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次发送,为了就是丢失了几路之后,依旧能够安全到达。

    而密码本,是临别前,皇上亲自交给的。

    而书信的内容,需要两位元帅同时翻阅,然后销毁。

    打开书信,一个查找,一个翻译,不久之后,这个大约千字的书信终于翻译出来了。

    书信中写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战争更多时候要沉得住气,要急于求胜,而不是急于求战。宗翰是金国有名的大将,领兵能力无人可敌,要慎之又慎。

    而金国更加困难,最先坚持不住的,定然是金军。

    先与金军对峙,骄慢其心,然后南北夹击,彻底毁灭金军。这一战要求重创金军主力,使金军在山东一带,形成兵力空虚,将战线推到山东一带,甚至做好了跨海击辽东的准备。

    而这这份信中,重点讲述了如何南北合计,如何重创金军主力。

    “好计划!”岳飞看着,南北合计的计划,不由的赞叹了起来。

    “这个计划真是神妙,可以扭转整个战局,我就不信到了那一刻,宗翰还能够淡定!”王守义欣喜道。

    战局在变化,进攻计划也在变化,只是更多时刻,计划赶不上变化,上位者能做到的,只是尽量制造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致使战局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而已。

    此时在东线呈现着僵局,双方兵马对峙起来,此时好似两只牛在顶角,谁先得到援兵,谁就会占据上风。

    此刻,宋金大战,兵力调动达到了极致,前线几乎再也得不到援军。

    宋军要将大量兵力戍守在长江、襄阳一带,铸成第二防线,以免前线失利,导致全局崩盘,根本不可能调动出多余兵力,援助前线;而此时金军也没有兵力,调往东线战场。

    前一年,那场宋军海军登陆战,一拳打在金国的心窝上,对金国造成了致命的伤害,战火烧到了金军的腹心地带。运气好的是,那时登陆的宋军陆战能力太差了,破坏有限,可即便是如此,也将金国高层吓了一个半死。

    金军需要大量兵力,构建沿海防线,防止宋军辽东、幽云登陆。

    于是,宋朝要构建第二防线,金军要构建沿海防线,致使前线根本得不到一丝援兵。

    而此时,宋军海军一分为二,一部分登陆高丽,以高丽为据点,一步步蚕食辽东,吸引金军注意力;一部分则是登陆山东,潜藏兵力,奇袭青州,断掉金军后路,致使金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一旦南北合击,计划成功,即便是吃不掉这十万金军,也能重创,为将战线推到山东做好准备。

    一旦实现了整个计划,那时以湖北襄阳,山东青州,川陕汉中等,为三个支点战略态势上呈现了优势状态。那时宋军不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处在有利地位。

    尤其是占据山东以后,依托山东的港口,进攻辽东,路程更近,速度更快,对金军的毁灭性打击更大。

    那时,金军只能将更多兵力用来防守老巢,彻底失去战略主动权。

    那时,只需要不断骚扰,不断疲惫,就会把金国彻底拖垮。

    “南北合击计划,切莫泄露,看行之后,立刻烧掉!”

    点着火,最后信件烧掉,似乎一切都不存在一般。

    岳飞与王守义会心一笑,僵持的局势不久将打破,宋金大决战即将开始。(未完待续。。)

    ps:  感谢变形阿米巴投了1张月票

第375章登陆辽东

    “南北合击计划!”

    此时,在渤海的一个无名小岛上,韩世忠得到了皇上送来的书信,也是密码加密,看完之后,直接烧毁。

    在三个月前,北伐就开始了。

    只是除了中线取得了洛水大捷之外,其他地区战绩凡凡,在西线和东线呈现了僵持局面,金军似乎处在劣势,似乎兵力单薄,可是骑兵众多,机动力大,反击后劲十足,

    一旦急躁进攻,会露出破绽,被金军所趁,导致大败;可是一味的防守,又失去了进攻意义。

    一切,正如皇上说得那样,北伐的时机不到。

    此刻的宋军根本没有能力击溃金军主力,根本没有能力收复北伐。

    能力有限,却是要强行吞下去,只会被活活撑死。

    只是战斗打倒了这个份上,钱粮损耗无数,根本停不下,想要退后也根本不可能。一旦退兵,那时士气一衰,说不定就是大溃败。要退也只能是金军先退,宋军再退。

    于是,便有了南北合击计划。

    南北合击计划,先是对金军实行战术欺骗,接着动用海军,实行登陆作战,在山东登陆奇袭青州,从而扭转整个战局。

    信件已经烧掉了,可是韩世忠却在来回走动着,久久难以平静。

    “奇袭青州,看似容易,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做到隐蔽,隐瞒过金军;如何快速登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青州;还有如何强制金军援兵,致使此战,宗翰孤立无援…………”

