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神话-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泌看着萧去病笑道:“这也要问我?你还想欠我多少人情,我来算算啊……”
李泌自小便被誉为神童,与学问一道,和世事人情,各人心理,大局把控上都是无双的天才。然则偏偏只有他最追求的长生之道上,花费最多精力,却鲜有建树。
倒也不能怪他,因为道家有很多方术,其实是错误的,比如道家追求的炼丹,便是与找死无异,好在,这一点上李泌倒还不敢尝试。
但他因此很少吃烟火食物,更别说吃肉了,还时不时去辟谷什么的,结果瘦得快变成竹竿了。
所以萧去病有时间给给他灌输现代的养生知识,要营养均衡啊,要多运动啊等等,类似这些便是李泌要萧去病还的人情了。
“都说了,你跟我一样,多吃肉,站桩练武就好了啊。”萧去病笑着丢下一句话,不等他算完,朝其他几人拱拱手打个招呼,出门而去。
萧去病骑着小红马再次往大明宫急赶的时候,含元殿上,李隆基正在大肆封赏,此次联袂来朝的葱岭以西三十六国俱都封王,赏赐大量金银宝物,其余各国,部族使者亦根据其朝贡的价值,双倍赏赐。
朝中文武百官亦有大量的大唐金银币赏赐,整个朝堂一片喜庆,但大唐皇帝却提不起一点兴致来,心里还隐隐有一种挫败感和更多的怒火。
与之相距不远的紫宸殿内朝,雍容华贵,丰艳无双的杨贵妃在听完王承恩的讲诉后,却是惊讶的呆住了。
片刻之后,她当机立断,下令王承恩即刻出宫,把萧去病押来紫宸殿,负荆请罪!(未完待续。)
地一百三十八章 李隆基的心思
萧去病飞马来到大明宫前,正发愁该如何进去的时候,迎面就碰见孙六急赤白脸地往宫外赶,见到萧去病,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
“梁国公诶,我的小祖宗,你可真有本事啊,大朝会上当着满朝大臣和各国使节的面,你就敢抗旨!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哦!”
萧去病被他埋怨了,心里却是暖暖的,王承恩小胖子宦官,虽然是个财迷,官迷,却也足够讲义气,前番的提醒,还有这次来接自己,都是冒了风险的。
更暖心的还是对杨贵妃,说实话,一开始自己对杨贵妃是好奇,后来见她对自己印象不多,对她投其所好,讲故事讲笑话啊,表演一些后世的舞蹈啊,都有一丝利用的心思在里面。
可杨贵妃却对自己却是真心实意的,真心拿自己当弟弟,她本是一个心思单纯之人,这一点,通过这么久的接触,萧去病认识得很清楚。
杨玉环之前嫁给寿王李瑁,便与之琴瑟和鸣;后来被自己的公公皇帝李隆基强抢过去,迫于李隆基的强权,又因为和李隆基在音乐上有了共鸣,又一心一意与李隆基好。
她还有些傻傻的只是把李隆基看成自己的男人,而不是什么皇帝,为此两次被赶出宫去,好在最后李隆基也意识到这种平等的爱情才最可贵,从此只宠爱她一个。
对待自己上面,杨贵妃的心思也是真实且简单,这一点,每次进宫的时候。萧去病能够感受得出来。就像自己在之前那个时空的亲姐姐一样。
想到这里。萧去病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一句李玉刚的“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就脱口而出。
“梁国公,你唱的什么?”小胖子王承恩一脸惊奇道。
“没什么,我走神了。”萧去病笑了笑道,心里想道,李隆基等人对不起自己就算了,这些真心对自己好的人,自己总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至少马嵬坡的事情。自己是不会再让他发生了。
紫宸殿,看到萧去病这么快就来到的杨贵妃是既怒且喜,第一次对萧去病瞪起了眼,手上还拿着一根两个指头粗的荆条。
怎么回事?萧去病也愣了。
“你要气死阿姐啊,辅臣你真是有出息,敢在大朝会上违逆陛下!”杨贵妃瞪着凤眼,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气咻咻道:“你自己是个情况你不知道吗?
