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烈明-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平安一愣,“这是军情处和监察处私下里搞得?为什么没有让我知晓!”
郭追有些讪讪,阴世纲却很是从容,“大帅容禀,关外毕竟远离山东,大帅虽然对李定国百般信重,但他也是出身流寇。眼下,关外加上皮岛的兵力已经有数万之众,李定国还挂着一个朝鲜总督的官职,与朝鲜君臣相处的也极是融洽。前段日子,听闻朝鲜国主竟然有意将郡主下嫁,以笼络李定国,虽然是传言,但未必无因……!”
“结果如何?”
郭追这才上前,“回禀大帅,监察处和军情处联手对朝鲜总督衙门进行秘密调查,在其中发现七起贪腐案件,目前取证阶段已经进入尾声,计划于下月初就要开始拿人。”
“不要避重就轻,你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意思?”朱平安一反常态的严厉起来。
“是!”郭追的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经查,李定国都督在人事任命方面并无任何不妥,甚至连瑕疵都没有。每一名总督府人员的任命,都是严格按照山东都指挥使司衙门的要求和章程进行,相关人等也全部经过军情处和我处的审核。之前说的查出的七起案子,与李都督并无关联。调动兵马方面,每一次军事行动之前,都会向军机处上书报备,临时的军务调整以及战事中临机决断,也都向监察处的军中机构报备,与军中安插的监察员之后的汇报并无半点出入!”
朱平安常出一口气,看看郭追小心翼翼的样子,长长呼出一口气来,“你们也不必忐忑,我虽然信任李定国,但绝对不会任人唯亲。你们所做的,都是应有之意、职责所在。咱们自己定下来的规矩不是摆设,而是实打实要贯彻执行下去的。章程管人,而不是人管章程,两年一期的人事考核不是走过场,更何况如今关外还有那么大的战事,牵涉到数以万计的人马调动和大批的物资运转。”
朱平安想了想,又吩咐两人道:“咱们的章程都是好的,但就是怕下面的人把经给唱歪了。以后,不妨将这些制度都公布出来,让天下的百姓也都看一看,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更是让那些在外的督抚们也清楚,章程就摆在那里,不是要针对什么人,而是表明这便是咱们最核心的内容,成就大事独独不能缺的便是这个东西!”
郭追是锦衣卫出身,想事情自然而然便牵扯到自己独有的思路,当下便试探着问道:“敢问大帅,莫不是要大兴厂卫之事,这监察一事如果铺开来做,难免会让那些士子儒生借题发挥……!”
朱平安不禁笑了起来,“发挥边让他们发挥,历朝历代,这些儒生士子总是最不安分的一批人,因为舆论之口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但在山东却是情况迥然,咱们有咱们的报纸,以往的《登州消息》如今改为《山东消息》便是这个用意。他们的嘴巴可是远不如一份报纸的影响来的宽泛、深远啊!你是做监察的,不妨好好动一下脑子,利用报纸多做些文章,那可是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喉舌啊!”(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 张嫣许亲
朱平安和阴世纲以及郭追谈兴正浓,却是有亲兵来报,夫人木语菱那里派人来请,说是请朱平安尽快到懿安皇后那里去一趟。
朱平安有些奇怪。从京师突围的时候,王承恩郑重其事的将懿安皇后托付给朱平安,愿意是念着对旧主的一份情,不希望看到懿安皇后张嫣为社稷殉难。朱慈烺南下的时候,张嫣推说自己的旧病未愈,便一直留在了山东。之后,朱平安时常派遣自己的妻子木语菱前去问安拜见,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懿安皇后的孤寂,据说,懿安皇后对木语菱很是喜爱,对于朱平安的幼子朱承佑则更是宠爱有加。
