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烈明-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龄大约在四十岁上下,虬髯环眼,一眼看到曹无伤却是惊讶的喊出声来,“曹兄弟,你缘何在此?”

    曹无伤却是一愣,仔细看去,却是依稀觉得这大汉颇有些眼熟,却是怎么也想不起在何处见过他。

    那高大汉子却是还刀入鞘,大踏步的走过来,一看曹无伤的面色却是紧皱眉头。“曹兄弟,河北一别,当日何等英姿,今日却为何成了这幅模样!”

    说着,便在曹无伤的身前蹲下身来,闻到曹无伤身上散发出来的伤口腐臭味道。脸上的神色却是更为凝重。

    朱媺娖却是变了脸色,偷偷的便将曹无伤送给自己的一柄匕首抄在了手中,看着那魁梧汉子要去掀起曹无伤的衣服,顿时娇喝一声,猛然向那汉子刺了过来。

    那汉子一惊,却是丝毫不乱,手掌探出,却是牢牢的握住了朱媺娖的手腕,朱媺娖使出全身的力气。却是不能再动分毫。

    那汉子一愣之下,却是哈哈大笑,“想不到居然还是个女娃,放心,我没有恶意,只是要检验一下曹兄弟的伤势!我和他是旧相识,断断不会坏了他的性命!”

    曹无伤挣扎着坐起身来,脑海中却是忽然闪过一个身影。情不自禁的喊出声来,“你。你是虎总兵!”

    那汉子再度笑出声来,“好兄弟,你终是想起我虎大威的名号了!”

    听到这个名字,朱媺娖全身的力气便如同被抽空一般,顿时委顿在地,眼泪忍不住滑落下来。和曹无伤亡命天涯一个月之久。却是第一次遇到了大明的官军。

    虎大威是崇祯亲口御封的陕西总兵官,一直追随卢向昇、孙传庭征战四方,其人忠义勇猛,和朱平安曾经多次并肩作战。潼关之战的时候,他跟随孙传庭一起出关。大军战败之后,他便和孙传庭以及一众将领再无消息传来,谣传他已经为国尽忠、战死沙场了,想不到却在今日这磁州地界上又遇到了他。

    曹无伤曾参与河北之战,并逼迫高起潜和吴三桂发兵救援巨鹿,之后,由于朱平安在河北养病,便和虎大威等河北将领熟识。

    虎大威看到曹无伤带了一名女子流落到磁州,还身负重伤,不由得很是惊奇,但一听说这女子竟然便是当今的长公主,顿时大惊失色,连忙跪伏于地,连连请罪。

    待到后来,众人说起来,这才得知,原来潼关之战中,五省督师孙传庭竟然并没有阵亡殉国。

    潼关一战,孙传庭被顺军的炮火击中,幸亏虎大威、蒋允仪、周仕凤、许成名还有高杰等陕军将领舍命相救,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众人收拢残兵,杀出重围之后,一直便潜伏在熊耳山中。

    那个时候,顺军正在加紧向京师进军,因此也并没有证实孙传庭的生死真相。孙传庭在熊耳山中养伤的同时,这才慢慢想起朱平安之前的提醒,深以为然。开始的时候,孙传庭派出信使,还能和朱平安有所联系,可等到后来,山陕、河北、京畿直隶等地相继陷入顺军的掌控之后,消息传递便被迫中断。

    痊愈之后,孙传庭也在熊耳山中收拢了明军各部的残余部队达到两千多人。此时,顺军李自成和贺人龙部已经渐渐逼近京师。

    孙传庭本想入援京师,但又唯恐落得袁崇焕的下场,因此只能按照朱平安当初的建议,寻找机会,率领部属慢慢向江南一带撤退,前些时日,便来到了这滏山中潜藏。

    而虎大威,则正是奉了孙传庭的命令,潜入京畿一带打探消息。现在,便是昼夜兼程要回到滏山大营向孙传庭禀报京师失陷的消息。

    大顺军已经开始委派各级官吏、整肃地方,因此,路上关卡重重,虎大威等人不得已,这才绕路进入滏山,却想不到在这荒山野岭中,意外的遇到了曹无伤和朱媺娖。(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孙传庭南下