大前日,你在早朝上上奏打击私钱,已经把满朝大臣给得罪了。就连我的三个阿姐也每日进宫来,向陛下说你不是。
这个时候。就只有陛下和阿姐才是你唯一的支持,陛下本就对你之前拒绝他,耿耿于怀,这个时候你就该事事顺着他。
可你倒好,竟敢在大朝会上当众违逆陛下,还敢当众脱下官帽官袍扬长而去,你叫陛下怎么下得来台?陛下没有杀你或是将你下狱真是谢天谢地了,你吓死阿姐了!”
萧去病心里感激,嘴上呐呐道:“阿姐,我知道错了,这事都是那幽州杂胡设计害我。阿姐你是知道我的,我是个率性之人,最重义气。我是情愿自己死掉,也不情愿这一千飞龙禁军和一百五十亲卫,因为我而被那幽州杂胡害死!”
杨贵妃眉头皱得紧紧的,安禄山算是她的干儿,在皇宫里的时间也比萧去病多得多,李隆基和安禄山之间的亲密无间,安禄山有多么对李隆基的心思,杨贵妃比谁都清楚。
她叹口气,语气已经低了下来:“安禄山是陛下看重的人,他事事顺着陛下的话说,而你却总违逆陛下,在陛下面前是你是争不过他的,知道吗?”
萧去病点头,道:“阿姐,我已经知错了,以后不会了。你帮我告诉陛下,我不是要违逆他,只是天性如此,我若像那幽州杂胡那样,里外不一,最会装傻,我的修为就会一落千丈。”
“这个我会说的,你现在跪下。”
萧去病瞪大眼睛,愣了。杨贵妃看了看外面,又叹口气,道:“你别怪阿姐心狠,你忤逆了陛下,陛下是要面子的人。阿姐打你一顿,叫陛下看到,他的气也就消了。”
……
萧去病到达紫宸殿的时候,含元殿的大朝会也已经进入了到了尾声,李隆基兴趣索然地看着大殿里两千多人喜气洋洋地向他跪拜谢恩,互相祝贺。
他这个时候心里只在想着一个人,就是萧去病,
这些凡夫俗子对自己的臣服自己见得多了,即使今年的大朝会比往年多了许多人,但即使再多的人对自己顶礼膜拜,李隆基也没有多少成就感。
唯独萧去病不同,虽然长期以来,萧去病对自己也恭谨温顺得非常,但李隆基却隐隐可以察觉出来,在骨子里,萧去病其实是个非常狂放不屈人。
他总有一种感觉,萧去病无论看谁,包括自己,中有一种藐视苍生的感觉,就好像道观里三清,和寺庙里的佛像的那种眼神。
是一种高高在上,超然世外,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时候竟然还带着一种怜悯世人的感情在里面,有两次,他就发现他这样看着玉环,还有一次在大明宫远眺长安城,这种感觉更是不自觉地就流露出来。
因为有这样的感觉,让李隆基总觉得自己征服不了他,全天下都臣服在自己脚下,却只有这个萧去病虽然是跪着,但在他心里,却高高在上地看着朕!这让李隆基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这才有了今日大朝会上的试探,李隆基其实是想用皇权压萧去病一压,好让萧去病知道,你个仙家弟子也得在我皇帝面前低头,结果却失败了,萧去病还弄得自己非常没面子。
现在萧去病负气而去,安禄山,杨国忠还有许许多多的大臣,使节都要求自己严惩萧去病。李隆基就想,要是严惩能让他屈服,倒也没什么不可,若是不能,就算真杀了他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就这样想着,不知道该拿萧去病怎么办的时候,王承恩悄悄地跑了过来,向他打手势,得到同意后,悄悄来到自己近前,耳语几句,李隆基一直有些黯淡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
“当真?”
