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品封疆-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她现在又能往哪跑?不说整个香山是刘朝佐刘大老爷的天下,就是自己已经失伸于这香山县令,被他占有之时叫的惊天动地,叶飞欢就关在地牢里,怎么可能听不见。
在她第一次被强占时,甚至还听到了叶飞欢的哀号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肯定不会再认自己这个老婆。这地牢里的事如果泄露出去,自己就不必见人了。眼下她唯一的指望就是这个占有了自己的刘大老爷,即使是有人来救她,她也不敢逃啊。
“什么武林凤凰,什么中州侠女,果然就是个下贱坯子。”花惜香见她那卖力侍奉的模样,猛的一脚将她踢了个跟头,又是几记耳光打过去。可是谢云裳连动都不动,反倒低头道“奴婢错了,奴婢不该和主人争宠的。”
“算了,花姐不必如此。”李炎卿道:“我还有事问她呢,这漕帮的事,除了她我也不好问别人不是。”
他一手挑起谢云裳的下巴,“你既是漕帮的护法,漕帮里的事,你总该清楚吧。要是你不肯说,我就只好去问问你的丈夫叶飞欢了。”
他这动作充满了轻佻味道,若是在昔日,叶飞欢如此动作,也得被谢云裳痛打一通。可是现在谢云裳却陪上一副笑脸,“奴婢如今没有丈夫,只有主人。主人问什么,奴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已经是主人的人了,怎么会不说实话呢。”
花惜香冷哼道:“真该把叶飞欢拉来,看看你这副不要脸的模样。简直就是天生的昌妇,若是谢天涯地下有知,怕是还要再死一次。”
这谢云裳心内气的火发,可脸上媚态越盛。“只要主人喜欢,奴婢情愿做他老人家一个人的昌妇。”她心知花惜香有意激自己发怒,好趁机惩罚自己,却也不肯上当。只等着将来反攻倒算,一起算总帐。
这地牢之内,倒是个培养人的好所在。若是谢天涯知道,自己当年用尽办法也没法让女儿懂事,结果一段时间的幽禁,外加一个魔女加一个县令,就让自己女儿学会了用心眼,不知该哭该笑。
李炎卿道:“这位武林凤凰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不过昌妇不是那么好当的,不是只会分开双腿就能做,那南京教坊司的头牌姑娘,哪个不是满身的手段?我且考你一考,漕帮主业全在漕运,若是如今有人想要废漕归海,你觉得漕帮当如何应对?”
第329章落凤(下)
他这个消息,是从胡静水那扫听而来。这胡船王消息灵通,尤其在海运之上,由于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不知撒下了多少耳目,打探朝廷动静。
就在这次胡静水在南方去组织游说团,为香山开海造势的过程中,就打听到了一个消息。高首辅要一次性建海船一百余艘,对于工期要求的也很近。为了保密保质保量保速度,高阁要求为全部由官方造船厂建造,不得交给民间造船机构。这个命令怎么看,怎么也像是对着胡静水动手。
首辅的话永远是对的,这一百零六艘海船的大单,由七个朝廷负责的船厂接活,其中绝对没有胡静水这个奸商的参与。只是在他们接单后,为了保证完成高首辅的命令,步子要迈大一点,眼光要放远一点。官方船厂无论是工人还是技术都不过关,这些船要想造好,还是得引进先进的外部经验。
以大明朝廷眼下造内河船都离不开胡记船厂的实际,如果想让他们造海船,这海船的质量也多半大高而不妙。只是高阁是永远不会犯错误的,他老人家说官方船厂能把这活干好,官方船厂就一定能把这活干好。干不好,那就是态度问题,就是不支持高阁这个首辅,就是潜在的危险分子。
至于这些海船实际的制造地点,工匠为谁指派,以及花掉多少工本,那都是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不需要在意。我们看问题要看大方向,要看主流。高阁的命令得到了完成,海船能按期交活,这才是第一位的。
那位工部的官员,直接找到了胡静水“胡东家,这一次还真得要你多帮忙了。一百零六艘海船,你至少得造出八十艘来。否则的话,兄弟我的乌纱就保不住了。高首揆的为人一丝不苟,到时候交不上帐,是要出问题的。这次我的身家性命,都在你身上,你可不能害我啊。”
既然身家性命都押在这事上,那就得跟胡静水说实话。这一百零六艘海船,不是为了开海贸易,打造皇家舰队用的。而是高阁上的一个奏折,改漕归海。
京师粮食开销全赖漕运,一旦大运河的运输线被掐断,京师是要出大问题的。这样一来实在是太过受制于人,京师的粮价始终不能稳定。而漕粮运输的损耗,更是高达一个天文数字。百分之三十的漂没率,都可以算做正常损失,而不需要承担责任。
由于漕粮运输的特殊性,其漕船在河道上畅通无阻横行无忌,任谁也不能对漕船过多检查。毕竟耽误漕粮进京这么大的罪名,谁也承担不起。这漕船上一年中不小心夹带了多少货物,忘缴了多少税款,就是一笔糊涂帐。
就这一条漕运航线,就不知救了多少无业闲汉,不知养肥了多少地方文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漕运吃漕粮的由官至民,足有百多万人。一个天下第一帮,都是靠漕运打造出来的,过程中损失的米粮数字,可说是触目惊心。
当然,我大明地大物博,粮食充足。对比一个如此庞大的得利群体,这点粮食消耗,又算的了什么。再说,你不用漕运,难道还有别的什么办法么?自从永乐靖难后,到现在这粮食都是这么来的,谁还想翻天?
