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安大帝-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惊愕在路强脸上只停留了片刻,问道:“姚兴想让我怎么帮他?”
“当然是联合出兵了,如今贵军兵威正盛,草原各部纷纷来归附,只要陛下振臂一呼,各部定然景从,到时我大秦军队再会合贵军铁骑,何愁魏国不灭啊?”
还别说,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只不过一来路强没有做好进军草原的准备,同时各部的战力如何他也不知道,若是都跟秦国军队一样,只说不练,到最后不还是在耍自己吗?
所以主意虽好,听听就行,却决不能当真。
点点头道:“主意是不错,不过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朕已经打算迎娶拓跋珪的义女,我们两家已经要成为姻亲,朕在这个时候出兵,恐怕不妥吧?”
“不过朕也知道秦国饱受魏军欺凌,你们若是出兵伐魏,朕虽不方便出兵,不过适当的援助,还是没问题的”
听了路强的话,姚绪脸上难掩失望之色,不过很快又道:“我主也有一位倾国倾城的公主,为了两国能永久成为兄弟之邦,我主一定愿意把公主嫁与陛下的,陛下可不要中了拓跋珪的奸计,给他以喘息之机啊!”
“朕怎么做,还用姚大人来教吗?哼!上次见魏军势大,竟然借道魏军,让其差点攻入我国腹地,这个账朕还没有与姚兴算,现在见朕军势大,却又跑来怂恿朕了,朕看姚兴的安稳日子是过够了,回去告诉他,向朕称臣纳贡,不然说不定那天,朕的大军就杀到长安去了”
路强的脸翻的真比翻书还快了。
姚绪呆了一下,随即冷汗就冒了出来,他很清楚,就晋军目前的实力来说,这种情况真的是有可能发生的。
如今路强的心腹爱将赵伦文陈兵十万于荆襄,随时都可能杀过大江,北边路强亲自统军,加上边关的兵力,总兵力也不下十万,如果一南一北同时夹击秦国,那后果可真就是不堪设想了。
“陛、陛下息怒,外、外臣这就回去与我主商议”
姚绪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怎么就不知道晋、魏要结亲的事?如果早知道是这样,也不会来讨没趣了。
向路强施礼之后,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回去与姚兴商议路强的无理要求,以及晋朝会不会真的出兵长安?
如果按照路强之前的设想,打败拓跋珪之后,确实是要收拾姚兴,不过听了王镇恶的建议后,他临时改变主意了。计划永远是没有变化快的。
如今秦国君臣还没有察觉,他们国家很多商品都来自江南,他们的货币也渐渐开始使用晋国的货币。
倒也不是秦国无人,只不过路强以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一点点控制着秦国的经济命脉,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还没有严重到足够引起秦国君臣的重视。
所以秦国已是路强的囊中之物,不过是个早晚问题而已。
而相比秦国,不论是魏国还是高句丽,显然那才是路强的心腹之患。
各部族派来的使者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显然这些部族还有些犹豫不定,对这些两面三刀的家伙,路强即没刻意招揽,也没有距人与千里之外。
许了些空头支票和好处后,就让他们回去,并邀请这些部族的头人去洛阳坐客。
其实这些部族使者也知道,拓跋珪还有一战之力,现在确实不宜和晋朝走的太近,现在来见面,只是先混个脸熟,日后有起事来,也不至于太生分。
数日后,就在路强准备返回洛阳的时候,高句丽的使者终于到了。来的是高谈德的侄子高武,是高谈德比较亲信的族人。
高句丽的人,还用不着路强亲自接见,王镇恶就招见了他,按路强的话说,这都有点抬举他了。
高武在来之前,显然是做了功夫的,对王镇恶的名字更不陌生,知道他是晋朝皇帝的心腹,为此他还小小地骄傲了一把,到中原能见到这么大的官,回去也有吹嘘的资本了。
二人分宾主落座后,高武就迫不及待地对王镇恶一通吹捧,直把王镇恶弄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才说到正题。
“王大人,之前我国可能是与贵国有些误会,事后我家大王查明之后,也已经严惩了挑拨我们两国关系的元凶,另外我家大王也愿意对贵国做出赔偿,那个、那个是不是可以请贵军撤回来了?”
王镇恶把脸一沉,道:“高大人请把话说明白,我军干什么了?让我们撤军一说,又从何谈起?”
“啊!”