    一个个问题摆在了他面前。

    皇上只是提出了大致的方向。可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却是便宜行事。

    而便宜行事的基础,在于策应整个北伐计划。

    一旦整个计划出现了一丝疏忽,那皇上即便不砍他的脑袋,也会一楼到底,彻底失去信然。

    “皇上,倒是信任我?”韩世忠苦笑着。不知该如何是好。

    海军,过去没有这个概念;可是自从李纲奇袭辽东以来,声名大震。那一次李纲奇袭辽东。很是不成功,却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一拳打在了金军的心窝上。

    金军可以不在乎河北河东,不在乎幽云山东。却不能不在乎辽东地区。那里是女真人起源之处,是老巢所在。丢了什么都可以,但是不能丢了老巢。

    而如今,他更是海军最高统帅,统帅十万海军,地位重要关系大宋生死。

    进可以登陆山东、辽东、幽云等地;退可以守长江,杭州湾出海口。

    “罢了,拼上一把!”韩世忠眼中闪现出一丝狠辣。是该拼上一把了,海军耗费钱粮无数。若是没有显赫战功,他也脸上无光。“登陆辽东,这一次不再是沿海作战,而是要深入内陆,击打金军!”

    “此外出使高丽,签订盟约;若是高丽人不识好歹,那就将他抹去!”

    …………

    公元1230年,在宋军北伐,激战了半年之久,双方都有些撑不住的时刻。宋朝海军出手了,大约一万骑兵,在海军的掩护之下,登陆辽东,开始袭扰女真村庄,实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策略;而一部则是登陆高丽,商议与高丽合约,共同抗击金军。

    尽管金军之前,建设过海防,想要防备宋军登陆,在沿海地带设置了烽火台,防备宋军登陆破坏,只是辽东,乃至整个东北海岸线太过漫长了,没有雷达,没有预警机,一切只是最为原始,最为老套的手段,根本防不住宋军。

    此时,夜色中,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好似海中狰狞的鲨鱼一般,浮上了水面,在一个烽火台的下方停泊了下来,然后上面开了一个口子,一个个黑色衣服的宋军战士,从中钻了出来。

    若是现代人,就会发觉,这个黑乎乎的东西,分明是一艘潜艇。

    只是由于技术原因,这个潜艇很是低级,没有动力系统,没有声呐系统,也没有攻击系统,低级的无法再低级。潜艇也是木头包着铁皮,只能是下潜几米左右,不能袭击轮船,只能是搞偷袭。

    在过去,宋军登陆辽东,多是以骚扰为主,有些像海盗入侵,不必讲究登陆地点,可以说只要是靠近海岸线,就可以随意登陆,随便打就可以了;可是这次不同,这次需要军队大规模登陆,横扫辽东。

    没有良好的港口登陆,根本不可能。

    于是,费劲了心思,袭击这次处附近的烽火台。

    不久之后,这座烽火台沦陷了。

    紧接着,大量的船只靠近,大批军马上岸,然后开始分兵袭击。

    “杀呀!”

    “砍呀!”

    有些欺负人,一个大队大约一百多人,正在围攻一个女真村庄。这个女真村落,根本来不及反应,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这些女真村落,没有准备,武器又差,而男丁多数在前线打仗,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

    而宋军都是精锐,都是百战之师,战力强悍,武器装备好,一顿围攻之后,这个村庄被化为灰烬。

    残留在地上的尸体,显示着战争的残酷。

    一个个村落被毁灭,所到之处鸡犬不留。

    有些残忍,毕竟这些是老弱妇孺,韩世忠心中也生出一丝不忍,但是片刻之后,消失殆尽。

    战争本身就是践踏伦理,践踏道德,将人变成一只只禽兽。

    为了最后的胜利,再过分的事情,也要去做。

    这一刻,韩世忠化为了十七世纪欧洲的海盗头子,烧杀抢劫,无恶不作;这一刻,韩世忠化为了明朝的倭寇,不断的袭扰,不断的屠杀,不断的制造人间惨案。道德无下线,人品低劣到了极致。

    “此刻多杀一个女真人,战场上就会少死一个宋军将士!”