高拱却是不信这个邪,竟是想了个改漕入海的办法,以海运代替漕运。从此沿途转运的衙门可以裁撤掉十之七八,至于那些拉纤的力夫,护漕的漕丁,也自然就全都用不上。
仅此一项,据说一年就可以为朝廷节约几百万石的粮食,几十万两的银钱开支。还可以将一部分朝廷机构裁撤,淘汰部分冗官。
他是隆庆天子为皇子时的老师,在隆庆帝面前说一不二。为人又素来强势,向来只有他驳回隆庆的圣旨的事,没有隆庆反对他意见的事。他所谓上奏折,无非就是走个形式,自己票拟,送到宫里,隆庆也只写个准字,不会有其他说法。
按胡静水打探来的消息,改漕入海,估计已经无可逆转,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就看什么时候正式颁布天下,四海通行。只要这旨意一颁布,天下第一大帮的漕帮,怕是立刻就得分崩离析,大家自谋生路去吧。
本来这事跟李炎卿没什么关系,他又不是督漕官。这漕运有没有,与香山县都没有什么影响。可是这个方法是高拱想出来的,这就与李炎卿大有关系了。
如今朝内高拱为首,张居正次之。这两人号称交情莫逆,胜羊左赛钟俞,共进同退,步调一致,乃是一对黄金搭档。不过这种话也只好骗骗普通人,李炎卿如今也是大明官场的一员,这种话他能信才怪。
一山不容二虎,张居正又岂能屈居高拱之下?反之,高拱需要的不是一个能干的副手,而需要的是一个万事服从命令听指挥,任他指挥的应声虫,最好是连班也不要上,整个内阁值房就剩他自己一人才好。
这次香山与月港争夺开海权,表面上看,都是一干下面小角色的斗争,实际上,这两派人马的背后靠山,很容易就能找到高拱、张居正头上。既然高拱要推行的,李炎卿就要反对。
若是这么大的功绩真让高拱立了,张居正往哪摆?自己娶的又不是高家的女儿,自然要想个办法,在中间破坏一下。
蔡公冲已经回河南接管实力,若论对漕帮的熟悉,眼下只有这个女俘谢云裳。李炎卿用手在谢云裳光洁的鹅蛋脸上摸了一把,这个高傲的凤凰,现在已经成了落毛的鸡。在自己身下侍奉时,要多恭顺有多恭顺,要什么姿势就肯什么姿势,看看她的脑子如何,在这事上能不能帮自己吧。
“主人……这是真的?已经几百年的漕运,说停就给停了?”谢云裳脸上居然泛起红晕,怯生生问道。
花惜香却已经抬手打了她一巴掌“老爷问你话你就回,哪那么多话问。”
“奴婢知错。若是此事为真,则我漕帮必然拼个玉石俱焚,宁死不屈。”
第330章张敬修(上)
“玉石俱焚,一死相拼?”花惜香笑的花枝乱颤,戏谑道:“是不是还有冰清玉洁,从一而终啊?怎么我们的谢夫人,你的一死相拼的手段,就是多叫几声亲老公?”
