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之门1619-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那种传说中的“沾着即死,碰着则亡”的巨大武力,张献忠还一直没有机会见到。

直到今天。

火炮这个东西的发展,也是经过了实心炮弹、开花弹这些黑火药作为发射药和爆**的时代之后,发展到了发射药和爆**都使用现代烈性乍药的阶段的。

在tnt和黑索金被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前,黑火药炮弹的威力因为火药加工技术的进步,确实也得到了长足的充分的发展。

可是当烈性乍药被发明和应用之后,黑火药炮弹的威力就变得非常的弱小了。

在1625年以前,因为还没有能够在本时空建立起合格的化工企业,复兴军一直停留在精加工黑火药的时代。到1625年,苦味酸乍药在复兴党工艺技术院兵工局的努力下仿制成功。在苦味酸乍药被成功工业化生产之后,tnt乍药的仿制和生产也在当年就实现了突破。

所以,在1627年,复兴军所有的大炮使用的就都是填装了tnt的炮弹了。

和黑火药铸铁炮弹不同,tnt钢制炮弹的威力让复兴军上下都非常的惊讶。和黑火药铸铁炮弹比较起来,tnt钢制炮弹的爆炸效果更好,杀伤范围更大。而且因为使用了新的发射药,大炮的射程也更远了。

这种杀伤效果惊人,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六公里的大炮,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复兴军自己都感到惊讶,那么对于张献忠的这种冷兵器都配不全,连落后的青铜大炮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农民造反军来说,复兴军的炮击效果有多惊人,大家就可以想象了。

在愣住了半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后,脑袋恢复功能的张献忠的脑子里,反反复复的充满了那句“沾着即死,碰着则亡”的话。

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并不在乎在前面的,作为炮灰的,刚刚有所动作的上万流民。由木桩和铁丝网组成的防线,在古代人眼里可能有点弱不禁风,没有堡垒城墙有防御效果。可是事实上,这种由壕沟、铁丝网组成的多层防线,古代人其实一丁点儿的办法也没有。

就是复兴军让那上万的流民跑到阵地前面来,那些流民们也只能在复兴军由壕沟、铁丝网组成防线前束手无策。

所以,复兴军打击的重点对象,是作为督战队存在的,驱赶着流民充当炮灰的,骑着马的张献忠的核心骑兵。

有一些小说里写到古代人面对代差级别的近现代军事打击的时候表现的哭爹喊娘。这种说法其实是不现实的。

就以目前复兴军和张献忠造反军的战斗来说吧。当杀伤效果惊人的tnt钢制炮弹在位于后阵的张献忠骑兵部队里爆炸的时候,张献忠的这支在明末有着相当战斗力的骑兵部队里,除了横飞的血肉之外,就是四散奔逃的战马。

张献忠的那些骑兵根本就没有功夫哭爹喊娘。战马这种敏感的动物在接触到了超时空水准的炮弹的袭击之后,巨大的爆炸声立即让这些脆弱的动物崩溃了。所有的战马都被爆炸声所严重的惊吓。

受惊的战马根本就不管自己背上的骑手是什么样的反应,她们都惊恐的尥着蹶子掀掉自己背上的人类,之后四散奔逃。

人类在面对极端突然的突发性状况的时候,会进入一种发愣的状态。其实这是人类大脑对人体的一种自发的保护性反应。这个发愣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让人类对于突发性状况有一个可以慢慢适应的过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发愣的过程,剧烈上升的血压会给人造成多大的伤害。想想也是,现代社会里那么多的脑溢血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张献忠面对复兴军的这种突然而至,从天而降,超越了人类目前的认知能力的巨大军事打击真正的惊呆了。

就是在自己胯下的战马开始无目的的疯狂奔逃的时候,张献忠也不能理解自己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遭遇。

张献忠不是没有见过大炮什么样子,那种“威震十里”的红夷大炮他当然没见过。可是在延安卫当兵的时候,什么叫虎蹲炮啊,什么叫佛郎机啊,这些小型的青铜火炮他还是见识过的。

张献忠甚至看到过几次这种小炮的实战发射。当时,张献忠心里还对于这些小炮还非常的不以为然,认为这些笨重繁琐的武器,“也就是个大号的爆竹。”