    “战场上,没有老弱妇孺,有的只是敌人。昔日金军犯下的罪恶,就让他们的后代偿还吧!”

    “血债血偿!”

    “金军屡次南下,杀戮我朝百姓,虐待我朝两位皇帝,强*奸我朝公主,饿死我朝亲王,侮辱我朝宗室,千里北方化为焦土……这些仇恨不能忘记!”

    “面对金军,只有六个字,烧光、杀光、抢光。让金国上下感到恐惧,感到战争的恐惧,让他们知道,不要轻启战争,不然就做好灭族的心理准备吧!”

    “让骷髅旗飘扬,成为金军的噩梦吧!”

    皇上临别前的话,一次次闪动在韩世忠心中。

    …………

    “不好了,皇上,韩世忠那个狗贼,杀了我女真那么多人,焚毁了那么多村落,罪该万死!”

    “可恶的骷髅旗,相比起李纲,韩世忠狗贼无耻到了极点!”

    “陛下,杀吧!”

    “宋人真是嚣张,一万部队,就敢于深入辽东,这不是找死吗?”

    “陛下,定要出兵灭了这股宋军!”

    在会宁城,金国的首都,在场的贵族们义愤填膺,恨不得将韩世忠剥皮抽筋,砍成十八截。相比较于李纲而言,韩世忠更为残暴,狠辣。

    李纲本身是一个文人,一个经过了儒家教育的文人,信仰的是仁义。去年进攻辽东时,多是与金军交锋,很少杀害平民。可是韩世忠却不同,他是一个大老粗,一个武夫,可不懂得宽恕的哲学,只是懂得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而此时,金国皇帝吴乞买恪守了一声,苍老的脸上,闪过一丝丝疲倦。

    “出兵吧,剿灭韩世忠!”

    “那谁出兵?”一个女真贵族问道,“我朝兵力奇缺,多数在前线拼杀,只哟不到两万人守在会宁,可调动兵力不多!”

    “宋军登陆,来势汹汹,气势远远超过了上一次。而随着宋军入侵,契丹人也是人心浮动,似乎不安了起来!”一个女真贵族说着,眼神看先了在场的契丹官员。(未完待续。。)

    ps:  感谢iceer74投了2张评价票。节操掉了一地,不说了。

第376章朝堂争吵

    世界上,最值钱就是节操了,有节操才能升官发财;可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也是节操,关键时刻用来出卖。

    世人都是看不起贰臣,可是没有贰臣许多事情还玩不转。

    若是金军一直胜利,一直前途似锦,贰臣绝对会是最大的忠臣;只是如今金国在战场上局面不利,宋朝海军更是登陆辽东,进攻到了金国腹心地带,一路上,烧杀抢劫,这些贰臣们更是人心惶惶。

    女真贵族从来没有相信过贰臣的忠心,此时随着金国局势的动荡,对于贰臣的不信任也加大了。

    这时,作为降金的契丹人领袖高庆裔,一看局势不妙,动荡将至,朗声道:“陛下,我等一心为大金,陛下,莫要听信小人之言!”

    “陛下,契丹人不可信。我等女真人骑兵,灭了大辽,那些契丹人迫于形势,降服于陛下。只是一旦局势崩坏,这些人必然局势心思变迁。既然能出卖第一次,也能出卖第二次!”

    另一个女真贵族大声喝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辽帝无道,我等顺应天命,追随明主有何不可。自从入朝为官以来,我等尽忠职守,哪里似尔等,一天沉迷于酒色,不理政务!”

    “哼哼,谁不知道耶律大石,在西域建立了辽国,发誓要东征,恢复大辽国土。而此时耶律大石更是与赵朴结盟,那时宋辽合力,我朝危矣!那时你这贰臣。必然背叛我大金!”

    “可恶,你诬蔑人!”

    “陛下,请驱除朝中契丹人、汉人!”

    “陛下。我等冤枉!”