    滏山深处,已经连接着磁山界,处于武安和磁州交界。大顺军占据山陕之后,李自成派遣大将刘洪起为河南总兵官,总督河南兵事,专意剿除各地明军残余。

    刘方亮率领南路大军横扫整个河南,控制全省,之后便设置了河南各地的防御使、府尹和县令等各级官吏,自己则率领兵马匆匆赶往京师与李自成会和。

    但其后,河南各地,尤其是豫东地区却频发叛乱,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顺军执行的追赃助饷的政策。原本对于大顺抱有希望的前明官员和地方豪族却成了顺军首先开刀的对象,因此,这些被激怒的地方实力派纷纷起兵反抗。

    刘方亮离开不久,原归德府知府桑开第、河南副将郭从宽便召集地方豪族,收拢大明残军举起反旗,一时间,柘城、宁陵、考城、鹿邑等地纷纷响应,大顺军设置的各级官吏不是被杀便是被捕。由于和京师失去了消息往来,桑开第等人便将擒获的大顺军官吏解往南京,并恳求南京速速派来援兵支援。

    所以,现在河南的状况是大顺和大明各据一方,大顺军刘洪起、刘汝奎等人控制着舞阳、西平、遂平、临颍一带,明军降将许定国则占据了睢州一线,其余的便是各地豪族、前明官吏各自占据一方,各自为政,都想在这乱世中分得一杯羹。

    正因为如此,孙传庭的残军才能在河南境内安稳的落脚。但由于潼关之战后,朝廷对于孙传庭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这也使得孙传庭本人顾虑重重,因此一时不敢显露踪迹。

    这次派虎大威潜入京畿打探消息,便是为了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为下一步的打算做准备。

    但虎大威除了将曹无伤、朱媺娖带回滏山大营。却是带回来了让孙传庭心丧若死的坏消息,原来在二十多天之前,崇祯皇帝便已经在京师殉难。

    朱媺娖的到来,却是让孙传庭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面前的孙传庭,早已不是当年誓师出京的模样。一身破旧的战袄,头发散乱。面黄肌瘦、眼窝深陷,原本黑白相间的头发,至今已然是满头白发。曹无伤和朱媺娖当年也都曾和他有过一面之缘,如今一件,却是差点没有认出来。

    孙传庭得到虎大威派人先期传回的消息,已经是带着麾下所有的将领在营门外等候。原先统领河北、宣大兵马的杨文岳在潼关之战中也受了伤,到达河南之后不久便伤重去世。如今河北剩下的千余兵马也都在孙传庭的麾下听命。

    可以说,如今孙传庭麾下的兵马已经全部都是最忠于明室的将领和士卒。他们一路从山陕撤退到河南,一路上饥寒交迫。死伤无算,却是坚持到了如今还不肯向大顺军投降,由此便可见他们的忠义。

    一看到朱媺娖的身影,孙传庭当即便哭喊出声来,“先帝啊!”抢先跪拜下去,身后的一众将领也都跟着跪了下去,一时间,山谷中哭声一片。

    好不容易止住了悲声。孙传庭将朱媺娖和曹无伤让进滏山大营。这大营依山而建,原本便是一处村寨。后山有小路通往磁山,前面则是一片悬崖,只有一条小路上山进寨,的确是易守难攻。孙传庭部到达此地,靠着频频出山劫掠小股的大顺军,已经在此地维持了一段时日。

    孙传庭又问起朱媺娖京师的消息。朱媺娖这才将京师陷落的前前后后详细讲述了一遍。听到崇祯皇帝殉国的情景,孙传庭又是一阵哭泣自责。但是后来听到朱平安率部入京,将太子护送出京,直奔山东之后,整个人顿时神采飞扬。击节叫好。

    在这件事情上,孙传庭对朱平安推崇备至,甚至于内心中还有一丝惭愧。各地督抚,唯有朱平安的山东兵马驰援京师,便是如自己这五省督师,也在最关键的时刻畏缩不前,所谓臣子尽忠之义,自己是一点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啊。

    朱媺娖一力相邀孙传庭同去南京,李自成占领京师,今后要做的,不外乎是平定四方,巩固大顺朝的统治。河南的这种局面,注定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稳妥起见,还是率军向江南一带撤退。

    孙传庭是朝廷和崇祯皇帝任命的五省总督,虽然在潼关兵败,但朝廷并没有下旨裁撤他的总督之位,更没有下旨表明一个态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孙传庭还是总督,河南、山陕、直隶、山东所有兵马的最高将领,这一点毋庸置疑。

    “更何况,朱总兵护送皇兄出京,前往山东只是权宜之计,接下来马上便要转道前往南京继承皇位。新朝甫立,正需要孙制军这样的国之干臣来辅佐,皇兄一旦得知了孙制军的消息,必然大喜,更将以为重用。孙制军又何必苦守在这山岭之中呢?”

