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安大帝-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田和灞上两处大营因为是拱卫京师,所以都是姚兴最心腹手下,却不是杨佛嵩能劝降的了。
文处茂十万大军出河西郡,在水军的配合下,轻松度过黄河,一战击溃对岸秦军,然后以邓祥一万骑兵为先锋,沿黄河快速向长安杀来,一日后就抵达长安的东北门户、高陵。
这两路大军进展神速,何无忌这路却没那么顺利了。
倒不是这路大军遭遇秦军的顽强抵抗,而是大军刚出斜谷,就听说匈奴赫连勃勃也率军杀了进来。
要说这个赫连勃勃的野心确实不小,离开雁门关后,在路上的时候就听说秦国内乱,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赫连勃勃在匈奴中有很高的威望,在他的调动下,匈奴各部纷纷向他聚拢,然后从秦国西北方杀了进来。
这个时候秦国已乱成一团,先不说晋军和匈奴人,就连姚氏各皇子之间也开始拼杀起来。
各地守军都在这些皇子手中,所以面对晋军和匈奴人的入侵,各州郡已无兵可守,几乎是望风而降。
而随着匈奴人的杀入,沮渠蒙逊、秃发傉檀,也纷纷派兵加入,以图在秦国这块大蛋糕上,狠狠地切下一块来。
这还了得?虽说秦国君主是羌人,但那里自古就是中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何无忌顾不上合围长安,一边传信路强,一边率大军北上,将赫连勃勃、秃发傉檀、沮渠蒙逊等人的军队拦在安定、平凉一带。
接到消息的路强也怒了,其实严格来说,他召集草原各部族本就没安好心,试想秦国还没有平定,他那来精力管草原的事?
不过这些人既然来了,就说明他们有脱离拓跋氏之心,路强在这边只说不练,不代表拓跋嗣也能容忍他们,相信路强在收拾秦国的时候,拓跋嗣也该对草原各部下手了。
这本就是一把双刃剑,拓跋嗣可能在征讨草原各部中越来越强大,然后与中原军队来场大战,也有可能在草原内部的不断征战中,各自伤痕累累,最后由路强来收拾残局。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拓跋嗣都是没有力气同中原军队拼杀的,这也就给了路强充足的力量平定秦国。
路强的大军自雁门关返回后已经到了上党郡,得到消息后,他没有再继续南归。在与韩延之等人仔细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后,同时置信赫连勃勃等人,必须立刻撤军,不然将被视为对晋朝宣战。
另外传旨何无忌,他暂时无需参加长安会战,大军就地展开,决不能让那些草原人继续南下祸害当地百姓。
秦国也是以汉人居多,现在已经被路强自动视为自己的子民,保护汉人百姓不受异族欺凌,是他这个皇帝应尽的责任,而且祸害容易,想要重建却难了。
最后传令防守洛阳蒯兴,以最快速度将姚泓送到赵伦文军中。
姚泓在洛阳被路强派的最好医师调理,虽说远离了长安,却无需再担心被老爹和弟弟暗害了,心情一好,病好的也快,现在整个人养的白胖白胖,生活在洛阳,很有点乐不思蜀了。
不过这些当然都是表面的,实际上这个人才是大智若愚,他知道父亲属意弟弟即位,所以在表面顺从父亲的安排,暗中却联络大臣,他等的也是老爹蹬腿那一天。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却没想到晋朝皇帝竟会把他弄到洛阳去,这个时候老爹身体还硬朗,他只能把那份野心深埋进心底,并以安心待在洛阳、不想回长安为由迷惑路强君臣。
长安那边姚兴刚死,就有忠于姚泓的人秘密把消息送到他手中,这一来姚泓真有点急了,很显然,这个时候只要他出现在长安,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可问题是他无法离开洛阳。
自从有李歆逃跑的事后,黑豹亲军特别关照这些在洛阳的质子,而且姚泓胖得跟猪似的,就是给匹马让他跑,他都跑不远。
这可怎么办?就在姚泓即将绝望的时候,福音终于来了,路强竟然肯放他回秦国了。
这个消息无疑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姚泓感觉身上的肥肉似乎都轻了不少,当下再不装了,立刻跟着蒯兴的手下向长安赶去。
姚泓也许想到了晋军不会那么容易放他回长安,却决想不到他现在不过是整个计划中的一枚棋子。
而若把这个时候的天下比做一个大棋盘的话,秦国也不过是棋盘中的一隅而已。
在距离何无忌大军几十里外有座石城县,县城不大,但此刻这里却大军云集。
赫连勃勃、沮渠蒙逊、秃发傉檀,三方陆续向这里增兵,如今这里的总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万,而几十里外的何无忌才不过十万军队。
不过三方虽然兵力占优,却还是不敢轻易向晋军宣战,因为雁门关外的晋军给他们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沮渠蒙逊和秃发傉檀只是从使者口中听说晋军的威力,赫连勃勃却是亲眼所见。
另外秃发傉檀的小儿子在听说父亲要与晋军对抗后,就跑来劝阻父亲,结果现在已经被秃发傉檀关起来了,笑话!堂堂的鲜卑王子,怎能给汉人当奴隶?就算他是中原皇帝也不行啊!