    立时间,朝堂上分成了两个派别剧烈的争吵起来。越是危险的时刻,党争越是厉害。就好似清军南下,随时要灭亡南明时,南明朝廷党争却前所未有的激烈起来。

    精英们有时不仅不聪明,反而很愚蠢。

    比如此刻,不是想着如何击退韩世忠。而是想着如何干到对手。

    朝堂上,吵闹的不亦乐乎。

    而此时大金的皇帝吴乞买却是平静异常,观看着两方争斗。没有一丝调停的**。争吵不能解决问题,却是发泄情绪的最佳方式。

    “尔等放肆!”

    最后,吴乞买一拍桌子,愤怒道。

    “陛下恕罪!”

    “臣等无礼!”

    立时间。争吵的两派。好似割到的麦子一般,齐刷刷的跪倒在地,诚惶诚恐的样子。

    “尔等莫要争吵,如今宋军登陆辽东,这是找死。若是宋军一直待在船上四处袭击,我等倒是奈何不了他,只是韩世忠找死,竟让敢于深入内陆。欺负我大金无人,这不是找死吗?”

    吴乞买冷哼道。“不久就是这股金军葬身之地!”

    “陛下,圣明!”

    “不知谁愿意出征,剿灭韩世忠!”

    “陛下,臣愿意出征,剿灭韩世忠,只要一万铁骑,足以将韩世忠灰飞烟灭!”这时,一个女真少年走了出来,神情激动,脸上带着傲然,正是吴乞买的大儿子宗磐。

    按照,汉人的习俗,身为大儿子的宗磐应该是太子爷,是储君;只可惜金国实行的是勃极烈制度,完颜阿骨打死后,皇位传给了弟弟吴乞买,而吴乞买死后皇位不能传给儿子宗磐,只能是传给太祖的嫡孙完颜亶。

    只是,如今金国正在转型,各种制度正在从过去女真部落制,向着汉人封建制转化,这让宗磐有了一丝可能。

    而宗磐也不甘心皇位这样丢弃,他要做“宋真宗”!

    “一万大军,太多了,我只需要五千,就可以荡平宋军!”这时,一个女真少年再度走了出来,神情冷漠,眼神中闪烁着残忍,“只需要三个月,这股宋军必灭,我定然将韩世忠的脑袋献给陛下!”

    这个女真少年,正是完颜亶。

    这位少年,可是真正的二世祖,是朱允炆第二。老爹是金太祖的嫡长子,是皇位继承人,只可惜得病死了,于是他也理所当然成为嫡皇孙,成为了大金的储君。

    只要金太宗吴乞买,某天生病挂了,他就是理所当然的皇帝。

    由于身份的原因,几位皇叔都支撑他为皇帝,这让他有深厚的背景,即便是吴乞买想要废掉他储君的位置,也要三思而后行,深恐引起几位皇叔的反弹。

    “五千大军,就可以消灭韩世忠,你以为韩世忠是谁?韩世忠是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去年黄天荡之战,差些让四叔宗弼毙命,又岂是常人可比!”宗磐不屑道,眼神中带着冷意,对于这个抢走皇位的堂弟,恨意十足。

    “韩世忠的确是厉害,可那是水战厉害,到了陆地上,未必厉害!”完颜亶神色冷然,“我女真铁骑天下无敌,又岂会畏惧韩世忠!”

    “不知好歹,宋军又岂是过去那般废物。况且金军装备了一些火药武器,正好是铁骑的克星。在前线,屡屡吃了大亏!”宗磐道,“不要小视任何敌人,不然就是找死。当年宋朝皇帝赵朴,前往二叔军营为人质,那时只要动一动刀子,赵朴就死了,也免去了如今的征战。只是那时二叔一时糊涂,导致赵朴溜走,我朝才陷入如今困境!”

    完颜亶道:“宋朝人才无数,即便是死了一个赵朴,还有他人在。此刻说那些,无用至极,还是想想如何应对局面吧!”

    原本刚刚结束的争吵,此时又开始了。

    只是相比较于之前的乱哄哄,此时要“文明了”很多。

    “咳咳咳!”这时,吴乞买咳嗽了几声。

    声音很是低沉,却好似闷雷一般,激烈争吵的两人,立时间平静了起来。再也不说话。

    “此战容易!”吴乞买道,“宗磐,完颜亶你二人各自率领一万兵马,分东西两路出击,谁先歼灭韩世忠,谁就是大功一件!”