王承恩小声道:“奴婢怎敢欺瞒陛下?贵妃娘娘此刻正拿着荆条狠狠抽打梁国公呢,他哼都不敢哼一声。”
李隆基闻言,连忙让高力士宣布退朝,急急忙忙就往紫宸殿走去,等到了地方,果然,萧去病跪殿内,光着的脊背被玉环打出一条条红印,而萧去病眼神当中那种不屈服的神情也荡然无存,甘心被打。
李隆基一下笑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海钱庄
天宝十一年的新年,整个长安洋溢在一片喜庆当中,随着大唐金银币的发行和流通,四海钱庄横空出世,瞬间成为长安最热闹,人最多的地方。
从大年初一下午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五,长安东市的四海钱庄总部,以及西市场、金城坊、安兴坊、永安坊、昭国坊的五个分部都被前来兑换大唐金银币的长安百姓,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吵吵嚷嚷的,议论纷纷。
好在萧去病有先见之明,一早就想到到出动了长安,万年两县的衙役公差维持秩序,这才没没出什么乱子。在经历最初的混乱之后,这些百姓和商人还第一次学会了排队,场面热烈却有序。
西市钱庄大门口贴着一张布告,有钱庄的管事高声喊道:“所有的人,凭户牒兑换,每张户牒限兑大唐金币两枚,大唐银币五十枚,银豆子四十枚。
每枚金币当钱一万,银币当钱五百,银豆子当钱五十。每个人注意了,四海钱庄不收恶钱,用开元通宝兑换者请自行检查,若是被我们发现一枚恶钱,则不予兑换。
用绢帛兑换者,也请自行检查,绢帛当中若是发现夹有灰粉或以次充好者,亦不予以兑换,你们就白排队了。”
大唐钱帛兼行,钱有恶钱,绢帛也有劣绢,朝廷规定,一匹绢不得低于十二两,于是就有少数的人把灰粉撒在绢帛里增重。为此唐朝市令予以严格管理和监督,若是交易双方对绢帛的质量和价值有分歧,则可以请市令的官员裁决。可见唐朝用钱有多麻烦。
十支长长的队伍中。一名富家子排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柜台前,他身旁背东西的壮汉跟班连忙把一百零四匹绢帛放到柜台上。
富家子掏出户牒;又取出一个钱袋和两串开元通宝,大声道:“好绢一百零四匹,铜钱两百文,总计四万七千钱,我要兑换一全套。”
五名钱庄员工连忙清点数目,并随机抽出十匹检查质量,每次十匹依次试重。一切无误后,柜台上营业员将早已点好的一袋大唐金币,银币,银豆子交给这名文士。
富家子提着钱袋来到边上,从里面掏出一枚大唐银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枚银币的中心,用力猛吹,放在耳边细听,一声清越悠长的颤音传来,这才一脸笑意地提着钱袋走出钱庄大门。
那壮汉跟班跟在后面。很狗腿地道:“阿郎,钱袋沉重。要不要让我提着?”
“才两斤不到,怎么会重?”富家子从钱袋掏出一枚大唐银币和一颗银豆子,亦笑亦嗔道:“知道你刚才背着一百多匹绢辛苦,给你听个响,银豆子赏你了。”
跟班接过银币和银豆子,吹了又吹,听了又听,整个人笑得见牙不见眼。
这大唐金银币好啊,刚才自己背着八十斤的东西,累得半死,兑换成大唐金银币后,连两斤都不到,又小又轻便,阿郎直接就挂腰带上了。
等大唐金银币普及后,自己跟着阿郎去什么地方,再不用再背着几十斤重的绢帛或者铜钱了,想想得多美。
“阿郎,现在回去?”
三十岁左右的富家子一路听着排队之人的议论,皱了下眉,道:“去酒楼。”
两人信步来到一家酒楼,时间已到午时末刻,酒楼挤满了喝酒用餐的食客,两人只好在大唐和一名游侠儿剑客模样的拼了一张桌子。
富家子点过酒菜,堂倌热情地介绍道:“客官可是刚从四海钱庄兑换大唐金银币来?”
富家子点点头:“怎么?”
堂倌大声道:“是这样,我们这里如果用大唐银币付账,每枚银币可当钱五百七十文。客官你的餐费共是七百三十文,若客官用大唐银币付账,只需要付一个银币三个银豆子,我们再找你十一文。”
富家子轻轻笑道:“涨得倒快,昨日还是一枚银币当钱五百五十文,现在就五百七十文了。”
堂倌欣喜道:“可不是?这银币用着多方便啊,又轻巧又简便,而且还有信用保证,不担心有假。相比铜钱和绢帛又重又麻烦,自然谁都愿意收银币了。客官你是?”