现实也确实是如此的。张献忠从1624年开始起兵造反,在大明朝的军事重地陕西和山西地区,和各路官军,包括号称大明朝战力最强的边镇边兵都打过不下十几次的仗了。在张献忠眼里,大明的边兵厉害,那是因为边镇的卫所的那些军官有着按照鞑子骑兵训练出来的强大家丁。

要不是这些骑术很好,作战方式像鞑子一样很野蛮很激烈的边镇军官的家丁们的话,普通的大明边镇的那些作为炮灰的步兵根本就没有和自己的马队对抗的资格。

在张献忠心里,真正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只有边镇的家丁骑兵。就是对于边镇的家丁骑兵,张献忠也认为他们不足为虑。他觉得只要冲阵的炮灰流民的规模足够大的话,边镇的家丁骑兵其实也不是他的对手。

张献忠在军事上的信心,那是在大明朝军力最盛的九边边兵身上找到的。在这个时代里,能和大明边兵打的有输有赢不相上下,确实也是值得自傲,足够建立自己的军事信心的事情。

不过,在各个方面都领先超越张献忠几百年的复兴军面前,张献忠在军事上的能力和信心,都是非常可笑的东西。

那是因为,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第一批次的二十门大炮的第一轮发射,就让张献忠的核心部队崩溃了。

第333章反面教材张献忠2

个人的勇武和天才的指挥才能,在绝对的技术等级代差面前毫无意义。

就用张献忠最崇拜的关羽关云长来举个例子吧。全盛时期的关云长拿着八十二斤的大关刀。他老人家就是再厉害,再了不起,再像传说中的犹如神人一般,他面对着一个拿着ak47的十来岁的黑非洲儿童,下场也逃不掉被一梭子撂倒在地。

如果大家开启脑洞一起胡思乱想的话,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战争武器越进步,人类似乎就越平等。

毕竟,越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们就越可以通过掌握武器来实现对别人的压迫和掠夺。但是,越是在生产力水平发达的时代里,武器的发展水平越高,人类世界就越向着和平的状态发展。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在现代社会里,那种几百个西方侵略者拿着火绳枪就灭亡一个民族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了。

事实告诉我们,生产力水平越低,武器水平越低,人类社会的战争就越多,战争的规模和持续时间就越大越长。

在核武器被发明出来之前,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可是在核武器被发明之后,世界大战基本上就在可以威胁全人类和整个地球存在的核武器的威慑下被最大程度的压制住了。

再举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现代社会的美国,因为老百姓人人都可以持枪,所以美国社会里各种校园枪击案、公共场所枪击案接连不断。可是如果美国人民人手一颗核鸡蛋的话,可能美国社会就会太平很多吧。

用一句比较文青的话来说,真正的人人平等,只有在死亡的面前才存在。而武器这个东西,就是死神手中的镰刀。

王书辉或许可以在面对战场的时候脑袋里冒些文青的酸气。可是张献忠就没有这样的好命了。他要面对的是彻底的全面的,毫无疑问的军事失败。

虽然复兴军的大炮威力惊人,可是大炮对于张献忠骑兵部队的真正杀伤也就是在三百人上下。这还是因为张献忠和他的骑兵们不了解复兴军大炮的射程和威力,在复兴军大炮的射程范围内猬集成一堆的结果。

不过这场造成了张献忠核心部队几百人伤亡的炮击,不出预料的让张献忠的核心部队崩溃了。

和听到了身后巨大的爆炸声之后,因为害怕,绝望的向着复兴军的阵地方向奔跑,看起来好像在进行冲锋的那些作为炮灰的被张献忠裹挟而来的百姓不同。张献忠的核心部队因为在阵后压阵的原因,他们在溃散之后是朝着后方逃跑的。

这些在惊骇和恐慌中勉强的控制住了战马的由土匪、逃亡边兵组成的骑兵队伍有着相当丰富的战场经验。在面对强敌的时候,在面临失败的时候,这些经验丰富的骑兵,都是非常有策略非常有决断的。

虽然大家被复兴军的炮击弄得晕头晕脑,谁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要立即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是大家共同的认知。他们在努力的控制住了发狂的战马之后,立即控制着战马,往复兴军阵地相反的方向死命的狂奔。