这此将治所转移到济南,因为担心懿安皇后留在登州寂寞,朱平安也特意将其接了过来。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济南被清军阿巴泰部攻陷,纵兵烧杀劫掠,德王朱由枢及其亲眷子嗣被清军俘获后杀害,德王府也被烧毁了一部分。崇祯十三年,朱由栎封皇命继承范围,但半年之后便因病身故,由此德王一系宣告断绝。
但位于济南珍珠泉的德王王府却是留了下来。刘泽清主政济南时,将被清军焚毁的那部分宅院夷为了平底,而将剩下的那部分院落改建成了私宅。如今,风云变幻,王府的主人已经换成了朱平安。
德王府当年的内官、仆役、女官、宫女等还有一部分在世,朱平安便将懿安皇后安置在这座由王府改建的宅院内。懿安皇后身份贵重,住在这里倒也不算逾制。
但懿安皇后此后却是一句话也没有提及要到南京去的事情,看起来,便是打算在这济南城中养老了,对此朱平安虽然诧异,但想起王承恩的临终嘱托。却是没有特别在意。
既然是要拜见懿安皇后,朱平安自然是不敢怠慢,当下便换上袍服,轻车简从直奔德王府。
懿安皇后张嫣和木语菱如今都在王府的天地坛,到了之后,朱平安不敢贸然觐见。便守候在外边等候。不大会的功夫,木语菱和两名女官搀扶着张嫣走出来。
已经是年末的天气,这几日,大旱的情形略有好转,天上竟然飘起了许久不见的雪花,虽然并不大,但却给久旱的山东百姓带来了希望。
下得天地坛,便看到朱平安侍立在寒风里,张嫣顿时有些心生迁移。连忙招呼着将朱平安让到暖阁就座,朱平安却是谦恭端正,礼节丝毫不敢怠慢。
看着朱平安硬是行完大礼,张嫣却是笑了起来,“说起来,都是一家人,论起备份来,恐怕予也要称呼你一声长辈呢。却为何如此拘谨,你们两口子啊。倒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谦恭谨慎!”
“法礼所在,臣不敢轻慢!”
就座下来,张嫣命女官送上热茶便吩咐她们到外边等候,暖阁中只剩下她和朱平安夫妇三人。
以往都是依礼觐见,倒是没有此时来的轻松。张嫣也有机会仔细打量一下朱平安,忍不住便点点头,“你的母亲予未曾见过,倒是与你的姨母却是有一面之缘,真是太相像了!”
提起沈青荷。见朱平安夫妇两人有些紧张,张嫣这才连忙解释道:“不要担心,青荷夫人也是予敬重的人,她对先帝一心一意,却始终未曾得到一个名分,对此,予一直心存愧疚。其后,青荷夫人和沈逍先生更是为了清除阉党以致成仁,予更是悲痛欲绝。”
张嫣今年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一身素罗锦衣,衬托的整个人清丽脱俗,但自有一股威严庄重的气质在,说起这些往事,两只眼睛不由得变得通红,就连声音都有些哽咽。
说起来,张嫣倒是有大半都是在自伤心事。天启皇帝在位的时候,迷恋木工,连年不上朝,更是对后宫之事不甚关心,虽然与自己还算琴瑟和谐,但在魏忠贤和客氏的算计之下,张嫣却是没能如愿诞下一名皇子。朱由检登基之后,张嫣虽贵为懿安皇后,但却只能与孤单寂寞相伴,常守宫中。
反倒是到了山东之后,却是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有和平安喜乐。当日里要不是王承恩瞒着崇祯皇帝,安排朱平安接着她来到山东,恐怕如今的张嫣也早已经香消玉殒。
之所以不肯再跟着朱慈烺去南京,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则是张嫣对目前的生活颇为满意,不想再回到宫中做一尊任人摆布的泥塑木偶;另一则是张嫣历经天启、崇祯两朝,早已看穿世事沧桑。朱慈烺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其人继承了继承了崇祯皇帝的性格特征,从内心来讲,张嫣并不看好朱慈烺能够中兴大明,她不想再经历一次国破家亡的惨祸。
对于朱平安张嫣则是怀有一众很复杂的情感,朱平安能排除万难,按照王承恩的嘱托,将她带到山东来,按照太后的礼制来奉养,张嫣自然是记在心中,但另一方面,却不能否认,朱平安的姨母却是自己的丈夫最爱的女人,这对于曾经是一国皇后的张嫣来说,无疑还是具有一定心里抗拒的。
可说白了,张嫣目前是寄人篱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她的心里还是清清楚楚的。就拿今日来说,木语菱所托付的事情,对于她来说不过举手之劳,何不顺水推舟呢?