大军已经出动,又占了秦国这么多地方,仅凭中原皇帝一道诏书就退回去,别说秃发傉檀和沮渠蒙逊了,就是赫连勃勃也不肯。
而这个时候三方意见却出现了分歧,为此,三个人聚在一起商量起来。
秃发保周的狂傲很有点乃父之风,却还是不及万一,秃发傉檀是从骨子里看不起汉人,要不是赫连勃勃和参加过雁门会盟的手下力劝,他现在就要率兵去打何无忌了。
三个人刚坐到一起,沮渠蒙逊和赫连勃勃还没说话,秃发傉檀就迫不及待地开口了。
“你们都把晋军说的那么厉害,要不我们先和他们打一仗,胜了,我们就有同中原小皇帝谈判的资本,即便败了,咱也心服口服不是”
赫连勃勃冷冷地道:“你别忘了,我们刚刚同晋朝皇帝会过盟,已经尊他为天可汗,现在我们掉过头去打他,恐怕说不过去吧?”
“哈哈。。。”
秃发傉檀一阵大笑,随即道:“赫连头人,我看你是被晋朝军队吓破胆子了吧?什么狗屁天可汗?糊弄小孩子的把戏你也信,反正我是不认的,现在我先表个态,就是先出兵击败何无忌,然后全取陇西,最后才是同晋朝小皇帝谈判,你们要是愿意,就同我一起出兵,到时平分战果,不然我可自己带兵走了”
沮渠蒙逊其实已经动心,不过他知道赫连勃勃心机最深,所以觉得还是听听赫连勃勃的意见。
赫连勃勃见沮渠蒙逊看自己,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想法,沉吟片刻,才道:“即然你们已经决定,我跟从就是,不过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们铁骑的优势,不能给晋军耍阴谋诡计的机会”
这一点,秃发傉檀和沮渠蒙逊都是非常赞同的,毕竟传说中的晋军器械实在太吓人了。
三人计议一番后,立刻催动人马向何无忌大营杀来。
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 老将出马
更新时间:2014…9…8 9:29:15 本章字数:3308
在天下这盘棋中,有一枚棋子被很多人都忽略了,也或许是谁也拿不准他是什么想法。
这个棋子就是西凉李暠。
随着秦国大乱,南凉、北凉、匈奴等部族,已经一窝蜂似地跑去抢占土地了,对西凉威胁最大的何无忌大军也进入秦国了。
在这种情况下,对李暠来说,可谓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他率兵杀入汉中,何无忌必然首尾不能相顾,在对阵赫连勃勃等人的时候,即便不败,恐怕今后也无法在汉中立足,那他正面的威胁将彻底解除。
但李暠是真的不敢对晋朝用兵,即便他明白晋军占领秦国之后,下一个目标一定是他,他还是不敢对晋朝用兵,原因之一有他疼爱的儿子在洛阳,另外就是何无忌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惊人,是以原北府军为班底打造的,他自问手下的军队打不过人家,所以根本兴不起趁虚而入的想法。
不过在南凉、北凉空虚的时候,若是能趁势夺得他们的土地,无疑将极大提高西凉整体的实力,将来即便同晋朝翻脸,他也有一战之力了。而更深的意思却是他还可以用此举讨好晋朝皇帝。
打定主意后,李暠一面派人通知何无忌,一面再次集结十万大军,直扑秃发傉檀和沮渠蒙逊的老巢。
而这个时候,秃发傉檀、沮渠蒙逊、赫连勃勃的联军已经杀到何无忌大营外。
作为原北府名将,何无忌的军事才能在路强手下来说,无疑是数一数二的,这几年他被路强放在这里,东南方向的战事始终没有他参加,早憋了一身的劲,现在终于有机会展现了,怎还不好好利用?