她在李炎卿脸上香了一口“别听这个贱婢的,全是谎话。我看啊,她是想吃鞭子了。我虽然不在漕帮,但是对她漕帮的事,也不是一无所知。这漕帮有百万帮众不假,不过那是把漕丁和货郎、护漕的兵士甚至河工苦力都算在里面,当不得数。真若是她们帮主能号令百万儿郎,早被官兵剿了。要说漕帮的真正帮主,那是凤阳漕运总督。她们漕帮那个帮主,令不出两淮,遇到干硬架的时候,能拉出去的也不过百十个心腹,其他都要靠银子雇杀手解决。”
她熟知江湖故事,对这各大帮派的事如数家珍。“当年漕帮前代帮主得罪了凤阳陈伯爷,被拿下监中,戴了百斤大枷,最后活活枷死了。因为新帮主谁都压不住场面,干脆有人请了外人来做帮主,也不见漕帮几长老一死相拼,与那陈伯爷死拼啊。现在陈伯爷一年还吃着漕帮的铁杆钱粮,按年拿份钱,你们怎么拼啊。漕帮若是有大事争斗时,必以重金雇佣外兵,所谓漕帮子弟的血,不能为漕帮之事而流,也是漕帮老传统。哪次漕帮护帮大战,不是以各派子弟,流民亡命为中坚实力。你们玉石俱焚,真不知是个什么焚法。”
谢云裳却道:“主人说的极是。不过杀一帮主,立一新帮主,不过是一人之更迭,于帮中各人并无妨碍,也犯不上我们以死相拼。改漕入海,则是杀漕帮一帮,断的是大家的生路。改漕入海,上百万帮众没了收入,却也只好舍死一拼,同归于尽了。”
她往日也没这见识,这还是在地牢里日夜受煎熬,身份也从大小姐变成了阶下囚,连身子都守不住,她才渐渐学会思考,思路倒是明晰起来。她毕竟两代在漕帮任职,于这方面的了解,比花惜香知道的倒多一些。
往日里漕帮帮主令不出两淮,出了自己的地盘,其所发的号令远不如辖地的长老好用。比如黄河水道上,谢家的命令就比漕帮帮主的命令好用多了,而漕帮帮主想要撤换一个漕帮长老也不可得。
可若是有了动摇整个漕帮根基的大难,大家却只能团结在帮主身边,听其号令行事。那时候就得说天下漕帮是一家,帮主有令无有不遵。杀头抄家是帮主出来扛雷,守住江山,大家都有肉吃,这个道理还是懂得。
“漕帮子弟,全指望漕运发财。除去正常的损耗钱粮,每年运输漕粮可以夹带私货,规避的税款就是一个大数字。漕盐不分家,漕帮做私盐贸易比别人方便,也就是靠着漕船行天下这个便利条件。若是真的改漕入海,大家就没了这个便利,光指望卖气力赚钱,谁怕是也不能答应。”
“你们难道还敢造反么?”李炎卿倒是不怕真出什么乱子,反正真有乱子也没他的事,不过他倒是想把这一切弄个明白,将来在老丈人那里却可立功。
“造反我们未必敢,但与高阁斗一斗,却未必不可能。我们漕帮不敢揭竿而起,也不敢扯旗叛乱。但是若是使些别的手段,却未必不能。江湖总有江湖的办法,只是具体用什么办法,奴婢脑子笨,想不明白。”
“能想到这已经不容易了。”李炎卿满意的点点头,有这些话,就足以在自己的大舅子面前使用了。他在谢云裳的胸前摸了一把“今晚上我做主,给她加个鸡腿,算是奖励。她这几天得精神点,与徐小千岁放时,若是像个病鸡一样,就没意思了。”
“这不用你教,这事我们巫山派才是内行。”花惜香抬起如雪誉腿将谢云裳踢了个跟头“滚回你的牢房里待着,到时候按我的命令行事,胆敢不听命令,剥了你的皮。”
等到谢云裳自己转身下去,花惜香笑道:“怎么?是不是开始舍不得这个武林凤凰,被她迷住了?是啊,人家出身比我好,有个剑神老子,武林第一美人的娘,还有那么多产业,若是把她收为侧室,在江湖上多有面子啊。哪像我啊,名声差,还是个……”
她话没说完,香唇已经被李炎卿盖住,把后面的话堵了回去。良久之后李炎卿才道:“在我眼里,她和那西洋女人一样,都不能与花姐相比。无非是利用她们为我所用。那女人打的算盘我清楚,我不过是将计就计,陪她演戏。只有这戏演好了,她才会打好和徐千岁那一架。她以为我真的要把她收成姨娘,你现在就算让她跑她也不跑,省了咱的力气。她一辈子只配给我的花姐当个奴婢,你想怎么收拾她就怎么收拾她。”