高张大的嘴能塞进个鸡蛋去,片刻才道:“那个、那个徐大都督的海军不是贵国的军队吗?”
“徐督的海军当然是我朝军队,可如今徐督的海军早已奉命去追缴海盗了,这跟你们高句丽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你们的军队就是海盗?”
高武满嘴都是苦水,因为他知道,从前高句丽的海军,很多时候在海上就是打着海盗旗号的,当初晋朝向高句丽出兵,用的不就是这个名义吗?可这种事能说吗?
“不。。。剿灭海盗是应该的,不过现在有很多士兵冲进我们高句丽的城市,掳掠百姓,抢掠府库,这。。。这却有点太、太那个了吧?”
“决不可能,我大晋士兵都是最严守军纪,爱护百姓地,决不会做出这种事的,这一定是有人要败坏我军的名声,才故意栽赃陷害的”
王镇恶一脸义正言辞地说道。
单从表情上看,象蝗虫一样扫荡高句丽沿海的,决不可能是晋朝士兵所为,一定是高句丽人睡魔怔、认错人了。
高武都快吐血了,却听王镇恶话风一转,若有所思地道:“不过这件事确实得好好查一下,有人败坏我军名声可不行,这样吧高大人,本官去回禀陛下,近期将派一支军队进入高句丽彻查此事,以还我军清白”
“啊?派、派兵去高句丽。。。”
高武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八章 回家
更新时间:2014…9…8 9:29:13 本章字数:3429
如今的百济,已经没有王室之说,百姓们在战争中,逐渐知道了他们的民族英雄、解氏兄弟,知道是解氏兄弟率军夺回都城、打退了高句丽人的入侵者,。
扶余信虽然带领残兵败将退守百济与新罗交界的地方,但解氏兄弟在手握大权后,即便没有刘嗣女在背后怂恿,也已经不把扶余信放在眼里了。
不过解须很聪明,他早早就通过刘嗣女向晋朝称臣,并声明只做大晋的州郡,而不是藩属国。
虽然这种声明不值一文钱,但至少目前来说,路强还需要解氏兄弟搅乱朝鲜半岛的局势。
百济既然已经称臣,高句丽即便想成为藩属国,路强也必须要站在百济一方,不过人家既然主动来讲和,怎么也要给几分面子不是?
于是王镇恶在征得路强同意后,最终要高武回去转告高谈德,想要成为大晋的藩属国没问题,但有几个条件必须答应。
首先就是遣高谈德的王太子入洛阳为质,第二,归还之前在辽东掳掠的所有百姓,包括契丹、库莫奚等族的百姓,最后才是再不得入侵原百济土地。
听了这几个条件,高谈德的心都在滴血,他知道,这其中那一条,恐怕高谈德都不会答应,可自己费了半天劲,却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了。
无奈之下,只好辞别王镇恶,从晋军大营出来,直接从陆路赶回高句丽报信。
路强在边关巡视一番后,也启程返回洛阳,这期间,晋朝皇帝要迎娶魏国公主的消息,也不知是从谁的口中传了出去,而且越传越广、越传越邪乎。
晋魏两国刚经过一场豪赌,赌局是以魏国惨败而告终,为了讨好晋朝皇帝,拓跋珪极尽谄媚地将女儿送给晋朝皇帝。
也有人说,拓跋珪早就是晋朝皇帝的手下败将,之所有还敢来与晋军会战,不过是面子上过不去而已,败了之后,又怕被晋军追杀,才将女儿供手相送的。。。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了,就是没有一句是向着拓跋珪说的,谁让他战败了呢!
