的话让宁通很是意外。这些年,关外透过范氏商行在大明各地的商号,除了获得丰富的物资补充,便是得到了大明朝廷朝野的各种资讯信息,由此来判断明军虚实,为频频入关抢掠提供情报支持。

    如今的大明已然是日薄西山,官军疲于应付流贼和关外满清铁骑,精锐十不存三,加上天灾**,赤地千里。曾经不可一世的明帝国就像一座千疮百孔的老房子,只要在何时的时机踹上一脚,便会轰然倒塌。而今,关外的大汗皇太极便是在等待这样的一个机会。

    宁通虽是汉人,但自家伯父却早已是满清的高官,此次也是由于伯父的一力推荐,获得了进入关内,联合范氏向关外运送物资和情报的差使。

    凤阳祥顺记商号,便是江淮和京城乃至关外运输及联络渠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这里,大明南直隶、江淮甚至于江南的各种物资和消息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关外。而流贼在崇祯八年时的进犯,却使得祥顺记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给范氏的差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这次,便是要恢复在凤阳的联络点和中转站。

    但最大的麻烦是,路振飞奉旨重建凤阳,却将祥顺记原先的坊市划归朝廷所有,并且动工在即。而祥顺记原先存放的大量的来往交易的账册和消息记录却还深埋在商号的废墟之下。这一年多的时间中,范氏派人几经寻找,却一直未曾找到那些东西。可这些东西一旦被官府,尤其是被路振飞发现,对于范氏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原本,一阵风突袭凤阳,给了宁通极大的希望,流寇再次洗劫凤阳,便给了他可趁之机,他大可以在流寇撤走之后,潜入凤阳,神不知鬼不觉的带走所有的账册,但却是没想到一阵风连城都没进来,三万大军便烟消云散。

    迫不得已,宁通只得带范氏子弟和图顺等人潜入凤阳,被称为范爷的人便是范氏在南直隶的负责人。由于当年流寇入城之后,祥顺记掌柜和伙计无一生还,在多方寻找无果之后,他便找来一名流窜在江淮一带的盗墓贼协助查找。

    好不容易有了些线索,没想到还是功亏一篑,就连图顺都被抓了活口。

    “不行!”宁通反复思量,霍然站起身。“图顺绝对不能落到路振飞的手中,还有那个朱平安,也不能留下活口!”

    “他可是朝廷命官!从四品的指挥同知,没有名目,怎能治罪?”廖千户舔了舔嘴唇,艰难的回答道。

    宁通冷笑一声,“如果我记得不错,廖大人可是凤阳锦衣卫的千户。侦缉、捕拿、审问,不正是廖大人的职责所在吗?再者说,你廖大人做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宁通打量一下屋中的摆设,“如果我记得不错,这间宅子原本是某位凤阳官员的私产。结果,还不是你廖大人轻飘飘的一句贪渎,便将其全家抓进了大狱,这宅院不也姓廖了吗?”

    廖千户顿时脸白如纸。

    “一个从四品的武官,在你们大明朝还算是个官吗?你若连这都办不到,那我大清又何必每年花费这么许多的银子!”

    说完话,宁通拂袖而去,只留下呆若木鸡的廖千户。



第二十六章 练兵

    无意中发现范氏家族在凤阳的与鞑子勾结的线索,让朱平安很是兴奋了一阵,来自于后世的他,自然明了这个家族对于明帝国的危害性。不过,阴世纲的提醒也没有错,现在的自己与整个范氏家族在朝野之间的势力相比,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了,要想和他们斗,还需要好好的思虑和斟酌一番。

    打铁还须自身硬,这个道理朱平安牢记于心。没有实力,便妄图挑战手握权势的上位者,那不是勇气,而是自寻死路。

    朱平安在王金发的陪同下,走遍了万余人的俘虏营地。之前已经由王金发挑选了流民中的各色工匠三百余人,全部补充到千户所中。现在,朱平安正式荣升为高墙卫的指挥同知,更是可以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

    凤阳一战中,流贼大军遭受重创,仅是在营啸中阵亡的便有几千人,但大部分是右营和后军民夫营。中军大营溃败时,官军已经出城,因此大多数人都做了俘虏。

    护陵新军、班操军虽也有招兵的需要,但其指挥使们却不是傻子,这些年吃差额空饷,个个吃的满嘴流油,如今虽然想扩充下人手,但招入人手来,还要向兵部报验。编制就这么多,人数是多了,可到手的饷银和粮草却会大幅减少,思来想去,各位指挥使还是打消了主意。

    于是,庞大的人力资源便便宜了朱平安。不过,以朱平安现在的实力和身家,想要一下吃掉这么多人也是不现实的。再者说,真能吃得下,恐怕路振飞和凤阳阖城文武都会觉得不对劲。一个小小的从四品指挥同知,哪来的如此实力能够养活一万多人!