我们都说明末军官自养家丁是一个不应该的事情,可是当士兵对于政府没有任何忠诚可言,部队没有任何信仰的情况下,养家丁这种事情确实是一种不得不为的事情。就像近代的军阀们需要忠诚的部队保护自己不挨敌方的子弹和自家的黑枪一样,明末的军官们,也必须要注意自己在战场上的生命安全。

想想也是,作为大明官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吃不饱穿不暖,军饷物资要被军官和文官们无休无止的克扣和飘没,动不动就要接受军官的打骂和折磨,社会地位极端低下的士兵们,要不是他们没有先进的步枪的话,这样的士兵一上战场,他们就会像近代军阀部队的士兵一样,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机会打自己这边当官的黑枪。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战士们都知道,现如今的大明朝,上面是当官的贪污*花天酒地,下边是对老百姓无休无止的掠夺折磨,吃拿卡要。这样的朝廷,这样的政府想要获得人民的拥护士兵的效忠,这不就是个笑话吗!

所以,大明朝军队的军官都知道,只要是在战争中,一旦自己这方失败了的话,那是别想指望士兵们还会保护和照顾他们的。从战场生存的角度讲,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花大价钱大心血,在自己的身边维护一支成本高昂的家丁队伍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著名明末清初人物,在历史上留有大名的吴三桂当年之所以能够上演什么独身救父的戏码,那还不是因为作为辽东将门的吴家,花了大力气圈养了一大批的忠心家丁么。要不然你让吴三桂那一坨百十来斤的肥肉自己一个人在战场上嘚瑟嘚瑟。鞑子兵一箭就把他射穿了。

张献忠从1624年开始起兵,到现在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弄出一支能够像模像样的骑兵,那真是相当的好运气了。

用现代的话讲,吊丝土鳖和高富帅那是天差地别的状况。人家那些出身将门豪族的高富帅有的是金钱和物资可以收买精锐士兵的成为家丁保护自己的安全。可是吊死土鳖出身的张献忠折腾了三年了,因为长期的流窜作战,没有根据地和后勤供给,他至今仍旧几乎是分文没有。

你别看农民军穿州过县的似乎挺威风的。其实他们的威风也只能够在普通老百姓身上体现。真正有钱有粮的地主士绅们,要不就是身处防御完善的大城池中,要不就是自家在乡间构建了防御森严,墙高壁厚的堡垒。

这种乡间的地主大院对于复兴军来说和纸糊的一样,可是对于农民军来说,这种堡垒其实是非常难以打破的。倒不是说他们没有打破这些堡垒的能力。关键是,因为这种几百个人的小堡垒死伤个几十人,对于农民军来说非常的不划算。而且,一旦战斗被拖延下来,闻讯而来的官军也会给他们造成不小的麻烦。

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要这些地主大院给造反军一些粮食和银子,造反军就不会去攻打这些地主大院。

其实,就像清末的革命党大多数是由地主和流氓组成的一样。明末的这些地主大户本身也都是兼职的土匪山贼。明末不少小股的农民造反军的领袖,甚至就是这些地主大户家的世代奴仆出身的。

张献忠因为没有足够的钱财和物资,没有办法有效的收买自己的手下为自己最大程度的效忠。所以在大溃败之后,张献忠的那些骑兵只顾着自己夺命狂奔。至于张献忠这个他们的头目是什么状况,根本就没人关心。

其实,早早就弃马逃到大路两边的树丛中的张献忠算是因为自己的选择逃了一条命出来。

因为那些向后逃跑的骑兵们不知道,复兴军早就在他们的退路上,设置了一道由铁丝网和加特林机枪组成的死亡防线了。

第334章反面教材张献忠3

对于王书辉这个唯物主义者来说,他从来不认为那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什么大“气运”。从唯物主义者的角度出发,著名的历史人物一般会有大一些的“运气”,这一点他倒是承认的。

张献忠作为在历史上留下大名,在明末清初的争霸战争中算是一号的这种级别的大人物,他确实有着不小的运气。这第一点在他和复兴军的战斗中就表现了出来。

张献忠的运气很好体现在这三点上:

第一,张献忠和他的那些在复兴军的第一轮炮击中丧命的部下不同。虽然复兴军发射的十颗炮弹中有一颗离他非常近,但是张献忠非常好运的没有遭受到炮弹弹片的波及。这让他在复兴军的炮击中非常幸运的幸存了下来。

第二,张献忠和他的那些因为战马受到炮弹爆炸的惊吓而落马,被发狂的战马拖死踩死的部下不同。虽然张献忠自己的战马也受到了复兴军炮弹的惊吓,可是他和他的战马相处的时间很长,两者的联系非常紧密。他的战马受在到惊吓之后,虽然也非常狂暴,可是却没有专门针对马背上的他。这让他又在战马受惊的情况下逃过一劫。

第三,张献忠和他的那些崩溃后不管不顾的朝后方逃命的部下不同。张献忠算是一个头脑清醒有谋略的人,他在自己的战马重回自己的控制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弃战马,下地走路。这是一个相当明智的做法。毕竟谁也不知道复兴军的炮击还会不会第二次出现。而且张献忠没有选择和自己的部下一起逃命,在客观上真真正正的救了他自己一条命。

要知道,同样是面对近代化武器的打击,在炮击下生存的可能可是比在机枪扫射下生存的可能要大的多。

张献忠就是在步行向后撤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负责拦截任务的复兴军的铁丝网和加特林机枪,是用一种怎样的,让人恐惧入骨的,地狱般的方式,将两千多个骑兵,在铁丝网后成堆成堆的撕成碎片的。

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在《坂上风云》中曾经专门描写过日俄战争中,俄军的机枪对日军造成的巨大打击:

“步兵的前进与清早炮兵的炮击同时开始,随着对山麓的接近,损失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山麓被铁丝网包围,步兵在途中穿过硝烟,有的被炮火炸得粉身碎骨,好不容易活下来的人跑到了铁丝网前,身前身后又遭到敌人构成密集火网的机关枪的猛射,像小虫子一样被杀死。

尽管如此,日军不知是出于勇敢还是忠诚,仍然像只知前进不知后退的动物一样,冲入俄军阵地的火网。他们一冲入火网就像进了人肉搅拌器,被搅得稀烂。

‘敌人有机关枪。’

这是日军官兵普遍表示出的惊叹。当时的日本步兵还不知道机关枪这种武器。

日本陆军对兵器的认识很呆滞,它的这种先天体质在这里得以充分暴露。日本人其实不应该不知道机关枪。幕末时,越后长冈藩的家老河井继之助为了到横滨去买枪,把江户藩邸的美术藏品全都卖了,他用这些钱买了两挺机关枪。长冈藩与会津藩一起成为佐幕藩的孤垒时,他们与官军战斗,这两挺机关枪发挥出了极大的威力。

在固守长冈市街的最后战斗中,继之助亲自在城门边操作,扫射官军,使他们一时无法靠拢。当时的官军指挥官是被称为一介狂生的山县有朋,如果他能回想起这种兵器给他的惨痛教训,他在当上大元缔(大总管)的时候就应该加以关注,但他没有。”

作为一个日本人,司马辽太郎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作家了。

日本的现当代作家几乎都是那种郭敬明式的作家。他们在写作的时候非常注重个人的感情和感受,着笔点和视角也限制在作家个人和作家周边的一些人和事情上。所以,日本的现当代作家写出来的小说,都是那种最纯粹的“小小说”。

不过,和日本的文学界的整体风格相比较,司马辽太郎就像是“万般绿中一点红”一样,因为能够进行大视野,大视角,大描写,大思考,使得司马辽太郎的作品在一大堆郭敬明式的“小小说”、“小时代”风格横行的日本文学界里,显得大气磅礴。

当然了,即使如此,司马辽太郎的小说问题也不少。比如在上面这段描写日俄战争的小说内容里,司马辽太郎就显得非常的缺乏常识。他把俄军使用的马克沁机枪当成了加特林机枪。

除了常识性错误以外,司马辽太郎在这段描写里还体现出了他的认识性错误。

他没有认清工业能力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他把当时的日军没有列装机枪的原因,归结到日军对武器的麻木迟钝和指挥官个人的错误上去了。

