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神话-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生诸葛英,字子华,兰陵王如何会知道的?”诸葛英瞪大了眼睛,惊异道。
萧去病指了指诸葛英旁边的小孩,笑道:“去病是看到了这个,十五柱孔明锁。”
孔明锁,又叫鲁班锁,是一种考验智力的玩具,几块特定形状的木条,不用绳子不用钉就可以紧密地拼合在一起,相传由鲁班发明,诸葛亮发展完善。
萧去病小时候每天住院,闲极无聊的时候就用孔明锁来打发时间,由六柱孔明锁一直玩到二十四锁,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自己到长安这么久,之前都没见过,大概是还没流传开来,既然这个小孩会玩,想必不是鲁班的后人,就是诸葛亮的后人了。
“兰陵王果然神仙弟子,小生能够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诸葛英更吃惊了,鲁班的发明鲁班锁的时候只有六柱,到了先祖诸葛亮手中才发展到十二方锁,经过这么多年,到了自己手中才鼓捣出十五柱,兰陵王竟然会认识!
诸葛英吃惊不已的时候,萧去病心中却是狂喜得要跳出来来了,诸葛亮的后人耶,对于这个被传成神话一般的人物,可是有太多的传奇。
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八卦阵,孔明灯,孔明锁等等,诸葛亮的一些智慧和学问可是都一代代流传下来了。世人都以为诸葛亮只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却不知道诸葛亮其实还是个技术专家和发明狂人。
自己正想着改良各种武器,发愁没有优秀的工匠和专家,这个时候竟然就碰到了诸葛亮的后人,别的不说,要是他能把后世已经失传的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帮自己复原出来,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想到这些,萧去病就笑得见牙不见眼,一把就抓住了诸葛英的手:“什么小生不小生的,子华比我年长十来岁,以后就叫我辅臣好了!”
顿了下,又看到旁边的少年人,笑着从腰间取下一块美玉,乐呵呵就放在少年手中:“告诉阿叔,你叫什么名字啊?这十五柱孔明锁可解开来了?”
萧去病这个样子,诸葛英、诸葛新父子两都有些愣住了,一边的亲卫们也有些诧异,只有令狐流云笑着摇了摇头,心中道:“这家伙准是看上诸葛英的本事了,完喽,这个诸葛子华算是要卖给萧道兄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内卫
四平八稳的四轮马车正在官道上行进,车厢里的诸葛英两眼放着光,手里捧着一个二十四柱的孔明锁正在专心研究,足足用了两个两个刻时,诸葛英才把这个二十四柱锁全部解开,心里的惊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
虽然解开了萧去病给他的二十四锁,但诸葛英却知道,解开和设计完全是两码事,并且自己算是专家,如果给一个从没接触过的人解,估计有八成以上的人,穷其一生,都不见得能解开一半!
可想而知萧去病交给自己的这个二十四锁有多复杂和巧妙,设计孔明锁需要极其好的空间组合天赋,还有要有极其精密准确的思维。在脑中一步步推演,然后再动手成千上万次试验,这才有可能成功。
先祖诸葛亮可谓惊才绝艳,也不过把鲁班锁从六柱发展到十二柱,后世的诸葛子孙,一次次钻研,几百年了,到了自己这一代,才发展到十五柱。
本来萧去病认识十五柱孔明锁就足够让他惊奇了,没想到才过一夜,他就临时作出一个二十四柱的出来!这如何不让诸葛英震惊到无以复加,看萧去病的眼神也像看神人一般。
膜拜啊!
看到诸葛英看自己的这种眼神,萧去病也很高兴,高兴不是说自己拿出了更厉害的东西把他比下去,这东西也是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并不能算做自己的智慧。
让萧去病高兴的是,从他这种眼神中,萧去病知道他已经彻底被自己收服。
达到这种效果,也不枉自己浪费半个晚上和新婚妻子亲热的时间,怪对不起可儿的。
“辅臣真乃神人也,英自愧不如!”