二十万联军?好吓人的数字。
听到斥候的禀报,何无忌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吩咐军队严密防守,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战。
经过几年的积攒,何无忌军中现在也有三万骑兵,不过这么点骑兵当然不能拿出来与十几万铁骑对抗,所以想要战胜这些草原骑兵,还得仰仗晋军的拿手器械。
这个时候已是九月中旬,天气凉爽,对两军来说都很适合大战。不过何无忌等的起,联军却拖不起。
看着乌龟壳一样的晋军大营,赫连勃勃不由深深皱起了眉头,他见识过晋军那神奇的燃烧物,知道如果强行攻打晋军大营,一定会遭遇到那种东西,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引诱晋军出战。
三个人聚在一起商议之后,派出一队骑兵到晋军后方骚扰晋军的粮道,同时正面保持对晋军的威压,只要晋军敢出战,就立刻全军压上,务求一战而定。
可以说三个人的计策很高明也很毒辣,但却要分对谁说。
秃发傉檀的军队出去第一天就大有收获,抢了一支由三千晋军押运的几千旦粮草,只可惜晋军的马不比他们慢,所以没有伤到这支押运粮草的晋军,不过这也不错了,因为粮草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最宝贵的。
秃发傉檀秉承了草原谁抢是谁的习俗,根本没给沮渠蒙逊和赫连勃勃分,就直接独吞了。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第二天整整五千士兵和战马被毒死。
这一下,赫连勃勃和沮渠蒙逊也顾不上幸灾乐祸了,直到此刻他们才明白,原来他们那点小伎俩早在人家的算计之中了。
秃发傉檀惊怒之下,不顾赫连勃勃的劝阻,召集军队就向晋军大营杀去,整整五千人马啊!一仗没打,就不明不白地死去,换做谁也受不了啊!
沮渠蒙逊和赫连勃勃没办法,只能率军在后面压阵,从前他们之间也没少打仗,可现在他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必须联合起来应对晋朝军队,不然就等着挨个被晋军收拾吧!
让二人稍感安慰的是,在秃发傉檀凶猛的进攻中,晋军竟然始终没有使用那种沾火即燃的神秘东西。
秃发傉檀使用草原人最常用的进攻方式,以弓箭压制晋军,然后用套马索将晋军大营的栅栏套住,随即催动战马将栅栏拉倒。
晋军反击的很顽强,秃发傉檀在付出了两千人的代价,才将晋军大营的栅栏拉倒,而随着栅栏被拉倒,晋军大营顿时出现了一个里许宽的口子。
“杀、把南朝人都杀绝,给我们的勇士报仇。。。”
在秃发傉檀的呼喊声中,南凉的士兵蜂拥向豁口处杀去。
后面观战的沮渠蒙逊见此情景,不由大喜,转头对赫连勃勃道:“晋朝军队不过如此,我们也去冲杀一阵吧!好处别让那家伙一个人独吞了”
不知为什么,赫连勃勃总有种不好的感觉,但眼前的场面却又看不出什么破绽来,只得道:“还是你去吧!我总觉有点不对劲”
沮渠蒙逊不由轻笑一声,心说这家伙一定是被晋朝军队吓破胆子了,眼看破敌在即,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再说,单凭南凉的兵力,恐怕也吃不下十万晋军。
当下再不犹豫,指挥自己的军队,从另一侧配合着秃发傉檀的军队,向晋军大营杀去。
同秃发傉檀军队遇到的情况差不多,沮渠蒙逊的军队很快就攻破了晋军大营外围的栅栏,向里面杀去。
不过这时冲在最前面的士秃发傉檀突然发现,在晋军大营里面竟然还有一层更坚实的栅栏。
“哼!任你再有几层防护,也一样抵挡不住我的铁骑”
秃发傉檀扬起马鞭,正准备指挥军队继续进攻,却突然感觉天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愕然抬头望去,却见无数个布口袋从晋军大营中飞出,翻滚着掉在自己的士兵身上,随即爆裂开来,就连他身边也落下好几个,布袋碎裂扬起的尘土样东西,呛得秃发傉檀直咳嗽。
“咳。。。妈的,什么玩意?”
直到这时,秃发傉檀也没反应过来晋军抛出的是什么,可远在后面的赫连勃勃却明白过来,吓得他连忙命人鸣金,企图招秃发傉檀和沮渠蒙逊回来,可这个时候那还来得及?