    朱媺娖的一番话让孙传庭很是动心。说实话,他何尝不想去南京,再度证明自己的能力呢?一个大明的中兴名臣的名声,对于他来说,这种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可大明朝堂之上的那些龌龊,孙传庭也是一清二楚,自己丧师辱国,虽然朝廷还没有言明态度,但南京方面却是一定会有人拿次来大做文章。太子朱慈烺,他也仅是见过面而已,双方之间远远谈不上君臣琴瑟和谐,相见恨晚。孙传庭害怕自己如果一旦到了南京,成为众矢之的,再想走恐怕就不容易了。怕就怕,自己会和袁崇焕落得一个下场。

    一旁的曹无伤忽然说道:“孙制军无需担忧。太子监国南京,我家大帅、卢少保、路抚军,甚至黄兵备、陈大人都会跟随新君前往南京,有他们几位在……!”

    曹无伤一句话点醒了孙传庭。是啊,太子朱慈烺登位,卢向昇、朱平安、路振飞、黄公辅、陈子壮这些人都要赶赴南京就职,有他们这些人在朝中,就算有宵小想要针对自己,他们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更何况,太子的辅臣中,杨廷麟也会一力支持自己,其他的如方岳贡等人也必定不会袖手旁观。

    这样一来,便让孙传庭坚定了前往南京支持太子朱慈烺的信心。接下来,便是确定进兵的路线。从豫北到南直隶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期间便阻隔着不少大顺军占据的地盘,想要顺利的抵达南直隶还需要费一番周折。

    不过好在如今河南各地烽烟四起,倒是给了孙传庭部不少机会。

    关键的一点,河南目前的不少的官吏还心向大明,如此好的局面不利用一下,未免失之可惜。

    思来想去,孙传庭决定自己率部向南进发,便暂时委任贺人龙的旧部高杰在河南维持局面。高杰在孙传庭诛杀贺人龙的过程中,已经于贺人龙处于敌对状态,倒是不担心他会投入顺军的怀抱。朱媺娖为了笼络住其人,便以长公主的名义任命其为河南署理总兵,暂时执掌河南的一应兵务,等到了南京之后,便奏报朱慈烺,下旨册封其为正印总兵。这也让高杰感激涕零,带领一众陕军,留守滏山。

    ……

    京师陷落后半月,大明南京金陵却依然是一副风声鹤唳的模样,不断有从江北逃难而来的官吏、百姓蜂拥进入南京城。却始终没有一个关于京师目前具体状况的消息传来,这样造成了南京朝堂之上的一片混乱。

    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之后,南京作为留都一直保存了六部、都察院等与京师一致的中枢机构。南京各衙门虽然都为虚衔,但地位却不低于京师的各级衙门。如今,南京城手握重权的不外乎三个人,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镇守守备太监卢九德以及魏国公徐弘基。

    六月的时候,南京在接到京师传递而来的“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令之后,便和京师断绝了一切消息往来。这也造成了南京朝堂的一片混乱。总督庐州、凤阳的马士英率大将刘良佐和黄得功统兵两万向北进发,却是因为不通消息,到了江北之后便犹豫不前。

    无奈之下,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只能领衔发布勤王命令,号召江南各地捐资助饷,组织勤王兵马驰援京师。但就在此时,京师失陷,崇祯皇帝在乾清宫正殿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到南京。

    然而就在南京一片哀声的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南下的官吏、百姓增多,更多的消息也在此时传入江南。

    最让南京众臣胆战心惊的便是,山东总兵朱平安率部入援京师,崇祯皇帝本属意由太子监国南京,但顺军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京师全城,加上部分数典忘祖的官吏背叛,京师九门相继落入贼手。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炤以及定王、灵王等人,都在战乱中失去了下落,就连山东方面,也没有入援京师的朱平安的消息,