“我用银币。”
堂倌高兴而去,那壮汉跟班连忙道:“阿郎,刚才我在路上可是听到有人议论,说现在一枚银币的黑市价已经快到五百八十文了。”
“无妨,不差这一点钱。”富家子笑着道,他耳聪目明,当然也早就听到了的。
两人开始低头喝酒吃菜,富家子显然对仆役下人很好,那壮汉和他吃一样的酒食不说,吃的还特别多,富家子也不在意,小口小口地吃着,细心听酒楼里的谈话。
作为西市最热闹的一家酒楼,花月楼一向是各种消息的集散地,那些得到最新消息的人,也爱在花月楼向人卖弄。
这段时间,长安城内谈的最多的自然就是大唐金银币的发行了,其次便是元日大朝会上的新闻了,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有关萧去病的事情,富家子特意来花月楼,要听的就是关于萧去病的消息。
“听说了,黑市大唐银币的价钱还在涨,说起来我们现在能有方便的银钱用,还不都是多亏了安西军还梁国公。
特别是梁国公,若不是他,只怕这银币还不是会像开元通宝那样,恶钱泛滥。梁国公为我们商户做了件大好事,可现在他却倒霉了。”一名胖胖的富商大声地在为萧去病鸣不平。
“你们还不知道?他现在已经不是梁国公了,昨天假期结束后第一天,他身上的差使就被皇帝撸了个干净。
就连梁国公的爵位也没能保住,一下从从一品的国公被降为从五品上的寿昌县男,差事也变成从五品上的殿中丞。
从统领长安所有禁军的大将军,变成一个负责照顾皇帝饮食起居的不入流小官。”一名世家子模样的道。
一名学子模样的忧心道:“你们说,这次他还能起得来吗?上次他不是也被陛下禁足,被王鉷欺负,结果一天之内就突然逆转?”(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 潜龙勿用
“这哪能一样,这次他可是当殿抗旨,气得陛下连要杀他的话都说出来了,之后更是当着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节的面,辞官而去,已经把陛下给得罪死了。
还有,这一次他的对手可是东平王,东平王有多受陛下宠信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次陛下不杀他,完全是看在贵妃娘娘的面上,否则,只怕他现在已经……”世家子道。
“什么东平王,那幽州杂胡不过是个靠贿赂官员,逼反两番玩敌养寇升官的奸贼而已!
不是有消息说,这次大朝会就是他陷害梁国公,想要害死梁国公的一百五十名亲卫和陛下的一千飞龙禁军。陛下怎么就忠奸不分呢?”
世家子笑笑,他也不喜欢安禄山,但安禄山正当宠,权势熏天,再不喜欢又能怎么样?倒是看到以前那么高高在上,处处都比自己优秀的萧去病现在成了落水狗,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
“这世道就这样。”他颇有些幸灾乐祸地开始爆料:“也怪那萧去病太过锋芒毕露,同时又得罪了太多的人,偏偏还得罪了唯一的倚靠,这一回是没人可以救他了。
听我大兄说,之前王鉷倒台时,说是要用他的家产练兵养兵,后来又说用这些钱投入四海商社。
现在萧去病倒台了,这两件事情自然也保不住了,听说很快就要被三家夺去。除此还听说东平王,杨大夫,还有虢国夫人三方现在正准备痛打落水狗……”
“你怎么说话的。你敢说梁国公是狗!”
“就是。你是不是跟那幽州杂胡是一伙的。打他……”
世家子连忙赔罪,承认自己一时口误,大家情绪稍稍平静下来,又继续爆料:“我听大兄说啊,这三家不但要夺四海商社的产业,还联合弹劾萧去病贪赃枉法,要查他的账目,准备将萧去病的几名幕僚抓起来审问。”
大堂里的众人一下愣住。过了半晌那学子模样的道:“那梁国公呢,他难道就坐以待毙?”
世家子心里想笑又不敢笑,表情怪异道:“他能怎么办?他出来将这几名幕僚安置在萧府保护起来,自己每日只能乖乖去皇宫当值,伺候陛下饮食起居。不过,也不一定就是绝路……”
见他卖起了关子,那富商模样的连忙催促道:“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世家子慢悠悠道:“有消息讲啊,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虢国夫人想要借此逼迫萧去病交出秘方。”
“那梁国公会给吗?”