栅栏是木制的,早在刚开始进攻的时候,秃发傉檀的军队就已经用上火箭,而随着晋军火药的落下,不用晋军主动点燃,落在南凉、北凉军中的火药就已经自行燃烧起来。
秃发傉檀和沮渠蒙逊这回彻底明白赫连勃勃说的晋军神秘武器是什么了,而沮渠蒙逊因为冲上去的晚,士兵虽然也有不少葬身火海,他本人却没受伤。
秃发傉檀就没那么幸运了,火势一起,他整个人就烧了起来,他甚至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就同他的战马一起变成了火球。
两部联军虽然还有很多没有冲进晋军外围大营,可火的速度显然要比他们逃跑快得多,很快,整个战场就成了一片名副其实的火海,无数士兵在其中翻滚哀嚎,继而变成一堆堆焦炭。
沮渠蒙逊只看得肝胆俱裂,拨转马头当先跑了下去,赫连勃勃比他还快呢,这边火势一起,他就率先带兵远离了战场,以免被大火殃及。
看着漫天的大火,赫连勃勃知道完了,秃发傉檀完了,他也完了,虽说他手下的军队没什么损失,可试问这种情况下,谁还有胆量与晋军为敌?而过后晋朝皇帝也不可能放过他。
长叹一声,也不管沮渠蒙逊了,带兵向西逃去,现在他脑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离中原越远越好,他这辈子也不想再见到晋朝军队了。
三方近二十万联军,转眼间就分崩离析,赫连勃勃跑了,剩下沮渠蒙逊带领残兵败将一路向西逃去,可还没等他逃回家呢,就听说李暠正率兵围攻姑臧。
惊怒之下,他只想带兵快点杀回去,却没想到这个时候何无忌竟然派人来找他了。
沮渠蒙逊还以为何无忌会同李暠前后夹击他呢,却没想到何无忌派来的人告诉他,立刻派人去向皇帝请罪,同时带兵回去,把李暠从北凉的土地上赶出去。
沮渠蒙逊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斥候来告诉他,何无忌已经率大军南下合围长安,在他们身后只有一万晋军的时候,他才相信何无忌没有骗他。
沮渠蒙逊不傻,脑筋一转就明白何无忌为什么肯放过他了,因为何无忌不想看着李暠坐大,而这个时候晋军又腾不出手来。
这是要拿自己当枪使啊!
沮渠蒙逊不由苦笑起来,他明白,何无忌用的是阳谋,让他明知是计,却也不得不走下去,不然他恐怕就要无家可归了。
这个时候沮渠蒙逊身边加上秃发傉檀的败军,已经有近十万大军,打晋军不行,同李暠对阵还是不成问题的。
计议一番后,他把儿子叫了过来。
沮渠蒙逊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沮渠政德,被他任命守卫姑臧,令一个儿子沮渠兴国跟在身边。
沮渠蒙逊很清楚,如果想让晋朝皇帝息了雷霆之怒,就必须拿出诚意来。
沮渠兴国并不知道父亲准备要他到洛阳为质,到了父亲跟前,正要开口询问,却见父亲竟然流下泪来。
沮渠兴国见状,忙吓的跪了下来:“父亲万勿如此,中原人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虽败,待来日我们再杀回来报仇就是了”
沮渠蒙逊摇了摇头,凝视着儿子道:“能不能复仇,就看我儿的了,你可敢去洛阳?”
“啊。。。”
沮渠兴国不由呆住了。
正文 第三百零八章 兵发长安
更新时间:2014…9…8 9:29:15 本章字数:3344
沮渠兴国带着万分的不愿意去洛阳了。
沮渠蒙逊则迅速指挥军队杀回姑臧,加上他收编的秃发傉檀的军队,他现在已经有九万军队,沿途在收拢一些被李暠打散的人马,足可与李暠的西凉军队一战了。
大军一路向西,在路上沮渠蒙逊不由想:“秦国是完了,下一个该是谁了?但愿那个中原皇帝野心没那么大,待我赶走李暠以后,好好休养几年,兵精粮足了,我就联合拓跋嗣,到时恐怕中原皇帝就要来求我了”
想到这,沮渠蒙逊忽然想起个人来、乞伏炽磐。
当年西秦灭亡后,乞伏炽磐被送到南凉秃发傉檀处为质,后来又逃到苑川,并接受了姚兴的册封,被姚兴任命为镇西大将军,不过这家伙一心想复国,暗中不停地招兵,而且为了得到自己的支持,还把女儿送给自己为妃。
现在秦国完蛋了,这家伙该跳出来了吧?