张嫣仔细想好了措辞,这才开口说道:“语菱今日此来,却是为了你!予也听说,当日在久山镇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姑娘为了你,不惜以身犯险,万军虎视之下,竟然狂奔至码头为你送信!可有这样的事情吗?”
朱平安万万没想到张嫣竟然是为了邢沅将自己召来,更是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竟然是自己的妻子,偷眼看去,木语菱的脸上却是恬淡自然,没有一丝的异样,也不知道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张嫣接着说道:“那姑娘是媺娖身边得用的人,一路来到山东也吃了不少的苦,还拼死将昭仁公主也送了回来。她的事情,予听媺娖来信中也提起过,那姑娘数年之前便对你一见倾心,至今仍然无怨无悔,确是难能可贵。语菱今日来求予,便是要让予出面,给那姑娘一个良人的身份,好让你能顺顺利利的将她纳入门中。”
“这个……!”朱平安顿时一脑门子汗,脸色也变得通红。
早在崇祯十年,自从和邢沅相识以来,朱平安便感受到她内心中对自己的情深意重。历史上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再也不复存在,她也从陈圆圆变成了邢沅,此次之后,和吴三桂这样的人再无一点瓜葛。要说对于这样女子,朱平安没有一点动心,那是不可能的。但每当面对自己的妻儿,朱平安却是完全没有勇气说出这件事情,以至于久山镇之后,朱平安也只能将邢沅丢在了蓬莱,安排人等好生伺候,却始终没能拿出一个安置的章程来。
现如今,这件事情居然被自己的妻子给扒了出来,一时间,朱平安竟然感觉到有些无地自容。
也许是察觉到了朱平安的窘迫,张嫣的声音变得愈发柔和起来,“你是宗室,更是如今山东的镇将,身份无须再言,语菱此举,便是为了你能光大门楣、繁衍子嗣,其中的道理还用得着予再解释吗?”
“更何况,那位邢沅姑娘对你自然是痴心一片,这么多年来,颠沛流离,始终未曾忘却本心,单凭这一点,你再拿不定主意,对得起她和语菱的这份心意吗?”
从府中出来的时候,朱平安还是浑浑噩噩,王金发早早的等在门外,看到朱平安魂不守舍的样子也是吓了一跳,但木语菱就在旁边扶持,王金发却是不敢多问。
朱平安一反常态的没有骑马,而是和木语菱一同上了马车回府,面对着一直没有说话的木语菱,朱平安却是心中百感交集。
试探着握住木语菱的手,木语菱并没有推却,而是顺势倒进了朱平安的怀抱。
“你不要再问了,邢沅姑娘是个难得的好人,这些日子,我也已经将她的事情都打听的清清楚楚。我知道,你是为了我才不肯将他纳入府中,仅凭你的这些心意我便感激不尽。”
木语菱抬起头,但一双眼睛已然是湿润起来,“我不是个霸道的人,这辈子能有你的呵护和照顾已经是上天给我的最好恩宠。她是各可怜人,已经为你浪费了大好年华,是时候给她一个名分了!”
“你麾下的文武嘴上不说,但这些年来,随着你的权势越来越大,有很多事情也在悄悄变化。父亲前些日子中特意来过一封信,也是提醒我这件事情。他还提起,王公公对你的期许,并不是一镇督抚那么简单,当初父亲还曾质疑过王公公的安排过于匪夷所思,但现在看来,他却不得不佩服王公公的高瞻远瞩。而你,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
看着木语菱的双眼,朱平安一时间竟然有些莫名的心痛,只能紧紧的将妻子拥在怀中。
麾下的众将文武在长子朱承佑出生时表现出的兴奋异常已经说明了问题所在,如今的朱平安早已不是当年游戏凤阳的小百户,他的利益和很多人交织在一起,即便是自己的家庭同样会让很对人付诸关注。在这一点上,朱平安自认为自己还是远远没有融入这个时代。