    换句话说,依照如今的消息来看,崇祯皇帝的嫡系子孙竟然没有一人逃出生天。这也意味着,大明的帝位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合适的继承人选。

    这才是真正令南京一众朝臣们最为忧心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 今夜必有转机

    七月底的时候,随着马士英率领刘良佐和黄得功两镇兵马撤回南京,南京朝堂中枢再度陷入到一片争执声中。总的来说,南京一众大臣的分为两派,一派以兵部尚书史可法为首,力主大规模派遣细作潜入京师,多方打探太子朱慈烺和诸王的消息,而另一派则人数众多,包括南京守备太监、庐凤总督马士英和魏国公徐弘基等人则主张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要即刻选定人选继承大统,主持朝政。

    两派为此争执不下,相比较之下,史可法一派便显得有些势单力孤,最后不得不妥协屈从,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京师已经陷落将近一月,崇祯皇帝的死讯已经得到确认,虽然太子和诸王迟迟没有确切的消息,但这么长的时间,这些人却是没有一点下落传来。而大顺军方面的消息却是已经确认了永王朱慈炤的死讯,他妄图悄悄的潜出京师,却是被大顺军发现,身中流矢而亡。

    至于朱慈炤的弟弟朱慈焕,却仍旧是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半分的消息。

    局势演变成如此,太子和定王想来也是凶多吉少。南京的朝堂因此暗流涌动,“定策之功”四个字吸引着每一个朝臣。

    其中的人选共有两人,分别是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此时,朱由崧和朱常淓以及周王朱恭枵、崇王世子朱慈燴逃难至淮安三义镇暂避一时。

    江南东林党人以钱谦益为首,主张拥立素有贤名的潞王朱常淓,而,这样一来,南京朝中的文臣大多数便立刻有了倾向。其中便包括了南京朝局中举足轻重的张慎言、姜曰广、高弘图等人。

    相较之下,本来处于第一继承顺位。血统与崇祯皇帝一系最为接近的福王朱由崧却暂时处于下风。

    东林党人在江南的民间和朝中都具有深厚的影响力,他们的表态,也促使整个中枢向潞王朱常淓有所倾斜。甚至于史可法等重臣已经开始着手拟定诏书,派人前往淮安迎接朱常淓到南京即位。

    南京的局面也因此平静下来,朝野上下长出一口气,从崇祯殉难时开始的慌乱渐渐平息下去。每个人都认为,只要数日之后,潞王朱常淓抵达南京,那大明的偏安局面便可以由此确定,整个江南也将因此而得到保全。

    但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七月二十九的夜晚,却从南京的朝阳门疾驰而出一支人马,打马扬鞭,向北而去。

    两天之后。这支人数并不多的人马出现在了洪泽湖的武家墩。虽然是盛夏的天气,但这些人却是无一例外的头戴罩帽,将自己的面孔深深的隐藏其中。但凡有守卫兵卒上来盘问,其中的一人只是亮出一块铜牌,兵卒们便噤若寒蝉的远远避开。

    一行人就停在武家墩渡口北面的芦苇荡边,远处可见星星点点的几艘商船。

    天色渐渐黯淡下来,这些人却是没有丝毫离开的意思,直到不远处小路上传来马蹄声。这些人才扭动了脑袋,向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看去。

    来的是十余名身手矫健的骑士。眨眼之间便来到他们的面前。

    双方定定的看了片刻,从南京而来的那批人中,为首的一个翻身下马,裹着披风慢慢走到那微微有些喘息的十余名骑士的面前。

    慢慢取下头上的罩帽,露出一张面白无须、略有些臃肿的中年人的脸庞。轻轻呼出一口浊气,缓缓说道:“我是卢九德?尊驾是哪位前来?”

    十余名骑士闻言。慢慢催动马匹让开一条通道,最后面的那位骑士策马上前,到了卢九德面前这才跳下马背,揭开脸上的面巾,轻轻笑道:“卢公安好?凤阳一别。竟是数年未曾谋面,学生给您见礼了!”

    借着淡淡的星光,卢九德仔细打量那人的面庞,却不禁吃了一惊,“阴先生!竟是您亲自到来!”

    阴世纲带着笑容深深一揖,“大帅明言,难得卢公肯插手这趟浑水,我们总要表明自己的诚意!”