“神人的乃是家师。这二十四锁不过去病年少时的玩具耳。”萧去病笑着道:“家师学究天人,有很多精妙神奇的学问,只可惜去病在家师身边时日尚且短,否则当有更多精妙的东西出来。”
诸葛英也不傻,见到萧去病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又对自己和新儿如此亲热。嘘寒问暖问东问西的,又花费一个晚上临时用小刀削出一套二十四柱孔明锁来,怎会不知道萧去病心意。
而且从各方面上来讲,萧去病都算的上一个极好的主君,文武全才,大唐战神,大唐财神无人不晓,关键还有一颗仁心,能够出仕帮助他确也不错。况且萧去病这次还救了自己父子。
只是先祖诸葛亮曾留下遗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后来邓艾灭蜀诸葛亮一系差点绝嗣,再后来,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脉和堂弟诸葛诞一脉先后被灭族,于是他们这一脉便决定不再出仕,只为良医,济世救人。
“兰陵王之意,英已深知。只是先祖曾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英性也鲁。自然做不了良相,只能做良医,造福乡里而已。”
“武侯情怀高尚,去病深为佩服,然,诸葛武侯这句话实是指达则居高官。佐君王,兼济天下;退则为良医,惠泽乡邻百姓。两者只是方法手段,地位高卑有所不同,一样都是造福世人。济世救民,去病说的可对?”
萧去病拿出几张图纸,在他面前展开:“子华先生也看到了,关中和中原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去病有心为大唐的百姓开拓大海,建造更先进的工坊,创造更多的事业,让百姓有事可做;另一方面,则是练出一支强军,扫平大唐所有的外敌。
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去病准备改进并研发一种新式的强弩和八牛弩,可以简化操作,并且更省力;设计一种水轮机利用流水作为动力,提升做事的效率。
这难道不也是一件造福世人,济世救民的大好事?与武侯的教诲可有出入?但这样的事情,又岂是去病一个人可以做成的?去病想请子华兄相助,共同完成这件事业,这难道不正暗合武侯遗志?请子华兄细思之。”
顿了顿,萧去病突然笑了:“难不成子华兄想让去病三顾才肯出山,那也没问题啊。”
诸葛英心中感动,先祖诸葛亮的遗训确实是这个意思,这时就已经有些意动。然后他看到小桌子的几张图纸,眼睛就瞬间瞪得溜圆,嘴巴半张着呆住了。图纸上正是单兵强弩,八牛弩,水轮机的设想示意图,一旁还有各种零件的结构原理。
单兵强弩有三种设想,但都是省力装置,旁边还有各种省力原理示意图。其一为滑轮摇柄,用细绳传动,可省力十倍;其二为只可单向转动的齿轮,也是用摇柄操作;其三也是单向转动的齿轮带动,却是用手柄操作。
八牛弩和单兵强弩构想差不多,但要复杂一些,用转轮操作,看兰陵王列的数据,竟然可以省力三十倍以上。
但最奇妙的还是名为水轮机的东西,简直精妙绝伦到了极点,用水力推动扇叶作为动力,经过各种杠杆和齿轮的传动,可以平向水平运动,可以竖向上下运动,也能转圈运动。
不过显然,几张图纸都还只是原理图和示意图,并没有完整的零件组合起来,充其量只能算是想象图。
但即便如此,在诸葛英看来,也已经是叹为观止,惊为神人!他在住的地方,也曾经研究过用水力带动机械磨磨和做纺车,却远不及这么巧妙且用途广泛。
“这些都是辅臣想出来的?真是巧妙至极啊!这三样东西,特别是水轮机,一旦研制成功,必将造福千秋万代,英能参与其中,何等有幸。”
这就算答应了,萧去病钻出马车,把李岫也喊了进来。听说萧去病要光招天下能工巧匠汇集洛阳,李岫也主动请缨前往相助,李林甫也同意了,他终于开始考虑后路了。
李岫看到图纸的反应比诸葛英也好不到哪里去,握着图纸的手直在颤抖啊。
很多东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他都知道一些,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他就模模糊糊了,看了这些图纸,这些模模糊糊的东西就一下变得清明无比,豁然开朗了。再看到三样机械的设计构想,更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萧去病简直是不世出的天才啊!