但木语菱却是代替他做到了这一点,邢沅进入朱家,一方面来说,是朱平安终于抱得美人归,邢沅的一片痴心也终于有了回报;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维护自己权势所必须要做的。(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 李岩的困局
十二月底,虽然马上就要步入永昌元年,紧接着便是新春佳节,但京师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喜悦的气氛。山海关之战结束,大顺军退回北京之后,李自成便下令封闭九门,起初,京师的秩序还算正常,但接下来传回的消息却让整个京师变得不安定起来。
山海关之战虽然失败,但大顺军进入京师的主力还在,加上刘方亮所部的增援以及李岩收拢贺人龙余部组织起的反击,一时间让清军的进攻速度被迫缓慢下来。
双方在居庸关、紫荆关一线展开拉锯战,奇怪的是,这些天之内,清军的攻击态势较之山海关时也有所下降,这令李岩和刘方亮不禁很是诧异,但具体的原因也说不清楚,只是明显感觉清军有些心不在焉。
但是从十二月二十五开始,清军攻击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强,乌真超哈所部的红夷大炮开始发挥威力。清军集中火力,进攻紫荆关,两天的时间之内,便轰开一个缺口,蜂拥而入。
紫荆关失守,顺军大将周礼能战死,大顺军的防线也立刻溃败。原本紫荆关和居庸关都保存有明军的大量火器和火炮,但大顺军却未能充分利用这些武器阻止清军的进攻,以至于在面对乌真超哈时,完全是被压着打,毫无还手之力。
居庸关和紫荆关相继失陷,让京师也变得风声鹤唳起来。城内风传,平西伯吴三桂引东兵为崇祯皇帝复仇,连续击败闯贼,马上就要逼近京师,城中心向大明的遗老遗少马上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到处刺杀顺军将领。这也使得大顺军的统治层勃然大怒,从而开始在全城中大肆搜捕,京师之中新一轮的混乱再度产生。
在这种情况下,传出了李自成将要放弃京城,退回到山陕的消息。
十二月二十九,李岩带领沈策、杨翻等亲卫匆匆进入京师。他此来的目的便是要劝谏李自成放弃撤出京师的计划。
进入京师之后,李岩紧皱的眉头便没有舒展过,沿街看去,昔日繁华的京师如今处处疮痍,大顺军士卒手忙脚乱的抢夺集中各种物资,每个人的身上都是背着大包小包,陕西和陕西口音此起彼伏,街角倒卧的百姓尸首不时映入眼帘。见微知著,此时的李岩已经明了。大顺军的军心已经开始乱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岩纵然有心管上一管,也是有心无力了。
到了宫门的时候,没等羽林亲军通报,胡荃已经是迎了出来,看得出来,他也是焦急万分,一看到李岩的身影。顿时长出一口气,一路小跑着奔过来。谄媚的拉住李岩坐骑的马缰,“制将军,您可算是来了!”
“陛下何在?”
“陛下和皇后娘娘如今都在皇极殿等候!”
李岩顾不上和他废话,让胡荃在前边带路,急匆匆的直奔皇极殿。
宫里冷清了不少,虽然没有外边的混乱和喧嚣。但却充满着一种令人压抑的寂静。
太和殿上也冷清了许多,李自成高大的身躯已经有些佝偻,一身明黄色的衮龙袍穿在身上,和脸上的阴郁交织在一起,却是让刚刚进殿的李岩有些错觉。这种氛围和感觉怎么和当初的崇祯皇帝是如此的相似。虽然李岩并没有见过崇祯皇帝的样子,但细想起来,走向末路的一代帝王临终时的萧索和绝望,也不过便是如此吧!
看到李岩进殿,李自成身边的高皇后轻轻咳嗽一声,大殿之中的寥寥文武也都转过头来。宋献策、牛金星、李过、刘宗敏、田见秀、袁宗第都在其中。
“林泉!”李自成蓦然抬起头来,看到李岩的第一句话便是问道:“如今的战事如何了?”
“居庸关、紫荆关已然失陷,东虏大军已经向京师逼近!”