想到这,沮渠蒙逊嘴角露出一丝阴险的微笑“中原皇帝,别着急,待我再慢慢给你竖几个敌人”
长安、蓝田大营。
此时赵伦文已经接到何无忌不能准时赶来参加长安会战的消息,竟然如此,他必须做好打大战的准备了。
而这个时候,心急火燎的姚泓也终于被送来了,姚泓倒也实在,到了之后气还没等喘匀呢,就立刻要求回长安。
赵伦文仔细看了姚泓一会,他虽不了解姚泓的为人,但觉得一个能当太子多年的人,显然不可能是个白痴。
淡然道:“王子殿下,现在你要做的是命令军队放下武器,接受我军的改编,这种事当然无需你亲自去办了,你写道诏书,我会派人去的”
姚泓长大了嘴,一脸惊愕地看着赵伦文,象是才反应过来一般,道:“放、放下武器,接、接受改编?”
“别忘了你父亲已经向我皇称臣,现在要你们的军队放下武器,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如果你想看到长安军民生灵涂炭,那本帅也可以成全你”
“另外我还可以告诉你,皇帝陛下以传旨三十万大军已合围长安,你就不要再存什么幻想了”
听赵伦文说完,姚泓一下变得面如死灰,其实刚进晋军大营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晋军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不过姚泓不知道,此刻晋军也面临着一个很大难题,就是因为何无忌无法及时赶到,导致的兵力不足。
拱卫长安的原有二十万军队,已经同南北两路而来的晋军兵力相当,而随着姚氏各皇子带兵赶回,现在长安外围的兵力已经接近三十万。
虽说就军队的整体实力而言,晋军和秦军根本不在一定档次上,但毕竟是多出十万,而且秦军还占着地利,所以这仗不是那么好打地。
路强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但即便派援兵,也是有个时间的问题,另外兵力占优的秦军,恐怕也不会给晋军调兵遣将的时间。
但晋朝君臣显然还是高估了姚兴的这些儿子们,现在长安周边的秦军虽众,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而各个皇子又谁也不服谁,这就导致晋军从容安排,秦军却在一旁看热闹的诡异场面。
姚泓尽管心机深沉,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都是苍白的。
赵伦文命人在姚泓面前放了一把匕首和一支笔,姚泓只犹豫了片刻,就拿起了笔。
蓝田大营的守将显然没想到太子会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要说秦军也不都是胆生怕死的投降派,这位将领就是其中之一。
他直接决绝了投降,然后一面加强防守,一面派人回长安求派援兵,他也明白,如果能把晋军挡在蓝田,时间越久,就对晋军越不利。
长安现在是姚文宗在主事,但他不是姚兴的儿子,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这个时候,秦朝的大臣们总算团结了一把,一起推举姚文宗监国,至于皇帝人选,只能是在打退晋军之后再说了。
大臣们统一了口径,可皇子们却不干了。
长安外面现在有姚兴的次子、太原公姚懿,四子陈留公姚洸,南阳公姚愔,平原公姚璞等人。
这其中姚懿的实力最强,同时他又是姚兴次子,现在太子不在,他是最有资格问鼎皇帝宝座的。
问题是那几个兄弟都不服他,甚至把太子抬出来,就是不肯让他即位。气得姚懿差点没吐血。
就在这时,蓝田大营守将送来太子姚泓要他们放下武器、投降晋朝的消息,这一来,姚懿总算是找到可以攻击姚泓的理由了。
长安皇宫议政殿。
姚文宗和许多大臣都清楚现在是生死关头,只有同舟共济才有可能击退强敌,所以将姚懿几个兄弟都请到殿上来,以求让他们携其手来。
姚懿几个兄弟看着上面的皇帝宝座,个个同同红眼兔子似的,不过在这种时刻,当然不能表现出来。
姚文宗看着几个皇子的表情,不由暗自摇头,这几个鼠目寸光的家伙,恐怕谁当皇帝都好不了。
扬了扬手中姚泓写的劝降书,朗声道:“如今国难当头,正是我等为国尽忠的时刻,前太子姚泓竟有我等投降,如此背弃祖宗的人,是万不能再由其担任太子的,所以本官与重大臣商议后,决定废弃姚泓,不再承认他的太子身份,然后由你们公推出一位太子出来,领导军民抗击晋朝军队的入侵”
姚文宗的话音刚落,几个皇子就立刻叫起好来,尤其是姚懿,都想亲姚文宗两口,这哥们太上道了,只要自己登基,就一定重用他。
姚懿的一母同胞兄弟姚宣是姚懿最坚定的支持者,第一个跳出来道:“自古长幼有序,如今太子失德,已经没有做太子的资格,那我们就应扶立贤德的长者即位,太原公德才兼备,威望素著,正应即皇帝。。。”
“威望素著、德才兼备?谁承认的?自吹自擂,也不怕风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