“辅臣放心,有这些图纸,你要的这种用手柄或摇柄上弦的强弩,还有这种两三个人就能操作的八牛弩我们一定在十五天之内研发出来,然后试验、改进,一个月当可进行生产!”李岫激动道。
萧去病点点头:“这些图纸就交给两位保管了,本来去病是想等到了洛阳,再交给岩璋兄,由岩璋兄帮我掌管工程局,然后带着少数可靠的工匠进行研发。
既然现在就拿了出来,去病也有言在先,这些核心技术,在未来十年内,都属于绝密,除了两位和之后被我审查合格的少数工匠,谁都不能透露,特别是日本人,严禁他们进入工程局百步之内,否则可命令士兵射杀之!
除此之外,设计保密和迷惑设施的工作也要一起进行,要求就是即使在战场上被敌人缴获,也让他们仿制不出来,可有问题?”
两人自然知道轻重利害,连连拍胸保证,只是有些不明白,萧去病为什么要这么特意针对日本人?难道对这样的高技术,他们真的回来偷师不成?
长安城兴庆宫,这些天来,李隆基一直过着夜夜笙歌,醉仙梦死的神仙日子,歌舞已经到了**部分,李隆基兴致很高,亲自敲羯鼓以助兴。
便在这时,一名小宦官匆匆而入,在高力士耳边说了句什么,掏出一封密折。高力士打开看过之后,耐心等歌舞中场休息的时候,这才递过密折,小声地道:“兰陵王已经平定华州弥勒教造反,这是审问结果,还有兰陵王的奏疏。”
李隆基有些无奈地接过密折,却并不愿打开,道:“什么情况你捡重要的说。”
“此处劫持流民百姓想要要挟兰陵王的乃是关内道的弥勒教徒,到场的五百弥勒逆匪大致都已伏诛和被擒,两百俘虏正在押送长安途中。
据被俘弥勒逆匪交代,在关内道大致还有五百弥勒教徒,分散在各州各地,被他们欺骗的百姓足有两三万,华州驻军已经在俘虏的带路下前往围剿。
除此,他们还交代,在河北道、河南道、都畿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都有弥勒教徒分布,总人数至少在五千以上!”
“弥勒贼子猖獗,李哥奴无能!”李隆基恨恨地骂了一句:“令按察司采访,各州县捕快严加缉捕。”
高力士又道:“兰陵王还有奏疏,说是他的斥候在去洛阳的路上还发现了摩尼教和蛇牙的踪迹。
蛇牙大头领张献诚逃脱,蛇牙逆匪散布兰陵王身上有仙丹的假消息。各黑暗势力现在都秘密出动,蛰伏在洛阳附近,蠢蠢欲动。
兰陵王请求成立一个负责侦查、刺探、缉捕这些逆匪的专门的机构,请求陛下批准。”
李隆基犹豫了一下,杨贵妃开口说道:“三郎,辅臣可是为了你,这才被这些逆匪宵小盯住。”
李隆基沉吟了半饷,淡淡开口:“准奏,着令萧去病设立内卫,专司侦查、刺探、缉捕各潜伏在暗处的逆匪。再命袁思艺前往洛阳,为内卫副统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 军训(一)
正月二十九,萧去病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洛阳,以李岘为首的三十多名文官兴冲冲地前往洛阳工作。
这一次李隆基给了萧去病足够大的任免权和自主权,整个洛阳和都畿道差不多就萧去病一言而决了,而萧去病又许了李岘全权,现在终于到了可以随他的舞台,这下可把他给乐坏了。
萧去病则带着一百多亲卫和三百多安西军骨干,直接来到了洛阳东北方向,十里左右的北邙山脚下的天策府。
因为要扩军,这个时候的天策府有一大半的地方,仿佛变成了一座大工地也似。供三万人居住的营盘,已经在平整建设,训练用的大校场已经建设完毕。
萧去病到来的时候,原来天策府的三千精锐轻骑兵和李晟、马燧新招募的两万七千新兵,已经列队站在大校场等候多时了。
“……听说我们的新统领,是一个比王将军还厉害的万人敌,你们说他会是什么样子?胳膊会不会有大腿粗?”一名天策老兵轻声说道。
“不是的,我听李晟将军讲,说萧统领高高瘦瘦的,平常的样子就像个书生。”
“啊!那他万人敌是骗人的吗?”