    卢九德的双眼透射出两道精光,在阴世纲的脸上转了一圈,而他的脸庞却不由得有些阴郁。“你家大帅到底想要做什么?身在山东,却操着南京的心思,这其中的意味,咱家却是看得不甚分明啊?”

    阴世纲摇摇头,“我家大帅没有恶意,身在乱世,只为自保而已!”

    “自保?”卢九德显然对这样的答案并不信服。冷哼一声说道:“要不是司礼监王公临终嘱托,咱家说什么也不会插手这样的事情。时局纷乱,一个不慎便是抄家灭族的下场,咱家还想太太平平的度过余年,朱大帅这样的答复未免让咱家……!”

    阴世纲却是忽然转过身去,向前走了十余步,面朝广袤的洪泽湖负手而立,“卢公,请借一步说话!”

    卢九德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迈出脚步,站到了阴世纲的身侧。

    阴世纲压低了声音,“卢公,实不相瞒,司礼监王公和我家大帅之间渊源颇深,要不然,也不会在城破之际还给您留下一封书信。王公曾言道,卢公您绝对是一个可想完全信任的朋友,正因为如此,我家大帅才将此事托付于您!”

    卢九德从鼻子中哼了一声。“王公待我恩重,我卢九德自然舍命相报,可现如今,你们如果还是欲盖弥彰、遮遮掩掩,就算我卢九德今日赴约而来,那我现如今照样大可以转身离去。”

    阴世纲却是对卢九德气咻咻的话语毫不在意,,甚至连转身都没有,而是借着说道:“我家大帅,乃是唐王朱聿键殿下长子,不久之后,先帝崇祯爷的诏旨将传遍天下,将我家大帅立为唐藩世子,归入宗室!”

    阴世纲的话语不啻于一个惊雷,让卢九德的身子都颤动起来,“你说的都是真的?”

    阴世纲却答非所问。“我家大帅执掌山东一省军政。如今诸王争位,说句大不敬的话语,就算是太子登位,我家大帅也是在劫难逃。刚刚学生所说的话都是肺腑之言,并无半分虚假,大帅所为。都只为自保而已。”

    卢九德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难道朱大帅也有意那个位置?又或者是唐王殿下也想……?”

    阴世纲一笑,“一切顺势而为,犹未可知?”

    “那你们缘何要咱家来劝福王殿下……?”卢九德一时间有些愕然。

    “顺天应运,我家大帅绝不会逆天而行,如今江南各大势力未必会认可我唐王府的实力,倒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柳暗花明也说不定呢?”

    看着阴世纲的笑脸,卢九德的却是出了一身的冷汗。朱平安的本事。在凤阳时,他便不敢小觑,但也未曾想到,朱平安会有这样的身份,更不会想到,他竟然会有这样的筹谋!

    今日一见,阴世纲已经将所有的底牌摆到了卢九德的面前,卢九德赶到。何去何从,已经容不得他自己来选择了。王承恩和朱平安在谋划着一盘很大的棋局。他卢九德只不过是这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二他之前帮助王承恩所作的一系列的事情,原来都只不过是为了入局而做的铺垫。

    看到卢九德脸上的阴晴变换,阴世纲也知道他此时正处在两难的时刻,于是便轻飘飘的加上了一个砝码。

    “京师司礼监秉笔韩赞周昨日刚刚抵达南京,入城不到两个时辰,便飞马出城。正是向着这淮安的方向。他此行所来何意,想必卢公一定能猜得到?学生不妨给卢公提一个醒,他在入城之后,只见了一个人,正是如今的庐凤总督马士英!”

    卢九德倒吸一口冷气。

    阴世纲轻松的笑笑。“卢公不必担心,淮扬路抚军已经得到了消息,三日之内,他是绝对到不了这洪泽湖边的……!”

    卢九德悚然而惊。

    “还有一件事情,学生务必要告知卢公,太子已经从天津卫乘船出海,只不过这些日子海上风浪甚大,这才耽搁了时刻。数日之间就会抵达登州!”

    卢九德差点跳了起来,强忍住自己心头的惊恐,压低声音说道:“那你们还敢如此,难道你们想挑起他们的内乱吗?”

    “太子、福王、潞王皆庸碌之辈,我家大帅感念先帝厚恩,一定会辅佐太子殿下荣登大宝,至于今后这情势的走向,卢公不妨拭目以待。大帅言明,他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