世家子道:“这就要去问萧去病本人了。但有条消息是肯定的,就是明日四海商社将正式交付给太府和户部……”
世家子颇有些洋洋得意继续说着。之前刚从西市四海钱庄兑换了一套金银币的富家子一边默不作声地听着,一边有些好奇地不时瞄两眼坐在他对面的游侠儿剑客。
这游侠儿很怪,吃饭的时候,手上还要握着一把和古朴的剑,而且吃东西特别专注,就连自己偷偷瞄他也好像没看到一样。
虽然身处人声鼎沸的闹市,但这游侠儿剑客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在荒山幽谷当中,好似周围所有的人都不存在一样,或者说都不放在他眼里。整个人就像一块冰,冷的可怕。
富家子瞄了许久,实在有些好奇,朝他拱了拱手,道:“这位兄台,在下兰陵萧十七,未请教?”
游侠儿剑客像是没听到一样,继续慢条斯理地吃着碗里的饭,没过多久,他吃完饭,碗里竟连一粒米饭都没剩下,盘子里那道羊肉也吃了个精光。
然后游侠儿从怀里摸出一串铜钱放在桌上,缓缓起身,依然像是没看到两人一样,转身朝门外走了。
“真是个怪人。”壮汉跟班小声嘟囔道,萧十七摇摇头,继续吃饭,心里却对那位名满长安的本家充满了担心。
他本是兰陵萧氏造船和航运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本来之前萧去病和兰陵萧氏家主萧华已经谈好,除去玻璃销售之外,还要一起合作造船和出海贸易。
现在萧去病这样的情况,看来这些计划不得不搁浅了。
情形已经很明显了,元日大朝会萧去病中了那幽州杂胡的陷阱,触怒了陛下,又被安禄山,杨国忠,虢国夫人三家联合打击。
纵然他还有贵妃娘娘这层关系,但至少在目前看来,一两年内,萧去病都很难再有作为。
可为什么萧去病要派人来通告家主,说是玻璃销售和造海船的计划不变,得赶紧抓紧呢?
真是奇哉怪也,难道是萧去病死鸭子嘴硬,自欺欺人,骗我们?
萧去病当然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盟友,但有些事情,也确实不好说得太清楚,毕竟萧去病这边,自己也没十成把握。
老实说,这次大朝会因为萧去病的脑子不灵光,失去了一个打击安禄山势力的大好机会,同时得罪了李隆基,落得现在很被动。
当当萧去病把李隆基的一系列表现和自己观察到李隆基的各种微表情讲给李泌听之后,这位对李隆基多有了解的翰林待诏,在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倒是给出了一个相对并不悲观的评估,也为萧去病制定了相关的策略。
在李泌看来,李隆基现在无非是有些斗气罢了,想把元日大朝会上的面子找回来罢了,这个时候安禄山,杨国忠,虢国夫人还有回纥方面对萧去病的攻击暂时则只能退让。
四海商社他们要,就给他们,要查账就让他们查,只要人没事就行。据李泌分析,李隆基也是有些故意放任这些打击,好磨一磨萧去病的性子。
但对萧去病的底线,李隆基还是有照顾,比如安禄山杨国忠想抓起高适、王昌龄等人审问,就被皇帝直接否决了。
萧去病也想通了,四海商社他们想要,就给他们,反正他们也玩不来,一来很多后世的东西他们运转不来,二来核心科技都被自己保护起来了。
之前四海商社主要还是想取悦李隆基,现在放弃四海商社也好,六成的利润不用给了。自己重新弄过只用交商税就成,能得到的收入还更多,只是做起事来,不如四海商社那样便利罢了。
当然更多的还是这样很伤士气,至少萧去病的一百五十名亲卫和四海商社的大量员工和管理,这几天心里就都憋了一口气。
对此萧去病和何可儿也能尽量多加安抚,好在因为之前给出的高额福利,和人性化管理,让这些员工和管理层对萧去病和何可儿充满了认同,大多数人都选择跟萧去病走,等杨国忠他们一接手过去,就一起辞职,留个空架子给他们。
总之就是,做错了事,现在只能先蛰伏起来。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向李隆基提出到洛阳去,在萧十七刚到酒楼坐下的时候,身在大明宫刚陪李隆基和杨贵妃两人吃完饭的萧去病,正在心里盘算,该怎么向李隆基说这件事情。(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