“啊!”李自成一惊,手中的一块玉玩跌落在地,摔了个粉碎。
昔日骄横跋扈的刘宗敏也没了声响,双手叉腰站在角落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牛金星则连忙劝谏李自成,如今大顺皇室和军政大臣全都在京师之中,清军追击而来,一旦合围,那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请李自成当机立断,马上撤出京师,向山陕一带撤退。那里还有顺军二十余万,足可以与清军周旋。
李岩当即表示反对。他的建议是据守京师,因为在居庸关、紫荆关一战中,第七营已经发现清军中似乎出现了什么变故,要不然也不会在关前踌躇了好几天的时间。这之后,清军的主力部队便有减少的迹象,居庸关和紫荆关一战,清军完全是凭借猛烈的炮火才获得了成功,而大顺军正是由于对火炮和火器的轻视,这才不得不吞食恶果。
京师中目前还有大顺军精锐六万多人,凭借坚城以及大明京营和兵部造作局武库中的积攒的大批佛朗机火炮和各种火器,还有顺军征纳而来的堆积如山的金银和粮草,完全可以守住京师。
牛金星冷笑一声,“制将军好大的口气。可是你未必知道,我军占据京师时间尚短,人心还未安定,我军在山海关一战中偶遇挫折,京师之中的豪族、前明勋贵、文臣等却都是蠢蠢欲动,一旦他们和东虏里应外合,你能付得起这个责任吗?再说,如今山东朱平安、江左孙传庭大军环伺,和我军在河南、湖广一带激战,还有左良玉二十万大军雄踞武昌,随时可能北上,京师身处四战之地,你能确保我大顺援军一定可以及时增援吗?”
牛金星的一番话说的李自成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山海关一战,面对势不可挡的八旗精骑和铺天盖地的炮火,大顺军上下已经对清军的战力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大顺军的精锐不多,吸纳的明军精锐往往都是作为炮灰来使用,更谈不上使用明军已经固定成型的战术,因此明朝降军大部分都是出工不出力。而大顺军本身的精锐,则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的农夫和流民,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成为百战之兵,但面对着八旗如此强劲的对手,高下立判。
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才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当初进入北京城,所谓的天下霸业不过是刚刚开了一个头而已,而自己竟然那么的不可一世,现如今才发现,强敌环伺,所谓的大顺雄师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陛下不可!”李岩径直跪倒在阶下,不由得声泪俱下,“臣只怕陛下今日撤出竟是,便没有再杀回来的那一天了!”
“李林泉,你信口雌黄!”牛金星高声怒喝。
“陛下,牛丞相刚刚所说,俱是事情,臣也无力辩驳,但有一点臣必须要说明,昔年陛下征战天下,也曾遭遇挫折,其中很多次都比今天的情势要凶险百倍。如今,我大顺已经进入天下中枢,眼看便有席卷天下之势,陛下切不可为了小小挫折便轻言放弃。我大顺占有山陕、河南、河北、湖广等地,虽有百万之军,但其中不乏前明降将降卒,我大顺一旦撤出京师,便会令这些前明降将,如今的大顺督抚对朝廷失去信心,更为关键的是,如今前明太子朱慈烺已经在南京登基,到时,万一这些投降的督抚心怀异心,那眨眼之间,我大顺便会分崩离析!”
“所以,我军必须要在京师和东虏决一死战,如今东虏军中也有变故,加上远离辽东,补给困难,我军胜算不小。如果此战能够获胜,一方面可以使东虏被迫退往关外,另一方面便可以稳固我大顺朝廷,使各地督抚、武将归心,震慑南京伪明小朝廷。臣可以用项上人头担保,只要陛下将京师兵权和临机专断之权交给臣,臣愿做我大顺的于谦于少保,必定以大胜回报陛下!”
“这个!”李自成顿时有些发楞。
“李林泉!”刘宗敏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因为追赃助饷,杀死吴襄,逼反了吴三桂,刘宗明已然是被李自成怪罪。山海关之战,统率老六营大败亏输,刘宗敏更是抬不起头来。但现在,李岩要向李自成要兵权,要整个京师的指挥权,这便是刘宗敏无法再忍受的。要是真让李岩拿到了兵权,恐怕他刘宗敏便要头一个倒霉!
“李林泉,你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刘宗敏指着李岩破口大骂:“你这是要逼宫吗?”
“山海关大战正酣时,你没有向陛下禀报,便擅自引军杀死了鲁国公贺人龙,还将他麾下的兵马据为己有,如今你后营的人马膨胀至三万之众,还都是前明秦军的精锐,如今更是要向陛下讨要京师我顺军主力的兵权,我倒想问问你,你是要替大顺和东兵决战呢?还是要借机挟持天子,以令诸侯呢?”
刘宗敏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一时间让大殿中的众人都有些吃惊,牛金星则是满面红光,因为刘宗敏终于说出了他的心声,不由得暗暗叫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