“偏生你的坏主意多,大坏蛋。”花惜香听到情郎如此说,直甜到心里,“那女人算个什么东西,要论吹无孔箫的本事,她连给我提鞋都不配,你待好,让我伺候你,看看我的本事比她强多少。”她边说边低下了头。
李炎卿从谢云裳这弄来的情报,未必比张居正得来的详细。可是他不过是一七品县令,又远在香山,能得到这么多情报已经难能可贵。再说,这个掌握情报多少是个能力问题,而肯不肯去了解则是个态度问题。
当他与张敬修将漕帮之事一一分说清楚,最后道:“内兄,既然这改漕入海之事,最后难免无疾而终,以小弟之见,岳父就不必参与了。由得高阁老冲锋在前,尽揽大功,到时候有他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之时。”
张敬修自从到了香山,别看又送拔步床又送首饰头面衣服绸缎与袁氏,可与李炎卿却无半点私下往来。他这宰相公子,倒是有个宰相的沉稳劲头,直等到李炎卿主动找上门来,才与这妹夫正式见面。
他微笑道:“好个李炎卿,果然是一肚子坏水。若是你将这坏心眼用到我妹子身上,信不信我这当内兄的就活活打杀了你。”
第331章张敬修(中)
李炎卿一直就怕两边家世差距悬殊,这门亲事得不到张家的认可。见张敬修如此说,他的心就先放下了一半,这位张家大公子都肯开口叫妹夫,那想必这事是成了。
“说来你的出身实在是……”张敬修摇了摇头“那定国公家的小千岁虽然混帐,但好歹还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大明勋贵。你与他一般混帐,却不过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连婚书都想讹出一笔钱来卖了的主,决非我张家的良配。可谁让眼下有个小官保在,我们不认有什么办法。”
张敬修也不讳言,“若是依着我爹的本意,就发几个锦衣将你拿入诏狱,寻个由头断送了你。可谁让我妹子被你骗了,一颗心全都放在了你这。为了你宁可跪地不起,竟要与你同生共死。爹他老人家也没有办法,只好破例饶了你一回。那小官保又乖巧招人疼,看在这孩子面上,也就认了你吧。”
他又想起刘勘之,忍不住一拍桌案“这回看了你和刘勘之,我倒是支持小妹的主张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没想到刘勘之居然是这种为人。总算老天开眼,我妹子不曾真嫁了他。你这小子别看本事不成,不过好歹有点坏心眼,在香山也算打开了一点局面,那东印度公司,办的也红火,马虎合格了。”
李炎卿道:“怎么,这东印度公司的事,内兄也有兴趣?若是您真有兴趣,我就送内兄几百股来玩玩也好。”
他这东印度公司几乎将整个广东官场的文武都拉下了水,在广东地面横行无阻,彭湖巡检司的人,见了东印度公司的船有多远跑多远,不敢有丝毫盘查。
各县的罪犯纷纷被拉到夷州去做苦工,又是修多面堡,又是建炮台好不热闹。不过在京师里,他们并无奥援,在上层中缺乏有力支撑。
若是张居正能做东印度公司的幕后东家,于公司自然大有好处。慢说几百股,就是再多的股,他也甘愿送出去。
张敬修道:“这东印度公司的事,你觉得能瞒过我爹?其实你这公司成立不久,爹在京师就收到了消息。我这次来香山,也是为你帮忙来了。”
李炎卿知道张敬修带了许多工匠到香山,说是要到卜加劳的炮厂做工,师法夷人,学习佛郎机制炮之术。不过张敬修本人与佛夷没什么往来,两下也说不上话,他这几天忙着安顿内宅,又与花惜香打的火热,还没顾的上为他联络此事。
怎么这成了给自己帮忙?他问道:“莫非这工匠来香山,不是为朝廷建炮厂做准备来学徒的?”