队伍的前面,名叫曹雪阳的女将军瞪了他们一眼,两人立刻闭口不言,那名老兵却仍然疑惑,像个书生,如何做的万人敌?难道他的枪术比曹将军,王将军的还好?
便在这时,远处传来轻微的马蹄声,李晟连忙策马迎了上去,所有人都向右望去。数息之后,就见一行十多骑策马向这边走来,当先三骑。正是李晟和两名身穿白袍白甲的年轻将军。
很快李晟将军和一名十多岁的年轻将军的马速也降下速来,落后那白袍将军一个马位。不问可知,此人就是天策府的新统领,兰陵王萧去病了。
就见他看上去二十岁模样,俊朗无比,果真高高瘦瘦。单纯相貌上看,还真是像个文弱书生多过像将军。
不过现在却没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他的眼睛实在太亮了,目光锐利得让人几乎不敢直视,整个人,给人的气质,就像一把锋利到极处的刀子一把,锐利逼人,至少之前那名老兵在这一刻。不自觉相信,萧去病真的可以做到万人敌。
除此之外,那胯下那匹白马也同样让人惊叹不已,平白就比一般的战马高出一个多头,一尺多长,还怪形怪状,豹子嘴,狮子鬃。通体上下,一色雪白。没有半根杂毛,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银白色的光芒。
人与马此刻都显得神采飞扬,锐气逼人,气质完美结合,当真人如天神。马如天马!
整个大校场,三万多人,一时间就突然鸦雀无声,人人都屏住了呼吸。而萧去病便迎着三万多人的目光,策马来到众人面前。淡淡扫视了立在他面前的三万多人一圈,然后摘镫下马,眼睛从队列左扫到队列右,又从队列前扫向队列队列之后。
直到把所有人都看得有些发毛了以后,这才张口大呼:“我就是你们新的统领,萧去病。
天策府是太宗皇帝所开的府,天策军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有着无比辉煌的战绩和极其优良的传统!
洛阳、武牢关之战,天策军的前身,三千五百玄甲军大胜十万窦建德河北军,一战奠定大唐的胜局;唐灭突厥之战,三千天策军在李卫公的率领下,雪夜袭定襄,一战灭亡突厥;后来击败吐谷浑、薛延陀、高句丽,天策军都做了贡献!
远的不说说近的,三千天策精锐轻骑在王忠武(王忠嗣谥号忠武)的统帅下,三战三捷,大败二十万契丹、奚联军;之后又与后突厥决战,彻底葬送其主力;再之后征讨吐蕃,又几乎全歼二十万吐蕃大军!
这是一支英雄的军队,这是一支荣耀无比的军队,这是一支对大唐无比忠诚的军队,我为能够成为你们的统领,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荣耀!而我也必不会辱没这支英雄的军队!天策军必将在我手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战绩!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承诺!”
这一刻,萧去病拿出了全部的精气神,喊话的声音本就极大,再灌注内力进去,就好像一声声雷鸣响在每个人耳边一样,而他的眼睛这个时候也更加亮得吓人,好像有两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眼中跳动一般。
他转过头来,面对李晟、马燧和原天策府统领李承恩新招募的两万七千新兵,大声道:“能够加入天策军,是我的荣耀,也同样是你们的荣耀!
但是现在,你们还没有资格加入天策军,只能算是预备军,天策军并不是谁都要的!你们必须先要经过两个月最艰苦的训练,只有各项考核合格了,才能算是正是的天策军战士!
首先,我要交给你们的,就是服从和纪律!教官就是你们的天,教官的每一句话,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官的每一项决定,都不许有任何质疑,胆敢有任何违抗,就是军棍伺候,就是被军棍打了,你们也不许哭,哭一声打十下;
其次就是体能和力量训练,你们每日都要出操,至少五个时辰以上,风雨无阻。至于训练的内容,就是各种折腾你们,总之,如果不榨干你们最后一丝力气,教官就会受到处罚!
所以,有没有吃不得苦的,或者是不愿意遵守纪律,服从教官的,现在就可以站出来,我每人给个银币放你们回家!