传言最终传到路强的耳中,他立刻就明白这是有人在从中作梗,目的就是不想让拓跋珪与自己结亲,如果所料不差,这个传言应该出自秦国。
其实路强虽然已经决定迎娶拓跋明珠,但这种事他必须要通过王神爱这个皇后,一方面是对王神爱的尊重,同时也可让将来自己的后宫更安宁。
现在路强还在路上,还没机会同王神爱说,怎么会派出迎亲使臣?同时路强深信,以拓跋珪的为人来说,一旦这个传言传入他的耳中,一定会拒绝这门婚事。
同不同拓跋珪结亲,路强根本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拓跋明珠这个人。
算算时间,姚绪早该到长安了,只是姚兴却一直没什么反应,现在又制造出这个谣言来,看来是得给他点压力了。
打定主意后,路强同时传旨檀道济和江大龙,开始在东南两个方向操演人马,做出随时要进攻的态势。
另外严格控制与秦国的各种交易,以军事和经济,同时向姚兴施压,让他好好尝尝无事生非的下场。
路强这一去一回,又是近两月时间,走的时候,所过之处一片郁郁葱葱,回来时却已金黄遍地,原来是再有十几天就要秋收了。
从各地的奏报中,路强知道,今年南方的收成很不错,眼看第二季的庄稼长势喜人,显然又是个丰收年。
收获的季节,配以这次关键战役的胜利,让路强心中也满是充足和成就感。
是啊!从当初在永安宫中战战兢兢只想逃出生天,到今天已经收复大部国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作为男人,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车轮滚滚,战旗飘飘。
路强所过之处,百姓们也纷纷向这位恢复他们汉人尊严的帝王,投以最崇敬的目光。
越来越接近洛阳,人口也越来越密集。
路强的大队人马行进的并不迅疾,不过在他巨大的马车旁,却时不时有飞速而来,又快速而去的骑士,从他们的装束不难看出,他们都是专司传递消息和奏折的通信兵。
路强要求每天的奏折都不能积压,必须不间断地送到他的手中,以便他及时处理。
奏折分为几种颜色,标示着轻重缓急。
这几天的奏折有来自海外刘嗣女转奏的倭国反正天皇的认罪书,也有徐道覆有关近期战况的奏报。
不过颜延之有关奏请撤回海军的奏报却无疑是最吸引路强目光的。
“陛下先前作战预想已经达到,半年多时间里,已经有十余万移民迁入,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微臣斗胆,请陛下下旨撤回海军。。。”
路强知道颜延之是个很有刚性的官员,不会趋炎附势,也不会挑好听的话说给自己听。从这份隐晦的奏折中,路强能感觉出,一定是有人对他说了什么,而他又不想触怒自己,才把话说的这么婉转。
微一沉吟,路强就猜出个大概来,虽还不确定进言的人是谁,但大意一定是什么天朝上国,就应有天朝的气度,不与潘邦小民争利等等。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逐奔儒民泣。。。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这是一首路强前世最喜爱的杀人歌,每每听到,他都会热血沸腾,他非常信奉那些歌词。尤其是成为手握生杀大权的帝王之后,他更是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
什么他妈狗屁仁义道德?什么他妈仁者之风?当年五胡乱华时,怎么没人提这些?现在五胡乱华的惨剧刚刚过去几年?这帮满口仁义道德的家伙就又冒从来了。
有时候路强真恨不得杀了这些竖儒,可他不能也不敢,国家还要用这些人啊!
丢下这份奏折,随手又拿起一本,只看了几眼,路强的眉头就不由皱了起来。
这是一份弹劾奏章,弹劾的人竟然是三位大将军之一的赵伦文,罪名是克扣军饷,借封锁晋、秦边境之机,大肆收受商人贿赂,从而向秦国走私各种违禁品等等,共计七条罪状。
弹劾的人名叫张焕,是监察院的监察御史。
按理说,监察御史是有权弹劾任何人的,不过路强却从中闻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因为路强太了解赵伦文的为人了。
赵伦文是和檀道济一起,被何无忌推荐给路强的,这几年中跟着路强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可以说没有他的出色指挥,江陵早被敌人攻破了,更何谈路强会有今天。
作为路强的心腹,赵伦文手握重兵坐镇一方,要说一点毛病没有,显然是不可能的,但路强却决不相信赵伦文会犯向秦国走私违禁品,这么低级的错误。
那就是说有人想在朝廷内部制造事端,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之前路强已经传旨赵伦文,在大江上演练渡江作战,以威慑秦国。现在这份针对他的弹劾,会不会是秦人搞出来的?