    面对二人的争执,吴乞买选择了和稀泥。

    宗磐有些不甘,最后还是点点头道:“孩儿明白!”

    完颜亶倒是爽快,道:“陛下,臣明白!”

    ps:这几章主要是写金军内部的争权夺利,朝堂争斗。

    历史上,在金军刚灭亡北宋的时候(公元1127年前后),当时的金国统帅完颜宗翰(粘罕)、完颜宗望(斡离不)等手下名将云集,像完颜活女、拔离速、银可术、阇母、娄室、挞懒等,其中,完颜活女曾击败并阵斩北宋名将种师中,拔离速击败姚古,阇母、娄室等曾攻占陕西,他们无一不是能征善战,并且都是女真本族的宿将。

    事实上,在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金国天眷三年)前后,金国主要依靠完颜宗弼(兀术)一人强撑大局。从两淮到中原,从中原到川陕,到处都能见到宗弼元帅那勤劳忙碌的身影。宗弼元帅屡败屡战,坚忍不拔而又疲于奔命,难怪编著《金史》的金国遗老们感慨地总结说:“宗翰(粘罕)死,宗磐、宗隽、挞懒湛溺富贵,人人有自为之心,宗干独立,不能如之何,时无宗弼(兀术),金之国势亦曰殆哉”。世宗尝有言曰:“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非虚言也!”

    堂堂的大金国,曾经有“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之威名盛誉的金兵金将,到如今,落到依靠完颜宗弼(兀术)一人苦撑大局,可见“金之国势亦曰殆哉”!

    而造成这种原因一方面是金军多年征战,战损严重,有些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是高层内斗,损耗了自身力量。

    金国的大臣将帅们为了争权夺利而相互倾轧,频繁地爆发派系纷争,不断地自相残杀。继蒲庐虎(宗磐)、讹鲁观(宗隽)、挞懒、鹘懒、兀室等金国宗室政要接连被诛杀之后,左丞相希尹、右丞相萧庆也相继被杀。兀术杀兀室,株连者多达几千人;兀术杀希尹,连坐者数百人。

    其斗争之惨烈,不亚于太平天国时代的“天京变乱”。(未完待续。。)

    ps:  感谢iceer74打赏1888起点币。

第377章皇位之争?

    咳嗽了几声,吴乞买退了下去,神情更加憔悴。

    大金的朝会就这样结束了。

    “老了,不行了!”躺在后宫中,吴乞买神色中忧伤,此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冥冥中感受到死亡不远矣。

    当皇帝的,很少长寿。

    这个时代,医疗条件差,可能仅仅是一场伤风感冒,就会要了命!

    可能是遭了凉,此刻吴乞买神色憔悴,神情萎靡有种奄奄一息的感觉,想着远去的兄长,再联想着自身,不觉黯然神伤。

    “父皇,你可好些了吗?”这时,宗磐走了进来,关心的问道。

    “不行了,老了,人死如灯灭,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吴乞买神情平静,无悲无喜,“可能某一天,再也醒不过来,去找兄长了!”

    “父亲,您定然长命百岁!”宗磐道。

    “孩子,长命百岁,说说而已,那个皇帝活过一百岁!”吴乞买摇摇头,神色中有着看淡生死的平静。

    宗磐道:“父皇,如今局势动荡,宋人登陆辽东,又是勾连高丽,前线战事僵持不下,如今对我大金,极为不利。不知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吴乞买自嘲道,“我老了,你们还年轻,打仗的事情,自然有你们操心?”

    “父皇,那完颜亶视儿臣为心腹之患,欲要杀之而后快,一旦父皇远去,一旦完颜亶登基,那就是儿臣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那时我们这一脉,必然遭到诛杀,父皇不能不为子孙找想呀!”宗磐说着。眼睛潮红,神色悲伤,最后不自觉的流出的泪水,最后大哭了起来。

    “那我该如何?”吴乞买问道,语气有些冷淡。

    “宋朝时,宋太祖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太宗;可是赵太宗却是后悔了,未将皇位传给太祖子嗣。而是继续由自己儿子当皇帝,既然宋太宗做的,父皇为何做不得?”宗磐说着。话语已经挑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