司马辽太郎没有看到的是,日俄战争时的日本,钢铁年产量还不到三十万吨,连现在的复兴党的钢铁年产量的一半儿都没达到。这种工业发展水平的半封建初级工业国家,也就是和沙俄这样的和它一个水准的还在使用农奴制的初级工业国家,有资格打打仗。

不是什么日本军队的先天体质问题,也不是什么山县有朋的愚蠢导致了日本兵被沙俄军队的机枪所屠杀,这单纯的就是因为工业能力的问题。

不过,如果放开这些问题不追究的话,司马辽太郎这个当过日寇侵略者的小鬼子,毕竟还是有过真实的战争体验的。

确实,面对铁丝网和机枪,除非进攻方是先进的机械化部队。不然的话,在这样的防御工事下,进攻的一方都是会像屠宰牲畜一样,被防御方非常残忍的屠杀掉的。

钢制枪管配上先进理念的弹匣,使用铜质的一体式子弹的加特林机枪在射击的时候声音和火炮的轰鸣与步枪的射击都不相同。

在远处的山坡上,暗中观察着的张献忠的耳朵里,听到的是一种好像马蹄连续不断的敲击在石板路上的声音。这种声音让他想起自己率领骑兵攻进县城里的时候,骑兵轻驰在县城的街道上的声音。

只不过,和那个时候自己和自己的部下们的春风得意不同,张献忠看到的是一幅活地狱一样的,让他目瞪口呆魂飞魄散的恐怖场景。

十二架经过王书辉的现代军工智囊团充分根据复兴党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的复兴一式(加特林)机枪,和卧倒在沙袋组成的临时掩体里的一个连的步兵,在铁丝网后面不断的发出可怖的火舌。

这些由铜弹壳的子弹组成的火力网,像一柄柄长刀一样不停的朝着被阻挡在铁丝网前的密密麻麻的骑兵身上挥舞着。而张献忠的那些宝贝骑兵,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身下的战马,好像都是豆腐做成的一样。

只要这些子弹组成的长刀挥舞到他们身上,无论人马都会被撕成粉碎。

张献忠就亲眼看到,一个和自己很亲密的部下,被机枪的射击撕成上下两段。

这个边兵出身当过多年马匪,曾经杀死过无数的百姓的壮汉,相当的具有生命力。虽然机枪把他的双腿连根射断了,可是他却能够拖着一身的鲜血,用没有双腿的残躯在一地尸首中爬行了好一段儿之后才最终咽气儿。

第335章反面教材张献忠4

复兴二式机枪制造的战果,不仅让藏在远处山坡上一个死角里的张献忠当场吐了出来。就是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负责拦截任务的这些接受了*年长期军事训练的复兴军战士,也被满地的人和马组成的尸体碎片刺激的够呛。

在用了十来分钟把两千多个骑兵撕成碎片,战斗时的紧张和集中消退之后,无论是机枪连的战士还是那一个连的普通战士都忘记了战场手册的要求。他们都忘记了必须进行的战场警戒,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这几百个人都一起弯下腰不停的呕吐起来。

不过复兴军毕竟是复兴军,在片刻之后,部队的各级政工干部们就在嘴角上还残存着呕吐物的情况下开始安抚和慰问战士们。而部队的指战员则开始安排士兵们检查战场上,是不是还残存着个别幸运的敌方伤员。

虽然在搜索的过程中,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都会被过度血腥的战场刺激的继续呕吐,可是他们还是在仔细的搜索着战场。

还真别说,这些战士们还就真的在遍地的残肢断体中,找到了几个缺胳膊少腿的幸运儿。

和刚刚被炮弹袭击不同。那个时候,是什么东西在进攻自己?是谁在攻击自己?大炮是什么东西?咋药有大多的威力?身处战场,距离复兴军阵地大概有四里地左右的张献忠是一丁点儿都不清楚。

在当时,所有的人都被炮弹的爆炸惊住了。更因为对于实际情况毫无头脑,所以那种恐惧和惊悸的情绪都不怎么深刻。

可是现在就不同了。可能从目前来说,这样近距离的观看自己部下被复兴军用先进的武器屠杀是一种非常不幸的经历。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不是这样从近距离旁观这样的战斗过程,张献忠就永远无法理解这些衣着奇怪,全身上下一身紧身的灰色衣服,带着个大帽子(复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