路强沉吟片刻,轻轻敲了一下车壁,很快就听有人在外面轻声道:“请陛下吩咐”
“要代千秋查查这个张焕”
“是”
应声之后,马车内又回复了平静。
“姚兴,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随着天气转冷,徐道覆他们显然已经不适合在活动在海上,所以对高句丽的骚扰,也必将告一段落,而冬天也同样不适合对秦国用兵,不过却不代表不能干别的。
仔细斟酌一番后,路强命人传旨给徐道覆和刘嗣女,要他们带兵返回大陆,待明年天气转暖的时候,再决定是否出兵。
另外传旨给坐镇幽州的檀道济,加强与已经占领辽东的时延祖之间的联系,防备高谈德趁天气寒冷偷袭辽东,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对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必须时刻提高警惕。
对于那本弹劾赵伦文的奏折,路强则将其留中不发,他要等代千秋的消息,究竟是赵伦文有毛病,还是这个张焕有问题。
秋高气爽,路强率大军终于返回洛阳。
简单和群臣照个面后,路强就直接返回皇宫,每次带着一身的疲劳回来,在见到孩子们之后,都会立刻变得重新充满精神。
长子路遥虽然只有三周岁,但在陶渊明的教导下,已经初具小大人的模样,但作为太子来说,陶渊明教的显然要严格些,也只有在路强这个父亲面前,孩子才能流露出童贞的一面。
有时路强也很不满意陶渊明这种教育方式,但想想孩子将来是要接自己位置的,而自己身上杀气太重,天下是需要一个仁君的,所以从不干涉陶渊明。
不过路强也想好了,待儿子八岁的时候,就带他去军营,让他感受一下军营中的杀气,还要带他上战场,让他见识一下生死,知道现在平静生活来的是如何不易。
路强回来,最高兴的当然还属三个宝贝女儿,就象她们兄长那样,只有在父亲面前才可以随便的疯闹,而不会被母亲责骂。
孩子们在园中玩闹,路强和王神爱、孙瑶等人坐在凉亭中闲聊着孩子们的趣事,可谓是其乐融融。
闲聊一会,孙瑶忽然似笑非笑地道:“皇帝陛下,我们那位魏国姐妹,怎么没同你一起回来啊?”
这件事路强还没来得及和王神爱说,现在听孙瑶突然提起,不由略显尴尬地看了王神爱一眼,又瞪了偷笑的孙瑶一眼,正准备说话,却见赵永弓着身子走了过来。
“陛下,魏国派人来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九章 欺人太甚
更新时间:2014…9…8 9:29:13 本章字数:3338
路强真想狠狠踹赵永两脚,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正要提起拓跋明珠的时候,他来了?
瞪了不明所以的赵永一眼,对王神爱陪笑道:“玉润,我正要和你说这件事,那个、那个我同那个女孩是在扬州认识的。。。”
王神爱妙目横移,嫣然道:“你们的事,我都已经听说了,虽说是个鲜卑女孩,不过也不能太委屈人家,夫君下旨吧!需要玉润做什么,玉润都会安排好的”
有这样一个什么事情都替你想好的妻子,路强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
“皇帝陛下,听说那丫头马上功夫不错,她来了,我可要和她比试一下,到时你可不许偏心”
孙瑶是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表情,笑嘻嘻地说着,气得路强真想过去抓住她,然后在她丰润的圆臀上,狠狠地来两记家法。
感受到路强的眼光,孙瑶粉脸立刻红了起来,那是她和路强之间的秘密,咬了咬嘴唇对王神爱道:“姐姐,你的夫君欺负我”
路强气极而笑,忽地站起身伸出手抓过孙瑶,然后在几个女人的惊呼声中,矮身将她扛了起来,抬手就在她的娇臀上轻轻拍了两下。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给你点厉害是不行了”
路强也豁出去了,反正这是内宫,除了身边这几个人,没人会看到的。
在孙瑶的惊呼声中,几个孩子见状,也拍着小手围了上来。
“父皇我也要、我也要。。。”
路强“哈哈”一笑,道:“父皇这会是没时间了,一会回来再抱你们”说话间,将孙瑶放了下来,做皇帝之后,他已经很久没这么疯过了。
王神爱和春兰、冬梅忙上前扶住面红耳赤的孙瑶,嗔道:“瞧你,还是一国之君呢!”
路强也不辩解,笑眯眯地由赵永引领着,向上书房走去。
“拓跋珪派人来,有没有说想干什么?”
“似乎是与明珠公主有关”
路强有点明白了,谣言这个东西,历来都是传播最快的,拓跋珪一定是听到什么,派人来同自己谈条件了。
路强知道,拓跋珪如今的日子不好过,除了病痛之外,三次败于自己之手,对他心里的打击,以及来自魏国内部的压力,都会让他很难过的。
那他会同自己谈什么条件呢?