    因此,朱平安在王金发的协助下,从流民中选了八百人的精壮补充到自己所管辖的千户所中。这些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九边以及山陕的逃跑军户,在本地是在混不下去了,这才加入到流贼中。跟着流贼饥一顿饱一顿,勉强混条性命,而且大多还有家眷随从。

    朱平安没有将这些军户自成一军,而是将原有的三百子弟打乱重编,编为三个百户所。岳锦峰、张大狗和他自己各领一个,以三百子弟兵为骨干。一面开始屯田,私下在凤凰山附近纳入无主田地,交给军户和家眷种植。反正目前凤阳卫是段喜年在当家,只要有了人、有了荒地,他乐得从中分一份利润。而另一面,朱平安则大张旗鼓的开展新兵集训。

    这些个新加入的军户,虽然战场经验、个人体质和战斗技巧都没得说,但个个都是老兵油子,大明军队中的坏毛病也一样没落下。恃强凌弱、各组山头、无利不起早、配合生疏、吃软怕硬,擅打顺风仗等等,不一而足。

    整合集训的第一天,八百人的队伍松松垮垮的站在了校场的点兵台前。凤阳卫的这块校场,目前已经成了高墙卫,也就是朱平安千户所的指定专用校场。其他的如护陵新军等各部根本也没人来此训练。

    一大早,天上的云彩便如同墨汁一般,黑压压的堆积在头顶,校场宽阔平整,风势很是强烈,看架势是要有一场豪雨来临了。

    八百人一大早便被岳锦峰等军官赶出了营帐,此时已经是怨声载道。松松垮垮的站在较场上,三五成群,根本没有什么阵型可言。

    反倒是朱平安的三百子弟兵,此时已经单独结成方针,规规矩矩的摆出了所谓立正的姿势,动也不动的站在台前,各个眼观鼻、鼻问心,挺立如松。

    岳锦峰等人得了朱平安的吩咐,也不理会新兵们,整队完毕,便回到子弟兵方阵前立正站好。

    朱平安和洪胖子、张二狗、王金发等人骑马进入校场,到得点兵台前,便是微微皱眉。

    下马后,阴世纲从台后转出来,跑的略有些气喘,“大人!”

    “何事?”

    “有件急务回禀。最近这两三天,大人的府邸、村寨还有咱们的田庄附近都出现了一些不知底细的人,看来是冲着大人来的!”

    阴世纲带着些钦佩的表情说道:“还是大人深谋远虑啊,附近的车店、酒馆、茶肆、工匠坊都有咱们的眼线在,这些来历不明的人一出现,咱们便得到了消息!”

    朱平安一笑,“那些可不是眼线,那是咱们军户们实打实的亲眷,都被安插到各个地方做工,有一些还是千户所的产业,有了消息自然会第一时间通知!”

    阴世纲恍然大悟。

    朱平安凑到阴世纲跟前,“阴先生,来的这些天,对咱们千户所也有了了解,你认为如何?”

    知道这是朱平安对自己的考校,阴世纲赶忙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回大人的话。学生也算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各地卫所,但像咱们这千户所这般情景的,却是第一次见到,感触良多啊!”

    朱平安摆摆手,“这不算什么,以后千户所的事情,还要阴先生从旁协助本官处理。这些天,你多走一走、看一看,将观感弄出一个章程来,咱们再斟酌斟酌!”

    阴世纲一愣,立刻明白朱平安这是要大用自己,当下便是深深一揖,“学生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大人所托!”

    朱平安竖起一根手指。“当下的第一要务,就要阴先生来主持!”

    “请大人吩咐!”

    “千户所中武事还是由本官全权负责。但我们需要尽快建立一个组织。怎么说呢,说白一点,便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现在尤其需要一队可以弄到各种消息的人马!不知道,阴先生对于这件事情有没有兴趣?”

    阴世纲心头一凛。“弄到各种消息的人马!我的天哪!在大明朝,除了厂卫能够侦缉天下,还有什么人马能做这种事情!这位大人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察觉到阴世纲的脸色有异,朱平安轻笑一声,“不必着急,阴先生可以仔细考虑一下!”

    “此人所图非小!”这是阴世纲继震惊之后的第一感觉。但转瞬间,他又被一种莫名的兴奋所包围。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烟消云散,这种人生被一刀斩断的感觉曾经让阴世纲觉得生不如死。之所以答应在朱平安麾下做事,起初完全是因为朱平安已经掌控了自己的未来。毕竟阴世纲曾经从贼,这种事情一旦传扬开去,那天下之大,便再也没有了阴世纲的容身之所。

    可现在,朱平安轻飘飘的一句话,又让阴世纲凭空多了几分对于未来的幻想。

    如今朝廷、天下是个什么局面,阴世纲一路走来,比谁都更加清楚几分。流贼、鞑子已经成了大明朝廷挥之不去的噩梦,朝中权贵纸醉金迷,诺大一个天下烽烟四起。阴世纲不止一次的揣测,难道这就是所谓要改朝换代的气象?

    投奔流贼之初,原也想做出一番事业,可那一帮泥腿子,见识短浅,只求今朝有酒今朝醉,自己根本无法一展所长。

    而朱平安的出现,让阴世纲在被迫咽下苦果的同时,又仿佛发现了一线光明。年纪不大,但却杀伐果断,做事有板有眼,虽然新奇,效果却是令人惊叹,如今他向自己抛来正式招揽的诚意,自己接还是不接呢?

    看着阴世纲苦苦挣扎的样子,朱平安则是一脸轻松,他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站在阴世纲的面前。看着他的脸色由犹豫慢慢转向坚定。

    打定了主意,阴世纲也不抬头,径直双膝跪倒在朱平安的面前,“得蒙大人不弃,学生愿效犬马之劳!十天之内,学生将依据大人所言,奉上章程!”

    朱平安哈哈大笑,双手将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