若是现在不走,等训练以后受不了再想跑,则以逃兵论处,我会毫不犹豫砍下逃兵的脑袋,以儆效尤。
不过,训练虽然辛苦,我也会给你们最好的待遇,正式加入天策军之后,你们还会有最好的装备,最高的军饷,你们的家人,也将享受最好的福利,不但可以进入工坊做事,儿女也能进入小学堂读书识字,一切的费用,我们都包了。这些内容,相信招兵之前你们都已经清楚了。
现在,有没有要走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章 军训(二)
两个月艰苦的军训开始了,那天训话后,很多刚招募的新兵虽然心有惴惴,却无一人站出来要走。都是五尺多高的汉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承认自己吃不了苦,脸往哪搁?
再说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失去土地或有土地却吃不饱的农民,天策军给出这么高的待遇,为了娘老子妻子儿女能吃饱饭,有书读,也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啊。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在心里嘀咕,认为萧去病是在吓唬人,军队操练么,又不是没见过?
于是,这些怀着这种想法的新兵很快就领教了什么叫做死去活来,什么叫做榨干最后一丝力气。别说他们,就连三千天策老兵,也有一小半在心里叫苦不迭。
操典是早就制定好的,一大半内容都和当初训练飞龙禁军时一样,其他都是基础训练。
考虑到这两万七千新兵绝大多数都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萧去病和马燧李晟制定的策略就是以三百名亲卫和军官为教官,三百安西老兵和天策老兵为军法官,两千多天策老兵为骨干,一个带十个,开始训练。
饶是设想的这么周到,训练这些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首先虽然他们都惯于服从,却没一点纪律意识,自由散漫惯了,这个还好办,严格的军律和毫不留情的军棍处罚就解决了。这一回,一百五十名萧去病的亲卫可算打的爽了。
只要犯了纪律,无论是擅自离队的,还是不喊报告就说话的。还是东张西望的。还是做错动作的。还是对教官提出疑问的,通通就是一顿军棍,胆敢申辩的,加二十军棍,胆敢呻/吟哭喊的,多打十军棍。
三天下来,两万七千新兵,几乎人人都挨打。就连两千多天策老兵,也有三成被打过,这三天打下来,三万天策军中再没人敢质疑教官,或不遵守纪律。
相比纪律,这些新兵的各种素质素养,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事情,身体羸弱者有之,左右不分者有之,同手同脚者有之。一训练就紧张的有之,脑子太笨的也有之。亏得萧去病耐性好,否则简直要被气死。
“碗是左,筷是右!”
“先出左,后出右!”
“左手右脚,左脚右手,全体都有,齐步走!”
安抱真大声喊着口号,经过几天的强化训练,现在两百人的队伍已经勉强可以维持队列不散,但依然有很多人左右分不清,顿时就是一阵军棍噼里啪啦打在走错士兵的肩背上。
有的士兵越被打,心里越急,脚步就越乱,直到走了十多步这才调整过来;有的性子弱的,就不自觉又喊起痛来,安抱真大喝:“喊痛呼叫的,再加十军棍!”
声音到处,几处呼痛声立刻戛然而止,两百人一下变得鸦雀无声,只听见齐步走和棍子打在后背上面的声音。
萧去病、李倓、李晟、马燧、天策府副统领秦颐岩,宣威将军曹雪阳就站在大校场边上看着这一幕,同样的情景还发生在大校场其他各个地方。
看到有一个叫许二多的十七岁小兵实在被打得太多了,秦颐岩忍不住轻声道:“统领,这样一直打下去,是不是太严苛了?那许二多不过是太过憨直,一紧张才叫出来;再说了,这些新兵大多都是农民,总要给他们时间慢慢适应,这样一味就是打,万一打坏了……”
“打他们也是为了他们好,战场上纪律严明,号令清晰,如臂使指有多重要,秦将军不会不知道?我就是要让他们在最快的时间,知道什么是军队铁的纪律,什么是令行禁止!
现在不抓紧时间练,真要等大战打起来就来不及了!别的不说,南诏就很悬,那李宓虽然尽心用事,却非帅才。到时候少不得要我们天策军出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