因为涉及到拓跋明珠,路强命人把魏国使者之间带到上书房。
来的是拓跋珪的中书舍人、元朗,算得上是拓跋珪的近臣。三十多岁,长得丰神玉朗,仪表堂堂,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个汉人。
“外臣元朗,见过大晋皇帝陛下”
路强抬手虚扶一下,淡淡地道:“免礼,拓跋珪让你来干什么?听说他病了,现在身体可好些了吗?”
“回晋皇陛下,我主身体康健,一点小恙,早就好了,外臣替我主敬谢晋皇陛下关怀”
说着真的跪倒给路强磕了个头,然后又起身道:“我主这次派小臣来,主要是想同晋皇陛下澄清一下有关明珠公主的事,现在外面传言,说陛下要迎娶明珠公主,这件事恐怕要让晋皇陛下失望了,因为明珠公主已经自愿下嫁给贺兰部少头人贺讷,如果晋皇陛下真的喜欢鲜卑美女,我主随时可为晋皇陛下送十几个来。。。”
“啪!”一支上好的毛笔在路强的手中断为两截。
尽管路强想过拓跋珪会对这件事有反应,却没想到他会用这种近乎侮辱的形式来回复自己。
路强真的缺女人吗?只要他愿意,前来应招的女人,可以从洛阳排到江陵去,可直到今天他都没有填充后宫,不就是因为没有遇到顺眼的吗!现在好容易有一个了,却没想到出现这么多波折。
这一刻,路强真的怒了。
片刻之后,忽地一笑道:“回去替我恭喜明珠公主,另外转告拓跋珪,朕需要很多鲜卑女人,十几个肯定是不够的,不过却不需要劳动他的大驾了,朕会派兵去找,就象鲜卑人当年掳掠汉家女人那样,好了,你可以去了”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同时也说明了路强心中的愤怒。
元朗听完,果然脸色大变,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见路强已经起身拂袖而去。
来到后殿的路强余怒未息,破天荒地摔了几件玉器,听着清脆的声音,再看看满地的碎玉,怒火才终于小了些。
路强与拓跋明珠接触时间虽短,不过他却可以肯定拓跋明珠决不是那种见异思迁的女孩,拓跋珪的决定要么她是身不由己,要么就是根本不知道元朗来洛阳。
拓跋珪这么做,已经不是单纯的对他挑战了,而是一种严重的侮辱,此仇不报,还算什么男人?
天气逐渐寒冷,这个时候当然是不能大规模用兵了。
路强沉吟片刻,命人八百里加急,传旨檀道济,关闭榷场,封锁边关,严禁任何物资流入草原,同时加强戒备,防止魏军越境劫掠。处在辽东一带的部落,可以就近向当地驻军交换生活必须品,但也必须限量。
第二道旨意分别下给汉中何无忌、荆州赵伦文,函谷关文处茂。
何无忌由汉中出兵,陈兵子午谷外,赵伦文兵出荆州,直抵武关,文处茂出函谷关,兵临潼关。
以上这些军事动作,并不是要真的进攻,一方面是威慑姚兴,同时也为全面进攻秦国积累经验。
这是对秦国的军事方面,经济方面则全面封锁江南运往长安的各项物资,倒要看看没有了物资供应,姚兴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要知道这个时代,什么瓷器、丝绸、盐,甚至粮食这些生活必须品,几乎大部分产自江南,江南一旦封锁了这些东西,他们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得说姚兴前期的统治还是很有成效的,长安附近的百姓在粮作物上,甚至已经可以自给自足。
不过随着姚兴在对外政策上的一系列失误,再加之对佛教的极度崇信,让他的国力迅速滑落下来。
在姚兴这个皇帝的带动下,长安佛塔林立,大街上放眼望去,铮亮一片,和尚都快赶上百姓多了。
这种情况在天下太平时还好说,可现在面对晋朝的咄咄逼人,以及北方魏人的时不时劫掠,姚兴是真的快崩溃了。
如今晋朝三路大军陈兵关外,更是让长安一片风声鹤唳,和尚们也不念经了,寺院关门的关门,和尚跑的跑,谁不知道晋朝皇帝最看不上和尚啊?万一晋军真杀过来,看到这遍地光头,还不把他们全砍了?
为此,姚兴召集姚绪、姚硕德、杨佛嵩等心腹大臣,紧急商议如何应对目前的情况。
姚兴还没等群臣出主意,就直接了当地道:“朕已经想好,司马德宗不是想让朕称臣吗?那朕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