“为朝廷炮厂做学徒的人自然有,不过若是为了这点事,我就不必带这么多工匠来香山了。山水迢迢,水土不服,若是有些工匠不幸病故,那也再所难免。那些夷人虽然为你所用,但终究是不如自己人用着放心啊。”
原来这些工匠,是张居正选派出来,为李炎卿东印度公司服务的。这些人中,有几十人是忠诚无虞的绝对心腹,这些人带到香山,就不会再带回去。等他们学会了制炮的手艺,就会留在东印度公司,为东印度公司制造军械。
“论铸炮,或许是夷人手段先进。若是论制铳,咱大明可不输给这些夷人。尤其你上次送来那些短毛贼,他们如今为我大明所用,咱们可制万胜霹雳神枪,比起夷人的金钩火绳枪要胜出一筹。到时候你这东印度公司的人配上万胜神枪,再加上西洋火炮,南洋各国谁是你的对手。”
李炎卿也关心起那些短毛贼的下落,毕竟那是他立的第一大功劳,这些人被送到京师本以为全员问斩,没想到居然非但没死,还为大明效力了?
那所谓的万胜霹雳神枪,就是他们所用的前膛燧发快枪。这东西比起火绳枪,确实先进了不少,若是能够以隧发枪配合西洋大炮,这东印度公司的武力自然无人可敌。
“那些人啊,虽然狼子野心,不过好歹爪牙可用。”张敬修道:“他们的快枪打起来如同泼水,着实厉害。送进京师后,只将他们几个首领拉出来砍了,其他人全都送到工部的军器局去做苦工。这些人全都用铁链子拴了,脚上砸了镣,又坠上了铁球,保证一个也跑不了。不过这些人也不老实,到了工部之后不久,就想煽动匠户们造反,结果一口气砍了二十几个,才算是把他们镇住。”
这三百人进京途中,病死十余人,又因为想逃而被杀了一些,到了京师又砍到一批。等到走上正轨时,剩余不过二百六十左右。剩下的这些人倒也不敢再想逃跑或在明朝建立皿煮,拯救愚昧苦难中的百姓,他们的关注点,已经逐渐从改造社会转移到改善生活方面。
正规匠户的生活都不算好,何况是这些罪犯。一日只得两餐,每顿只能六成饱,一年四季见不到油星。相反,若是能造出好枪,就能得奖励银子,还能得些肉食和细粮解谗。张居正又做出安排,从这些人中选拔了十几个监工,监督其他人的工作和言行。
与普通罪犯相比,监工的生活水平与大明普通匠户相若。对比起那些罪犯来,就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他们可以不用劳动,还能吃饱饭,若是检举揭发有功,或是有新军械,还可以奖赏。
这些监工对付起自己的同胞,比大明委任的监工要凶狠的多。他们手里挥舞的鞭子,不留情的抽下去,还时不时的向主管官员密报“大老爷,我看他们的思想有点不对头,似乎是想跑啊。”
在这种机制下,这些短毛贼的工作热情大为提高,制枪的速度大为提高,速度和质量,比起当初龙王岛上还大有提高。毕竟不论是人力还是原料供应,工部都比龙王岛条件好的多。而且在龙王岛,大家的主要精力是放在选举上,在这的精力都放在食物上,效率自然大为提高。
只是枪虽然造的快,这大炮上却无什么建树,反倒是出了大问题。
第332章张敬修(下)
要制大炮,就得有上好的材料。大明朝缺铜,制铜炮的成本太高,张居正和高拱都希望制造铁炮。这短毛贼中有人献计,想要用小高炉炼钢,据说所得钢铁不但可以制炮,还能制造刀枪铠甲,产量远高于现在。
当时这个管事官员觉得是自己晋升的机会到了,直接越过了张居正,而密奏高拱。他这次反水,也算是开创了大明朝晋升最快的奇迹,一次反水加官三级,唯一的一点遗憾就是这是死后特晋的荣誉而已。
那次试验小高炉,就是个彻底的悲剧。小高炉爆炸,短毛贼又减员了二十多人。那位主管官员当场身亡,连带损失了不少工匠。这次试验是在高拱支持下一力完成,结果算是给高阁脸上打了一巴掌。高拱一怒之下,连断了短毛贼三天伙食。从那之后,也就没人主动献计抖机灵,去搞技术革新。
“可惜这枪是造出来了,给谁用的问题上,高阁和我爹却是南辕北辙,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张敬修不拿李炎卿当外人,这种京师机密,也就放心大胆跟他明说。
高拱和张居正曾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最好的合作伙伴,堪称知己的良朋益友。他们联手行事,先是斗倒了严嵩,接着华丽的背后一刀,捅翻了徐阶这个官场老油条。随后,又把高拱推到了首辅的高位上,张居正也通过高拱的提携,晋升到了次辅的位置。两人双剑合壁,几称天下无敌。
只是两人的合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